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9, Vol. 17 Issue (6): 824-830
0
宽容概念的大小隐喻表征:双向性及社会性
张潮, 刘赛芳, 隋玲, 乔园园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西省心理与认知行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临汾    041004
摘要:通过3个实验探讨宽容概念与大小概念之间的隐喻关系。实验1采用Stroop范式验证了宽容概念的大小隐喻效应;实验2采用IAT范式,证实了被试对宽容概念的加工会影响他们的大小感知,从而表明了人们对抽象概念的加工会影响对具体概念的感知。实验3采用社会情境范式表明,此隐喻效应会影响被试对图片中陌生人物宽容性的感知,证实了该隐喻表征的社会性。结果表明,宽容概念存在大小隐喻表征且该隐喻表征具有双向性及社会性。
关键词宽容    大小隐喻    概念隐喻理论    
1 引言

宽容(tolerance)指良好的具有人道精神品质的人格特征,个体对与自己意见、观点相异或行为、习惯、利益、信仰等相悖的他人持谅解、容忍或宽恕的态度(林崇德, 杨治良, 黄希庭, 2003)。中国人比较倾向于用“宽大为怀”、“宽宏大量”、“大度”等词语或语句来形容一个人宽容性比较强;用“小肚鸡肠”、“心眼小”等词语来描述一个人宽容性较差。用大小来表达宽容概念仅仅是生活中存在的一种偶然现象,还是因为人们在两者之间建立了稳固的认知架构,即形成了宽容概念和大小概念的隐喻表征,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第二代认知科学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视角下的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CMT)为解释人们如何理解抽象概念提供了新视角。CMT是指人们借助简单的、具体的始源域(source domain)概念来理解抽象的、复杂的目标域(target domain)概念,从而实现对抽象概念的理解(Lakoff & Johnson, 2008)。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通过隐喻架构进行连接,这种隐喻架构实际上是一种认知思维方式。有关隐喻架构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四种理论解释:相似观、早期经验观、身体构造观和进化观。相似观是指人们发现特定系统的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之间内在系统的相似性是形成隐喻架构的基础;早期经验观认为,在儿童早期,两种概念系统的同时存在是稳定隐喻架构形成的基础;身体构造观认为身体的构造决定了隐喻架构的形成;进化观主张个体在进化过程中和环境、文化等的交互作用是形成隐喻架构的基础(殷融, 苏得权, 叶浩生, 2013)。

大小概念是一种常见的空间概念,很多抽象概念可通过空间中的大小具体概念得以表征,如:权力词的加工会激活被试的大小空间感知,强权词和空间中的大联结紧密,弱权词和空间中的小联结紧密(唐佩佩, 叶浩生, 杜建政, 2015; 杨惠兰, 何先友, 赵雪汝, 张维, 2015);用大动物作为启动刺激启动大数字,小动物作为启动刺激去启动小数字,被试的反应时和正确率均较高(Gabay, Leibovich, Henik, & Gronau, 2013)。但目前还未有研究者探讨宽容概念和大小概念之间是否存在隐喻架构,这是本研究的创新点之一。隐喻架构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一直是研究者争论的一个焦点。CMT的提出者Lakoff和Johnson(2008)认为隐喻是单性的,即隐喻只可从人类熟悉的具体概念系统向抽象概念系统传递,而抽象概念系统的激活并不会改变人们对具体概念的感知,这个理论得到了部分研究者的证实(Casasanto & Boroditsky, 2008)。近年来,众多研究却证明了抽象概念系统的激活也会影响被试的具体感知(丁毅等, 2013; Bargh & Shalev, 2012; IJzerman & Semin, 2010; 杨继平, 郭秀梅, 王兴超, 2017)。所以,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宽容性效价词汇的加工是否会影响被试的大小感知,从而验证概念隐喻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隐喻存在很大的社会性,仅以反应时和正确率作为结果只能说明隐喻的具身效应,不能说明这种具身效应是否具有社会性(伍秋萍, 冯聪, 陈斌斌, 2011),基于此,此研究将采用社会情境范式探讨当给予复杂社会背景时,具身效应是否还存在。

