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物探  2020, Vol. 59 Issue (3): 409-421  DOI: 10.3969/j.issn.1000-1441.2020.03.010
0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引用本文 

叶泰然, 马灵伟, 张虹, 等. 川西彭州地区雷口坡组潮坪相薄储层辨识机理研究[J]. 石油物探, 2020, 59(3): 409-421. DOI: 10.3969/j.issn.1000-1441.2020.03.010.
YE Tairan, MA Lingwei, ZHANG Hong, et al. Strategy for identifying thin reservoirs in tide-flat facies in the Leikoupo Formation, Pengzhou, Western Sichuan[J].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for Petroleum, 2020, 59(3): 409-421. DOI: 10.3969/j.issn.1000-1441.2020.03.010.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海相碳酸盐岩地震勘探关键技术”(2017ZX05005004)和中石化科技部项目“基于相位分解的薄砂体预测与流体检测技术研究”(PE19008-4)共同资助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20-02-12
改回日期:2020-03-23
川西彭州地区雷口坡组潮坪相薄储层辨识机理研究
叶泰然1 , 马灵伟2 , 张虹1 , 赵爽1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四川成都610041;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江苏南京211103
摘要:川西彭州地区三叠系雷口坡组雷四上亚段潮坪相薄储层识别难度极大。围绕如何从复合地震强反射中区分并识别上、下两套储层面临的地球物理难题, 采用先“分”后“合”的研究思路, 基于实际地层结构及不同储层叠加样式建立正演模型, 利用全波场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技术, 剖析了不同主频条件下薄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 通过波形差异化分析, 从复合地震响应中“剥离”出了两套储层所引起的地震响应特征及变化规律, 明确了两套储层在不同频带下的地震识别标志和识别方法, 为该区强反射界面干扰下两套薄互层储层辨识机理分析及精准预测奠定了基础。基于不同频带下薄储层辨识机理的分析结果, 定性预测了薄储层平面展布, 提出了深层潮坪相薄储层识别和预测难题的解决方案, 为该区地震资料品质评价、面向薄储层的地震采集技术设计、地震资料处理及薄储层预测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关键词薄储层    岩石物理    正演模拟    地震响应    识别模式    
Strategy for identifying thin reservoirs in tide-flat facies in the Leikoupo Formation, Pengzhou, Western Sichuan
YE Tairan1, MA Lingwei2, ZHANG Hong1, ZHAO Shuang1     
1. Southwest Petroleum Branch Company of SINOPEC, Chendu 610041, China;
2. Sinopec Geophysical Research Institute, Nanjing 211103, China
Foundation item: This research is financially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Project (Grant No.2017ZX05005004) and the Project of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INOPEC (Grant No.PE19008-4)
Abstract: The identification of reservoirs in the upper submember of the Lei-4 member in the Triassic Leikoupo Formation(Pengzhou area, western Sichuan) is challenging.This study is focused on establishing a strategy to identify and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sets of reservoirs using composite seismic reflection data.The approach followed the concepts of "dividing" and then " merging".A model wa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the actual structure of the formation and the different reservoir superposition styles.Subsequent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thin reservoirs with different dominant frequencies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forward modeling of the full-wave field wave equation.Subsequently, by analyzing the differential wavefor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ismic response and the disturbances caused by the two sets of reservoirs were "stripped" from the compound seismic response.In practice, the two sets of reservoirs were separated based on seismic identification marks in different frequency bands.The proposed method facilitated the effective identification and accurate prediction of the two sets of thin interbedded reservoirs in the study area under the interference of strong reflection interface.By implementing this metho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thin layers was predicted qualitatively.In this study, method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prediction of thin reservoirs in deep tidal-flat facies were also proposed.Furthermore, this work provided a basis and guidance for the evaluation of seismic data quality, the design of seismic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and ultimately the prediction of oriented thin layers.
Keywords: thin reservoir    rock physics    forward modeling    seismic response    identification mode    

四川盆地三叠系雷口坡组是重要的海相含气层位, 天然气资源量接近万亿立方米。2014年在川西彭州地区部署的PZ1井在雷四上亚段测试产量为115×104 m3/d, 实现了天然气勘探重大发现, 该区域共落实天然气储量超千亿方[1-5]。川西彭州地区雷四段气藏埋深为5 500~6 000 m, 与川东普光飞仙关组及元坝长兴组、中坝雷三段等海相台缘礁滩相带不同, 储层沉积类型为局限—蒸发台地潮坪相带, 岩性复杂, 优质储层厚度薄, 横向变化极快。薄储层识别及预测是气藏描述及开发部署的重点, 亦是难点, 利用常规属性分析、叠后波阻抗反演及叠前弹性反演等方法预测储层难度大, 精度有限。

