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人文地理  2023, Vol. 38 Issue (5): 162-171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23.05.019
0

引用本文  

孙佼佼, 郭英之. 城市旅游者空间人本性体验研究——结构维度、量表开发与效度检验[J]. 人文地理, 2023, 38(5): 162-171.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23.05.019.
SUN Jiao-jiao, GUO Ying-zhi. RESEARCH ON SPATIAL HUMANISTIC EXPERIENCE OF THE URBAN TOURISTS: STRUCTURAL DIMENSION, SCALE DEVELOPMENT AND VALIDITY TEST[J]. Human Geography, 2023, 38(5): 162-171.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23.05.019.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01225,7207405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1YJCZH14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21M690652)

作者简介

孙佼佼(1989-), 女, 陕西咸阳人, 博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空间、城市旅游。E-mail: sunjiaojiao1028@163.com

通讯作者

郭英之(1964-), 女, 河北张家口人,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市场。E-mail: yingzhig@qq.com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22-05-07
修订日期:2022-11-04
城市旅游者空间人本性体验研究——结构维度、量表开发与效度检验
孙佼佼 1,2, 郭英之 2,3     
1. 苏州科技大学 商学院, 苏州 215009;
2. 复旦大学 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 上海 200433;
3. 复旦大学 旅游学系, 上海 200433
提   要:以人本主义地理学理念为基础,提出“空间人本性”的概念,综合质性与定量研究,开发城市旅游者空间人本性体验的概念框架与量表。第一,研究建构了城市旅游者空间人本性体验的5大范畴,第二,编制并验证了包含5个维度和17个题项的旅游者空间人本性体验测度量表,确定了生机性体验(故事性体验、新奇性体验、自我本真体验、包容性体验);本真性体验(文化本真感、物质本真感、人情本真感);互动性体验(人际互动、环境互动、数字互动、文化互动)、密质性体验(美感密度体验、生态密度体验、文化密度体验)、空间秩序体验(空间和谐性、空间安全性、空间平等性)。第三,对量表进行效标效度检验,发现生机性体验、本真性体验、密质性体验、秩序性体验对重游意愿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最终,研究提供了旅游城市建构人本性的创新对策。
关键词城市旅游者    人本地理学    空间人本性    旅游体验    量表开发    
RESEARCH ON SPATIAL HUMANISTIC EXPERIENCE OF THE URBAN TOURISTS: STRUCTURAL DIMENSION, SCALE DEVELOPMENT AND VALIDITY TEST
SUN Jiao-jiao1,2 , GUO Ying-zhi2,3     
1. School of Business,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zhou 215009, China;
2. Postdoctoral Station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3. Department of Tourism,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Abstract: "Promoting people-oriented new urbanization" is the goal of the 14th five-year plan. Tourism urbaniz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urbanization road. The nature of "people-oriented" in tourism development needs academic analysis. Based on the humanistic theory, this study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humanistic space", integrate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and develops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scale of spatial humanistic experience in urban tourism destinations. Firstly, the study constructed five categories of "humanistic space" experience in urban destinations. Secondly, the measurement scale of "humanistic space" including 5 dimensions and 17 items was compiled and verified, and the lively experience (story experience, novelty experience, self-authentic experience and inclusive experience) was determined; Thirdly, the validity of the scale was tested, and it was found that vitality experience, authenticity experience, density experience and order experience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revisit intention. Finally, the study provides innovativ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umanistic space in tourism cities.
Key words: urban tourists    humanistic geography    humanistic space    tourism experience    scale development    
1 引言

“十四五”规划强调,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在“人口城镇化”向“人的城镇化”的转变中,人本性是主要内涵之一[1]。“以人为本”是我国当下城市研究的重要指导思想,在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过程中,人本主义地理学将迎来重大发展[2],也将转向对人本空间结构的深入探索[3]。但是,当前国内人本主义地理学的研究仍有所迟滞[4]。在此背景下,旅游城市因其主体的多元性、使用方式的交叉性,以及体验的丰富性成为城市人本性特征的典型体现,对其研究能够为人本主义地理学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切入点。

以往城市旅游研究注重经济分析,认为城市快节奏中的情感特征体现为理性和疏离。但实际上,大城市蕴含着丰富的人本情感,包容着多元化的群体及其体验。城市空间的使用者来自国内与国外,乡村与城市,包括移民与本地人、游客与东道主,其人本性有多元融合的特征。人本主义精神中的空间观[5]与当下我国“以人为本”的空间发展具有高度一致性。在“以人为本”的精神指导下,学术研究的重要任务是在现代旅游的发展中重新发现人们如何体验空间;关键问题在于建构理论概念,开发测量方式。基于此,本研究以人本理念为基础,建构城市旅游者空间人本性体验的概念框架,开发与验证量表,旨在推进旅游地人本空间理论发展。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人本主义地理学

人本主义地理学在20世纪60年代由人本主义思潮所带动[6],代表人物包括段义孚和雷尔夫等[7, 8],核心概念是段义孚提出的“人本主义地理学”(humanistic geography)[5],国内部分研究者也将其翻译为“人文主义地理学”[9, 10]。为与广义上的人文地理(human geography)区分,本文沿用“人本主义”的措辞。就二者关系来说,人本主义地理学是人文地理的一个流派[11],它是一种专注于研究“人”的地理学,从人的主体性出发[12],以人的经验和生存为旨归[7],关注“对于意义的个体追寻”[13]。段义孚的《浪漫主义地理学》一书也引入“个体”概念,分析内在情感,指出地理学涉及对“个体”从生物体到文化体的探究[14]

