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7, Vol. 41 Issue (6): 96-100  DOI: 10.16099/j.sus.2017.06.017
0

引用本文 

王纳新, 李印东, 田学建. 《黄帝内经》“治未病”之“道”的思想探骊[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7, 41(6): 96-100. DOI: 10.16099/j.sus.2017.06.017.
WANG Naxin, LI Yindong, TIAN Xuejian. [J].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 2017, 41(6): 96-100. DOI: 10.16099/j.sus.2017.06.017. .

第一作者简介

王纳新(1969-), 女, 山东临朐人, 山东师范大学副教授, 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Tel.:15562600563, E-mail:wangnax2000@163.com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7-05-03
修回日期: 2017-07-02
《黄帝内经》“治未病”之“道”的思想探骊
王纳新1, 李印东2, 田学建1     
1. 山东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2. 北京体育大学 武术学院,北京 100084
摘要: 采用文献研究法解析《黄帝内经》的体系型构和未病、已病机理,梳理"治未病"思想的历史沿革。认为:"圣人治未病"是全道修真的精神价值向度,为"道治" "内治",开启健康养护的独特思路——内修胜于外求;《黄帝内经》"治未病"的智慧在于医道,包含养生术、医术与道家道教思想;"治未病"是"道"与"术"的有机统一,修道与医道的结合,"道"为根本,包括养气、修德与修心,是对生命本质的领悟和医道精髓的提炼。
关键词: 《黄帝内经》    治未病    修道    医道    道治    内治    
The Ideological Insight into "Tao" in the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Classic Inner Canon of Huangdi
WANG Naxin1, LI Yindong2, TIAN Xuejian1     
1.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250014, Shandong, China;
2. School of Wushu,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the study analyzed the system of Inner Canon of Huangdi and the mechanism of both the diseased and undiseased, and explored the ideological history of the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The result shows that "Sage treating the undiseased" is the spiritual value direction, opening a new thought of "Tao treatment", "inner treatment", and health maintenance, which believes that the inner cultivation outstrips the outer one.The wisdom of preventive treatment in Inner Canon of Huangdi lies in its medical philosophy, which consists of health maintenance, medicine, and Taoism.Preventive treatment is a unification of "Tao" and "art", as well as a combination of cultivation and medicine."Tao", as the fundamental, including the inner care of Qi as well as the cultivation of morality and virtue, is an appreciation of the nature of life and a refinement of the medicine philosophy. Longevity and health can only be obtained by the inner cultivation of morality and virtue which fosters Qi and then the essence of life.
Key words: Inner Canon of Huangdi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    moral cultivation    medicine    moral treatment    inner treatment    

“医道擎于轩岐”[1]。“治未病”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 治未病。不治已乱, 治未乱”[2]10。《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被奉为中医圣经, 其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的“治未病”思想对后世有两大影响。一是古代、近代“治未病”的中医化。战国扁鹊的“六不治”理念, 其中有阴阳并藏, 气不定, 不治也。东汉华佗创五禽戏以强身, 调情志。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认为:“始萌可救, 脓成则死。”唐代孙思邈把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 《千金方》中指出:“上医医未病之病”, “消未起之患, 治未病之疾, 医之于无事之前。”二是现代“治未病”的医学化。宋为民的《未病论》(1992)、祝恒琛的《未病学》(1999)、王琦的《中医未病学》(2016)等, 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和中医学的基础上, 结合生物学、体质学、遗传学、人类学, 运用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隐序论、阈值论、黑箱理论、耗散理论等方法进行学科交叉综合, 将“治未病”理论学科化。《国家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重点任务首条提出, 健康管理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 在中医院及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设立治未病中心, 大力加强治未病服务能力建设。

