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人文地理  2024, Vol. 39 Issue (1): 8-16, 67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24.01.002
0

引用本文  

杨位擎, 罗秋菊. 自媒体语境下海外受众对中国的地理想象建构——以YouTube李子柒短视频受众为例[J]. 人文地理, 2024, 39(1): 8-16, 67.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24.01.002.
YANG Wei-qing, LUO Qiu-ju. RESEARCH ON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 OF CHINA IN THE CONTEXT OF WE MEDIA: TAKING THE OVERSEAS AUDIENCES OF LI ZIQI'S SHORT VIDEO ON YOUTUBE AS AN EXAMPLE[J]. Human Geography, 2024, 39(1): 8-16, 67.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24.01.002.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2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176)

作者简介

杨位擎(1986-), 女, 福建晋江人, 硕士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文化、旅游社交媒体。E-mail: yangwq26@mail3.sysu.edu.cn

通讯作者

罗秋菊(1968-), 女, 江西新余人,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会展业与活动管理、旅游文化体验与传播、旅游社交媒体管理、旅游危机管理。E-mail: luoqiuju@mail.sysu.edu.cn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22-07-22
修订日期:2023-03-29
自媒体语境下海外受众对中国的地理想象建构——以YouTube李子柒短视频受众为例
杨位擎 1, 罗秋菊 1,2     
1. 中山大学 旅游学院, 珠海 519082;
2. 中山大学 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广州 510275
提   要:地理想象是对地方和地方知识进行信息加工或改造以塑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本研究将地理想象运用到社交媒体研究,以李子柒YouTube频道的海外受众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网络评论和开展半结构访谈,阐释由自媒体生产的地方性知识在国际社交媒体中是如何被受众的地理想象解构、表征和再建构的社会动态实践过程。研究发现:①短视频社区地理想象的建构由个体想象和集体想象组成,在互动讨论中形成相似度较高的观点,为短视频赋予意义和共创价值,从而影响受众的行为意向表达;②李子柒短视频唤醒了受众的积极情感,其地理想象被高质量的视听感官体验激活,内容包括了微观尺度的短视频物质元素想象以及宏观尺度的中国想象。本研究拓宽了地理想象的研究视野,也为国家文旅形象和文旅项目的打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理想象    媒介旅游    自媒体    海外受众    
RESEARCH ON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 OF CHINA IN THE CONTEXT OF WE MEDIA: TAKING THE OVERSEAS AUDIENCES OF LI ZIQI'S SHORT VIDEO ON YOUTUBE AS AN EXAMPLE
YANG Wei-qing1 , LUO Qiu-ju1,2     
1. School of Tourism Management, Sun Yat-sen University, Zhuhai 519082, China;
2. Center for Tourism Planning and Research,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Abstract: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 is a psychological process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or reforming of places and their local knowledge to shape new images. This study applies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 to social media research, taking overseas audiences of an internet celebrity Li Ziqi's short videos on YouTube as the research subject, through content analysis of public comments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to explore how the local knowledge produced by We Media is dynamically deconstructed, represented and reconstructed by the audiences'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 The study found that: 1) the construction of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 in short video communities is composed of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imagination, which forms similar viewpoints through interactive discussion, giving meaning and co-creating value to the short videos, thereby affects audiences' behavioral intentions. 2) Li Ziqi's short videos awaken audiences' positive emotions, and their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 is activated by high-quality audiovisual sensory experiences, which includes the imagination on material elements in short videos at the microscopic level and the imagination on China at the macroscopic level. This study broadens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of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shaping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cultural tourism images and projects.
Key words: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    media tourism    We Media    overseas audiences    
1 引言

地理想象常用于解读自然、城市、国家等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地方景观意义或地图权力,为人们对空间和地方进行假设或期望而产生的能塑造惯例、行为、社会结构的力量提供分析方法[1]。微观尺度下的地理想象,是以个体经验解构地方文本或图像,赋予特殊意义与传奇色彩的空间认知过程[2, 3]。地理想象一旦发生,就开始了计划旅行的初始阶段[4]。近年,文学、图片、影视等媒介为人们提供大量对真实或虚构之地的想象素材,根据媒介内容选择旅游目的地的现象日渐流行[5]

自媒体是当前蓬勃发展的网络媒介,具有自发性和信息交叉互播的特点,其受众从传统媒体时代的单一信息接收者演变为信息选择、接收、创作、传播和反馈的多重角色[6-8]。短视频自媒体的空间实践,释放了大众知识生产和文化实践的潜力,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视听景观,促进形成有效互动社区和新的群体关系[9, 10],是人们对地方展开想象的新媒介。在国际社交媒体中,李子柒是目前知名度最高的中文短视频自媒体,其作品最初并非面向全球受众,却在海外引起了人们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极大兴趣,激起了来华旅游的念头,所折射的社会现象为地理想象研究提供了典型案例。那么,海外受众对李子柒短视频有着什么样的想象?他们的想象过程是怎么样的?想象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意向?

