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西南石油大学 学报中心, 四川 成都 610500
b.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Periodical Office, Chengdu Sichuan, 610500, China
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1]明确提出: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随后各类高校根据自身特点, 不断深化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如广东工业大学构建适应"3+1 "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基地、分散实践教学的运行管理机制, 形成一整套" 3+1"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设计、教学管理与运行的机制和规范[2]。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构建以培养学生综合专业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为目标的"矿业+"系列拓展融合课程体系, 实现与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无缝对接[3]。吉林化工学院构建"一面向、两兼顾、三并重、三相融"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即面向生产与管理一线; 兼顾知识与能力, 兼顾品德与素质; 科学与人文并重, 共性与个性并重, 理论与实践并重; 工程与技术能力培养相融合, 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培养相融合, 成人与成才培养相融合[4]。但上述人才培养模式均忽略了大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不能因人而异,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个体的发展, 也减弱了人才培养的效果。
笔者以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为例, 重点考虑大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界定了"国际化、创新、卓越工程师"三类人才个性化特质, 构建并实施三类石油工程人才培养体系, 建立三类人才能进能出的动态运行转换机制, 形成不拘一格的分类人才培养模式, 搭建服务于石油工程人才分类培养的软硬件配套教学平台, 取得良好的效果, 可为同类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1 石油工程分类人才的提出 1.1 研究背景在国家能源结构和油气发展战略重大调整新形势下, 行业对石油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解决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新技术的创新人才、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良好专业背景的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如何培养出能适应国家油气发展战略需求和现代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发展需求的各类石油工程人才是各石油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重点学科专业, 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与实践, 但目前也面临着严峻挑战:①实现全面并轨招生后, 来源于全国不同地区的生源质量差异明显, 传统培养模式不能满足因材施教要求; ②进校后学生个性化及成才意向差异明显, 现有培养模式不能满足学生兴趣专长、素质拓展需求; ③石油天然气行业全面与国际接轨后, 石油工程人才就业也表现出市场化波动特征, 传统模式培养的趋同化单一石油工程人才[5-9]已不能满足国家及社会的多元化需求; ④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专业素质与通用素质、行业需求与市场化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
如何依托学校教学资源与学科优势, 在石油工程专业探索分类培养模式的内涵、外延及措施, 是石油高等教育"适应国家油气发展战略调整、培养合格的现代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人才、满足不同性质企业对石油工程人才能力多元化需求、实现学生个性化成才追求"和谐发展的关键。
1.2 石油工程分类人才的特质通过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长石油集团以及民企等23家不同企事业对石油工程人才能力的基本要求的调查, 结合学生的自身素质、成才意向和专业兴趣, 笔者将石油工程人才分"创新、国际化、卓越"三类培养, 并深入探索三类人才特质:①创新人才瞄准复杂油气资源开发新领域, 以引领行业发展和占据石油科技高峰为目标, 从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等角度, 突出学生综合素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②国际化人才瞄准国际油气资源开发与应用, 以满足中国石油工业技术国际化为目标, 从培养模式、教育教学内容改革等角度, 突出学生国际视野、国际人文素质和对外交流能力的培养和提高。③卓越工程师人才瞄准石油科技发展动态, 以满足中国石油工业技术推广应用为目标, 从培养模式、教育教学内容改革更新, 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持续改进等角度, 培养学生石油工程综合素质、团队协作能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2 石油工程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探索 2.1 分类培养的基本理念基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1]要求, 经过四年大学全程教育学习, "创新、国际化、卓越"三类人才完成并达到工科学生核心素养"高等教育培育目标, 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突出石油精神与文化主体教育, 兼顾工程型技术人才通识和技能教育, 并根据行业对人才能力需求的多元化趋势以及学生成才意向和专业兴趣, 构建石油工程人才分类培养体系、培养模式及保障体系。
(1) 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的"核心素养培育
石油工程人才分类培养就是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 设计出不同类型石油工程人才的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 并落实到培养方案, 置于相关课程和各个教学环节、教学管理中。一线任课教师要明确"核心素养"的内涵, 在教学中强调"学科素养"的同时, 也要兼顾"核心素养"培育。