1 “治未病”理论研究的意义、现状及问题 1.1 “治未病”理论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当前疾病谱出现大的变化, 西药的毒副作用明显, 药源、医源性疾病以及器质性、慢性疾病日增, 新型流行性、传染性疾病不断出现; 医药科技的局限, 环境污染的危害, 生理和精神亚健康, 医疗保健费用负担巨增。世界卫生组织指出, 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 还要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修补医学的缺陷日益凸显, 现代医学模式正由生化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环境”模式转变。世界各国医疗保健战略逐步从疾病主导型向健康主导型转变。

全民的健康素质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2016年10月2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其主题是以促进健康为中心, 健康优先、共建共享、预防为主, 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健康, 提高全民人均健康预期寿命、主要健康指标和总体健康水平。推行中西医并重, 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独特优势, 为群众提供中医健康咨询评估、干预调理、随访管理等治未病服务。倡导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 重视中医药经典医籍研读及挖掘。因此, “治未病”理念以及研究成果, 应当为大众所深刻认识、理解并且践行, 是应对社会环境复杂多变, 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新理念条件下的民族文化自觉, 对于维护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减少重大疾病, 具有积极地普适性。

1.2 “治未病”理论研究现状及问题

徐有水等[3]认为“治未病”的理论内涵, 广义包括健康和亚健康状态, 狭义是指治疗疾病的早期状态。赵颖等[4]认为, “未病”的涵义既可能是尚未患病的健康状态, 也可能是疾病前期, 亦或是疾病复发前期, 以及尚未发现和认识的无症状疾病等。唐莉[5]认为, “治未病”理论包括“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变”“病盛防危”“新愈防复”5个层面的内容。多数学者对于“治未病”概念的理解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

在具体的治疗方法中, 钟阳红等[6]认为, 未病先防重点在于不伤脾胃, 已病防变重点在于复脾健运, 瘥后防复则在于补益脾胃。赵英凯等[7]认为, 疾病的预防主要通过饮食、运动、精神调摄等方法来达到身体正气内存, 邪不可侵。张岚[8]认为, 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深刻影响“治未病”的理论, 人体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天人合一”。张曾亮[9]认为, 《内经》“上工救其萌芽”是治病的最高境界, 也是衡量医术的重要标准。学者们的前期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治未病”的范畴主要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 “治未病”的主要措施, 是运用食疗、导引、针刺、艾灸、贴敷、丸药内服等来治疗。

目前“治未病”理论研究存在以下问题:①关于“治未病”之“道本”, 如阴阳、五行、四时与元精、脏腑、经络之间宏观—微观、宇宙—人体、外界—内在、显性—隐性的病理因果关系鲜有论述; ② “调身”重于“调心”, 大多关注饮食、作息、劳作、运动、医疗保健等方面, 心性、情志调摄的技术与方法论述不足; ③ “器物技术”思维胜过“文化精神”思维, 过度医学化, 文化分析不足, 缺乏诊疗、养生和修行的衔接与融合。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等方法, 着力从“治未病”之“道”的理论与实践视角, 对《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进行文化分析, 试图详尽论述以上三方面问题。

2 《黄帝内经》“治未病”之“道”的理论溯源 2.1 《黄帝内经》“未病”“已病”机理

“未病”“已病”乃病象学所涉, “已病”含义清晰明了, 没有争议, 病症已发, 病象内显或外露, 程度不一。《内经》认为病因有二。一是自然要素, 称为“虚邪贼风”, 亦即人之体外“六淫”或“六邪”, 风、寒、暑、湿、燥、火, 太过或不及。二是社会要素, 即人之体内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 情志异常, 气血逆乱、瘀滞; 恬淡虚无, 精神内守, 则真气从之。

“未病”含义则有不同。《内经》“治未病”“治已病”有2个出处:一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 治未病”; 二是《灵枢·逆顺》, “上工治未病, 不治已病, 此之谓也。”这表达了2个含义:“圣人治未病”与“上工治未病。”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圣人治未病”之前指出, 阴阳、四时乃万物之终始、死生之本, 圣人从之苛疾不起, 是谓得道。愚者悖道, 悖道则灾害生。圣人之所以为“圣人”, 乃行道、得道者, 苛疾不起, 何来“欲病”?更无“已病”。“圣人治未病”之“未病”是指“无病”, 不含“欲病”。

