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Vol. 20 Issue (2): 61-68
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嬗变与建构    [PDF全文]
张莉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 成都 610500
摘要: 新媒体以海量的信息量、不受时空局限的信息交互、匿名的平等对话语境及去中心的众声喧哗场景等特征颠覆了传统媒体对信息的主导。在这一背景下, 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正遭遇多元社会思潮的解构, 面临话语主体权威被消解、话语单向传播格局被打破、话语方式面临失效等嬗变。而这一嬗变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带来优化契机的同时, 也打破了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动态平衡并削弱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提升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 需坚持旗帜鲜明与润物无声相统一、线上互动与线下交流相统一、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等原则, 并以此为基础建构高校意识形态传播体系、高校媒介素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以及高校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预警机制协同模式。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意识形态     话语权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单向传播     去中心化    
The 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Discourse Powe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Context of New Media
ZHANG Li    
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500, China
Abstract: The new media has subverted the traditional media's dominance of information with characteristics as massive information volume, information exchange without time and space limits, anonymously equal dialogue context, and de-centralized noisy scene.In this context, the ideological discours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experiencing deconstruction of pluralistic social thoughts, with the main authority of discourse destructed, the one-way discourse pattern broken, and the discourse style going invalid.While this evolution brings opportunities for optimiz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discourse powe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also breaks the dynamic balance of the ideological discourse power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weakens the leading force of Marxist ideology.To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discourse nowe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principle of unification of clearly stated stand and imperceptibly moral influence, the unification of online interaction and offline exchanges, the unification of science and values must be upheld.On this basis, we can construc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ideolog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he synergetic mode of the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 and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of cyber safety.
Key words: new media     ideolog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iscourse power     Marxist ideology     one-sided communication     decentralization    
引言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不仅是战略工程,还是固本和铸魂工程。因为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使命,是学术思想争鸣与交流的重要场所,是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是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话语权与意识形态工作密不可分,一定阶级的意识形态总会借助某种话语体系予以表达,并获得与之匹配的解释权、评判权等权力,以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管理权与领导权。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强调高校控制舆论的权力,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以及对学校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把控力。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8.19”讲话中明确指出,“两个巩固”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根本目标和根本要求,并在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的重要性。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已成为新媒体运用的主体,网络空间已成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场域。正视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嬗变,提升和巩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新时代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

1 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嬗变

新媒体涵盖了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它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以海量的信息量、及时交互的对话、虚拟与个性化等特质影响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动态平衡,在给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带来新契机的同时也带来了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嬗变。

1.1 从话语权威的服从向话语权威的消解转变

话语权威不仅包括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权威,还强调高校教师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过程中的话语主导地位。树立话语权威旨在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话语权,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这一话语权威却在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媒体环境中遭遇了被消解的危机。

一是大学生信息占有量增大对高校教师话语权威带来的冲击。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51亿,相当于欧洲人口总量,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4.3%[1]。大学生作为使用新媒体的主力军,在信息获取途径和信息占有量上已占有一定优势,对高校教师信息占有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其话语权威的树立带来了挑战。二是多元社会思潮对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带来的挑战。多元社会思潮以多样、多变为特征,强调“普世性”和“隐蔽性”话语的运用,代表着不同利益群体的选择和价值取向,企图弱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阶级性以获取主导话语权。其中,包括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消费主义、拜金主义、全球化思潮在内的六大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意识产生着消极影响[2]。这些错误思潮容易淡化并削弱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甚至在西方社会自由和政治民主的表象下抛弃马克思主义信仰,导致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消解。三是网络空间的民间话语存在偏激与世俗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影响力。随着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深层次的矛盾不断凸显,如:收入差距加大、就业难度增加、腐败现象多发、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等。在众声喧哗的新媒介空间,民间话语往往聚焦社会问题(如:房价、就业、腐败等),这确实有助于正视社会现实问题,但其分析也难免存在有失理性的现象,而这些负面情绪在虚拟空间的“发酵”和蔓延会导致社会不稳定性因素的增加,从而不利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如果高校教师在这些现实问题上回应不当,则会影响大学生对高校教师和高校意识形态话语的认同。四是新媒体对“把关人”理论的解构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威。“把关人”理论最早出现在库尔特·卢因的《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卢因提出的渠道理论后经怀特引入到大众传播领域,指出了“把关人”可以包括新闻记者、编辑等个人,也可以包括相关媒介组织,其职能主要是对发布的信息进行整理和筛选,受众则只是信息被动的接受者[3]。而在新媒体环境中,由于信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边界模糊,传统的“把关人”话语权威被消解。在高校环境下,意识形态建设的“把关人”角色也有弱化倾向,高校教师话语权威以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威均受到影响。

