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Vol. 19 Issue (3): 85-91
概念整合—转喻双重视阈下浅近文言翻译研究——以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    [PDF全文]
胡杨, 梁燕华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4
摘要: 概念整合理论揭示了人类信息经整合建构层创意义的认知机制。转喻是人类基本思维方式,可为概念实体理解提供心理可及。从概念整合和转喻视角,以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个案,探究浅近文言翻译过程的认知机制,发现在源语文本解构阶段,转喻思维为原文信息空间发生的信息重组提供认知理据,重组信息经由概念整合过程参与译文构建,由此建构的译文的部分文本内容承继转喻特性,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认知主体在翻译过程中潜意识调用了转喻思维。概念整合—转喻双重视阈下对翻译过程进行研究,一方面可识解译文建构过程中认知主体涉及的认知选择,另一方面可促进对翻译实践以及翻译教学的指导。
关键词: 概念整合-转喻翻译模型     概念整合     转喻     浅近文言翻译     《浮生六记    
Translation of Hemi-classical Chines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onceptual Blending and Metonymy A Case Study of Lin Yutang's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HU Yang, LIANG Yanhua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04, China
Abstract: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proposed by Fauconnier discloses the cognitive mechanism on how human information is integrated and constructs emergent meaning. While metonymy, a fundamental way of human thinking, can provide mental access for the comprehension of conceptual entities. By making a case study on Lin Yutang's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we explore the cognitive mechanism of hemi-classical Chinese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onceptual blending and metonymy. The analysis reveals that metonymic thinking could afford to explain the cognitive motivation of information rearrangement occurring in original information space in deconstruction of source language. The rearranged information could then partake in constructing the translation via conceptual blending process. And the translation thus constructed would inherit some metonymic characteristic, and to some degree demonstrate the fact of cognitive subject's subconscious utilization of metonymic thinking. Researches of translation proces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onceptual blending and metonymy could reveal the cognitive selection by cognitive subject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construction on one hand, and facilitate translation practice and translation teaching on the other.
Key words: conceptual blending-metonymy model     conceptual blending     metonymy     translation of hemi-classical Chinese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引言

浅近文言(hemi-classical Chinese)集文言与白话之所长,打破了文言与白话长期二元对立的壁垒,极大丰富了汉语表达形式。较之正儿八经的文言,浅近文言稍显活泼之趣;比之纯粹的白话,其平添几分锤炼之功[1]。明末清初,浅近文言发展态势强劲,备受文人骚客青睐。既有研究表明,浅近文言(文体)多被广泛用于翻译国外文学作品[2-4],其对外译介却鲜少受到关注。作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浅近文言见证了中国语言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因此,研究浅近文言及其译介意义重大。作为一项认知活动,翻译同时受语际切换、文化、心理等多因素制约,兼具创造性和艺术性。概念整合是一种普遍的、基本的认知操作,是人们主要的思考方式[5],可用于解释创造性文本的来源及其生成动因。浅近文言翻译过程中邻近性概念会被激活,其间转喻思维被无意识调用。笔者拟从概念整合与概念转喻双视角,以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剖析浅近文言翻译过程中译文生成的认知路径,并揭示源语与译语转换过程中转喻思维如何影响译文产出。

1 概念整合—转喻与浅近文言翻译 1.1 概念整合的典型模型

概念整合理论由美国语言学家Gilles Fauconnier与Mark Turner共同提出,是用于探寻人类信息整合、描述后台认知系统的理论框架[6]。该理论以心理空间理论为基石,动态揭示了意义建构的生成机制。Fauconnier[7]指出,心理空间是用以描写人们在思考或交谈时为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之目的而形成的,通过框架和认知模型构成的一种认知结构。但是,心理空间仅是临时性的信息集合。为勾勒并完整描述语言表征背后的人类后台认知运作,还需将心理空间的相互映射与连接纳入考量。由此,Fauconnier & Turner在心理空间理论基础上,将其优化发展为概念整合理论。典型的概念整合模型(如图 1)以两个心理空间作为起点,即输入空间(input space),经过结构投射(structural projection)形成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和合成空间(blend)。

图1 典型的概念整合网络模型示意图[8]

