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测井有限公司长庆事业部, 陕西 西安 710075
2. Changqing Division of Logging Co. Ltd., CNOPC, Xi'an, Shaanxi 710075, China
碳氢比测井是依据碳氢比求解含油饱和度,该方法主要特点是降低了孔隙度的影响,在多年的应用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目前对该方法有不同看法[1, 2],能否降低孔隙度的影响及其适应性如何?
为此我们由碳氢比测井理论入手,以实测资料、试油、密闭取芯资料为依据,采用交绘、列表统计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该方法对储层含油或剩余油气饱和度及油层水淹程度评价的有效性、准确性、可靠性和适应性以及孔隙度的影响等问题。
本文采用较多的实例以避免其偶然性,客观评价碳氢比测井技术的可行性,以期为剩余油研究及水淹程度评价提供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碳氢比测井技术由王振信等[3]于2002年提出,并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和应用,之后不少人对该项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应用,谢佳析等[4, 5]先后发表了碳氢比测井技术应用和研究的论文。
1 方法研究碳氢比测井主要依据快中子在地层中产生核反应过程中的非弹性散射、弹性散射、俘获反应。探测经非弹性散射、俘获反应所产生的次生伽马射线,来反映地层中各元素的含量,即探测地层流体中碳、氢等元素丰度,依据碳氢比值求解含油或剩余油饱和度,也就是直接探测地层流体性质和饱和度的方法[3]。
由于地层中的流体是由水和油气组成,水由氢氧元素组成,油气属碳氢化合物,一般情况下砂岩骨架本身并不含碳、氢元素,也就是说氢来源于油气和水、碳来源于油气。若采用碳氢原子密度比来测量流体,当含油饱和度一定时,无论孔隙度如何变化,其碳氢含量比值将保持基本不变[6, 7, 8, 9]。当含油饱和度降低时,其碳原子密度随之降低,而氢原子密度基本不变(油与水中的氢原子密度基本相等),其碳氢含量比值也将降低,也就是说碳氢含量比主要随含油饱和度变化而变化(见表 1})。
表中数据为纯砂岩中不同孔隙度与不同含油饱和度下RCH的理论值,RCH随含油饱和度而变化,不受孔隙度控制。但实际地层并非如此,因为地层中的砂岩骨架往往被泥质和碳酸钙胶结,即骨架中增加了碳原子,也就是说碳氢原子数比的响应方程从宏观角度考虑应在砂岩的基础上加上碳原子(原作者也考虑了碳酸钙胶结物中碳原子的影响,但未进入响应方程),修正后响应方程应为
$\begin{align} & {{R}_{\text{CH}}}=\left[ \text{a}{{S}_{\text{o}}}+n\text{b}\left( 1-\phi \right) \right]/\left[ \text{a}{{S}_{\text{o}}}+n\text{b}\left( 1-\phi \right) \right] \\ & \left[ \text{d}{{S}_{\text{o}}}+\text{c}\left( 1-{{S}_{\text{o}}} \right) \right]=\text{a}{{S}_{\text{o}}}/\text{a}{{S}_{\text{o}}}\left[ {{S}_{\text{o}}}\left( \text{d}-\text{c} \right)+\text{c} \right] \\ & -\left[ {{S}_{\text{o}}}\left( \text{d}-\text{c} \right)+\text{c} \right]+{{C}_{\text{HG}}}\left( {{S}_{\text{o}}}\ne 0,{{S}_{\text{o}}}\ne 1 \right) \\ \end{align}$ | (1) |
式中: a—单位体积油的碳原子数,3.7422$\times$10$^{22}$;
b—单位体积碳酸钙的碳原子数,1.632$\times$10$^{22}$;
c—单位体积水的氢原子数,6.6911$\times$10$^{22}$;
d—单位体积油的氢原子数,7.4845$\times$10$^{22}$;
$S_{\rm{o}}$—含油饱和度,%;
$C_{\rm{HG}}$—极值(极大或极小);
$\phi $—孔隙度,%;
n—碳酸钙百分含量。
