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Vol. 21 Issue (3): 37-45
社区教育视角下社区共同体意识的生成理路——基于四川省J县的社区教育实践    [PDF全文]
王巍, 孟静     
中共蒲江县委党校教研室, 四川 蒲江 611600
摘要: 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具有高度耦合性,社区教育的资源性输入会形成社区治理的意识性输出。通过对四川省J县社区教育实践的分析,发现社区共同体意识的具体生成理路是:社区教育以知识生产、价值生产、情感生产、制度生产为依托,以利益生成为动力,以共识生成为旨归,通过社区教育的资源性输入建构了社区共同体的意识性输出链路。针对社区共同体意识生成中动态转化性较弱、横向传导性较差、纵向转化率较低的问题,需要从调适社区教育项目、建构关联点和提升关联密度、强化教育—实践和个体利益—社区利益微链路层面入手,实现输入—输出链路的优化。探究社区教育视角下社区共同体意识的生成理路,对于形塑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融合共生机制、促成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目标耦合、实现社区治理共建共商共享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社区教育     资源性输入     意识性输出     社区治理     输入-输出链路    
The Formation of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through Community Education——A Case Study of Community Education Practice in J County of Sichuan Province
Wang Wei, Meng Ji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 Party School of Pujiang County Party Committee, Pujiang Sichuan, 611600, China
Abstract: Community education and community governance are closely connected, and the resource"input" through community education will turn into concept"output" in community governanc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ommunity education practice in J County of Sichuan Province, we found that community education, with interests as the motive force, forms the output channel of shared concept of community through knowledge production, value production, emotion production and system production. However, as the generation of community shared concept lacks dynamics in its transformation, and in its horizontal conductivity, it is necessary to optimize the input-output channel by adjusting the community education projects, constructing the correlation points and enhancing the correlation density.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formation of community shared concep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ty education so as to integrate community education and community governance, to promote the connection of community education and community governance objectives, and to realize the goal of co-construction, co-consultation and object sharing in community governance.
Key words: community education     resource input     concept output     community governance     input-output channel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我国社会治理的价值目标和方向路径,共建共治共享成为新时代我国社会治理的核心要素,成为新时代我国基层治理实践的行动指针。其中,社区作为居民聚集生活的场所、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基层自治单元,因其草根性和开放性而逐渐成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探索地和实验田,因而社会治理的基层实践主要表现为社区治理的具体实践。

在社区治理具体实践中,社区教育的价值导向功能、文化涵育功能、自组织培育功能均可增溢社区治理效能,社区治理与社区教育的正向耦合性越发凸显,关于社区治理与社区教育的关系也受到学术界的广泛讨论。大多数学者从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融合共生的关系出发,探讨如何将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以实现社区治理效能的提升。有学者认为应该从价值层面入手,以公共性为价值向度,培育社会成员成为社会治理的主体,促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1],或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构筑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逻辑基础[2];也有学者认为应该从制度层面入手,以多元互动的运行机制、融合共生的组织领导机制、全员动员的参与机制、可持续的动力机制、简明可行的激励保障机制为依托,构建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制度性框架[3],或通过构建社区公共学习空间、推进社区共同体建设提升社区治理和发展水平[4];还有学者认为应该从功能主义视角着眼,主张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铸“魂”、树“德”、育“情”、培“技”功能,增力社区治理[5],或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价值引导、人际关系引导、社区舆论引导和舆情收集、分析等功能助力社区治理[6];此外,另有学者从个案分析入手,基于实践总结提出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具体模式,例如留守型社区的教治融合模式[7]、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上海模式[8],等等。

总体而言,就当前的研究现状而言,大多数学者倾向于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价值与路径分析,注重宏观视角的考察而忽视微观视角的分析,注重范式分析而忽视过程分析,注重理论分析而忽视实践分析。在此,笔者将转换研究视角,从微观视角切入,探讨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的关联要素社区共同体意识生成之间的逻辑关联。笔者拟通过对四川省J县的社区教育实践的分析描摹出社区共同体意识的具体生成理路,剖析社区教育与社区共同体的转化链路,阐述社区教育与社区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关系,以此拓宽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关系的研究视阈,并为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的融合共生建构微观逻辑基础,提供微观理论支撑。