参照图 1,两输入空间中的部分组织或结构跨空间映射至类属空间。类属空间反映两输入空间共有的抽象组织结构,为投射与合成提供关联与理据。接着,参照类属空间,两输入空间中的组织或结构选择性投射至合成空间,并经过组合(composition)、完善(completion)、扩展(elaboration)三个相互关联的认知过程最终生成层创结构(emergent structure)。层创结构是信息整合后的创新概念,也是该模型的核心,更是概念整合核心之所在。

1.2 转喻的本质

根据认知语言学,转喻根植于人类日常生活经验,是人类思维方式之一。就其本质而言,转喻具有概念性、无意识性与体验性,即同一认知域中具有邻近性关系的概念依托人类具身体验被无意识激活,从而产生转喻现象。

Radden & Kövecses[9]将转喻定义为发生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中的认知操作过程,其中一个概念实体即喻体为另一概念实体即喻标提供心理可及。该定义至少涵盖三个方面内容:理想化认知模型、概念实体与心理可及。其中,理想化认知模型表明转喻发生的场境,是“一种复杂的、整合的完型结构” [10],其反映了在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中人们对某个或某些领域里相同经验的理想化识解[11];概念实体不局限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思维中的任何概念都可视作概念实体;心理可及指用转喻表达的实体作为参照点为所需的目标实体(即实际所指的实例)提供心理可及[12]

Radden & Kövecses指出,转喻依据理想化认知模式中喻体与喻标的关系,可分为整体ICM与其部分之间的转喻和整体ICM中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转喻两大类,这两大类又可各自细分为7小类和8小类转喻类型。笔者的研究亦以Radden & Kövecses的转喻分类为参照[9]

1.3 概念整合—转喻模型下浅近文言翻译的工作机制

明清时期,文人尺牍多以浅近文言写就。这类文体嵌白话以文言,引文言入白话,二者相互交织,营造出“凝练而不古奥,雅致而不艰涩,显豁而不俚俗,舒缓而不拖沓” [1]之感。句式上,浅近文言奇偶交错,骈散并置,语法较为随意。但其文言味道醇厚、白话气息浓烈,其间或省略,或旁征博引,或夹杂地域方言。由是观之,一方面,浅近文言文字内部语义并非字面意义之所及,精确理解其内容有赖于对邻近性概念的识解,因此浅近文言语言内部涉及转喻思维。另一方面,中西在文化、思维、心理等方面存在差异,翻译过程中需协调多方认知,为有效传递文化内核,转喻思维同样会得到激活。因此,转喻思维触及浅近文言及其译介多个维度,翻译过程中如何把握其中精髓有待思考。

翻译活动极具创造性,其间涉及对原文文本的解构与译文文本的建构问题。在理解与建构过程中,翻译主体需调动概念化意象图式,有组织地整合不同概念,最终形成以原文文本为蓝本的新的语言表达,即译文,该过程中概念整合能力被无意识地调用。

翻译活动中转喻思维与概念整合能力协同作用,在翻译浅近文言时,译者作为特殊读者个体,需对原文文本进行“解剖”,即通过考察原文的遣辞措意、句法特征、逻辑结构等信息,以获取对原文信息的适当理解。同时,在译者感觉运动系统参与下,原文信息中部分概念实体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ICM)中潜意识地激活邻近性概念实体,被激活的概念实体得到凸显并与之前未参与相同操作的其他概念实体共同形成原文信息空间。在该过程中,译者会潜意识调用转喻认知能力(如图 2),即以部分概念实体(喻体)为参照,就该概念实体所在场境(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为另一邻近性概念实体(喻标)提供心理可及。

图2 转喻思维下的原文信息空间

在此基础上,译者回归翻译工作本身,在转喻思维影响下,潜意识激活并提取译语社会规约下与原文信息空间概念实体匹配的表达方式、知识体系等,形成译者信息空间。接着,类属空间对原文信息空间与译者信息空间共有抽象成分进行意义提取,指导两输入空间信息进行整合,并选择性投射至译文空间。在该空间中,从输入空间投射进的信息作为译语表达素材,经过一系列认知操作转化为译文,最大程度地帮助译语读者感知原文精髓(如图 3所示)。

