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人文地理  2022, Vol. 37 Issue (1): 109-115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22.01.013
0

引用本文  

何周倩, 梁育填, 周克杨. 行业异质性与空间黏性:企业迁移成效的差异及其解释——以英德市产业转移园为例[J]. 人文地理, 2022, 37(1): 109-115.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22.01.013.
HE Zhou-qian, LIANG Yu-tian, ZHOU Ke-yang. INDUSTRY HETEROGENEITY AND SPATIAL STICKINESS: THE DIFFERENCE OF FIRM MIGRATION PERFORMANCES AND EXPLANATION: A CASE OF YINGDE INDUSTRIAL TRANSFER PARK[J]. Human Geography, 2022, 37(1): 109-115.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22.01.013.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1114);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A030313293)

作者简介

何周倩(1996-), 女, 湖南常德人, 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地理学与区域发展。E-mail: hester_zq@163.com

通讯作者

梁育填(1982-), 男, 广东揭阳人, 副教授, 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地理学与区域发展。E-mail: lytian@mail.sysu.edu.cn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20-12-09
修订日期:2021-07-13
行业异质性与空间黏性:企业迁移成效的差异及其解释——以英德市产业转移园为例
何周倩 1, 梁育填 2,3,4, 周克杨 2     
1. 南京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南京 210093;
2. 中山大学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广州 510275;
3. 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275;
4.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珠海 519080
提   要:企业迁移成效的差异是经济区位理论和区域发展政策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区域产业转移实践往往呈现出多个行业的产业转移到相同区域的特征,以及产业转出地和转入地之间对不同行业的空间黏性存在差异,导致区域产业转移效果存在差异和理论解释的复杂性。基于此,本文从企业迁移的微观视角出发,以珠三角地区转移到粤北地区的产业转移园为例,通过行业投产数据的比较和空间盈利边界的理论演绎,分析区域不同行业产业转移效果的差异及其成因。研究表明,企业迁移成效存在行业异质性的差异,这是由于不同行业企业的对转出地的空间黏性大小不同造成的。空间黏性较小的企业比空间黏性较大的企业有更多的空间盈利。
关键词企业迁移成效    行业异质性    空间黏性    珠三角    英德市    
INDUSTRY HETEROGENEITY AND SPATIAL STICKINESS: THE DIFFERENCE OF FIRM MIGRATION PERFORMANCES AND EXPLANATION: A CASE OF YINGDE INDUSTRIAL TRANSFER PARK
HE Zhou-qian1 , LIANG Yu-tian2,3,4 , ZHOU Ke-yang2     
1.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2.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Planning,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3. Guangdong Key Laboratory for Urbanization and Geo-simulation, Guangzhou 510275, China;
4. Southern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Guangdong Laboratory, Zhuhai 519080, China
Abstract: The different performances of enterprise migration are important scientific issues in economic location theor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the enterprise migration performance and its influential factors have aroused increasing scholarly concern.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performances of industrial transfer among different industries in different regions, and the causes by comparing the rate of putting into use of enterprises and the theoretical deduction of spatial profit boundary, from the micro perspective of enterprise migr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performances of enterprise migration among different industries, and the production situation of chemical and non-metallic mineral products enterprise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gener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and speci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t reveals that the low sticky enterprises have more spatial profits than the high sticky enterprises, because they have less industrial interconnection and higher labor intensity.
Key words: enterprise migration performance    industry heterogeneity    spatial stickiness    Pearl River Delta    Yingde city    
1 引言

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以提升竞争力为目的的企业迁移现象日益增加。伴随着我国产业转移政策的实施,近年来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大量的企业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迁移。然而,企业迁移在实践中的成效往往与政府对区域政策效应的预期存在差异[1]。企业迁移所产生的巨额一次性成本,会对企业迁移成效造成影响[2]。成功的企业迁移可以扩大企业的发展空间,提升企业的绩效,而失败的企业迁移则会给企业带来损失甚至倒闭的风险[3]。因此,需要重视对企业迁移成效的差异及其原因的分析。

企业迁移是经济区位理论和企业选址实践中讨论的核心问题之一[4-6]。对企业迁移的成效的评估要基于企业迁移决策前提,而企业迁移决策的合理性需要在企业迁移成效中被验证。一方面,学者对企业迁移决策的影响因素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企业迁移决策受到要素成本、产业政策、创新要素、环境管制等外部因素[7],以及企业规模、年龄和所在行业等内在因素的共同影响[8]。以企业所在行业为例,Pellenbarg等发现不同部门的企业迁移率存在区别,金融、批发、商贸服务的企业迁移率较高,而零售、个人服务企业迁移率很低,工业企业的迁移率一般[9]。Brouwer发现第四产业(原文为quartiary services,指知识产业或信息产业)比其他产业的企业具有更高的迁移率[8]。潘峰华等发现服务业的企业迁移率比制造业高[10](以上“迁移率”在原文中是指迁移企业数量占企业样本数量的比例)。

