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Vol. 19 Issue (5): 40-46
农旅一体化助推精准脱贫与绿色减贫——以盘县娘娘山景区“三变”改革为例    [PDF全文]
张绪清    
六盘水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贵州 六盘水 553004
摘要: 旅游对贫困地区的就业创业发展、百姓脱贫致富、引导消费转型以及生活质量提升等具有较好的产业联动效应,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特别是农旅一体化项目建设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与现实意义。盘县娘娘山景区在农旅一体化实践中,通过创建联村党委,实现了联产联业、联股联心抱团发展;通过能人激励示范带动“三变”改革,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农村生态增值,为农村精准脱贫与绿色减贫提供了样本借鉴与路径选择。盘县娘娘山景区农旅一体化的实质,就是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农”思想与精准脱贫理念,直面贫困问题,尊重经济规律,有效培育和壮大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由此构成绿色减贫样本的理论逻辑与行动依据。
关键词: 农旅一体化     休闲旅游     精准脱贫     绿色减贫     娘娘山景区    
Integrating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to Promote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eduction——A Study on the Reform in Panxian Niangniang Mountain Scenic Area
Zhang Xuqing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Liupanshui Normal University, Liupanshui Guizhou, 553004, China
Abstract: The practice of agricultural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in Panxian Niangniang Mountain provides a sample reference for rural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eduction. The "three changes" reform, not only revitalized the natural assets and idle capital stock in rural areas, but also strengthened the rural collective economy, promoting agricultural efficiency, rural incomes and rural ecological value. To implement Xi Jinping's new thoughts on issues of agriculture, farmer and rural area and on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three changes" reform grasped the basic law of economic operation in the face of poverty, adjusted the productive forces and production relations, and cultivated new professional farmer groups. All these constitute the theoretical and action foundation for the green poverty reduction sample.
Key words: integration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three changes" reform     leisure tourism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green poverty reduction     Panxian Niangniang Mountain Scenic Area    
引言

21世纪以来,贫困问题无论是概念界定还是内容,无论内涵还是外延,抑或贫困标准以及评价机制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深度减贫亟需国家对既有减贫的理念、手段、方法以及策略实施战略性调整,以进一步加快贫困治理以及治理体系现代化。旅游作为一种可行的减贫手段和减贫方式,越来越成为可持续减贫能力构建的一种战略抉择。鉴于旅游产业发展对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发展、百姓脱贫致富、引导消费转型以及生活质量提升等方面的激励示范和带动作用,大力推进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农旅一体化,将对深度推进精准脱贫与绿色减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新一轮的乡村建设运动中,通过深化“三变”改革,将实践经验与减贫理念制度化和理论化,有助于扎实推进农旅一体化融合发展,强化旅游扶贫的价值效用和实践功能,这对深入推进新时期精准脱贫与未来绿色减贫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可以说,农旅一体化实践不仅是未来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更是当下农村可持续减贫的重要突破口,为精准脱贫与绿色减贫提供了模式借鉴与路径选择。

1 问题的提出

伴随中国农村减贫事业深入推进,贫困类型、程度、区域以及对象逐渐发生转型转化,传统扶贫方式、减贫模式、反贫手段以及策略方法等所释放的减贫动能与势能,一定程度上呈规律性递减。鉴于此,学界对于输血式、运动式扶贫中“越扶越贫”现象提出了质疑。为了有效规避“再返贫”问题发生,亟需建构一种包容性发展的“造血式”内涵扶贫模式,而注重扶贫质量与效益同步提升的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则为可持续减贫提供了方案选择。

19世纪中期,国外开始了旅游与农业融合发展问题探讨,主要体现为成立农旅组织与合作协会[1]。如1850年,德国建设“市民农园”用于果蔬种植,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为新型的生产性景观。1919年,德国颁布《市民农园法》,成为世界上最早制订市民农园法律的国家[2]。随后,意大利成立农业与旅游协会;日本出现“农家乐”,并演绎成当今流行的乡村旅游模式。20世纪中期到20世纪末,世界旅游发达国家在土地和财政方面出台了相应的计划和条款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在执行力度上不断强化旅游与农业融合发展。1954年,法国成立“法国农家旅舍网”,引致农业与渔业协会、农业商会、法国国际旅游推广协会等组织和中介机构成立,促进农业旅游的经验交流、信息传播和人才培训。1983年,德国实施市民农园项目,将经营方向由传统生产转变为农业耕作体验与休闲度假[3]。美国则注重从政策上鼓励农业旅游,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其健康发展,1992年设立“农村旅游发展委员会”和“农村旅游发展基金”,既注重政策理论研究,也注重资金、保障等扶持[4]。同期,日本“绿色旅游”作为国民生活的一种新方式被正式推出[5]。1994年,韩国制定《农渔村整备法》,鼓励和支持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1999年,日本制定了《粮食·农业·农村基本法》,以推进“绿色旅游”发展。

