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Vol. 22 Issue (1): 9-17
山东省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以——896个农户调查为例    [PDF全文]
刘传庚a, 盛玲玉b     
a. 山东工商学院 煤炭经济研究院, 山东 烟台 264005;
b. 山东工商学院 金融学院, 山东 烟台 264005
摘要:农村能源消费是国家能源消费的组成部分,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基础。通过调查山东省6县(市)896个农户,发现该省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的基本情况是:家庭生活能源消费支出占家庭收入的5.97%,接近能源焦虑阶段;家庭生活能源消费结构仍以传统生物质能和煤炭为主;样本地区家庭生活能源消费量虽然差异显著,但其占总能源消费量的比重范围为13.3%~21.3%,差异并不显著。基于山东省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的现实情况,应通过提高清洁能源在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加强清洁能源与环保知识的普及教育、加强“煤改电”与“煤改气”补贴资金监管、打造农村清洁能源发展长效机制、完善农村生活能源服务体系等措施,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山东省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结构。
关键词农村    生活能源    能源消费结构    清洁能源    山东省    
Optimization of the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Rural Households in Shandong Province——A Survey of 896 Farmers
Liu Chuangenga, Sheng Lingyub     
a. Coal Economy Academy, Shando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Yantai Shandong, 264005, China;
b. School of Wealth Mangement, Shando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Yantai Shandong, 264005, China
Abstract: Rural energy consump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energy consumption and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beautiful rural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896 rural households in 6 counties(cities) of Shandong Province, we analyz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rural households and dra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Energy consumption of rural households in Shandong Province accounts for 5.97% of household income, which is a burden and an anxiety to the rural households. The household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in Shandong Province is dominated by biomass energy and coal, with over 80% wood, hay and coal consumption and less than 20% electricity and LNG consumption.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household energy consumption among the six sample areas, but the proportion of household energy consumption to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ranges from 13.3% to 21.3%, with little difference. In order to further optimize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domestic energy in rural areas, the government should improve the proportion of clean energy consumption in rural areas by promoting the knowledge of clea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trengthening the supervision of subsidies for "coal to electricity" and "coal to gas" transformation, building a long-term mechanism for rural clean energy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and by improving the energy service system in rural areas.
Key words: rural areas    domestic energy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clean energy    Shandong Province    
引言

农村能源消费是国家能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经济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量大幅增加,能源消费结构正在发生由传统生物质能向煤炭、电力等商品能源的转变。从人均能源消费数量上看,我国农村居民人均能源消费量从1980年的60kgce增长到2016年的390kgce,37年增加了5倍多,同期城镇人均能源消费从332kgce增长到395kgce,仅增幅19%,农村居民人均能源消费量增长迅速,与城镇居民人均能源消费量的差距逐渐缩小;从生活能源消费结构上看,我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以原煤为主,薪柴、秸秆等传统生物质能源为辅。但煤炭直接燃烧导致雾霾、二氧化硫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居民身体健康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1]。因此,政府主管部门通过实施清洁能源补贴政策,因地制宜发展清洁能源,为农村家庭提供清洁能源消费的多种选择,引导农村生活能源消费向清洁、高效、环境友好型的清洁能源转变,成为当前农村生活能源消费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数据来源: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7。

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资源条件差别较大,对不同地区农村生活能源的选择产生重大影响。学术界对不同地区的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的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以及区域两个层面。国家层面,史清华等基于晋黔浙三省2 253个农户调查数据,发现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结构正从传统非商品能源过渡到商品能源,收入与能源禀赋差异对农村家庭能源消费选择的影响很大,其中收入水平是最主要因素[2]。张力小等研究发现,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已经由非商品能源消费向商品能源消费转型,生物质能源已不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农村地区人均用能呈现北多南少、东多西少的空间分布特征[3]。王效华等基于中国8大经济区典型县的1 440个家庭调查数据,发现中国农村能源消费以传统生物质能为主,农村家庭能源消费水平和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区域性[4]。中国区域性的农村能源消费研究主要集中于东北、东南、内蒙古,以及京津翼地区等,山东地区的农村能源消费研究较少。