1 四川省J县社区教育概况

J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幅员面积583平方公里,辖1街道、7镇、4乡,有107个行政村、25个社区,总人口26.8万人,其中农业常住人口15.43万人,是典型的传统农业县。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 377元,年均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 119元,年均增长12.1%。J县社区教育学院充分利用三级社区学校教育平台,深化内涵,拓展外延,提升整合度和融合度,重点围绕民生热点,开展社区居民学历提升、人文艺术、科学技术、职业技能、家庭指导、养生保健、生活休闲等教育活动,培育各种类型的学习型社团组织,推动学习业态由休闲娱乐型向发展型、现代型、服务型转变。同时,实施“五元共生”培训模式的深化工程,构建灵活多样的学习模式,使社区不同文化、年龄层次的群体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培训课程,实施精准施教。另外,积极举办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妇女维权、外来人口教育、心理咨询、种养殖业、计划生育宣传、文体培训等培训活动,大力倡导问题学习,消解社会突出矛盾,回应社区居民关切。截至目前,J县共建设社区教育学院1所、社区教育学校12所、社区教育工作站132个,实现了城乡社区教育机构全覆盖。全县共配备县级专职管理人员20名、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专干41名、社区辅导员459名,形成了县有主管、乡镇(街道)有专干、社区有辅导员的良好格局。

1.1 完善三级网络,整合教育资源

完善社区教育三级网络体系建设,发挥社区教育学院龙头、乡镇(街道)社区学校骨干、村(社区)社区教育工作站基础的三级机构作用,为社区居民提供灵活便捷的教育服务。同时,加强对社区教育学校和工作站的指导和管理,推进重心下移,构建社区居民10分钟学习圈。另外,积极推进规范化(优质)社区教育学校和示范社区教育工作站建设,增强优质教育资源集聚效应,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1.2 提高师资水平,打造数字平台

通过外出培训、请进来培训、自培等方式,提高社区教育学院师资队伍的指导能力;通过每月一次集中培训,提高乡镇社区教育专干的执行力;开展“寻找社区好教师”活动,提高社区教育教师的教学能力,优化充实社区教育师资库,助推美丽社区建设。同时,完善“蒲江市民终身学习在线”数字化学习平台和移动App功能建设,初步构建社区居民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优化数字化学习资源,丰富学习内容,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实用、感兴趣的终身学习课程;开展线上线下特色专题活动,增强社区居民对数字化学习的参与度和认同度;加强数字化学习指导师建设工作,形成一支有经验的数字化学习指导师团队,服务于学习型社区建设。

1.3 丰富教育内涵,优化教育方式

开展“五元共生”教育培训活动,采取“学校出菜单、居民报订单、政府来买单”的“三单联动”模式,针对幼、少、壮、老、残五类人群用“五类菜单”实现精准施教,构建群体化社区教育项目清单模式。开展“家校社”教育联动建设,做好“家校社”八大对接行动和家长总校工作,打造“家校社”开放融合的教育生态共同体。推进社区居民课堂建设,对接社区居民教育需求,绘制社区居民学习地图;同时加强社区居民课程招生宣传,推进星级教学点建设,打造精品社区学堂。实施“乡村游学体验”项目,在游学体验中加大学习元素融入,在实践经验中升华理论自觉,发挥体验式、情景式教学涵育润化功能,培育游学项目特色品牌。

2 社区教育促进社区共同体意识的生成

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具有高度耦合性,社区教育的资源性输入会形成社区治理的意识性输出。通过对四川省J县社区教育实践的分析,可以发现社区共同体意识的生成理路为:社区教育以知识生产、价值生产、情感生产、制度生产为依托,以利益生成为动力,以共识生成为旨归,通过社区教育的资源性输入建构社区共同体的意识性输出链路。

2.1 “社区教育—知识生产—利益生成—共识生成”的链路

J县通过学校、企业、社会组织多元化教育主体的融入,线上线下多样化教育方式的嵌入,社区内外多源化教育资源的输入,促成技术知识、创新(创业)知识、就业技能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

J县社区教育按照“技术菜单”培训职业农民,采用集中授课,分散自学、送教上门和网上学习等方式安排教学;按照“学历订单”培训新型职业农民,依托县职业技术学校面向16~45岁的农民开展“送教下乡,学历提升”活动,把学校搬到农民家门口,结合当地主导产业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开展专业化教学;按照“技能订单”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根据当地工业园区和企业的用工需求,开展焊接、汽修、汽驾、建筑、服装、家政、餐饮、计算机等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按照“管理菜单”培训管理干部和专业骨干,增强农村经营主体市场运营能力。