20世纪70年代,我国台湾地区出现以休闲农业为载体依托的农旅融合发展。80年代后期,休闲观光农业无论内容还是形式均获得较大发展,部分地区甚至出现自助农园、森林游乐区以及休闲娱乐农场,休闲农业开始走向多元化和经常性经营[6]。可以说,休闲农业发展奠定了农旅一体化雏形。90年代设立并实施“发展休闲农业计划”与“发展都市农业先驱计划”,各地创办了示范性的体验型市民农园[7]。在我国大陆地区,农旅一体化发展理念可追溯到1991年全国旅游局长会议提出的“旅游扶贫”。经过探索性实践和政府推动,1996年,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旅游局专门召开旅游扶贫工作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和总结[8]。作为一个由政府部门结合扶贫工作实践探索出来的减贫思路,2000年,宁夏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挂牌成为一个重要标志。21世纪以来,农旅一体化理论探索随实践推进不断升温。在政府与市场的互推格局中,一体化战略、产业集群以及供应链管理等理论[9],为农旅一体化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一般而言,在开放性产业系统中,互补产业可以直接导致产业耦合,产业间的非线性耦合效应将推动产业系统向高级有序结构演进[10]。旅游扶贫有助于打通旅游和农业的时空通道与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以旅推农,以旅促农,农旅耦合”发展,积极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最终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增长方式转型。

目前,我国学界要么侧重于农旅一体化的概念界说、理论阐释、现象描述以及个案或断面探讨,要么侧重于产业的融合机制、耦合效应等宏观研究。但在旅游扶贫深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综合集成研究方面,特别是对当下中国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区参与为特点的“嵌入式”旅游扶贫模式,以及“扶贫—脱贫—再返贫”问题展开的专题研究尚不多见。也就是说,“究竟什么样的旅游扶贫具有可持续性?或者说,什么样的旅游扶贫开发模式能规避‘边脱困、边返贫’现象” [11]。市场化面向与产业链建构的农旅一体化,则为资源资本化与资本资源化搭建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科学对接的操作平台。

2 农旅一体化的基本价值意涵

新时期里,反贫主体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企业还是社会组织,集体抑或个人,均意识到任何单一的减贫措施、手段、策略均难以从根本上治愈“贫困综合症”,需要从多维视角对贫困重新识别研判,借助多元方法、手段与减贫策略的综合运用,加快减贫逻辑思维转换与治贫理念转型。目前,通过农旅融合发展,可以最大化吸引贫困者参与,激发其减贫的内生动力,实现可持续减贫。

就概念而言,农旅一体化是将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有机结合的一种产业发展新模式,是实现产业融合的新手段。它是在充分尊重农业产业功能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农业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以农业旅游休闲项目、农业配套商业项目、农业旅游地产项目等为核心功能架构,整体服务品质较高的农业旅游休闲聚集区。伴随科技进步与生产力水平提高,农旅一体化在促进生产关系、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上发生了深刻变革。正是在维护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农旅一体化通过综合开发利用乡村的生产资源,整合发展要素满足生活质量提升与市场需求,追求并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从内涵上看,农旅一体化发展开创了农业与乡村旅游两栖化经营模式,为现代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具体讲,农旅一体化内容涉及农旅合一、乡村景区化、产业立体化、经营共生化、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等方面。作为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一种形式,农旅一体化拓展了旅游资源类型,使农业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正如《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的那样,“发展休闲农业,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消费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也指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将其作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四大举措之一。这一决定实则指出了“三农”问题的解决,既要立足乡村自然生态本底,人文、社会以及文化等资源禀赋,又要遵循现代产业发展规律,加快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跳出传统农业组织经营形式,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通过乡村旅游促进农业与第三产业融合,依托旅游发展实现三大产业的“接二连三”。

总之,农旅一体化发展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健康的绿色食品,帮助其释放繁忙的城市生活与工作压力,提供休闲度假与农耕体验的最佳去处,而且为农民脱贫致富建立高质量的产品体系、服务体系和会员体系,建立高质量的生态圈提供实践载体。通过产业、扶贫、文化“三结合”正向循环,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同时还为农村电商提供就业创业发展平台。