经文献梳理发现,国内已有大部分农村能源消费研究基于宏观数据,构建宏观模型进行定量分析,针对性不强、准确性不高,难以为当地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另外,总体上看,已有针对农户层面的定点调查定量研究不多,且多基于京津冀、东北、东南等地区家庭实际调研数据分析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结构[5-8]

山东省是继广东、江苏之后的中国经济第三大省,其能源消费约占全国总消费量的1/10,其中,煤炭消费量约占全省能耗总量的80%,山东省是控煤的重点区域[9]。当前山东城乡生活用能水平差距依然较大,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能水平仅为城镇的75%,农村清洁能源消费水平也远低于城镇。山东省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以传统生物质能(薪柴、秸秆)和煤炭为主,炊事、取暖用散煤直燃较为普遍[9]。根据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16年山东城乡居民散煤使用量为1 359万吨,该部分散煤中有相当数量为劣质烟煤,散煤的直接燃烧和直接排放,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污染物排放居高不下,给当地居民健康带来更大危害[10]。因此,通过政策引导优化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实现山东省农村地区居民能源消费结构转型,减少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既是山东省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提升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的重要途径,同时,对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的实施和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6年9月,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山东省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19年7月,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推进清洁高效利用的指导意见》,计划利用5年左右时间,全省煤炭消费净压减5 000万吨。

1 山东省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的问卷调查 1.1 问卷调查的样本区选择

2017年6月至10月,山东省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实施方案研究调查小组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分别选取山东省6个市的12个村作为调研样本区。这6个市分别为潍坊市、泰安市、莱芜市、济宁市、滨州市和烟台市。在每个市随机选取1个县,每个县随机选取1个镇,每个镇随机选取2个村,每个村随机选取农户进行实地调查。调研中共发放问卷1 000份,最终收回问卷953份,剔除填写不完整的问卷57份后,获得有效调查问卷896份。样本地区的有效调查问卷情况如表 1所示。

表1 山东省有效调查样本的分布情况
1.2 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

问卷调查以农户家庭为单元,以能源消费为核心,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家庭基本情况、家庭种植规模与养殖情况、家庭能源消费情况、可再生能源利用与环保认知情况,以及农村能源消费方式的选择5个方面:(1)家庭基本情况,包括家庭人数、家庭年净收入等;(2)家庭种植规模与养殖信息,包括家庭耕地面积等;(3)家庭能源消费情况,包括薪柴秸秆、煤炭、电力、液化气和天然气等能源消费;(4)可再生能源利用及环保认知情况,如是否听到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是否了解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等;(5)农村能源消费方式的选择,包括是否愿意使用可再生能源等。

1.3 山东省样本区被调查农户家庭基本情况分析

问卷调研的数据显示,山东省样本区农户家庭常住人口为3人,其中,莱芜市钢城区的家庭户均常住人口最高为3.68人,烟台莱阳市最低为2.46人。山东省样本地区的农户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为37 541.7元,地区样本的农户家庭可支配收入差异较大,最高的高密市为53 194.6元,最低的莱阳市为25 046.5元。山东省样本地区农户年均能源消费总支出为2 241.5元,各样本市能源消费支出在1 400~3 200元,具体情况如表 2所示。

表2 山东省样本地区家庭基本情况

美国科罗拉多州曾对农村家庭生活能源负担状况做过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当农户能源消费占当年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低于4%时,属于正常情况;位于4%~6%之间时,属于能源负担;位于6~10%之间时,属于能源焦虑;高于10%时属于能源贫困表 2显示,目前山东省农村家庭能源消费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均值为5.97%,处于能源负担阶段,各市间的差异不显著。滨州沾化县的农村家庭能源消费占家庭收入的比重最高,为6.79%;济宁梁山县的农村家庭能源消费占家庭收入的比重最低,为4.76%。总体上看,山东省6个样本地区的农村家庭生活能源负担状况主要处于能源负担和能源焦虑两个阶段。

