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内部产业调整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而作物种植制度变化和播种结构优化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缓解过量资源要素投入造成的巨大环境压力的有效手段, 是实现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明确区域农作物种植变化调整路径, 估算其变化对资源与环境价值利用的影响, 有利于加强对农业资源环境的认识和保护, 为国家和地区粮食增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前人在作物种植变化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 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对作物种植变化的调整路径[1]及方法进行探讨; 二是从粮食增产[2]、资源利用效率[3]和资源环境压力[4]等方面分析作物种植变化带来的影响。
1987年, 美国著名生态学家Odum提出了能值分析(emergy analysis)方法用于探讨陆地复杂生态系统的功能原理和模拟技术, 并将其扩展到人类参与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系统[5]。该方法在国际学术界引起高度重视并被广泛应用[6]。在农业方面, 能值分析方法主要被运用于农业[7]或农田[8]生态系统的评价、不同熟制[9]或复种方式[10]优劣分析等方面。前人在作物种植调整的影响方面做了大量研究, 但侧重分析其经济和社会意义, 对其资源和环境重要影响研究较少。李天祥等[11]研究了粮食内部结构调整对水土资源利用的影响; 吕娜娜等[12]基于新疆绿洲棉花、小麦和玉米3种作物种植比例的时空分布数据集, 准确估算绿洲农作物蒸散发, 分析作物种植变化对西北干旱区水土资源优化配置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湖北省为全国水稻-油料、小麦-棉花和棉花-油料双重优势区之一, 为全国仅有的水稻-棉花双重优势区, 为全国最显著的作物种植三重优势区〔水稻-小麦(棉花)-油料〕的重要组成部分[13], 对湖北省作物种植系统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采用能值分析方法评价湖北省作物种植变化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 估算能值分析的各类指标, 分析区域作物种植变化对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环境的动态影响, 为当地作物种植实现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参考。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 1.1 研究区域概况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 地处29°01'53"~33°6'47" N、108°21'42"~116°07'50" E, 属于亚热带典型季风气候区。全省除高山地区外, 大部分地区光能充足, 热量丰富, 无霜期长, 降水充沛, 雨热同季。全省多年平均实际日照时数为1 100~2 150 h, 其地域分布为鄂东北向鄂西南递减, 夏季长, 冬季短。全省年平均气温为15~17 ℃, 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小麦和玉米, 主要经济作物为棉花、油菜、蔬菜和水果。
1985年湖北省大田作物种植制度主要模式有油菜—早稻/秋大豆→小麦—早、中稻—秋杂粮或秋菜, 绿肥—双季稻→春花生—晚稻("→"表示隔年, "—"表示年内复种, "/"表示套作)。湖北省全省平原三熟稻产区主要作物种植模式为油菜—水稻—水稻、紫云英—水稻—水稻[14]。2010年湖北省大田作物种植模式主要有油菜—水稻、小麦—水稻、早稻—晚稻、单季稻、油菜—棉花、冬闲—棉花[15]。
作物种植类型组合由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种植面积的百分比组合确定。1978—1984年湖北省主要作物种植类型为水稻—小麦/棉花、薯类、玉米(表 1)。1978年作物种植面积位居前3位的作物分别为水稻、小麦和棉花, 占比分别为36.50%、14.15%和7.48%, 总占比为58.13%;1985年主要作物种植类型转变为水稻—小麦/油料、棉花、玉米, 前3者占比分别为34.62%、18.16%和8.25%。2000—2005年湖北省主要作物种植类型转变为水稻—油料, 蔬菜、小麦、薯类。2006—2009年湖北省主要作物种植类型又转变为水稻—油料/小麦、蔬菜、棉花。2009年湖北省主要作物种植类型为水稻—油料、蔬菜、小麦、棉花; 与2009年相比, 2015年水稻和小麦、油料和大豆种植面积占比基本保持不变, 玉米、蔬菜和水果种植面积占比呈现上升趋势, 棉花则呈现下降趋势。
研究区气象数据来源于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网(http://www.nmic.gov.cn/), 包括湖北省境内25个气象站点1978—2015年逐年平均风速和降水量数据。
农作物播种面积、产量和生产要素投入均来源于1979—2016年《湖北省农村统计年鉴》, 按照农业统计数据库要求合并为11种: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薯类、油料(主要是油菜)、麻类、糖料、棉花、蔬菜和水果。考虑到数据可得性, 对湖北省全省分析时间为1978—2015年, 对湖北省县域分析时间为1990—2015年。荆州市沙市区不属于研究范围。
2 研究方法 2.1 能值分析理论能值分析方法用于计算某种产品或服务形成过程中直接和间接消耗的能量之和[16], 单位统一为太阳能值焦耳(sej), 使系统中各种形式的能量具有可加性和可比性。
2.2 能量计算能量计算参考蓝盛芳等[17]80-82, 项目包含太阳能、雨水化学能、雨水势能、风能、表土层净损失、电力、农用机械、农药、氮肥、磷肥、钾肥、人力和畜力。