1.2 从话语的单向传播向去中心化传播格局转变

新媒体极大拓展了信息的传播领域和范围,高校意识形态话语的单向传播格局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去中心化和无中心式的传播格局。

一方面,在裂变性的新媒体时代,一元传播走向多元传播,传播主体和传播渠道的中心化被打破。传统媒介环境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有着较为明显的层级分工,高校党委负责传达并做好相关监督工作,高校教师负责具体传播工作,这种传播模式具有单向灌输色彩。而新媒体环境下每人都有麦克风,都可以成为记者和传话筒,形成了相对独立的“自媒体”环境,丰富了信息传播的主体[4]。与此同时,新媒体聚焦个体的信息需求,使得信息传播的个性化浓厚,分众化传播成为现实。而“微博、微信”的迅速发展又拓展了新媒体的传播渠道,备受大学生青睐,“微言微语”进一步改变了媒介生态,缩小了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拓展了信息传播的新渠道并提高了信息传播效能。另一方面,新媒体带来了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大学生关切点的分散化。由于新媒体传播空间的自由性与虚拟性,以虚拟身份发布信息还存在“无归责”状态,受众的选择权和话语权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的个人传播时代已经到来,极大提升了受众的积极性,却也分散了受众的注意力,带来了价值观的多元选择。加之新媒体环境中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和海量性遮蔽了信息关联性,导致部分大学生对于信息的价值判断存在不合理之处,也加大了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难度。

与此同时,“传播者主导”向“受众者主导”的转变,推进了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去中心化进程。主流意识形态更多强调与国家治理需要相匹配,个体需要则更多强调个性化与多样化存在,这就导致个人需要与主流意识形态要求可能相符也可能格格不入。在“传播者主导”的信息传播环境下,主流媒体通过信息生产和权威发声,培育社会主流价值并有效地影响大部分受众。而在自媒体视阈下,信息生产与传播的功能不再局限于主流媒体,受众也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收者和消费者,更是具有更大自主权的主体力量,从而可以便捷地避开主流媒体而获取信息并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从而推动了去中心化传播结构的形成。但这种多中心生产与传播的信息由于缺乏权威性,导致虚假信息或违法信息隐匿其中而难以甄别,不利于风清正气网络舆论环境的形成,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也带来一定冲击。

