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物探  2022, Vol. 61 Issue (6): 1115-1126  DOI: 10.3969/j.issn.1000-1441.2022.06.016
0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引用本文 

姚仙洲, 赖生华, 丁富峰, 等. 鄂尔多斯盆地庆西古河结构、演化及成藏规律[J]. 石油物探, 2022, 61(6): 1115-1126. DOI: 10.3969/j.issn.1000-1441.2022.06.016.
YAO Xianzhou, LAI Shenghua, DING Fufeng, et al. Structure, evolution, a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n ancient river in Qingxi, Ordos Basin[J].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for Petroleum, 2022, 61(6): 1115-1126. DOI: 10.3969/j.issn.1000-1441.2022.06.016.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2118)和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2014K-12)共同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

姚仙洲(1986—), 男, 工程师, 硕士在读, 主要从事地震地质综合研究工作。Email: yaoxz@cnpc.com.cn

通信作者

赖生华(1966—), 男, 教授, 主要从事沉积学、地震沉积学研究。Email: laishenghua@126.com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21-09-26
鄂尔多斯盆地庆西古河结构、演化及成藏规律
姚仙洲1,2, 赖生华1,3, 丁富峰1,4, 代双和2, 周义军2, 刘永涛2, 梁家昌2    
1.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5;
2.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长庆分院, 陕西西安 710021;
3. 陕西省油气成藏地质学重点实验室, 陕西西安 710065;
4.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事业部, 陕西西安 710018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油藏是典型的古地貌油藏, 但目前对前侏罗纪古地貌形成过程并不清楚。前侏罗纪古河记录着古地貌的形成, 研究古河的结构和充填演化对进一步认识古地貌和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三维地震资料, 针对庆西古河, 应用古地貌恢复和聚类分析方法, 明确古河的边界特征; 利用多属性融合方法, 刻画古河内部结构; 采用地层切片, 分析古河演化过程, 建立古河充填演化模式。结果表明: 庆西古河河谷形态西缓东陡, 南窄北宽, 呈U+V型结构, 向北、向东逐渐加深; 内部结构包括支沟、河流阶地、主河道、弯度河谷及河间丘5个次级沉积单元。基于古河整体轮廓及内部结构的精细刻画, 认为庆西古河并非单一河道, 主河道从早期至晚期, 横向上由西向东多期迁移, 纵向上复合叠加充填。主要发育2种成藏模式: 古河西翼为迁移河道与斜坡背景共同控制的多阶连片油藏, 古河东翼为在河道凸岸发育的受构造控制的局部点状油藏。
关键词庆西古河    鄂尔多斯盆地    古地貌    充填演化    河流阶地    成藏模式    
Structure, evolution, a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n ancient river in Qingxi, Ordos Basin
YAO Xianzhou1,2, LAI Shenghua1,3, DING Fufeng1,4, DAI Shuanghe2, ZHOU Yijun2, LIU Yongtao2, LIANG Jiachang2    
1. School of Earth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Xi'an Shiyou University, Xi'an 710065, China;
2. Changqing Branch, Geophysical Research Institute, BGP, CNPC, Xi'an 710021, China;
3. Key Laboratory of Shaanxi Province for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Geology, Xi'an 710065, China;
4. Exploration Department, Changqing Oilfield Company, PetroChina, Xi'an 710018, China
Abstract: The Jurassic reservoir in the Ordos Basin is a typical palaeogeomorphic reservoir,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which is not yet understood.The pre-Jurassic ancient river recorded the formation of the paleogeomorphology, and studying the structure and filling evolution of the ancient river is crucial to further understanding the palaeogeomorphology and the next step in oil and gas exploration.As such, based on 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data, we analyzed the boundary features of the ancient river in Qingxi using paleogeomorphology restoration and waveform clustering, and we described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ancient river using multiattribute fusion.We established a filling and evolution model of the ancient river using stratigraphic slic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ncient bottom of the ancient river in Qingxi was complicated.The valley was gentle in the west and steep in the east, narrow in the south and wide in the north, gradually deepening to the north and east, with a U-and V-shaped structure.The internal structure consisted of five secondary sedimentary units: branch ditch, river terrace, main channel, curved valley, and inter river hills.Based on the detailed delineation of the overall outline and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ancient river, we concluded that the ancient river channel in Qingxi was not singular.The main river channel horizontally migrated from west to east in multiple stages and vertically overlapped in multiple periods.We identified two reservoir-forming modes in the ancient river in Qingxi: the western wing was a multistage, contiguous reservoir controlled by the migration channel and slope background; the eastern flank was a local point reservoir controlled by the structure developed on the convex river bank.
Keywords: Qingxi ancient river    Ordos Basin    palaeogeomorphology    dynamic evolution    river terraces    reservoir model    

鄂尔多斯盆地是发育在古生代华北克拉通之上的内陆湖盆[1], 面积为25×104 km2。盆地自下而上发育古生界天然气和中生界石油两套含油气系统, 资源量丰富, 是目前我国年产油气当量最高的盆地。中生代以来, 盆地主要发育陆内碎屑沉积体系, 其中三叠系延长组主要为一套河湖沉积体系, 储层致密[2-3], 是致密油及页岩油的主要产层; 侏罗系延安组底部主要为一套河流沉积体系, 储层物性较好, 是盆地常规油的主要产层, 同时又因为其埋藏浅, 单井产量高, 常被称为“浅层高效”层段, 具有“小而肥且油藏规律不易把握”的特征[4-5]。据统计, 侏罗系油藏已连续多年产量超过600×104 t, 是盆地石油勘探的主要领域之一。