3 盘县娘娘山景区农旅一体化的探索

为了便于研究,笔者以盘县娘娘山农旅一体化实践作为“三变”改革的典型样本,用以探究农旅一体化如何以为农村精准脱贫与绿色减贫提供实践借鉴。

3.1 盘县娘娘山景区概况

盘县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景区位于贵州六盘水市的盘县与水城县交界处,处于东经104°45 ′ 24″—104°51 ′ 41 ″,北纬26°4 ′ 25 ″—26°8 ′24 ″之间的区域,涉及盘县普古乡、淤泥乡、保基乡和水城县龙场乡、顺场乡、花戛乡等,景区规划面积275平方公里,预计投资50亿元。这是一个由贵州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盘县普古银湖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6家公司、8家合作社共同打造的一个农旅一体化特色景区。景区涵盖六车河大峡谷、天生桥、天山飞瀑、水帘洞等喀斯特地貌景观,集农业观光和休闲度假为一体。在海拔2 319米高的娘娘山山顶,形成3万多亩连片分布的泥炭、苔藓、沼泽湿地,享有“华南第一高原湿地”美称。通过“三变”改革,娘娘山景区2015年列入贵州省“100个旅游景区”名录建设。目前,已打造成具有山地特色的国家准4A级旅游景区、全国优选旅游景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景区、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以及贵州党建扶贫示范基地。

3.2 娘娘山景区农旅一体化发展特点

在整体功能上,娘娘山景区由休闲农业产业化和休闲旅游度假“两大版块”组成。依托奇秀的自然景观、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独特的山地农业条件,娘娘山景区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工作思路,坚持“以农业带动旅游,以旅游促进农业”,创造性地将农业园区建成旅游景区。经过探索性实践,景区已被打造成一个集休闲、度假、避暑、观光于一体的大健康旅游目的地。

2012年以来,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示范园以“三变”改革为引领,把农村和村集体的土地、林地、房屋、水域和自然风光等资源,量化入股到产业园区、农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推动了山地特色农业产业朝着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以及市场化方向发展。因地制宜深度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3155”工程,有效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生态增值,最终形成“一园三产业”的休闲农业版块,不仅有效弥补传统种植受气候影响延长生长期的缺陷,而且经济效益和生态旅游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同时,在猕猴桃、刺梨、蓝莓三大基地产业化基础上,与加工厂房相配套的深加工特色产业生态链迅速形成。

娘娘山景区旅游度假版块由“一心五园三景区”组成。“一心”主要涉及五个功能区,即会议、酒店、综合服务区,拓展区及儿童娱乐区,温泉别墅区,温泉疗养区,以及特色步行街区、陶氏宗祠和观音古庙等游览区。“五园”主要包括以探险为主的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以休闲运动养生为主集酒店、垂钓、划船、蓝莓采摘为一体的蓝莓观光园,休闲体育公园与天鹅湖湿地公园,以及以杨梅、石榴、樱桃、车厘子、红梨、核桃等多个品种水果的采摘为主的特色水果采摘园。总之,依托自然农业和旅游资源,娘娘山景区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形成以农业带动旅游、旅游促进农业为特色与亮点的全域旅游模式。

3.3 “三变”改革促进娘娘山景区农旅一体化发展

2012年以来,宏观经济形势巨变,煤城六盘水针对农业发展短板问题主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在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过程中,摸索出“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模式。经过探索性实践,娘娘山景区农旅一体化成为精准脱贫的典型样本。

第一、资源变资产。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促进“高效农业+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基础上,对村民和村集体的土地、林地、草地等资源进行流转,依法确权量化入股农业合作社。先后将景区内8个行政村的10.68万亩生态林、湿地、水面、耕地、河流、溶洞等自然资源依法确权,将村集体和农户的资源变为在企业中的股权,实现农民与企业“联产联业、联股联心”融合发展。