综上,本研究拟采用3个实验系统地探讨宽容概念和大小概念之间的隐喻关系。通过这3个实验试图验证以下假设:(1)大小意象图式是宽容概念表征的一部分;(2)宽容概念的加工激活会影响被试的大小感知,即宽容概念的大小隐喻表征存在双向性;(3)当给予社会背景时,宽容概念的大小隐喻表征效应也存在,即宽容概念的大小隐喻表征存在社会性。

2 实验1 宽容概念的大小隐喻效应

参考以往有关对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的相关研究(鲁忠义, 贾利宁, 翟冬雪, 2017),此次研究采用Stroop经典实验范式的变式,以反应时和正确率为因变量探讨宽容这个抽象概念是否存在大小隐喻表征。实验假设是,宽容概念和空间中的大小概念存在隐喻架构,即宽容性强被知觉为大,宽容性弱被知觉为小。此实验预期结果为:用大号字呈现宽容性效价强的词汇、用小号字呈现宽容性效价弱的词汇,被试的反应时短,正确率高;相反,用大号字呈现宽容性效价弱的词汇、用小号字呈现宽容性效价强的词汇,被试的反应时长,正确率低。

2.1 研究方法 2.1.1 被试

随机选取山西师范大学29名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男生34.5%,女生65.5%,平均年龄22.8岁±1.3岁,无色盲和弱视者。

2.1.2 实验材料

材料包含10个成语,其中宽容性效价强的成语5个,宽容性效价弱的成语5个。

24名心理学专业且不参加本实验的研究生对实验材料进行了评定,评定者在Likert7点量表上对词汇的宽容性效价和熟悉性进行评定。宽容性效价强弱/熟悉性的程度从1到7逐步递增:1表示词汇的宽容性效价很弱/很不熟悉,7表示词汇的宽容性效价非常强/很熟悉。统计结果显示:在词汇的宽容性效价维度上,效价强词得分(M=6.18, SD=0.62)显著高于效价弱词得分(M=1.65, SD=0.35),t(23)=30.31,p<0.05,d=6.19;两类词汇在熟悉度上得分均大于5,且效价强词(M=6.50, SD=0.53)和效价弱词(M=6.43, SD=0.64)两者得分差异不显著,t(23)=0.64,p>0.05,d=0.13。因笔画数会影响反应时,故此次实验中也对词汇的笔画数进行了差异性检验,结果显示,效价强词的笔画数(M=31.60, SD=5.68)和效价弱词的笔画数(M=34.20, SD=5.50)差异不显著,t(23)=0.74,p>0.05,d=0.47。宽容性效价强的词汇有:以德报怨、不念旧恶、海纳百川、心胸宽广、不计前嫌,宽容性效价弱的词汇有睚眦必报、心胸狭隘、锱铢必较、鼠肚鸡肠、分斤掰两。

2.1.3 实验设计

2(词汇的宽容性效价: 强/弱)×2(字号: 大/小)两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自变量的结合有四种方式:宽容性效价强的词汇用大号字呈现、宽容性效价强的词汇用小号字呈现、宽容性效价弱的词汇用大号字呈现、宽容性效价弱的词汇用小号字呈现。因变量为对词汇的宽容性效价做出强、弱判断的反应时和正确率。根据以往研究(王健, 邵志芳, 2008; 王优, 邵志芳, 2009),大号字用26号黑色楷体呈现,小号字用15号黑色楷体呈现。

2.1.4 实验程序

实验文本在联想电脑上用E-prime2.0呈现,被试距屏幕的距离为60 cm。首先,在电脑屏幕上呈现黑色的“+”注视点500 ms,具有宽容性效价的词汇随即出现,要求被试按“F”键或“J”键对词汇的宽容性效价强弱进行判断,按键反应后词汇消失。随后,屏幕中央再次出现黑色的“+”500 ms,第二个词汇出现,如此循环,直到所有的词汇呈现完毕。按键在被试间进行平衡。正式实验之前有10个练习试次,被试在实验中途会有休息时间,但最长不超过两分钟,实验流程图见图1

图 1 Stroop实验流程图

2.2 结果与分析

用SPSS22.0处理收集回来的数据,删除正确率在80%以下的数据,将反应时在3个标准差之外的极端数据删除,删除的数据不超过总数据的3%,最后得到有效数据28个。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1