本研究以地理想象为理论视角,以感知、认知、行为意向为分析框架,选取李子柒YouTube短视频社区为研究对象,聚焦其符号性和社会性两大特点,尝试阐释由自媒体生产的地方性知识在短视频社区的发展演进中是如何被受众的想象解构、表征和再建构,以期发现短视频社区中地理想象的构建过程,也为国家文旅形象的塑造、文旅项目的策划提供借鉴。

2 文献综述 2.1 地理想象

地理想象,最初由Wright[11]和Lowenthal[12]运用于对未知之地的意义生成和传播研究。在后殖民时期,Said[13]将研究尺度界定于国家层面,指出地理想象是当时西方国家用于殖民东方的工具[3]。Harvey是微观尺度研究的提出者,指出地理想象是对社会和自然现象的地理学思考和解释方式[14],嵌套于空间理论之下[15]并明晰了与社会学想象的关系与差异[16]。Gregory将文学与当代社会话语引入地理想象研究[17],分析权力、知识、空间三者关系,运用地理学中的文化和历史知识,解读特定社会群体特征[18]。Massey认为地理想象是人们理解世界的方式,人们对地方的印象是社会的产物,反映了塑造它们的一个或多个群体的权力、利益和观点[19]。Bachelard解释了大众文化媒介对地方形象的建构过程是想象地再生产和再加工的,人们根据自身社会经验、文化背景和个人感情“诗意化”地赋予地方或空间情感[20, 21]。阙维民对应哲学意义上的现象、感知、认知和表述四个环节,将地理研究的“想象”分析框架归纳为地理现实、地理的构想、地理学构想和构想的地理[22]。翁时秀认为地理想象是指对已知或未知、已到或未到的地方进行信息加工或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23],是文学文本、照片、广告、影视的解读策略[24]。林耿等将地理想象划分为人地关系、感知与想象、共同体与他者、话语与权力、表征及意义化五类命题[25]。此外,有基于报业话语分析的广州非裔社区空间想象[26],美国《时代》杂志的中国地理想象[21]等有关文化跨地方实践的研究。

Hughes将地理想象引入旅游研究,指出游客想象与营销理念的融合,模糊了现实和虚构的界限,影响旅游地社区发展[27]。Amirou认为地理想象是使某一地方成为旅游目的地的一套想法[28, 29]。Salazar将旅游研究中的地理想象界定为由个体互动产生,具有意义创造和塑造世界的功能[30],对旅游地的身份建构、地方认同、文化变迁有重要影响[31]。Hollinshead指出旅游地的地理想象与全球政治和地方文化有关[32]。朴志娜等构建G-M分析框架,得出游客地理想象的变化影响出游动机[33]。孙九霞认为在数字世界中旅游者对目的地的健康想象是其主观选择[34]。乌铁红、韩秋晨认为地理想象创造旅游需求和拉动旅游活动,使人们通过流动实践探索对“家”的归属[35]

2.2 媒介旅游

媒介旅游(media tourism),指人们选择与文学、影视、音乐、游戏等媒介产品相关的地方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现象[36, 37]。Robinson指出文学作品中的地点和作者故乡已成为游客向往的目的地[38]。姜辽、徐红罡认为文学作品作为旅游地的“前结构”或“前理解”存在,影响旅游者的审美消费[39]。Reijnders认为人们作出旅游决策和旅游体验时唤起对喜爱的影视作品的回忆和想象[40]。Beeton指出电影激发的地理想象引起人们到电影拍摄地旅游的极大兴趣[41],日本的内容旅游正是由影视、游戏等流行文化媒介掀起的旅游活动[42]。Yamamura认为游戏和动画等对地方的历史遗产和文化振兴起到重要作用[43]。Finkler和Davis通过实验发现,影片的情感特征改变游客的出游态度和意图[44]。李彬彬和龙飞指出流行歌曲提及的地方显著影响听众对目的地的选择倾向[45]等。

社交媒体作为新兴媒介,相关研究较稀缺。Jansson探讨了社交媒体文化对“后旅游”的影响,认为社交媒体为个体交流提供资源,模糊了文化差异并影响了旅游边界[46]。Luo和Zhong从个体与集体角度研究社交媒体中的旅游评论,发现网络评论的信息传播效果大于对行为决策的影响[47]。Luo和Zhai研究了危机事件对旅游业的影响,认为社交媒体的公众言论或引发将讨论焦点从危机事件转移到对事件发生地旅游抵制的二次危机传播[48]

综上,在旅游研究中已有分析地理想象对旅游活动如何产生影响的研究,分析对象多为文学、影视和广告等媒介。作为新兴媒介,短视频自媒体的作品与受众评论构成的短视频社区是激发地理想象的重要场所。受众在观看短视频和参与互动评论时,对自媒体的“地方”产生的想象,与对传统影视媒介自上而下单向度点到面传播产生的想象或有差异,因此揭示短视频社区的公众话语是如何通过地理想象参与自媒体空间的地方建构有重要意义。这是将文化、旅游和地方概念置于全球化、数字化和多媒体交织的环境中碰撞的多学科研究,以发现流行媒体产品为什么以及在什么情况下激发地理想象并“打动”受众[36]。由此,本研究首先理清受众对李子柒短视频的内容感知和情感倾向,然后解读受众产生地理想象的原因和过程,最后分析短视频内容对受众行为意向的影响。

