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Vol. 16 Issue (2): 51-56
基于国家治理视野的城中村青少年教育问题思考    [PDF全文]
张威    
西南石油大学政治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摘要: 青少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脊梁,承担着国家未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使命。城中村是我国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产物,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中村青少年教育问题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因素,对之解决如何事关国家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城中村青少年教育问题研究的现状, 找出城中村青少年存在的社会问题, 并从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四个维度进行思考, 探索国家治理视野下的城中村青少年教育问题的解决途径,以期通过政府监管、社会参与、高校帮扶等措施更好地对这一群体进行教育,践行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关键词: 城市化     城中村     城中村青少年     城中村青少年教育     城中村青少年社会问题    
Reflections on the Education Problem of Urban Village Adolescents from the State governance Perspective
ZHANG Wei    
Political Science School,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500, China
Abstract: Adolescents are the backbone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 and they undertake the important mission of promoting the futur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ous of our country. Urban village is a product of urbanization.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education problem of urban village adolescent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in social stability and settlement of this problem is vit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his thesis intends to figure out the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urban village adolescent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the education problem of urban village adolescents and to explore methods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rough efforts made at the following four levels: state, society, school and family. The author holds that the urban village adolescents can be better educated through methods such as government supervision,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university assistance and thus the strategies of invigorating China through science and education and reinvigorating China through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can be fulfilled.
Key words: urbanization     urban village     urban village adolescents     education of urban village adolescents     social problems concerning urban village adolescents    
引言

教育问题始终是关系到各国国计民生的问题之一,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里以警醒般话语指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这引起国民极大重视青少年教育。纵观世界各发达国家无不重视国家教育,无不重视青少年教育问题。随着1977年我国高考制度恢复,教育取得阶段性发展,然而作为有着13亿之多人口的大国,教育问题依旧不可轻视,因为这关系到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和“科教兴国”战略成效。面对新阶段新任务,我们必须更加重视青少年教育。城中村青少年作为青少年群体一个组成部分,在城市化和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显现各种各样的教育问题。现就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本文立足于国家治理角度,从群体特点、群体现状、教育维度、解决途径等方面做了有益分析,以求有益于我国教育发展和民族复兴。

1 城中村青少年教育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青少年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承担着未来我国国家建设,可以肯定,青少年成长状况决定着未来我国综合国力的壮大与否和在世界中的地位,因此加强对青少年教育问题的研究是一个日渐重大的课题。随着城镇化步伐的逐步推进,城中村成为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升级转型,城中村青少年过早地接触到来自各方面的文化。从国家长远发展而言,加强对于城中村青少年教育问题的研究迫在眉睫,关系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意义重大。

(1) 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

青少年是未来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掌舵者,城中村青少年作为青少年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成长发展影响着未来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因此加强对于城中村青少年教育问题的研究,是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一种践行。

(2) 是落实“十二五规划”的应有之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作为新形势下我国未来几年发展的一个总体部署,鲜明提出:“加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国内人才作用”[1]。青少年作为未来国家发展的支柱力量,今后国家发展必须紧紧依靠这一群体。为了达到十二五规划纲要目标,必须加强对于青少年教育问题的研究,这也关系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 是我国完善国家治理的迫切需要

国家治理是现阶段我国政府履行职能的新转变,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题中之意。立足于国家发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加强调政府职能转变,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2]。积极探讨对于城中村青少年教育问题的研究,广泛利用社会组织、企业、高校等有利条件,为青少年成长予以有效保障,是我国完善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的现实需要。

(4) 是我国义务教育的必然要求

大力实施义务教育是我国对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落实,青少年是我国义务教育的主体,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是衡量我国义务教育能否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指标,任何时候都不可放松,不可懈怠。城中村青少年占据着我国青少年较大比重,对于其教育问题的研究解决是现阶段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人才强国战略的一种有利布局。

(5) 是健全青少年人格的基本保障

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言:“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3]121。这么一个充满朝气和斗志的生命力群体,尽管每人只代表个体,但在很大程度上却是我国未来的中坚力量。面对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必须重视青少年的成长,加强对于青少年教育问题的研究,这样才不至于让青少年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迷失和产生相关的心理、社会等问题,才会更加有利于保障青少年健全的人格和健康地成长。

2 城中村青少年教育问题现状

城中村青少年是青少年的组成部分,有着青少年普遍具备的特点和习惯。囿于所生长的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城市化现况等等因素,他们在认知心理、价值观念、思想品德、责任担当等方面与其他青少年群体有着显著差别,所呈现的特点和问题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一面。