表 1 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平均反应时(ms)和正确率

对反应时结果进行分析,词性的主效应显著,被试对宽容性效价强词的反应(828 ms)显著快于对宽容性效价弱词的反应(782 ms),F(1, 27)=6.39,p<0.05,η2=0.19;字体的主效应显著,被试对大号字体的反应(826 ms)显著快于对小号字体的反应(784 ms),F(1, 27)=5.97,p<0.05,η2=0.18;词性和字体的交互作用显著,F(1, 27)=9.27,p<0.05,η2=0.26。继续对交互作用进行简单效应检验发现,当屏幕中央呈现宽容性效价强的词汇时,被试对大号字体的反应时和对小号字体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F(1, 27) = 2.69,p=0.113;当屏幕中央呈现宽容性效价弱的词汇时,对小号字体的反应显著快于对大号字体的反应,F(1, 27)=14.57,p<0.05。对正确率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字体的主效应、词汇效价的主效应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正确率不存在显著差异可能是由于任务比较简单。

实验1的结果发现:被试对弱宽容词+大号字体的反应显著慢于弱宽容词+小号字体的反应,而强宽容词+大号字体的反应虽然与强宽容词+小号字体的反应差异不显著,但是却具有显著趋势(p=0.11),即强宽容词+大号字体的反应具有快于强宽容词+小号字体的反应的趋势。大小隐喻在Stroop范式中能得到激活,说明大小维度可影响被试对词汇宽容性效价强弱的判断。那么,宽容概念的加工是否会影响被试的空间大小感知,即宽容概念的大小隐喻表征是否存在双向性呢?

3 实验2 宽容概念大小隐喻表征的双向性

参考以往有关权力概念的颜色隐喻研究(杨惠兰等, 2015),本实验欲采用IAT经典实验范式的变式进一步探讨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具有宽容性效价词汇的加工是否会影响被试的大小空间感知,即相对于启动弱的宽容性,启动强的宽容性是否会让被试感觉空间更大。

3.1 研究方法 3.1.1 被试

山西师范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共31名,男生58.1%,女生41.9%,平均年龄22.2岁±1.9岁,无色盲和弱视者。

3.1.2 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包括目标概念和属性概念,目标概念包括:宽容性效价强、弱词汇各五个;属性概念包括:大方块,面积为20 cm×9 cm,小方块,面积为7 cm×4 cm。目标概念来自实验一中所用的词汇,属性概念的选取参考以往研究(杨惠兰等, 2015)。

3.1.3 实验设计

采用IAT经典实验范式的变式,对目标概念进行归类,被试的任务包括相容任务和不相容任务,相容任务是指:当屏幕的中央出现宽容性效价强的词汇时,将它和大的方块归为一类;当屏幕中央出现宽容性效价弱的词汇时,将它和小方块归为一类。不相容任务包括:当屏幕的中央出现宽容性效价强的词汇时,将它和小的方块归为一类;当屏幕中央出现宽容性效价弱的词汇时,将它和大方块归为一类。在两类任务中,如若将目标概念和屏幕上方左侧的属性概念归为一类按“Q”键,如若将目标概念和屏幕上方右侧的属性概念归为一类按“P”键,按键在被试间进行了平衡。

3.1.4 实验程序

实验仪器使用同一批联想电脑,被试和屏幕之间的距离保持60 cm,文本用E-prime2.0软件呈现,字体在白色的背景上用黑色三号加粗宋体呈现。实验开始,会出现指导语,接着被试按空格键进入正式实验,首先,会在屏幕的中央呈现黑色“+”注视点500 ms,接着目标刺激出现,被试按要求进行相容任务或不相容任务。按键反应后,注视点再次出现,下一试次开始。每3个阶段完成之后,被试都有1分钟的休息时间。实验分为练习阶段与测验阶段,只对测验阶段的数据进行记录、分析。实验流程见表2