与此同时,J县还在社区开展团队学习和互助式学习,成立“学习组”和“互助团”,提高居民基于业缘、趣缘、地缘的自组织程度,增强了学习的互促性和知识的共享性,有效实现了技术知识的横向传播和再生产。另外,J县通过财政补助补贴鼓励社区内学校、企业、行业协会开放培训资源,结合社区居民创新(创业)意愿制定“创新(创业)培训”订单,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定制化创新(创业)培训,实现创新(创业)知识的生产,提高社区居民创新(创业)能力。

此外,J县成人教育中心引进德国AHK职业资格培训体系,试点建设西南地区唯一的中德AHK职教培训中心、教师培训中心和考试认证中心,为德资企业和知名企业输送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J县高新装备制造业提供可靠的高技能型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2015年、2016年J县依托成都中德职业学院、KUKA机器人研究院按照德国“双元制”模式开展培训,共输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300余人。这样通过中德协同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要素,扩展创新链条,提升与社区的创新(创业)链接度,增强了创新(创业)培训、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分享、创新(创业)沙龙的知识生产和再生产功能;通过中德职教中心集聚教学资源,延伸职教培训网络,增强与社区技能培训的粘合度和契合度,有效实现了就业技能培训、就业技能教育、就业技能分享的知识生产和再生产功能。

总体而言,技术知识、创新(创业)知识、就业技能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为社区居民经济利益的生成(人力资本的增值)提供了可能性,而农技服务生态圈、技术要素收入分配政策、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创新(创业)孵化、创新(创业)融资惠政、岗位实习、技能竞赛则为社区居民经济利益的生成(人力资本的增值)提供了现实性,即社区教育—实践空间为技术知识、创新(创业)知识、就业技能知识生产和再生产向经济利益的转化提供了可能性与现实性。基于经济利益生成的可实现性,社区居民向社区实体进行聚焦,将个体经济利益实现纳入社区群体逻辑(个体认为自身的经济利益生成与社区教育资源的供给密不可分),构建了个体与社区较为稳定的经济联结(表现为J县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带来的经济收入提升的肯定),形成了“我—社区”紧密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在“我—社区”紧密的经济利益共同体的基础上,“我”的经济利益生成只能通过社区共同体来实现(即作为社区成员共享社区教育资源而获得经济收益),这进一步形塑了“我”对社区的身份认同和观念认同(利益—观念互构逻辑),塑造了社区共同体意识(表现为J县社区居民对社区身份的认同和内化),即遵循“社区教育—知识生产—紧密的经济利益共同体(经济利益共识凝聚)—社区共同体意识生成”的逻辑理路。

2.2 “社区教育—价值生产—利益生成—共识生成”的链路

J县以乡土文化资源为依托,以多元教育主体为牵引,以多元德育模式为载体,以多元道德实践为支点,促成道德价值的生产和再生产。

J县T社区构建茶乡德育新模式,社区与茶协会、茶企业、茶文化学者进行协作,共同编写本土茶叶种植历史,挖掘本土清、雅、静、明的茶文化内涵,开设茶道、茶文化课堂,建设乡村茶艺游园,通过浸润式教学、体验式学习将游与教有机统合,涵育仁、信、廉、和的茶德文化;J县Y社区构建乡贤德育新模式,社区邀请本土文化学者、老教师等乡贤人士开设社区道德讲堂,对本土文化哲学资源进行现代性阐释,如用古法今说的方式讲授本土文化哲学家魏了翁“致心中之知、明心中本有之明”的心性之学和“知行互发”的为学之道,阐发明德、致知的哲辨理学,以此涵养社区道德文化,重构社区居民之间的道德关系和行为边界,复兴社区道德共识。

