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人文地理  2024, Vol. 39 Issue (1): 113-121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24.01.012
0

引用本文  

李振民, 石磊.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湖南武陵山片区人地关系协调与空间协调研究[J]. 人文地理, 2024, 39(1): 113-121.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24.01.012.
LI Zhen-min, SHI Lei. STUDY ON THE HUMAN-LAND RELATIONSHIP AND SPATIAL COORDINATION IN THE WULING MOUNTAIN AREA OF HUNAN PROVI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J]. Human Geography, 2024, 39(1): 113-121.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24.01.012.

基金项目

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一般项目(XSP22YBC202);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青年项目(21B0240);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YBA380)

作者简介

李振民(1988-), 男, 湖南长沙人, 博士生, 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与城乡可持续发展。E-mail: lizhenmin_cs@163.com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23-01-26
修订日期:2023-08-22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湖南武陵山片区人地关系协调与空间协调研究
李振民 1,2, 石磊 1     
1. 中南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 长沙 410083;
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风景园林学院, 长沙 410004
提   要:区域的高质量发展必须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推动人与自然间的协调共生,二是促进区域的空间协调。本研究先从供需视角对湖南武陵山片区各区县进行人地耦合协调评价,再利用优化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进行空间协调分析。结果表明:在人地关系协调上,湖南武陵山片区各县区呈现西部、东北相对协调,东南失调,濒危失调“S”型分布的空间格局,整体处于勉强协调状态,需求滞后型数量最多;在空间协调上,县区发展质量梯度效应显著,呈东高西低的格局特征,形成了“核心—半核心—边缘”的空间联系网络结构,但密度低、传递与交互的功能较弱、联动效应不足。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本研究提出了4个优化建议,以期实现湖南武陵山片区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人地协调    空间协调    高质量发展    湖南武陵山片区    
STUDY ON THE HUMAN-LAND RELATIONSHIP AND SPATIAL COORDINATION IN THE WULING MOUNTAIN AREA OF HUNAN PROVI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LI Zhen-min1,2 , SHI Lei1     
1.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Ar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China;
2. 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4, China
Abstract: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must address two key issues: One is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people and nature, and the other is to promote the spatial coordination of the region. In this study, by using 2020 data, we firstly evaluate the coordination of human-land coupl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pply and demand for each district and county in the Wuling Mountain area of Hunan Province, and then analyze the spatial coordination in terms of quality development and spatial connection using the optimized gravitational model and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coordination of human-land relations, the counties and districts present a spatial pattern of "S" distribution with relative coordination in the west and northeast, dislocation in the southeast, and endangered dislocation, and the whole is in the state of barely coordinated with the largest number of demand lagging types; in the spatial coordination, the gradient effect is significant in the quality of developmen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gradient effect in terms of development quality, characterized by a pattern of east-high and west-low, forming a spatial linkage network structure of "core-semi-core-edge", but the density is low, the function of transmission and interaction is weak, and the linkage effect is insufficient.
Key words: human-land coordination    spatial coordinatio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Wuling mountain area of Hunan province    
1 引言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习总书记指出,协调发展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在这一阶段,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增加了人地系统的脆弱性,加剧了人地关系的矛盾[1]。同时,资本、物质、信息、人员等以“流”的形式在区域间,甚至是跨区域进行活动和转移[2],使得区域内部的人地关系状态愈来愈容易受到与之相关的地区影响,呈现出区际转移的新时代特征[3],区域空间结构关系发生了变化。因此,必须改变要素驱动、规模扩张的研究思路,科学地表征具有新时代内涵的人地关系,从人地关系视角和空间异质视角,判断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间的协调关系、探究区域要素间的联系状态与空间结构协调状态[4],进而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