2.1 城中村青少年心智特点

(1) 认知心理

笔者在此所言的认知心理主要侧重于城中村青少年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分析能力,这一群体表现出感性认识所占比重远远高于理性认知,这是源于青少年群体的思维和逻辑而言的。由于周围环境因素,城中村青少年在认知心理上比其他青少年呈现独特一面,出现认知偏颇,易于本末倒置;思维的培养和锻炼不够系统和充分,处事较他群体模仿过多,有失理性判断;对于事物的接触过早和感染于周围的环境,致使这一群体过早地呈现早熟状态,举止欠缺理性的引导和教育,体现认知心理欠缺,心智不成熟。

(2) 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伴随青少年的经历和成长而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树立和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有益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随着城市化推进和城乡二元结构破解,城中村青少年过多接触到其他少年所不具备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例如酒吧、网络、游戏等一些有着较大诱惑的事物,使之过多沉迷于虚拟世界,这对于青少年的成长会产生极大的影响,造成价值观念扭曲,法制观念淡薄,固执己见,意气用事,过度抽烟酗酒等等。同时因父母疏于管教,他们过早辍学,在价值观可塑期间失去了应有的教育和指导,出现攀比、拜金、假义气等不良价值观念。

(3) 道德品质

学生品德的形成是社会通过各种渠道(包括舆论和教育在内)把道德规范传递给年轻一代的过程,也是学生在群体生活中通过自己的实践由被动到主动去掌握这些规范并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的过程[4]354,由此可见家庭和学校在塑造青少年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中村村民财产由土地变为“楼房”,为了更好维持生计,很少有时间对子女实施良好教育,学校只是一个被动对青少年实施教育的场所。由于这些青少年生活于周围的环境,受其影响过强,加之城中村快速改造,影响了青少年受教育的连贯性,出现道德品质败坏,行为举止不得当,坑蒙现象严重等情况。

(4) 责任担当

通过上述对城中村青少年的分析,也可以探究到城中村的青少年由于周围环境、家庭因素和学校教育等等,对于国家、社会、家庭的责任和担当表现出漠视,甚至有些过早辍学的孩子视金钱、利益为首要,撇开责任担当,呈现责任和担当意识不足和缺乏,这对他们成年以后的犯罪、离婚等带来影响。

2.2 城中村青少年社会问题分析

(1) 教育:过早辍学化

随着30多年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我国义务教育取得空前发展,2006年国家开始大力实施西、中、东部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这给予我国义务教育新的春天。伴随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义务教育也面临新的挑战,农村和城中村青少年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辍学反弹现象。这不但源于他们对物质生活的过多追求和周围环境影响,同时和家庭教育有着很大关联,虽然已经步入城市,“‘城中村’社区居民在城市就业、医疗保障、子女教育、养老等方面,仍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虽然‘城中村’社区已属于城市社区管理,但从某种程度上讲,土地更是‘城中村’社区居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和社会保障”[5],父母朝夕忙于生计却忽略子女教育,最终致使子女浸染周围环境过早辍学,系统教育得不到有效保证。

(2) 个人:过早社会化

“在社会学理论中,社会化是指个人与社会的一种互动过程,一种联系的纽带。通过这种互动或纽带,人们获得个性,并且学会和掌握社会的规范、价值观念、语言、技术以及思想和行为的一定模式”[6]。城中村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也是社会化的过程。伴随经济社会发展,这些青少年由于过早地生活在城市环境中,导致他们在认知上和价值观念上出现不同程度偏差。本应是接受系统教育的阶段却早早离开学校,开启超前模仿成人的模式,开启人生成长自我摸索旅程。过早社会化使青少年自我感知良好,朝向自己既定价值观念走去。殊不知一旦出现过早社会化,便给予自己和社会极大压力,本不能承担的责任独自超负荷承担,成功便罢,一旦失败,便成为社会一大隐形不稳定因素,这其中就包括逆反、犯罪、自杀等等。

(3) 性格:过强独立化

伴随过早地社会化,独立化也成为青少年性格的一部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给青少年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予他们负面影响,使其渐渐开始沉溺网络世界,表现较强独立化。过强独立化的后果导致听不进家长的说服教育,不愿意接受学校老师的教育,进而出现个人道德认知上的偏差和价值观念的缺陷。办事情易出于对网络等媒体的模仿,独自行事,因而使品德、价值观念、个人认知等得不到很好提升和改进。