此外,J县通过“最美家园”“最美家庭”“文明社区”“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和道德评价激励政策推动道德实践,通过道德实践促进共同道德生活,通过共同道德生活催化道德共识(外化为内生性社区居民道德公约和文明守则),建构紧密的道德共同体。这样,通过“道德教育(直接价值生产)—道德实践—道德生活—道德共识(价值再生产)—道德共同体”链条,完成了社区教育资源的输入和道德共识的输出(以道德实践为中介),实现了道德价值的生产和再生产。进一步而言,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产品的消费过程实际上就是社区居民多样化文化需求的满足过程(文化利益),道德价值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实际上就是自我发展需求的满足过程,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是道德活动、道德关系、道德个性的全面发展[9]。同时,道德价值的再生产(道德共识的生成)也能够提供一种可参照的规范网络或隐性规则,从而有效压缩个体道德失范空间,降低社区人际交往的不确定性,缓和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张力,提升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度和融洽性,涵养公共理性和公共精神,增强社区公共空间和生态空间的自稳性,并提供可预期的社区生活场景,建构稳定的社区秩序(社会利益)和生态秩序(生态利益)。文化、社会、生态利益的个体化满足促使社区居民对道德价值的生产和再生产产生正向反馈并确证社区教育的价值生产理路(表现为J县社区居民对社区德育的认同性、社区道德实践的自主性和自发性、社区道德督导团体的自构性、社区道德准则的内化性、社区道德规范的自评性、社区邻里关系的协调性以及较高的社区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在这其中,社区居民对作为社区成员(身份)应该遵守的道德价值的自我确认,映射的是社区道德共同体的建构、社区道德共识的凝聚和社区行动共识的凝合。

2.3 “社区教育—情感生产—利益生成—共识生成”的链路

J县以地域文化资源为依托,以游学体验为牵引,以反哺关爱教育为支撑,促成归属情感和共情的生产。J县文化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先后孕育了柳贯、方凤、吴莱、宋濂等文学大家。依托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J县适时推进明代建筑遗存“理和堂”改造为黄庭坚纪念馆进程,通过“理和堂”的物质化改造过程和符号化呈现增强情景营造力、物像感召力、文化标识力,催生黄庭坚文化符号与本土地域的文化情感联结,提升乡贤文化的感染力和认同感。同时,J县R社区、S社区和Q社区创造性保护开发了了翁书院、闾门深巷、宗祠牌坊、月台照壁、深宅大院历史遗存,通过历史遗迹的创造性改造、学理性阐释、现代性展示书写社区独特的历史文脉,传承社区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增强本土文化自信心、文化自豪感与文化归属感。。

另外,J县开展乡村游学体验活动,以乡游为媒介实现情感慰藉、文化涵育、知识获取的多重功能,以“幺妹灯”民俗活动为载体实现乡村集体记忆和乡土文化情感的双重回归,重构乡土情感空间,促使人们重新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认同感[10]。在游中品味传统乡村之韵,体验传统乡村之美,涵育传统乡村之情,以游教化,以游养情。

J县H社区依托樱桃山自然资源,开发花果游学体验;J县G社区依托现代农业,开发耕读游学体验;J县N社区依托邛窑遗址和文创资源,开发陶艺文创游学体验。

地域文化资源的现代性挖掘,历史遗存的学理性阐释和情景化营造以及乡村游学的体验式学习向作为社区居民的个体展示了本土地域文化的厚度和张力,有效激活了个体沉睡的本土文化基因,增强了个体对本土地域文化的向心力和认同感,催生了个体与本土地域的文化和情感联结,赋予了个体的地域文化向度和情感维度,破除了个体的文化无根感和情感无依感,为个体找到了自身的文化身份和情感归属(归属情感生产)。进而言之,文化身份的建构过程和归属情感的生产过程是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生态产品的供给过程,也是满足社区居民对美好生活和美丽家园向往的过程,更是实现文化盛、生态美的过程。文化和生态利益的生成又进一步提升了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情感归属感,有效确认了居民个体的文化属性和身份,强化了居民个体与社区的文化和情感联结,构造了紧密的情感共同体(表现为J县社区文化的复兴和外向输出、社区文化团体的勃兴、社区文化行动倡议的制定、社区文化身份的确认和内化),催生了地域共识。

另一方面,J县深化社区教育供给侧改革,推进教育资源向弱势群体覆盖,向重点领域倾斜。围绕社区留守儿童开展定向教育,配置专业教育资源,开设专门教育课程,构建定制教育方式,创建反哺关爱教育新模式。