表 2 IAT测验程序示例

3.2 结果与分析

将数据录入SPSS22.0,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以往研究(Greenwald, Nosek, & Banaji, 2003),IAT数据处理需剔除错误率20%以上的被试,此次实验中被试的正确率均高于20%,将反应时超过3000 ms的记作3000 ms,反应时不足300 ms的记作300 ms。对两种任务所有试次的反应时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相对于不相容任务,相容任务的反应时更短,t(30)=–5.21,p<0.001,d=0.50。即被试对宽容性效价强的词与大方块进行联结、宽容性效价弱的词与小方块进行联结的反应时较短(M=1338 ms);对宽容性效价强的词与小方块进行联结、宽容性效价弱的词与大方块进行联结的反应时较长(M=1716 ms)。

实验2的结果显示,被试进行相容任务和不相容任务的平均反应时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被试将宽容性强的词与大方块建立联结以及将宽容性弱的词与小方块建立联结的反应时显著短于将宽容性强的词与小方块建立联结以及将宽容性弱的词与大方块建立联结的反应时。表明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加工强、弱宽容概念词会影响被试的空间大小感知。结合实验1结果,可验证宽容概念的大小隐喻表征存在着双向性。

4 实验3 宽容概念大小隐喻表征的社会性

宽容作为一个在团体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抽象的社会概念,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实验1和实验2验证了宽容这个抽象概念的大小隐喻表征及其双向性,但它们二者以单纯的反应时和正确率为因变量,反应时和正确率的显著性差异确实说明了隐喻的具身效应,但不能说明此效应是否具有社会性。实验3在实验1和2的基础上采用掩盖目的的社会情境范式,以对材料直接进行宽容性评分的得分作为因变量,来考察隐喻的社会性。实验预期:陌生照片大的将被知觉为此人宽容性强,陌生照片小的将被知觉为此人宽容性弱。

4.1 研究方法 4.1.1 被试

山西师范大学本科生30名,男生53.3%,女生46.7%,平均年龄20.2岁±2.2岁,无色盲和弱视者。

4.1.2 实验材料

从国际情绪图库中选取中性情绪美国面孔76张,其中男性面孔38张,女性面孔38张。将其中38张(19张男性面孔、19张女性面孔)做成15 cm×11 cm的大面孔;38张(19张男性面孔、19张女性面孔)做成7 cm×5 cm的小面孔(Meier, Hauser, Robinson, Friesen, & Schjeldahl, 2007)。为了排除图片本身的干扰,选取心理学学生29名对用于正式实验的48张面孔图片的宽容性效价进行5点评分,1代表图片中人物的宽容性极弱,5代表图片中人物的宽容性极强,结果显示两组评分差异不显著:M=3.67,SD=0.87;M=3.73,SD=0.74;t(28)=–0.62,p>0.05。且两组的熟悉度差异不显著:M=2.26,SD=0.93;M=2.17,SD=0.84;t(28)=0.95,p>0.05。唤醒度差异不显著:M=2.54,SD=0.76;M=2.47,SD=0.85;t(28)=1.73,p>0.05。

4.1.3 实验设计

参考国外有关上帝和恶魔的上下隐喻研究(黄宇霞, 罗跃嘉, 2004; Meier et al., 2007),此次实验采用单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让被试对屏幕上随机呈现的大小面孔图片进行评分。76张图片中只有48张用于正式实验,4张图片用于预实验,24张图片用于干扰被试,这三类图片均男女各半,大小各半。

4.1.4 实验程序

实验程序在同一批联想电脑上用E-prime2.0呈现,首先屏幕中央会呈现指导语,被试被告知研究者们对中国人是如何决定一个外国陌生人是否具有宽容心很感兴趣,接下来,屏幕的中央会随机出现一些外国陌生面孔,被试需要又快又好地对这些面孔进行从1到7的宽容性评分,其中1代表这个人宽容心非常弱,7代表宽容心非常强,为了防止被试猜出实验目的,会在指导语中告诉被试,为了保证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我们会随机变换图片的大小和位置,48张正式实验图片均在屏幕的正中间呈现,24张干扰照片(大小、性别各参半)会随机在屏幕的左上方、左下方、右上方及右下方呈现,对每张图片进行按键评分后,紧接着呈现下一张图片。最后只对48张呈现在屏幕中央的图片(24张大图、24张小图)得分进行统计。实验最后进行漏洞检测,并无被试猜出实验目的。