研究认为, 侏罗系油藏宏观上受晚印支期不整合面构造起伏形态的控制, 油藏在纵向上主要分布在不整合面附近的层段。因此, 在该领域的石油勘探中, 前侏罗纪古地貌的刻画成为石油勘探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但目前对前侏罗纪古地貌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形态描述上, 古地貌形成过程并不明确。主要存在两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①以往主要利用钻井资料来恢复古地貌形态, 虽然已大致刻画出不整合面的轮廓, 如将古地貌划分为古高地、古河谷、残丘等地貌单元[5-7], 但次一级的地貌单元, 如古高地上的小支沟、河谷内部小凸起如何展布还不够清楚; ②对古地貌形成过程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尤其是对能够反映古地貌形成过程的古河内部结构和充填记录, 由于缺乏足够资料, 尚未进行过深入探讨, 对古河的边界、内部结构特征, 以及演化和组合等研究较薄弱, 也使得前期勘探开发主要围绕古高地、斜坡部位的小幅度构造圈闭[6, 8], 对古河区能否成藏及成藏规律研究不够。

针对古地貌单元的精细雕刻和古河道结构的精细解剖, 国内外主要做法是依托高精度三维地震, 在地震沉积学理论指导下, 采用古地貌恢复、地震切片分析以及属性融合等方法开展地震地质综合研究。VITOR等[9]利用三维地震切片清晰地展示了西非近海大型侵蚀古河道的结构; KIRKHAM等[10]同样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 通过古地貌恢复精细刻画了英国北海古冰川地貌及由冰川融水侵蚀形成的大型河道的内幕特征; 孙少川等[11]利用多属性融合技术, 对川东北地区下侏罗统多期古河道的发育特点和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 程逸凡等[12]利用三维地震数据开展了基于层序格架分析的高精度古地貌恢复方法, 精细刻画了准噶尔盆地春光探区白垩系的地貌特征和沟谷体系, 并阐述了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而在鄂尔多斯盆地, 前期由于黄土塬地表的难题, 盆地南部基本未实施过三维地震, 因而对盆地侏罗系古地貌和古河道的研究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近年来, 随着地震采集及处理技术的攻关和进步, 逐步解决了黄土塬复杂地表问题, 盆地南部开始大规模实施三维地震, 为精细刻画前侏罗纪古地貌细节、研究古河道内部结构和形成演化过程带来了契机, 提供了依据。

本次研究主要依据最新实施的庆城三维地震数据, 对本区发育的庆西古河开展精细分析。庆西古河位于甘肃庆城西部, 是侏罗纪早中期在鄂尔多斯盆地内部发育的一条近南北向河道, 是盆地最主要的侏罗系油藏之一, 马岭油田就位于庆西古河流域。对庆西古河进行解剖分析, 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丰富和补充前期对庆西古河结构及沉积演化的认识, 同时探索适合本地区古地貌和古河道研究的可行方法, 进而为鄂尔多斯盆地前侏罗纪其它古河的精细研究和勘探开发提供参考和依据。

1 地质概况

三叠纪末, 晚印支运动使鄂尔多斯盆地整体抬升, 延长组顶部遭受强烈风化及河流侵蚀等地质作用, 形成水系广布、沟壑纵横、丘陵起伏的古地貌景观[13-14]

鄂尔多斯盆地前侏罗纪共发育4大古河道, 古河区面积为2×104 km2。其中在盆地北部的盐池—定边—吴起地区发育宁陕、蒙陕两大呈北西走向的古河道, 在盆地中部环县—志丹地区发育呈近东西走向的甘陕古河, 在盆地中南部的庆阳—庆城—马岭地区发育呈近南北走向的庆西古河(图 1a)。随着抬升侵蚀结束, 盆地开始沉降充填, 在古地貌上先后沉积充填了侏罗系富县组和延安组地层, 富县组上部为湖相砂、泥岩, 下部杂色泥岩夹砂砾岩和粗砂岩。延安组自下而上又可进一步划分为10个油层组, 其中延10为古河道充填, 延9至延4为沼泽相沉积, 煤层发育, 延1至延3段在盆地南部局部缺失[15]

图 1 鄂尔多斯盆地前侏罗纪古地貌(a)、局部放大(b)及连井剖面(c)

庆西古河发育在甘肃庆城西部, 故名庆西古河, 河道呈近南北走向, 长度超过150 km, 最宽超过15 km, 河道最终向北汇入甘陕古河。研究区庆城三维工区满覆盖面积约1 500 km2, 主要位于庆西古河中下游。早中侏罗世, 本区位于演武高地和子午岭高地之间(图 1b), 西部为演武高地, 东部为子午岭高地, 古高地之上发育小型古河支沟注入庆西古河。庆西古河主河道侵蚀深度在140 m左右, 最大侵蚀层位主要是长3中上部, 后期充填地层主要是延10地层(图 1c), 富县组地层沉积厚度不大, 可视为一个整体[16]。在延10地层充填之后, 发育了准平原化的河流沼泽相沉积, 古地貌填平补齐, 古河道形态定型。

