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Vol. 18 Issue (1): 52-56
川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与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PDF全文]
李鹏举1, 陈一君1, 李红英2    
1. 四川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川 自贡 643000;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
摘要: 川南地区地处成渝腹心地带和四川省出海南通道,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基础良好,旅游地质资源独具特色,为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通过详实的调查,研究了川南地区旅游地质资源的位置、数量和类型,提出川南地区旅游地质资源开发应遵循突出特色、避免单一、因地制宜、先保护后开发等原则,在开发新景区的同时还要挖掘已有景区的资源潜力。在川南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方面,需要在开发旅游地质资源的基础上,实现旅游产业的多元化、智慧化和生态化,同时积极开拓川南旅游市场,有效地将旅游地质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并产生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川南地区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 川南地区     旅游地质资源     资源开发     旅游产业     特色旅游    
Some Though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Ge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s and Tourism Industry in Southern Sichuan
LI Pengju1, CHEN Yijun1, LI Hongying2    
1.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Engineering, Zigong Sichuan, 643000, China;
2. 2. 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Excellent location, solid economic foundation and unique ge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s in southern Sichuan provid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developing regional tourism industry. Through research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t-geological resource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paper put forward a number of principl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e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s in southern Sichuan, the first of which is highlighting its unique local features so as to avoid being just a replica of other regions. Besides, tourism development must follow the resources protection guideline. And development of both new and existing scenic areas should be valued. When ge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s in southern Sichuan are turned into diversified, intelligent and ecological tourism projects,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this region will get upgraded and generate promising social and economic effects.
Key words: southern Sichuan     ge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s     resource development     tourism industry     specialty tourism    
引言

川南地区位于四川盆地的南部,在行政区划上包括内江、泸州、宜宾、乐山和自贡5个地级市。川南地区区位条件优越,地处成渝腹心地带和四川省的出海南通道,不仅是承接成渝两地产业转移的最佳地带,也是联系四川、重庆和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泛珠”地区的重要纽带[1];区域经济基础良好,2013年GDP总值达5 689.1亿元,占四川省国民生产总值的21.66%,是四川省除成德绵经济区以外的第二大经济区。

经过详实的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笔者对川南地区旅游地质资源的位置、数量、资源类型等方面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2],认为川南地区拥有丰富的特色旅游资源,应加快川南地区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走特色旅游产业道路,实现川南地区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但是,如何有效地将旅游地质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并产生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及如何实现川南地区旅游产业的战略转型等问题,还需要充分的论证和研究。因此,文章拟从旅游地学的角度探讨川南地区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和目的地建设,并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分析川南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实现步骤。

1 川南旅游地质资源概况

川南地区地质地貌条件得天独厚、植被景观繁盛茂密,各类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其中,最丰富的还是旅游地质资源,比如四川仅有的两处世界地质公园(兴文世界地质公园、自贡世界地质公园)就位于该区;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矿山公园共4处,分别是嘉阳国家矿山公园、兴文石海国家地质公园、自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和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此外,包括峨眉山乐山大佛、蜀南竹海、美女峰、黑竹沟、画稿溪、西部竹石林、马边大风顶等在内的数十个风景区均蕴含着丰富的旅游地质资源(表 1),部分风景区还有望建设成为新的世界级或者国家级的地质公园。

表1 川南地区旅游地质资源汇总表
2 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原则与步骤

我国旅游地质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70年代。几十年来,在几代地质和地理学者的不懈努力下,这门学科不断发展壮大。然而,由于研究历史短、底子薄,我国当前绝大部分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仍然停留在浅层次的景色外观描述,如黄山的“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三清山的“巨蟒出山”等;还有历史人物、神话传说的打造,如峨眉山的舍身崖,传说凡人从舍身崖上跳下即可得道成仙等。这些开发方式虽能给游人带来观感的愉悦,但是都没有以科学的态度来打造旅游资源,未把旅游地质资源的科学优势真正发掘出来。而在美国,由于建立国家公园最早,开发和管理经验丰富,对我国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3-4]。如对地质资源景观的形成原因、形成过程均配有详细说明,甚至配以专门的科学导游手册、地质书籍等等,讲解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旅游者能从中学到通俗的科普知识,有利于科学精神的传播和普及。

2.1 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原则 2.1.1 突出特色,崇尚科学

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一般包括商业价值和科学价值的开发。现今国内的旅游区基本上还停留在旅游资源商业价值的开发层面,评价景区的好坏以它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为标准,忽视了资源本身的科学价值和其他内在价值,而旅游地质资源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其蕴含的科学价值和科普教育功能。因此,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必须要突出资源的特色,崇尚科学。