薄层地震响应机理分析、基于实际地震资料的识别能力研究及识别模式建立是薄储层预测基础性课题。关于地震资料储层识别能力的研究有很多成果。早期RICKER[6]、WIDESS[7-8]、KALLWEIT等[9]、KNAPP[10]基于地震褶积模型和成像理论, 认为地震资料分辨率下限为λ/4, 视分辨率(识别能力)为λ/8。2007年凌云等[11]结合地震理论与地质概念, 提出了基于空间分辨率概念的地震采集、处理、解释技术, 获得小于λ/4的薄储层的空间展布信息。川西中浅层地球物理技术应用研究发现, 在储层与围岩波阻抗差异明显的侏罗系河道砂岩中, 厚度小于λ/8的储层依然可以识别, 例如川西马井蓬一气藏, 地震资料主频在30 Hz左右, 地层层速度约3 500 m/s, λ/8识别下限仅为15 m, 可实际钻井揭示, 厚度仅5 m的典型低阻抗河道砂岩储层依然可识别[12], 大大突破了上述传统的可识别能力下限认识, 极大地增强了地震薄层预测能力。

川西彭州地区三叠系雷口坡组雷四上亚段气藏埋藏深度大, 所发育的潮坪相碳酸盐岩储层低渗致密, 纵向多层叠置, 优质储层厚度薄, 横向变化快, 非均质性极强; 地震资料主频低且存在上覆强反射的屏蔽作用, 薄储层识别难度很大。本文从潮坪相薄储层的地质特征及地震反射机理分析入手, 建立符合实际地层结构、储层叠加样式及岩石物理特征的不同类型薄储层模型, 基于正演模拟技术, 剖析了不同主频下薄储层的地震响应, 通过波形差异化分析, 从复合的地震响应中“剥离”出了上、下两套薄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及变化规律, 建立了不同频带范围内储层地震识别模式, 进而结合实际地震资料预测了两套薄储层空间分布特征, 指出了提升该区薄储层预测精度的攻关方向, 为该区薄储层的识别及资料评价提供了借鉴。

1 储层地质特征及识别难点

川西彭州地区雷口坡组以局限—蒸发台地的碳酸盐岩沉积为主[13-14]。雷口坡组自下而上划分为雷一至雷四共4个岩性段, 其中雷四段由上而下可进一步划分为上、中、下3个亚段, PZ1、YaS1、PZ113和PZ103等已钻井揭示储层主要发育在雷四上亚段(T2l43)。雷四上亚段地层厚约150 m, 横向分布较稳定, 沉积时期总体处于水体较浅、能量较强、受波浪与潮汐共同作用的潮坪相潮间—潮上带沉积环境, 储层优势沉积微相为潮间带。

雷四上亚段发育上、下两套储层, 如图 1所示, 上储层段以灰岩类为主, 夹白云岩; 下储层段以白云岩类为主, 上、下储层段之间存在一个由(含)白云质灰岩、(含)藻砂屑灰岩等组成的相对稳定的隔层段, 厚约20~25 m。受潮坪相沉积特点及雷口坡组顶(简称雷顶)不整合面成岩作用差异等多种因素影响, 岩性频繁变化, 储层呈薄夹层分布, 纵向多层叠置, 物性差异明显。上储层段以1~2 m薄储层为主, 累计厚度15~20 m, 一般不超过15 m, 下储层段储层单层厚度一般在1~5 m, 累计厚度30~45 m。从储层纵向叠加样式上看, 上、下储层段存在差异, 上储层段各井累计厚度相当, 但薄储层的结构差异较大, 纵向连续性及叠加关系变化更明显; 下储层段纵向连续性相对较好, 但物性及厚度横向差异更明显。从储层类型上看, 雷四上亚段储层属低渗致密储层, 以Ⅱ、Ⅲ类储层为主, 上储层段储层孔隙度为2.01%~23.70%, 有效储层孔隙度平均值为8.76%, 渗透率主要为0.001~8.950 mD(1 mD≈0.987×10-3 μm2); 下储层段孔隙度为2.00%~20.21%, 有效储层孔隙度平均值为5.14%, 渗透率为0.003~186.000 mD。