《灵枢》主要是讲针灸刺法, 上工, 大医也, 高明的医生。《灵枢·逆顺》提出“上工治未病”之前指出, 上工技法先刺病未生, 其次刺病未盛, 再次刺病已衰, 事必大昌。庸医会在病症叠发、病势正盛或病象与脉象相反时下针。“上工治未病”之“未病”则指“无病”“欲病”“病初”等状态。

2.2 《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及其精髓

“圣人不治已病”, 治未病, 表达了道家修身养性的精神文化向度。①圣人崇拜与长生思想:《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述了上古真人、中古至人、近古圣人和贤人四种寿者, 表达了对圣人以上寿者的向往与修道求真、求圣的价值导向。② “未病”的健康理念:圣人治未病, 是调摄身心, 顺天道而成人道。苛疾不起而“未病”, 否定“已病”, 以表达对“天—人”一体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认知。③无病不需“治”的态度——“不治已病”的内在逻辑, 此“治”乃治疗。④养生观念:“治未病”之“治”, 事前调摄, 未雨绸缪, 而非“治疗”。

上工不治已病, 治未病, 体现辩证诊疗施治的器物技术指向。《素问》重点论述了病因、病症, 藏象、脉象的诊法, 疗法、刺法等内容; 指出正确的医术要在苛疾未显于外或者渐露机芽时施治, 勿等疾患勃发于外。“治未病”之“治”为治疗、施治; “不治”已病, 病势正盛, 不可针刺施治, 因为疗效差、难治或无法治。未病与已病的治疗时机、治疗成效、治疗成本迥然不同。“无病”保健养生; “欲病”“病初”提前施治, 防患于未然。

道家修身养性的精神文化向度是“治未病”理论的核心与精髓。功成圆满并非因为形体上的作为, 而是心性的控制与提高, 为道教的内求文化, 追求形神一体, 体悟、体验、体之于身, 精神统领器物技术。圣人治未病为“道治”——全道淳德、“内治”——修养自己; 上工治未病为“术治”——器物治疗、“外治”——诊治他人。显然, 圣人性命双修, 厚德载物, 为养生至高境界。因此, “治未病”之“道”的研究, 侧重于“圣人治未病”, 以突出内在的文化精神对于“治未病”的重要价值。

《内经》是“内”经, 是关于人体内在生命结构的微观认识, 不同于西方体液血液、骨骼肌肉等的生理解剖学。《内经》视人体为小宇宙, 第一次系统提出生命微观全息理论——修真的人体结构系统:“阴阳”“五行”“四时”, “元精(元炁)”“魂魄”“脉象”“藏象”“气穴”等学说, 揭示人体身心生化之机。其阴阳理论为《易经》所承袭, 表达阴阳谓道、生生为易、天理即人道的思想。

道家是修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母体, 针灸、汤药、吐纳、行炁、养生、立教济世度人是其衍生的亚文化群。《内经》之后, 老子《道德经》亦系统阐述了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的思想。“其安, 易持也。其未兆, 易谋也。其脆易判, 其微易散。为之乎其未有, 治之乎其未乱”[10]176。与《内经》“治未病”思想一脉相承。老子关注生命的立足点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宏观层面, 着眼于“道纪、玄德”; 亦关注生命本体, 提出“戴营魄抱一, 能毋离乎?槫气至柔, 能婴儿乎?…生而弗有, 长而弗宰, 是谓玄德”[10]31。人与道同, 则与天地寿。