J县探索建立部门单位与社区教育学校结对帮扶机制,推进部门单位与社区教育学校签约,单位与社区教育学校结对,志愿者与留守儿童认亲,以职能部门、企业、志愿者、居委会、学校与留守儿童的结对帮扶网络为依托,以社区教育学院+社区教育学校+社区教育工作站的三级教育网络为支撑,以社区留守儿童之家为载体,推进通识教育、心理援助、情感慰藉、生活护理有机融合,实现社区留守儿童教育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注入;同时,拓宽关爱教育视阈,延伸关爱教育链条,通过价值教育、激励动员、主题活动、示范引领、互助倡议注入反哺元素,将纯粹的关爱单向度教育模式扩展提升为反哺—关爱双向度教育模式,实现反向情感注入,涵育留守儿童的奉献意识和公共精神,增强留守儿童回报社区、关爱他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双向情感生成,构建留守儿童—社区的双向情感联结,催化共情生产。在反哺关爱教育互动过程中,不仅留守儿童获得了知识增长收益和文化产品供给,社区教育主体也收获了反哺教育收益,解构了留守儿童边缘化身份,建构了留守儿童平等化身份,促成了留守儿童的社区融入,构造了社区群际有效交往空间,增强了社区群际交往的附着力和粘合力,培植了社区互助网络和信任网络,提升了社区社会资本,建构了“反哺关爱教育—情感互融(共情生产)—身份再造—文化社会利益生成—紧密的情感共同体”链路,凝聚了社区生活交际共识。

2.4 “社区教育—制度生产—利益生成—共识生成”的链路

J县以景观营造为抓手,以平台建设为依托,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以价值生产和生态实践为纽带,促成生态文明制度生产。

J县紧紧围绕建设最美社区目标,推进社区景观再造,通过县、乡(街道)、社联动推进社区景观营造,以再造后的文化长廊、主题广场、雕塑碑石、文化庭院、功能教室为平台,开展情景教学和现场教学,发挥生活化、鲜活化、活样化物质场景的育化功能,实现社区教育的环境化表达,从而有效实现低碳循环、生态环保、绿色生活的价值生产,引导社区居民扬弃陈规陋习,破除行为惯性,涵育生态思维,重构生态文化,实现生态文明理念的植入。

同时,开展最美民居、最美庭院、最美社区评选活动,设立生态文明红黑榜,通过正向激励和负向惩戒促进生态理念向生态实践转化,建构社区集体行动逻辑。生态实践的深化、生态行动的一致性、集体行动逻辑的建构促使低碳循环、生态环保、绿色生活的价值逐步固化并通过共同行动而确认,生态文明制度规范(J县社区生态文明公约和居民环保条例)被催生出来并作为生态价值确认的外化形态而存在。生态实践和生态文明制度规范的构建带来的外部效应是社区环境的美化、乡村生活的田园化、社区民居的品牌化以及在此过程中生态产品的共享化(生态利益)。

同时,J县通过全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樱桃节、中国采茶节、乡村文化节等主题活动向外宣介推广,增强区域公共品牌的影响力,提升潜在经济价值,促成生态优势向经济收益转化。目前J县已经形成三大千亿级区域公共品牌,生态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超50%。经济收益的可预期进一步凝聚了社区居民的生态文明共识并有效内化(表现为J县生态文明制度规范的细化、社区居民环保意识的强化、参与环保行动的自觉化、生态环境共治格局的优化)。

这样,以价值生产和生态实践为中介变量,社区教育的资源性输入转化为生态文明制度性和共识性输出,构造了“社区教育—理念植入(价值生产)—生态实践—理念强化(价值确认)—制度生产—主题活动—(生态)经济收益—生态文明共识—价值内化—制度确证”链路。

另一方面,J县整合社区资源,创新教育形式,搭建活动载体,完善服务网络,拓宽功能路径,促成社区治理制度的生产。

J县以健康养老为宗旨,以课程开发为基点,以课堂活动为载体,以固定和灵活两种课堂模式为主要形式开展老年教育服务。依托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整合社区周边老年大学、广播电视大学、职教中心的碎片化教学资源,创设“老年议事园地”“老年心理话访”“老年学习沙龙”和“老年大讲堂”,实施社区老年素质提升工程,提高社区老年人文化涵养。选拔社区文化水平高、公共意识和责任感强的老年人担任“五老调解队”队员,充分发挥社区老年人居中调解的中介作用,以协商的方式化解矛盾,以调解的方式化解纠纷。通过社区调解的多次实践,J县逐渐形成了颇具社区特色的调解模式和调解路径,组建了专门的社区纠纷调解室,固化了社区纠纷调解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形成了常态化的社区矛盾化解制度。社区纠纷的调解实践和调解制度的嵌入,不仅经济理性地化解了社区人际矛盾,削弱了社区人际交往的脆弱性和疏离感,提升了社区人际关系的横向交往密度,增强了社区的熟人属性,而且强化了社区居民的(治理)主体性、自觉性和参与(公共事务)的主动性,有效凝聚了共同治理意识,构造了紧密的社区自治共同体。