国内外学者们多从单一的人地关系协调或空间协调视角开展研究。人地关系协调的研究总体上较为成熟:①最早主要探究区域的生态足迹[5],后逐渐开始对资源环境承载力[6]、人地系统耦合[7]和脆弱性[8]等多个领域展开研究;②研究尺度由宏观转向中观和微观,对自然保护区、山区[9]、岩溶石漠区和海洋生态管理区[10]等多种类型区域进行探讨;③研究方法从空间分布指数、承载力[6]、系统动力学[11]等单一技术方法转变为以人地系统综合评价模型[12]为基础的多模型综合分析;④研究视角由单一系统拓展到涵盖生态、社会、经济等多个子系统的人类与自然耦合系统[13]的复合研究。空间联系是区域协调发展状态的重要表征[14],在由此展开的研究中:①研究视角由内部的静态空间转向外部的动态联系,不仅考虑区域各组成部分的等级规模和地理位置,还强调对网络结构和时间位置流空间的关注[2];②研究内容从对区域交通空间结构[15]和经济联系的分析,转向对区域联系测度[16]和空间结构优化[17]展开深入分析;③主流研究方法包括了引力模型[18]、城市流模型、相互作用强度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19]等。

总体来看,现有的研究成果丰富,但存在以下不足:①区域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在空间上落实促进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和谐有序发展,还应考虑区域承载空间的结构优化,现有研究仅考虑了行政区内部要素间的协调,忽视了从区域层面探究行政区之间横向的空间联系与协调;②新时代社会矛盾的转变更加关注人的需求,而现有的研究中,人和地关联度不高,且对人、地划分的针对性和可定量性不足;③现有空间联系研究中的引力模型的评价指标单一,无法体现县区间的多要素联系。

湖南武陵山片区是典型的亚热带山区,是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交汇地带,在空间上起着重要的经济协作作用,它是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又曾是典型的连片特困地区,政策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与生态保护之间产生了剧烈的人地矛盾,加之县区间发展极不平衡、区域城镇空间结构分散,未能形成良好的空间协调的作用。因此,从高质量发展的视角对其展开研究,可为区域的协同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调控参考。

2 研究区域与研究设计 2.1 研究区域

湖南武陵山片区紧邻湖北、重庆和贵州,是湖南省西北部的重要生态屏障,也是我国中西部重要的经济协作区。考虑到尺度性和区域社会经济联系的紧密度,本研究基于2020年数据,以县区为单元对湖南武陵山片区37个县区约7.9万km2土地展开人地关系协调与空间协调的研究。

2.2 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多源数据,主要来自各县区统计年鉴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环境稳定性数据来自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土地利用数据来自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数据中心,道路数据来自OSM开源wiki地图,NDVI数据来自美国地质勘探局,SO2数据和PM2.5数据来自China High Air Pollutants数据集。

2.3 研究方法 2.3.1 供需视角下人地关系耦合协调评价

(1)指标体系的构建

人地关系耦合协调评价就是探讨人类发展演化过程中人类社会的各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20],在传统的人地关系研究中,大多将人和地视为两个割裂的系统,无法体现二者的统一性和关联性。而从经济学的供需视角来审视人与地的关系,结合现阶段人地关系的主要矛盾,将人与地的影响关系界定为“人”的活动需求和“地”的自然环境供给,这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不仅能拓展新的人地关系研究视角,增强人、地划分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还能更好地量化复杂的人地关系状态,进而丰富人地关系的研究方法与手段[9, 21]

本研究在现有成果[3, 4, 9, 22]和对区域特点梳理的基础上,结合10位专家的意见,遵循科学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构建了供需视角下人地关系耦合协调评价体系(表 1)。其中,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建设开发和社会保障4个方面表征人类活动在发展过程中对“地”的诉求;从资源供给、环境质量和生态保护3个方面表征“地”为“人”的各类活动提供物质、空间基础和限制条件,同时,多采用人均作为评价指标,突出“人”的核心地位。

表 1 供需视角下人地关系耦合协调评价体系 Tab.1 Coupled Human-land Relationship Coordination Evaluation System from a Supply and Demand Perspective

(2)耦合协调程度标准的划分

耦合协调度是人地研究中最有效的评价研究工具[23],它能较好地判别事物间的协调发展水平,其划分标准见表 2

表 2 人地关系耦合协调程度划分标准 Tab.2 Criteria for Classifying the Degree of Coordination of Human-land Relationship Coupling
2.3.2 空间联系评价

(1)优化后的引力模型

引力模型能较好地表征县区间的交互作用情况,测度县区间的空间联系程度[24],本研究借鉴相关学者[4, 15, 19, 25]的成果,对其进行优化,公式为:

(1)

