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Vol. 22 Issue (4): 8-13
石油精神是石油高校党建工作的宝贵资源    [PDF全文]
党刘栓     
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四川 成都 610500
摘要:石油精神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石油工作者在为祖国石油工业不懈奋斗的过程中所创造的行业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在石油人身上的体现和反映,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革命精神在石油行业的传承和弘扬,是时代精神的鲜明体现,是中国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石油高校与石油企业之间联系广泛、合作紧密,是石油工业不可或缺的人才资源和科技资源的源头活水。石油高校要充分发挥石油精神对师生员工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激励作用,深入研究和学习弘扬石油精神,把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项工作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
关键词石油精神    石油高校    党的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    民族精神    
Petroleum Spirit: A Precious Resources of Party Building in Petroleum Universities
DANG Liushu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500, China
Abstract: Petroleum spirit, the spirit of China's petroleum industry created by generations of petroleum workers and engineers since 1949, is an exhibition of Chinese national spirit. Inherit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the revolutionist spirit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Chinese people, is also an embodiment of the zeitgeist of today's China. With comprehensive and close cooperation with petroleum enterprises, petroleum universities serve as an origin of talent and research resources for petroleum industry. It is necessary for petroleum universities to study and bring the petroleum spirit to its full play in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the teaching stuff and students. Such efforts in promoting party building will lay a consolidate foundation in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n universities.
Key words: petroleum spirit    petroleum universities    party building    ideological education    national spirit    
引言

新中国石油工业的70年,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辉煌的精神财富,这一精神财富就是“石油精神”。石油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在石油人身上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革命精神在石油行业的传承和弘扬,是中国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石油高校因其学科特色与石油企业有着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具有学习弘扬石油精神的有利条件。石油高校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石油精神这一宝贵资源,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为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大学提供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

1 石油精神的丰富内涵与产生背景 1.1 石油精神的内涵辨析

石油精神是石油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在为国家石油工业艰苦奋斗的过程中所锻造的科学理想信念、先进价值观念、高尚道德品质、优秀职业素养等精神成果。多年来,关于石油精神的内涵,学界进行了深入的总结提炼。据笔者对文献调研发现,有的学者认为石油精神的内涵是“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创业精神、奉献精神、拼搏精神[1]。”而有的学者则认为石油精神的内涵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2]。”对比两者可以发现,其相同之处在于都包含了“爱国”“创业”“奉献”;不同在于,前者把“拼搏”作为石油精神的内涵,而后者却把“求实”作为石油精神的内涵。笔者认为后者更为科学和合理,因为一个人只要有了爱国精神,就必然会产生为国创业、为国奉献、为国拼搏的满腔热情和冲天干劲,但未必会具有求实精神。“求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一个人若要具有求实精神,就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哲学素养,而科学文化知识和哲学素养必须经过系统学习和实践锻炼才能获得,可见,求实精神的获得是需要长期锻炼和培养的。同时,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要坚持求实精神还必须具有斗争精神,既要与急躁冒进者作斗争,也要与消极落后者作斗争。急躁冒进者,往往会提出不切实际的高目标;而坚持实事求是精神的人,一定会提出符合实际的目标。坚持实事求是精神的人,极可能被急躁冒进者认为保守落后,从而受到不公正的批评甚至打击。消极落后者缺乏责任感,对待事业消极懈怠、得过且过,甚至还嫉贤妒能,对先进分子冷嘲热讽、恶意中伤。可见,求实本身意味着斗争,求实精神比拼搏精神更基础、更重要。所以说,把求实精神而非拼搏精神作为石油精神的元素更为科学和合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企业精神就是把“求实”而不是“拼搏”纳入其中。

在石油精神的内涵中,“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四者之间的关系是:“爱国”是灵魂和核心,是石油精神的深层底色,是“创业”“求实”“奉献”的情感依托和动力源泉。“创业”“求实”“奉献”是爱国精神的具体实践和实现方式。“创业”“奉献”是石油人爱国的实际行动和表达方式。石油人创业过程中所爆发的冲天干劲和拼搏精神,充分体现了他们炽热的爱国情感。“求实”是石油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石油人正是依靠“两论”(毛泽东的著作《实践论》《矛盾论》)的科学指导,才用短短的三年零九个月建成了大庆油田,实现了国家的石油自给,结束了我国使用“洋油”的历史。而“两论”的精髓就是“求实”。也正是在求实精神的指导下,我国的石油工业才实现了科学发展、快速发展、可持续发展。