新能源网. http://www.china-nengyuan.com/news/128126.html

2 山东省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现状

本部分主要分析薪柴和秸秆、煤炭、电力、液化气等生活能源的消费量。调研发现,由于沼气池原料不足、维护困难等因素,沼气使用量极低;由于农村居民居住分散,天然气管道存在铺设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的管道天然气使用量较少,因此,沼气和天然气不纳入统计中。

问卷调研结果显示,山东省6个样本地区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量差异显著(表 3)。其中,户均家庭生活能源消费量最高的是济宁梁山县(2 704.2kgce),最低的是烟台莱阳市(1 688.1kgce),6个样本地区的户均生活能源消费量为2 113.8kgce。可支配收入较低的农户主要使用传统生物质能做饭、取暖等,而可支配收入高的农户多使用电力等商品能源[11]。总体上看,山东6个样本区的家庭能源消费符合能源阶梯假说

表3 山东省样本市户均生活能源消费量及比例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生活用能更多地使用天然气、电力等清洁高效的现代化能源。国外学者通过对乌干达与莫桑比克的家庭生活用能的影响因素[12-13]、国内学者通过对中国山西、江苏以及湖北省农户生活用电的选择行为[14-15]分析,总体上支持能源阶梯假说。

农户的家庭收入和农户的环保意识密切相关,图 1显示6个样本市家庭生活能源消费量占总能源消费量的比重差异不大。

图1 山东省6个样本市家庭生活能源消费占总消费量的比重(%)
2.1 传统生物质能(薪柴、秸秆)消费水平

传统生物质能(柴薪、秸秆)是山东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中的重要部分[16]。调研发现,896户农村家庭中使用传统生物质能的有396户,占比为44.2%,比晋黔浙的41.28%还要高。传统生物质能使用量不仅与地区经济水平相关,还与当地资源禀赋、农民的环保意识等因素密切相关[17-18]。山东省各市使用薪柴、秸秆的用户率差异较明显。泰安新泰市农村家庭年可支配收入较低,并且当地农作物种植较多,泰安新泰市家庭使用薪柴、秸秆作为燃料的比例最高,达到86.9%;滨州沾化县使用比例最低,仅为0.54%;济宁梁山县农户因秸秆、薪柴的燃烧污染环境、不卫生等困境,只有极少数用户使用其做饭。

从户均薪柴、秸秆消费量来看(表 4),户均薪柴、秸秆消费量最高的是济宁梁山县(1 301.9kgce),最低的是莱芜钢城区(354kgce)。济宁梁山县农户家庭收入分配差距大,贫富差距明显,收入低的农户因煤炭、电力等商品能源费用高而多选择使用传统生物质能做饭、取暖等,而收入高的农户使用煤炭、电力、液化气等商品能源;钢城区因农业结构调整和煤炭资源丰富,传统生物质能(薪柴、秸秆)消费量低。由此可见,户均薪柴、秸秆消费量的影响因素有农户收入水平、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

表4 薪柴、秸秆的使用及消费量

根据对使用薪柴、秸秆户率和户均薪柴、秸秆消费量两组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虽然济宁梁山县使用薪柴、秸秆的户率低,但户均薪柴、秸秆消费量最高;而莱芜钢城区使用薪柴、秸秆的户率较高,但户均薪柴、秸秆消费量最低。这一情况表明:济宁梁山县农户收入分配不均衡,低收入农户以传统生物质能(薪柴、秸秆)消费为主,而高收入农户因便利、环保等选择煤炭、电力等商品能源;莱芜钢城区农林特产丰富,使用传统生物质能户率较高,但因煤炭资源丰富、收入水平高、便利等,户均传统生物质能的消费量最低。

从收入水平看,尽管潍坊地区农户收入水平较高,但还没有达到大量替代薪柴的程度。Barnes等认为,伴随人均收入的增加,家庭生活能源消费趋向清洁化、高效化,当人均年收入低于300美元时,至少90%人口依赖以木材、粪便作为炊事用能;当人均年收入达到1 000~1 500美元时,用能转向化石燃料。仅从收入水平看,山东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已经转向以化石能源消费为主的阶段,但因资源禀赋、使用习惯等因素影响,特别是预期收入的不确定,使农户不愿意选择电力、液化气等其它方式的能源消费[19],具体情况见表 5