简而言之,通过受教主体向治理主体转变,教育资源向治理资源转化,治理能力向治理收益转换,构造“社区教育—居民受教—能力提升—治理实践—治理制度—治理收益—治理共识”链路,促成社区的社会整合、社区秩序的自平衡(社会利益)和社区治理共识的凝聚。

3 社区教育资源性输入—社区共同体意识性输出链路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化策略

在对四川省J县社区教育实践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析出社区教育资源性输入—社区共同体意识性输出链路(以下简称输入—输出链路)的关键性问题,即动态转化性较弱、横向传导性较差、纵向转化率较低。针对输入—输出链路存在的问题,应该从调适社区教育项目、建构关联点和提升关联密度、强化教育—实践和个体利益—社区利益微链路层面入手,实现输入—输出链路的优化。

3.1 输入—输出链路中存在的问题 3.1.1 动态转化性较弱

社区教育的重心在育人尤其是社区成员素质的提升上,因而应该坚持社区成员本位导向,以满足和实现社区成员教育需求和发展利益为根本遵循,确保社区成员在社区教育生态系统中的核心地位。但在当前四川省J县社区教育实践过程中,群体化替代个性化、行政意志掩盖社区意愿、静态配制取代动态管理问题仍然存在,社区教育资源动态供需矛盾依然凸出,社区教育的动态目标匹配度、项目精细度、效果精准度、对象适切度仍然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社区教育资源供给、社区成员教育需求、社区教育目标之间的动态平衡性、动态契合性仍然不强,社区教育资源供给、社区成员教育需求、社区教育目标之间的动态耦合度仍然不高。这将导致社区教育资源的供给错位和生产的过程性损耗,社区教育资源的知识生产、价值生产、情感生产、制度生产功能弱化,社区教育资源的动态生产转化效益和效率下滑(社区教育—生产链路效益下降)。

3.1.2 横向传导性较差

在社区共同体意识的生成过程中,社区教育的知识生产、价值生产、情感生产、制度生产逻辑链路并不只具有纵向维度意义,各逻辑链路事实上存在横向交互性和传导性。也就是说,在价值生产的过程中也可实现情感和制度的产出,在制度生产的过程中也可实现价值和情感的产出,知识生产、价值生产、情感生产、制度生产的非单向传导带来的是生产的耦合性和外溢性。就当前四川省J县社区教育而言,受行政思维和功利心理的绑定,社区教育资源的使用往往被赋予单维度、一次性功用色彩,致使社区教育资源的衍生生产功能受阻,衍生生产空间受制,衍生生产效益受限;只重视社区教育资源的单向度、一维化生产功用,忽视生产的外部效益和可叠加性,不仅会导致社区教育资源价值的矮化,而且会助推生产成本的虚高;社区教育资源单向生产链路的固化,会致使知识生产、价值生产、情感生产、制度生产的互溢性缺损、传导性缺欠,进一步导致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利益和共同体意识生成的效率损耗与不确定性陡增。

3.1.3 纵向转化率较低

在社区教育资源性输入向社区共同体意识性输出转化过程中,知识生产(价值生产、情感生产、制度生产)、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利益生成、社区共同体意识输出并不具有增长等价性,其过程会产生效益亏欠,生产—利益生成—共识生成链路的纵向转化过程会发生效率损耗和转化亏损,进而降低转化效益。在四川省J县社区教育实践过程中具体表现为:社区教育与经济、道德、文化、生态、治理实践脱节,社区教育—经济、道德、文化、生态、治理实践空间萎缩,致使经济、道德、文化、生态、治理实践向价值生产、制度生产、情感生产和文化利益、经济利益、生态利益、社会利益转化效益亏欠;社区成员的个体利益获得与社区成员的身份建构进程的不一致,社区成员个体身份与社区成员社会身份的分野,社区成员个体利益获得的个体向度归因与社区向度归因的分离,社区成员自我意识与社区共同体意识的分化,社区成员的自我利益与社区共同利益存在间距。