1.3 从单一和独白式的话语向多样与交互式的话语转变

新媒体时代冲击了高校传统意识形态宏大叙事的内容选择,并以其交互性特征打破了高校传播主体自说自话的独白式话语格局。

一是推进高校意识形态话语内容宏大叙事向贴近现实生活转变[5]。马克思曾明确揭示了现实生活生产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这一现实,强调人们必须首先吃、喝、住、穿,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以及宗教等活动[6]。现实生活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把握的领域。传统媒介的宣传由于不同程度地脱离了现实生活而强调宏大叙事,导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内容与受众之间产生较大的距离感,难以有效地入耳、入脑和入心。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应实现政治话语向生活话语的转变,杜威曾说过“教育即生活”,陶行知也曾强调“生活即教育”,教育和生活彼此联系密不可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也同样如此[7]。二是促进高校意识形态独白式话语向对话式话语转变。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群众动员型政治和赞同型工程变得难以为继,构建意识形态工作对话平台十分必要[8]。在高校,大学生作为思想活跃且信息量掌握较大的群体,传统的“主体—客体”的意识形态灌输式教育模式已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反而会导致“人的空场”,这种对象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亟待向主体间性的对话模式转换。而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为大学生参与互动讨论提供了便捷的平台,这种对话不仅包括课堂模式转换的主体间对话,还包括在网络环境(如:QQ、微博、微信、校园BBS等)平台上师生的互动。三是促进高校意识形态话语风格的转变。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地转变语言风格以提升语言魅力,强调理念故事化、善用大白话以及学会网络语言的重要性,他捧红了包括“拍苍蝇、打老虎”“蛮拼的”“人生的扣子”“命运共同体”等网络用语,既接地气又能与时俱进,在提升政治语言魅力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传达意识形态的内容。

在透视新媒介视阈下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嬗变的同时,必须肯定这一嬗变过程带来的积极影响,如: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拥有了更为直观丰富的载体,有助于改进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方式,丰富意识形态话语教育的内容体系,提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感染力和亲和力。然而,这一嬗变也表现出了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面临无法回避的挑战。一方面,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边缘感与乏力感并存。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与新媒介互动性较弱,发声渠道较为单一,实效性还有待提升,难以适应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的弱化。新媒体成了新时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渠道,西方国家借助其网络技术和信息的科技优势,将西方非意识形态化的思潮强行植入,张扬资产阶级民主、自由、人权,传播其消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淡化其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与此同时,这一嬗变也体现了高校网络空间的脆弱性,主要表现为高校缺乏成熟完备的预警、疏导、约束、监控以及危机管理等一体化机制设置,在技术能力提升、技术队伍建设和技术内容的更新上还存在不足,如何优化高校网络生态,打造清朗的高校网络空间需要立足于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建构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协同创新模式。

2 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基本原则

高校作为新媒体视阈下多元思想交锋与交流的前沿,是集中学习和研究并推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建构其意识形态话语权需要坚持旗帜鲜明、线上线下互动、党性与人民性等原则并贯穿始终以指导协同模式建构。

2.1 敢于亮剑:旗帜鲜明与润物无声相统一

新媒体视阈下建构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旨在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多元化社会思潮,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舆论引导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抵御西方敌对势力对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进攻。这就要求高校党政机构人员以及高校教师理直气壮地开展意识形态工作。一是在关键时刻要敢于回应矛盾并敢于亮剑,有坚定的意识形态阵地意识。“敢于亮剑”强调在意识形态领域切记不能左右摇摆、含糊其辞甚至退避三舍,对于网络中造谣生事的言论要以鲜明的态度主动发声,帮助大学生澄清模糊认识。二是发扬“亮剑精神”需明确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社会思潮的关系,并划清其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界限,尤其对否定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性质的新自由主义思潮以及否定党史的错误思潮、历史虚无主义等要进行坚决的抵制[9]。如果不及时回应解决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这些矛盾就会不断积累形成顽症,消解高校话语权威,成为学校与学生发展的阻力[10]。与此同时,“敢于亮剑”还需要保持旗帜鲜明的坚决态度。“旗帜鲜明”充分肯定了意识形态的阶级性,确保“两个巩固”目标在高校的实现,即在高校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抓好大学生的价值观养成,扣好大学生人生的关键扣子。三是要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和网络载体,实现高校意识形态话语形式的创新,以达到润物无声的功效。“润物无声”侧重于意识形态工作方式创新,强调立足于新媒体交互性、平等性、碎片化、便捷的数字化资源等特征,实现新媒体文化与高校意识形态的融合,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提升高校意识形态的隐性教育功能。