表5 薪柴、秸秆的用途

表 5可知,薪柴、秸秆主要用来炊事,取暖、还田、饲料占比较少。原因是与煤炭采暖相比,尽管薪柴、秸秆的取暖成本较低,但薪柴与秸秆存在能源密度低、收集需要占用较多时间以及使用不便等问题,因此,较少使用薪柴、秸秆采暖。

2.2 煤炭消费水平

田宜水、支国瑞及韩昀等学者的研究表明,煤炭是我国农村家庭主要的生活能源[20-22]。调查发现,山东省农户主要使用蜂窝煤、散煤等,普遍使用无烟囱炉子,使用煤炭作燃料的农户有663户,占比为74%。样本地区农村农户使用煤炭的用户率差异较大,潍坊高密市、泰安新泰市、莱芜钢城区和滨州沾化县使用煤炭的用户率在90%以上,烟台莱阳地区为51%,而梁山县仅为20.5%。后经调查发现,泰安新泰市、滨州沾化县和莱芜钢城区煤炭资源丰富,因便利性和经济性,使用煤炭的农户多;潍坊高密市家庭年可支配收入最高,农户因省时、省力选择煤炭消费,但煤炭消费量较少;烟台莱阳农户不使用煤炭的原因是家庭收入较低,且秸秆、薪柴在当地容易获取;而济宁梁山县农户不使用煤炭的原因是农户的环保意识较强。

在煤炭消费量方面,莱芜钢城区和滨州沾化县户均消费量和占比较高,济宁梁山县和潍坊高密市较低。煤炭资源是钢城区优势资源,主要有潘西煤矿、西港煤矿等,农户煤炭消费量高;滨州沾化县农户因使用的便利性选择煤炭消费;济宁煤炭资源丰富,但农户贫富差距较明显,煤炭消费量低;潍坊高密市农户家庭可支配收入高,煤炭资源匮乏且农户环保意识强,煤炭消费量低,农户选择电力等清洁能源。因此,户均煤炭消费量不仅与农户收入水平相关,还与当地资源禀赋、使用的便利性、与煤矿的距离等密切相关。

调研发现,样本地区的实际煤炭消费支出存在差异。表 6显示,山东省家庭全年煤炭消费支出平均为912.5元,占家庭年可支配收入比重的2.43%,相较于山西、贵州和浙江的1.08%,山东省家庭全年煤炭消费支出比重明显较高。但是,受煤炭需求量、农民环保意识、经济发展、资源禀赋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样本地区间农户煤炭消费支出差异较大,滨州沾化县的平均支出最高,为1 179.5元;济宁梁山县的平均支出最低,只有670.8元

表6 煤炭的使用及消费量

调研发现,济宁梁山县的农村家庭全年煤炭消费支出较低,这与当地农户环保意识强密切相关。

2.3 电力消费水平

当前,电力消费已经成为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表 7显示,山东省样本地区农户平均电力消费量为358.4kgce,支出为481.6元。但是,样本地区农户电力消费量差异较显著,烟台莱阳市和泰安新泰市电力消费水平较低,分别为227.1kgce、269.5kgce;而济宁梁山县和潍坊高密市电力消费较高,分别为518.0kgce、511.7kgce。究其原因,在于电力消费与农户收入水平、资源禀赋、环保意识等因素密切相关。潍坊高密市农户家庭可支配收入高,户均电力消费量高;济宁梁山县因贫富差距和农户环保意识等因素,户均电力消费量高;烟台莱阳市农户家庭可支配收入最低,户均电力消费量最低。调研结果基本符合能源阶梯假说

表7 电力消费水平

经济收入是推动农家能源消费由传统生物质能、煤炭向清洁能源电力等转换的最主要因素。

为了解释本地区电力消费的用途,本研究用普及率表示电力消费状况,用电饭煲和电磁炉代表炊事普及率,用电暖气和空调代表取暖普及率,用电灯代表照明普及率,用电脑代表娱乐普及率。表 8显示,山东省样本地区电炊事普及率为87.1%,电取暖普及率仅为11.7%,电照明普及率为100%,电娱乐普及率为32.5%。照明、取暖、炊事等用能是最基本的能源需求,而娱乐等则是更高一级的能源需求。整体来看,烟台莱阳市的电器普及率明显低于其他5个样本地区,与其收入较低一致。