3.2 输入—输出链路的优化策略 3.2.1 调适社区教育项目

调适社区教育项目是提高输入—输出链路动态转化性的主要策略。具体而言,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实现社区教育项目的动态调适,并依托教学资源的网络化、教学对象的分众化、教学过程的虚拟化、教学实践的情景化提高社区教育资源供给、社区成员需求、社区教育目标的动态耦合度,增强社区教育知识生产、价值生产、情感生产、制度生产的动态效益和效率。首先,以J县社区教育工作站为依托,结合社区成员年龄、性别、教育背景、学习意愿建立个人网上社区教育档案,搭建基层社区教育数据库,实现基础数据建构和动态信息收集,为社区教育项目的动态调适提供基础信息支撑;其次,以J县社区教育“在线学习” APP为载体,链接基层社区教育数据库,并利用J县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园区大数据平台目标匹配算法确定个体化社区教育项目清单,实时对社区成员进行定向推送;最后,由社区成员自主选择社区教育项目清单(或自主确定项目清单)进行在线学习、在线互动、虚拟体验、情景实践,并对项目效果进行反评,依据反评打分动态调整项目清单(优化数字教学资源),最终实现社区教育资源供给的精准化、需求管理过程的动态化、社区教育生产功能的高效化,提升社区教育资源的动态生产转化效益。

3.2.2 建构关联点和提升关联密度

关联点与关联密度是生产逻辑链路横向传导的关键要素,匡定着横向传导的效率和生产的外部收益,因此建构关联点和提升关联密度是增强横向传导性、提高输入—输出链路转化效率的重要举措。具体而言,在社区教育的道德价值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催化职业规范的生成,促成职业知识生产;在社区教育的道德价值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催化生态价值的生成,促成生态文明制度生产;在社区教育的道德价值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催化乡土道德生成,促成归属情感生产,以有效实现价值生产与知识生产、制度生产、情感生产的耦合,价值空间与经济空间、治理空间、情感空间的相融,社区道德共同体与经济利益共同体、自治共同体、情感共同体的相嵌。也就是说,应该以多元道德体系为教育内容(建构关联点),以场景切换、教景融合为教育依托(提升关联密度),以多元实践为教育模式(提升关联密度),以硬件资源(场景)多维度应用为教育载体(提升关联密度),把握和坚持社区(道德)教育内容的衔接性、社区(道德)教育方式的复合型、社区(道德)教育实践的转换性,提升价值生产横向传导效率。价值生产、知识生产、制度生产、情感生产的耦合性和横向传导性进一步促成了社区道德空间、经济空间、治理空间、情感空间相融,社区道德共同体、经济利益共同体、自治共同体、情感共同体相嵌(图 1),实现了社区教育资源性输入—社区共同体意识性输出链路结构的优化和转化效率的提升。

图1 社会教育视角下社区共同体嵌套图
3.2.3 强化教育—实践和个体利益—社区利益微链路

强化教育—实践和个体利益—社区利益微链路并内嵌于纵向链路是降低纵向传导损耗的主要路径。具体而言,进一步推动社区教育向经济、道德、文化、生态、治理实践转化,强化教育—实践微链路传导(内嵌于社区教育—生产—利益生成链路),拓宽教育—实践空间,丰富教育实践的样态和教学模式,提升教育实践频率和强度,增加教育实践频次和密度,实现理论学习与经济实践、道德实践、文化实践、生态实践、治理实践的深化和融合,提高经济、道德、文化、生态、治理实践的知识、价值、情感、制度产出率和利益生成率。同时,增强居民个体利益与社区共同利益的联结性和互构性,通过积分激励举措,如社区公益服务积分兑换社区教育课程(依据参与公益服务的累计时长兑换社区教育课时),促使居民以公益服务的方式获取社区教育资源,在实现个体(社区)利益的同时实现社区(个体)利益,将个体利益有效纳入社区共同利益视阈,促成“我”的利益向“我们”的利益融嵌,“我”的利益增长通过社区共同利益(共同体利益)的增长来实现,从而生成个体利益—社区利益双向输入—输出闭环(内嵌于利益生成—共识生成链路),增强居民个体利益与社区公共利益的关联性,强化个体利益—社区利益微链路传导,建构居民个体利益生成—居民社区身份稳定转化链路,降低纵向转化损耗,提升个体利益生成向社区共识生成的纵向转化效率。