1.2 石油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

国民经济十分落后、外部环境严峻复杂、石油工人翻身做了主人、解放军第19军57师改编为石油师是石油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

首先,国民经济十分落后。新中国成立第一年的工农业总产值只有466亿元。工业生产能力极低,钢、原油、原煤、发电量、水泥等的全国总产量分别为15.5万吨、12万吨、3 200万吨、43亿度、66万吨。全年财政收入折合粮食304亿斤,支出折合粮食567亿斤,赤字达263亿斤,赤字占支出的46.4%,国家财政十分困难。正因如此,毛泽东才用“一穷二白”形容国家当时的面貌。同时,由于西方列强对我国的严密封锁,各种物资极为短缺,特别是石油产品多年连续紧缺。由于缺乏发展经济和建设国家的经验,我们在1958年犯了“大跃进”的错误,再加上遭遇自然灾害,使国家陷入连续三年的严重经济困难。石油生产,事关国家经济兴衰、国防安危、民生忧患,甚至事关国家存亡。国家缺石油,领导人急、全党和全国人民急、广大石油职工更急。王进喜作为甘肃省劳模代表到北京参加10周年国庆观礼和全国“工交群英会”,当他看到首都的公共汽车上背着煤气包时,竟蹲在街头失声痛哭,他难过地说,“我是搞石油的,怎么让国家做这么大的难!”“恨不得一拳头砸出一口井来,让石油咕嘟咕嘟冒出来![3]”正是国家的经济困难和对石油的急需激发了石油战线广大职工的奋斗精神。

其次,国家的外部环境严峻复杂。新中国成立不久就爆发了朝鲜战争,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朝鲜半岛越过38线,直逼鸭绿江,严重威胁我国的国家安全。1950年10月25日,我国被迫出兵朝鲜,经过三年浴血奋战,在付出了巨大牺牲之后,终于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1961年,印度军队又在中印边界向我国发起挑衅,我人民解放军于1962年10月进行了坚决反击并取得胜利,有效地遏制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原本西方列强就对我国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此时由于中苏交恶,苏联撤走援助专家[4](1950年2月,我国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据此对我国经济建设进行援助)。失去了外部援助,国家就只能依靠自身力量发展石油工业。当时,我国石油产品销售量仅为504.9万吨,其中国内只能生产205万吨,自产率只有40.6% [4]。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石油人终于在1959年发现了大庆油田,为国家解决了燃眉之急。

再次,石油工人翻身做了主人。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石油工人同所有受剥削、受压迫的劳动人民一样,有吃不完的苦、受不完的罪、流不完的辛酸泪。以王进喜为例,6岁就开始用棍子领着双目失明的父亲四处乞讨,饱受凌辱,甚至被恶狗咬伤。9岁开始服劳役,赶着牛车到百里之外为军阀马步芳的毛纺厂送羊毛。10岁时为地主家放牛,餐风宿露,几个月见不到爹娘。13岁时到红沟煤窑下井背煤。14岁时被抓夫到安西修路,接着被抓兵,凭机智脱逃后受雇到石油河畔老君庙淘金、挖石油。15岁时又被抓夫到玉门油矿当修路的苦力,像成人一样干重活,还经常挨工头的打骂。玉门解放后,王进喜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在工作中,他勤快、能吃苦,各种杂活抢着干。他为什么表现这样积极,以至后来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就是因为共产党让他翻身做了主人。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亲身经历新旧两种社会制度、两种境遇的石油工人们深深知道,是毛主席、共产党把他们从苦难中解救出来,从奴隶变为主人。身份和地位的变化,使他们从内心深处产生了对毛主席、共产党、解放军和新中国的无限感激之情,进而产生为党献身、为祖国献石油的巨大热情和冲天干劲。

最后,解放军第19军57师改编为石油师。新中国刚刚建立的时候,全国石油职工仅有1.1万人,其中技术干部约700人,管理人员600余人,石油职工队伍远远不能适应国家大力发展石油工业的需要。1952年2月,经党中央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57师改编为石油师,8 000余名官兵整体转为石油大军。由于在革命岁月中经过多年党的教育和战火的长期淬炼,石油师官兵的理想信念极坚定、作风极硬、素质极高、能力极强。他们的加入,直接把中国人民解放军信念坚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勇敢顽强的精神注入了石油职工队伍之中,使石油精神具有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精神基因。也可以说,石油精神是革命精神的红色基因在石油人身上的延续。