2.3 能值计算将不同形式的能量通过太阳能值转换率折算成太阳能值。表 2[7-8, 17-20]为湖北省作物种植系统中主要项目的太阳能值转换率。能值基准值为12×1024 sej·a-1[18]。
表 3[21-22]为湖北省作物种植系统各能值投入与产出指标, 表 4为能值评估指标及其计算公式。
弹性分析是衡量一个变量相对于另一个变量变化敏感程度的常用方法。采用弹性分析方法分析作物播种面积比例每变化1个百分点所引起环境负荷率(environmental loading ratio, ELR)和可持续发展指数(emergy sustainability index, ESI)变动的百分比。通过ELR和ESI对作物播种面积比例的弹性分析, 明确种植结构调整对环境负荷率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3 研究结果 3.1 湖北省作物种植系统能值年际变化 3.1.1 净能值产出率年际变化图 1为湖北省作物种植系统净能值产出率(emergy yield ratio, EYR)、ELR和ESI的年际变化。2002年前湖北省作物种植系统EYR为0.7左右; 2002—2011年EYR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由0.64(2002年)上升至1.23(2011年), 但略低于全国农业平均EYR值1.42[23]; 2011年后, EYR有小幅度回落趋势, 由1.23下降至1.09(2015年)。这说明湖北省作物种植的整体功能水平较佳, 运转效率较高, 投入能值转化率较高, 但近年来面临下行压力。
ELR越高,系统对环境的压力则越大。近25 a湖北省作物种植系统ELR平均值为1.13(图 1), 远低于中国农业生态系统ELR平均值(2.8)17[80-82], 这说明湖北省作物种植系统环境压力较小, 工业辅助能投入较小, 农业发展具有较大发展潜力。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1978—2015年湖北省作物种植系统ELR略有上升趋势, 由1978年的1.11升至2015年的1.18。
3.1.3 可持续发展指数年际变化湖北省作物种植系统ESI年际变化趋势与EYR基本一致(图 1)。2002年前, 湖北省作物种植系统ESI为0.6左右; 2002—2011年ESI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由0.57(2002年)上升至1.07(2011年); 2011年后, ESI呈现小幅度下降趋势。ESI值为1~10时, 说明系统富有活力和发展潜力; ESI值< 1时表明该系统为高投入驱动型系统[7]。除了2011—2014年ESI略≥ 1外, 其他年份为0.38~0.97, 说明湖北省作物种植业属于消费型经济系统, 不可更新资源利用率过大, 加大了研究区种植业生产经济成本。
3.2 湖北省作物种植系统能值区域分异 3.2.1 能值投入率区域分异近25 a(1990—2015年)湖北省作物种植系统能值投入率(emergy investment ratio, EIR)空间分布特征见图 2。湖北省作物种植系统EIR均值空间分布特征为中部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 高值位于江汉平原的江陵、钟祥和洪湖等地, EIR达7.18以上; 低值位于鄂东北和鄂西北地区, 这些地区多为山地, 作物种植系统EIR低, 农业欠发达。
由图 2可知, 湖北省大部分县域作物种植系统EIR变化幅度为0.001~1.991。增长幅度最大的区域位于鄂西北的神农架、巴东和竹溪县等地, 增长3倍以上; 增长幅度最小的区域位于鄂东北的麻城, 下降12.7%左右。
3.2.2 能值产投比区域分异1990—2015年湖北省作物种植系统能值产投比(emergy yield and investment ratio, EYIR)平均值及变化幅度空间分布特征见图 2。由图 2可知, 作物种植系统EYIR平均为0.71~5.28。作物种植系统EYIR空间分布特征为中部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 高值位于江汉平原的天门、公安和石首等地, EYIR达3.95以上; 低值位于鄂西北的十堰、丹江口等地, 低于1.63。其中, EYIR平均值为1~1.5的作物种植生态系统较平衡, 这些县数量约占湖北省总数的近20%。湖北省作物种植系统EYIR变化率空间分布特征为西南部大, 其他地区尤其是江汉平原地区变化幅度较小。
3.2.3 环境负荷率区域分异湖北省作物种植系统ELR均值空间分布特征见图 3。湖北省作物种植系统ELR平均值为0.55~5.15。ELR空间分布特征与EIR和EYIR分布特征类似, 高值区位于江汉平原区潜江、江陵等地, ELR为2.88以上; 低值区位于东部英山、兴山以及西部的恩施和巴东山区, ELR小于1.12。
由图 3可知, 1990—2015年湖北省作物种植ELR变化率为-0.119~10.779。ELR变化率的空间分布特征与ELR均值分布特征不同, 研究区域中部即江汉平原区ELR值较大, 但变化幅度小, 东西部地区ELR均值较小, 但增长幅度较大。
3.2.4 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区域分异1990—2015年湖北省作物种植系统ESI均值和变化率空间分布特征见图 3。ESI为0.24~2.75时, 35.06%的县级地区ESI大于1, 这些地区大部分位于鄂西的十堰市、五峰和鹤峰县等地, 说明这些地区作物种植系统富有活力和发展潜力, 农业发展可持续良好。ESI低值区位于江汉平原大部分地区以及东部的英山和兴山, 小于0.428。
由图 3可知, 湖北省作物种植系统ESI变化幅度为0.178~14.448。ESI变化率空间分布特征与ELR有较大差别, 研究区中部即江汉平原区ESI值较低且增长幅度较小, 东西部地区ESI也较小, 但增长幅度较大, 尤其是鄂西南地区ESI增加速率最快。
从时间变化趋势来看, 湖北省作物种植系统总体发展较好。但2011年后农业生产环境压力增大, 可持续能力减弱。从空间分布上来看, 江汉平原地区是湖北省农业最发达地区, 农业生产效率较高, ELR也最高。东部和西部地区农业投入和产出相对较少, 农业生产率较低且波动幅度较大, 农业生产很不稳定, 极易受到自然环境, 尤其是气候影响; 东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较脆弱, 可持续发展能力较低, 但增长速率较快, 环境压力逐渐减小。