其中:Gij表示县区i和县区j的相互作用强度;K为引力调节系数;CiCj表示县区i和县区j的发展质量;Dij为县区i和县区j之间的最短交通时间;n为由距离产生的摩擦系数。

① 县区发展质量的优化

(2)

传统的发展质量多以GDP或人口来反映县区的综合实力,为便于计算,本研究采用人口、经济和县区空间规模来反映,其中Pi为县区常住人口;Gi为县区GDP;Ai为县区建成区面积。

② 引力调节系数的优化

(3)

通过对K值进行调整,可以展示县区间空间强度的差异与方向性[25]

③ 县区距离的优化

交通方式的革新,带来了“时空收缩”的现象[19],使用最短交通时间相较于直线距离能更好地表征现代县区间的联系[26],研究区主要以铁路和公路为交通联系方式,因此,本研究借助GIS网络分析工具,依据相关成果[15, 19],设定铁路为100 km/h、动车150 km/h、高铁250 km/h、高速公路110 km/h、国道90 km/h、省道80 km/h、县乡道45 km/h,距离摩擦系数n取值为2[27],计算得县区间最短交通时间。

(2)社会网络分析

运用Ucinet软件对县区的关联网络进行分析,可以有效地反映区域网络的结构特征、各县区在区域网络中的影响力以及各区县间的关系状态,进而判断区域间的联系程度。具体计算公式参考李梦程等[19]的成果。

3 结果与分析 3.1 湖南武陵山片区人地关系协调分析

首先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再采用熵值法进行权重计算,最后将各指标权重与指标数值相乘从而得出各县区的人类人类活动需求、自然环境供给和人地关系综合状态的水平,测算结果采用自然断点法分为5级。

3.1.1 人类活动需求强度和自然环境供给能力

湖南武陵山片区人类活动需求强度处于较低的水平,平均值为0.265,最高的鹤城区达到了0.720,最低的桑植仅为0.129,县区之间的极化现象显著。空间分布上呈现出重点县区高、周围低的格局(图 1a)。人类活动需求低强度和较低强度的区县数量明显多于强度高和较高的县区,且这些高强度县区多为所属地级市的政府所在地或重要县区。

图 1 2020年湖南武陵山片区人类活动需求和自然环境供给评价 Fig.1 Evaluation of Human Activity Demand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Supply in the Wuling Mountains of Hunan Province in 2020

自然环境供给处于较好的水平,平均值为0.437,最高的永顺为0.587,最低的邵阳县仅为0.246,整体差距相对较小。空间分布上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格局(图 1b),集聚现象显著。

3.1.2 人地关系协调综合状态

湖南武陵山片区耦合度的均值为0.786,表明两个系统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且正处于有序发展的阶段。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542,整体处于勉强协调的状态。空间上呈西部、东北协调发展,东南失调,濒危失调“S”型分布的格局(图 2a);在综合状态上,绝大部分县区处于濒危失调和勉强协调的状态。

图 2 2020年湖南武陵山片区人地关系状态空间格局 Fig.2 Spatial Pattern of the State of Human-land Relationship in Wuling Mountains of Hunan in 2020

依据人类活动需求和自然环境供给同步性的差异,可进一步分为3种耦合协调分型(图 2b)。需求滞后型最多,共31个,占总数的83.78%;供给滞后型共有2个,占总数的5.41%,主要分布在中部;基本同步型共4个,占总数的10.81%,主要在西北部和东南部。区域经济发展的潜力较大,人类活动需求和自然环境供给两个的耦合协调度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3.2 湖南武陵山片区空间协调分析 3.2.1 县区发展质量空间分布特征

依据对各县区发展质量的测算结果,使用自然断点法分为5个等级,其空间分布上呈出显著的东高西低的格局特征(图 3),除重点县区外,越靠近省内腹地的东部县区,其发展质量越高,等级和水平要显著高于西部区县。

图 3 2020年湖南武陵山片区县区发展质量空间分布 Fig.3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evelopment Quality in Hunan Wuling Mountains Counties in 2020
3.2.2 空间联系网络整体特征