3 案例概况与研究方法 3.1 案例概况

截至2021年12月15日,李子柒以1 410万的订阅量占据YouTube中文频道榜首。本研究选择展示了传统美食制作和中国节庆文化的“饮食以节”以及展演了世界级和国家级非遗手工技艺的“东方非遗”栏目中的14个短视频评论区作为研究对象(表 1)。上述单个短视频的观看次数在500万次以上,评论总量超26万条,体现短视频内容的话题性较强,受众的互动参与度较高。

表 1 李子柒YouTube平台“东方非遗”和“饮食以节”栏目的短视频列表 Tab.1 List of Short Videos Under the Categories of "Orient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Diet and Feast"on Li Ziqi's YouTube Channel
3.2 研究方法 3.2.1 网络文本取样与内容分析

在2021年12月13日至15日使用Python SQLite抓取14个短视频评论区中前2 000条热门评论,因其按浏览量、点赞量、跟评量等综合所得,直观展示全球受众最聚焦、最认同的集体观点。其次,以YouTube平台使用最广、互动性最强的英语评论为分析对象。经数据清洗,获得有效评论16 000余条(约25.2万字)。内容分析时,借助NLP的NLTK、LDA、VADER等模型进行词频计量、主题聚类和情感分析。

3.2.2 半结构访谈与质性文本分析

在2022年3月和6月开展两次半结构访谈,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邀请受访者。有来自五大洲21个国家的26位海外受众参与。参考UNESCO[49]的分类,将受访者的文化区域划分为欧洲和北美、拉美和加勒比、亚太地区、非洲国家、阿拉伯国家和南亚(表 2)。每个访谈为30至60分钟,共获得访谈文本5万字(未含翻译文本),使用Maxqda 2022进行质性文本主题分析。

表 2 受访者信息表 Tab.2 Information of Interviewees
4 研究发现 4.1 短视频社区中的现实世界镜像 4.1.1 海外受众的地理想象感知分析

地理想象是无形的、不可察觉的,但其运转逻辑可从人们的言行中识别和推断[31]。借助LDA模型对网络文本进行数据簇聚类,分析得出海外受众的评论话题聚焦于人物形象、地方景观和文化符号。提取评论文本中前300个高频名词,经上下文检索、阅读理解后,按三大话题分类归纳海外受众的感知焦点(表 3):

表 3 人物形象、地方景观、文化符号三类元素的前25个高频词列表 Tab.3 List of the Top 25 High-frequency Words for Three Types of Perceived Elements: Character Image, Local Landscape and Cultural Symbol

(1) 人物形象。李子柒和她的奶奶均受到关注。对李子柒的评价中,“cook/chef (厨师) ”“artist (艺术家) ”等,反映了海外受众认为李子柒的手工技艺专业程度高。“princess (公主) ”“angle (天使) ”和“fairy (仙子) ”是对李子柒形象的赞美。

(2) 地方景观。“nature (自然) ”“garden (花园) ” “village (村庄) ”“farm (农场) ”等,表达了海外受众对乡村生活的向往。“earth (泥土) ”“flower (花儿) ” “plant (植物) ”“fruit (水果) ”等微观元素,彰显了李子柒地方的特点。她与“dog/puppy (小狗) ”“sheep/lamb (羔羊) ”友好相处,营造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是海外受众的理想生活。

(3) 文化符号。“China (中国) ”“Chinese (中国人) ”的高频出现,体现海外受众准确地识别其中的文化符号来自中国。“food (食物) ”“dish/cooking (菜式) ”的提及,表达了观看美食烹饪是一种视觉享受。“embroidery (刺绣) ”“cloth (蓝印花布) ”等手工作品被称为了“art (艺术品) ”。“festival (节日) ”“ancient (古代) ”呈现出海外受众对中国节庆民俗和中华文明的认识深化。

此外,海外受众高频提到“time (时间) ”“music (音乐) ”和“sound (声音) ”。李子柒镜头中四季流转、器物痕迹、动物成长等时间呈现既是审美享受,又让人感到真实和真诚。人物的零星对话、劳作时的器皿碰撞、大自然的鸟兽鸣叫与背景音乐互相交织,丰富了想象的内容和层次。高质量的视听体验,使海外受众代入情境,推进了对短视频内容的感知和情感抒发。

从文本的情感极性分析来看,积极评论占72.5%,中性评论22.1%,消极评论5.4%,大多数海外受众在观看李子柒短视频时唤醒了积极情感。其次,文本的情感程度分值集中在0.3—0.6区间(图 1),高频词包括“beautiful (美丽的) ”“wonderful (奇妙的) ”“amazing (惊喜的) ”“nice (美好的) ”等,反映短视频内容符合海外受众的审美追求,让人感到愉悦。

图 1 情感倾向分析 Fig.1 Analysis of Emotional Tendency
4.1.2 海外受众的自我指涉与批判反思

地理想象为地方和地域文化的认知提供物质想象,更深入到精神和经验层面的想象[50]。海外受众对李子柒短视频的地理想象缘起于其对个体经验层面的自我指涉,以及对现实生活和主流价值观的批判反思(图 2)。在国际社交媒体中,来自不同文化区域的受众在评论区聚集和对话,所激发的地理想象经过碰撞与协商,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观点并呈现在热门评论,为李子柒短视频赋予价值和意义。