另一方面,关于企业迁移成效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在企业迁移与迁移成效的关系方面,大部分研究认为企业迁移会对迁移成效产生显著影响[8, 11]。在企业迁移成效的影响因素方面,相关研究表明企业迁移距离[12]、迁移动机[13]、迁入区域特征[14]、是否跨行政区[15]、企业规模[16]等是影响企业迁移成效的因素。相较而言,企业迁移决策与企业迁移成效的影响因素具有差异,前者具有一定的非理性因素[17],而后者主要涉及迁移条件中的客观因素。因此企业迁移决策中的因素是否作用于迁移成效有待验证,这对于企业做出有效的迁移决策具有实际意义。本文主要验证企业所属行业对于区域迁移成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针对该问题的直接研究较少,但类似的研究表明,企业规模、年龄等内在要素分别通过沉没成本、嵌入性的作用机制来影响企业决策[8],而这两者分别是空间黏性在企业内部和区域尺度的体现[18]。空间黏性是路径依赖的结果,是指企业对企业所在区域的黏着力,或是企业与所在区域之间存在的各种联系,使企业很难脱离当地的现象[19, 20]。或者说,空间黏性是指生产活动的空间位移成本[21, 22]。因此,企业对区域的空间黏性越强,其迁移的概率就越小。据此推测,作为企业内在要素之一,行业类型也可能通过空间黏性影响迁移率。结合上文假设,如果行业类型确实影响企业迁移成效,即迁移决策与迁移成效的这一影响因素具有一致性,空间黏性可能也是行业异质性影响迁移成效的作用机制。

本文基于已有研究提出企业迁移成效存在行业异质性差异的假设,引入空间盈利边界模型解析行业异质性和空间黏性的作用机制。通过对广东省英德市产业转移园的入园企业投产情况的实证分析,以及迁入地区位对多行业企业的迁移成效的区别进行解释,并据此考察企业案例是否与解释相符。在产业转移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的情况下,研究企业迁移成效的影响因素和机制,对于制定区域的企业迁移政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2 研究框架 2.1 理论模型

本研究将Smith的空间盈利边界模型作为理论模型。Smith是行为区位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空间盈利边界模型从分项成本和收益的角度为企业迁移成效分析提供了直观解释[23]。该模型提出,企业在空间盈利边界中会选址于能获利的位置,单位成本和单位收益都是空间变量。假定产量在空间均匀分布,单位成本曲线和单位收益曲线之间的差乘以产量即为总利润。空间盈利边界为成本—收益曲线交点所对应的空间范围,理论上企业可以在这一范围内任选址。在单位收益不变时,企业选址主要取决于总成本(图 1[24]

图 1 空间盈利边界[24] Fig.1 Spatial Profit Boundary

由于原有模型未对各项成本进行具体设定,以下根据珠三角核心—外围地区的现实情况构建产业转移园的空间盈利边界基准模型。应该指出,刻画需求和成本的空间变化是极其复杂的问题,特别是当企业受到其他企业选址的影响时,所以通过假设单位收益在空间中恒定来简化模型[24]。总成本由地租、用工成本、运费、原材料成本等部分组成,其中前三类是与企业位置有关的成本。同时要考虑集聚经济、税收减免等因素。

现实中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力、土地价格远高于外围地区,且高速公路的建设降低了珠三角外围地区与核心地区的联系的成本[25]。根据以上规律和相关研究[26],地租成本随着企业距核心区的距离增大而减小,用工成本随着企业距核心区距离的增大而减小,运费成本包含原材料、商品、劳动力移动成本,随着企业距核心区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图 2)。在集聚经济下企业可以通过分享中间投入品、共享劳动力市场、知识溢出等降低交易成本,因此集聚经济效应就体现为总成本曲线的“拐点”之一。从图 2看,企业选址位于Ma和Mb之间都是合理的。