2 关键技术

针对前期研究的薄弱点和庆西古河的特点, 本次对庆西古河的研究主要依循如下技术思路: ①井震结合, 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精细刻画古地貌形态, 分析庆西古河形成背景, 描述古地貌细节和次级地貌单元; ②刻画古河边界和内部结构, 再现古河迁移演化特征, 进一步了解古地貌的形成过程; ③构建古河成藏模式, 探讨古河区油气富集规律(图 2)。

图 2 研究思路与方法流程

主要应用3项技术: ①应用印模法恢复古地貌形态; ②应用RGB多属性融合法分析古河道结构; ③应用地层切片分析方法分析古河道演化过程。

2.1 古地貌恢复技术

常用的古地貌恢复方法主要有残余厚度法、印模法、沉积学分析法及层序地层学分析法等[17-18]。此外, 在资料品质较好的地震剖面上, 通过对古沟谷、古坡折带和凸起的识别, 也可以直接确定古地貌特点[19]。每种方法具有各自的优势, 恢复古地貌时需要根据古地貌具体特点进行选择。

在本区研究中, 根据庆西古河沉积后未遭遇剥蚀且后期发育煤系标志层的特点, 基于三维地震资料, 采用层序地层分析法与地层厚度印模法相结合的方法, 刻画古河充填结束时的古地貌。具体做法是: 首先, 通过地质、地震资料分析, 确定最能反映古地貌形态的层序顶、底界面; 其次, 依据三维地震资料, 通过井震结合精细解释层序顶、底界面地震地质层位, 并分别对其开展构造成图, 再将二者相减, 得到残余厚度图; 最后, 开展剥蚀恢复与去压实校正, 因本区延10段上覆地层稳定发育、不存在剥蚀, 故而不用进行剥蚀恢复。再依据前人关于本区延长组至延安组压实研究结果[20-21], 取压实系数K为0.3, 进行去压实校正, 即得到前侏罗纪古地貌图。

2.2 多属性融合技术

地震属性分析方法是进行地质体刻画和描述的常用方法之一, 不同的地震属性对不同地质体具有不同的响应能力, 大多单一属性只能反映某一方面的有效信息,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地震属性技术的发展, 属性融合技术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属性分析方法, 可在一定储层物性、地质规律和沉积特征的指导下, 通过选取表征不同储层特征的属性, 将多个属性经过一定的运算融合在一起, 进而充分挖潜数据内信息, 去除重复冗杂信息, 突出有效信息。多属性融合对砂体的识别和横向展布形态的刻画, 具有一定的可靠性[22-23]

属性融合通常可分为基于属性图像的颜色融合和基于属性数据的融合两种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RGB属性融合方法。RGB融合技术非常有利于研究河道形态和结构特征, 它是在属性优选的基础上, 进行颜色融合, 进而明确各个岩性组合地质体的形态。其具体实现过程是以三基色(红、绿、蓝)原理为基础, 任何一种颜色都可以通过基色调融合生成, 融合算法的数学模型为:

{(R, G, B)|0≤R≤255, 0≤G≤255, 0≤B≤255}共能定义出256×256×256=16 777 216种颜色[24]

通过融合切片上色标亮度反映岩性变化, 色度反映厚度及沉积期次变化, 可以实现沉积相划分, 定量表征河道沉积, 进而识别古河道形态和结构。

本次在开展RGB属性融合时, 主要分为两步: ①开展单属性优选, 选出最能反映古河道不同特点的3个优势属性; ②将选出的优势属性进行融合。主要是选取了3类属性: 能很好反映古高地、古河道沉积相带特点及古河道轮廓的波形聚类属性; 能很好反映古河道沉积厚度特点的波峰波谷数属性; 能很好反映古河道沉积变化特点的振幅切片属性。通过选取上述3类最优属性开展RGB融合, 进而开展地震地质综合分析。

2.3 地层切片技术

地层切片是在地震沉积学理论基础上, 利用三维地震较高的横向分辨能力, 使得在垂向上无法直接识别的地质体能够在横向上被识别出来, 进而进行沉积过程和沉积内幕的分析和预测[25]。应用地层切片法可实现对河道迁移和砂体沉积过程的动态研究[26], 再现河道在横向上迁移摆动和垂向上叠合的过程。

本区研究中, 具体的做法是将相对等时的古河顶、底层序界面平行顶、底进行20等分, 将每一个层面以4 ms为时窗, 分别提取地震属性, 进而反映从下到上不同层段庆西古河的演化特征。本次研究提取的是振幅算数平均属性, 该属性表示的是平均地震道波形的长度, 是综合了振幅和频率特性的联合属性, 能很好地反映地震同相轴内振幅的变化规律, 较好地反映沉积体的变化。

3 庆西古河地震反射特征

李元昊等[27]对庆西古河的形态已进行过基本分析, 主要依据的是较有限的钻井信息, 但是对庆西古河轮廓, 尤其是内部结构及沉积演化特征尚未进行精细分析。三维地震数据对古河道的定量研究具有优势, 本次利用三维地震资料, 通过井震结合, 选取典型的地震剖面及属性平面, 分析其地质含义, 阐述庆西古河形态及内部结构特征。