式(1)中的RCH包含了流体$\text{a}{{S}_{\text{o}}}/\text{a}{{S}_{\text{o}}}\left[ {{S}_{\text{o}}}\left( \text{d}-\text{c} \right)+\text{c} \right]$ 和骨架两部分的贡献,其骨架部分的贡献即孔隙度和骨架中碳原子的影响如何?见表 2理论计算。
含油饱和度误差为由$\left( {\mathop R\nolimits_{{\rm{CH}}} - \mathop R\nolimits_{{\rm{CHw}}} }\right)/\Delta \mathop R\nolimits_{{\rm{CH}}} $计算的含油饱和度与设定的$S_{\rm{o}}$的差值。
其中:油水差值$\Delta RCH=0.5(纯砂岩值),RCHw—最小值,RCHw=0.020 1(实际应用中由解释图版选择);RCH误差为孔隙度5%与30%时RCH的差。
当碳酸钙含量为10%,孔隙度在5%~30%,含油饱和度在0~100%时,含油饱和度误差为3.1%~-0.96%。当含油饱和度等于零时,RCH为0.023 2 0.017 1(平均0.020 1),含油饱和度误差0.62%~-0.6%;RCH值增加近0.5,油水差值与纯砂岩非常接近。RCH随孔隙度变化误差仅0.006 1~0.005 4,孔隙度为1.08%~1.22%。表明碳酸钙胶结物中碳原子的贡献及孔隙度的影响甚微,RCH主要随含油饱和度变化而变化。
矿化度的影响从理论上讲,由于碳与氯元素分别处于非弹和俘获两个不同核反应阶段,氢与氯元素虽同属俘获反应,但氢(2.014~2.431)、氯(4.654~6.599)谱能量范围相差较大,互不干扰。且由室内不同矿化度的流体实验值(表 3)表明RCH受氯元素的影响甚微。
实际地层中RCH与含油饱和度、孔隙度、矿化度的关系如何?本文依据东西部3个油田15口井95个层段的试油、密闭取芯资料与碳氢比测井资料,包含不同层系(侏罗系、白垩系、三叠系)、不同孔隙度(7%~26%)、不同矿化度 (4 000~28$\times$104 mg/L)、 不同岩性(砂岩、砾岩)储层中的实测资料,进行分析,作出RCH与孔隙度($\phi $),含油饱和度($S_{\rm{o}}$)与孔隙度($\phi $)及RCH与含油饱和度($S_{\rm{o}}$)关系图,如图 1、图 2、图 3。
由图 1、图 2看出:RCH、$S_{\rm{o}}$与孔隙度无明显关系,油层、弱淹、中淹、强淹、水层无规律地分布在孔隙度(11%~26%)变化范围内,表明不受孔隙度控制,仅差油层及含油或干层分布在低孔隙度区内;图 3显示出:RCH值随含油饱和度变化而变化,能比较明显地区分油层、弱淹、中淹、强淹及水层。由此看出碳氢比主要受含油饱和度变化的控制,受孔隙度变化的影响比较小,且不受矿化度限制。
图 3中相同的RCH值而含油饱和度不相同,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不同油田和不同层系的沉积机理与沉积环境不同,从而使不同油田或不同层系的解释模型不尽相同,且束缚水饱和度与残余油饱和度也存在差异,导致解释结论的不同,因而交绘图上就会出现相同的RCH而含油饱和度不相同,而油层、弱淹、中淹、强淹及水层却有规律地分布在相应的区域内,表明其资料一致性较好[11-16]。
由此引出建立“解释模型”的问题,它是依据解释机理而建立的解释方法。该方法是以分析研究储层、泥盖层中碳氢比值的背景值为基础的解释机理。因为油气在运移中,无论纵向或顺层运移残留在泥岩中的油气及有机质是客观的,尤其是泥岩成烃更是如此。当油层被水淹时含油饱和度降低,而泥岩或盖层及干层中的含油饱和度基本不变,以变与不变进行比较分析[17-19]。依据碳氢比值与硅钙比交绘建立解释图版,以此为基础建立解释模型,确保资料准确可靠。
在应用中由于各个油田的地质基础、沉积机理、储层特性差异较大,其测井解释模型也就存在差异,因此要建立适合本油田或地区的解释模型,包含:解释图版(图 4)、水淹标准(表 4)和基础参数(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油饱和度)。
依据解释模型对资料进行处理分析,在此采用3口试油及密闭取芯资料与其对比分析,验证碳氢比测井解释结果的准确性及解释模型的可靠性,见表 5。
碳氢比测井解释结论与密闭取芯含油饱和度(表 5)对比结果显示,3口井取芯18个小层,9个层位(S1~S74层),按含油饱和度误差($S_{\rm{o}}\leqslant$±10%)计算,符合率均大于85%。
3口井7个试油层段,碳氢比测井测井解释结论与试油结论二者完全一致,且碳氢比测井解释与试油含水率($f_{\rm{w}}$)误差均$\leqslant$±6%。
碳氢比测井解释与取芯、试油资料对比结果显示碳氢比测井解释$S_{\rm{o}}$准确可靠,可信度较高,且图 5、图 6(依据表 5 资料)直观显示出其相关性比较好。