3.3 弹性计算结果及显著性分析 3.3.1 作物种植变化对ELR的弹性分析表 5为1978—2015年作物种植变化对ELR和ESI的弹性分析结果。由表 5可知, 1978—1999年各种作物播种面积比例对ELR均缺乏弹性。与Ⅰ期(1978—1984年)相比, Ⅱ期(1985—1999年)11种作物对ELR弹性系数的绝对值均处于减小态势。其中水稻和棉花对ELR的弹性系数由正转为负, 这表明随着水稻和棉花种植面积比例的减小, 湖北省作物种植系统对环境压力减小, 作物种植结构朝着环境友好型的路径衍进。与Ⅱ期相比, 11种作物Ⅲ期(2000—2015年)对ELR的弹性系数绝对值有较大提升。其中, 水稻和油料作物播种面积比例均富有弹性。这说明随着水稻和小麦种植面积比例的增长, 湖北省作物种植系统对环境的压力增大; 而油料播种面积的减少较大幅度地降低了系统对环境的压力。Ⅰ~Ⅲ期蔬菜和水果的弹性逐渐增大, 说明蔬菜和水果种植面积比例的增加加大了系统环境负荷。
从作物种植变化对ELR弹性的增长率来看, Ⅰ~Ⅱ期11种作物的增长率均为负值且变化幅度较小; Ⅱ~Ⅲ期大部分作物的增长率为正值, 增长幅度较大, 较Ⅰ~Ⅱ期高, 且在10%显著水平上, 说明两次种植结构调整对环境压力有显著差异。
3.3.2 作物种植变化对ESI的弹性结果分析由表 5可知, 1978—1984年, 除少数(油料、麻类、糖料和蔬菜)作物外, 其余作物播种面积比例对ESI均富有弹性。与Ⅰ期相比, Ⅱ期11种作物对ESI的弹性系数的绝对值均处于减小态势。其中, 水稻和棉花对ESI的弹性系数由负转为正, 这表明随着水稻和棉花种植比例的减小, 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作物种植结构朝着环境利好方向衍进。与Ⅱ期相比, Ⅲ期除麻类外其他10种作物对ESI的弹性系数的绝对值均有较大提升。其中, 水稻、棉花和豆类作物播种面积比例对ESI的弹性系数为负值且富有弹性, 这说明随着水稻和棉花种植面积比例的增长, 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负向影响; 而豆类作物种植面积比例变化不大, 对ESI产生的负向影响却较大, 这可能是由于豆类产量较低, 投入产出回报率低所致。这表明不仅作物种植面积比例变化会对ESI产生重要影响, 作物种植方式也起着重要作用; 蔬菜和水果作物播种面积比例对ESI的弹性系数由负转为正, 表明蔬菜和水果作物播种面积比例的增长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时期可持续发展能力减弱, 农业种植结构亟待向环境利好方向转变。
作物种植变化对ESI弹性的增长率与对ELR弹性的增长率变化基本一致, Ⅰ~Ⅱ期各作物弹性增长幅度较Ⅱ~Ⅲ期低, 且差异在10%显著水平上, 这说明两次种植结构调整对可持续发展有着显著影响。
4 讨论 4.1 作物种植类型变化与能值流变化湖北省作物种植系统EYR和ESI的年际变化趋势与作物种植变化基本一致。1978—2003年湖北省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比呈现下降趋势, 尤其水稻和小麦下降幅度较大, 油料和蔬菜种植面积占比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2004年湖北省作物种植结构发生重大调整, 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比快速回升, 油料和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比有所回落; 而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受自然资源条件、市场经济行为和农业政策的影响。2004年国务院实行减免农业税的政策, 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的政策, 至2006年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业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的"四补贴"。因此, 1978—2003年湖北省作物种植系统EYR和ESI维持在较低水平; 而2004—2011年EYR和ESI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4.2 投入产出率和可持续发展指数近年来, 湖北省农业投入加大, 高耗能作物, 如水果蔬菜等得到大力发展, 单位面积农业投入提升大大增加了作物总产量, 但生产成本也大幅度上升, 且产量增长幅度不如生产成本增加幅度, 所以农业生产效率呈现下降趋势。2011年后, EYR呈现小幅度下降趋势, ELR略呈上升趋势, 而ESI下降。这主要是由于湖北省农业生产中单位面积农业投入增加, 特别是化肥施用量较大而产量增长幅度小于化肥投入增量所引起, 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因此, 湖北省应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与研发力度, 减少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 减少农业生产中工业辅助能值投入, 提高整个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产出率, 提升农业产品竞争力。
笔者研究发现湖北省作物种植系统ESI(除2011—2014年外)均小于1.0, 与前人报道的双季稻田复种系统ESI较一致[10], 说明这些农业生态系统都属于高投入驱动型农业系统, 主要是以消耗无机辅助能来获得农业生产发展, 不利于作物种植可持续发展。湖北省作物种植系统ESI虽 < 1, 但1978—2011年明显呈现增加趋势, 表明湖北省作物种植调整有利于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但2011年后ESI呈现下降趋势, 所以作物种植发展应当首先考虑降低无机辅助能投入, 提高ESI。