图 2 短视频受众的地理想象建构过程 Fig.2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 of Short Video Audiences

海外受众的自我指涉,体现在他们将个体知识与李子柒的短视频内容融合,产生了虚实交织、时空交错的类比想象。比如海外受众将李子柒比喻成自身熟悉的女神、公主、魔法仙女等,呈现了世界各地神话故事的缩影。神话化比喻赋予她传奇色彩,也印证了跨文化学者周宁所指“中国的古老与传统原型为外国人对中国的集体性想象提供期待视野[51]”。又如海外受众将田园牧歌场景与回忆中的美好生活类比,折射出东南亚、南亚等地区海外受众的悠悠乡愁和对童年的怀念。往昔比喻赋予短视频怀旧意味,体现了人们面对田园景观时常常与回忆中的场景深度联结,触发逃离当下之情。也如海外受众将中国文化符号与自身文化的相似之处类比,包括外观相近的美食,如受到亚洲受众关注的粽子;技法相似的传统手工艺,如勾起亚非受众回忆的弹棉花和蜡染等,反映不同文化区域内存在相互联系的民族文化,而人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往往建立在事物的相似点上,继而对其内涵认知和差异比较。李子柒短视频社区是一个聚集着多元文化的微观社会,海外受众将本土知识与全球知识、现实世界与虚构世界进行类比,唤醒了人们的自我认同,进而对李子柒的“地方”达成地方认同、民族文化认同和人物角色认同,并通过集体互动得以强化。

海外受众对现实的批判反思,体现在他们将个体经历与李子柒的乡土生活对比,产生了对现代社会发展、文化建设现状的批判想象。海外受众将李子柒的田园生活与个体现实生活比较,表达了对现代社会工业化进程衍生的诸如生态破坏、余暇减少、物欲膨胀等问题的不满,因而向往李子柒顺天致性、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海外受众将以非遗传承为己任的李子柒与轻视传统文化的年轻一代比较,呈现出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受众对自己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过度模仿欧美而导致其传统文化和非遗传承人被边缘化现象的忧虑,从而对李子柒展示的传统文化符号、民间手工技艺大加赞赏,也引起了他们对如何取舍外来文化、传承本土文化、重塑自我文化认同等问题的反思。在李子柒短视频社区,海外受众的个体想象甚至挣脱了原生文化区域主流价值观念的束缚,产生了对工业化路径和文化趋同现象的批判性想象,唤起了对现代生活方式和生命意义的反思、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反思,在集体互动中强化了对李子柒短视频所表达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及文化传承理念的认同。

4.2 短视频受众的地理想象尺度升级

李子柒短视频社区的订阅量、评论量以及视频播放量均远超国外极具影响力的媒体,使海外受众产生的想象已不局限于短视频内容,而上升到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想象,通过与个体旧有观念的对比,更新了对中国的整体印象,重塑了对中国地方知识的认知维度。

4.2.1 海外受众对中国印象的认知更新

传统西方国家在国际舆论场的话语权力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左右着西方社会以及非西方社会的观念建构。西方主流媒体的话语体系里,将传统西方国家描述为一个高科技社会,而中国或其他非传统西方国家则以“他者”形象出现,描述片面且存在偏见。“我们在媒体上看到的关于中国及其他非传统西方国家的报道都偏向负面……如突出居民生活压力大、环境脏乱……”(A09)“我(以前)只知道中国有很多工厂,想象不到中国那么大,那么不一样。中国以外的人不了解中国,除非他来过中国。”(A17)

李子柒短视频展示的乡土中国,与西方媒体所宣传的或是凋敝落后乡村或是世界工厂城市的二分形象有着本质区别,也与传统西方国家为自身塑造的科技高度发展模样迥异,使海外受众感到新鲜而着迷,产生了对原有中国印象的想象对比。其一,认为李子柒描绘的乡土形象是对西方媒体报道的单一化中国形象的多元补充。“我从她的视频中了解到既存在一个工业化的中国,也存在一个传统的中国。传统中国仍然保留着慢节奏的生活,保护着祖先的文化。”(A23) 其二,认为李子柒对民间手工技艺的展演突破了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的逻辑惯性,是乡土与时尚的深度融合,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演绎。“短视频中的中国既是古老的,也是创新的。古老中国体现在非遗展演,而创新中国体现在这个年轻的女孩身上以及影片运用的现代技术……” (A20) 其三,认为李子柒的古风服饰、乡村农舍和劳作场景,对于西方传统主义者,却是对中国落后农耕形象的刻板印证。“我认为我们觉得其他国家有点落后。这是来自于美国式的优越感,也是一种种族歧视。对于传统西方人而言,观看这样的视频肯定会强化这种(落后的、不发达的)想法。”(A13) 虽然海外受众对李子柒短视频的看法存在差异,但不可否认的是李子柒在国际社交媒体的增权成为了打破西方对中国报道一言堂局面的力量之一,对我国官方媒体的海外传播形成支撑和补充,丰富了海外受众认识中国的视角,更使部分受众对中国的认知从破败凋敝的印象中重塑。