人本主义地理学的哲学基础主要源于存在主义和现象学[7, 15, 16],典型体现有Buttimer将现象学引入传统地理学,在地理框架下探索更为人性化的生活[11],或是Relph采用现象学方法探讨地方现象,在地理学中考察对世界的直接体验[17]。不过,虽然在观察理念上有着现象学源起,但人本主义地理学仍旧是“地理的”,因而综合发展出了自身独特的研究方法论。在对段义孚思想的评论中,国内研究者指出他更希望读者关心研究结果而非方法,这种看法将现象学“面对事实本身”的态度融合进了地理的思考之中[10, 18]。在这一背景下,虽然早期人本主义地理学对实证主义方法论进行批评[19],但即使是段义孚先生本人也并不排斥科学材料,且借助大量实验和材料来论证其理论[4]。此外,现象学研究者也指出虽然该学科挑战了科学主义中的相对主义,但也并不意味着现象学反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实践[20]。进一步的,现象学思维也启发了新的地理方法,例如主体反思式自述的知识生成方法[15]也成为新文化地理学采纳实证材料的重要来源。国内研究者也指出,在新的人本空间实践中,新技术、新数据和新研究工具的使用使人本视角下的空间测度和优化成为可能[21]

2.2 人本主义地理学与旅游

人本主义地理学与旅游体验有着天然的联系。从源头上看,现象学关注人们如何体验事物[20],与旅游体验有天然的契合。从人本主义地理学看,一方面,这种联系体现在二者对移动和人地关系的共同关注。段义孚的《逃避主义》一书即体现了人本主义地理学的两种主题,“迁移”与“人地关系”[22],正是地理学视角下研究旅游(行)流动行为的重点领域。Relph提出的地方性与无地方性概念也为地理和旅游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框架[23, 24]。另一方面,这种关系体现在对人之体验和空间的联合审视。“人”对空间的体验是人本主义地理学的重点,Relph指出地方能够在空间上组织并集中人们的动机、经验和行动[25]

人本主义地理学对人之体验的重视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空间研究理念有着深刻契合。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的三元辩证框架中,空间实践是可感知的空间,空间表征是话语建构的空间,表征空间则是体验的空间[26],福柯分析了个体体验和空间生产的关联[27],哈维专注于空间生产过程,从体验视角探讨城市空间生产的性质[28]。这样的空间观与人本主义地理学产生了呼应,以段义孚的“恋地情结”(topophilia)为典型,个体主观性成为建构有意义的空间最重要的特征[29]。其他持有人本理念的地理研究者也指出地方是主体的客体,附着个体的情感和价值[30, 31],好的空间能够提供丰富的体验,产生邀请感和共鸣感[13]。对于目的地来说,好的空间正是产生高质量体验的前提,这一点在城市旅游地(空间特征明显)尤为突出。在《空间与地方》一书中,段义孚指出城市是出类拔萃的意义中心[32]。在《地方与无地方》中,Relph指出城镇景观传达着人类的“在场”[17],当人们进入城市空间时,空间的体验以自我的存在作为核心[14]。人本观下的城市意义具有两面性,一个极端上,城市是一种符号或一个意象,另一个极端上,城市的意义来自一种切身体验[33],这种对体验的关注与旅游现象具有天然的一致性。

2.3 以人为核心的旅游空间体验

旅游空间体验的研究离不开人的核心性。实践方面,旅游发展中的“人本”理念于1995年第一次在国内提出[34]。此后,“以人为本”的管理和建设理念在旅游研究中日益重要。理论层面,段义孚认为经验(experience)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全部模式[35],并在《恋地情结》一书中指出理解人地观的第一步是通过身体感知世界,过程是从人的个体感知到态度、再到价值观和世界观[33]。可以认为,旅游者的空间体验是人本地理学视角下旅游研究的核心之一,这一点在以往研究中也多有体现。郭文等[36]指出基于社区的旅游空间建构需凸显人文关怀;张郴和黄震方提出旅游中的空间是以特定地域中旅游者自身为要素而组成的空间[37],这正符合人本主义地理学的基本要义。在旅游中,人本性空间是对自我体验的呼应,以个体的体验为核心,体现出对个体情感与权力的尊重,注重对人内在需求的满足和精神性的提升。相比于其他单一体验,空间人本性体验是综合了生理和心理、感官与精神等多元性质的体验。相比于对客观对象的体验结果,例如对目的地环境和服务的满意度评价,空间人本性体验是从旅游者主体出发的体验,是主体感受到特定空间对其自我内在需求满足程度和幸福感提升的体验。以往研究者注重分析宏观空间结构,随着城市人居环境结构复杂化和居民自主意识的增强,研究对象也转向以主客活动为主的微观层面,从单一的物质环境扩展到空间内人的体验,因此空间人本性体验成为一个关键概念。

2.4 旅游城市空间人本性的评价与测度

对空间人本性进行测度是旅游研究的重要挑战,其前提在于认识到城市的核心意义在于“人”。在“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空间生产的基本要义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38]。理论层面,人本主义理念已经指出地方的测度尺度是意义[19],与人的体验密切相关。这种“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蕴含在长久以来的城市品质研究中。Lynch在经典的《城市意象》中虽然基于道路、边界、区域、节点与标志物等客观要素进行城市品质评价,但也明确指出城市是人所感知的事物[39],以上空间要素的意义在于人对它们的体验。Relph也指出Lynch的研究虽开展于街道的正式规划,但分析的是人们的心灵图像[17]。总体看来,以往研究在思辨层面讨论了城市空间中的人本需求,例如生存、安全、行为等大类[40],更重要的是指出了城市品质中包含着的人性尺度[41]