基于四川省J县社区教育实践的具象描述和抽象分析,可构建社会教育视角下社区共同体意识的生成理路框图(图 2)。

图2 社会教育视角下社区共同体意识生成理路框图
4 结语

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具有高度的耦合性,社区教育的资源性输入能够形成社区治理的意识性输出。通过对四川省J县社区教育的实践分析可以发现社区共同体意识的具体生成理路:社区教育资源性输入促成知识生产、价值生产、情感生产和制度生产,知识生产、价值生产、情感生产和制度生产催化了个体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利益生成和社区经济利益共识、道德共识、行动共识、地域共识、生活交际共识、生态文明共识和治理共识的凝聚。即:社区教育以知识生产、价值生产、情感生产、制度生产为依托,以利益生成为动力,以共识生成为旨归,形塑了社区教育—知识生产、价值生产、情感生产、制度生产—利益生成—共识生成链路,促成了社区教育资源性输入向社区共同体意识性输出的逻辑转化,建构了社区经济利益共同体、道德共同体、情感共同体和自治共同体。

对四川省J县社区教育实践的抽象分析可析出社区教育资源性输入—社区共同体意识性输出链路的关键性问题,即:动态转化性较弱、横向传导性较差、纵向转化率较低。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实现社区教育项目的动态调适,依托教学资源网络化、教学对象分众化、教学过程虚拟化、教学实践情景化,增强社区教育知识生产、价值生产、情感生产、制度生产的精准化、精细化程度是提升社区教育资源性输入向社区共同体意识性输出转化效率的主要策略;建构关联点,提升关联密度,强化逻辑链路横向传导,促成社区经济空间、道德空间、情感空间、治理空间相融,实现社区经济利益共同体、道德共同体、情感共同体、自治共同体相嵌是提高社区教育资源性输入向社区共同体意识性输出转化效率的重要举措;强化教育—实践和个体利益—社区利益微链路,并内嵌于社区教育—知识生产、价值生产、情感生产、制度生产—利益生成和利益生成—共识生成的纵向链路是提升社区教育资源性输入向社区共同体意识性输出转化效率的主要路径。

总之,勾勒社区教育资源性输入与社区共同体意识性输出的逻辑图谱,剖析社区教育与社区共同体意识之间的转化关系,优化输入—输出链路传导,对形塑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融合共生机制,实现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的目标耦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通过社区共同体意识生成机理的抽象化表达把握过程节点也有利于提高社区教育的衍生收益,构建议题间的横向链接网络(建构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的横向点线链接),通过受教主体向治理主体转变,教育资源向治理资源转化,治理能力向治理收益转换,实现自治组织共建、社区事务共商、治理收益共享,进而提供社区治理的综合解决方案,降低社区治理的单向社会成本,有助于实现社区教育资源与治理资源互通,社区教育空间与治理空间互融,社区教育共同体与治理共同体互嵌,对实现社区治理的共建共商共享目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虞晓骏. 公共性:社会教育融入社会治理的价值向度[J]. 职教论坛, 2018(11): 91-96.
[2]
何智伟. 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诉求、机理与路径[J]. 成人教育, 2018(12): 31-36. DOI:10.3969/j.issn.1001-8794.2018.12.006
[3]
钱荷娣, 冯国红. 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机制探索与路向思考——以宁波市江北区文教街道为例[J]. 职教论坛, 2018(11): 103-110.
[4]
杨淑珺. 路径如何选择: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发展分析——基于杭州多案例研究[J]. 职教论坛, 2017(33): 53-59.
[5]
李宜芯, 李盛聪, 李瑞雪. 社区教育促进社区治理:意义、问题及路径[J]. 职教论坛, 2018(3): 113-121.
[6]
贾家辉. 社区治理视角下的社区教育探索[J]. 中国成人教育, 2017(11): 140-144.
[7]
蔡晶, 杨智. 教治融合:"留守型"社区治理路径探索[J]. 当代继续教育, 2018(3): 31-35. DOI:10.3969/j.issn.2095-5510.2018.03.007
[8]
谭景哲. 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路径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 职教通讯, 2018(13): 59-62. DOI:10.3969/j.issn.1674-7747.2018.13.011
[9]
龚天平. 人的全面发展的道德维度[J]. 哲学研究, 2006(4): 117-120.
[10]
梁日忠. 传统民俗文化节的社会整合作用——以宾阳炮龙节为例[J]. 河池学院学报, 2018(1): 42-45. DOI:10.3969/j.issn.1672-9021.2018.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