表8 电力的用途
2.4 液化气消费水平

液化天然气主要用于烹饪,其使用量取决于多种因素:家庭收入、是否有管道天然气、农户家庭人数、能源使用习惯、农户环保意识等(表 9)。

表9 液化气的消费水平

表 9显示,6个样本地区液化气使用率与户均使用量差异较明显。泰安新泰市、莱芜钢城区的液化气使用率为100%,户均液化气年用量分别为28kgce、28.5kgce;济宁梁山县的液化气使用率为22.7%,但户均液化气年用量最高为28.6kgce。总体而言,样本地区户均液化气年用量为22.9kgce,支出为423.7元,液化气消费量最低的滨州沾化县只有14.7kgce,而最高的济宁梁山县则高达28.6kgce。

3 山东省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的不足和问题

与京津冀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相比,目前山东省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主要存在清洁能源消费所占比重偏低、农户对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环保知识缺乏了解、农村取暖“煤改气”“煤改电”费用过高、农村清洁能源发展的长效机制没有形成,以及农村生活新能源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3.1 农村家庭清洁能源消费所占比重偏低

总体上看,薪柴、秸秆+煤炭消费占山东省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的比重超过80%,电力+液化天然气消费占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的比重不足20%,清洁能源消费所占比重偏低,由此带来较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当前,山东农村家庭仍大量使用低效炉具燃用劣质散煤,农村家庭炉具由于燃烧器结构简陋、通常没有二次供风系统,导致燃煤不能充分燃烧,煤烟直接排入大气;同时,农村取暖煤炉没有固硫和烟气脱硫、脱硝等装置,烟煤中的硫化物成分被氧化成SO$_2$排入大气;另外,烟囱排放口较低(低于5米),引起底层大气污染使冬季采暖期的空气污染更为严重。

泰安新泰市和烟台莱阳市户均薪柴(秸秆)+煤炭消费占农村家庭能源消费比重超过85%,而潍坊高密市最低,为77%;烟台莱阳市和泰安新泰市户均电力消费占农村家庭能源消费比重分别为14%、16%。

3.2 农民对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环保知识缺乏了解

长期以来,山东各地区对太阳能热水器、太阳房、光伏发电、节煤炉、生物质颗粒燃料等节能环保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调查显示,896户家庭中,对太阳房、太阳灶、太阳能光伏发电知识了解的用户约有400户,占比为44.6%;对生物质颗粒燃料了解的用户只有135户,占比为15.1%。由于农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并且能源宣传教育投入较少[23],农民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环保知识了解很少,对煤炭、薪柴燃烧造成的污染缺乏了解,对“煤改气”“煤改电”以及清洁煤炭+节能环保炉具的清洁采暖接受意愿不高。这严重阻碍了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高效、绿色低碳环境友好型转变。

3.3 农村取暖“煤改气”“煤改电”费用过高

由于农村家庭居住分散,天然气管网建设投入成本较高,在冬天极端天气用气紧张的情况下,天然气供应与储备能力会出现不足,容易造成大规模“气荒”。根据调研数据测算,如果山东省非集中采暖用户全部采用“气代煤”,如果山东省2 000万户采暖用户按照济南市以及北京市“气代煤”补贴力度计算,分别需要1 380亿、3 728亿元的运行费用补贴,而每个采暖季则需要240~488亿元的运行费用补贴。对于山东还有部分群众没有脱贫,且当前农村居民的医疗和养老都存在较大问题的前提下,地方财政不可能拿出更多的财政资金来解决较为奢侈的采暖问题。此外,即使各地政府能够落实相关补助政策,但有部分农村家庭拒绝使用电能和天然气取暖。原因在于:尽管政府采暖补贴后的费用与用煤取暖相差不大,但补贴时间有限(仅为3年),3年后的电采暖或者气采暖费用完全由农户承担。根据收入生命周期理论,在短期内农户家庭收入没有太大变化情况下,部分收入较低的农村家庭通常会拒绝接受“煤改气”与“煤改电”。因此,在农村居民收入约束条件下,能源消费种类的选择不应以政府顶层设计为转移,而是要照顾农民收入不高的现实,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宜煤则煤,宜气则气,宜电则电”。