笔者研究结论与李研等[24]较为一致:ESI较大的地区大部分位于鄂西的十堰市、五峰和鹤峰县等地; ESI低值区主要位于江汉平原。随着江汉平原地区(尤其是武汉城市圈)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 对新鲜蔬菜水果的需求大量增加, 因此该区域传统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逐渐萎缩, 蔬菜水果种植面积增加, 对环境的压力增大; 鄂西部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 其土、水等资源状况较优, 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 且增长速率较快, 这可能与当地在发展农业过程中兼顾生态环境保护, 如生态观光农业的兴起与发展有关。
5 结论采用能值分析和弹性分析方法相结合对湖北省作物种植系统EIR、EYR、EYIR、ELR和ESI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 并分析作物种植面积比例变化对ELR和ESI的弹性系数, 得到如下结论:
(1) 1978—2015年湖北省作物种植系统EYR为0.43~1.23, ELR和ESI分别为1.09~1.18和0.38~1.07, 表明湖北省农业发展状况良好, 农业生产效率较高, 环境可持续性较强, 但近年来农业生产出现环境压力增大、可持续能力减弱的现象。
(2) 从空间分布上看, 近25 a湖北省作物种植系统能值指标体系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其中, 江汉平原地区EIR和EYIR较高, ELR最高, 而ESI较低, 增速较缓; 东西部地区EIR和EYIR均较小, ELR较低, 环境压力较小, ESI能力较高且增长速率较快。
(3) 1978—1999年作物播种面积比例对ELR均缺乏弹性; 水稻的弹性系数由Ⅱ期的-0.036增加为Ⅲ期的1.438;蔬菜和水果的弹性系数分别由Ⅰ期的-0.006和-0.023增加为Ⅲ期的0.341和0.097。2000—2015年, 水稻、棉花和豆类作物播种面积比例对ESI的弹性系数为负值且富有弹性, 蔬菜和水果作物播种面积比例对ESI的弹性系数由负转为正。
湖北省农业发展在注重效率的同时要高度关注农业生态环境, 通过减少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等方式减轻农业生产的环境压力,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江汉平原地区农业生产中应采取绿色方式, 既稳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又提高可持续发展指数; 东西部地区农业发展应该在维持当地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上, 通过完善农田基本设施以及加强农业灾害预警和防治等手段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
[1] |
徐慧, 汪权方, 李家永, 等. 1980年以来中国大宗作物空间格局变化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1): 55-66. [ XU Hui, WANG Quan-fang, LI Jia-yong, et al. Variation of Staple Crops' Spatial Pattern in China Since 1980[J].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 2017, 26(1): 55-66. DOI:10.11870/cjlyzyyhj201701007] (0) |
[2] |
李晓云, 黄玛兰, 曾琳琳, 等. 长江中游地区粮食增长的结构变动分析:基于Shift-Share模型的分析验证[J]. 农业技术经济, 2016(8): 85-93. (0) |
[3] |
宋梦美, 安萍莉, 江丽, 等. 1993-2013年吉林省主粮作物种植布局及其水热资源利用效率评估[J]. 资源科学, 2017, 39(3): 501-512. [ SONG Meng-mei, AN Ping-li, JIANG Li, et al. Cultivation Patterns of Main Grain Crops and Evaluation of Water and Heat Resourc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in Jilin Province From 1993 to 2013[J]. Resources Science, 2017, 39(3): 501-512.] (0) |
[4] |
杜玲, 王猛, 刘曦, 等. 河北平原区农作物种植水资源压力指数评价[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7, 22(7): 1-9. [ DU Ling, WANG Meng, LIU Xi, et al. Eval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Pressure Indexes Based on Crop Cultivation in Hebei Plain[J]. 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7, 22(7): 1-9.] (0) |
[5] |
ODUM H T.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Em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cision Making[M]. New Jersey, USA: John Wiley & Sons, 1995: 182-193.
(0) |
[6] |
LIU G Y, YANG Z F, CHEN B, et al. Modelling a Thermodynamic-Based Comparative Framework for Urban Sustainability:Incorporating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Losses Into Emergy Analysis[J]. Ecological Modelling, 2013, 247: 233-240. (0) |