2.3 道教修炼、医术与养生术

道教是“纯中国宗教, 没人知道它确切的诞生日子”[11]。道教修真, 追求长生久视, 是道家文化的探索、践行与修证。《抱朴子·杂应卷》言, 为道者养生之尽理者, 可以不病。又担忧修道人缺乏专心与恒心, 加之懒惰, 会生病。因而古人初学道, 多兼修医术, 以解救眼前灾祸[12]。故医术是道术的初级阶段, 医术救人积功德, 道术则自救修成真, 乃医术所无法企及。医道同源, 医道通仙道。修道成就为得道, 修道不成为养生。尽管仙道不虚, 玄机深奥, 可惜大根器、得法要、实修真修者寥寥, 长生久视对于大多数修道者来讲, 只是追求的最高境界和理想。《黄庭经·外景玉经卷下》曰:“仙人道士非有神, 积精所致为专年。”说明道士历百岁而形不衰, 是勤修苦炼、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积累精气的缘故。

道术行炁、打坐、结丹、周天、功能、内景等以元炁(精)、经络为基础, 含括了医术与养生术, 是对《内经》“治未病”理论的补充与提升。养生术是医术的前提和基础, 医术是养生术的修正和补充; 二者在吸收、融汇了道家、道教文化之后合称医道。道教修炼历来主张性命双修, 医道具有性命养护与诊疗的特征, 以医入道, 以医弘道, 唯道是从。医道在漫长的岁月中日益世俗化, 融合了健康人、亚健康人、病人与医者等的主观因素, 深受世俗社会诸多内外情势、环境发展及外域文化的影响, 整体协调与系统控制日趋困难, 与“性—命”维护的初衷及本义渐行渐远。

3 “治未病”之“道”的践行 3.1 养气

《内经·素问》在开篇天真、调神、通天、真言、本神基本理论部分, 构建德气生精微观分析框架。进而统摄病因、病理、病象, 调摄、针药施治等相关理论。真元、精气、脏气、血气、营气、卫气、五谷精微气; 阴阳、四时(春夏秋冬)、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色(青黄赤白黑)、三气(天地人); 经络、穴位、气脉、五脏、六腑、谿谷(小、大肌肉会和部)、奇经八脉、十二正经、四经十二从、三百六十五穴。《灵枢》亦称《针经》, 以《素问》人体微观全息系统为基础确立诊疗技术和方法。中医谚语讲“一针二拿三汤药”, 所有施治皆以人体自身修复、免疫机能的维护、唤醒和激发为根本, 为借外力促内修的上医之治。

关于德气生精, 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黄帝问于岐伯, 答曰, 天之在我者德, 地之在我者气, 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 两精相搏谓之神, 随神往来者谓之魂, 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 所以任物者谓之心, 心有所忆谓之意, 意之所存谓之志, 因志而存变谓之思, 因思而远慕谓之虑, 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故智者之养生, 必顺四时而适寒暑, 和喜怒而安居处, 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 则僻邪不至, 长生久视[13]

气分阴、阳, 正、邪, 清、浊, 盛、衰, 顺、逆, 生、长、收、藏; 志分喜、怒、悲、忧、恐; 脉有通、滞。过度的惊恐思虑, 会伤神气, 伤了神气会使阴气流失而不能固摄。所以思, 气滞; 恐, 气下; 喜, 气散; 忧, 气凝; 怒, 气冲; 悲, 气绝。五脏主藏精气, 精气不可损伤, 如损伤就会使精气失守而形成阴虚, 阴虚就不能气化。肝藏血, 脾藏营, 心藏脉, 肺藏气, 肾藏精, 五脏不安, 必审五脏之病形, 以知气之虚实, 谨而调之。五脏:脾、肺、肾、肝、心; 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五脏属阴, 六腑属阳, 阳经受气于四肢之末, 阴经受气于五脏。调和气脉的关键, 在于遵循阴阳的规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 阴阳天地之道, 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 生杀之本始, 神明之府也。阳来则物生, 阳去则物死。神属阳, 形属阴, 气胜形者寿, 形胜气者夭。固护阳气, 方可百病不生; 阳气旺盛, 免疫、康复才能强大, 汤药、针刺才能高效。