第二、资金变股金。改变国家扶贫、发展类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式,将单个农户分散化“一次性”投入转为集中入股企业进行“长效性”投资,扶贫方式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合作社成立以来,整个园区一共整合支农、涉农资金4.23亿元。仅在舍烹、播秋和新寨三个村,就整合国家投资在“一事一议”、环保卫生、消防安全、特色农业产业等新农村建设上的资金1 772.14万元,将其作为股金入股农业合作社参与刺梨基地、基础设施、农优特产品等项目开发。经过探索实践,2016年村集体和农民年分红16 000元,惠及3个村1 276户2 916人,其中394户贫困户701人直接受益。同时,将大连市对口支援扶贫舍烹村、播秋村的资金250万元,投入银湖合作社发展村集体经济。2015年,景区内19个村的集体资金93.7万元变成股金,按12%的年利率固定分红,年均分红达10万元,普古乡6 200户24 000余人直接获益。

第三、农民变股东。目前,娘娘山景区的农民和村集体利用土地、资金等入股景区发展,人均收入从2012年不到4 000元,增加到2016年的12 200元,涉及贫困户670户2 340人,按股比计算,每户年均增收6 000元。景区内,主要的8个村以21 800亩土地入股刺梨、猕猴桃、蓝莓等产业发展,直接参与保底分红。按合同规定,每5年上调10%的分红比率,且年均分红830万元。对无资金入股的村民,公司采取“农户入股多少、公司就垫资多少”的原则,带动8个村465户农户成为股东。同时,公司承担风险为625户农户向银行贷款,每户8万元,用于景区房屋改造和温泉小镇项目建设,合同期满后公司替农户偿还贷款,农户按股比分红[12]

另外,按照盘县“211”扶贫模式,娘娘山景区还与盘县旅游文化投资公司合作投资6 000万元,对景区内138户贫困户实施生态移民搬迁安置帮扶。整合各类资金1.2亿元,用于投资建设“三变”商业街。待商铺运营盈利后,收益以普惠股的形式按一定比例固定分配给973户贫困户,实现辖区内贫困人口“三变”入股全覆盖与整体性脱贫。

3.4 “三变”改革加快娘娘山景区精准脱贫与绿色减贫 3.4.1 摆脱贫困问题束缚

通过“三变”改革,娘娘山生态农业产业园区内964户农民变成了企业的股东。2015年,园区企业发放农民工资和股东股金超过1000万元,全村人均年收入高达14 000元。2012年,景区内的舍烹、新寨、天桥、播秋、嘎木、卧落、厂上、水坝8个村465户村民以现金、土地等资源入股并成立普古银湖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因地制宜地选择发展猕猴桃、蓝莓、刺梨等特色农业。通过农业带动旅游,将旅游资源和农业资源优势积极转变为经济优势和资产优势,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不仅为精准脱贫找到一个重要的突破口,而且走出一条绿色减贫之路。特别是2 220户、5 455名农民成为专业合作社的股东,1 161名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无不彰显“三变”改革的强大生命力。“三变”改革不但让普古乡周边的百姓受益,还辐射带动水城县周边乡镇50 000~60 000名百姓脱贫发展。“三变”带动娘娘山景区内核心区域8个村1 472户2 450人全部实现脱贫,农户年均增收4 000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12 246元。“三变”让舍烹村这一曾经远近闻名的穷山村化蛹成蝶,变成如今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全国文明村镇”。

3.4.2 形成现代产业体系

娘娘山景区按照“有变就变、能变则变、灵活多变”的原则,迅速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有效促进“旅游+三变”协同发展。在农业产业化方面,建起集现代农业科技展示、苗木组培、休闲观光等于一体的“银湖农业科技示范园”,推广和种植猕猴桃11 000亩,刺梨30 000亩,蓝莓13 000亩。另外还种植红豆杉、核桃及其他特色水果46000亩,总面积达10万亩,形成了产业带动、连片开发与精深加工相配套的产业链。在休闲旅游度假产业方面,一方面是以旅游接待中心项目建设形成消费经济新增长点;另一方面是以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天鹅湖湿地公园、娘娘山体育公园、特色水果采摘园、蓝莓观光园“五园”为载体,以及以六车河大峡谷、天山飞瀑、天生桥“三景区”为载体,发展探险、地质科考、人文风情等旅游项目。

3.4.3 旅游业态蓬勃发展

娘娘山景区以“三变”改革为抓手,全力打造农旅融合“两镇八区十八景”。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建成以刺梨、蓝莓、猕猴桃等精品水果为主的14.2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同时,借天山飞瀑、高原湿地、温泉度假小镇、水上乐园、“三变”商业街等18个景区,带动发展农家乐、农家旅馆、超市90家,解决1 000余名农民就业,带动3010户农户增收。其中,贫困户1 472户2 450人直接受益,农户年均增收4 000元,提升旅游扶贫效益。2016年,农业旅游观光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实现产值5 000多万元。目前,随着温泉度假小镇、天鹅湖湿地公园、桃源五星级酒店、直升机停机坪相继建成投产,娘娘山景区已初步建设成为集浓郁民族文化、原生态自然景观、特色农业观光、养生休闲运动为一体的国际大健康旅游目的地。