图3 概念整合—转喻翻译模型示意图
2 概念整合—转喻双重视阈下林译《浮生六记》的译文构建机制

《浮生六记》为清代文人沈复以浅近文言所著的自传体散文小说,全文笔触清逸。小说生动地记载了作者与妻子陈芸志趣相投,其后伊人香消玉殒天人永隔的寻常百姓生活故事。个中情节虽缺少跌宕起伏,但性灵且饶富生活情趣。目前,该书《闲情记趣》的《童趣》部分已被收入人教版语文课本(初中)。作为《浮生六记》对外译介第一人,林语堂在创作译文期间,曾校稿不下数十次,该译本可谓其最见翻译功底之作。再者,《浮生六记》是林语堂深刻认识当时社会时局后希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系列之作,展现了其文化态度的转变,该译本亦是现有英译本中最具影响力版本。笔者运用概念整合-转喻翻译模型,以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为参照,尝试从因果转喻、事物—部分转喻、事件转喻等不同转喻类型剖释浅近文言翻译中译文的构建机制,以及源语与译语转化中译者调用的转喻思维。

2.1 因果转喻模式下浅近文言翻译的概念整合

因果转喻以因果关系为雏形,可分为原因转指事件结果以及结果转指造成该结果的人或事(即原因)两个子类。林译《浮生六记》中,概念整合认知模式建构形成的部分译文文本与原文文本构成因果转喻关系。

例1:杯盘狼藉,各已陶然,或坐或卧,或歌或啸。

译文:Then the cups, bowls, and dishes lay about in great disorder on the ground, while we were already slightly drunk, some sitting and some laying down, and some singing or yelling[13]118–119.

翻译活动肇始前,对原文文本解构环节必不可少。以例1为例,在该过程中,译者对浅近文言文本进行识解,参透其语义内涵,获取与原作者体验相仿的概念化认知映像,即三两好友把酒言欢,醉情忘我,怡然自若。基于该认知映像,部分概念实体发生概念迁移,如“陶然”原指快乐的样子,但该状态由饮酒醉意渐浓引起,由此识解该概念实体时,与“陶然之感”密切联系的陶然之缘由得到激活,转喻思维无意识调用,造成“陶然”的原因醉酒被转指“陶然之感”,该转喻类型属因果转喻(如图 4)。

图4 因果转喻思维下的原文信息空间

在这一过程中,转喻激活的概念实体“醉酒”与既有的认知体验概念“三两好友”等形成原文信息空间。随后,译者为完成译语作品创作,首先进行身份转换,即从读者思维切换至译者思维,并潜意识激活译语社会文化规约下与原文信息空间相匹配的概念实体,形成译文信息空间。在原文信息空间与译者信息空间参照下,具身体验认知为处于不同社会体系个体提供类似的认知观感,即畅饮让人忘却忧烦、物我两忘,该认知体验形成类属空间基础,激活两输入空间对等概念实体进行跨空间映射。其后两输入空间概念实体在类属空间约束下选择性投射至译文空间,为译文建构提供语言编码素材。然后,译者努力在译语表达方式下重塑原文文本意欲传递的认知映像,经过多方考量并融入一系列认知操作,最终确定译文文本,帮助译语读者理解源语作品即浅近文言文本内核(如图 5)。

图5 概念整合—因果转喻翻译模型

上述还原译文建构过程涉及的认知思维方式表明,因果转喻思维无意识调用致使已经识解的原文文本信息发生信息重组,重组后的原文信息潜移默化地作用于译文建构,由此建构的部分译文文本与原文文本间存在转喻关系。此外,林译《浮生六记》中,译文与原文反映译者调用因果转喻思维的实例并不仅限于例1中的“陶然—slightly drunk”,其他多处均能体现该类转喻认知思维被激活,如“不敢造次—refrained”等。

2.2 事物—部分转喻模式下浅近文言翻译的概念整合

事物—部分转喻主要包括整体转指部分以及部分转指整体两种转喻类型。在《浮生六记》林译本中,译文与原文体现该类转喻的实例并不罕见,如“上下—people in the family”中蕴含整体代部分的转喻。笔者以例2为个案,动态分析这种转喻机制下浅近文言翻译中的概念整合。

例2:况锦衣玉食者未必能安于荆钗布裙也。

译文:Besides, one who is used to beautiful dresses and nice food like her will hardly be satisfied with the lot of a poor housewife[13]138–139.

