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Vol. 16 Issue (4): 86-91
苏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PDF全文]
邱仁富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上海 200444
摘要: 苏联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现实的最先尝试,其包含许多的价值观考量。苏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历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发展与鼎盛阶段、陷入僵化与困境的阶段和解构与溃败阶段。其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必须推动党内民主建设,并以党内民主推动社会民主建设;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
关键词: 苏联社会主义革命     苏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民主建设     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The Development and Lessons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in Soviet Union
QIU Ren-fu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44, China
Abstract: The socialist revolution in the Soviet Union was the first try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o bring socialism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which includes many values for references. The Soviet socialism has undergone three sta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its core value: the first stage — its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the second stage — its plight of growing into rigidness, and the third stage — its deconstruction and defeat. From its development we can learn lessons in the following four points: Marxism must hold the leading position in the ideological realm; it is essential to promote democracy within the Party and hence propel the building of social democracy;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must be closely combined with the mass’ interests; and the Party’s leading position in the ideological realm must be firmly strengthened.
Key words: Liu Xie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Wakening of humanity     Ao An Quan Shi     the harmony of human’s inner feelings and the secular world    
引 言

苏联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现实的最先尝试,是对社会主义敢为天下先的智慧尝试。马克思指出,俄国的“农村公社”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保存下来了。它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提供了集体劳动的一切条件。“它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占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1]769。而这个“农村公社”蕴涵“新生的因素”,俄国在帝国主义统治的薄弱环节,开启社会主义革命的先河,进而塑造了苏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开天辟地的新路:苏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发展与鼎盛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各国遭受巨大创伤,人民蒙受灾难,俄国是其中之一。在战争的洗礼下,祈望和平,恢复国家的安宁已成为参战国人民的共同期望。

以列宁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高举反战的旗帜,并明确提出推翻资产阶级的口号。1917年4月,列宁发表《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即《四月提纲》)指出,“要缔结真正民主的非强制的和约结束战争,就非推翻资本不可”[2]114。他在著名的《四月提纲》里表达了以下几点思想:一是要推翻资本,夺取国家政权;二是结束战争,换百姓安宁;三是要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四是建设一个民主的国家。这里就鲜明地体现其革命时期的核心价值观,诸如提出要争取国家领导权、和平等观念,在一定意义上说,《四月提纲》奠定了苏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坚实基础。

①1952年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在第19次代表大会上,将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改名为“苏联共产党”,简称“苏共”。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主义国家在与反对势力的较量中最终取得胜利。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在苏共的带领下,苏联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发展,逐渐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走向世界工业强国,成为能够与美国争霸的竞争对手,并推动整个国际共产主义事业的发展。苏联的革命、建设、改革都与苏联的核心价值观(以下称“苏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密切相连。

苏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伴随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尤其到了二战时期,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可以说是苏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长足的发展,苏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其经历了从弱小到鼎盛的发展。概括起来,苏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建立苏维埃政权观念(即政权观)。政权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是革命的首要价值观念。1917年4月,列宁在《论两个政权》中指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2]131在《四月提纲》中,列宁就提出了实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的专政的思想,把夺取政权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首要价值,只有实现了这个价值,才有可能实现其他价值,因而政权观念就成为当时的核心价值观念。列宁指出:“工人代表苏维埃是革命政府唯一可能的形式,因此,当这个政府还受资产阶级影响时,我们的任务只能是耐心地、系统地、坚持不懈地,特别要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来说明他们的策略的错误。”[2]115从这里可以看出,列宁领导的革命把夺取政权,并建立苏维埃政权作为其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