4 娘娘山景区农旅一体化的经验与启示

作为新形势下的治贫方式,精准扶贫纵向上吸取粗放式扶贫的经验教训与横向上致力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与价值相结合[13]。“三变”改革助推农旅一体化,成为农村脱贫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客观依据,同时成为生活质量提升与生活方式选择的未来面向。

4.1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的“三农”思想以及扶贫攻坚战略思想

农旅一体化是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三农”问题的新思想与脱贫发展新理念的一次生动实践。通过娘娘山景区“三变”改革,创造性地运用习近平扶贫战略的新思想与新举措,加快了脱贫发展,构建起新时期的乡村治理体系,促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有效巩固党在农村基层的政权建设。其价值意涵不仅在于有效激活农村长期闲置的存量资产、自然风光以及人力资本,而且有效激发农村发展的生机与活力。通过“三变”改革,实现农村资源、资金、资产以及劳动力等发展要素的重新聚合,促进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形成,有效弥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中的“分得彻底,统得不够”问题。作为“三变”改革中的精准脱贫典型样本,娘娘山景区农旅一体化发展模式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完善了农村生产关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4.2 直面贫困问题,主动谋变与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创新精神

“三变”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一个缩影,通过六盘水整市推进和贵州省试点推广,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促进了农业生产增效与农民生活增收,实现了农村生态增值,为绿色减贫提供了实践借鉴。“三变”让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和产业优势,实现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倍增,得到党中央和省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在某种意义上,“三变”对深化全国农村综合改革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娘娘山人通过凝心聚力,坚持“以人为本,游客至上,用心经营,用情服务”的核心价值观,特别是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为特困区精准扶贫与绿色减贫探出了一条新路。正是本着“把生态做成产业,把产业做成生态”的理念,景区逐渐被外界知晓,发展成融浓郁民族文化、特色农业观光、自然生态景观、养生休闲运动为一体的人居环境和谐大美景区与生态文明社区,一个优质的健康旅游目的地正在形成。

4.3 尊重经济规律,积极响应市场经济情势变化

在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的改革中,娘娘山景区通过资源整合与资金重组形成规模经济,从根本上破解了资金、资源和农民“三分散”的发展难题。“三变”作为一个地方性探索实践形成的开放性经验,其价值意涵在于遵循产业规律,抓住“三农”问题的基本要领;把握住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有效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一方面,“三变”改革是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政策上的主动完善。针对集体经济“统得不够,分得彻底”的问题,在充分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基础上,是一次生产关系的主动调整。另一方面,“三农”问题的最大症结在于农村经济弱质化运作、农业滞后性发展以及农民贫困化生存,针对农村资源碎片化、涉农资金分散化、农民资源闲置化问题,“三变”从“病理学”的角度为“三农”问题开出了具体处方,有效助推农村资源、资金、资产增值,以及农民身份转化。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对农民和集体土地、资源、资产确权量化,估价入股企业发展,实现了规模经营,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加快了资源资本化,为农村精准脱贫与绿色减贫找到了新的突破。

4.4 榜样激励示范,壮大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兴起

农旅一体化顺利推进,主要得益于“三变”改革带来的改革红利、政策红利和市场红利。改革中,涌现出一批敢闯敢拼、敢作敢为的探索者、实践者与奋斗者,其中,娘娘山下苗族青年陶正学就是新型农民的典型代表。他从16岁开始,迫于生计外出打工。经过30多年打拼,如今变成远近闻名的农村致富带头人。本着“大家富才算富”的朴素理念,无论搭桥修路、建设学校,还是资助贫困生,帮助困难家庭等,他都始终不遗余力资助家乡发展,2011年,陶正学成立盘县普古银湖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根据发展规划,农民既可采取以土地、资金入股加入合作社,也可以无偿借钱的方式让其加入。目前,该方式已吸纳460户村民入社,带动舍烹村及周边村寨群众1 200人就业。农民放弃广种薄收的玉米转而种植刺梨、蓝莓、猕猴桃等精品水果,传统地道的农民变成现代“农业产业工人”,职业农民群体迅速崛起,昔日穷乡僻壤的小山村变成省级农业示范园、国际级农业科技示范园以及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4.5 联村党委建设,实现“联产联业”“联股联心”抱团发展