(4) 生活:过高攀比化

囿于青少年成长特点,青少年更偏好与自己兴趣爱好相投的群体共同生活。由于各个青少年家庭因素的原因,不可能生活水平达到同一标准,造成不同群体城市青少年生活上的差异,互相攀比给家庭带来极大负担,一旦满足不了要求,他们便想方设法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其中,包括一些父母不负责任的给予行为,助长了他们的攀比心理。生活中城中村的青少年在如此环境之下,很难形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良好品性,结果助长他们懒惰、好逸恶劳的恶习。

3 城中村青少年教育问题研究的四种维度

历来党和政府都将青少年教育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因为加强城中村青少年教育问题研究不仅仅是关系到青少年个人成长,同时也关系到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现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四个维度对城中村青少年教育问题做分析认识,更加明确这一群体教育问题的重要内涵。

(1) 城中村青少年教育问题的国家维度

青少年是未来国家的脊梁,邓小平指出:“科学的未来在于青年”[3]161。在国家未来发展中青少年无疑起到重大推动作用,肩负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重大使命,同时青少年成长成才也关乎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因而对青少年教育问题研究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国家发展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于现阶段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只有妥善解决和处置青少年成长面临的问题才会更好理顺国家发展阶段任务。

城中村青少年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占比决定了我们务必谨慎处理他们所存在的问题,他们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人,尽管城镇化在逐步推进,但作为土生土长的城市“先辈”,他们更有理由和责任承担好建设城市、建设区域、建设国家的重担。如此一来,渐渐形成众多健康的城市细胞群体,才会更好将城市和国家的血液常流常新,才会在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避免出现问题,才会为建成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提供推动力。

(2) 城中村青少年教育问题的社会维度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转型,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只有妥善处理各种矛盾问题,理顺各种关系,才会更好确保社会良性地发展。青少年教育问题是社会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中村青少年作为社会的一个群体元素,是社会有序运转的有机细胞,社会发展能否充满活力和生机,与城中村青少年教育问题的解决不无关系。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改革的新部署,城乡二元结构必将打破,城市化进程日益推进,各种问题以前所未有的景象伴生,这就给城中村青少年教育问题的高效解决带来新的挑战。从社会维度而言,妥善解决城中村青少年教育问题不但关乎现阶段社会的稳定,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后续可持续发展甚至国家治理的有效性。

(3) 城中村青少年教育问题的学校维度

学校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起到了第二位的作用,由于家庭教育基础性和局限性,彰显了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城市学校教育能否更加有效服务社会、服务国家,取决青少年每一阶段的教育。

由于城中村青少年自身社会化严重及家庭教育的有限性,这就给学校更大的责任和义务来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立足于对城中村青少年教育问题研究的学校维度,是让学校教育更好引导和教育青少年,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到教育当中,发挥学校教育示范作用,“既要大力培养、宣传正面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也要善于利用反面教材和反面典型的威慑、劝阻与警示作用”[7],带动这一群体的教育,进而使城中村青少年更好接受系统学习和教育,循序渐进推动我国学校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4) 城中村青少年教育问题的家庭维度

良好的青少年教育是家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加强对青少年教育问题研究有利于化解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家庭问题。有机构调查表明:城市离婚率显著地高于农村,这给城市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极大影响,例如过早辍学、心智不健全、犯罪率提升等等。

对城中村青少年教育问题研究,从家庭维度而言意义重大,对于这一群体的疏导,有利于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成才,有利于他们树立责任和家庭意识,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价值观念,从而有利于建立健全家庭责任感,实施好对下一代的教育。

4 国家治理下的城中村青少年教育问题解决途径

城中村青少年成长教育的成效关乎个人的发展、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未来,面对现阶段社会转型升级,必须更加重视对城中村青少年这一群体的教育。构筑在国家治理的时代背景下,在国家的宏观监管下,完善社区功能,发挥社会组织力量,依托高校,借力市场,立足家庭,高效破解城中村青少年教育问题。

(1)政府监管:社区功能要健全

社区在发展教育中肩负着“服务功能、教育功能、宣传功能、经济功能、协调功能”[4]196-199。社区是城中村孩子成长的家园,其功能发挥的好坏对于青少年成长成才至关重要,因此,解决好城中村青少年教育问题,务必在政府有效监管下综合发挥社区各项功能,彰显其对教育的独特作用。与此同时要建立健全社区各项功能:一是营造良好环境。良好的社区环境起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为青少年成长提供上进的平台,利于他们身心的发展。二是充分发挥社区职能。社区委员会是城中村最基层居民自治组织,在应对青少年成长问题时发挥好社区“家长”的作用,及时有效处理青少年面临的相关问题。三是做好青少年集中教育工作。分阶段定期地组织青少年参加有益于他们成长的活动,例如参观少年宫,观看科普电影,邀请有关人员做好心理辅导,更好地使他们树立责任和家庭意识。