其二,追求民主的观念。民主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核心价值。“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3]293,这个民主是建立在政权基础上的。苏共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非常注重民主的价值观念,非常强调民主在社会主义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1916年,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的提纲中指出:“如果认为争取民主的斗争会使无产阶级脱离社会主义革命,或者会掩饰、遮挡住社会主义革命等等,那是根本错误的。相反,正像不实现充分的民主,社会主义就不能胜利一样,无产阶级不为民主而进行全面的彻底的革命斗争,就不能作好战胜资产阶级的准备。”[4]255把民主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前途联系在一起,指出只有实现充分的民主,并为民主而斗争,才能战胜资产阶级,才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从而把民主纳入到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去。他甚至认为,《共产党宣言》是把“无产阶级转化成统治阶级”和“争得民主”这两个概念并列在一起的[5],明确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就是要争得民主,这是在获得政权之后的更高价值追求。除了重视民主本身的价值之外,列宁还提出了如何实现民主的路径,指出“农村应该做些什么事情来帮助社会民主党人为人民争得幸福”[6],要“向他们说明必须采用革命手段才能争得‘民主的’和平”[4]301。这里就提出了要获得民主、幸福的路径在于通过革命,从而区别并超越于过去的一切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民主实现路径。

其三,追求平等的观念。平等的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败,平等的观念成为苏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苏联在社会主义革命战争时期,对平等的重视主要体现在民族平等、人人平等、事实平等、劳动平等方面。

在民族平等方面,列宁在《民族平等》一文中指出,“为争取生存、争取面包的斗争而焦虑不安的俄罗斯工人,不会也不应该忘记居住在俄国的千百万‘异族人’所遭受的民族压迫”[7]90。“民族压迫政策是分裂各民族的政策,它同时又是一种不断腐蚀人民意识的政策”[7]90。明确反对民族压迫政策,并认为这是导致民族分裂的根源,也是腐蚀人民意识的根源。列宁从革命战争时期就强调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反对民族歧视、民族压迫,并强调工人阶级必须的任务之一,就是“必须以最坚决的态度反对任何民族压迫”[7]91

在推动民族平等中,列宁强调反特权的思想,指出要反对任何民族的任何特权。“工人阶级应当用必须实现完全平等,完全和彻底摒弃任何民族的任何特权这种信念来抵制黑帮的煽动,不让他们以此转移工人阶级的视线,不去注意对异族人的迫害”[7]91,反对任何特权的思想在推动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事业发展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列宁把平等分为“形式平等”和“事实平等”两个方面。在强调形式平等和事实平等的问题上,他在《国家与革命》一文中指出:“民主仅仅意味着形式上的平等。一旦社会全体成员在占有生产资料方面的平等即劳动平等、工资平等实现以后,在人类面前不可避免地立即就会产生一个问题,更进一步,从形式上的平等进到事实上的平等,即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8]他在这里认为,事实平等要高于形式平等,指出要在形式平等(即劳动平等、工资平等)实现之后,实现事实上的平等。而所谓事实上的平等,在列宁看来,就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从而勾勒出来苏共社会主义现实、未来社会的平等价值观。

此外,列宁还强调人人平等、劳动平等,让农民都平等享有劳动的权力,即获取土地。他认为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必须没收土地为国家所有,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把国内一切土地收归国有,由当地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2]115,从而充分保证农民享有土地的平等权利。

其四,追求自由的观念。从哲学的角度看,自由在于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1]153从社会层面的角度看,列宁谈自由更强调与俄国当时社会生活条件最紧密地联系起来,首先是农民为自己劳动,即是说,农民劳动的成果由自己享用。他在《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与政治》一文中指出,“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农民才第一次为自己劳动,而且比城市居民吃得好些。农民第一次看到了真正的自由,即享用自己粮食的自由,不挨饿的自由”[9]64。在贫穷落后的国家搞社会主义革命,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农民的饥荒问题,通过分配土地给农民,确保农民不挨饿,即生存的自由是最主要的自由,也是底线自由。在这个基础上,提出要实现政治自由,即通过文化革命来使人们获得政治自由的前提和基础。指出“文盲是处于政治之外的,必须首先教会他们识字。不识字就不可能有政治,不识字只能有流言飞语、谎话偏见,而没有政治”[9]590。通过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来奠定其获得政治自由的基础。