图 1 川西雷口坡组雷四上亚段地层结构及薄储层特征

从地震反射特征上看, 雷口坡组上覆地层为马鞍塘组一段厚度约40 m的灰岩, 之上为马二段厚约100 m的泥页岩沉积。由于雷口坡组及马一段碳酸盐岩与马二段泥页岩波阻抗差异大, 马一段灰岩顶在地震剖面上形成强反射(T6), 该强反射具有极强的屏蔽作用, 加剧了下伏雷口坡组薄储层识别难度; 另一方面, 实际资料主频在25 Hz左右, 雷四上亚段的地层厚度约150 m, 约半个波长, 从井震标定结果(图 2)来看, 雷四上亚段上、下储层段主要位于强反射界面下“一谷一峰”半个波长内, 即半个波长内既包含了地层结构信息又包含了两套薄储层的信息; 此外, 储层致密, 储层与围岩波阻抗差异小也是地震响应不明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如何从复合的地震响应中区分并识别雷四上亚段上、下储层段薄储层的信息, 尤其是上储层段的信息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

图 2 YaS1井雷四上亚段合成地震记录井震标定结果
2 薄储层辨识机理研究

正演模拟技术是正确识别、解释地震特征与地质现象(异常)之间关系的桥梁, 是认识地震波场特征的一种重要手段[15]。建立符合研究靶区实际地层结构及储层岩石物理特征的地震地质模型是薄储层辨识机理研究的关键。

基于已钻井资料, 开展研究靶区目的层段地层结构及不同类型储层岩石物理特征统计分析, 确定研究靶区实际的地层结构、厚度及不同类型储层的岩石物理参数(表 1), 为建立符合研究靶区实际地层结构及储层岩石物理特征的地震地质模型提供基础数据。在此基础上, 通过改变储层发育特征, 开展薄储层辨识机理研究, 明确储层变化与地震波场响应特征变化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 充分挖掘地震波场信息中所蕴含的薄储层信息, 为实际资料中针对薄储层的预测提供依据和指导。

表 1 川西雷口坡组目的层段地层结构及岩石物理参数
2.1 基于薄层叠加样式的模型正演

据前文所述, 彭州地区雷四上、下段储层纵向叠加样式存在差异, 这为不同储层结构的模型正演提供了依据, 因为不同结构地震响应机理只有采用针对性的模型设计, 才能更好地模拟薄层地震响应特征。

2.1.1 上储层段——基于薄层纵向聚散类型的模型正演

彭州地区雷四段上储层段薄储层大致分为3类:①薄储层局部聚集类型; ②薄储层相对分散; ③薄储层均匀分布在上储层段。不同情况下的薄储层模型如图 3所示。薄储层累加厚度15 m, 单层厚度为1~2 m, 考虑储层发育类型为Ⅱ类储层, 地层结构、厚度及储层岩石物理参数见表 1。以不考虑储层发育时的地层结构模型(图 3a)的正演模拟结果为参照标准, 对比分析上储层段在不同薄储层发育情况下的地震响应特征。

图 3 上储层段不同情况下薄储层模型 a地层结构模型; b薄储层局部聚集模型; c薄储层相对分散模型; d薄储层均匀分布模型

为了能够获得更加符合实际的地震波场传播规律, 采用有限差分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方式, 正演模拟网格为1 m×1 m, 正演模拟观测系统及子波选取参照该区实际野外采集参数及子波特征, 采用炮间距50 m、道间距50 m、排列长度4 500 m、采样间隔1 ms和雷克子波进行正演模拟, 获得不同储层发育情况下的正演模拟炮集记录, 并利用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偏移剖面。图 4为上储层段在不同薄储层结构及不同主频下正演模拟得到的偏移剖面(文中只给出了目的层段的记录, 并将目的层段第一个点标记为0, 地震记录显示的为相对时间, 下同), 当激发子波主频低于30 Hz时, 图 4a所示地震剖面上马一段顶(图中绿色线)和雷四段顶(图中红色线)不能分开, 综合表现为强波谷反射特征(T6), 当激发子波主频大于40 Hz时, 马一段顶和雷四段顶在地震剖面上能够分开; 图 4b图 4d为考虑上储层段发育不同特征薄储层时的正演模拟结果, 与不同子波主频下地层结构的正演模拟结果相比, 考虑上储层发育时, 在常规频带(25~30 Hz)下T6界面下的波谷特征变化为波谷—弱峰反射特征, 随着主频增加(40~60 Hz)T6界面下波谷—波峰特征及能量变化更加明显。在相同子波主频下, 不同薄储层结构所引起的T6界面下波谷—波峰能量不同, T6界面下波谷—波峰能量强弱依次为薄储层聚集型、分散型和均匀分布型, 如图 5所示。