3.1 地震剖面特征

庆西古河主要沉积延10段河道砂岩, 该层段与其上、下地层在岩石物理特征上存在差异。延10段厚层砂岩表现为小声波时差、高密度和高阻抗特征, 地层平均纵波速度约为4 400 m/s; 其上部地层为延10段沉积后期发育的沼泽相煤系地层, 表现为大声波时差、低密度和低阻抗特征, 地层平均纵波速度约为4 000 m/s; 其下部为延长组砂泥岩地层, 声波时差、密度及阻抗特征位于二者之间, 地层平均纵波速度约为4 200 m/s。这种上、下地层间地球物理响应特征的差异, 产生了较为稳定的阻抗界面。在地震剖面上, 古河底界表现为较为稳定的波谷反射, 古河顶部煤层表现为波峰反射。由于本区古河顶部煤层厚度及分布变化较大, 故而将古河顶部煤层波峰反射之下的波谷反射视为河道砂岩的顶部。

拉平庆西古河顶部界面, 可直观反映古河道的形态和轮廓特征。选取横切古河道与平行古河道流向两条拉平的地震剖面, 分析古河特征。

从横切古河走向地震剖面(图 3a)可以看到, 古河底部表现为中—强反射、顶部表现为弱反射特征。古河河谷呈现不规则的U型+V型, 发育两个明显的阶地, 反映有两次侵蚀作用发生。其中在L387井附近发育Ⅰ阶河流阶地, 在L287井附近发育Ⅱ阶河流阶地。Ⅱ阶河流阶地河谷侵蚀深度不大, 垂向20~40 m, 河谷宽度为3~5 km; Ⅰ阶河流阶地河谷侵蚀深度与Ⅱ阶河流阶地类似, 垂向约10~40 m, 河谷宽度为3~5 km, Ⅰ阶与Ⅱ阶河流阶地共同组成了一个不规则的U型结构, 形成了两个缓坡。在两期阶地形成之后, 河流存在显著的向东加剧侵蚀的特征, 侵蚀深度达60~90 m, 在河谷东翼呈V型特征, 表明晚印支期本区构造运动在西部抬升幅度较大、东部抬升幅度较小, 正是这一差异隆升的特征, 导致庆西古河对延长组地层侵蚀程度差异较大, 使得在演武高地一侧侵蚀弱(一般侵蚀到长22), 河谷坡度较缓; 而在河谷东翼、子午岭高地一侧侵蚀强度大(一般侵蚀到长31), 河谷坡度较陡。

图 3 庆城地区拉平庆西古河顶部地震剖面及其地质解释结果(剖面位置见图 1b) a 横切古河(B′—B); b 沿河谷流向(C′—C)

沿河流走向(图 3b), 庆西古河顶、底界面的地震反射较为稳定, 均表现为中等反射的特征, 侵蚀深度向河流下游逐渐加深。其中在Z63井以东, 河道侵蚀深度小于50 m, 在Z50附近, 河道侵蚀深度在80 m左右, 在L78井附近河道侵蚀深度达到150 m。

3.2 地震平面轮廓特征 3.2.1 古地貌特征

利用三维地震数据精细恢复了庆城地区前侏罗纪古地貌。该古地貌是指受印支运动主幕影响而导致在侏罗纪早期沉积时的地貌特征, 并非晚三叠世末期的地貌。

本区古地貌形态沟壑纵横, 山陡河深, 次级地貌单元丰富, 高地、斜坡、河谷、支沟、残丘并存(图 4)。高地发育在东西两翼, 西部为演武高地, 东部为子午岭高地, 高地上发育多条近东西向的小型支沟, 5条较大的支沟分布在庆城南、玄马北、马岭北、蔡家庙西、驿马北, 支沟的侵蚀深度一般不超过30 m。研究区中部发育大型庆西古河道, 河道呈近南北走向, 向北、向东侵蚀深度逐渐加大, 最大侵蚀深度超过150 m; 河谷内局部发育被古河包围的残丘, 为相对较高的河中高地, 主要有4个, 分别位于L146北、L146南、L17井区、X264井区。河谷和高地之间发育斜坡, 是具有一定坡度的过渡地带。

图 4 庆城三维区庆西古河古地貌

古河两翼坡度西缓东陡, 差异较大。其中演武高地一侧, 古地形较缓, 子午岭高地一侧古地形较陡。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和地层厚度差计算古地貌坡度, 计算公式为tanθ=(d2-d1)/s, 其中, θ为坡角, d2-d1为两点处的沉积厚度差, s为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经计算庆西古河西翼坡度在0.25°~1.70°, 古河东翼坡度在1.5°~4.5°。其中西部缓坡又可进一步细分为至少两个缓坡带, 在蔡家庙西部发育Ⅰ阶缓坡, 在马岭地区发育Ⅱ阶缓坡, 缓坡带坡度大多在0.5°左右。