2.2 加强互动:线上互动与线下交流相统一

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和排他性,决定了调和与淡化意识形态的言论行不通,高校意识形态阵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去占领,其他意识形态就会去占领。西方国家利用新媒体空间对高校意识形态进行渗透,其目的在于实现思想领域的和平演变,苏联亡党亡国给予了我们前车之鉴[11]。所以,在新媒体视阈下高校应积极主动地占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坚持线上互动与线下交流相统一的原则,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占领网络阵地和课堂阵地。新媒体拓展高校意识形态传播的单一化渠道,虚拟空间的线上互动实质是现实空间线下互动的延伸,线上讨论的问题也是线下问题的再现。虚拟空间的线上交流强调高校党政机构工作人员及一线教师应掌握新媒体技术,主动适应虚拟社会中信息交互的特点,建立网络舆情分析机制。与此同时,培植一支信仰坚定的网络红军参与到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活动之中,及时有效回应大学生的热点关切,增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的针对性,在积极对话中更好地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对其进行积极正面引导,以形成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线下讨论则是充分利用高校课堂主阵地和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的教育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参与话题讨论和观点表达,解答学生困惑并弘扬正能量,同时在高校平台上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和载体,推进线上交流与线下讨论的互动。

2.3 保持先进性: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

新媒体视阈下保持高校意识形态的先进性,既是对新媒体带来新契机的有效把握,也是对新媒体带来新挑战的积极应对。而高校意识形态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和价值性上,二者的有机统一是建构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所应坚持的重要原则之一。在科学性层面,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经历了民主革命时期的传播和确立阶段,经历了从新中国建立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加强和巩固阶段,指导中国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并取得成功,是经历了实践检验的科学指导思想和精神支柱。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应借助新媒体平台发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相关研究成果,确保其内容的真实性和可视性。正如马克思所说:“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12]高校意识形态的价值性主要体现在党性和人民性原则上,党性和人民性紧密联系、密不可分,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13]。新媒体空间里任何否定党的领导、否定党的历史、否定人民民主专政等言论都是对党性和人民性的背离,对于这样的言论,高校党政机构工作人员及一线教师都应敢于拿出批判的武器对此进行批评与反驳,以保证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维护其价值性,增强大学生对于高校意识形态的认同感。

2.4 强化领导力:一元主导与引领多样性的统一

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需要正确处理好一元主导与多样性的关系,用一元指导思想引领多样性社会思潮。一元主导强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强调其对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作用,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统一共识,树立共同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14]。对此,我国的革命与建设及改革的实践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革命的成功和新中国的建立就是在承认思想多样性的基础上,通过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并用其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实践,在实践检验的基础上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和国家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同时,提出了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涵,扩大了其群众基础,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在新媒体普遍应用的当下,思想文化的多样性表现更为突出,但这并不意味着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应多元,反而更加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应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旗帜鲜明地树立政治立场和方向,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和统摄多样化社会思潮并抵制错误思潮。任何时候都必须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否则将犯历史性错误[15]。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从不排斥和打压各种进步社会思潮,强调从这些进步思潮中吸取发展和进步的养料,并在创新与发展中增强自身的生命力。在各种社会思潮并存的新媒体空间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需要在多元的社会思潮中区分出哪些是进步的思潮哪些是错误的思潮,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分析评判水平,增强其抵御错误思潮的能力。

3 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协同模式

面对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嬗变,坚持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重要原则,实现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协同模式创新,旨在从具体对策层面实现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提升,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3.1 生产注意力:构建面向新媒体的高校意识形态传播体系

高校传统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强调单一主体性的灌输式供给模式,这种一元化和中心化的生产格局难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新媒体空间充斥的碎片化、去中心化等话语分散了大学生对高校意识形态的注意力[16]。注意力作为新媒体时代和信息时代的稀缺资源,也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稀缺资源,需要通过搭建高效传播体系来予以生产。因为新媒体环境下存在海量的信息,如果高校意识形态的相关内容不能被看见或被关注,就是不被注意的信息甚至可以说是无价值的信息。加之微媒介的出现进一步推进了新媒体的发展,“微平台+微内容+微表达+微交流”同样成为大学生群体中流行的生活方式,但微媒介带来的强烈的分众效应对大学生注意力的分散不容忽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新媒体环境下青年人不太关注主流媒体而主要从网络获取信息,从而分散了青年人的注意力,我们必须正视这一问题并积极掌握网络舆论战的主导权,不能让高校意识形态话语鸦雀无声。