县区空间联系网络整体处于较低水平,网络密度为0.237,网络关系总数为315条,网络关联度为0.348,平均最短路径为1.71,表明县区间传递与交互的功能较弱,结构较为松散,联动效应不足。区域网络的出度点中心度中心势为12.81%,入度点中心度中心势55.63%;中介中心度中心势为16.53%,出度接近中心度中心势为22.94%,入度接近中心度中心势为78.75%。各中心势入度均比出度大的多,说明在向外辐射时相对均衡,而在向内吸引时更加依赖核心县区的媒介作用。

3.2.3 县区空间联系网络节点特征

(1)点度中心度。根据表 3的结果,点度数中心度均值为8.514。从出度来看,整体差异性较小,呈现西南高、东部低的空间格局。从入度来看,区域差异性较大,呈西部县区较高,周边县区较低的U字型空间格局分布。

表 3 湖南武陵山片区县区空间联系网络的中心性 Tab.3 The Centrality of the Spatial Connection Network of Counties and Districts in Wuling Mountains of Hunan Province

(2)中介中心度。各县区的中介中心度的差异性较大,极差达到了257.977,表明内部协同发展不均,空间上呈品字型突出,周边逐渐降低的格局。其中,鹤城区和吉首具有绝对的中心优势,对其他县区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起着中转作用。

(3)接近中心度。区域出度接近中心度呈现西南高、东部低的态势。其中,会同、辰溪、泸溪、靖州、洪江、新宁、通道等县区具有较高的辐射能力,扮演核心行动者的角色;而武陵源区、桑植、永定区、新化、凤凰、慈利、涟源、冷水江、新邵、洞口、吉首、古丈、永顺和溆浦在对外联系中依赖度较高,是边缘行动者的角色。区域入度接近中心度呈U字型分布,即西部县区较高、周边县区较低的态势。其中,鹤城区、吉首、凤凰的整合能力更强,起到核心行动者的角色;而沅陵、泸溪和通道受到距离邻近效应的影响,要素传递能力较弱,是边缘行动者的角色。

3.2.4 县区空间网络联系线特征

通过修正的引力模型计算各个区县间的双向联系度,鉴于测算结果的极差较大,同一方向上小于均值的联系线表示不具有该方向上县区间的关联关系[27],故隐藏这部分联系线,采用自然断点法将联系度划分4级。

整体上看,湖南武陵山片区形成了“核心—半核心—边缘”的空间联系网络格局,中西部的联系线最密集,北部较为稀疏,南部几乎没有。空间网络联系线的方向也存在差异,县区A→B为联系线发出的方向,总数80条,平均值2.365;县区B→A为接收联系线的方向,总数102,平均值1.305;虽然县区A→B的联系线数量要少于县区B→A,但其高等级联系线数量更多,数值更高,表明县区辐射力要优于吸引力。

在县区A→B的空间联系网络中(图 4a),中部地区初步形成了以鹤城区、吉首为核心的向外辐射网络主体骨架,以鹤城区为主要核心。西部的永定区、东部的新邵和新化以及东南部的隆回作为二级核心向外辐射,但西北部的花垣和保靖处于孤立联系状态。西部的沅陵,南部的靖州、绥宁、通道、城步和新宁未能形成有效地网络联系。

图 4 2020年湖南武陵山片区县区联系的双向空间联系网络 Fig.4 Dual Spatial Correlation Network of County and District in Wuling Mountains of Hunan in 2020

在县区B→A的空间联系网络中(图 4b),同样形成了以鹤城区和吉首为核心的向内聚集网络主体骨架,仍以鹤城区为主,同时通过溆浦的桥接作用串联起东部的县区组团。北部的永定区、东部的新邵、东南部的隆回、西部的芷江成为二级核心,但仍有南部的靖州、绥宁和通道处于孤立状态。

4 湖南武陵山片区高质量发展 4.1 面临的主要问题 4.1.1 人地关系协调中的主要矛盾

湖南武陵山片区同时受到生态脆弱性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尽管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周边区域的差距仍然较大。随着居民的生活诉求不断提高,区域人类活动需求强度必将进一步加强,而武陵山区的特殊地形条件,使之无法单靠市场机制来实现人地两端的供需平衡,必须要借助政策调控、资源调配和区域合作来解决现状存在的问题。考虑到人地矛盾的差异性,应结合各个县区的具体情况、功能定位和战略部署实施差异化的优化策略。