不考虑天然气的供给能力和价格上升的情况。

按照联合国新的贫困标准,将有比现有数量更多的贫困人口。

3.4 农村清洁能源发展的长效机制没有形成

近年来,尽管山东省围绕沼气安全、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产业、冬季清洁采暖等出台了“山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30年)”“山东省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8-2022年)”“山东省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作方案”以及“煤炭清洁利用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补贴机制、技术标准体系以及检测认证等管理体系以及市场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具体而言,山东省清洁能源、新能源发展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与传统化石能源相比,当前山东省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成本较高,约为燃煤发电成本的2倍,政府面临较大的清洁能源补贴资金压力;第二,山东省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缺乏竞争力,除太阳能利用以外,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的集聚效应不够显著,缺少龙头企业;第三,农村清洁能源发展的补贴政策还不完善,政策稳定性较差,比如“煤改气”“煤改电”补贴政策执行暂定3年,燃煤清洁环保炉具缺少严格标准等。总体上看,由于山东清洁能源发展机制还不完善,缺乏激励各方参与农村能源建设的相关措施,农村清洁能源发展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

3.5 农村生活新能源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

受农民经济收入水平、住房保温施工条件以及技术水平等因素制约,农村住房保温性能普遍较差。同时,农村新能源的使用缺乏必要的清洁能源技术指导和相应的技术服务,例如,沼气项目建成后的使用和管理环节往往被忽略,难以充分发挥沼气新能源项目的效益。另外,实地调研还发现,当前农村能源服务的技术人才缺乏,难以提供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维修等配套服务。农村清洁能源服务的市场不成熟、产业化水平低,缺乏健全的清洁能源技术服务体系,这些都使新能源技术难以广泛应用于农村居民生活中。

4 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的对策性思考

利用清洁煤技术,严格控制煤电新增项目,支持分布式光伏、生物质等清洁能源发展,因地制宜构建低碳绿色发展的清洁能源体系,是优化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关键。当前,山东省需要因地制宜发展清洁能源,优化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加强清洁能源与环保知识的普及教育,提升农民使用清洁能源的意识,加强“煤改气”“煤改电”补助资金的监管,建立完善的农村生活能源服务体系,以进一步优化山东省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结构。

4.1 因地制宜、多种途径加快发展农村清洁能源

结合各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推进农林废弃物、光伏、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第一,从山东省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其薪柴、秸秆产量大、成本低、使用方便以及清洁环保的优势,出台相关补贴政策,加大对生物质炉具研发的扶持力度,降低生物质炉具的使用成本,激发农民使用生物质燃料取暖的积极性[24];第二,结合各地实际,在地热、工业余热等热源丰富的地区,发挥大型热力集团优势,通过铺设热力管道,充分利用热力资源为郊区及农村居民供热;在大型养殖场建立沼气池,提供沼气为附近居民供热;第三,鼓励分布式光伏扶贫,推广应用省柴节能灶炕、太阳能热水器等节能器具;第四,对农村地区仍需燃煤取暖的居民,严格实施“好煤配好炉”,以政府相关部门为主导,出台燃煤炉具及清洁煤炭质量标准,逐步建立政府主导下的清洁煤炭加工储备配送体系。

4.2 加强清洁能源与环保知识的普及教育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树立“互联网+”思维,建立健全“互联网+”工作机制和实施方案。通过当地示范区、广播、宣传册、互联网等途径,普及清洁能源知识,对核电和垃圾发电化解可能存在的公众认识误区,加强对农民的清洁能源与环保知识的普及教育,深化农民对清洁能源的认识,提高农民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意识。同时,加强农村清洁能源使用的技能指导,增加新能源知识储备。通过持续不断的宣传教育,使农民积极参与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引导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向高效、清洁、环境友好型转变,进一步优化山东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