对此,构建高效的传播体系吸引大学生注意力需要做到:一是把握新媒体环境中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开发新的学习载体。如:高校主管部门可以创立相应的“微信公众号”,定期发送意识形态相关文章;开发新的APP用于微课堂建设;推进校园手机报载体建设;高校思想理论课程教师也可以开发课程公众号,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等。二是充分运用新媒体的资源,用图片、视频、动画、歌曲、漫画等形式来宣传意识形态的内容。如“马哲有点甜”“撸起袖子加油干”“中国梦”“千年之恋”等歌曲;“一带一路之大道之行”“动画解读十三五发展理念”等动画;“党政干部是如何选拔任用的”以及“三严三实”系列漫画等,定期不定期地通过“微信公众号”、校园BBS等高校网络平台向大学生传播。三是高校需要培养熟悉新媒体环境的骨干以及专业的意见领袖,承担网络意识形态宣传工作[17]。熟悉新媒体环境的骨干和意见领袖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较强的理论研究与解读能力以及较高的道德水准和媒介素养等条件。与此同时,整合高校传统传播媒体(如:校园广播、校园宣传栏、校报等)和新媒体,也是构建高校意识形态传播体系的重要内容。

3.2 提升免疫力:加强高校师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事实上是一种公民素养,是提高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自觉抵御网络错误言论免疫力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的重要环节。媒介素养最早在20世纪30年代由英国的李维斯和汤姆森提出,强调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帮助学生抵御不良文化或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18]。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形式不断出现,媒介生态也悄然发生改变,媒介素养也有了新的话语解释,旨在强调人们在使用新媒体获取信息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理解能力、选择能力、评判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内在的素质和修养。

大学生作为新媒体使用的主力军,能较好地适应新媒体环境并对这一平台有较强的依赖性,但总体来看大学生对于网络空间信息的甄别和批判能力还不够,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律意识还较弱。媒介素养教育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需要做到:一是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也是一种传播活动,这种传播活动的语境就是新媒体,新媒体传播格局的转变也必然会带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转变。与此同时,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和高校一线教师的作用,首先得提高教师群体的媒介素养,其次将媒介素养教育细化到具体的学生管理工作之中,并用具体的媒介素养案例来加以分析和引导。二是高校应制定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目标体系、评价体系及保障机制,建立一支高媒介素养的师资队伍去参与媒介素养课程建设,或定期不定期地开展相应的媒介素养讲座,并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大学生网络媒介实践活动。可以说,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不仅能增强大学生的媒体自觉,还能增强其抵御错误思潮的免疫力,有助于实现其对高校意识形态话语的接纳与认同。

3.3 增强实效性:借助新媒体开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新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效性直接关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有效性[19]。课堂教学熏陶着学生的思想成长,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及教学形式和内容都会对大学生产生直接影响。借助新媒体开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新模式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加强和改革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具体要求,也是提升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路径。

将新媒体技术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可从提升意识形态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巩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一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慕课、微课堂建设,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以剪短的教学视频予以呈现,学生运用课外实践课时进行自主学习,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则可针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关切点向教师提问,实现网络教学模式与课堂教学模式的统一。二是借助新媒体打造移动教学平台,并紧跟时政和学生热点关切科学设置话语议题。设置话语议题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关键,提升高校教师议题设置的能力和水平,是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内在要求,能更好地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好声音。与此同时,为更好解决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失语”、“失踪”和“失声”问题,还应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内容进教材、进课外实践活动与进课堂三者的有机统一。而高校教师则应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并懂得新媒体环境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和规律,创新意识形态传播的话语模式,并及时捕捉网络空间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意识形态教育。

3.4 评测安全性:建立高校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预警机制

新媒体环境下,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凭借网络霸权优势加紧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企图实现其和平演变的目的,我国高校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也面临严峻挑战。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巩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战略防线,是保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主导地位和维护高校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的能力和状态,是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保障。而高校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预警机制则是指高校网络空间的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是降低高校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对其安全性进行测评以及提升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保障。