此外,列宁还提出选举自由的思想,他在《革命的教训》一文中指出:“在不自由的国家里,管理人民的是未经任何人选举的沙皇和一小撮地主、资本家与官吏。在自由的国家里,管理人民的只是人民自己选举出来的人。”[10]53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选举代表来管理国家,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他认为 “苏维埃的选举完全是自由的,苏维埃是真正的人民群众的组织即工农的组织,苏维埃是真正的大多数人民的组织”[10]53-54。列宁非常强调言论自由、组织社团(结社)的自由等。

简言之,苏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对民主、自由、平等各方面的价值观非常重视,也取得了非凡成就,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可借鉴的价值观,极大地丰富了国际共产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1]。苏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旦武装群众,其物质力量就显现出来。也正是其对核心价值观的重视,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能够克服重重困难,能够战胜反动势力的进攻,为推动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强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只是到了斯大林后期,苏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慢慢产生一定程度的僵化,从而也就影响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2 思想僵化的老路:苏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僵化与困境

经过工业化进程之后,苏联社会主义以一种崭新的面貌昭示出社会主义旺盛的生命力。列宁、斯大林等领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到了斯大林时代,苏联走向它这个时代的顶峰。然而,在辉煌的背后,隐匿着许多的问题,一些传统优秀的价值观念被忽视,甚至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阶级斗争日趋激烈、党内思想僵化、对共产主义信念动摇、个人专断、个人崇拜等,从而使苏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迷失方向。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在革命胜利后取得巨大成就,本来应该继承列宁主义的路线,继续保持一个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但是斯大林却强调,胜利愈多,被击溃的剥削阶级残余也会愈加凶恶,必须要加强政治斗争。

斯大林对阶级斗争十分重视,从理论上给予高度重视。阶级的消灭是要通过加强阶级斗争来实现,只有通过斗争的方式才能最终消灭阶级。他认为“我们所有的进展,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每一个稍微重大的成就,都是我们国内阶级斗争的表现和结果”[12],从而明确指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阶级斗争的密切联系。正是由于在理论上、理念上的认识误区,把阶级斗争无限放大,致使斗争的价值观占据主导地位,以斗争为纲的核心价值观日益遮蔽了原来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从而导致苏联社会主义实践过程难免坠入阶级斗争的恶谷。

大清洗运动。苏联历史上难以忘怀的当然包括斯大林执政时期的大清洗运动。斯大林掌权之后,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国内政治环境做出误判,认为阶级斗争依然很严峻,反对的势力依然强大,必须要通过阶级斗争的方式来解决,进而演化为对党内的“大清洗”运动。根据《苏联共产党(布)第十八次代表大会速记记录》显示:斯大林同志领导了这项清除混入党内敌人的工作。斯大林同志教导我们,要用新的方式与新的破坏分子展开斗争,他还教导我们,要迅速而坚决地清除这些敌对分子[13]600。这导致苏联大批的党内优秀干部、军事人才被错误地批判,并以阶级斗争的方式把他们消灭。这一点可以从1938年1月苏共召开的中央特别全会的文件中可以看出,会议通过的《关于党组织在开除党员方面的错误、对待被开除联共(布)党籍者的申诉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态度》的决定里写到:“有些党组织不作任何审查,就毫无根据地开除党员的党籍,剥夺他们的工作,甚至往往毫无根据地宣布他们是人民的公敌,任意非法地处置他们”[13]598-599。由此可以看出,当时苏联清洗党内干部、军队干部的力度非常之大,斗争的价值观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民主意识淡化。权力的高度集中为培植个人迷信创造了适宜的温床[14]289,由于权力过度集中,使得苏共各级领导机构一把手权力过大,尤其是斯大林本人,享有绝对的权力。有学者总结到,1936年到1938年,斯大林已经设法使一个专制君王的一切特性在他身上得到发展[15]。在斗争中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僵化、民主意识淡化、监督机制弱化,使得苏联这一时期的价值世界笼罩着阶级斗争的阴影。“到30年代,随着斯大林地位的上升和领袖地位的确立,形成了一个人说了算的局面。与此相联系的是,党内民主空气淡薄,监督机制弱化,斯大林不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甚至不惜采取肉体消灭的办法来对付反对派”[14]286。由于斯大林权力过分集中,上行下仿,导致群众政治上消极,缺乏真正的民主、批评和反对派,缺乏监督和过度的中央集权,这一切在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年代里造成了官僚主义的急速膨胀[13]1015,从而使得列宁时期提倡的民主进步遭到破坏和遮蔽。