3.2 修德

《内经》是医道书籍, 修命亦修性, 修性是修命的前提和关键。唐代孙思邈尤其重视养性的德行, “性自既善, 内外百病皆悉不生, 祸乱灾害亦无由作, 善养性者, 则治未病之病。……德行不克, 纵服玉液金丹, 未能延寿。……顾愚者抱病历年而不修一行, 此其所岐和长逝”[14]。进一步阐明修德—求术—有病—无病—长寿的辩证关系。《素问·上古天真论》开篇提出“四人说”与“真人”思想:余闻上古真人, 提挈天地, 寿敝天地, 此其道生。中古至人, 淳德全道, 益其寿命而强者。有圣人, 于天地和, 恬愉为务, 亦可百数。有贤人, 法则天地, 合同于道, 亦益寿而极时[2]5。《淮南子》中讲到“所谓真人者, 性合于道也”[15]112。庄子曰:“不离于真, 谓之至人。”《资治通鉴》:“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16]。张景岳云:“贤, 善也, 才德之称。”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共同特征是性合于道, 至真至善, 体现为“德”。具备了“德”的人, 就不惧怕病邪的侵害。上古圣人教下, 恬憺虚无, 内守精神, 如何得病?长命百岁, 动作不衰弱, 因为德全而没有危害[2]2。探究其原因:恬憺而无忧, 正气具足, 邪气难侵, 德全神不亏[17]

德是守道后的自然结果。认清“道”, 身体力行, 身心与“道”均一致, 积蓄、具足功德, 才可得“道”。人皆有道体, 道不远人, 人自远道。自我成就, 独善其身为“得道”。道化德生是个人修行的自觉、自约、伴生机制, 关注心性, 本源生化, 德行有根, 入心入性, 形神一体。

3.3 修心

一方面, 调摄情志。喜怒, 道之邪; 忧悲, 德之失。大怒破阴, 大喜坠阳[15]26。由于“百病生于气也”。“怒伤肝, 悲胜怒; 喜伤心, 恐胜喜; 思伤脾, 怒胜思; 忧伤肺, 喜胜忧; 恐伤肾, 思胜恐”。《内经》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 提出五种不良情绪对于五脏的损害, 以及有效调节的方法。“忿者, 怒也, 皆非道所喜。发一藏则故剋, ……自慰以道戒, 自劝以长生”[18]69。根据阴阳五行理论, 金、木、水、火、土失衡, 脏腑就会受伤, 怒气发于某一脏器, 则其他脏器就会随之受损, 情志的剧烈反复, 会破坏五脏之气的平衡, 使之受损。因此, 控制性情, 平衡心态, 防止心态、情绪极端化, 是良好自我修养的体现。道教劝慰喻之“散若冰将汋”[18]93, 指喜怒之情就像冰雪见到阳光一样迅速消融, 不存于心。“万物负阴而抱阳, 中气以为和”[10]116。阴阳平衡是道家文化的主旨。

另一方面, 清心寡欲。“自然之道静, 故天地万物生”[19]。道家伍柳派曰:“虚极静笃时曰先天元气”。无私无欲, 天人合一, 才能成为超越生命的要素。已生疾患, 虚极静笃更有神奇之处。《乐天长寿辞》认为:喜怒与荣辱不扰于心, 即使不治之疾, 亦有回天之力。清代余国佩认为, 明白医术的道理才能知道治病的方法, 将道家思想融于医术, 其《医理》曰, 将妄念渐渐磨去, 道心可明, 与形躯混合, 浩然之气日生, 真气渐旺, 向来积病日消[20]

