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Vol. 21 Issue (4): 99-103
语义场理论对科技术语翻译的启示从——“水资源管理”一词的英汉互译谈起    [PDF全文]
楚行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46
摘要: 科技术语在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语义匹配过程,如何在考虑相关术语使用现状的基础上将新产生的科技术语准确翻译为其它语言是科技工作者和术语研究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以语义场理论为分析框架,通过分析以"水资源管理"及其相关术语为代表的英汉互译,结果发现:不同科技术语在同一语义场所涵盖的语义范围将会随着相关研究深化带来的术语界定细化而发生相应的动态变化;新兴科技术语的翻译要充分考虑其所在语义场其它相关科技术语的翻译先例和使用现状所带来的影响,在翻译准确性和解读便利性之间做出适当的平衡。这是造成"水资源管理"及相关术语英汉互译处理极为复杂的重要原因之一,需要科技翻译者在工作实践中多加注意。
关键词: 语义场     水资源管理     科技术语     科技翻译     认知参照点    
Application of Semantic Filed Theory to the Translation of Technical Terms——A Case Study of C-E and E-C Translation of "Shui Zi Yuan Guan Li"
CHU Hangjun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Zhengzhou Henan, 450046, China
Abstract: The semantic ranges of a technical term are not equal in different languages due to the experiential factors like cultural cognition, linguistic characteristics etc. So the translation of a technical term is a complex dynamic matching procedure between languages. Accurate translation of new technical terms is an important academic issue scientists and terminologists are concerned about. Taking semantic theory a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through a case study on the C-E and E-C translation of "Shui Zi Yuan Guan Li", we found that the semantic ranges of technical terms in a particular semantic field will experience dynamic changes along with the refinement of their definitions due to the progress of related researches. The translation of new technical terms should fully consider the previous translation and use of other related technical terms in the same semantic field, and make a balance between the preciseness of translation and the easiness of interpretation. This explains why the translation of "Shui Zi Yuan Guan Li" and related terms is very complex, and why it deserves more attention.
Key words: semantic field theory     "Shui Zi Yuan Guan Li"(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technical terms     transl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    
引言

“水资源管理”是一个在水利工程和环境科学及相关研究领域中经常出现的科技术语,其词根“水资源”是一个外来词[1],与“水利”一词语义关系密切。二者都是相关领域的高频词,派生了大量相关术语。作为汉语固有词汇的“水利”在英译的过程中长期存在“ water”“ water resources”“ hydraulic engineering”“ water conservancy”和“ hydro”并存的复杂现象。与之相对应,英语文献中经常出现的“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water administration”和“ water governance”等术语虽然经常指代不同内容,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大都被简单汉译为“水资源管理”。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化和术语使用规范性的提升,学界有将“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water administration”和“ water governance”的汉译处理分别固化为“水资源管理”“水行政”和“水治理”的倾向。近年来新产生的相关术语“ water stewardship”一词的汉译更为复杂,以至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中国开展与之相关的各项环保工作时,协同互动百科在互联网上发起了为“ water stewardship”有奖征集最佳中文译名的活动。即便如此,这个术语的对应汉译目前仍然没有得到规范化处理,很多语境下也直接被简单处理为“水资源管理”这个已经对应多个英语术语的汉语词汇。

面对上述混乱局面,有学者已经从语言模糊性对科技术语翻译影响的视角,系统分析了“水利”一词不同英译在具体语境中的处理规律[2]。笔者拟在借鉴前者经验的基础上,尝试从语义场理论的视角,分析“水资源管理”英汉互译的处理规律,并对“ water stewardship”这个术语的不同汉译做出初步的评价和选择。

1 “水资源管理”及相关术语的英汉互译现状

通过中国知网翻译助手的搜索表明,相关学者及机构在将“水资源管理”翻译为对应英语时有多种处理方式,去除个别误译,按照括号中标示的使用频率从高到低可以列举如下: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422)、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176)、water management(82)、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65)、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24)、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15)、administration of water(6)、management for water resources(5)、managing water resources(5)、water administration(4)、water resources governance(4)和administration of water resources(3)。归并语言表达上的变异,上述处理方式可以分为三类:英译为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及相关变体;英译为water(resources)administration及相关变体;英译为water(resources)governance及相关变体。