4.3 加强“煤改气”“煤改电”资金监管

在“煤改气”“煤改电”项目实施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补贴资金的监管,合理测算政府能够负担的“煤改气”“煤改电”补贴资金,避免补贴政策多变造成资金浪费以及决策失误。首先,提高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保证资金不被挪用;其次,完善补贴资金管理制度,增强资金管理透明度;最后,在已有“煤改气”“煤改电”补贴期限基础上,适当延长冬季采暖的补贴期限,充分考虑农村居民采暖公平性,制定全生命周期清洁采暖补贴机制,完善一次性采暖设备投入的补贴额度和采暖季采暖费用的补贴额度。

4.4 完善采暖支出补贴机制

农村家庭收入水平差异大,统一的补贴标准难以做到公平合理,过低或者过高的采暖补贴都不合理。针对现行供热补贴并不包括农村贫困人口的现状[25],应不断完善现行的能源补贴机制,一方面供热补贴主要针对低收入群体,优先保障农村低收入居民供热,结合农村精准扶贫战略,加大对包括农村五保户在内的最低收入群体的采暖补贴力度;另一方面,确保“煤改气”“煤改电”的各区域之间补贴水平应该具有可比性,补贴水平不能差距过大,以免出现采暖设备的质量问题。

2009年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联合发布的《 < 城镇采暖费补贴工作指导意见>研究报告》表明,采暖费支付能力的合理范围为3%~5%。

4.5 创新农村能源政策制度安排

从清洁能源发展的国际经验来看,充足的资金是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的基本保证。为贯彻落实创新、协同、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高标准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形成促进农村清洁能源发展的长效机制,首先,政府可通过财政拨款、低息贷款等方式,加大农村清洁能源发展的资金投入,并借助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合作,通过贴息等金融手段,促进“煤改气” “煤改电”、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商业化运作的进一步成熟;其次,在制定清洁能源政策中,要注重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的主体多元化,引导大型能源企业积极研发清洁能源技术,开拓农村清洁能源市场,避免政府一元化主导[26];最后,在清洁能源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中,应关注农村居民的参与权和监督权,赋予农户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参与权、知情权及监督权。

4.6 改进农村生活能源服务体系

在乡村全面振兴的背景下,为实现城乡能源公共服务均等化,应通过向城镇、农村延伸能源供应设施及服务,构建城乡能源供应网络与技术服务体系。农村生活能源服务体系主要包括新能源技术的推广和示范等方面,山东省要尽快制定并完善农村住宅节能改造与建设的补贴制度,出台农村建筑规范与节能改造标准,推广节能改造示范工程;同时,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大力培养清洁能源专业人才,在乡镇和农村社区建立清洁能源技术服务站,推广普及经济实用技术,让清洁能源技术深入农村、农户,有效提升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服务水平。