图 4 上储层段在不同薄储层结构及不同主频下的地震响应特征 a地层结构地震响应; b薄储层局部聚集模型地震响应; c薄储层相对分散模型地震响应; d薄储层均匀分布模型地震响应
图 5 上储层段在不同薄储层结构及不同主频下的地震响应波形叠合显示

图 6给出了在主频25 Hz情况下, 上储层段不同类型薄储层厚度变化时对应的波形特征。由图 6可以看出, 相同类型储层越厚、相同厚度储层物性越好, T6界面下波谷—波峰特征越明显、能量越强。基于上储层段正演模拟结果可知, 上储层段储层发育主要引起T6界面下波谷—波峰反射特征, 其波形特征变化的明显程度受上储层段发育的薄储层结构、厚度和储层发育类型的综合影响。

图 6 主频25 Hz时上储层段不同类型薄储层在不同厚度情况下的地震响应波形叠合显示 a Ⅰ类储层; b Ⅱ类储层
2.1.2 下储层段——基于薄层物性、厚度空间变化的模型正演

依据已钻井下储层段薄储层发育特征建立模型(图 7), 在横向上考虑下储层段物性变化(粉色为Ⅱ类储层、蓝色为Ⅲ类储层)、厚度变化及空间组合特征变化, 分为18种情况, 如图 7a所示。图 7b为同时考虑上储层段与下储层段薄储层发育模型, 基于不同主频正演模拟结果开展下储层段储层发育及上、下储层段薄储层同时发育时的地震响应特征研究。

图 7 考虑上、下储层段发育不同薄储层情况的模型 a仅考虑下储层段发育不同类型薄储层模型; b考虑上、下储层段同时发育薄储层模型

仅考虑下储层段发育不同类型薄储层模型的正演模拟结果如图 8所示。与地层结构正演模拟结果相比, 常规频带(25~30 Hz)下下储层段储层响应综合表现为T6界面下明显的波谷—强波峰特征(图中绿色线所示, 层位T2l43), 提取T2l43上、下10 ms时窗范围内最大波峰振幅曲线, 如图 9所示。从图 9可以看出, 波峰振幅的大小与下储层段薄储层发育厚度、储层发育类型、薄储层结构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总的来看储层厚度越大、薄层越密集、储层物性越好, 对应T2l43波峰振幅越大(图 9a图 9b)。因此, 实际资料中可以借助T2l43波峰振幅的强弱变化对下储层段进行定性识别。随着激发子波主频增加, 薄储层内部发育结构的地震响应特征逐渐凸显出来, 下储层段由波峰综合响应特征变化为复合波的地震响应特征, 复合波的特征代表不同的薄储层结构, 此时波峰能量变化特征与常规频带下波峰能量不同, 如图 9d图 9e所示。当主频达到50 Hz时, 可以在地震剖面上对下储层段储层的顶、底进行有效识别, 图 8d中红色线为下储层段的顶界面、绿色线为下储层段的底界面; 当主频达到60 Hz时, 可以对下储层段薄储层的内幕结构进行一定的判识, 如图 8e中蓝色线所示。

图 8 不同子波主频激发下不同类型薄储层模型正演模拟结果(仅考虑下储层段) a主频为25 Hz; b主频为30 Hz; c主频为40 Hz; d主频为50 Hz; e主频为60 Hz
图 9 仅考虑下储层段发育时不同主频正演模拟结果T2l43波峰能量变化曲线 a主频为25 Hz; b主频为30 Hz; c主频为40 Hz; d主频为50 Hz; e主频为60 Hz