与之相关的“水行政”和“水治理”通过中国知网翻译助手搜到的结果大幅度减少。前者在翻译为英语时主要被处理为“ water administration”(26)和“ water administrative”(17)两种方式;后者则被处理为“ water control”(2)和“ water harnessing”(1)。

与汉译英相比,中国知网翻译助手的搜索结果表明相关术语的英译汉处理方式并非与前者一一对应。具体说来,“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和“ water resources governance”全部被处理为“水资源管理”,使用频次分别为422和4。“ water administration”的汉译则有多种处理方式,按照使用频次递减顺序可列举如下:“水行政”(26)、“水政”(10)、“水管理”(6)、“水行政管理”(6)、“水务”(5)和“水资源管理”(4)。“ water governance”和“ water stewardship”虽然没有搜到对应的汉语术语,不过中国知网翻译助手提供了很多包括这个术语的英文原句供翻译者参考。

对比“水资源管理”及相关科技术语的英汉互译,发现在中国知网所提供的文献库中,“水资源管理”一词在从汉语翻译为英语时被优先处理为“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及相关变体,在某些语境下也会被处理为“ water administration”或者“ water governance”及相关变体。同时,“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在被翻译为对应英语时全部被处理为“水资源管理”;“ water administration”则主要被处理为“水行政”及相关变体;“ water resources governance”出现频率较低,一概被处理为“水资源管理”;“ water governance”和“ Water stewardship”都没有对应汉译。

上述现象表明,“水资源管理”的英汉互译虽然已经呈现某种程度的规范化发展趋势,但仍然存在一些灵活使用情况。有学者认为,某些使用频率很高的水利科技术语之所以产生对应译名不一致现象,主要受相关翻译工作的“组织单位”“实施单位”和“翻译人员”三个层面复杂因素的影响[3]。因此,为加强水利科技术语的规范化使用,必须从上述三个层面出发,不断细化相关工作,才能进一步提升科技术语翻译的一致性。

当然,我们也可以找到其他的影响因素来对上述现象加以解释。现代意义上的大部分学科分支都源于西方,因此对于“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之类的英语术语,翻译者在对其进行处理时,脑海首先浮现的肯定是与之几乎完全对应的汉语外来语“水资源管理”。不过水资源管理是个很复杂的概念,随着相关研究深化,必然会产生更多与之相关但拥有不同语义域的下义词。这些语义域交织在一起的词汇在被回译为对应英语时,肯定会受到读者传达意向的影响而被处理为不同的英语表达。

上述解释都有一定的合理性。翻译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认知活动,受到文化、社会、政治和语言等层面因素的影响,因此译者需要从翻译的本质出发,在具体翻译实践中综合各种影响因素做出最为合适的选择[4]。笔者拟以对“水资源管理”及相关术语英汉互译处理的梳理为例,讨论语义场理论对科技术语翻译的启示。

2 科技术语在不同语义场间的相互关系

场(field)的概念最先来自物理学领域,指代某种性质的作用范围,例如磁场、电场和引力场等。语义场(semantic field)研究主要受到了物理学相关概念的启发,其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的相关论述,在20世纪30年代被德国和瑞士的一些结构主义语言学家正式提出。这些语言学家包括伊普森(Ispen)、乔利斯(Jolles)、波尔齐格(Porzig)和特里尔(Trier)等[5]。作为一种语义分析方法,语义场理论认为,每种语言的词汇都可以按照不同的语义区域划分而相互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相互阐释的语义整体,而那些不同的语义域就可以称之为不同的语义场。不同语义场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归纳为三类,即无重叠(两词的语义毫无相同之处)、部分重叠(两次的语义部分相同)和完全重叠(两词的语义完全相同)关系[6]

作为科学讨论的基础性工具,科技术语以追求语义精确性为第一要务。在最理想化的状态下,所有科技术语的语义界限都应该泾渭分明。在这种情况下,科技术语的中外互译就可以简化为在源语言和目的语之间对那些语义域最为接近的词语做出简单匹配即可。然而,上述情形只会出现在研究者理想化的定义中,在现实使用中任何语言的不同科技术语语义场域之间都存在非常复杂的相互交错关系。科技术语的典范——数字可以对上述现象予以充分说明。