该方法已在东西部3个油田5种类型油藏中进行应用,在此采用3种类型油藏的实例表明其应用效果。
2.1 三叠系砂砾岩油藏该类型油藏具有低孔、低渗、低矿化度的特征,X567井属于该类型油藏,以下对该井进行实例分析。X567储层有效孔隙度9% 14%,砂砾岩油藏,非均质严重且微裂缝发育,矿化度(碳酸氢钠型)0.4$\times$104 mg/L,渗透率20 30 mD(图 7、表 6)。该井位于高含水区域,主要目的是了解各层位的剩余油饱和度及油层水淹程度,为调整开采方案提供资料依据。
由表 6看出:该井试油两段,解释与试油结论一致,含水率误差均小于±5%;密闭取芯17 个小层,解释与取芯含油饱和度($S_{\rm{o}}$)误差均小于±10%(误差按So≤±10%计算)。由试油和取芯资料证实了碳氢比测井解释结论的准确性。
该类型油藏具有中低孔、低渗、高矿化度的特征,ZP7117井属于该类型油藏,以下对该井进行实例分析。
ZP7117井:储层有效孔隙度12%~20%、渗透率10~30 mD、矿化度28$\times$104 mg/L(氯化钠型),为高含水的一口老井。
碳氢比测井结论:4层:$S_{\rm{w}}$37.3%、$S_{\rm{wi}}$37.2%、$f_{\rm{w}}$0.5%,油层;5 层:$S_{\rm{w}}$37.9%、$S_{\rm{wi}}$35.5%、$f_{\rm{w}}$7%,油层;6 层:$S_{\rm{w}}$57.2%、$S_{\rm{wi}}$34.5%、$f_{\rm{w}}$68%,中淹。
测后射开4、5层,日产油8.6 t不含水。试油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老井或高含水井寻找遗漏油层(图 8)。
该类型油藏具有中孔、中渗、高矿化度的特征,Ty608井属于该类油藏,以下对该井进行实例分析。
Ty608井为中孔(16% 22%)、中渗储层,矿化度(18$\times$104 mg/L)为氯化钠型,白垩系油藏。射孔井段:1 792.5 1 808.0 m。测井前含水97%。
碳氢比测井解释结论:1、3层为含油和致密层; 2层为油层($S_{\rm{wi}}$44%、$S_{\rm{w}}$45%、$f_{\rm{w}}$0%),底部弱淹($S_{\rm{wi}}$38%、$S_{\rm{w}}$46%、$f_{\rm{w}}$25%); 4层中淹($S_{\rm{wi}}$48%、$S_{\rm{w}}$62%、$f_{\rm{w}}$64%); 5层强淹($S_{\rm{wi}}$36%、$S_{\rm{w}}$68%、$f_{\rm{w}}$94%);6层为水层($S_{\rm{wi}}$38%、$S_{\rm{w}}$86%、$f_{\rm{w}}$100%)。
测后依据碳氢比测井资料在1 800 m左右堵水。措施后日产油17 t,不含水,堵水效果明显,表明该方法可为有效堵水提供可靠资料(图 9),能够较好地评价储层含油或剩余油饱和度,边底水动态、上升速度及大量产水临界状态。
(1) 碳氢比测井方法是以地层流体中的碳、氢元素为主要研究和探测对象,以碳氢比值求解含油或剩余油饱和度,由理论、实验及实测资料和RCH与孔隙度、RCH与含油饱和度关系图分析结果表明:RCH主要受含油饱和度控制,随含油饱和度变化而变化,受孔隙度影响较小且不受矿化度限制。
(2) 碳氢比测井解释结论通过与试油、密闭取芯饱和度资料对比结果显示出该方法的准确性、可靠性、一致性较好,解释符合率大于80%,含油饱和度误差$\leqslant$±10%。
(3) 由较高的解释符合率看出该方法解释模型可靠,解释机理比较科学。
(4) 由实例分析看出:该方法应用效果较好,在砂泥岩剖面中适应范围较广,无论是砂岩或砾岩以及低阻油藏均可取得显著的地质效果;不仅可以有效评价油层水淹程度、油水界面及含油或剩余油饱和度,且可为堵水、寻找遗漏油层提供可靠资料依据,可为油藏动态分析,开采方案的调整等措施提供可靠资料依据。
(5) 不足之处是目前该方法仅适用于砂泥岩剖面的多数层系,不能直接应用于含碳酸盐岩地层,对碳酸盐岩地层剖面的应用研究有待下一步进行探索。该方法尽管理论尚不够完善或存在缺陷,但从其对泥砂剖面显著的应用效果来看,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值得引起重视和推广。
[1] | DUSEN V,WILLIAMS S,FADNES F H,et al. Determination of hydrocarbon properties by optical analysis during wireline fluid sampling[C]. SPE 85753, 2003. |
[2] |
汤金奎, 王绍春, 高伟, 等. 碳氧比能谱测井在冀东油田的应用[J].