4.2.2 海外受众对中国地方知识的认知重塑

海外民众对某一地方的地理观念和文化图景的获得,大多基于对媒介信息的想象性加工,而非通过实地观察。拉美、非洲等地区的民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较为狭窄且笼统,只知道一些神话图腾或意象。“我们这边有关中国传说的书籍都提到龙。从影视作品中看到会飞的人,知道是中国功夫。也看到过春节挂在门口的红色书法,仅此而已。” (A18) 亚太地区民众接触中国文化的机会虽多,但仍较为片面,仅限于耳熟能详的旅游目的地和文化项目,甚至对于曾参加汉语课堂或观看中国文艺演出的海外受众,其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常常是以成果呈现而非过程展示的内容。“虽然视频展示的很多东西我都知道,比如笔墨纸砚、木活字,当然还有各种美食,但以前没有看到过美食和物品的制作过程……”(A06)

李子柒短视频的乡村图景融合了地方传统与日常生活小知识,与海外受众对中国文化的原有认知差异较大,而日常生活场景却拉近了与海外受众的心理距离,引起对中国乡村生活和手工劳作场景的想象性代入,更新了他们的中国文化知识结构。其一,认为李子柒从“零”开始的全过程民间手工技艺展演,是对中国文化精华部分的创造性转化和简单化诠释。“她短短几分钟的视频让我了解酱油制作的全过程。内容丰富且精彩,让我不断期待下一秒发生的事情。”(A22) 其二,认为李子柒展示的传统美食和民间手工技艺,是萃取于自然的艺术,隐藏于生活的美学,使海外受众重新了解和欣赏中国文化,为“中国制造”和中国创意文化赋予积极的含义,纠正原有坏印象。“人们通常认为中国人吃得很差,但事实并非如此。李子柒向世界展示的中国美食可视为艺术品,非常奢侈且高品质。”(A23)“实际上我们(一直以来)不知道中国原创的、传承下来的工艺是怎样的,视频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人)的智慧结晶,补充了我们这方面的知识。”(A19) 其三,认为李子柒呈现的和谐乡土景象引导了对中国乡村的正面想象,重塑了对农耕生活的认知。“她呈现了自然与文化的和谐、老人与青年的和谐……她用心灵和双手构建了和谐的乡村生活……”(A20) 在短视频社区中,李子柒对中国地方知识的展示方式新颖且直接,海外受众赋予她以“民间手工技艺传承人”的称号,赋予她的“地方”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义,赋予她的手工作品以当代艺术品的价值,并在集体互动中或巩固加深、或打破重塑了对中国地方传统文化的认知。

4.3 短视频内容对受众行为意向的影响

Michel Foucault认为社会生产和流通依靠知识的话语功能以维持运转并获得特定的权力[52]。李子柒短视频社区海外受众的评论话语是个体想象和现实意义的互动重叠,是集体想象和价值共创的循环建构,介于自媒体的知识分享与受众的主观洞察。在国际社交媒体中,李子柒短视频诠释了和谐生活的意义和文化传承的价值,海外受众接纳了李子柒传播的知识,进而转化为来华旅游和物质消费的欲望,显示“知识—权力话语”的力量。

在来华旅游的意向表达方面,对于未曾来华的海外受众,李子柒短视频增加了他们对中国风光旖旎的山川、纷繁复杂的美食文化、精美绝伦的传统手工艺的多维度认知,而恬静悠闲的乡村生活让其感受到中国的安全系数较高,让他们产生对中国旅游的正面想象,影响了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和出游计划的制定。“我想去北京、上海,也想去成都看看大熊猫。我对乡村旅游景区不了解,如果能获得李子柒短视频呈现的地方的旅游资讯,我也会计划去看看。”(A02) 对于曾来华的海外受众,李子柒的非遗展演与日常生活知识融合,所制作的美食或手工作品是既具使用价值又平易近人的文化艺术品,激起他们到中国乡村旅游、体验美食烹饪和学习传统手工艺的兴趣。在某种程度上,李子柒短视频强化了世界民众对传统技艺的保护和活态传承的意识,使非遗实践突破国家、民族、语言和地域边界,为其海外再地化增加可能。“要是以后再到中国旅游,我将选择传统村落的线路,尝试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学习做一道中国菜,将学到的带回我们国家……”(A08)