具体到旅游业中,旅游的主体是人,旅游城市具有天然的“人”的面向[42]。旅游中的体验具有生命哲学的渊源,是主体的内感,与人本主义具有同一性[43]。回溯以往研究,对旅游体验提出的若干评价指标已在不同侧面反映着人本性内涵,例如,自由感、创新感、人际体验、文化体验[44]、品味与活力[45]、安全感[46]、本真性体验[[47]等。此外,研究者分析了旅游者与目的地契合指标,开发了以认同、热情和社会互动等为维度的量表[48]。以上研究为人本性体验的测量提供了洞见。总体来看,以往旅游城市研究已经在理念层面指出了人本的重要性,亟待通过实证进行考察;另一方面,以往对空间人本性的评价方式多基于城市居民视角展开,在“以人为本”的旅游发展过程中,亟待从游客视角对城市人本性进行探索。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案例地

研究案例地选取为苏州,具有人本空间研究的典型性。政策层面,《苏州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 [49]总体目标指出要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推进人文内涵更加厚重、精神品格更加突出,打造城市人文休闲旅游核,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空间历史层面,苏州古城是江南地区文化中心,是我国新古文化和旅居交融的典型。其古城物理空间与宋代时期基本一致,但性质上已转变为内古外新、承住拓游、主客共生的融合空间,空间生产主体多元、空间体验复杂。空间发展层面,苏州古城是我国旅游驱动下城市化发展的特色案例,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大规模拆迁,如今秉持“保护古城、建设新城”的发展模式,古城形态得以完整保留。空间实践层面,苏州古城具有典型的人本城镇化特征[50]。综上,作为旅游目的地,苏州空间生产中多身份的“人”的意义日益凸显,因此选其为典型案例地。

3.2 研究方法:扎根理论与量化分析

研究采取三阶段方法。第一阶段通过定性分析生成初始题项。基于深度访谈采集资料,采用扎根理论进行质性分析,建构城市旅游地“空间人本性”的基本范畴与概念维度,并编制量表题项。第一阶段访谈时间区间为2021年4月1日至5月12日,共访谈有过苏州城市旅游体验的旅游者22位,访谈方式包括面对面访谈与电话访谈,时间在25至45分钟之间。访谈对象包括10名男性和12名女性;年龄区间在22岁及以下、23至30岁、31至40岁、41至50岁、51至60岁和61岁以上的分别为2人、6人、5人、5人、3人和1人;职业包括学生、私企职员、教育科研人员、个体经营者、企事业单位人员和退休人员;受教育程度以大学本科为主。由于“以人为本”是一个抽象的理论概念,为克服被访者理解学术概念的困难,访谈内容包含两大部分,一是旅游者对城市的总体体验,二是旅游者的城市空间人本性体验。其中,总体体验访谈关注城市体验是否满足个人内在需求,带来精神体验、提升个人幸福感等,关注个体与地方实现的人地情感联结;人本体验访谈部分更直接地探索旅游者感受到的“以人为本”的程度,感受到目的地对个体的尊重、包容、关怀等,关注城市空间对个体自我的实现。访谈完成后,将录音整理为文本,获得共计61290字的文本资料。以此为基础,采用扎根理论分析,分析工具为Maxqda12。第二阶段发放问卷,时间为2021年6月2日至6月11日,该阶段采集数据,旨在通过量化研究对编制的量表进行探索性分析,提炼正式的测量量表;第三阶段再次发放问卷,时间为2021年6月18日至6月24日,此次问卷采集数据旨在进行两步骤分析,一是问卷验证性分析;二是进一步实现效标效度检验。量化阶段分析工具为SPSS 22.0和Amos 22.0。

4 目的地人本空间体验维度识别与题项建构 4.1 基于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维度识别

质性分析将61290字的访谈文本划分为两部分,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分析。第一部分包含16份访谈文本,进行开放式编码、轴向编码以及选择性编码。在这一过程中,研究者对分析材料和概念维度的建构进行持续对照和修正,既在编码时逐渐形成维度体系,也在维度架构过程中持续发现新编码,根据实证材料对编码进行调整、删除、或合并。当不再出现新编码时,视为理论饱和。第二部分包含剩余6个访谈文本,基于此进行验证分析,对其进行独立编码,再与第一阶段编码进行对照,确认无新编码。最终,扎根理论分析共获得467个编码,通过编码意义建构、概念提取、范畴抽取,生成了城市旅游“空间人本性”这一构念及其五个范畴,包括空间本真性(共计121个编码)、空间互动性(共计106个编码)、空间生机性(共计94个编码)、空间秩序性(共计85个编码)和空间密质性(共计61个编码),具体如表 1所示。

表 1 城市旅游者空间人本性体验的范畴化与概念化过程 Tab.1 Categorization and Conceptualization of Urban Tourists' Spatial Humanistic Experience
4.2 具体题项编制