4.1.2 空间协调中的主要问题

第一,县区发展质量的差异梯度特征显著,除市辖区和地级市外,邻近省内腹地区域的县区要明显高于外围;第二,虽初步形成了以鹤城区和吉首为主要核心的“核心—半核心—边缘”联系网络结构,但核心的地位仍不够凸显,整体空间联系网络较为松散,县区间的联动效应处于较低的水平,特别是南部部分县区游离于网络之外,与其他县区的联系十分薄弱;第三,区域联系主要通过铁路和高速公路来进行,受山区地形的限制条件较多;第四,紧邻3个省市区位特殊,应注重区域协调,实现差异化发展。

4.2 主要的优化路径

(1)坚持生态优先,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湖南武陵山片区发展空间有限、生态脆弱性高,必须要摒弃高投入、高消耗的传统产业发展模式,充分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利用好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和独特的民俗地域文化,构建四大现代产业体系:①发展文化生态旅游产业,打造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②打造规模化、品牌化、特色化的生态农林特色产业;③利用中药材资源的优势,形成生物医药产业链,打造民族医药产业;④依托怀化、吉首、邵阳、娄底等交通枢纽点,完善交通网络,建设现代物流和商贸服务业。

(2)制定一地一策,谋求人地协调。需求滞后型区县是区域内最多的,应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中低强度开发建设为主,通过生态农业和文化旅游,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基本同步型县区应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优化空间效益,即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城市建设用地,突出交通的区位优势,进行产业升级,减少污染排放,继续维持协调的人地关系。供给滞后型区县应以修复生态环境、降低开发强度为主,逐步将支柱产业由二产调整为三产,提升区域的资源供给和环境承载能力。

(3)推动交通网络完善,提升核心城市的带动性。第一,重点完善铁路和高速公路,逐步形成铁路、高速、机场和水运为骨架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有效地对区域的要素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与配置,促进县区在空间上形成新的经济分工。第二,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提升怀化市(鹤城区)、吉首市和张家界市(永定区和武陵源区)的中心地位,逐步形成“增长极—区域中心城市—区域一般城市”层级发展模式,增强与周边县区的联系能力,形成多条经济发展轴,实现区域由相对封闭向开放的态势转变。

(4)突破区域壁垒,推动空间协作发展。要突破现有行政区的限制,促进跨区域的协同治理。从县区层面来看,主要是关注人地关系的协调,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之间的协调。从区域层面看,通过多向开放的区域协同策略,实现区域间的联动,拓展自身发展空间,推动经济高效运转,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1)2020年湖南武陵山片区在人地关系协调上:①耦合度均值为0.786,人类活动需求系统和自然环境供给系统联系紧密,正处于有序发展的阶段。②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542,人地关系整体处于勉强协调的状态,并呈现西部、东北相对协调,东南失调,濒危失调“S”型分布的空间格局。濒危失调和勉强协调状态的县区最多,协调发展其次,失调发展最少。③依据耦合协调分型,需求滞后型最多,共31个;供给滞后型分布在中部;基本同步型主要在西北部和东南部。

(2)在空间协调上:①县区发展质量呈东高西低的格局特征,梯度效应明显。②县区空间联系整体网络处于较低的水平,传递与交互的功能较弱,结构较为松散,县区间的联动效应不足。③区域的点度数中心度均值为8.514,出度呈现西南高、东部低,入度呈西部较高、周边较低的“U”字形分布,会同、靖州、通道、洪江、辰溪、泸溪在网络中的影响力和辐射能力较高,而鹤城区、吉首、凤凰和芷江的吸引能力较高;县区间中介中心度的差异性较大,空间上呈品字型突出,周边逐渐降低的格局,内部协同发展能力较低,鹤城区和吉首具有绝对的中心优势;区域接近中心度空间格局整体与点中心度相似。④空间联系网络呈现以鹤城区和吉首为核心“核心—半核心—边缘”的结构,分布呈中西部高、北部低、南部无的格局,县区辐射力要优于吸引力。

(3)在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上提出了:坚持生态优先,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制定一地一策,谋求人地协调;推动交通网络完善,提升核心城市的带动性;突破区域壁垒,推动空间协作发展4个优化建议。