[7] |
周子英, 杨君, 段建南, 等. 基于能值分析的长沙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演替分析[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1, 32(4): 465-469. [ ZHOU Zi-ying, YANG Jun, DUAN Jian-nan, et al. Succession Assessment of Agro-Ecosystem Based on Emergy Theory in Changsha[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11, 32(4): 465-469. DOI:10.3969/j.issn.1000-0275.2011.04.019] (0) |
[8] |
熊凯, 杨钢桥, 蔡银莺. 基于能值理论的武汉市农田生态系统能值分析[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0, 31(6): 738-741. [ XIONG Kai, YANG Gang-qiao, CAI Yin-ying. Emergy Analysis of Farmland Ecosystems in Wuhan Based on Emergy Theory[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10, 31(6): 738-741. DOI:10.3969/j.issn.1000-0275.2010.06.023] (0) |
[9] |
李向东, 陈尚洪, 陈源泉, 等. 四川盆地稻田多熟高效保护性耕作模式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J]. 生态学报, 2006, 26(11): 3782-3788. [ LI Xiang-dong, CHEN Shang-hong, CHEN Yuna-quan,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Multi-Cropping Ecosystem Services Under Conservation Tillage Paddy Field in Sichuan Basin[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6, 26(11): 3782-3788. DOI:10.3321/j.issn:1000-0933.2006.11.034] (0) |
[10] |
孙卫民, 黄国勤, 程建峰, 等. 江西省双季稻田多作复合种植系统的能值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47(3): 514-527. [ SUN Wei-min, HUNAG Guo-qin, CHENG Jian-feng, et al. Analyses on the Emergies of Multiple Compound Cropping Systems From Double-Cropping Paddy Fields in Jiangxi Province[J].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2014, 47(3): 514-527.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4.03.011] (0) |
[11] |
李天祥, 朱晶. 近十年来中国粮食内部种植结构调整对水土资源利用的影响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9): 96-102. [ LI Tian-xiang, ZHU Jing. Impacts of Inter-Crop Structural Adjustment on China's Water and Land Use in Grain Production in the Last Ten Years[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4, 24(9): 96-102.] (0) |
[12] |
吕娜娜, 白洁, 常存, 等. 近50年基于农作物种植结构的新疆绿洲农田蒸散发时空变化分析[J]. 地理研究, 2017, 36(8): 1443-1454. [ LÜ Na-na, BAI Jie, CHANG Cun, et al. Spatial-Temporal Changes in Evapotranspiration Based on Planting Patterns of Major Crops in the Xinjiang Oasis During 1960-2010[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7, 36(8): 1443-1454.] (0) |
[13] |
梁红梅.中国种植业优势区域及其耕地保护策略[D].杭州: 浙江大学, 2011: 106-119. [LIANG Hong-mei. Study on the Advantage Regions of Crop Farming in China and Their Arable Land Protection Tactics[D]. Hangzhou: Zhejiang University, 2011: 106-119.]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335-1011114180.htm
(0) |
[14] |
李立军.中国耕作制度近50年演变规律及未来20年发展趋势研究[D].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 2004. [LI Li-jun. Involving Regularities in Recent 50 Years and Future Trends in 2020 on Farming System in China[D]. Beijing: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04.]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019-2004077745.htm