以质性分析中得出的范畴与概念为基础,以可读性、易理解性为原则,编制测量问卷。问卷包括两部分,一是基本信息,二是城市旅游空间人本性测度,共包含19个题项。题项设置里克特7点量表,得分为7表示“完全同意”,1表示“完全不同意”。在初稿基础上,邀请12位专家和随机参与者对问卷题项内容进行预调查,优化问项,形成正式探索性问卷进行发放,采用SPSS 22.0和Amos 22.0进行数据分析。

5 目的地人本空间体验量表建构 5.1 数据采集与样本特征

本阶段共进行两次实地问卷发放,第一次调研数据用于探索性分析,针对游客共发放问卷358份,回收341份,有效问卷321份,有效率为94.1%。其中43% 为男性,57% 为女性;年龄区间以23至30岁为主;月收入以2000元至5000元为主,职业以企业员工、教育科研人员和政府职员为主。第二次调研数据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和效标效度检验,问卷内容除人本性体验量表、个人信息之外,还包括重游意愿量表。针对游客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6份,剔除回答不完整的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364份,有效率为94.3%。其中40.1% 为男性,59.9% 为女性;年龄区间以23至30岁为主;月收入以2000元至5000元为主,职业以企业员工、教育科研人员和政府职员为主。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前,检查并处理缺失值和异常值,进而对数据进行Kaiser-Meyer-Olkin(KMO)和Bartlett's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893,Bartlett's值为4624.888,显著性水平为0.000,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如表 2所示,共产生特征值大于1的5个公因子,其中“在苏州游览的过程中您觉得这座城市具有开放的气质吗?”和“您在苏州感受到了严格的秩序性吗”两个题项交叉负载或因子负荷低于0.5,因此删除。此外,自我本真感体验在聚类分析中与包容性体验、故事性体验、新奇性体验聚为一类。根据探索性分析形成的五大类具有的特征,分别命名为生机性体验、互动性体验、本真性体验、密质性体验和秩序性体验。

表 2 探索性因子分析 Tab.2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5.3 验证性因子分析

使用AMOS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以确定量表,得到测量模型的拟合指标分别为:χ2值为512.387,CMIN/df值为3.306,拟合度可接受。RMSEA值为0.080,CFI、NNFI和IFI值分别为0.929、0.912和0.929,大于0.900。因子的CR值在0.766至0.942之间,均大于0.7的门槛要求,测量模型具有较强的综合可靠性。

在结构效度方面,检验两种类型的效度:收敛效度和区分效度。收敛效度常用的法则是,标准因子载荷值在0.6以上,AVE值达到0.5以上。检验结果见表 3,各题项的标准化因子载荷均高于0.6,5个因子的AVE值均高于0.5。区分效度见表 4,AVE的平方根均大于相应的相关系数,区分效度得到支持。由收敛效度和区分效度可知,开发题项能够真实准确反映所要测量的构念。因此,研究提出空间人本性体验概念模型图(图 1)。

表 3 验证性因子分析 Tab.3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表 4 量表的区分效度 Tab.4 Discriminant Validity of the Scale
图 1 空间人本性体验概念模型图 Fig.1 Conceptual Model of Space Spatial Humanistic Experience
5.4 效标效度检验

在本阶段,通过检验城市旅游者空间人本性体验对重游意愿的影响效果来检验校标效度。问卷量表参考沈彩云等[51]的研究。以重游意愿为结果变量,以空间人本性体验及其5个维度为自变量,考察二者之间的路径关系。从表 5可以看出,首先,人本空间体验的多个维度都对重游意愿产生了影响,其中生机性体验、本真性体验、密质性体验、秩序性体验对重游意愿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其次,互动性体验对重游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空间人本性体验作为二阶构念也对重游意愿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

表 5 效标效度 Tab.5 Criterion Validity
6 结论与讨论

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城市人口多元融合性日益增加,人们的自我意识不断提升,城市目的地的旅游者在反思旅游体验时愈发注重“自我”在此地的感受。段义孚曾结论道:“人是尺度”,从形式上看,人体是方向、位置和距离的尺度[32]。从人本主义理念看,人的心灵体验可以是空间的尺度。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基于人本精神进行旅游城市体验理论的创新,所提出的人本空间体验是对现代性背景下以人为核心的旅游者与目的地人地关系的新拓展。研究产生以下结论:首先,基于质性分析建构了城市目的地“空间人本性”体验的5大范畴。其次,研究编制并验证了旅游者的“空间人本性”的测度量表,通过验证共获得包含5个维度和17个题项的“空间人本性”量表,按照其解释力分别为生机性体验、互动性体验、本真性体验、密质性体验、秩序性体验。第三,通过对量表进行效标效度检验,发现不同体验维度对重游意愿的影响。

第一,理论层面上,研究创新提出“生机性体验”是人本性空间的重要维度,内含包容性体验、自我本真感体验、故事性体验、新奇性体验。研究在哲学层面验证了段义孚在《浪漫主义地理学》中对个人价值的赞颂[14],也说明了人本性的空间无法独立于人的体验而存在。现象学研究已经指出,当人们生活在自己的惯常环境中时,以自然态度从事各种活动[20],但是旅游者到了新的城市环境,会对环境意识变得更加敏感,在陌生的环境中自我意识会强化,能更强烈地感受到自我。现代旅游者对外界多样化和自我真实化的追求,是现代人在日常压抑之外的旅游活动中追求的解放感、个体感和真实感,例如,故事性体验说明在宏大叙事(例如集体性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之外,蕴含在城市中的个体故事同样重要,它能够带来主客共鸣的人本性体验;再例如,“自我本真性”概念的提出也是在目的地本真性概念之外的一个拓展。以往,无论是客观本真性还是主观本真性的讨论,都以目的地为对象,本文从旅游者的“人本”出发,发现当代城市旅游者不仅是要“欣赏真实的他者”,更要在旅游中“体验真实的自我”。因此,能够体验真实性自我的空间环境,被旅游者视为能够激发生机感的人本性空间。