(2) 社会参与:形式多样要给力

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社会组织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建设和管理仅仅依靠政府部门是远远不行的,作为对于社会、国家治理起到一定辅助作用的民间和社会组织其地位正日渐凸显。2013年李克强总理在回答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关于转变政府职能的提问时提出:“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8]。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再次提出,“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组织”[2]。青少年成长仅仅依靠家庭和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各项功能,有效地推进城中村青少年教育,推进国家的管理和治理。在发挥民间和社会组织作用的时候,必须坚持分门别类,做到教育目标的明确化、领域的覆盖化、形式的独特化、过程贴心化、化解问题及时化、技巧更新化、定期检测化,从而确保城中村青少年教育问题解决及时、给力。

(3) 高校帮扶:措施得当要有效

高等院校是我国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单位,不仅承担学生的教育,同时也是一个实施产学研相结合的场所,它在推动我国教育发展的同时又在助推着社会服务的提升。

立足高校、依托高校,目前我国各高等院校在逐步建立和完善自己的心理辅导机构。在应对城中村青少年教育问题解决的时候,可以实践高校对社区教育的帮扶功能,充分利用高校现有资源,形成一个长效机制,助力城中村青少年教育。首先,做好城中村数量统计;其次,调查研究城中村青少年教育现况,研究对策;再次,整合高校教育资源,定片帮扶;最后,推广城中村教育交流经验,全面完善,从而达到城中村青少年教育及时、有效、便捷的效果。

(4) 市场试水:务求实效要得力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基础”[9]。尝试引入城中村青少年教育市场竞争机制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一种落实,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充分借力市场,使其部分承担对社区青少年问题的研究和教育。市场依据社区需求有针对地建立自我管理和运营的机构,社区根据自身需求自主地选择,从而有效开展对青少年的教育。

在此过程中,国家和企业分别要做到:一是国家严格执行有效监管,二是给予企业政策倾斜,三是加强企业认证考核,四是企业引进和培育专门人才,五是整合社会资源高效开展服务,六是不断更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从而解决好青少年教育问题,提高国民教育整体质量。

(5) 家庭尽责:基础教育要夯实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中央电视台一则公益广告引起人们对孩子教育的再认识。学校和社会教育只是孩子教育的一部分,家庭教育更是起到先导性作用,“家庭是人生的起跑线;家庭育人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开端”[10],父母的言行举止影响子女的成长成才。城中村和农村面临同样问题,家庭教育重视程度远远低于城市,面对如此状况,父母在青少年教育中必须承担更重要的责任:第一,提高家长认识和转变观念;第二,宣传示范家庭教育;第三,依托城市道德讲堂给家长和孩子开展讲座;第四,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同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出台政策试点社区家庭帮扶“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模式,调动家长和孩子的积极性,将家庭教育重视起来,发挥好“父母是最好的老师”的作用和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5 结语

城中村青少年教育问题研究是立足于现阶段我国政府职能由管理向治理转变的前提下而实施的。青少年本身有着自己的特点,成长在城中村环境下的这一群体更是有着自己的特点,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又给城中村青少年教育问题带来新的挑战。青少年教育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为解决其教育问题,仅仅依靠以上措施肯定不够,必须从长远角度布局,依据现阶段国情和实际逐步推进,尝试建立长效机制保证措施的有效实施和落实。与此同时,必须认真落实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市场等各方面有利条件,扎实推进城中村青少年教育和我国义务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参考文献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1 : 71 .
[2]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 2013-11-16(3).
[3] 共青团中央,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M].增订本.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
[4] 傅道春. 教育学--情境与原理[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
[5] 许英凤. "城中村"社区治理:问题、成因、对策[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9) : 61 –65.
[6] 江德兴. 马克思社会化理论与政治权力的演变[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 6 .
[7] 陈万柏, 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 227 .
[8]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答中外记者提问(实录).(2013-03-17).http://www.china.com.cn/news/2013lianghui/2013-03/17/content_28269358.htm.
[9]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 2013-11-16(1).
[10] 袁杰. "问题青年"马克思的转变及其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启示[J]. 长江论坛, 2012 (4) : 9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