3.2.2 庆西古河的形态

庆西古河是在前侏罗纪古地貌基础上, 侵蚀河谷逐渐演化为沉积充填而形成。前人研究主要利用有限的钻井信息, 定性分析古河的形态, 本次主要是在已有钻井资料基础上, 基于具有高横向分辨率的三维地震数据, 利用聚类和地震波峰波谷数属性, 明确庆西古河的平面轮廓和纵向充填厚度, 定量表征古河道沉积。波形聚类能够实现沉积相带划分, 进而识别古河形态。古河顶、底层序之间的波峰波谷数, 可反映沉积厚度。以研究区为例, 若庆西古河顶、底之间波峰波谷数量为1, 则表明古河顶、底层序重合, 也即说明该区域无古河道沉积, 如图 3a中L172井; 若波峰波谷数量为2, 则说明古河顶、底不重合, 即古河有一定沉积厚度, 但小于1/4波长(在本区为40 m), 如图 3a中L47井; 若波峰波谷数量为3, 则表明古河沉积厚度在1/2波长与1/4波长之间, 即40~80 m, 以此类推, 最后将波峰波谷属性与钻井实钻数据相结合, 则可预测出真实沉积厚度。

在研究区内, 利用波形聚类确定了古河两翼边界位置(图 5a), 其中古河西翼边界在驿马至马岭以东, 古河东翼边界在白马地区以西, 古河东、西两侧的古高地地区还发育小型古河支沟。总体来看, 庆西古河呈近南北走向, 呈南端薄、北端厚, 西翼薄、东翼厚的特点, 古河道主要充填在古地貌低部位(图 5b图 5c)。在研究区内古河道长约60 km, 其中在河流上游(白马至驿马地区)河道宽度较窄, 为5~7 km, 在河流下游河道逐渐加宽, 最宽处达到18 km(上里塬地区)。充填厚度上, 从东西方向来看, 在古河西侧马岭附近, 充填厚度在20~40 m, 向东在上里塬以东, 充填厚度在120~160 m, 表明古河西缓东陡的特征; 从南北方向来看, 在古河南端, 蔡家庙以南充填厚度在40~80 m, 向北在三十里铺及上里塬地区达140~160 m, 表明庆西古河向北沉积厚度逐渐加大、河流为由南向北的流向特点。

图 5 庆城地区庆西古河属性平面分布 a 聚类属性; b 波峰波谷数属性; c 波数属性叠合古地貌
3.3 庆西古河内部结构

前文通过分析庆西古河地震剖面及平面属性信息, 已初步确定庆西古河由河谷、阶地、支沟等一系列地貌单元组成, 为进一步明确庆西古河结构特点, 选取庆西古河段典型属性开展RGB多属性融合分析。利用融合属性(图 6a), 结合前述古地貌单元及古河道形态特点, 明确庆西古河具有沟壑纵横、水系广布、复合叠加的特征, 由高地支沟、河流阶地、主河道、弯度河和河间丘共同组成(图 6b)。其中古河两翼发育多条小型河道(支沟)汇入庆西古河, 在演武高地分支河道繁多、子午岭高地分支河道较少但规模更大, 在庆城南部分支河道规模最大, 最大宽度达8 km, 此类分支河道发育位置与图 4所示古地貌支沟位置一一对应。在古河内部, 发育两大阶地, Ⅱ阶阶地河道发育在马岭附近, Ⅰ阶阶地河道发育在其东侧。在两大阶地以东, 发育大型主河道。在主河道上部发育一条低弯度河, 弯度指数为1.27, 大于主体河道1.13的弯度, 且越靠近河流下游(研究区北部), 弯度越大, 在上里塬地区该弯度河道已表现为高弯度河特征(弯度可达1.6)。在弯度河凸岸, 发育多个点状的河间丘, 河间丘上发育凸岸沙坝, 二者之间关系密切, 表明此类河间丘的形成可能与弯度河凸岸沙坝堆积相关, 其发育位置与古地貌所示残丘位置相对应。

图 6 庆西古河融合属性及地质解释结果 a 庆西古河RGB属性融合结果; b 庆西古河结构示意

在横切古河支沟与古河道的地震剖面上可见叠瓦状顺沟加积特征(图 7), 其中在Z35井附近加积现象较为明显, 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两个叠加的平行反射结构, X48井附近也可见到加积特征。从地震反射特征来看, 古河两翼支沟加积反射明显叠合在古河道之上, 表明支沟主要是在近南北向的大型庆西古河道形成之后, 从东西两翼的古高地向庆西古河汇聚, 进而叠加在古河道之上。

图 7 过庆西古河支沟与古河道地震剖面及其地质解释结果(剖面位置见图 6b)
4 庆西古河演化充填及油气意义探讨

对于鄂尔多斯盆地前侏罗纪古河, 前人多认为是古地貌形成之后盆地沉降, 侏罗纪早期的富县+延10等地层稳定充填的结果[4-5, 27]。但是前侏罗纪古河宽度大, 例如甘陕古河的最大宽度超过80 km, 即便是本文研究的庆西古河宽度也达18 km, 很难想象这种河道为稳定的、一次充填的结果。对河道演化充填开展探讨, 将有助于加深对前侏罗纪古地貌形成过程, 以及对古河道结构、变迁和油气成藏的认识。