在物质消费的意向表达方面,李子柒短视频影响着海外受众对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消费意愿。海外受众对短视频的文化符号赋予了艺术和时尚等多重意义,呈现出海外受众从视听内容的体验需求转化为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的需求,而李子柒品牌甚至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形成了消费气氛。“我特别想购买她用于烹饪美食的工具,还有她手工制作的布料。”(A18)“在美国一些超市有李子柒品牌的商品销售,即使比同类商品的价格高出许多,也有人愿意购买。” (A12)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Bachelard认为物质培育想象,是想象的实质、规则和特殊诗学[20, 53]。在国际社交媒体,短视频自媒体对原有的物质地理空间继承、创新、颠覆和重构,运用影像和声音呈现了虚实交织的地方,它也如现实地方一样具有物质的和社会的属性,让人们依附其中。短视频社区,不仅有自媒体的独自书写,也有受众的集体书写。受众根据个体经验选择地方,对地方的物质元素进行想象加工,并通过对元素的提及、阐释和评价,将短视频内容与自身现实世界的自然、社会、文化现象联系起来,反映了当今社会流行文化特征。短视频营造的视听体验,唤醒受众的情感,推动受众的地理想象产生,引导着人们认识外部世界和反观内在自我。受众的评论话语既是个体感性和理性的思考,也是受众之间的互动纽带,透视着个体与集体的地理想象过程缩影。个体的评论话语经过集体的浏览、点赞、转发和评论,逐渐演变为认可度较高的集体观点,参与到短视频社区的意义赋予和价值共创,形成价值共同体,进而规训或转化为个体的行为意向。

在YouTube短视频社区中,自媒体李子柒运用自身知识与经验,构建了一个传统与时尚相融合的角色形象,一个自然清新与精心布置相结合的乡村农舍,层次丰富的中国文化符号糅合其中,聚焦于对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创新展演。海外受众的地理想象被高质量的视听感官体验激活,唤醒了积极情感,其物质感知聚焦于人物形象、地方景观和文化符号。海外受众对李子柒短视频的地理想象,既包含了个体经验层面的自我指涉和自我认同,也体现在个体对现实生活和主流价值观的批判和反思。由于李子柒在YouTube频道的影响力超过了国外众多主流媒体,成为了认识中国的新视角,使海外受众的地理想象产生尺度升级,或增加或修正了个体的原有认知,重构了对中国的整体印象、更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维度。虽然对于李子柒短视频的代表性具有一定争议,但是海外受众的集体想象更倾向于接纳其身份和地方,在互动讨论中为物质赋予价值、为手工劳作赋予意义,引起了海外受众到中国旅游,尤其是到中国乡村旅游的兴趣,也转化为个体的物质消费和非遗实践的意向表达。

5.2 讨论

理论意义上,本研究基于地理想象理论,结合李子柒短视频海外走红案例,探讨了自媒体空间的地方建构不仅是受众根据自媒体的预设框架和文化结构进行意义解读的过程,更体现在受众与受众集体互动中的意义赋予和价值共创,是地理想象理论应用到社交媒体研究的积极尝试。