第二,结论创新了互动性体验的维度,指出了游客与目的地城市之间存在的环境互动,是对以往基于人际的主客互动的一个补充,这种互动体现在旅游者与城市的具身互动之中,体现在游客与城市空间内日常的、本真性的生活进行的非计划性互动之中,正如研究者提出的偶发性社交对于城市的活力与品质的重要性[41]。同时,在互动中,研究发现“数字互动”对空间人本性体验的作用,互动不仅存在于在场空间,也存在于数字化表达中。目的地需要提供便捷的网络和移动设备等保障,提供具有审美和创意特征的环境背景等,从而满足旅游者创作图片、视频并进行网络分享的需求,支持其通过网络互动获得拓展性的体验是现代城市建构人本性的重要渠道。

第三,结论创新了本真性体验的内涵,以往研究大多讨论目的地建设中的物质本真感或文化本真感,本研究在此之外发现了“人情本真感”的价值,这既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情的重视,也印证并具体化了Relph在讨论地方本真性中所提出的“……人与人的心都连在了一起……”[17]。基于此,研究指出人情本真感是目的地提供精神价值的重要途径,旅游者并不只是追求物质和文化体验,同时也追求人与人之间本真性的情感联结。

第四,结论印证并细化了新城市主义理论中美好城市生活具有的“密实多样性”[52]内涵,发掘了美感密度体验、生态密度体验和文化密度体验。结论尤其突出了城市建设中的审美要素,从苏州案例可看出,城市审美氛围的塑造既基于城市本身的历史和文化,也与当下的设计和文化展示方式高度相关,从访谈中可发现,游客最认可的高质量审美要素是蕴含在当地日常中的生活美学。

第五,在秩序性体验的分析中,以往研究指出人本精神缺失会导致秩序“失范”[53],本研究在印证此命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游客对秩序的需求不仅是自我得到的安全保障,他们也会关注和关心当地人,尤其是弱势群体在空间使用上的平等性,以及东道主与游客相处的和谐性,并认为这种平等与和谐反映出的是管理者的理念、市民的文化素养、道德氛围与城市的精神品质。

