江西有色金属  1997, Vol. 11 Issue (4): 42-45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振兴江西钨工业的科技战略观[PDF全文]
张桂馨1 , 孟庆江2 , 陈可玉3     
1. 江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 南昌 330046;
2. 江西省冶金工业厅, 南昌 330046;
3. 南昌硬质合金厂, 南昌 330013
摘要:通过对江西钨工业的历史、现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进步和发展的分析,指出了钨工业又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提出了钨工业发展科技战略观的依据和实施科技战略的内外环境以及江西钨工业发展的科技战略重点。
关键词钨资源    深加工    发展机遇    科技战略观    
1. ${affiVo.addressStrEn};
2. ${affiVo.addressStrEn};
3. ${affiVo.addressStrEn}
1 钨工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1.1 钨资源开发的历史和现状

中国是钨资源大国,也是世界最大的钨出口国。储量居世界首位,占世界资源总量的47%左右[1],主要集中于江西、湖南两省,约占全国总储量的54%以上。

中国目前钨资源的特点是分布集中,资源总量大,但可供经济开采的储量比例小,原矿品位较低,大中型钨矿品位一般在0.25%~0.30%之间,低于世界上一些大型钨矿,这就造成中国钨矿山产量下降,成本上升。此外,中国钨资源经百余年的开发,易处理的黑钨矿比例逐年减小,目前储量中难处理的白钨矿比例已上升到20%左右。

钨作为一种重要的稀有金属资源,百余年来的开发历史是与军工、机械、电子、化工、材料及原子能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世界发达国家均将钨视为一种重要的战略金属。

解放以来,我国特别是江西钨资源的开发始终主宰着国际钨市场。反言之,世界钨市场的发展和扩大,直接影响着我国以及江西省钨工业的发展。几十年来,我国以及江西钨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中国钨产品始终是以矿产品、原料和初级加工产品的面目出现在国际市场上,特别是江西的钨工业,一直走着一条以矿产品和初步冶炼产品为主体的发展道路。以至在我省经济和科技界,乃至决策层,在选择江西有色金属工业发展道路时,往往会提出“不要走江西钨工业发展的老路”这一命题。这种意见一方面反映出我省有识之士对我省钨工业发展的一种期待,另一方面也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对我省钨工业现状和前景的悲观情绪。但是,如果我们更加客观、深入地剖析江西钨工业走过的这条“老路”,是否能产生更加积极的结论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1.2 江西钨工业的发展概况 1.2.1 江西钨工业所走过的发展道路是一种客观必然

一个地区某一产业的发展是与该地区的社会、文化、经济、科技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等多种因素相关联的,特别与其整体经济科技水平密切相连。钨的深度加工和应用领域都是高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必须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基础。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江西的经济水平、科技实力缺乏这样的客观环境。特别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的工业发展布局在当时特定的条件下,使近临东海前线的江西省不可能成为国家战略发展的重点,钨工业的发展更是如此。例如我国第一个大型硬质合金企业—601厂,建在湖南株洲,第二个大型钨深加工企业764厂建在四川自贡。国家“一五”期间计划在南昌建设的大型粉末冶金工厂因为备战等因素不得不于1960年下马,直到1970年才列入冶金部计划,恢复建设为规模很小但仍为当时中国第三大硬质合金企业的南昌硬质合金厂。钨材料制品工业也大多数布置在西南大三线地带。而且20多年来建成的这几个钨深加工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也是多年一贯制,无法进入国际市场。因此整个国家的钨产品都是以精矿出口为主,那么江西钨产品出口是以矿产品为主就不足为怪了。

1.2.2 钨冶炼加工工业的进步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钨制品出口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中国已成为钨加工产品出口大国,至今大约有2/3的钨制品供出口,其余1/3供国内消费,出口结构有了实质性变化,已从过去单纯出口原料转向以出口加工产品为主。附表可以看出,1995年我国钨精矿出口比例从1980年的89.7%下降为0.6%, 中间制品APT、WO3等)从1980年的9.8%上升到1995年的88.42%, 再加工产品(W粉、WC粉)从1980年的0.2%上升到1995年的5.4%, 深度加工产品从0.3%上升到5.2%111。然而,中国钨工业的深加工和再加工产品的出口量仍然偏低。

表 附表 中国钨制品出口结构变化  %
点击放大

江西省的钨冶炼加工工业也有很大发展。1980年南昌硬质合金厂在国内首开APT出口先河,随着工艺技术的开发与进步,产品产量、质量不断提高,到1996年,ATP出口量已占全国的10%。以后赣州钴钨公司、輓州有色金属冶炼厂、轅州钨钼材料厂也相继建成APT生产线,至今全省已形成APT生产能力1万t/a。产量和出口量均占全国的1/3左右,成为我国APT出口的三大基地之一。90年代以来,南昌硬质合金厂又率先将W粉、WC粉推向了国际市场,至1996年,出口量已占全国出口量的20%左右,使目前国际市场在中国采购的重点开始向W粉、WC粉转移,形成了一个非常大的钨潜在市场。

1986年,在国内珠洲硬质合金厂等大型硬质合金企业全面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改造通用硬质合金产品生产的同时,南昌硬质合金厂从日本引进具有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硬质合金微型钻和异型材产品两条生产线,通过消化吸收和改造,至目前已形成50 t/a棒材和300万支/a微型钻头的生产能力,1996年棒材出口占生产量的70%, 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已达到70%~80%, 硬质合金出口量居全国第三位。微型钻产品质量、技术水平、销售量和出口量均属第一位,国内市场占有率约30%~40%。