2.1.2 避免单一,提倡复合

传统的单一观光型模式正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旅游产品均质化导致的激烈竞争,发展空间受限;单一的内容不能满足旅游者多样性的需求,单一观光型旅游产业的发展缺乏后劲等[5]。因此,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应该避免单一的观光模式,走复合发展模式。在对地学景观充分开发的同时,还应关注其他旅游产品的开发,如科普教育产品、休闲娱乐产品或其他专项旅游产品,优化旅游产品结构。

2.1.3 因地制宜,总体规划

在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人文景观的杂乱、无规则建设破坏了旅游地质资源的整体性、和谐性。因此,在开发之前进行详尽的总体规划,因地制宜,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组合,巧妙地融合为一体,保持景区的整体性以及和谐性,维持景区的生态平衡[6]

2.1.4 先保护,再开发

旅游地质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珍贵自然资源,当前重开发、轻保护的开发模式往往会给资源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如近期在云南省安宁市因采石而发现的一个天然溶洞,洞内布满大量珍贵的钟乳石,但是由于相关部门保护不力,钟乳石被周围居民大规模盗采,使资源遭受了极其严重的破坏。因此,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应遵循先保护再开发的原则,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7]

2.2 已开发旅游地质资源的深度挖掘

每个旅游产品一般都要经历由推出、增长、成熟到衰退的周期性变化[8]。为实现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对已开发的旅游地质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即再开发是十分必要的。如位于自贡市东北部的自贡恐龙博物馆,是世界三大恐龙遗址博物馆之一。在实地考察过程中,发现该旅游区面临着旅游产品单一,游客逐渐流失的状况。目前,解决这种问题比较好的策略就是原有旅游景点的完善改进和新型景点的开辟。如增加恐龙化石的品种和数量,陈列与恐龙同时代或其他时代的岩石、矿物标本,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珍贵宝石矿物的展览以吸引游客的眼球;在改善原有景点的同时,还要大胆地创新,争取在景区周围开辟新的旅游景点,比如建设侏罗纪恐龙主题公园或主题游乐场等。

2.3 待开发旅游地质资源的初次建设

待开发的旅游地质资源需要前期详细的总体规划和论证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景区建设。总体规划应该因地制宜,兼顾保护和开发,保持景区的完整和谐。景区的建设主要包括地质资源的景观建设、旅游景区解说系统建设两部分。首先从岩石学、矿物学、构造学、古生物与地层学等方面考察和分析景区的特色景观,在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俱佳之处建立景点,并查清地质体的形成原因、形成时代、所属类型以及主要组成部分等等;然后进行景区的第四纪地貌和水文工程地质考察,如河流、湖泊、瀑布、洞穴等的分布,景区地下水的动态和有可能发生塌陷、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地点,做好开发和防护措施;再次,景观规划设计在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前提下,因地制宜地把各种人文景观巧妙地融合在自然景观之中。

旅游解说系统的建设也是景区建设的重要环节,它对于任何一个景区建设机构都是一项必需的工作,小到路边餐馆,大到某个城市或某个国家,但这个环节往往被一些景区所忽略。旅游地质景区解说系统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地质博物馆(展览馆)、地质景观标识系统、园区指引系统和宣传出版物。通过旅游解说系统的建设,我们能够将深奥的科学原理通过生动立体的景物以及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解说传播给每一位旅游者,从而使景区变成一个科普基地和科学普及的大课堂[9]

2.4 旅游潜在市场开拓

除了景区的建设,潜在市场的开拓同样重要。旅游地质资源由于具有独特的科普教育价值,可通过开展科学普及活动来扩大旅游地质资源的影响力。如进行乡土科普活动,组织景区周围的各县市中小学学生深入大自然,通过郊游、踏青等形式开展地球科学普及教育,推进科普教育基地和研学旅行体系的建设;与国内一些高等教育院校合作建立固定的教学实习基地,开展地球科学、地质学、地理学以及旅游学等学科的实习教育,大学生在实习的同时还能进行科学研究及论文写作,对进一步挖掘景区的科研价值有重要作用;此外,还可面向全体游客举办专项科普活动,基于景区的特色内涵,设计适合不同层次需求的科普考察路线,并尝试设置游客互动区,让游客亲自体验矿产、宝石、化石等的挖掘过程,切身感受科学的乐趣。