(0) |
[15] |
夏颖, 刘冬碧, 张富林, 等. 湖北省主要种植制度农田生态系统钾平衡状况[J]. 生态学杂志, 2014, 33(9): 2395-2401. [ XIA Ying, LIU Dong-bi, ZHANG Fu-lin, et al. Potassium Balance in the Agroecosystem of the Main Cropping Systems in Hubei Province[J].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14, 33(9): 2395-2401.] (0) |
[16] |
COSTANZA R, D'ARGE R, DE GROOT R, et al.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J]. Nature, 1997, 387(6630): 253-260. DOI:10.1038/387253a0 (0) |
[17] |
蓝盛芳, 钦佩, 陆宏芳. 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80-82.
(0) |
[18] |
BROWN M T, ULGIATI S. Emery Assessment of Global Renewable Sources[J]. Ecological Modelling, 2016, 339: 148-156. DOI:10.1016/j.ecolmodel.2016.03.010 (0) |
[19] |
CAMPBELL D E, BRANDT-WILLIAMS S L, MEISCH M E A.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Using Emergy: Evaluation of the State of West Wrginia[R]. Narragansett, RI, USA: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Office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National Health and Environment Effects Research Laboratory, Atlantic Ecology Division, 2005.
(0) |
[20] |
LAN S F, ODUM H T, LIU X M. Emergy Flow and Emergy Analysis of the Agroecosystems of China[J]. Ecology Science, 1998, 17(1): 32-39. (0) |
[21] |
LU H F, BAI Y, REN H, et al. Integrated Emergy, Energy and Economic Evaluation of Rice and Vegetabe Production Systems in Alluvial Paddy Fields:Implications for Agricultural Policy in China[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0, 91(12): 2727-2735. DOI:10.1016/j.jenvman.2010.07.025 (0) |
[22] |
LU H F, TAN Y W, ZHANG W S, et al. Integrated Emergy and Economic Evaluation of Lotus-Root Production System on Reclaimed Wetlands Surrounding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China[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7, 158: 367-379. DOI:10.1016/j.jclepro.2017.05.016 (0) |
[23] |
王明全, 王金达, 刘景双, 等. 东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分析[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6, 24(6): 183-188. [ WANG Ming-quan, WANG Jin-da, LIU Jing-shuang, et al. Emergy Analysis of the Agro-Ecosystem in the Northeast of China[J].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 the Arid Areas, 2006, 24(6): 183-188. DOI:10.3321/j.issn:1000-7601.2006.06.041] (0) |
[24] |
李研, 刘艳芳, 王程程. 基于AHP-熵权TOPSIS法的湖北省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空间差异分析[J]. 资源与产业, 2017, 19(4): 41-51. [ LI Yan, LIU Yan-fang, WANG Cheng-cheng. County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and Spatial Difference of Hubei Province Based on AHP Entropy and Topsis[J]. Resources & Industries, 2017, 19(4): 41-51.]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