在例2中,译者最初以读者身份接触原文,逐步解构其所包含的文化意象、语义信息等内容,并在该过程中感知靠近原作者体验的概念化认知映像,由此形成与该情境相关的概念化意义,即“成天生活奢华之人往往难以安于平常生活”。“锦衣玉食”“荆钗布裙”作为中国社会特有的文化意象,反映了不同阶层民众的生活状态。作为读者的译者下意识将“荆钗布裙”与“贫穷农妇命运”联系起来并侧显后者,转喻认知思维得到激活,“荆钗布裙”被转指贫穷农妇命运,其属于事物整体代部分转喻(如图 6)。

图6 事物—部分转喻思维下的原文信息空间

在该转喻内部,贫穷农妇与荆钗布裙存在所属转喻,该转喻是整体—部分转喻形成的基础。转喻认知思维激活的概念实体“贫穷农妇命运”协同原有概念实体“锦衣玉食”“安于”等形成原文信息空间。随后,译者跳脱读者身份,回归本源,开始译文建构工作。该工作模式下,译者启动目的语社会文化规约下符合原文信息空间概念实体表达的知识储备,形成译者信息空间。源语与译语社会体系下,人们对各阶层民众生活状态的具身认知大抵相同,基于该认知体验,富足者难以适应贫穷生活境况的认知观感具有相似性,类属空间初步形成。通过提取原文信息空间与译者信息空间对等概念实体抽象成分,类属空间结构愈发明晰。在类属空间影响下,两输入空间概念实体选择性投射至译文空间。在该空间中,投射进的概念实体在融入译者认知操作后经过不断整合,最终生成译文(如图 7)。

图7 概念整合—事物—部分转喻翻译模型

上述分析表明,事物—部分转喻思维在浅近文言解构阶段被潜意识调用,而后得到激活的概念实体与已识解的原文文本信息经过信息重组共同服务于后续概念整合过程,据此建构的译文中部分文本与原文文本存在转喻关系。由此可见,浅近文言翻译过程中,译者潜意识调用的转喻认知思维可借助译文得以显露其踪迹。

2.3 事件转喻模式下浅近文言翻译的概念整合

事件转喻主要是指分事件与事件整体之间相互替代而产生的转喻,该类转喻生成理据在于事件是由众多同时发生或相继发生的分事件组成的整体。例3所示浅近文言及其译文间部分概念实体体现事件转喻,笔者尝试对浅近文言翻译过程中涉及的概念整合—转喻认知方式进行适当解读。

例3:逢森亦托友人夏揖山转荐学贸易。

译文:As for my son Fengsen, I also asked a friend of mine by the name of Hsia Yishan to place him in a shop as an apprentice[13]146–147.

浅近文言翻译过程主要涵盖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译者从读者角度出发解构原文文本;另一方面,译者作为文化传播使者建构译文,创作译语作品。在原文文本解构阶段,译者即读者细细品读浅近文言文本,厘清该文本主要语义信息,形成贴近原作者体验的概念化认知映像“迫于无奈,幼子逢森托朋友举荐跟随专业人士学习经商”。由于“学贸易”作为事件整体,涉及众多分事件,如做学徒、了解并掌握贸易经商专业知识、从事贸易实践等,恰好逢森尚年幼,不谙世事,因此从学徒开始接触贸易最为合适。参考该背景知识,译者在此无意识调用转喻思维,分事件“做学徒”用于转指“学贸易”这一事件整体,这一转喻类型属于事件转喻(如图 8)。同时,转喻思维激活的概念实体“做学徒”与此前识解的其他概念实体“友人夏揖山”“转荐”等形成原文信息空间。接着,译者转换角色,暂时忘却自身读者身份,投身译文建构过程,同时潜意识激活并调取译语表达方式规约下可与原文信息空间相匹配的概念实体,形成译者信息空间。原文信息空间和译文信息空间表征下,不同社会文化生活的个体共享类似具身体验患难之时求助朋友或可解燃眉之急初步勾勒出类属空间组织框架。类属空间再通过提取两输入空间对等概念实体抽象意义,其组织框架得到进一步扩充。然后,两输入空间概念实体选择性投射至译文空间,经过译者一系列认知操作,最终生成译文(如图 9)。