2 弘扬石油精神对加强和改进石油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石油精神的旗帜鲜艳夺目,石油人的奋斗故事感人至深,弘扬石油精神对加强和改进石油高校党建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1 先锋模范的激励作用

党建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对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一靠理论武装,二靠榜样示范,三靠实践锻炼。石油精神是石油高校的党组织对广大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优质精神资源,而进行石油精神教育的最好方法就是要大力宣传石油人“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奋斗精神,特别是要讲好铁人王进喜、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大庆新铁人李新民、铁人式的好干部陈建军等英雄模范艰苦奋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故事。他们是石油精神的创造者、践行者,是石油精神的人格化,向石油高校师生员工讲好他们的故事,就能使“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石油精神鲜活、生动起来,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使广大师生员工被打动、被感染、被激励。王进喜的故事就感人至深,他率领1205钻井队从玉门开赴松辽盆地参加会战,一下火车,根本不考虑吃、住方面的问题,先问钻机是否运到、井位在哪里、钻井进尺是多少。钻机运到后,由于没有吊车,也缺乏运输车辆,他就带领全队工人硬是用人拉肩扛的办法把钻机卸下火车、运到井场、安装到位。没有水泵,他带领大家采用水桶挑、脸盆端的方式运水50多吨,保证了按时开钻。1205钻井队准备往第二口井搬家时,他右腿受伤,仍拄着拐杖坚持工作。在打第二口井的过程中突发井喷,他扔掉拐杖,奋不顾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水泥浆。看他整天没日没夜地干,饭做好了也不回来吃,房东大娘感慨地说:“你们的王队长可真是个铁人呐!”从此,“铁人”的美名传遍中华大地。铁人、新时期铁人、大庆新铁人等英雄模范的感人故事一定会激励和感召石油高校的师生员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

2.2 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示范作用

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石油战线的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实践中探索出了许多思想政治工作的好方法、好经验,值得石油高校学习和借鉴。

2.2.1 领导干部示范带头、靠前指挥的工作方法

“三老四严”作风之所以能够形成,原因首先在于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在大庆石油会战期间,会战工委要求,“三老四严”“首先从领导严起,要求群众做到的,领导要带头做到,要求群众不做的,领导要坚决不做”“工人三班倒,班班见领导”;领导干部要坚持“五同”,即“同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同解决生产问题、同娱乐”;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把麻烦揽上来,把方便送下去”。要求领导干部经常深入生产一线,掌握真实情况,及时解决职工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时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干部示范带头、靠前指挥、深入群众、及时解决问题是做好包括思想政治工作在内的一切工作的好方法。石油高校的领导干部要做好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就一定要运用好示范带头、靠前指挥的工作方法。

2.2.2 抓思想工作和抓中心工作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大庆人在实践中总结出“思想通,一通百通;人心顺,一顺百顺”“岗位责任制的灵魂是岗位责任心”“抓生产从思想入手,抓思想从生产出发[5]”等经验,明确要求机关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的工作人员三分之一的时间在机关办公;三分之一的时间坚持常年在基层蹲点;三分之一的时间坚持深入施工现场了解情况、发现典型、总结经验,做好现场的宣传鼓动工作[6]。做到生产项目实施前,思想政治工作有方案;项目实施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相伴随;项目完成后,思想政治工作有总结。上岗前有思想启迪和引导,下班时有工作点评和小结[7]。过硬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力地提升了石油职工队伍的战斗力,保证了石油生产的高质量、高效率。任何组织和单位,离开中心工作来抓思想工作,那么这种思想工作就一定是空洞的,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离开思想工作抓中心工作,中心工作就抓不好,就一定会出问题。因此,石油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眼里、心里一定要有中心工作,其他各类业务工作人员眼里、心里一定要有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与各类业务工作人员要相互理解、密切合作,保证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始终紧紧结合在一起。

2.2.3 思想政治工作全覆盖的方法

大庆油田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各项工作的始终。比如,早在大庆石油大会战初期,会战工委就明确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做到“三访四到”,即:职工思想遇到问题要走访,职工生活有了困难要走访,节假日对工伤和离退休职工要走访;职工或职工直系亲属患病要探望到,职工婚丧嫁娶要关心到,职工公出或外出疗养要关照到,职工修房搬家要到现场[6]。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业务工作全过程,覆盖职工工作、生活各方面,极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和有效性,为石油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政治保障。与其他高校一样,石油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一刻也不能放松。石油高校一定要更加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学、科研等学校工作的全过程和全领域。