建立高校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预警机制需要做到:一是高校教师应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政治敏感性[20]。底线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技巧和系统科学的思维方法,能有效地评估决策风险并预估出最坏的结果,以便作好守住最后防线的准备。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意识形态管理也需要坚持底线思维,要求高校教师明确学术研究虽无禁区但课堂讲授和网络言论要有纪律的底线,要求大学生要有抵制网上错误思潮和低俗之风的底线。与此同时,高校教师还应该增强对网络舆情的政治敏感性,新媒体不仅是交流的平台和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其网络空间的言论自由也是相对自由,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对此,高校教师应在坚持底线思维的基础上增强其政治辨别力,及时洞察和捕捉大学生在网络空间的思想动态,及时对其加以舆论引导,增强其话语权威。二是建立高校教师工作考评机制,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纳入高校全体教师的考核之中,要求高校全体教师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及守土尽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贯穿高校教育始终,掌握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提升高校社会主义气质的重要环节,作为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建设工程,不仅依赖于大学生对高校意识形态的认同,更依赖于高校教师对高校意识形态的认同。保证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并非只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责,而是高校全体教师的职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不仅应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还应贯穿于高校其他课程、校园文化、网络平台建设之中。建立高校教师工作考评机制,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高校工作的各环节。三是建立高校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防御效果评价机制。对此可以细化相应的评价指标并设置具体的指标权重,旨在定量把握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防御效果,评估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安全性并降低安全风险,以巩固新媒体视阈下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可以说,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防范需要高校党委、行政机构工作人员、一线教师及学生辅导员等明确各自主体职责,共同着力于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预警机制建设,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性与有效性,从而提升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

4 结语

总的来说,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凝聚共识的重大战略工程,是习近平新时代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新媒体在给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西方各种错误思潮的乘机植入带来了价值困扰、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失语和边缘的困境、大学生社会主义信仰则面临弱化的危险。回应新媒体带来的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嬗变,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保持思想的敏锐性和开放性,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的指导地位。立足于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原则,实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协调模式创新则是提升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题中之义。

参考文献
[1] CNNIC发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017-08-03)[2017-09-25].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708/t20170803_69444.htm
[2] 陈秀丽, 于慧勇. 多元社会思潮背景下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J]. 学术交流, 2010(12): 20–21. DOI:10.3969/j.issn.1000-8284.2010.12.005
[3] 黄楠. 新媒体环境下"把关人"理论的变异与危机管理[D]. 上海: 复旦大学, 2008.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246-2009017368.htm
[4] 蔡泉水.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 南昌: 南昌大学, 2016.
[5] 黄蜺. 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发展特点[J]. 社会科学家, 2015(12): 128–129.
[6]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 第3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601.
[7] 郑培钢. 主体间性视阈下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模式探析[J]. 高校教育管理, 2014(11): 114.
[8] [美]阿尔温·托夫勒. 权利的转移[M]. 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1: 372
[9] 付洪涛. 多元社会思潮下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 2015(7): 72–73.
[10] 郑永廷, 林伯海. 坚持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与话语权[J]. 思想理论教育, 2015(4): 13–14.
[11] 俞良早. 关于意识形态活动的基本规律-兼论中国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1): 4–6.
[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9.
[13] 邹绍清. 论意识形态的党性和人民性统一及其实现路径—兼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实践导向[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4(7): 82–86.
[14] 任志锋.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问题研究[D].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14.
[15]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 人民日报, 2013-08-21(1).
[16] 谢莉. 基于新媒体的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 衡阳: 南华大学, 2016.
[17] 侯欣. 新媒体视阈下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四种途径[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1): 77–78.
[18] 王莲华.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思考[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5): 108–109.
[19] 王学俭, 丁志刚. 春风化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实践[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 34.
[20] 李英俊. 普世价值冲击下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 太原: 山西财经大学,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