4.1 庆西古河主河道的迁移演化

主要应用地层切片对庆西古河进行演化分析。地层切片提取方式为沿古河底界从下至上提取, 其中图 8a图 8f为切片平面属性, 图 8g为不同切片在地震剖面上的对应位置。抽取其中较典型的5个切片进行分析(图 8a图 8e)。庆西古河早期河道紧邻马岭地区(图 8a), 河道宽度较窄, 不超过2 km, 河流流向自南向北呈北北西向, 主要发育在Ⅱ阶缓坡附近。在河流发育中期, 河流开始逐渐向东迁移, 到图 8c所示时期, 河道宽度逐渐加宽到3 km左右, 发育位置已迁移至古地貌Ⅰ阶缓坡处, 且此时在河道东翼已开始发育低弯度河。随着河流的发育, 河道进一步向东迁移至上里塬地区, 流向也逐渐转向北北东向, 在古河下游宽度超过5 km(图 8d图 8e)。从不同期次切片属性叠合图(图 8f)看, 庆西古河在横向上呈现出显著的由西向东迁移特征, 叠加河道最小宽度约为5 km, 最大宽度达18 km, 叠加河道形态与前侏罗纪古地貌特征一致。

图 8 庆西古河地震切片及充填演化模式 a, b, c, d, e 地层切片; f 多期叠合属性; g 过庆西古河地震剖面; h, i, j, k 庆西古河充填演化模式(其中, h 为古河发育雏形期, i 为发展期, j 为成熟期, k 为消亡期)

庆西古河主河道的演化表明, 庆西古河不是单一河道, 而是由多期河道叠加而成, 受古地形差异隆升的控制, 河道由西向东迁移特征显著。庆西古河主河道的迁移特点对本区古地貌的定型起到了控制作用, 随着古河向东迁移、侵蚀, 古河东翼侵蚀深度逐渐加深, 侵蚀强度远大于古河西翼, 从而使得古地形坡度向东不断变大, 最终形成了西缓东陡的古地貌格局。同时在河道迁移中后期由于弯度河谷的出现, 使得沉积物在河流凹岸不断冲刷、侵蚀, 而在凸岸不断堆积, 进而形成了古地貌的河间丘单元。

4.2 庆西古河充填特征探讨

综合庆西古河古地貌恢复、古河结构解剖和演化分析, 认为庆西古河充填演化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 古河发育的雏形期、发展期、成熟期和消亡期(图 8h图 8k)。

第1阶段为古河发育的雏形期, 该时期晚印支运动使盆地整体抬升, 延长组顶部遭受强烈风化剥蚀, 庆西古河开始形成; 第2阶段为古河发育的发展期, 该时期古地形开始差异隆升, 演武高地一侧隆升更为显著, 河道逐渐向东迁移, 形成Ⅱ阶阶地; 第3阶段为成熟期, 该时期演武高地持续隆升, 河道继续向东迁移, 形成Ⅰ阶阶地, 在庆西古河河谷西翼呈现出近U型特征, 同时在庆西古河河谷东翼的子午岭高地一侧, 河道强烈侵蚀加深, 形成V型谷, 古地形坡度达到最大, 庆西古河U+V型河谷特征定型; 第4阶段为消亡期, 该时期河道稳定充填、加宽消亡。依据古河结构特点认为, 西翼阶地河道首先形成(图 8h), 然后东部弯度河谷凸岸形成点沙坝沉积, 其次主河道开始充填(图 8i), 再次古河两翼支沟向古河区汇聚充填(图 8j), 随后河流再次加宽, 覆盖了前期的支沟、阶地、河谷等单元(图 8k), 最后发育了准平原化的河流沼泽相沉积, 古河道形态定型。

4.3 庆西古河成藏规律

由于侏罗系储层物性好、砂体厚度大, 前期认为侏罗系油藏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小幅度背斜(鼻隆和穹隆), 主要表现为点状油藏, 油藏面积小, 另外古地貌斜坡、河间丘等也是相对有利的部位[6, 27]。本次根据庆西古河横向多期迁移、纵向多期叠加的沉积演化特点, 结合构造及断裂情况, 认为庆西古河主要存在2种油藏模式: ①古河西翼多阶连片成藏模式; ②古河东翼点状成藏模式。

在庆西古河西翼, 受古河横向迁移及河流阶地控制, 早期沉积砂体被晚期沉积的泥岩或煤层覆盖, 形成多个储盖组合, 长7油页岩段油气沿断裂带向上运移至古河后, 沿古河砂体及不整合面运移, 在迁移河道上倾部位聚集成藏, 发育多个构造+岩性油藏, 如图 9中的L128、Z522油藏。马岭油田侏罗系油藏主要成藏模式可能为多阶成藏模式, 目前马岭地区在庆西古河探明的油藏主要分布在庆西古河的西翼。

图 9 庆西古河成藏模式

在庆西古河东翼, 发育低弯度河, 在弯度河凸岸砂体不断堆积, 受晚期差异压实影响, 形成低幅度构造背景, 长7源岩段油气沿断裂带向上运移至古河后, 进一步向该部位运移和聚集, 从而形成点状油藏, L17井油藏即为古河内部的点状油藏。此外, 在庆西古河之上(延9及以上)局部发育的低幅度构造圈闭发育构造油藏, 但规模较小, 也表现为点状油藏特征, 不是庆西古河主要的油藏类型。