实践价值上,李子柒案例是中华文明海外传播的成功案例,引起海外受众对中国文化旅游的集体想象和体验期待,为国家文旅形象建设和文旅产品开发带来启示。党的二十大会议对国家话语体系构建以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新要求。国家文旅形象是国家话语和叙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旅游活动中的跨文化交流是助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力量。在文旅融合时代,地方国际文旅形象建设应遵循“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原则,以地方性传统文化元素为主体,增添对传统村落等人文景观的描绘笔墨,是展示中国旅游魅力、彰显地方独特性的关键。其次,地方自然景观元素的选择,除著名的大山大川外,应补充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乡村田园元素,传递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念。在国际文旅项目开发时,传统文化的活化可与现代艺术元素和技术手段融合创新,注重沉浸式节庆旅游体验、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研学、高品质传统美食制作展演等项目的策划,让国际游客走进中国故事、了解真实中国,满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需求和非遗实践体验,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Gieseking J J.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M]//Richardson D, Castree N, Goodchild M, et al.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Geography: People, the Earth, Environment, and Technology. New York: WileyBlackwell and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2017.
[2]
Marcus A P. Brazilian immigration to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J]. Geographical Review, 2009, 99(4): 481-498. DOI:10.1111/j.1931-0846.2009.tb00443.x
[3]
安宁, 朱竑. 他者, 权力与地方建构: 想象地理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人文地理, 2013, 28(1): 20-25, 47. [An Ning, Zhu Hong. Otherness, power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lace: Towards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assessment of imaginative geography[J]. Human Geography, 2013, 28(1): 20-25, 47.]
[4]
斯蒂芬·威廉斯, 刘德龄. 旅游地理学: 地域, 空间和体验的批判性解读(第三版)[M]. 张凌云,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8: 12-15, 171. [Stephen Williams, Alan A Lew. Tourism Geography: Critical Understandings of Place, Space and Experience[M]. Zhang Lingyun, trans.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18: 12-15, 171.]
[5]
Reijnders S. Places of the Imagination: Media, Tourism, Culture[M].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2016: 103-115.
[6]
周晓虹. 自媒体时代: 从传播到互播的转变[J]. 新闻界, 2011(4): 20-22. [Zhou Xiaohong. We Media era: Transformation from communication to inter-broadcasting[J].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2011(4): 20-22.]
[7]
代玉梅. 自媒体的传播学解读[J].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1, 18(5): 4-11, 109. [Dai Yumei.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We Medi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J].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2011, 18(5): 4-11, 109.]
[8]
秦一乔. 自媒体时代的拟态环境: 从微博展开的几点思考[J]. 今传媒, 2012, 20(3): 95-96. [Qin Yiqiao. The mimic environment in the we media era: Some thoughts on Weibo[J]. Today's Mass Media, 2012, 20(3): 95-96.]
[9]
金梦玉, 李劭强. 互联网群体传播时代受众研究的新进路[J]. 中国编辑, 2020(1): 15-20. [Jin Mengyu, Li Shaoqiang. A new approach to audience research in the Internet group communication era[J]. Chinese Editors Journal, 2020(1): 15-20.]
[10]
杨萍. 短视频传播热下的奇观消费及其意义缺失[J]. 传媒观察, 2018(1): 30-33. [Yang Ping. Spectacle consumption and its loss of meaning under the popularity of short videos[J]. Media Observer, 2018(1): 30-33.]
[11]
Wright J K. Terrae incognitae: The place of the imagination in geography[J].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947, 37(1): 1-15. DOI:10.1080/00045604709351940
[12]
Lowenthal D. Geography, experience, and imagination: Towards a geographical epistemology[J].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961, 51(3): 241-260. DOI:10.1111/j.1467-8306.1961.tb00377.x
[13]
Said E. Orientalism[M].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2016: 402-417.
[14]
大卫·哈维. 地理学中的解释[M]. 高泳源,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6: 41-79. [David Harvey. Explanation in Geography[M]. Gao Yongyuan, trans.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1996: 41-79.]
[15]
Harvey D. Social Justice and the City[M]. London: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2009: 22-120.
[16]
Harvey D. The sociological and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tics, Culture, and Society, 2005, 18(3): 211-255.
[17]
Gregory D.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s[M]. New York: WileyBlackwell, 1994: 1-448.
[18]
Gregory D, Johnston R, Pratt G, et al.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M]. Chichester: John Wiley & Sons, 2009: 282-285.
[19]
多琳·马西. 空间、地方与性别[M]. 毛彩凤, 袁久红, 丁乙, 译.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1-20. [Doreen Massey. Space, Place and Gender[M]. Mao Caifeng, Yuan Jiuhong, Dingyi, trans. Beijing: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15: 1-20.]
[20]
Bachelard G. The Poetics of Space[M]. London: Penguin, 2014: ixxvii.
[21]
安宁, 朱竑. 美国《时代》杂志对中国的地理想象: 基于东方主义视角的研究[J]. 地理学报, 2013, 68(12): 1702-1713. [An Ning, Zhu Hong. American magazine TIME's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s of China: A case study on the perspective of Orientalism[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3, 68(12): 1702-1713.]
[22]
阙维民. 论地理学构想的哲学体系[J]. 地理研究, 2010, 29(11): 2099-2107. [Que Weimin. On philosophical system of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0, 29(11): 2099-2107.]
[23]
翁时秀. 基于理论旅行视角的人文地理学中想象地理研究反思[J]. 地理学报, 2018, 73(2): 261-275. [Weng Shixiu. Rethinking imaginative geographies research in human geography: An analysi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raveling Theory"[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8, 73(2): 261-275.]
[24]
翁时秀. "想象的地理" 与文学文本的地理学解读: 基于知识脉络的一个审视[J]. 人文地理, 2014, 29(3): 44-49, 160. [Weng Shixiu. Imaginative geographies and the geographical reading of literature texts: A review based on geographical publications[J]. Human Geography, 2014, 29(3): 44-49, 160.]
[25]
林耿, 潘恺峰. 地理想象: 主客之镜像与建构[J]. 地理科学, 2015, 35(2): 137-143. [Lin Geng, Pan Kaifeng.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 The mirroring construction between the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bodies[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35(2): 137-143.]
[26]