图 2 空间盈利边界基准模型 Fig.2 The Basic Model of Spatial Profit Boundary
2.2 研究区域

本文以珠三角地区转移到粤北地区的英德市产业转移园为案例。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双转移”战略的实施,广东省在粤东西北的欠发达地区纷纷建立起产业转移园以吸引来自珠三角的企业。英德市是广东省清远市的县级市,它凭借毗邻广州的区位优势,成为粤北山区接受珠三角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佛山市顺德区、广州市先后对口帮扶英德市,并在英德市建立起QH园、GQ园两大省级产业转移园作为产业合作的新载体,以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项目(图 3)。两大产业园以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产业。截至2018年底,两个产业园区接收了189家工业企业,其中有180家制造业企业。本文基于这189家工业企业进行研究。这批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大部分在英德市建立生产基地,并将研发和销售环节留在珠三角。

图 3 英德市的产业转移园 Fig.3 Industrial Transfer Parks in Yingde City
2.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企业数据来源于园区管理委员会,系两个园区截至2018年底的企业主要信息,包括企业名称、所属行业、用地面积、进场时间和投产状态等。园区投资成本、投资要求等信息来源于产业园区的官网。在研究方法上,一方面,结合两个园区的企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另一方面,对英德市的QH园、GQ园所在镇的镇政府、园区管理委员会及10家代表企业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表 1,访谈时间为2019年3月至4月),涉及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多个行业。

表 1 企业迁移的半结构式访谈框架 Tab.1 Interviewees and Main Contents
3 英德市产业转移园的企业迁移成效的分析 3.1 企业迁移成效的概况和差异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现有的189家工业企业分布在22个行业中,按企业数量排序前三位是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根据投产情况划分,189家工业企业有32家处于筹建状态,46家处于在建状态,103家处于投产状态,8家处于停产状态。企业迁移的存活率达95.8%,总投产率达54.5%,总体发展状况较好。

现有研究一般用营业额[10]、利润率[13-15]、产出[14]或股票价格[27]等指标衡量企业迁移的经济成效。该方法虽然适用于上市公司,但不适用于我国企业迁移中占比最大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账面数据受到迁移所造成大量成本的影响,且获取其数据的难度较大。因此可使用企业数量和投产率侧面反映企业对于在当地生产的适应程度,企业数量较多、投产率较高反应企业的迁移成效较好,反之亦成立。这种方法可以减少迁移成本对结果的影响,且可操作性较强。

行业间企业数量、投产率的对比反映了不同行业间的企业迁移成效存在差异。将两园区企业按行业类型分类后置于矩阵内,并绘制各类行业的企业数量的平均值线和总投产率线(图 4)。由于189家企业样本在22个行业中分布不均,如果将所有行业纳入分析,部分企业数量较少的行业的投产率会偏离一般情况(如达到100%或低至0%)。因此筛选企业数量不少于4家的行业进行分析[28]。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以涂料制造企业为主体,是园区中企业数量最多的行业,该类企业投产率达56.5%。同属该区间的还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企业迁移成效较好。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属于数量较多、投产率较低的行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和运输设备制造业属于数量较少、投产率较高的行业,企业迁移成效一般。通用设备制造业、专业设备制造业属于数量较少、投产率较低的行业,企业迁移成效较差。通过以上对比,判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企业迁移成效优于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

图 4 各行业的企业数量和投产率 Fig.4 The Number and Production Rate of Enterprises in Various Industries
3.2 空间盈利边界视角下企业迁移成效差异的分析 3.2.1 企业在迁出地和迁入地的生产成本比较

现阶段,企业在顺德区生产的要素成本远高于在英德市的成本(表 2)。首先,英德市有更多的工业用地指标,其工业土地单价和平均用工价格显著低于顺德区,工业园的用水、用电成本处于粤北地区较低水平。其次,英德市产业园给予企业优惠政策,对入园的高新企业、人才及企业技术改造给与奖补,减免行政事业收费。企业迁移后增加的要素成本仅表现为运输里程增加带来的总运费上升。这是大多数企业主动或被动自顺德区迁移至英德市的考虑因素,即希望通过扩大生产规模使企业持续发展。从图 2的模型看,企业在英德市的迁移成效似乎应该更好。

表 2 顺德区和英德市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比较 Tab.2 Comparison of Production Costs between Industrial Enterprises in Shunde and Yingde City