4.2 结果与分析

剔除中途退出实验的3个被试数据,对收集回来的有效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在大小两个维度上,被试对图片人物的宽容性评分差异显著,t(26)=4.00,p<0.05,d=0.77。相比小面积照片条件(M=3.58, SD=0.79),被试对大面积照片宽容性评分更高(M=4.41, SD=0.69),即被试认为大照片中呈现的人物宽容性更强。实验3表明,当给予社会背景时,宽容概念的大小隐喻表征效应还是存在的,即宽容概念的大小隐喻表征存在社会性。

5 总讨论

此研究运用3个实验系统地探讨了中国文化背景下宽容概念的大小隐喻表征。实验1通过Stroop范式探讨宽容概念的大小隐喻表征是否存在心理现实性。实验2采用IAT探讨加工具有宽容性效价的词汇是否会影响被试的大小感知,从而来表明该隐喻映射是否具有双向性。实验3采用社会情境范式用以进一步明确当给予社会背景时,该隐喻映射是否存在,从而验证宽容概念的大小隐喻表征是否存在社会性。结果表明,宽容概念存在着大小隐喻表征且该隐喻表征具有双向性及社会性。下文将从宽容概念大小隐喻表征存在的心理现实性、双向性及社会性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5.1 宽容概念和空间中的大小概念之间存在隐喻架构

实验1采用Stroop经典实验范式的变式来探究空间中的大小维度是否是宽容概念表征的一部分。结果发现,被试对弱宽容词+大号字体的反应显著慢于弱宽容词+小号字体的反应,对强宽容词+大号字体的反应快于强宽容词+小号字体的反应,虽未达到显著水平,但交互作用明确的说明了词汇的宽容性效价强弱和字体的大小两者之间趋异的隐喻映射。这一结果表明宽容概念和空间中的大小概念之间存在着隐喻架构,即宽容性强的被知觉为大的,宽容性弱的被知觉为小的。此研究结果和具身认知的观点一致。有关具身认知视角下概念隐喻表征的形成机制有相似观、早期经验观、身体构造观和进化观四种理论解释。相似观认为,人类之所以能够形成隐喻是因为发现了特定具体概念系统和抽象概念系统两者之间的内在系统的相似性(费多益, 2009)。例如洁白和圣洁之间存在隐喻架构是因为两者的本质都是表达干净。但是,相似观建立在人们对抽象概念有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之上,这与CMT的假设不相符,用此理论解释概念隐喻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早期经验观认为早期经验是稳定隐喻架构形成的基础,在儿童早期的生活中,当两种体验并存时,已经存在的、具体的、较容易理解的具体概念的结构会映射并保存到抽象的、较难理解的概念系统中,在此基础之上人们学会了用具体的概念去理解和表达抽象的概念(殷融等, 2013)。这一理论也得到了实证证明,如情感概念涉及温度表征,一项研究发现,相对于不安全依恋型幼儿,安全型依恋的幼儿在温度体验与情感体验之间的隐喻架构更强更稳定(IJzerman, Karremans, Thomsen, & Schubert, 2013)。身体构造观主要认为,身体的构造决定了特定隐喻架构的形成(Clark, 1973),人们的左右臂力、左右手存在不平衡性,对于右利手来说,他们的右手力量和灵活性更好,所以他们存在左坏右好的空间隐喻,对右侧偏瘫的被试进行研究,发现他们并没有这种隐喻架构(Casasanto, 2009; Casasanto & Chrysikou, 2011; Casasanto & Henetz, 2012; 殷融, 曲方炳, 叶浩生, 2012)。进化观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隐喻映射中意像图式的表征进行了解释,它主要强调个体或种族在进化过程中同物体环境的相互体验对隐喻架构的塑造作用,不同区域、不同环境下人们和环境会有不同的互动从而获得不同的基本经验,因而会产生特异的隐喻映射,此观点可解释隐喻的跨文化差异。在此,本研究结果以早期经验观的角度来看,在幼儿早期的一些具体情节中,大人总会包容他们,由着他们自己性子来,而同龄的幼儿甚至是比较小的不但不会由着他们,反而会跟他们抢夺东西、因为意见不合而大打出手、发生争吵,这种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宽容与大小的隐喻映射;从身体构造观的角度来看,当人的手掌等可以容纳东西的身体部位比较大时,容纳的东西比较多,当这些可以容纳东西的身体部位比较小时,容纳的东西比较少;从进化观的角度来看,大的空间不仅可以将和自己有关系的亲属容纳起来,还可以容纳一些其他人员,在此基础上大小具体空间概念成为宽容概念意向图式的一部分。