图8 事件转喻思维下的原文信息空间
图9 概念整合—事件转喻翻译模型

综观浅近文言翻译全过程,事件转喻思维无意识调用主要发生在浅近文言文本解构阶段。在该转喻思维关照下,文本中部分概念实体向其紧密相连的另一概念实体辐射,后者得到侧显后与已识解的原文文本信息进行重组共同参与翻译的概念整合过程并推动译文产出,该译文部分文本内容再现了转喻思维活动踪迹。

值得注意的是,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中,浅近文言翻译的概念整合过程不完全涉及单个转喻类型。还原译作其他文本建构机制发现,少数浅近文言翻译的概念整合涉及多种不同类型转喻思维,如“咆哮于门(creating a lot of noise in the house)”即由行为转喻与容器转喻共同参与,其中咆哮是行为本身,制造噪音是行为结果,制造噪音转指咆哮构成行为转喻,而房子作为生活居住场所转指门则属于容器转喻。另外,就浅近文言翻译而言,林译《浮生六记》译文未能保全原文简适凝练之风,在语言风格上缺少浅近文言之韵味。

3 结语

翻译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关键一环[14],浅近文言作为中国优秀文化之一,是中国语言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浅近文言对外译介可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国门以及跨域传播。语言的表征如同幕后认知的窗口,显露的是概念化过程之一隅[15],概念整合反映人类语言在线建构过程,为洞悉语言幕后认知提供参照;转喻兼具凸显与抽象完型特性,为相邻性概念实体架起桥梁。从概念整合—转喻双视角还原浅近文言译文建构的认知路径发现,在浅近文言翻译的概念整合过程中,文本解构阶段转喻思维下意识激活,其间部分概念实体为其邻近性概念实体提供心理可及并激活后者,激活的概念实体经过信息重组在译文建构阶段为部分译文贴上转喻思维标签。

此外,本研究仍存在一定不足,包括文中选取的实例无一例外地基于转喻在原文信息空间形成过程中即得到调用。但是,作为人类基本认知思维方式之一,转喻可能在译者信息空间得到调用或在原文信息空间与译者信息空间均得到调用,后续研究可结合有声翻译笔记或者结合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简称ERP)等技术就翻译过程中转喻发生的场境予以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黄强. 中国古代散文题材领域的新拓展——从李渔的《一家言》到沈复的《浮生六记》[J]. 浙江社会科学, 2009(8): 91–96.
[2] 陈志杰. 文学翻译中的历史性[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3): 61–66.
[3] 周羽. 清末民初汉译小说名著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D]. 上海: 上海大学, 2010.
[4] 赵纪萍. 创造性叛逆视野下的清末民初文学翻译研究[D]. 山东: 山东大学, 2015.
[5] Evans V, Green M. Cognitive linguistics:an introduction[M].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6: 400.
[6] 束定芳. 认知语义学[M]. 上海: 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20.
[7] Fauconnier G, Turner M. 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J]. Cognitive Sciences, 1998, 22(2): 133–187. DOI:10.1207/s15516709cog2202_1
[8] Fauconnier G, Turner M. The way we think: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M].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2: 46.
[9] Radden G, Z Kövecses. Towards a theory of metonymy[C]. In K Panther, G Radden(eds.). 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 Amsterdam:John Benjamins, 1999:17-43.
[10] Lakoff G.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87: 68.
[11] 吴为善. 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38.
[12] Langacker R W. 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s[J]. Cognitive Linguistics, 1993, 4(1): 1–38. DOI:10.1515/cogl.1993.4.1.1
[13] 沈复. 浮生六记[M]. 林语堂, 译.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14] 张季红. 浅析林语堂的文化态度与跨文化传播实践——以林译《浮生六记》的翻译为例[J]. 上海翻译, 2016(1): 71–75.
[15] 杨文滢. 概念转喻视角下汉语诗词意象的解读与英译研究——以"凭阑"为例[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5(2): 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