与此同时,赣州有色冶炼厂APT、W粉、硬质合金制品等产品也都形成了一定规模。赣州钨钼材料厂是轻工系统国内重点钨丝生产企业,80年代中期以来,引进日本先进的钨丝先进技术和设备,已达到每年5亿m的生产能力。

以上分析可见,江西钨工业的发展避开国家重点企业技术改造的产品方向,选择比较合理的、具有市场发展潜力的深加工产品结构,依靠自身努力,在国内钨行业和国际钨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成为我国钨工业发展的三大基地之一,为我省钨工业发展奠定了较好的物质、技术基础。江西钨工业的发展是大有可为的。

2 振兴江西钨工业的科技战略观 2.1 钨工业发展科技战略观的依据 2.1.1 国内外钨的市场环境

纵观国外市场需求趋势,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的世界形势下,钨的应用领域没有新的突破,而且由于钨的特殊物化性能,近期内尚没有新的材料能够取代,因此世界钨市场仍将处于一种稳定中增长的状态,90年代以来国内外市场需求稳定在4万t/a左右,国内在1万t/a左右,钨原料仍将供大于求,而江西作为钨市场的主要供应者,要发挥更大的经济效果,就必须控制原料生产,改变产品结构,发展高技术、髙附加值的深度加工业。

2.1.2 钨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

我省钨资源的开采强度不断增大,黑钨资源量大量减少,品位下降,深部开拓比重加大,开采成本提髙,精矿成本上升,随之冶炼加工成本也要上升,要取得更好的经济效果,对科技进歩的依赖程度应该进一步加大。

2.1.3 世界钨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

在世界经济中最活跃的资本将在国内外钨工业的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将使中国钨工业欢迎国际资本的进入,江西钨业要在开放、平等、公正的钨市场上与同行竞争和发展,钨业科技水平的提髙是一个前提。

2.2 实施科技战略的内外环境

任何战略的产生都必须基于对内外环境的分析,“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这个环境就是自身的优势和弱点,以及外部环境的机遇。

2.2.1 内部优势

依靠科技振兴江西钨业的优势:一是资源优势。江西钨资源仍以黑钨为主,几十年的开发积累了较强的技术能力,综合利用价值髙,市场对其依赖性大。二是产业优势。钨业是江西工业的起步产业,对国内外市场影响甚大,其发展符合国家企业政策,容易引起各级领导重视。三是人材优势。具有一批掌握了先进技术的采、选、冶和加工的专业技术队伍。四是技术优势。钨的采选技术堪称世界水平,硕果累累,冶炼加工方面也形成了自身工艺和技术特色。

2.2.2 内部弱点

一是长期以来供大于求的市场使钨资源的开发企业困难重重,生产停滞,技术装备得不到及时的更新改造,造成原料生产成本居髙不下;二是冶炼加工企业都是靠自身积累发展,企业偾务沉重,缺乏大的投入能力;三是长期以来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制约了江西钨工业的发展,失去了一些发展机遇;四是江西自身经济实力有限,制约了江西钨深度加工产业的发展。

2.2.3 发展机遇

党的十五大的召开和确立发展战略方针为我省钨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证,为企业摆脱条块分割,实现跨行业跨地区联合,走集约化道路创造了条件;二是“九五”期间我国冶金、汽车、化工、建材和电子工业的发展,将提供一个很好的国内钨市场环境。

2.2.4 外部压力

一是钨市场激烈竞争所面临的压力;二是同行业之间的不公平竞争所造成的压力。

3 江西钨工业发展的科技战略重点 3.1 集约化发展战略

我省几个钨冶炼加工企业都已形成了自已产品的产量、质量和市场份额,在国际市场上各占有一席之地,以市场和资本为纽带,从企业的自身情况出发,实行跨行业跨部门的联合与重组,依靠各企业自身的产品结构与特点,合理分工,共同发展,并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与国内其他大型企业协调发展,共同对外。

3.2 开发性科技战略

以科技为先导,以发展钨的深加工为重点,实现产品的多样化,集团经营的多元化;行业结构的多方位,向提髙深加工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转变,压缩过剩的初级产品生产能力,投资向技术密集、髙效益的深度加工倾斜,逐步实现大批量、多品种、高技术、髙档次、省资源的产业结构。

3.3 科技领先战略

对一些像W粉、WC粉、钨管棒带、掺杂钨丝、微型钻等有江西自身特色和技术优势的产品,要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发展新品种,改善质量水平,不断保持它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3.4 人才战略

劳动者是生产力发展中最活跃的要素,人才的发现与培养至关重要。人才对企业来说包括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和经营人员3个层次,缺一不能形成企业的人才优势。江西省人才荟萃,关键是要形成培养造就、选拔和使用人才的合理机制。

3.5 资源的有效控制和保护战略

多年的超量开采,江西钨资源流失严重,而且无序竞争,没有获得预期的经济效果,为了保护江西的钨资源,变资源优势为效益优势,必须采取保护战略。

江西钨资源的开采,地方钨矿山产能已大于统配矿山(中央直属矿山),为了提髙效益和税收不流失,要在经济利益合理分配的前提下,组建成集团,保护省内钨加工工业。同时,可采取出省精矿征资源税的办法,保证与外省企业的公平竞争。

参考文献
[1]
边万增, 韩晓庆, 彭如淸, 等. 中国钨制品出口现状及展望[J]. 中国钨业, 1997(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