图 10为上、下储层段储层同时发育时不同子波主频下的正演模拟结果。与仅考虑下储层段储层发育时的正演模拟结果对比可知, 常规频带(25~30 Hz)下, 两者波形特征十分相似, 这也是实际资料中上、下储层段薄储层识别的难点所在, 此种频带范围内很难从波形特征上对上、下储层段进行识别, 通过波形的叠合显示和波形特征差异化分析可知, 二者在能量上存在细微差别, 如图 11a图 11b所示, 在T6界面下0~15 ms范围内, 仅考虑上储层段储层发育时波形能量低于地层结构的波形能量, 仅考虑下储层段储层发育时波形能量高于地层结构的波形能量(图 11a中25 Hz和30 Hz波形曲线), 可见, 下储层段的存在弱化了上储层段发育时的振幅异常。上、下储层段储层同时发育时T6界面下0~15 ms范围内波形能量介于地层结构与仅考虑上储层段储层发育时波形能量之间(图 11b中25 Hz和30 Hz波形曲线), 将上、下储层段同时发育与仅下储层段发育时正演结果进行相减, 可以看出, 在T6界面下0~15 ms范围内存在一个明显的波谷异常(图 11c), 这就是隐含在综合地震响应中上储层段储层的信息。分析时窗过小振幅异常变化不明显, 时窗过大就会包含下储层段储层的信息, 因此, 实际资料中上储层段主要借助于T6界面下0~15 ms时窗范围内波谷能量异常进行定性识别。

图 10 不同子波主频激发下不同类型薄储层模型正演模拟结果(上、下储层段同时发育) a主频为25 Hz; b主频为30 Hz; c主频为40 Hz; d主频为50 Hz; e主频为60 Hz
图 11 不同子波主频激发下不同类型薄储层模型正演模拟结果波形特征对比 a上、下储层段单独发育时波形特征对比; b上、下储层段同时发育与仅上储层段发育时波形特征对比; c上、下储层段同时发育与仅下储层段发育时正演结果相减差值波形特征

当子波主频为40 Hz时, 从地震剖面上可以明显看出上储层段与下储层段储层的地震反射特征(图 10c), 此时下储层段的发育仍然对上储层段的反射特征存在较大影响(图 11b中40 Hz曲线), 随着地震子波主频进一步增加, 上、下储层段在地震剖面上的反射特征更加明显, 上、下储层段之间的相互干涉作用进一步减弱, 当子波主频达到60 Hz时, 上、下储层段的地震响应彻底分开(图 11b中60 Hz曲线, T6界面下0~15 ms时窗范围内蓝色线与紫色线完全重合), 此时上、下储层段能够完全分辨, 且可以对下储层段的内幕结构进行定性—半定量识别。

2.2 薄储层地震识别模式

综合不同储层发育情况下不同主频正演模拟结果, 可将雷四上亚段上、下储层段的地震响应及变化规律按照常规频带和高频带归纳总结, 从而建立雷四上亚段薄储层在不同频带范围内的地震识别模式(表 2), 为薄储层在不同频带范围内的精准识别提供依据和指导。

表 2 川西雷口坡组雷四上亚段薄储层地震识别模式
3 基于地震识别模式的薄储层预测

依据正演模拟结果建立的上、下储层段薄储层的地震识别模式, 对彭州地区雷四上亚段上、下储层进行了定性识别和预测, 结果如图 12所示。图 12a为基于T6界面下0~15 ms时窗范围内的最大波谷振幅对上储层段薄储层的识别结果, 从平面上来看, 上储层主要分布在PZ113井和PZ1井附近, 该时窗内波谷振幅由大至小的井依次为PZ113、PZ1、YaS1和PZ103井, 从4口钻井得到的储层特征来看, 各井钻遇储层的累计厚度相当, 但薄储层的结构差异较大, PZ113井薄储层发育最为集中, 平面上对应波谷振幅也最强, PZ103井薄储层最分散, 对应的波谷振幅最弱, 与正演模拟结果认识一致, 正演结果与实际资料的特征相互印证, 进一步表明了利用T6界面下0~15 ms时窗范围内的最大波谷振幅预测上储层段的有效性。