5.2 讨论与展望

囿于数据获取的限制,本研究仅采用了静态数据,但探究人地关系协调不只是判断某一时间节点的状态,更应在动态演化过程中寻找人地主体间的稳定协调状态,和多维度“流空间”视角下的联系网络演变情况,同时,区域协调发展必然要打破现有的行政边界的束缚,探索网络联系中的边界效应就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刘彦随. 现代人地关系与人地系统科学[J]. 地理科学, 2020, 40(8): 1221-1234. [Liu Yansui. Modern human-earth relationship and human-earth system science[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20, 40(8): 1221-1234.]
[2]
高鑫, 修春亮, 魏冶. 城市地理学的"流空间" 视角及其中国化研究[J]. 人文地理, 2012, 27(4): 32-36, 160. [Gao Xin, Xiu Chunliang, Wei Ye. Study on the sinicization of "space of flows" basing on the visual angle of urban geography[J]. Human Geography, 2012, 27(4): 32-36, 160.]
[3]
杨宇, 李小云, 董雯, 等. 中国人地关系综合评价的理论模型与实证[J]. 地理学报, 2019, 74(6): 1063-1078. [Yang Yu, Li Xiaoyun, Dong Wen, et al.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China's man-land relationship: Theoretical model and empirical study[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9, 74(6): 1063-1078.]
[4]
李小建, 文玉钊, 李元征, 等.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人地协调与空间协调[J]. 经济地理, 2020, 40(4): 1-10. [Li Xiaojian, Wen Yuzhao, Li Yuanzheng, et al.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from a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geography: Man-land and spatial coordination[J]. Economic Geography, 2020, 40(4): 1-10.]
[5]
Rees E W. Ecological footprints and appropriated carrying capacity: What urban economics leaves out[J]. Environment & Urbanization, 1992, 4(2): 121-130.
[6]
李诚浩, 任保平. 中国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空间特征及收敛性分析[J]. 人文地理, 2023, 38(2): 88-96. [Li Chenghao, Ren Baoping. Study on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nvergence of region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in China[J]. Human Geography, 2023, 38(2): 88-96.]
[7]
Thornton E P, Calvin K, Jones D A, et al. Biospheric feedback effects in a synchronously coupled model of human and Earth systems[J]. Nature Climate Change, 2017, 7(7): 496-500. DOI:10.1038/nclimate3310
[8]
李振民, 石磊, 张冲昊. 社会-生态视角下县域乡村地域系统脆弱性评价与差异化应对策略[J]. 经济地理, 2022, 42(5): 175-184. [Li Zhenmin, Shi Lei, Zhang Chonghao.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and differentiated response strategies of rural territorial systems at the county level from the socio-ecological perspective[J]. Economic Geography, 2022, 42(5): 175-184.]
[9]
敬博, 李同昇, 祁航, 等. 基于供需匹配模型的秦巴山区人地关系均衡状态及空间管控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20, 29(3): 654-667. [Jing Bo, Li Tongsheng, Qi Hang, et al. Research on equilibrium state and space control of man-land relationship in Qinba Mountains on the base of supply and demand matching model[J].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 2020, 29(3): 654-667.]
[10]
Liu B J, Wu X Q, Liu X, et al. An improved method of assessing marine utilization impact to describe the man-land relationship for coastal management: A case study of the Laizhou Bay, China[J/OL].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22: 1-13. http://doi.org/10.1007/s11356-022-20469-7.
[11]
佟贺丰, 杨岩. 面向决策支持的空间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J]. 情报学报, 2017, 36(12): 1233-1240. [Tong Hefeng, Yang Yan. Research progress of decision-making support-oriented spatial system dynamics model[J]. Journal of the China Society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2017, 36(12): 1233-1240.]
[12]
Calvin K, Bond-Lamberty B. Integrated human-earth system modeling: State of the science and future directions[J].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2018, 13(6): 1-14.
[13]
Maikhuri R K, Nautiyal A, Jha N K, et al. Socio-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and coping strategy to environmental disaster in Kedarnath valley, Uttarakhand, Indian Himalayan reg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2017, 25: 111-124. DOI:10.1016/j.ijdrr.2017.09.002