5.2 宽容概念和大小概念之间的隐喻架构具有双向性

Lakoff和Johnson(2008)认为隐喻是单性的,即隐喻只可从人类熟悉的具体概念系统向抽象概念系统传递,而抽象概念系统的激活并不会改变人们对具体概念的感知,这个理论得到了部分研究者的证实,如Casasanto和Boroditsky (2008)证明:空间刺激干扰会影响人们对时间距离的判断,但时间刺激干扰不会影响对空间距离的判断。但近年来众多研究证明了两种概念系统的架构也存在双向传递。丁毅等(2013)的研究就系统地论证了国内外有关物理温度和社会情感隐喻映射的双向性问题,相对于感受热体验的被试来说,感受冷体验的人更容易认定陌生人的品质是不友善的、不温暖的。此次研究中采用IAT经典实验范式的变式证明,宽容概念的启动会影响被试的大小体验,结合实验1中所得出的被试的大小感知会影响对词汇宽容性效价强弱的判断,可得出该研究支持了隐喻架构的双向性理论的结果,回答了前言中的第二个问题。再者,在有关抽象概念和具体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论中指出,在加工抽象概念时,对应的具体感知经验会被激活,即抽象概念系统和具体概念系统之间存在着稳定的联系(Gallese & Lakoff, 2005)。抽象的宽容概念和空间中存在的大小具体概念之间存在稳定联系,所以当加工宽容这个抽象概念时,空间的大小感知经验会被激活,导致之后相容任务的反应时变短,不相容任务的反应时变长。

5.3 宽容概念大小隐喻表征的社会性

具身认知观认为认知不仅是知觉符号的简单相加,身体与周围环境(物理环境、社会环境)的互动模式也会嵌入大脑,影响人们的认知,所以具身认知下的认知具有社会性。过去研究有关CMT研究的因变量多是反应时和正确率,很难体现这一点,实验3寻求了具有社会性的测量指标,通过对社会中人物宽容性的评价来验证具身认知的社会性。在实验3中,被试对大图片中人物的宽容性评分显著高于小图片中的,支持了具身认知的社会属性。立德树人是我国当今教育的根本任务,其中“德”就包含宽容品质,对宽容概念大小隐喻表征存在社会性的证明,可为学校培养学生宽容品质提供新思路,有助于更好的完成教育任务。

6 结论

在本研究条件下得出如下结论:(1)宽容概念和空间中的大小具体概念之间存在隐喻架构。宽容性强的被知觉为大的,宽容性弱的被知觉为小的,即大小图式是宽容概念表征的一部分。(2)宽容概念和大小概念之间的隐喻映射是双向的。(3)宽容的大小隐喻表征具有社会性。