个人崇拜滋长,思想禁锢。革命战争时期的民主气氛、思想活跃的气氛在斯大林执政之后慢慢被消解,取而代之的是个人崇拜不断发酵,尤其是在苏联卫国战争胜利后,对斯大林的崇拜更加神圣化,大量的不符合歌颂斯大林的书籍和思想遭到焚烧和禁锢。“个人崇拜所固有的不容异见表现在销毁了不合斯大林体制心意的大量书籍。斯大林时期不断在广场上烧毁书籍,亿万册图书晚间在垃圾场焚烧,或是作为废纸被送往造纸厂。被禁止出售的不仅有‘人民的敌人’的著作,还有正面提及斯大林杀害的这些人的一切书籍”[13]1000。在这个时期,一切与斯大林言论不一致的思想遭到禁锢,一切与斯大林思想不相符合的书籍遭到践踏,使“焚书坑儒”达到极端。最终导致苏联在这个时期根本就没有言论自由、思想自由,逐渐导致苏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僵化,难以有新的活力充实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世界里,因而,苏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固化,停滞不前。

总的说来,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这里有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那就是什么因素导致“斯大林模式”走向这个局面?是因为对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把握不准确,还是对当时的国际国内的形势出现误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是必然的,先验存在的,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过程中出现价值观上的偏差?

笔者认为,从价值观的角度去考察斯大林模式的固化及其弊端,最根本的不在于斯大林模式与社会主义道路本身存在先验性的缺陷(社会主义之树仍然长青),重要的是在于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由于价值观的误判、斗争价值观的膨胀以及极端个人价值观的滋长,使得原来已经形成的传统优秀的价值观逐渐被边缘化。

3 改易旗帜的邪路:苏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陨星坠落”

马克思说:“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16]这句话非常不幸地验证在苏联身上,苏联的解体在很大程度上与苏共意识形态的解体有着密切的关联,其核心就是苏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体与溃败,即价值观的“陨星坠落”。

由于斯大林时期的思想僵化,苏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固化,即被斗争的价值观所固化。在后斯大林时代,1956年2月25日,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做了一个《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全面揭露斯大林的错误,尤其是斯大林在“大清洗”时期所犯的错误,进而采取全面否定斯大林的政策,导致社会思想出现混乱,即从原来僵化的思想中解放出来,这本来是一个好事情,但是,全盘否定斯大林,甚至否定列宁,走向另外一个极端,这就使得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念遭到毁灭性的冲击和抛弃,但新的价值观又没有形成,人们在这个时间段里面,价值观念处在一个迷惘、混乱的阶段。