人们常说“一是一,二是二”,这个习语也从某个层面说明了不同自然数的语义场界限理论上应该泾渭分明。但在实际使用中真的是这样吗?例如在日常交流中,我们问某个人这个月的工资是多少,其回答为5 000元,然而其这个月的实际工资为4 950元。即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却没有人责备其说谎,埋怨其把实际的“ 4 950”说成了“ 5 000”。这种现象的背后蕴含着这么一个规律:人们在数字的日常使用中会从实际的交际目的出发,容忍一定程度的语义场界限模糊性。不过这种“ 5 000”的语义场界限转换为5 000左右的现象可以在封闭的语义场联系中得到最大化的约束,从而呈现出界限分明的理想化结果。还拿上述的日常讨论工资的对话作为例子,如果当某个人被问起自己的工资时回答道:我这个月的工资只剩有5 000元了,因为扣去了税收40元、各类保险82元。这个时候,我们一般会将“ 5 000”理解为一个准确数字,因为他的回答蕴含了5000 = 5122 − 40 − 82这么一个等式。在上述等式构成的封闭语义场中,每个概念的语义范围都得了其他关联概念的严格限定。有学者从语用学研究的视角将上述现象称之为“约略”,并提出以下规律:在抽象的计算层面,任何数字在运算系统中都只能是精确的;而在具体的认知层面,任何数字作为认知参照点时其准确性都是相对的,都可以说是不准确的[7]。上述日常会话中用“ 5 000”来代指“ 4 950”的现象是一种较低模糊度的数字使用现象,而夸张之类的修辞手法则可以赋予数字最大的模糊性。

上述规律实际上可以推广到所有科技术语的使用中。我们可以演绎以下规律:在具体认知层面作为认知参照点时,任何科技术语语义场界限的准确性都是相对的;科技术语语义场界限的泾渭分明只可能出现在理想化的封闭语义场定义系统中。这个规律可以在“水资源管理”及与之相关的词汇语义场关系的分析中得到验证。

“水资源管理”“水行政”“水治理”这三个概念在某种程度上都是表达对水进行某种视角的管理这个语义。从字面意思出发,“水行政”可以解释为与水事务相关的行政部门对水资源的依法、依规管理,“水治理”可以视为政府从宏观上对水资源的综合性管理。这两个概念可以视之为“水资源管理”的下义词,而“水资源管理”作为对应的上义词涵盖任何对水的管理行为。当然,这种理解只是从语言常识出发对上述概念的一种初步解读,相关专业学者还可以随着相应研究的需要再对这三个概念做出一定程度的限定。不过在语言现象分析层面,可以从上述概念出发,提出以下等式:水资源管理=水行政+水治理+其他任何形式的水资源管理行为。在上述等式下,各个科技术语的语义场界限就比较清楚。如果英语中也存在对应的water management=water governance + water administration + others,那么这样相关的英汉互译行为就非常简单,我们直接做出相关的匹配选择即可。在这一理想状态下,如果随着研究的深化在水资源管理这个语义场中又出现了新的科技术语,而这个新术语又对原有的语义场范围做了进一步区分,例如water management=water governance + water administration + water stewardship + others,那么“ water stewardship”这个新兴术语的汉译也非常简单,直接在对应的汉语术语语义场做出进一步切分,创造一个词作为其对应汉语术语即可。

不过,语言的实际使用当然不可能像上述讨论中的理想化状态那样简单。从中国知网的调研情况表明:相关学者在使用上述术语时,无论是在英语中还是在汉语中都存在着很多语义交叉现象,其英汉互译的处理也并非在语义域最为接近的词语之间做出匹配即可,而是呈现多元化的匹配选择。具体体现为:虽然“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在翻译为汉语时全部被处理为“水资源管理”,但“水资源管理”在翻译为英语时并非全部被处理为“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像“ water administration”和“ water governance”等与“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语义场存在交叉现象的其他术语也时常被有些学者用到。

3 语义场理论对科技术语翻译的启示

“水资源管理”及相关术语的英汉互译现状表明,虽然研究者可以在静态的理想化描述中对科技术语语义场的范围做出明确的界定,但在实际的动态使用中,科技术语的语义场范围会呈现一定程度的变异。因此,科技术语的中外互译虽然并非是一种简单的语义场比较、匹配活动,但静态理想状态下的封闭语义场描述确实可以对相关科技术语的翻译提供某个维度的参考。这条规律对新兴科技术语的翻译有重要启发作用。