5 结语

综上,山东省农村家庭生活的能源消费选择,除家庭收入、燃料价格以及采集成本等经济因素影响外,还受烹饪习惯、教育程度等文化因素,以及政府清洁能源补贴政策等外部复杂因素的影响。为全面改善山东农村地区的能源负担状况,优化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在实施精准扶贫、帮助低收入贫困家庭摆脱贫困的基础上,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农民收入,为清洁能源发展创造需求。第二,加大清洁能源以及环保知识的宣传力度,创新农村能源政策,建立完善的清洁能源服务体系,形成促进农村清洁能源发展的长效机制。第三,政府出台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清洁能源补贴政策,制定“煤改气” “煤改电”的全生命周期清洁采暖补贴机制,降低清洁能源消费价格,为农村家庭提供清洁能源消费的多种选择,以推动农村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秀萍, 郑国璋. 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研究[J].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0(1): 93-95.
[2]
史清华, 彭小辉, 张锐. 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的田野调查——以晋黔浙三省2253个农户调查为例[J]. 管理世界, 2014(5): 80-92.
[3]
张力小, 胡秋红, 王长波. 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政策演变[J].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1): 1-9. DOI:10.3969/j.issn.1002-6819.2011.01.001
[4]
王效华, 郝先荣, 金玲. 基于典型县入户调查的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14): 206-212. DOI:10.3969/j.issn.1002-6819.2014.14.026
[5]
石祖梁, 李想, 王飞, 方放, 郑顺安, 刘申, 孙仁华. 我国东北地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与变化趋势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 38(8): 122-127.
[6]
王飞, 石祖梁, 李想, 方放, 郑顺安, 刘申, 孙仁华. 东南丘陵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时空变异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 38(10): 121-126.
[7]
许永兵, 黄礼龙. 京津冀农村能源消费结构研究[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8, 39(3): 65-73.
[8]
张彩庆, 郑金成, 臧鹏飞, 等. 京津冀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19): 258-262. DOI: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5010077
[9]
Zhang Y, Liu C, Li K, et al. Strategy on China's regional coal consumption control:a case study of Shandong province[J]. Energy Policy, 2018, 112: 316-327. DOI:10.1016/j.enpol.2017.10.035
[10]
于红, 张一清, 宋华岭. 山东省城乡居民冬季清洁采暖分析[J].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8, 32(5): 27-33. DOI:10.3969/j.issn.1672-5956.2018.05.004
[11]
廖华, 唐鑫, 魏一鸣. 能源贫困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国软科学, 2015(8): 58-71. DOI:10.3969/j.issn.1002-9753.2015.08.007
[12]
LEE L Y-T. Household energy mix in Uganda[J]. Energy Economics, 2013, 39: 252-261. DOI:10.1016/j.eneco.2013.05.010
[13]
Maria de Fatima S R, Zahran S, Bucini G. On the adoption of electricity as a domestic source by Mozambican households[J]. Energy Policy, 2010, 38(11): 7235-7249. DOI:10.1016/j.enpol.2010.07.054
[14]
张妮妮, 徐卫军. 农户生活用电消费分析——基于能源自选择行为[J]. 中国农村经济, 2011(7): 72-84.
[15]
Peng W, Hisham Z, Pan J. Household level fuel switching in rural Hubei[J]. Energ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10, 14(3): 238-244. DOI:10.1016/j.esd.2010.07.001
[16]
阚士亮, 张培栋, 徐艳, 李云霞, 陈红莉, 张秀辉. 2012年山东省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及环境影响分析[J]. 中国沼气, 2014, 32(6): 83-89. DOI:10.3969/j.issn.1000-1166.2014.06.019
[17]
Sehjpal R, Ramji A, Soni A, et al. Going beyond incomes:dimensions of cooking energy transitions in rural India[J]. Energy, 2014, 68: 470-477. DOI:10.1016/j.energy.2014.01.071
[18]
Cooke P, Köhlin G, Hyde W F. Fuelwood, forests and community management-evidence from household studies[J].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8, 13(1): 103-135. DOI:10.1017/S1355770X0700397X
[19]
Barnes D F, Robert P, Willem F. Tackling the rural energy proble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 Finance & Development, 1997, 34(2): 11-15.
[20]
田宜水. 2015年中国农村能源发展现状与展望[J]. 中国能源, 2016(7): 25-29. DOI:10.3969/j.issn.1003-2355.2016.07.004
[21]
支国瑞, 杨俊超, 张涛. 我国北方农村生活燃煤情况调查、排放估算及政策启示[J]. 环境科学研究, 2015, 28(8): 1179-1185.
[22]
韩昀.农村生活能源消费变化趋势研究[D].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
[23]
张晖, 张静. 农村能源利用与发展问题研究[J]. 林业经济, 2012(9): 93-96.
[24]
唐松林.因地制宜、综合谋划, 努力提高农村供暖清洁化水平[N].人民日报, 2019-01-24(9).
[25]
唐要家, 徐燕. 公平导向的供热补贴制度改革研究[J]. 理论学刊, 2016(4): 60-66.
[26]
张一清, 姜鑫民. 发展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对策研究[J].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5, 29(4): 49-55. DOI:10.3969/j.issn.1672-5956.2015.04.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