[14]
Fang C L, Yu X H, Zhang X L, et al. Big data analysis on the spatial networks of urban agglomeration[J]. Cities, 2020, 102: 1-16.
[15]
田野, 罗静, 孙建伟, 等. 武汉城市圈内部空间联系及其轴-辐网络结构演化[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7): 1093-1102. [Tian Ye, Luo Jing, Sun Jianwei, et al. Urban spatial linkages and the hub-spoke network structure in the Wuhan metropolitan area[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9, 38(7): 1093-1102.]
[16]
Scott K, Liew T. Social networking as a development tool: A critical reflection[J]. Urban Studies, 2012, 49(12): 2751-2767. DOI:10.1177/0042098011435279
[17]
马学广, 张钊, 蒋策. 基于先进制造业投资的中国城市网络空间联系与结构研究[J]. 人文地理, 2023, 38(3): 108-117, 154. [Ma Xueguang, Zhang Zhao, Jiang Ce. Research on spatial connection and structure of Chinese urban network based on advanced manufacturing investment[J]. Human Geography, 2023, 38(3): 108-117, 154.]
[18]
刘玮辰, 陆玉麒, 徐旳. 南京都市圈空间相互作用时空演变分析[J]. 人文地理, 2017, 32(2): 65-71. [Liu Weichen, Lu Yuqi, Xu Di. The spatio-temporal evolvement analysis of spatial interaction among cities and counties of Nanjing metropolitan area[J]. Human Geography, 2017, 32(2): 65-71.]
[19]
李梦程, 王成新, 刘海猛, 等. 黄河流域城市发展质量评价与空间联系网络特征[J]. 经济地理, 2021, 41(12): 84-93. [Li Mengcheng, Wang Chengxin, Liu Haimeng, et al. Evalua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qual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connection network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J]. Economic Geography, 2021, 41(12): 84-93.]
[20]
吴传钧. 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J]. 经济地理, 1991, 11(3): 1-6. [Wu Chuanjun. On the core of research in geography: The territorial system of human-land relations[J]. Economic Geography, 1991, 11(3): 1-6.]
[21]
刘凯, 任建兰, 李雅楠. 基于供需视角的黄河三角洲人地关系演变[J]. 经济地理, 2018, 38(6): 28-34. [Liu Kai, Ren Jianlan, Li Yanan. Yellow River Delta human-land relationship's evolution base on the perspective of demand-supply[J]. Economic Geography, 2018, 38(6): 28-34.]
[22]
李振民, 石磊. 多元价值导向下湖南武陵山片区县域乡村地域功能识别与振兴路径研究[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47(4): 70-77. [Li Zhenmin, Shi Lei. Research on Identification of County-Level Functions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Paths under Multiple Value Orientation in Wuling Mountain Area of Hunan province[J]. Journal of Xiangtan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2023, 47(4): 70-77.]
[23]
王淑佳, 孔伟, 任亮, 等. 国内耦合协调度模型的误区及修正[J].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3): 793-810. [Wang Shujia, Kong Wei, Ren Liang, et al. Research on misuses and modification of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model in China[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21, 36(3): 793-810.]
[24]
陈彦光, 刘继生. 基于引力模型的城市空间互相关和功率谱分析——引力模型的理论证明、函数推广及应用实例[J]. 地理研究, 2002, 21(6): 742-752. [Chen Yanguang, Liu Jisheng. Derivation and generalization of the urban gravitational model using fractal idea with an application to the spatial cross-correlation between Beijing and Tianjin[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2, 21(6): 742-752.]
[25]
陈卓, 梁宜, 金凤君. 基于陆路综合交通系统的中国城市网络通达性模拟及其对区域发展格局的影响[J]. 地理科学进展, 2021, 40(2): 183-193. [Chen Zhuo, Liang Yi, Jin Fengjun. Simulation of city network accessibility and its influence on regional development pattern in China based on integrated land transport system[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21, 40(2): 183-193.]
[26]
顾朝林, 庞海峰. 基于重力模型的中国城市体系空间联系与层域划分[J]. 地理研究, 2008, 27(1): 1-12. [Gu Chaolin, Pang Haifeng. Study on spatial relations of Chinese urban system: Gravity model approach[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8, 27(1): 1-12.]
[27]
Scott J, Carrington P J. The SAGE Handbook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11: 5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