5 结论及认识

1) 三维地震数据对研究大型古河的结构和演化具有显著的优势, 利用优势属性融合, 可实现对古河结构的叠合展示, 应用地层切片方式可对河道迁移演化过程进行精细分析。

2) 与前期庆西古河为简单的大型单一河道的认识不同, 本次研究认为其具有复合叠加、多期迁移的特征, 具备发育多阶连片油藏潜力。

3) 研究古河结构和演化过程有助于了解鄂尔多斯盆地前侏罗纪古地貌的形成过程。但前侏罗纪大型古河的结构及充填演化极其复杂, 本文首次利用三维地震数据对庆西古河开展的分析可能存在局限性, 还需地震地质多学科更多资料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郭艳琴, 李文厚, 郭斌程, 等. 鄂尔多斯盆地沉积体系与古地理演化[J]. 古地理学报, 2019, 21(2): 293-320.
GUO Y Q, LI W H, GUO B C, et al. Sedimentary system and paleogeographic evolution of Ordos Basin[J].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 2019, 21(2): 293-320.
[2]
李文厚, 柳益群, 冯乔. 川口油田长6段油层组储集层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J]. 岩石学报, 1998, 14(1): 118-127.
LI W H, LIU Y Q, FENG Q. Chuankou oilfield Chang 6 member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and oil and gas enrichment law[J].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1998, 14(1): 118-127.
[3]
谢传礼, 何顺利. 鄂尔多斯盆地靖安油田上三叠系延长组6段古湖泊学特征[J]. 石油大学学报, 2000, 24(1): 18-21.
XIE C L, HE S L. Paleo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6th member of upper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 in Jing'an oilfield, Ordos Basin[J]. Journal of Petroleum University, 2000, 24(1): 18-21. DOI:10.3321/j.issn:1000-5870.2000.01.005
[4]
朱静, 李文厚, 韩永林, 等. 陇东地区前侏罗纪古地貌及油藏成藏规律研究[J]. 沉积学报, 2010, 28(6): 1229-1237.
ZHU J, LI W H, HAN Y L, et al. Study on palaeogeomorphology and reservoir formation of pre-Jurassic in Longdong area[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10, 28(6): 1229-1237.
[5]
宋凯, 吕剑文, 凌升介, 等. 鄂尔多斯盆地定边—吴旗地区前侏罗纪古地貌与油藏[J]. 古地理学报, 2003, 5(4): 497-507.
SONG K, LV J W, LING S J, et al. Paleogeomorphic features of the pre-Jurassic and oil reservoir of Dingbian-Wuqi area in Ordos Basin[J]. Journal of Paleogeography, 2003, 5(4): 497-507. DOI:10.3969/j.issn.1671-1505.2003.04.010
[6]
李树同, 张海峰, 王多云, 等. 聚油古地貌成因类型及其有利成藏条件分析—以鄂尔多斯盆地上里塬地区前侏罗纪古地貌为例[J]. 沉积学报, 2011, 29(5): 962-969.
LI S T, ZHANG H F, WANG D Y, et al. Genetic type of oil-gas accumulation palaeogeomorphology and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petroleum accumulation: taking the paleogeomorphology of Pre-Jurassic in Shang li yuan area, Ordos Basin as an example[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11, 29(5): 962-969.
[7]
郭正权, 张立荣, 楚美娟, 等.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前侏罗纪古地貌对延安组下部油藏的控制作用[J]. 古地理学报, 2008, 10(1): 63-71.
GUO Z Q, ZHANG L R, CHU M J, et al. Pre-Jurassic palaeogeomorphic control on th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the Lower Yan'an Formation in southern Ordos Basin[J]. Journal of Paleogeography, 2008, 10(1): 63-71.
[8]
毛飞跃, 侯长冰, 苟幸福, 等. 鄂尔多斯盆地镇原油田侏罗系古地貌与油成藏关系分析[J]. 岩性油气藏, 2013, 25(5): 44-48.
MAO F Y, HOU C B, GOU X F, et al. Relation between Jurassic paleogeomorphology a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Zhenyuan oil field, Ordos Basin[J]. Lithologic Reservoirs, 2013, 25(5): 44-48.
[9]
VITOR A, MORGAN S, CARLOS P, et al. Lateral accretion packages(LAPs): An important reservoir element in deep water sinuous channels[J].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2003, 20(6): 631-648.
[10]
KIRKHAM J D, HOGAN K A, LARTER R D, et al. Tunnel valley infill and genesis revealed by high-resolution 3-D seismic data[J]. Geology, 2021, 49(12): 1516-1520.
[11]
孙少川, 李令喜, 刘懿, 等. 基于地震沉积学的古河道展布特征与演变过程——以川东北通南巴背斜中下侏罗统为例[J].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021, 45(3): 62-72.
SUN S C, LI L X, LIU Y, et al. Paleochannel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based on seismic sedimentology: A case study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Jurassic of Tongnanba Anticline, Northeastern Sichuan basin[J]. Journal of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2021, 45(3): 62-72.
[12]
程逸凡, 董艳蕾, 朱筱敏, 等. 准噶尔盆地春光探区白垩纪古地貌恢复及其控砂机制[J]. 古地理学报, 2020, 22(6): 1127-1142.
CHENG Y F, DONG Y L, ZHU X M, et al. Cretaceous paleogeomorphology restoration and its controlling mechanism on sand-bodies in Chunguang exploration area, Junggar Basin[J].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 2020, 22(6): 1127-1142.
[13]
赵俊兴, 陈洪德.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早中期甘陕古河的演化变迁[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27(2): 152-158.
ZHAO J X, CHEN H D. Evolution of Gan-Shan paleo channel during early and middle Jurassic in Ordos Basin[J]. Oil&Gas Geology, 2006, 27(2): 152-158.
[14]
李宝芳, 李祯, 林畅松, 等.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下中侏罗统沉积体系和层序地层[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5: 5-72.