(2) 构建以石油精神和石油文化为主体的学生三观"教育体系
石油行业是工作环境艰苦的特殊行业, "三观教育及石油文化教育对石油工程人才培养尤其重要, 对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多元化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在学生四年全程石油高等教育过程中应占主导地位。将"三观"教育和石油情感融入政治思想、就业指导、成才敬业等各个教育教学环节中, 用正面教育实例, 培养学生"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的精神素养, 引导学生从接受或注意石油精神开始, 经过反应、评价、组织等逐级提升阶段, 促使学生以积极、欣赏、乐见和意愿的心态形成内在的石油精神价值观并性格化。
(3) 基于石油特色的通用工程"学科素养"培育
一个具体油田的开发, 除了需要应用石油特色专项技术外, 也要应用大量的通用工程技术。基于分类模式培养出的石油工程技术人才既要彰显石油特色和三类人才培养特点, 又要兼顾通用工程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以满足学生成才意向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适应石油工程人才市场多元化需求, 具备从事其他通用工程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实施石油工程人才分类培养, 要在培养体系、培养模式及保障体系等各个环节中, 充分体现"为了一切石油学子和为了石油学子的一切, 教给每一位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重视学生精神状态、注重和倡导学生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和特色教育, 让师生在核心素养培育和交流中对话"等核心培养理念。
2.2 分类培养的模式与体系基于对石油大学(北京、华东)、东北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长江大学等校际间的石油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及模式的广泛调研, 结合低油价对石油工程人才就业冲击和学生成才意向与毕业后的就业意向多样性的现实情况, 按照"彰显专业特色、抵近市场需求、顺应社会发展、突出创新思维"的培养思路, 依托学校各种教学及科研平台, 开展石油工程分类人才"核心素养"顶层设计。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以及教育教学改革"两减一提高"要求, 优化三类石油工程人才知识与能力结构、课程结构体系和教学内容, 构建并完善石油工程人才分类培养模式与培养体系(表 1)。
(1) 优化设置知识与能力结构
优化设置可从三方面着手进行:①石油工程创新人才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出发点, 以满足石油工业技术发展需求为目标, 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并满足就业需求为导向, 从教学各个方面构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课程结构体系。②石油工程国际化人才以培养学生国际视野为出发点, 以满足中国石油工业技术国际化为目标, 以提高学生国际人文素质和对外交流能力并满足就业需求为导向, 从教学各个方面构建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对外交流能力的课程结构体系。③卓越石油工程师人才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为出发点, 以满足石油工业技术需求为目标, 以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对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并满足就业需求为导向, 从教学各个方面构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专业能力的课程结构体系。
(2) 优化设计课程结构体系及教学内容
优化设计可考虑以下三方面内容:①石油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从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角度, 对学科及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个性化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教材选用等提出明确的要求。②石油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从培养石油工程专业素质、国际人文素质和对外交流能力角度, 对人文素质课、学科及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个性化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教材选用等提出明确的要求。③卓越石油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从培养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角度, 对学科及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个性化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提出明确的要求。
2.3 分类培养的运行机制石油工程人才分类培养管理流程如图 1所示。
(1) 人才初选标准
基于高考成绩、进校摸底成绩、学生个性化追求与成才最优方式关系研究, 结合学生成才与就业意向多样性, 建立获得三类石油工程人才成才资格及标准。
(2) 人才运行机制
基于"课程同步、考核同步、严格标准、鼓励进步、优胜劣汰、总数控制"原则, 建立"动态、竞争灵活、志愿"的运行机制。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兴趣、专长表现、成才意愿以及行业形势的动态变化, 不同类型学生每年可以通过志愿申请并通过综合考核后, 可作为另一类人才培养候选人(每年有一次调整机会)。
(3) 教育运行机制
基于三类不同人才培养目标的学生分班结果, 分类配备班级专职辅导员及学术班导师, 及时关心、沟通学生, 确保学生正常的生活方式、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及健康的思想状况, 引领学生沿着自己既定的成才目标快速发展。
2.4 软硬件教学条件(1) 建设分类培养的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建设
围绕三类人才培养目标, 进行课程体系重建, 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整合, 教材优选与编写等。"通识学科素养"培育全部选用国家优秀教材; "石油工程学科素养"培育全部采用反映石油工程领域技术进展与新成果的国家规划教材和石油工程高等教育核心教材, 反映石油科技前沿和创新的辅助教材等, 并增加校内实训环节, 建立健全三类石油工程人才分类培养的主要专业课程教材体系。
(2) 构建分类培养的教学平台体系
首先, 以学校及学院拥有的公共教育平台资源为主体, 以教师们建设的各个独具特色的科研实验室为辅助, 建成与三类石油工程人才分类培养相关的配套教学平台及教学基地。