7 未来研究

城市空间能够体现出人本地理学所提出的“人”的核心性,是能带来情感认同的多元化社会性空间[54]。当城市作为目的地时,其意义不仅在于为旅游者呈现了什么,更在于旅游者如何在城市空间中体验到自身的存在方式。本研究为城市目的地建设提供了一个参照,在旅游领域内和实证层面阐释了人本主义空间思想的价值,不仅有助于人们打破地方对自我发展的束缚[55],也证明了人本化治理应提倡治理温度[56]。同时,本研究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未来探索的现象,主要体现为不同的城市空间使用者对人本性体验层级维度的权重差异。例如,从性别方面看,女性对审美要素、安全要素更为关注,男性对互动性和本真性要素更为关注,尤其注重人际互动;从文化身份方面看,小众文化爱好者更注重空间的包容性体验、自我本真感体验。针对以上,未来可进行具体的量化分析,例如探索不同性别对空间人本性的需求差异,针对不同的游客群体进行更为精确地定位,从而创造更平等、和谐的空间体验。最后,本研究探索的是游客的人本性体验,该体验与居民的空间人本性体验有何种差异,或游客与居民的人本体验如何协同生产,也是有价值的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陈明星, 叶超, 陆大道, 等.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理论内涵的认知与建构[J]. 地理学报, 2019, 74(4): 633-647. [Chen Mingxing, Ye Chao, Lu Dadao, et al. Cogni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for new-type urba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9, 74(4): 633-647.]
[2]
柴彦威. "回家": 关于段义孚人本主义地理学的专栏[J]. 人文地理, 2014, 29(4): 1-2. [Chai Yanwei. Coming home to China: A columen of Yi-Fu Yuan's humanistic geography[J]. Human Geography, 2014, 29(4): 1-2. DOI:10.3969/j.issn.1673-6974.2014.04.001]
[3]
王兴中, 李九全, 刘晓霞, 等. 新常态下中国人文地理学空间探究的时代宿命[J]. 人文地理, 2016, 31(4): 1-8, 134. [Wang Xingzhong, Li Jiuquan, Liu Xiaoxia, et al. The era destiny of spatial research of human geography in the new normal[J]. Human Geography, 2016, 31(4): 1-8, 134. DOI:10.3969/j.issn.1673-6974.2016.04.002]
[4]
叶超. 作为中国人文地理学鉴镜的段义孚思想[J]. 人文地理, 2014, 29(4): 3-12. [Ye Chao. Yi-Fu Tuan's humanistic geography as a mirror of Chinese human geography[J]. Human Geography, 2014, 29(4): 3-12.]
[5]
Tuan Y. Humanistic geography[J].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976, 66(2): 266-276. DOI:10.1111/j.1467-8306.1976.tb01089.x
[6]
陆小璇. 初论段义孚人本主义地理学思想的形成[J]. 人文地理, 2014, 29(4): 13-18, 2. [Lu Xiaoxuan. On formation of Yi-Fu Tuan's thoughts on humanistic geography[J]. Human Geography, 2014, 29(4): 13-18, 2. DOI:10.13959/j.issn.1003-2398.2014.04.032]
[7]
曾艾依然, 张茵. 乡村旅游艺术介入: 基于段义孚人本主义地理学视角的模式探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18(4): 25-33. [Zeng Aiyiran, Zhang Yin. The pattern of "integrating art into rural tour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uan Yi-Fu's humanistic geography[J].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2019, 18(4): 25-33.]
[8]
周尚意, 唐顺英, 戴俊骋. "地方" 概念对人文地理学各分支意义的辨识[J]. 人文地理, 2011, 26(6): 10-13, 9. [Zhou Shangyi, Tang Shunying, Dai Juncheng. Identification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ncept of place to branches under human geography[J]. Human Geography, 2011, 26(6): 10-13, 9. DOI:10.3969/j.issn.1003-2398.2011.06.002]
[9]
周尚意. 人文主义地理学家眼中的"地方"[J]. 旅游学刊, 2013, 28(4): 6-7. [Zhou Shangyi. "Pla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ist geographer[J]. Tourism Tribune, 2013, 28(4): 6-7.]
[10]
张骁鸣. 论段义孚早期的环境经验研究及其现象学态度[J]. 人文地理, 2016, 31(3): 40-44, 51. [Zhang Xiaoming. Tuan Yi-Fu's early inquiries of environmental experience and his phenomenological attitude[J]. Human Geography, 2016, 31(3): 40-44, 51.]
[11]
安娜·布蒂默. 地理学与人文精神[M]. 左迪, 孔翔, 李亚婷, 译.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2-3. [Buttimer A. Geography and the Human Spirit[M]. Zuo Di, Kong Xiang, Li Yating, trans. Beijin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ublishing Group, 2019: 2-3.]
[12]
黄文炜, 袁振杰. 地方、地方性与城中村改造的社会文化考察——以猎德村为例[J]. 人文地理, 2015, 30(3): 42-49. [Huang Wenwei, Yuan Zhenjie. Place, placeness and the soci-cultural investigation on urban village re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Liede village[J]. Human Geography, 2015, 30(3): 42-49.]
[13]
段义孚. 人文主义地理学: 对于意义的个体追寻[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1: 116. [Tuan Yifu. Humanist Geography: An Indibudual's Search for Meaning[M]. Shanghai: Shanghai Translation Publishing House, 2021.]
[14]
段义孚. 浪漫地理学: 追寻崇高景观[M]. 陆小璇, 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21: 116. [Tuan Yifu. Romantic Geography: In Search of Sublime Landscape[M]. Lu Xiaoxuan, trans. Nanjing: Yilin Press, 2021: 5, 116, 151.]
[15]
高慧慧, 周尚意. 人文主义地理学蕴含的现象学——对大卫·西蒙《生活世界地理学》的评介[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5): 783-790. [Gao Huihui, Zhou Shangyi. Phenomenology in humanistic geography: A review of david seamon's book on a geography of the lifeworld[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9, 38(5): 783-790.]
[16]
李溪. 段义孚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哲学视野[J]. 人文地理, 2014, 29(4): 8-12. [Li Xi. The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of Yi-Fu Tuan's humanistic geography[J]. Human Geography, 2014, 29(4): 8-12.]
[17]
爱德华·雷尔夫. 地方与无地方[M]. 刘苏, 相欣奕,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21: [XV, 7, 29, 31, 117. Relph E. Place and Placelessness[M]. Liu Su, Xiang Xinyi, trans.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21: XV, 7, 29, 31, 117.]
[18]