3 川南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思考

川南地区作为成渝经济区的中部脊梁,其旅游业在近些年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无法掩盖区域内旅游产品开发程度低、产品热点散乱、资源定位不突出、特色优势不明显、旅游产品竞争力低下的严峻现实。因此,在充分开发利用川南旅游地质资源的基础上,探索全新的资源利用方式、发展复合高效的旅游产业模式是川南旅游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3.1 建设多元化旅游产业

川南地区在保持传统旅游业态休闲观光旅游的基础上,可通过充分开发区域内丰富的旅游地质资源,布局科普旅游、工业旅游、保健旅游等新的旅游模式,实现旅游产业的多元化,以满足旅游者的多样化消费需求。以自贡市为例,可以依托市内丰富的地质资源井盐资源,利用其科普价值和保健康疗作用,将其打造为以盐温泉为主体的中国盐疗养生度假基地,发展科普旅游和保健旅游;一些废弃的采矿遗址,也可以将其作为人文地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起来,发展工业旅游。如建立矿山公园,向游客展示矿产地质遗迹和探矿、采矿、选矿、冶矿等矿业生产过程,供旅游者游览观赏或科学考察。

3.2 建设智慧化旅游景区

2014年是中国智慧旅游年,四川省深入打造了四川智慧旅游系统项目,让更多游客通过移动终端就能轻松玩转四川。在此契机下,川南地区借助智慧旅游手段,将整个区域内的旅游地质资源串联起来,形成集群式发展优势,实现资源互补,互通有无。智慧旅游的实施步骤可以细分为:首先,构建一个涵盖整个区域的多媒体旅游数据库,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基础;其次,建设大型专题网站并对所有游客开放,使其能够简便直接获取所需要的旅游信息;最后,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技术、高速无线通信等技术手段,实现旅游资源及社会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满足海量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改善旅游体验,提升旅游服务,并为广大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增强旅游企业竞争力。

3.3 建设生态化旅游产业

旅游业作为资源环境依托型产业,它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对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潜在的威胁,另一方面对旅游地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0]。随着旅游景区环保压力的逐渐增大,旅游生态化的建设迫在眉睫。生态旅游等旅游模式是当前实现旅游产业生态化的重要途径。生态旅游的概念最早在20世纪被提出,它更强调的是对自然资源景观的保护,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模式。但由于生态旅游比较缺乏趣味性,一直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

川南的旅游地质资源大多位于生态环境良好、水文和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生态既是这些旅游区的价值点,也是其需要保护的重点。在开发旅游地质景区的同时,深入挖掘景区的生态、科普信息,开展生态科普旅游,既可以增加生态旅游的趣味性,也可以丰富科普旅游的生态内涵,有利于川南旅游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并实现川南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旅游地质资源是一种独一无二的特色旅游资源,它的开发应坚持崇尚科学、因地制宜和先保护后开发等原则。川南地区旅游地质资源丰富,可加强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建设;同时,对已开发的旅游景点的潜力需要更深层次的挖掘。在开发利用川南旅游地质资源的基础上,探索全新的资源利用方式、发展复合高效的旅游产业模式,积极开展多项活动开拓旅游市场,实现旅游产业的多元化、智慧化和生态化是川南旅游发展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陈一君, 易鹏飞. 构建川南都市圈的战略分析[J]. 生态经济, 2009 (1) : 96 –100.
[2] 李鹏举, 陈一君, 李红英, 等. 川南地区旅游地质资源的类型与开发利用价值[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5 (7) : 881 –885.
[3] 谢洪忠, 刘洪江. 美国国家公园地质旅游特色及借鉴意义[J]. 中国岩溶, 2003, 22 (1) : 73 –76.
[4] 陈成宗, 何发亮, 李苍松. 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与保护[J].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1, 12 (2) : 36 –39.
[5] 胡伯俊. 论旅游产业由单一观光型向复合消费型的转变[J]. 湖南社会科学, 2009 (1) : 181 –183.
[6] 杨喜鹏. 关于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J]. 生态经济, 2014 (1) : 148 –149.
[7] 闫红霞. 旅游业的可持续原则与低碳路径[J]. 生态经济, 2014 (8) : 118 –120.
[8] 田里. 旅游经济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
[9] 陈安泽. 中国花岗岩地貌景观若干问题讨论[J]. 地质论评, 2007, 53 (增刊) : 1 –8.
[10] 明庆忠, 陈英. 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行动:旅游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化[J]. 旅游研究, 2009 (01) : 32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