2.2.4 典型引路的工作方法

1960年,大庆石油大会战初期,环境恶劣,条件极差,矛盾交织,困难重重。主要领导认识到,要打开大会战的局面,急需一位勇于冲锋陷阵、排除万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先进典型,来激励会战大军。此时,身为1205(时称1262)钻井队队长的王进喜脱颖而出,会战工委很快就决定将其树为典型,开大会、上《战报》,广为宣传,大力推广。全战区迅速掀起了学“铁人”、做“铁人”的热潮,形成了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良好局面[8]。1960年7月,石油工业部机关党委下发了《关于开展学习“王、马、段、薛、朱”运动的决定》的文件,称赞“王、马、段、薛、朱”是全战区的“五面红旗”,号召全体参战职工向他们学习。“五面红旗”中除著名的“铁人”王进喜外,还有1202钻井队队长马德仁、1206钻井队队长段兴枝、采油队队长薛国邦、水电指挥部副大队长朱洪昌。随着会战的深入开展,一面红旗迅速变为五面红旗、十面红旗、百面红旗……铁人式钻工、铁人式司钻、铁人式队长、铁人式干部、铁人式队伍等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石油高校在党建工作中要学习大庆会战的好经验,及时发现党员群众中涌现的先进分子并把他们树为先进典型,让广大党员学有目标、赶有方向。

2.3 制度建设的经验指引

石油企业高度重视制度建设,根据事业发展需要不断制定和完善各方面的规章制度,以保证党建工作高质量开展。在领导班子建设方面,大庆石油大会战初期,会战工委明确提出各个领导班子内部要坚持“四个公开”的制度。“四个公开”的具体内容是:思想公开,有问题摆到桌面上来,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不搞背后议论;缺点公开,严于解剖自己,不护短,不怕丑,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工作公开,及时向党委汇报工作,经常互通情况,有事共同商量,加强集体领导;生活公开,严格要求自己,不搞特殊化,不干见不得群众的事[6]

在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方面,大庆油田先后提出“三大民主”“四个公开”“五项权利”等制度。所谓“三大民主”,即“政治民主、生产技术民主、经济民主”的制度。所谓“四个公开”,即“思想公开、缺点公开、工作公开、生活公开”。所谓“五项权利”,即职工“有向一切违反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行为和歪风邪气作斗争的权利;有检查领导干部‘约法三章’情况的权利;有在任何会议批评干部的权利;有听取、讨论领导干部工作报告的权利;有民主评选领导干部的权利。”

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会战工委在大庆石油会战初期就制定了7项制度和班组思想政治工作9项制度。这些制度后来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改革开放后逐步形成了大庆油田思想政治工作的十大基本制度,即:政治学习制度,思想分析制度,“三会一课”制度,骨干培训制度,谈心、家访制度,评比选树制度,检查总结制度,请示汇报制度,干部考核制度,保密工作制度。制度的健全和落实,使大庆油田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全面化、系统化、科学化[5]

大庆油田还制定实施了“厂务公开制”、提拔任用干部的“公示制”“财经纪律专责制”等制度[6]。完善的制度体系保证了企业各方面工作的规范运行。石油高校要学习借鉴石油企业特别是大庆油田高度重视制度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建立符合学校实际的完备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保证党建工作的高水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

3 弘扬石油精神加强石油高校党建工作的路径

石油高校要深入学习弘扬石油精神,充分发挥石油精神对师生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激励作用,把石油高校的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各项工作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

3.1 讲好石油人“我为祖国献石油”故事,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正如前文所述,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一靠理论武装,二靠榜样示范,三靠实践锻炼。其中,榜样示范,就是要用我党历史上所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主义建设流血牺牲、不懈奋斗的英雄事迹教育党员。石油行业涌现出的以铁人王进喜、新时期的铁人王启民、大庆新铁人李新民、铁人式的好干部陈建军等为代表的英雄模范,他们的事迹就是对石油高校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最好教材。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人们也许还记得他们的名字,但对他们的事迹的记忆可能变得模糊。鉴于此,石油高校要采取多种方式宣传这些英雄模范的事迹,让英雄模范在党员的头脑里鲜活起来。要采取课堂教学、文艺演出、事迹报告会等形式,通过网站、微信、微博等媒体向师生宣传石油行业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讲好他们为祖国石油工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全方位立体化呈现英雄们的高大形象和高尚品德,激发党员学习英雄、效仿英雄,像英雄那样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3.2 学习石油行业党建工作经验,锻造坚强基层党组织