为谋求娘娘山景区各村寨共同发展,地方政府积极创新基层党建扶贫模式,推进区域性整体脱贫。在中共盘县县委、普古乡党委指导下,以舍烹村为核心,联合周边8个村党支部和1个景区企业党支部,共同组建了六盘水市第一家联村党委普古乡娘娘山联村党委,按照“村务共商、规划共谋、资源共享、产业共建”的总体思路,联合推进整体性扶贫攻坚。在联村党委和娘娘山公司牵头组建合作总社的带领下,形成“1+8”扶贫产业合作模式,带动精品水果采摘、农家乐、乡村客栈等农旅融合产业发展,初步实现“坡坡花果山、户户农家乐”与贫困户参与经营就业。同时,依托联村党委,整合景区8个村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成立了娘娘山联村驻村扶贫工作队,不仅创新基层党建扶贫模式,而且按照扶贫攻坚先行先试、专业技能跨村共享、扶贫项目联合实施的方案,实现了驻村扶贫资源的有效整合、精准利用和科学配置,在“联产联业”的基础上实现“联股连心”,提升了党建扶贫效益。

5 结语

当前,盘县娘娘山农旅一体化实践成为精准脱贫与绿色减贫样本,其“三变”改革激活了农村长期闲置的山水、气候、土地等自然资源,有效调整了农村生产关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但是,伴随改革深入推进,仍有诸多问题尚待破解。

首先,应深化“三变”改革,尽快形成“三变+N”的精准脱贫模式,为农村综合改革提供操作经验和实践借鉴。强化资源整合与改革创新,探索“村寨变景区、农舍变旅馆、农民变导游”新“三变”模式,加快农户权益资本化与股份效益最大化,将实践模式进一步推向深化,促进全省、全国的精准脱贫与绿色减贫工作深入开展。

其次,应引导农户利用土地入股景区,加快农旅一体化发展。采取招商引资、融资方式吸纳社会闲散资金支农,既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转为股金,又要动员广大贫困户参与“三变”。发挥市场手段微观调节,整合资源、资金和资产助推“三变”,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强化制度供给。

最后,应深度挖掘旅游资源与项目建设,将平面式开发变为立体式开发。形成若干有文化、有内容、有市场、有产业、有收益的旅游扶贫模式。加强景区的点策划和面布局,尽快融入大区精品旅游线,共同打造西南生态旅游圈。同时,利用大数据发展大健康旅游。

参考文献
[1] 王琪延, 张家乐. 国内外旅游业和农业融合发展研究[J]. 调研世界, 2013(3): 61–65.
[2] 秦秀红. 发达国家和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概况、类型与特点[J]. 世界农业, 2010(5): 54–56.
[3] 张蓓, 万俊毅, 文晓巍. 国外农业旅游的模式比较与经验借鉴[J]. 农业经济问题, 2011(5): 100–105.
[4] 钟剑麟. 美国农业地区的旅游开发[J]. 国土经济, 2002(4): 44–45.
[5] 慎丽华, 森豪利, 郝艳萍. 中日韩三国"绿色旅游"的理念与现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4): 30–34.
[6] 袁燕才, 杨贤智. 台湾休闲农业的崛起及其对我省的启示[J]. 广东农业科学, 1994(1): 1–3.
[7] 吴人韦, 凌诗佳. 台湾乡村旅游的发展及启示[J]. 台湾农业探索, 2006(3): 32–35.
[8] 于乐荣. 旅游扶贫的原则及方式[J]. 中国国情国力, 2016(7): 48–50.
[9] 张晓慧. 乡村旅游一体化战略模式研究[J]. 农业经济, 2010(10): 17–19. DOI:10.3969/j.issn.1001-6139.2010.10.006
[10] 张英, 陈俊合, 熊焰. 旅游业与农业耦合关系研究及实证——以湖南省张家界市为例[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35(6): 109–113.
[11] 饶勇, 徐圆, 骆泽铭. 旅游扶贫开发模式、关系性嵌入与知识转移关系[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37(6): 128–133.
[12] 林荣朝. 创新"三变"改革发展助推旅游脱贫攻坚——盘县娘娘山景区旅游改革发展侧记[N]. 贵州民族报, 2016-11-30(C1版).
[13] 夏书明, 吴晓燕. 精准扶贫研究现状综述[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9(2): 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