测井技术, 2013, 37 (4) : 436 –440.
TANG Jinkui, WANG Shaochun, GAO Wei, et al. Application of C/O spectral logging in Jidong Oilfield[J]. Logging Technology, 2013, 37 (4) : 436 –440. |
[3] |
王振信, 缪定云, 刘洪亮, 等. FCH地层流体饱和度测井研究[J].
测井技术, 2002, 26 (6) : 500 –505.
WANG Zhenxin, MIAO Dingyun, LIU Hongliang, et al. On carbon-hydrogen fluid saturation log and its application[J]. Logging Technology, 2002, 26 (6) : 500 –505. |
[4] |
谢佳析, 谭光天, 高春光, 等. 碳氢比测井应用效果分析[J].
测井技术, 2003, 27 (1) : 85 –88.
XIE Jiaxi, TAN Guangtian, GAO Chunguang, et al. Applications of carbon-hydrogen fluid saturation log in Tuha Oilfield[J]. Logging Technology, 2003, 27 (1) : 85 –88. |
[5] |
马建国, 任国富, 周三平, 等. 碳氢比地层流体识别方法的实验研究[J].
测井技术, 2007, 31 (3) : 221 –223.
MA Jianguo, REN Guofu, ZHOU Sanping,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FCH formation fluid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J]. Logging Technology, 2007, 31 (3) : 221 –223. |
[6] |
彭琥. 2000-2008年放射性测井技术进展述评[J].
测井技术, 2009, 33 (1) : 1 –8.
PENG Hu. Review on progress of radioactive well logging technology in 2000-2008[J]. Logging Technology, 2009, 33 (1) : 1 –8. |
[7] |
WANG Xinguang. Research o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for oil saturation using pulsed neutron full spectra logging[D]. Qingdao: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2010.
王新光. 脉冲中子全谱饱和度测井数据处理方法研究[D]. 青岛:中国石油大学, 2010. |
[8] |
LI Wangyan.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monte carlo in carbon oxygen ration logging[D]. Chengdu: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gy, 2012.
李王燕. 蒙特卡罗在C/O测井研究中的应用[D]. 成都:成都理工大学, 2012.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616-1012499916.htm |
[9] |
王佳平, 万里春, 赵雪梅. 用碳氧比能谱测井和多井解释技术确定剩余油饱和度分布[J].
测井技术, 2001, 25 (6) : 456 –458.
WANG Jiaping, WAN Lichun, ZHAO Xuemei. Determination of residual oil saturation distributions in Gao Taizi area using C/O spectral logs and multiwall interpretations[J]. Logging Technology, 2001, 25 (6) : 456 –458. |
[10] | 黄隆基. 放射性测井原理[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3 . |
[11] | 朱达智, 栾士文, 程宗华, 等. 碳氧比能谱测井[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88 . |
[12] | (美)DC帮德, CR霍科特, FH波埃特曼, 等. 残余油饱和度确定方法[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82 . |
[13] |
邢会民. 基于常规测井资料的束缚水饱和度综合确定方法研究[J].
钻采工艺, 2010, 33 (S) : 37 –40.
XING Huimin. Comprehensive determination method study on the irreducible water saturation based on the routine logging data[J]. Drilling & Production Technology, 2010, 33 (S) : 37 –40. |
[14] | 闫敦实. 中国典型石油测井解释图集[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3 . |
[15] | 胡杰, 王良琼. 水淹层解释模型研究[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6 . |
[16] | 狄全喜. 套管井测井原理与应用[M]. 高中民,译.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3. |
[17] | HD Scal. 一种生产测井中使用的新的过油管补偿碳氧比仪[C]//测井分析家协会第32届年会论文集.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7. |
[18] | 关世旗, 钟兴. 套管井储层剩余油饱和度测井技术[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9 . |
[19] | MARK A P, GILBERT G N, WILSON C C, et al. New wireline formation testing tool with advanced sampling technology[C]. SPE 56711, 1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