图 12 基于储层识别模式的上(a)、下(b)储层段薄储层预测结果

图 12b为提取的T2l43上、下10 ms范围内最大波峰振幅属性切片。由图 12b可见, 波峰振幅由强至弱的井依次为YaS1、PZ1、PZ113和PZ103井, 下储层段钻遇储层累计厚度由大至小的井依次为PZ103(42.9 m/19层)、YaS1(38.9 m/24层)、PZ1(34.6 m/15层)和PZ113井(26.8 m/19层), 除了PZ103井累计厚度相对大但波峰振幅不是最强外, 其余3口井的薄储层累计厚度与波峰振幅大小正相关, 与正演结果一致。PZ103井厚度最大但振幅属性不是最强, 分析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PZ103井下储层为气水同层, 流体对振幅可能产生影响; 二是PZ103井下储层段薄储层相对较分散, 使得T2l43界面波峰振幅较弱, 与正演结果并不矛盾。因此, 可以利用T2l43上、下10 ms范围内的波峰振幅大小对下储层段的发育情况进行定性预测。

地震波形是一系列薄层组合调谐的结果, 本文基于薄层在波形中的位置分析属性差异仅是薄层预测的初步方法之一, 伴随该区钻井的不断实施, 以多个钻井储层段波形样本为约束, 基于波形差异的地震反演应是下一步该区薄层定量预测的重要研究方向[16-17], 基于上述辨识机理研究结论, 在彭州地区针对雷口坡组薄储层开展的波形指示反演取得了较好效果, 受篇幅所限不予阐述。

4 结论

1) 采用“先分后合、分段剥离”的辨识机理分析思路, 从复合的地震响应中“剥离”出两套储层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差异, 建立地震识别标志和识别方法; 解决了存在地层结构强反射界面干扰且两套薄储层反射特征相互干涉情况下的薄储层识别的技术难题, 夯实了两套薄储层精准预测的基础。

2) 探讨了不同主频情况下两套薄储层的地震识别能力。当主频小于30 Hz时, 上、下储层表现为“一谷一峰”复合波反射特征, 可以根据波形特征的变化对两套储层段进行定性识别; 当主频达到40 Hz时, 从波形上可以实现上、下两套储层地震响应特征的区分和定性识别; 当主频达到60 Hz时, 上、下储层段的地震响应彻底分开, 从波形特征上可以实现对上、下储层及储层的内部结构进行定性-半定量的识别。