同时, 学校的校园数码社区为现代化教学及网络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 大量的各类图书资料和电子化资料为营造书香校园和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建设的各类公共平台为石油工程人才通识教育提供了基础性技术保障; 学校及学院与国内外高校合作办学、各类专家讲学、校企合作办学等模式, 为师生们聆听窗外声音, 及时掌握相关科技发展动态等奠定了基础; 配套的国家级、省部级及校级石油工程学科及专业教学平台, 对确保石油工程人才分类培养质量起到主要的支撑作用。
(3) 完善分类培养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在课堂教学模式上, 遵循课堂属于学生的教育定律, 鼓励师生探索高效教学模式。①探索师生全员、全程和有效参与的互动式高效教学模式; ②在各门课程教学中, 教师要理解和把握整个石油工程课程体系内涵与相互关系, 兼顾通用工程核心素养与专业学科素养培育; 以授课课程教学大纲为准绳, 将引导式讲授与学生组团讨论式自学相结合, 配合必要的影像资料,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树立学生团队意识、职业道德意识, 建立相互信任的和谐师生关系, 有效提高教学质量。③建立并推广应用教师课堂质量考核体系, 营造师生共写教学日记的校园文化。
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方面, 遵循读书改变人生的教育定律, 鼓励学生大量查阅相关资料, 实现以课堂引导性讲授为辅、学生课后主动学习和总结为主的教学方式方法, 并鼓励教师创建特色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方法。①针对石油工程专业课程具有较强实用性与实践性的特点, 探索出一套"充分利用相关工具及专业软件向学生传授知识、传授技能与方法"的高效教学模式; ②在校内外实训环节, 鼓励学生张扬个性, 引导学生从基本原理出发, 应用所学知识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 达到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目的[10]; ③对创新人才和部分优秀的国际化人才, 采用导师制实行个性化指导的培养模式; ④对存在差异的个别卓越石油工程师班学生, 采取课堂教学与课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法。
(4) 强化分类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
石油工程专业的教学团队特色鲜明, 除了充分发挥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等著名学者和一大批国内外知名教授的传帮带作用外, 应通过人才引进与国内外进修、新教师教学过关与教学艺术现场强化实践、企业专家兼任等方式, 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素质过硬、创新能力强、优势互补、能胜任三类石油工程人才分类培养各种教学任务的师资队伍。
3 石油工程人才分类培养的实际效果石油工程人才分类培养模式自2013年在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实施以来, 截至2017年, 有13人完成省级创新训练项目研究并通过验收, 620人次参加并完成了课外开放实验项目研究; 英语四、六级通过率位居学校首位, 国际班和创新班的六级通过率具有明显优势, 部分优秀学生直接获得了国际交流项目支撑; 发表论文61篇, 获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及软件著作权52项; 获得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国际大奖、国家级奖和省级奖共计144项; 近三届学生考研录取率接近30%, 毕业生就业率92.48%, 学生就业满意度全校第一。同时我校石油工程专业在中国科教评价网、大学生必备网、21世纪教育网、中华教育网、高考网、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等15家社会性评价机构榜单中连续多年蝉联全国同专业排名一类, 专业综合实力和人才培养能力受到了四大石油企业、各类民企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4 结语石油工程人才实施分类培养既达到了高等教育核心素养"培育目标, 满足了社会其他行业对人才能力与素质的基本需求, 又解决了石油工程人才培养与市场多元化需求不完全匹配的问题, 彰显了石油精神和石油文化教育。工科人才培养具有许多共性特点, 基于石油特色的厚重数理人文素质和工程专业基础教育研究的成果及经验, 既可为国内开设石油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参考, 也可为国内其他相关产业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引领国内同类工科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理论与理念的发展, 因而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1] | 顾明远. 学习和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J]. 高等教育研究, 2010, 31(7): 1–6. |
[2] | 周晓辉, 何汉武. 地方工科院校"3+1"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体系、实施机制改革与实践[J]. 高教探索, 2011(3): 106–109. |
[3] | 彭向东, 黎敦朋, 林木森, 等. 查工程专业综合改革创新性研究[J]. 中国地质教育, 2017, 3(26): 28–31. |
[4] | 苏显春, 闫广平. 工科院校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7, 8(34): 10–14. |
[5] | 仲伟峰, 何小溪, 慕香永. 基于大工程观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 黑龙江教育, 2009(5): 38–39. |
[6] | 李明忠, 姚军, 杜殿发. 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 石油教育, 2010(2): 77–79. |
[7] | 罗沛, 康萍. 石油工程高等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 2010(35): 232–233. DOI:10.3969/j.issn.1674-9324.2010.35.190 |
[8] | 张振国, 姚纪明, 董桂玉. 地方综合性高校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2(4): 79–81. |
[9] | 张光明, 汪崎生, 蒋光忠. 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 中国地质教育, 2000(2): 31–33. |
[10] | 刘永辉, 姚利, 李早元. 石油工程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与实践[J]. 石油教育, 2016(5): 19–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