刘苏. 段义孚《恋地情结》理念论思想探析[J]. 人文地理, 2017, 32(3): 44-52. [Liu Su. A study on the idealism in Yi-Fu Tuan's topophilia[J]. Human Geography, 2017, 32(3): 44-52.]
[19]
孙俊, 潘玉君, 赫维人, 等. 人文主义地理学与地理学人本传统的复兴[J]. 人文地理, 2015, 30(1): 1-8, 39. [Sun Jun, Pan Yujun, He Weiren, et al. The significance of humanistic geography in the changing humanistic tradition of geography[J]. Human Geography, 2015, 30(1): 1-8, 39.]
[20]
肖恩·加拉格尔. 现象学导论[M]. 张浩军, 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1: 3, 7, 35. [Gallagher S. Phenomenology[M]. Zhang Haojun, trans. Beijing: China Remin University Press, 2021: 3, 7, 35.]
[21]
叶宇, 张昭希, 张啸虎, 等. 人本尺度的街道空间品质测度——结合街景数据和新分析技术的大规模、高精度评价框架[J]. 国际城市规划, 2019, 34(1): 18-27. [Ye Yu, Zhang Zhaoxi, Zhang Xiaohu, et al. Human-scale quality on streets: A large-scale and efficient analytical approach based on street view images and new urban analytical tools[J]. Urban Planning International, 2019, 34(1): 18-27.]
[22]
段义孚. 逃避主义[M]. 周尚意, 等, 译.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5: 5. [Tuan Yifu. Escapism[M]. Zhou Shangyi, et al., trans. Shi Jiazhuang: Hebei Education Press, 2005: 5.]
[23]
文彤, 张玉林, 梁祎. 公众视角下的地方与无地方: 基于游客饮食体验感知的研究[J]. 热带地理, 2020, 40(5): 775-785. [Wen Tong, Zhang Yulin, Liang Yi. Place and placelessness: The perception of tourists' local food taste in Hong Kong[J]. Tropical Geography, 2020, 40(5): 775-785.]
[24]
何瀚林, 蔡晓梅. 国外无地方与非地方研究进展与启示[J]. 人文地理, 2014, 29(6): 47-52, 31. [He Hanlin, Cai Xiaomei. Progress and enlightenment on placelessness and non-place in the foreign geographical studies[J]. Human Geography, 2014, 29(6): 47-52, 31.]
[25]
李一溪, 张荷, 冯健. 北京市老城区菜市场的地方性及其机制研究[J]. 人文地理, 2017, 32(6): 65-71, 103. [Li Yixi, Zhang He, Feng Jian. The placeness of food markets in Beijing[J]. Human Geography, 2017, 32(6): 65-71, 103.]
[26]
Lefebvre H. The Production of Space[M]. London: Blackwell Ltd, 1991.
[27]
米歇尔·福柯. 疯癫与文明: 理性时代的疯癫史[M]. 刘北成, 等, 译. 北京: 三联书店, 1991. [Foucault M. Madness and Civilization: A History of Insanity in the Age of Reason[M]. Liu Beicheng, et al, trans. Beijing: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1991.]
[28]
Harvey D. Rebel Cities: From the Right to the City to the Urban Revolution[M]. London: Verso Press, 2012.
[29]
朱竑, 钱俊希, 陈晓亮. 地方与认同: 欧美人文地理学对地方的再认识[J]. 人文地理, 2010, 25(6): 1-6. [Zhu Hong, Qian Junxi, Chen Xiaoliang. Place and identity: The rethink of place of EuropeanAmerican human geography[J]. Human Geography, 2010, 25(6): 1-6.]
[30]
李凡, 杨俭波, 何伟财.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佛山传统祠堂文化景观变化以及地方认同的建构[J]. 人文地理, 2013, 28(6): 9-16. [Li Fan, Yang Jianbo, He Weicai. Change of ancestral hall landscape in Foshan ci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lace-identity in the background of fast urbanization[J]. Human Geography, 2013, 28(6): 9-16.]
[31]
韩光明, 黄安民. 地方理论在城市休闲中的应用[J]. 人文地理, 2013, 28(2): 125-130. [Han Guangming, Huang Anmin. Exploration of applying place theory to urban-based leisure study[J]. Human Geography, 2013, 28(2): 125-130.]
[32]
段义孚. 空间与地方: 经验的视角[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 35, 143. [Tuan Yifu. 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M]. 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2017: 35, 143.]
[33]
段义孚. 恋地情结[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7: 3, 336. [Tuan Yifu. Tppophilia[M].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17: 3, 336.]
[34]
余开远. 论人本理念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J]. 生态经济, 2002(12): 54-56. [Yu Kaiyuan. On Humanism is the new trend of modern tourism development[J]. Ecological Economy, 2002(12): 54-56.]
[35]
Tuan Yifu. Place: An experiential perspective[J]. Geographical Review, 1975, 65(2): 151-164.
[36]
郭文, 王丽, 黄震方. 旅游空间生产及社区居民体验研究——江南水乡周庄古镇案例[J]. 旅游学刊, 2012, 27(4): 28-38. [Guo Wen, Wang Li, Huang Zhenfang. Study on the production of tourism space and residents' experience: A case study of Zhouzhuang ancient water town in the South of Yangtze River[J]. Tourism Tribune, 2012, 27(4): 28-38.]
[37]
张郴, 黄震方. 旅游地三元空间交互理论模型建构[J]. 地理研究, 2020, 39(2): 232-242. [Zhang Chen, Huang Zhenfang. Constructing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tri-space" interaction in the tourism context[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20, 39(2): 232-242.]
[38]
陆小成. 新型城镇化的空间生产与治理机制——基于空间正义的视角[J]. 城市发展研究, 2016, 23(9): 94-100. [Lu Xiaocheng. Spatial production and governance mechanism of new urbanization: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 justice[J].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2016, 23(9): 94-100.]
[39]
凯文·林奇. 城市意象[M]. 方益萍, 何晓军, 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17: 1, 35-60. [Lynch K. The Image of City[M]. Beijing: Huaxia Publishing House, 2017: 1, 35-60.]
[40]
李荷, 杨培峰. 自然生态空间"人本化" 营建: 新时代背景下城市更新的规划理念及路径[J]. 城市发展研究, 2020, 27(7): 90-96, 132. [Li He, Yang Peifeng. Humanistic construction of the natural ecological space: Planning concept and path of urban renewa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ra[J].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2020, 27(7): 90-96, 132.]