以“ water stewardship”为例,世界自然基金会将其解释为“倡导企业引导,所有利益攸关方参与,共同致力水资源管理的创新性模式”。以推广“ water stewardship”为主要目的的一家全球性公益组织Alliance for Water Stewardship Association(缩写为AWS),将其直译为“水资源管理”,进而将机构名称称之为“水资源管理联盟”,其官方网站将这种“水资源管理”定义如下:通过将与某个地域或流域所有利益攸关者囊括进来,采取适当行动,以使水资源使用在社会层面人人平等,在环境层面持续不断,在经济层面效益良好。好的水资源管理者了解其管理地区的水实务、流域现状和在水均衡、水质量和其他与水资源相关方面所面临的共同风险,然后采取有意义的个人和集体行为,使自然和人类都受益。

从上述语义出发,如何在世界自然基金会所提供的“善水计划”“水智联”“水伙伴管理计划”“水资源战略合作伙伴”和“水务联合管理”等汉语翻译之间来做出评价和选择呢?我们认为,这需要考虑两个层面的因素:一是如何准确传达这个英语术语的原义;二是其所在语义场其他同类术语的表达特点。由于“ water stewardship”这个新兴科技术语是水资源管理、水行政管理和水治理等概念所形成的复杂语义场的一个新节点,因此其对应汉语术语理应考虑到其他相关术语的翻译先例,以便普通读者和专业学者都可以很方便地解读和应用这个新术语。从这种原则出发,“水务联合管理”这种翻译可能会更合适一些。因为它一方面能够很好传达共同参与管理的语义,另一方面也与“水资源管理”“水行政”和“水治理”等相关术语在词汇结构(都是偏正短语)和使用习惯(都以“水”字开头)上保持了最大的一致性。

“ water stewardship”的汉译选择表明,从不同科技术语语义场域之间的复杂关联关系出发,同一语义场中的新兴科技术语的解读必然会影响到与之相关的同一语义场其他科技术语语义场域的范围。因而在新兴科技术语的翻译中,我们需要超越简单的归化和异化之类翻译原则的对立[8],既要重视语言使用的约定俗成特性,还要积极创新语言表达和使用方式[9]。具体说来,翻译工作者既需要剖析新兴科技术语与相关科技术语语义场域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考虑到同一语义场中其他关联术语的翻译先例,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新兴术语得到很好的解释和应用。

4 结语

笔者在考察“水资源管理”这个科技术语及相关概念语义场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 water stewardship”这一新兴英语术语翻译的选择和相关概念之间英汉互译的对应关系。从这个案例出发,我们认为语义场理论对科技术语的翻译有重要启示。这种启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技术语的中外互译应该充分考虑其在源语和目的语所对应语义场域的对应关系,以更准确传达相关概念;二是新兴科技术语是对原有相关科技术语语义场域范围的重新划分,其对应的翻译需要在考虑其对源语语义场范围带来影响的基础上,结合对应的目的语语义场现状和翻译先例做出适当选择。

参考文献
[1]
陈晓军. "水利"和"水资源"[J]. 治淮, 1989(6): 46-47.
[2]
楚行军. 语言模糊性对科技名词翻译的影响——从"水利"一词的英汉互译谈起[J]. 外文研究, 2014(2): 91-94.
[3]
金海. 水利工程技术标准术语和常用词翻译的一致性管理[J]. 中国科技翻译, 2015(4): 12-15.
[4]
赵彦春. 翻译学归结论[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5]
周维杰. 英语语义场新探[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2): 30-35. DOI:10.3969/j.issn.1003-6539.2001.02.006
[6]
张信和, 杨万斌. 语义场理论与翻译实践[J]. 中国翻译, 1996(2): 16-18.
[7]
楚行军. 约略现象探析[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6, 22(2): 110-115.
[8]
石春让, 赵巍. 科技术语翻译:归化是正途[J]. 山东外语教学, 2010, 31(1): 81-87. DOI:10.3969/j.issn.1002-2643.2010.01.016
[9]
温雪梅, 邱飞燕. 科技术语翻译之"约定俗称"与创新[J]. 中国科技翻译, 2010, 23(3): 13-15. DOI:10.3969/j.issn.1002-0489.2010.0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