在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开始强化苏联的意识形态建设,对社会意识形态进行控制,但是不同派别的价值观日益凸显出来,当局者尽管否定了斯大林时期的错误做法,但是在处理不同政见、不同观念者时仍然采取行政粗暴的方式,采取各种手段排除异己,仍然没有针对解决思想领域的问题找到有效路径,无法从根本上解放思想禁锢、思想混乱的社会局面。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力图在意识形态领域推行“新思维”,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模式”和意识形态多元化的理念。1990年苏共通过的《行动纲领草案》里指出,要“坚决摒弃对其他观点与思想的意识形态限制、教条主义和不容忍态度”[17]。戈尔巴乔夫在《改革与新思维》一书中认为,“新思维的核心就是承认全人类的价值观的优先地位,说得更确切些——承认全人类的生存”[18]。为此,戈尔巴乔夫提出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模式”逐渐使苏联价值观多元化,在公开化、民主化进程中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偏离了社会主义价值观,从而导致苏联共产党内部思想混乱,许多党员感到迷惘,导致党内人心涣散。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革命取得胜利后,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苏联在工业化革命的进程中,确实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国际社会主义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遗憾的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价值观念的培育走了许多弯路。一方面由于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对未来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经典作家没有给以明确的蓝图。因而苏共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尤其是在精神世界建设中,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另一方面,“革命胜利后,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要想让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接受马列主义世界观需要大力发展经济和文化,这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可是苏共党内急躁冒进的情绪严重,不懂得用民主的、说服的方式抓意识形态工作,而是习惯用行政命令的手段把本应该用思想斗争和理论教育解决的问题简单化处理”[19],从而导致民主被破坏、传统优秀的价值观被破坏,最终酿成不可弥补的错误。

4 教训与启示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失败,尽管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国际共产主义的失败,而是苏联模式的失败,但却给国际共产主义事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失败归根到底在于苏共核心价值观的溃败,核心价值观在苏联整个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都起到关键作用。从价值观的角度去审视苏联解体给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其一,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苏联垮台给予的一个最深刻的启示就在于,建设社会主义无论何时都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不能背离马克思主义,这是一条深刻的教训。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从根本上说,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如何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领导的独特性,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其二,必须推动党内民主建设,并以党内民主推动社会民主建设。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从苏维埃政权发展到苏联解体,从根本上说,民主是生命线,民主建设得好,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就开展得好;相反,民主建设不好,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就面临许多危机。因此,必须要推动党内民主建设,要从苏联党内思想僵化、民主意识弱化中汲取教训,只有发展党内民主,并以党内民主推动社会民主建设。

其三,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马克思说过:“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3]81。从苏共的教训可以看出,苏共失去人心,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没有很好地在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革命进程中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社会的主体,自然而然地体现主体意识和利益意识。只将人民当成国家的主人,体现其主体意识还不够,还必须要体现人民的利益意识,包括每一个公民的合理利益诉求都必须得到尊重,从而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中,引导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民心,这是意识形态宣传的重要工作之一。

其四,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领导权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当前,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多元价值观念冲突的时代,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尤其是话语主导权。因此,对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那就是要不断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多样性的价值观时代能够牢牢抓住领导权的问题,尤其是话语的主导权问题。进言之,要不断通过话语主导权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能力和本领。此外,还必须积极抢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话语权的制高点,要在与西方价值观念的较量中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优势,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释力、吸引力和理论魅力,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走向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2] 列宁全集:第29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列宁全集:第27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5] 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58.
[6] 列宁全集:第7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13.
[7] 列宁全集:第25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8] 列宁全集:第3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95.
[9] 列宁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 列宁全集:第3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07.
[12] 斯大林全集:第1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149.
[13] 罗伊·梅德维杰夫. 让历史来审判——论斯大林和斯大林主义(下册)[M]. 何宏江,译. 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
[14] 弗朗西斯B兰德尔. 斯大林[M]. 刘乐华,译. 北京:京华出版社,2004.
[15] 列·托洛茨基. 斯大林评传[M]. 齐干,译. 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630 .
[1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9 .
[17] 李慎明. 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 188 .
[18] 戈尔巴乔夫. 改革与新思维[M]. 苏群,译.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126.
[19] 中央编译局中国现实问题研究中心课题组. 苏共民主化改革失败的教训[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6 (1) : 110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