3) 基于不同主频情况下两套薄储层的地震识别能力的探讨, 为该区基础资料品质提升指明了攻关方向, 高分辨率三维重采集、高分辨率叠前及叠后处理是提高薄储层识别能力的关键; 同时, 基于辨识机理的分析可知, 地震波形蕴含丰富的薄层信息, 以井旁波形样本为约束, 开展基于地震波形差异的地震反演应是下一步该区薄层定量预测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李书兵, 许国明, 宋晓波. 川西龙门山前构造带彭州雷口坡组大型气田的形成条件[J]. 中国石油勘探, 2016, 21(3): 74-82.
LI S B, XU G M, SONG X B. Forming conditions of Pengzhou large gas field of Leikoupo Formation in Longmenshan piedmont tectonic belt, western Sichuan Basin[J]. China Petroleum Exploration, 2016, 21(3): 74-82. DOI:10.3969/j.issn.1672-7703.2016.03.007
[2]
赵向原, 胡向阳, 肖开华, 等. 川西彭州地区雷口坡组碳酸盐岩储层裂缝特征及主控因素[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8, 39(1): 30-39.
ZHAO X Y, HU X Y, XIAO K H, et al. Characteristic sand major control factors of natural fractures in carbonater eservoir sofLeikoupo Formation in Pengzhou area, western Sichuan Basin[J]. Oil&Gas Geology, 2018, 39(1): 30-39.
[3]
张永刚, 马宗晋, 杨克明, 等. 川西坳陷中段海相层系油气勘探潜力分析[J]. 地质学报, 2007, 81(8): 1041-1047.
ZHANG Y G, MA Z J, YANG K M, et al. The forecast of Natural Oil & Gas potential in MarineStrata, Western Sichuan Basin, Southwest China[J]. Acta Geologica Sinica, 2007, 81(8): 1041-1047. DOI:10.3321/j.issn:0001-5717.2007.08.003
[4]
罗啸泉, 唐桂宾. 川西龙门山前缘雷口坡组油气成藏条件[J]. 四川地质学报, 2012, 32(1): 32-35.
LUO X Q, TANG G B. Conditions of hydrocarb on accumulation in the Leikoupo Formation, Longmenshan frontal Margin, WestSichuan[J]. Acta Geologica Sichuan, 2012, 32(1): 32-35. DOI:10.3969/j.issn.1006-0995.2012.01.009
[5]
许国明, 宋晓波, 冯霞, 等. 川西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天然气勘探潜力[J]. 天然气工业, 2013, 33(8): 8-14.
XU G M, SONG X B, FENG X, et al. Gas potential of the Middle Triassic Leikoupo Formation in the western Sichuan Basin[J]. Natural Gas Industry, 2013, 33(8): 8-14.
[6]
RICKER N. Wavelet contraction, wavelet expression, and the control of seismic resolution[J]. Geophysics, 1953, 18(4): 769-793.
[7]
WIDESS M A. How thin is a thin bed?[J]. Geophysics, 1973, 38(8): 1176-1180.
[8]
WIDESS M A. Quantifying resolution power of seismic systems[J]. Geophysics, 1982, 47(8): 1160-1173. DOI:10.1190/1.1441379
[9]
KALLWEIT R S, WOOD L C. The limits of resolution of zero-phase wavelets[J]. Geophysics, 1982, 47(7): 1035-1046. DOI:10.1190/1.1441367
[10]
KNAPP R W. Vertical resolution of thick beds, thin beds, and bed cyclothems[J]. Geophysics, 1990, 55(9): 1183-1190. DOI:10.1190/1.1442934
[11]
凌云, 高军, 孙德胜, 等. 基于地质概念的空间相对分辨率地震勘探研究[J]. 石油物探, 2007, 46(5): 433-438.
LIN Y, GAO J, SUN D S, et al. Spatially relative resolution based on geological concept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eismic exploration[J].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for Petroleum, 2007, 46(5): 433-438. DOI:10.3969/j.issn.1000-1441.2007.05.002
[12]
武恒志, 叶泰然, 赵迪, 等. 川西坳陷陆相致密气藏河道砂岩储层精细刻画技术及其应用[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5, 36(2): 230-239.
WU H Z, YE T R, ZHAO D, et al. Fine-scale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channel sand reservoir of tight gas clastic reservoirs in west Sichuan[J]. Oil & Gas Geology, 2015, 36(2): 230-239.
[13]
王琼仙, 宋晓波, 王东, 等. 川西龙门山前雷口坡组四段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J]. 石油实验地质, 2017, 39(4): 491-497.
WANG Q X, SONG X B, WANG D, et al.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4th member of the Leikoupo Formation in Longmen Mountain front[J]. Petroleum Geology & Experiment, 2017, 39(4): 491-497.
[14]
高恒逸, 邓美洲, 李勇, 等. 川西彭州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四段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J]. 海相油气地质, 2018, 23(1): 37-46.
GAO H Y, DENG M Z, LI Y, et al. Diagenesis and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in the Middle TriassicLei-4 Member of Leikoupo Formation in Pengzhou Area of Western Sichuan Basin[J]. Marine Origin Petroleum Geology, 2018, 23(1): 37-46. DOI:10.3969/j.issn.1672-9854.2018.01.005
[15]
马灵伟, 顾汉明, 李宗杰, 等. 正演模拟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反射特征[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5, 50(2): 290-297.
MA L W, GU H M, LI Z J, et al. Simulation of carbonate fracture-cavern reservoir reflection characteristics with forward modeling[J]. Oil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2015, 50(2): 290-297.
[16]
韩长城, 林承焰, 任丽华, 等.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在东营凹陷王家岗地区沙四上亚段滩坝砂的应用[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1(2): 60-69.
HAN C C, LIN C Y, REN L H, et al. Application of seismic waveform inversion in Es 4 beach-bar sandstone in Wangjiagang area, Dongying Depression[J].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2017, 41(2): 60-69. DOI:10.3969/j.issn.1673-5005.2017.02.007
[17]
顾雯, 章雄, 徐敏, 等. 强屏蔽下薄储层高精度预测研究——以松辽盆地三肇凹陷为例[J]. 石油物探, 2017, 56(3): 439-448.
GU W, ZHANG X, XU M, et al. High precision prediction of thin reservoir under strong shielding effect and its application:A case study from Sanzhao Depression, Songliao Basin[J].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for Petroleum, 2017, 56(3): 439-448. DOI:10.3969/j.issn.1000-1441.2017.03.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