参考文献
丁毅, 纪婷婷, 邹文谦, 刘燕, 冉光明, 陈旭. (2013). 物理温度向社会情感的隐喻映射: 作用机制及其解释. 心理科学进展, 21(6): 1133-1140.
费多益. (2009). 认知研究的隐喻描述. 自然辩证法研究, (3): 7-13.
黄宇霞, 罗跃嘉. (2004). 国际情绪图片系统在中国的试用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8(9): 631-634. DOI:10.3321/j.issn:1000-6729.2004.09.010
林崇德, 杨治良, 黄希庭. (2003). 心理学大辞典.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鲁忠义, 贾利宁, 翟冬雪. (2017). 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理解中的映射: 双向性及不平衡性. 心理学报, 49(2): 186-196.
唐佩佩, 叶浩生, 杜建政. (2015). 权力概念与空间大小: 具身隐喻的视角. 心理学报, 47(4): 514-521.
王健, 邵志芳. (2008). 电子地图汉字大小辨认阈限和合理字间距. 应用心理学, 14(1): 60-65. DOI:10.3969/j.issn.1006-6020.2008.01.010
王优, 邵志芳. (2009). 笔划频率和字体对汉字大小辨认阈限的影响. 心理科学, 32(1): 134-136.
伍秋萍, 冯聪, 陈斌斌. (2011). 具身框架下的社会认知研究述评. 心理科学进展, 19(3): 336-345.
杨惠兰, 何先友, 赵雪汝, 张维. (2015). 权力的概念隐喻表征: 来自大小与颜色隐喻的证据. 心理学报, 47(7): 939-949.
杨继平, 郭秀梅, 王兴超. (2017). 道德概念的隐喻表征——从红白颜色、左右位置和正斜字体的维度. 心理学报, 49(7): 875-885.
殷融, 曲方炳, 叶浩生. (2012). “右好左坏” 和 “左好右坏”——利手与左右空间情感效价的关联性. 心理科学进展, 20(12): 1971-1979.
殷融, 苏得权, 叶浩生. (2013).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概念隐喻理论. 心理科学进展, 21(2): 220-234.
Bargh, J. A., & Shalev, I.. (2012). The substitutability of physical and social warmth in daily life. Emotion, 12: 154-162. DOI:10.1037/a0023527
Casasanto, D.. (2009). Embodiment of abstract concepts: Good and bad in right-and left-hander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38(3): 351-367. DOI:10.1037/a0015854
Casasanto, D., & Boroditsky, L.. (2008). Time in the mind: Using space to think about time. Cognition, 106(2): 579-593. DOI:10.1016/j.cognition.2007.03.004
Casasanto, D., & Chrysikou, E. G.. (2011). When left is “right”: Motor fluency shapes abstract concept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2(4): 419-422. DOI:10.1177/0956797611401755
Casasanto, D., & Henetz, T.. (2012). Handedness shapes children’s abstract concepts. Cognitive Science, 36(2): 359-372. DOI:10.1111/cogs.2012.36.issue-2
Clark, H. H. (1973). Space, time, semantics, and the child. In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the acquisition of language (pp. 27–63).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Gabay, S., Leibovich, T., Henik, A., & Gronau, N.. (2013). Size before numbers: Conceptual size primes numerical value. Cognition, 129(1): 18-23. DOI:10.1016/j.cognition.2013.06.001
Gallese, V., & Lakoff, G.. (2005). The brain's concepts: The role of the sensory-motor system in conceptual knowledge. Cognitive Neuropsychology, 22(3-4): 455-479. DOI:10.1080/02643290442000310
Greenwald, A. G., Nosek, B. A., & Banaji, M. R.. (2003). Understanding and using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 An improved scoring algorith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5(2): 197-216. DOI:10.1037/0022-3514.85.2.197
IJzerman, H., Karremans, J. C., Thomsen, L., & Schubert, T. W.. (2013). Caring for sharing: How attachment styles modulate communal cues of physical warmth. Social Psychology, 44(2): 160-166. DOI:10.1027/1864-9335/a000142
IJzerman, H., & Semin, G. R.. (2010). Temperature perceptions as a ground for social proximit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6(6): 867-873. DOI:10.1016/j.jesp.2010.07.015
Lakoff, G., & Johnson, M. (2008).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eier, B. P., Hauser, D. J., Robinson, M. D., Friesen, C. K., & Schjeldahl, K.. (2007). What's "up" with God? Vertical space as a representation of the divin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3(5): 699-710. DOI:10.1037/0022-3514.93.5.699
The Size Metaphorical of Tolerance Concept: Bidirectional and Social
ZHANG Chao, LIU Saifang, SUI Ling, QIAO Yuanyu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 of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er of 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Behavior, Linfen    041004
Abstract: Metaphor is an important way by which people understand the world. In the present studies, we addressed the issue of whether tolerance can be represented by size metaphorically. We found that the concept of tolerance could be represented metaphorically through Stroop task (study 1) and this metaphorical representation was bi-directional in an IAT paradigm (study 2). We also found that such a metaphorical process could influence subjects perception of the tolerance of strangers in the pictures (study 3).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olerance can be represented by size, metaphorically, bi-directionally and socially. Future directions and limits are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 tolerance    size metaphor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