[41]
言语, 徐磊青. 记忆空间活化的人本解读与实践——环境行为学与社会学视角[J]. 现代城市研究, 2016(8): 24-32. [Yan Yu, Xu Leiqing. Humanistic interpretation and practice of memory place revitalizing: From perspectives of environment-behavior study and sociology[J]. Modern Urban Research, 2016(8): 24-32.]
[42]
郑伯红, 杨靖. 人本视角下旅游城市的社会群体需求差异及其规划响应[J]. 求索, 2019(5): 112-119. [Zheng Bohong, Yang Jing. Demand differences of social groups in tourism cities and their planning respon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ism[J]. Seeker, 2019(5): 112-119.]
[43]
孙小龙, 林璧属, 郜捷. 旅游体验质量评价述评: 研究进展、要素解读与展望[J]. 人文地理, 2018, 33(1): 143-151. [Sun Xiaolong, Lin Bishu, Gao Jie. A review on the quality assessment of tourism experience: Advances, elements and prospects[J]. Human Geography, 2018, 33(1): 143-151.]
[44]
王晓娜, 白凯. 丽江古城地方氛围的结构与测量[J]. 旅游科学, 2020, 34(5): 40-61. [Wang Xiaona, Bai Kai. Perception structure and measurement of place atmosphere in Lijiang ancient town[J]. Tourism Science, 2020, 34(5): 40-61.]
[45]
吴艾凌, 姚延波, 吕兴洋. 旅游者幸福感的持续性机制研究——基于理论竞争的研究方法[J]. 旅游科学, 2020, 34(6): 1-15. [Wu Ailing, Yao Yanbo, Lv Xingyang. A study on the prolongation mechanism of tourists' happiness: Based the theory competition method[J]. Tourism Science, 2020, 34(6): 1-15.]
[46]
李月调, 黄倩, 张江驰. 负面舆论对游客忠诚度的影响——安全感知和旅游形象感知的中介作用[J]. 旅游学刊, 2019, 34(5): 105-116. [Li Yuetiao, Huang Qian, Zhang Jiangchi. Mechanisms of negative public opinion on tourist loyalty as mediated by tourist safety perceptions and destination image[J]. Tourism Tribune, 2019, 34(5): 105-116.]
[47]
王楚君, 王亚力, 周扬. 新建古镇的本真化与空间生产研究——以古北水镇为例[J]. 人文地理, 2022, 37(1): 46-53. [Wang Chujun, Wang Yali, Zhou Yang. Authentication and spatial production of newly constructed ancient towns: A case study of Gubei water town[J]. Human Geography, 2022, 37(1): 46-53.]
[48]
王甫园, 许春晓, 王开泳. 旅游者与目的地契合的概念与测量[J]. 资源科学, 2019, 41(3): 441-453. [Wang Fuyuan, Xu Chunxiao, Wang Kaiyong. Tourist engagement with a destination: Conceptualization and scale development[J]. Resources Science, 2019, 41(3): 441-453.]
[49]
苏州市委办公室. 苏州市"十四五"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EB/OL]. (2021-12-13)[2022-05-06]. http://wglj.suzhou.gov.cn/szwhgdhlyj/szsswwhhlyfzgh/202112/20d661737a8e43d18a496cffeeaf3ac8.shtml. [Suzhou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Office. Suzhou's Integrated Cultural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Plan for the 14th Five-Year-Plan[EB/OL]. (2021-12-13)[2022-05-06]. http://wglj.suzhou.gov.cn/szwhgdhlyj/szsswwhhlyfzgh/202112/20d661737a8e43d18a496cffeeaf3ac8.shtml.]
[50]
毛丹, 陈俊梁. 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研究——以苏州木渎为例[J]. 农业经济, 2019(2): 74-76. [Mao Dan, Chen Junlinag. Research on people-oriented new urbanization: A case study of Mudu, Suzhou[J]. Agricultural Economy, 2019(2): 74-76.]
[51]
沈彩云, 王恩旭, 刘俊, 等. 民族认同感越强烈的旅游者越愿意重游吗?——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例[J]. 旅游学刊, 2021, 36(4): 83-95. [Shen Caiyun, Wang Enxu, Liu Jun, et al. Do Tourists with a stronger sense of national identity have a greater willingness to revisit? Taking the memorial hall of the victims of the Nanjing Massacre as an example[J]. Tourism Tribune, 2021, 36(4): 83-95.]
[52]
Sanyal B, Vale L J, Rosan C D, eds. 关键的规划理念: 宜居性、区域型、治理与反思性实践[M]. 祝明建, 彭彬彬, 周静姝, 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19: 61-64. [Sanyal B, Vale L J, Rosan C D, eds. Planning Ideas That Matter: Livability, Terrotoriality, Governance and Reflective Practice[M]. Zhu Jianming, Peng Binbin, Zhou Jingshu, trans. Nanjing: Yilin Press, 2019: 61-64.]
[53]
郑久良, 汤书昆. 美好生活愿景期待中的文化旅游空间秩序构建——以安徽黄山屯溪老街为例[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6): 89-97. [Zheng Jiuliang, Tang Shukun.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tourism space order in the vision of a good life: Taking Huangshan Tunxi old street as an example[J]. Journal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20(6): 89-97.]
[54]
梁璐, 李九全, 胡文婷, 等. 新文化地理学视野下的消费空间研究进展[J]. 人文地理, 2017, 32(1): 55-61. [Liang Lu, Li Jiuquan, Hu Wenting, et al. The progress of study on consumer space from new cultural geography perspective[J]. Human Geography, 2017, 32(1): 55-61.]
[55]
宋秀葵. 段义孚的地方空间思想研究[J]. 人文地理, 2014, 29(4): 19-23, 51. [Song Xiukui. On Yifu Tuan's thought of "place and space"[J]. Human Geography, 2014, 29(4): 19-23, 51.]
[56]
陈水生. 技术、制度与人本: 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取向及调适[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44(3): 122-128. [Chen Shuisheng. Technology, institution and humanism: The orientations of urban refined governance and its adjustments[J]. 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 (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2021, 44(3): 12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