修心的基础是修德, 修德的核心是修道。修道是返本归真的过程, 身体入世, 吃苦忍辱、济世救人; 而心态却要出世, 宠辱不惊, 得失顺其自然, 消减断灭内心妄念, 归于素朴的本性。达于道者, 外与物化, 内不失其情[15]18。饮食、起居、劳作、运动、保健、医疗等是修命、修形, 谓养生之术; 养气、修心与修德乃是修性、修神, 为养生之道。唯有以道御术, 才能回归养生的根本。

4 结束语

《黄帝内经》是道家思想孕育的中医、养生宝典, 通过阴阳、五行、四时, 元精、魂魄、情志, 经络、脏腑、气穴、谿谷等生命微观全息理论, 因循“病象—病因—天象—淳德—全道”的机理, 揭示人体身心生化之机。“治未病”理论分为“圣人治未病”与“上工治未病”。圣人治未病为“道治”“内治”; 上工治未病为“术治”“外治”。前者是实现天人一体的价值取向, 属于“道”的范畴, 开启健康养护的独特思路——内修胜于外求; 后者是体现辩证诊疗施治的器物技术指向, 与“不妄劳作”“起居有常”等, 皆属于“术”的范畴, 仅外求医术、营养等, 无法根除疾患; “治未病”是“道”与“术”的有机统一, 修道与医道的结合。“道”为养生的根本与精髓, “术”为养生的枝节与辅助, 舍“道”而逐“术”, 无异于舍本逐末, 释其要而索之详。世人应树立“道—医道”的理念, 重道甚于重术, 重医道甚于重医术, 调心重于调身, 预防重于施治。崇尚内修心性、全道淳德、德气生精、道化德生等“治未病”之“道”, 辅以法阴阳、顺四时、和数术、食有节等“治未病”之“术”的生活方式, 深刻领会和践行中国道家传统文化的养生智慧, 恬淡虚无、见素抱朴, 修证体悟, 回归原初本性, 无求而寿自延, 健康长生。

参考文献
[1] 张景岳. 质疑录[M]. 王新华, 点注.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1: 1 (0)
[2] 黄帝. 黄帝内经:上册[M].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4: 2-10. (0)
[3] 徐有水, 郭元敏. 《内经》治未病理论的认识与思考——兼谈对亚健康防治的指导[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8, 26(8): 1807-1809 (0)
[4] 赵颖, 魏品康. 浅谈如何"识未病"[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9, 24(10): 1308-1310 (0)
[5] 唐莉. 中医"治未病"理念的重大现实意义[J]. 亚太传统医药, 2010, 6(8): 1-2 (0)
[6] 钟阳红, 皮鹰, 伍庆华. 从"脾统四脏"谈"治未病"[J].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27(1): 20-22 (0)
[7] 赵英凯, 刘艳骄. 谈古论今"治未病"[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6, 12(5): 330-331 (0)
[8] 张岚. "治未病"的历史文化探源[J]. 四川中医, 2008, 26(9): 124-125 (0)
[9] 张曾亮. 中医"治未病"理论的研究[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 11(01): 84-85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3.01.056 (0)
[10] 老聃. 道德经[M].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4: 31-176. (0)
[11] 柏杨. 中国人史纲[M]. 北京: 同心出版社, 2005: 19. (0)
[12] 葛洪著. 抱朴子内篇[M]. 北京: 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5: 225 (0)
[13] 周成. 黄帝内经:灵枢[M].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1: 295. (0)
[14] 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M]. 高文柱, 校注.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8: 477 (0)
[15] 刘安. 淮南子[M]. 郑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0: 18-112. (0)
[16] 司马光. 资治通鉴[M]. 北京: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1: 2. (0)
[17] 庄周. 庄子[M]. 王岩峻, 吉云, 译注. 太原: 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3: 148 (0)
[18] 刘昭瑞. 老子想尔注导读与译注[M]. 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2: 69-93. (0)
[19] 轩辕黄帝. 黄帝阴符经集注[M].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1: 61. (0)
[20] 余国佩. 医理[M]. 北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 1987: 2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