安宁, 冯秋怡, 朱竑. 基于报业话语的广州非裔社区的空间想象分析[J]. 地理学报, 2019, 74(8): 1650-1662. [An Ning, Feng Qiuyi, Zhu Hong. The spatial imagination of Guangzhou's African community: Analysis based on newspaper discourses[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9, 74(8): 1650-1662.]
[27]
Hughes G. Tourism and the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J]. Leisure Studies, 1992, 11(1): 31-42. DOI:10.1080/02614369100390291
[28]
Graburn N. 旅游想象: 关于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认知[J]. 撒露莎, 译.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39(1): 58-63. [Graburn Nelson. Tourism imaginary: Image cognition of tourist destinations[J]. Sa Lusha, trans. 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9, 39(1): 58-63.]
[29]
Amirou R. Imaginaire Touristique et Sociabilités du Voyage[M].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Paris, 1995: 1-252.
[30]
Salazar N B. Envisioning Eden: Mobilizing Imaginaries in Tourism and Beyond[M]. New York: Berghahn Books, 2010: 5-15.
[31]
Salazar N B. Tourism imaginaries: A conceptual approach[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2, 39(2): 863-882. DOI:10.1016/j.annals.2011.10.004
[32]
Hollinshead K. "Worldmak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place and culture: The enlargement of Meethan's analysis of tourism and global change[M]//Ayikoru M, Tribe J. The Critical Turn in Tourism Studies: Innovative Research Methodologies.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2007: 165-193.
[33]
朴志娜, 江扬, 吴必虎, 等. 国际游客对中国的地理想象构建与旅游动机[J]. 旅游学刊, 2018, 33(9): 38-48. [Park Jinah, Kong Yeung, Wu Bihu, et al. International tourists'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 on China and its impact on their tourism motivation[J]. Tourism Tribune, 2018, 33(9): 38-48. DOI:10.3969/j.issn.1002-5006.2018.09.009]
[34]
孙九霞. 数字世界中旅游体验的健康想象[J]. 旅游学刊, 2021, 36(7): 7-9. [Sun Jiuxia. Healthy imagination of travel experience in the digital world[J]. Tourism Tribune, 2021, 36(7): 7-9.]
[35]
乌铁红, 韩秋晨. 幻与实: 寻"家" 旅途中的地理想象与景观感知[J]. 旅游学刊, 2021, 36(11): 3-5. [Wu Tiehong, Han Qiuchen. Illusion and reality: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 and landscape perception in the journey of searching for "Home"[J]. Tourism Tribune, 2021, 36(11): 3-5.]
[36]
Reijnders S, Bolderman L, Van Es N, et al. Locating imagination: A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on literary, film, and music tourism[J]. Tourism Analysis, 2015, 20(3): 333-339. DOI:10.3727/108354215X14356694891979
[37]
林铭亮, 高川秀, 林元城, 等. 旅游地品牌化: 唐诗"第三空间" 的旅游体验与地方想象的建构[J]. 旅游学刊, 2020, 35(5): 98-107. [Lin Mingliang, Gao Chuanxiu, Lin Yuancheng, et al. Place-branding of tourist destination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ird space" tourism experience and place imagination from Tang poetry[J]. Tourism Tribune, 2020, 35(5): 98-107.]
[38]
Robinson M. Reading between the lines: Literature and the creation of touristic spaces[J]. Current Writing: Text and Reception in Southern Africa, 2002, 14(1): 1-28.
[39]
姜辽, 徐红罡. 文学旅游的审美消费: 以水泊梁山为例[J]. 旅游学刊, 2017, 32(5): 71-79. [Jiang Liao, Xu Honggang. Aesthetic consumption in literary tourism: A case study of Liangshan[J]. Tourism Tribune, 2017, 32(5): 71-79.]
[40]
Reijnders S. Stories that move: Fiction, imagination, tourism[J]. European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2016, 19(6): 672-689. DOI:10.1177/1367549415597922
[41]
Beeton S. Film-induced Tourism[M]. Bristol, Blue Ridge Summit: 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 2005: 227-246.
[42]
Seaton P, Yamamura T. Japanese popular culture and contents tourism: Introduction[J]. Japan Forum, 2015, 27(1): 1-11. DOI:10.1080/09555803.2014.962564
[43]
Yamamura T. Pop culture contents and historical heritage: The case of heritage revitalization through "contents tourism" in Shiroishi city[J]. Contemporary Japan, 2018, 30(2): 144-163. DOI:10.1080/18692729.2018.1460049
[44]
Finkler W, Davis L S. Film-making, aff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ourism imaginaries: Putting the wow into sustainable whale watching[J]. Tourism Culture & Communication, 2022, 22(2): 205-217.
[45]
李彬彬, 龙飞. 因歌出游?叙事传输理论下流行歌曲对旅游目的地选择倾向的影响研究[J]. 旅游论坛, 2021, 14(4): 53-63. [Li Binbin, Long Fei. Does music matter? The transportation effect of pop songs on its listeners' tourism destination choice[J]. Tourism Forum, 2021, 14(4): 53-63.]
[46]
Jansson A. Rethinking post-tourism in the age of social media[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8, 69: 101-110. DOI:10.1016/j.annals.2018.01.005
[47]
Luo Qiuju, Zhong Dixi. Using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to explain commun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ravel-related electronic word-ofmouth o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J]. Tourism Management, 2015, 46: 274-282. DOI:10.1016/j.tourman.2014.07.007
[48]
Luo Qiuju, Zhai Xueting. "I will never go to Hong Kong again! " How the secondary crisis communication of "Occupy Central" on Weibo shifted to a tourism boycott[J]. Tourism Management, 2017, 62: 159-172. DOI:10.1016/j.tourman.2017.04.007
[49]
张计云. UNESCO: 非遗国际组织管窥[J].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1(6): 101-108. [Zhang Jiyun. UNESCO: A glimps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J]. Chin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2021(6): 101-108.]
[50]
邵培仁, 杨丽萍. 媒介地理学[M].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0: 57-62. [Shao Peiren, Yang Liping. Geography of Media[M]. Beijing: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Press, 2010: 57-62.]
[51]
周宁. 西方的中国形象史: 问题与领域[J]. 东南学术, 2005(1): 100-108. [Zhou Ning. The history of Chinese image in the west: Problems and fields[J]. Southeast Academic Research, 2005(1): 100-108.]
[52]
福柯. 权力的眼睛: 福柯访谈录[M]严峰, 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37. [Michel Foucault. The Eye of Power[M]. Yan Feng, trans. Shanghai: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97: 37.]
[53]
高艳萍. 透入物的深处: 巴什拉物质想象理论释析[J]. 哲学动态, 2009(7): 96-101. [Gao Yanping. Penetrating into the depths of objects: An analysis of Bachelard's material imagination theory[J]. Philosophical Trends, 2009(7): 9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