石油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大庆石油会战中积累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党建工作经验,如前面所介绍的领导班子建设、基层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经验。这些经验保证了石油职工队伍具有过硬的素质和强大的战斗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石油的勘探开发,为国家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能源保障。这些经验值得石油高校党组织认真学习和借鉴。石油高校要认真开展石油行业党建工作经验的总结研究,把其中适合在高校党建工作中运用的经验提炼出来、运用起来,把各级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为教学、科研及其他各项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3.3 继承石油优良传统,塑造党员干部优良作风

石油行业在70年的奋斗中形成了自己的优良传统,爱国、敬业、善于创新、无私奉献、实事求是等都是石油人的优良传统。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学习了解石油行业的发展史,了解石油人的艰难创业史。走出去、请进来,向石油高校的广大党员介绍石油行业优良传统,组织党员到石油工业生产一线进行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参观相关博物馆、纪念馆等,了解我国石油人的艰难奋斗史和石油工业的辉煌成就,学习石油职工特别是英雄模范的崇高理想信念和高尚品德,提高改进自身作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4 弘扬铁人精神,培养铁人式优秀党员

铁人精神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当时国家面临严峻的外部封锁,工业基础薄弱,石油装备极其落后,国家经历严重自然灾害,经济面临巨大困难,自然环境恶劣,生产、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在这样的情况下,广大石油职工响应党的号召开展大庆石油会战。当时,一批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怀着强烈的爱国情感,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也要上”的巨大勇气,投入到大会战的热潮中,仅用三年零九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大油田。现在的工作生活条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需要像铁人那样工作和生活,但是在工作和生活中仍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铁人精神就是我们战胜困难、迎接挑战的有力武器。石油高校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学习铁人精神、践行铁人精神,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藐视一切困难的勇气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在实践中磨练意志、锤炼党性。

4 结语

我国的石油高校是伴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而发展、伴随着石油工业的繁荣而繁荣的。石油高校为石油工业贡献了宝贵的人才资源和科技成果,而石油工业不仅为石油高校的师生们提供了实践平台,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资源,那就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石油精神。多年来,广大石油学子之所以“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离不开石油精神的激励和鼓舞。未来,石油高校要加快发展,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造就一大批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同样离不开石油精神的激励和鼓舞。石油高校要充分利用石油精神这一宝贵资源,把学校的党组织建设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

参考文献
[1]
王玉平, 张红霞. 石油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创建的原则与维度[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6(10): 97-100. DOI:10.3969/j.issn.1003-2614.2016.10.026
[2]
庄玉琳, 林强, 周学智. 石油高校就业指导课中融入石油精神的探索与实践[J]. 石油教育, 2012(1): 85-86.
[3]
韩福魁. 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话说铁人精神》之七[J]. 大庆社会科学, 2017(2): 34-38. DOI:10.3969/j.issn.1002-2341.2017.02.010
[4]
韩福魁. 大庆精神的由来——《话说大庆精神》之二[J]. 大庆社会科学, 2009(6): 26-33. DOI:10.3969/j.issn.1002-2341.2009.06.007
[5]
韩福魁. "两论"是大庆思想政治工作的根基——六议"两论"起家(上)[J]. "两论"是大庆思想政治工作的根基——六议"两论"起家(上), 2008(2): 47-54.
[6]
韩福魁. "两论"是大庆思想政治工作的根基——六议"两论"起家(中)[J]. 大庆社会科学, 2008(3): 33-38. DOI:10.3969/j.issn.1002-2341.2008.03.011
[7]
韩福魁. 大庆精神的主要内涵——《话说大庆精神》之八[J]. 大庆社会科学, 2010(6): 36-42. DOI:10.3969/j.issn.1002-2341.2010.06.010
[8]
韩福魁. 大庆精神的典型化分析——《话说大庆精神》之三十[J]. 大庆社会科学, 2015(1): 40-46. DOI:10.3969/j.issn.1002-2341.2015.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