LI B F, LI Z, LIN C S, et al. Depositional system and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lower Jurassic in the Central Ordos Basin[M]. Beijing: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 1995: 5-72.
[15]
杨俊杰.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规律[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2: 33-37.
YANG J J. Tectonic evolution and hydrocarbon distribution in Ordos Basin[M]. Beijing: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 2002: 33-37.
[16]
赵敏, 王多云. 沉积前古地貌对油藏成藏的有利条件分析—以鄂尔多斯盆地子午岭地区下侏罗统为例[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0, 21(3): 476-481.
ZHAO M, WANG D Y. Analysis of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reservoir formation of pre-sedimentary palaeogeomorphology: A case study of Lower Jurassic in Ziwuling area, Ordos Basin[J]. Natural Gas Geoscience, 2010, 21(3): 476-481.
[17]
贺川航, 鲜成龙, 林煜, 等. 川中茅口组白云岩储层预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J]. 石油物探, 2021, 60(2): 342-352.
HE C H, XIAN C L, LIN Y, et 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key techniques for dolomite reservoir prediction in Maokou Formation, central Sichuan basin[J].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for Petroleum, 2021, 60(2): 342-352.
[18]
赵俊兴.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在沉积前古地貌恢复中的应用[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30(1): 155-160.
ZHAO J X. The possibility of rebuilding paleogeomorphology before basin deposition by high-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J]. 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ience&Technology Edition), 2003, 30(1): 155-160.
[19]
赖生华, 李晓宏. 断陷盆地沉积体系研究新思路: 从古地貌、岩性变化、水体深度到沉积体系[J]. 沉积学报, 2007, 25(5): 663-670.
LAI S H, LI X H. A new thought on the study of depositional system in faulted basin: From palaeogeomorphology, lithology change, water depth to depositional system[J].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2007, 25(5): 663-670.
[20]
贺锋, 张字龙, 刘红旭, 等.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彬县地区侏罗系直罗组古地貌及其对铀成矿的影响[J]. 古地理学报, 2017, 19(4): 692-702.
HE F, ZHANG Z L, LIU H X, et al.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potential of the Jurassic Zhiluo Formation in Binxian Area, Southern Ordos Basin[J].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 2017, 19(4): 692-702.
[21]
李慧琼, 蒲仁海, 王大兴, 等.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地震前积反射的地质意义[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4, 49(5): 985-996.
LI H Q, PU R H, WANG D X, et al.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seismic foredeposit reflection in Yanchang Formation, Ordos Basin[J]. Oil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2014, 49(5): 985-996.
[22]
刘依谋, 印兴耀, 张三元, 等. 宽方位地震勘探技术新进展[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4, 49(3): 596-610.
LIU Y M, YIN X Y, ZHANG S Y, et al. New progress of wide azimuth seismic exploration technology[J]. Oil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2014, 49(3): 596-610.
[23]
杨国权, 刘强, 刘延利. 地震属性融合技术在河道砂体识别中的应用[J].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16, 38(6): 832-836.
YANG G Q, LIU Q, LIU Y L. Application of seismic attribute fusion technique to channel sand body recognition[J]. Computing Techniques for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2016, 38(6): 832-836.
[24]
马佳国, 王建立, 周卿, 等. 分频RGB融合技术在精细刻画沉积微相中的应用[J]. 复杂油气藏, 2019, 12(3): 27-31.
MA J G, WANG J L, ZHOU Q, et al. Application of frequency division RGB fusion technique in fine characterization of sedimentary microfacies[J]. Complex Reservoirs, 2019, 12(3): 27-31.
[25]
BROWN A R, DAHM C G, GRAEBNER R J. A stratigraphic case history using three dimensional seismic data in the Gulf of Thailand[J].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1981, 29(3): 327-349.
[26]
马佳国, 周卿, 王波, 等. "富砂型"河流相沉积储层砂体精细刻画[J]. 石油物探, 2021, 60(3): 461-470.
MA J G, ZHOU Q, WANG B, et al. Fine characterization of fluvial facies reservoirs with "rich sand"[J].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for Petroleum, 2021, 60(3): 461-470.
[27]
李元昊, 杨桂茹, 彭建, 等. 鄂尔多斯盆地前侏罗纪古地貌形成演化及沉积充填特征[J]. 世界地质, 2018, 39(1): 56-69.
LI Y H, YANG G R, PENG J, et al.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palaeogeomorphology and sedimentary fill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e-Jurassic in Ordos Basin[J]. Global Geology, 2018, 39(1): 5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