然而,隐性成本并未纳入上述内容的考量中,这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成本和配套设施缺失等方面。在劳动力成本方面,英德市工业园的多数企业面临着招工难、劳动力流动性强的问题,故企业在劳动力培训和管理方面所耗费的成本比顺德区更高。即工资较低的区域虽然劳动力成本低,但是劳动力质量也差[4]。此外,部分企业对劳动力有较高的要求,高素质劳动力的缺失、技术工种少亦是一个难题。在配套设施方面,园区的物流、教育、医疗等基础配套与企业发展需求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例如部分企业对关联企业和基础设施的需求较高,而当地缺少集聚经济,部分产品仍需要从珠三角供应,这进一步造成了运输成本的增加。因此部分企业反映迁移后的成本不降反升。

值得一提的是,此处实证所得的劳动力成本和配套设施缺失所造成的成本与空间黏性的两个变量劳动密集度、产业关联度相符合[29, 30]。因此,利用空间黏性解释行业异质性对企业迁移成效的影响,能够更好地说明部分企业迁移成效较差的情况。

3.2.2 企业迁移成效的行业异质性差异分析

根据制造业空间黏性的差异[29, 30],可以根据产业关联度和劳动密集度这两个维度将制造业分为四类。就英德市产业园的主要产业而言,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属于低关联度、高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类企业受本地关联的影响较小,主要依赖降低要素成本获得竞争优势,通常具有较高的转移倾向,其企业能够克服较远的空间距离指向要素成本较低的地区,空间黏性很小。而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属于高关联度、高劳动密集度产业,这类企业受本地关联的影响较大,同样依靠降低要素成本获得竞争优势,具有中等的转移倾向,其企业的迁移模式一般是核心企业带动的配套企业抱团向外围地区迁移,空间黏性较大。饮料制造、烟草制品等属于低关联度、低劳动密集度产业,企业迁移一般指向经济技术条件差距小的地区,空间黏性较大。而汽车制造等属于高关联、低劳动密集度产业,具有很低的扩散倾向,核心企业不迁移的情况下配套企业一般不会迁移,空间黏性大。

参考相关文献的结论[30],加之笔者对访谈对象的判断,将各类行业按空间黏性的大小分为两类来对上述解释进行例证。其中一类是空间黏性较小的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对生产铝塑板的H公司、制造建材的B公司和生产电子产品接口的S公司等访谈发现,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生产环节不涉及大量的零配件制造,产业价值链较短,对中间投入品的依赖程度低,几家核心企业的集聚即可降低成本。虽然遇到物流配套和产业配套不足的问题,也可以自行承担相关环节。且该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企业对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的变化比较敏感,通常选择迁移到英德市这类生产要素成本较低的地区。虽然遇到劳动力不充足的问题,但能通过自动化生产解决。因此该类空间黏性较小的企业现阶段在产业园实现了较好的发展,它们将英德市产业园作为生产基地的定位较为准确。另一类是空间黏性较大的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对生产厨房小家电的T公司、早期引入园区的“容声”十三家企业、生产电池的K新能源公司等访谈发现,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的产业内分工水平较高。由于产业价值链较长,所需要的零配件较多,中间投入品价格指数对于企业生产成本影响大,所以该类企业更适合在有大量上下游企业集聚的区位生产。虽然在劳动力成本的降低减少了企业生产成本,但较低的产业配套效率影响了企业的空间盈利。

4 所属行业对企业迁移成效的影响和解释

根据上文推导,所属行业的空间黏性较小的企业比空间黏性较大的企业有更多的空间盈利。当多个行业的企业从核心区域迁移至相同外围区域,隐性成本造成后者的成本更高,导致迁入地处于空间盈利边界之外,或盈利减少(图 5)。隐性成本主要是产业关联效应和要素结构形成的。在产业关联效应方面,产业关联度较高的行业使得企业对生产网络中的中间产品依赖性较强,本地中间产品价格指数、质量和配套效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较大。在要素结构方面,劳动密集程度较低的行业通常不需要大量劳动力但技术含量较高,中心区高素质的劳动力供给,以及创新产业集群在行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29]。因此,当空间黏性较大的企业脱离原产地的地理邻近环境或集群环境,迁移成效将受到较大影响。

图 5 黏性较大产业和较小产业的空间盈利边界 Fig.5 Spatial Profit Boundary of Stickier Industries and Less Sticky Industries

长期来看,随着外围地区逐渐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产业,以及本地培育更高素质的劳动力,空间黏性较大的企业可以有效地降低隐性成本,使企业迁移成效更加接近图 2的模型。即企业通过在地理空间相互邻近、集中生产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能够共享劳动力市场,以及节约原材料、零配件、产品等运输费用[31]

5 结论和讨论

本文提出了不同行业的企业存在迁移成效的差异的假设,并对英德市产业园进行实证研究,运用微观企业数据和理论模型证实以上观点。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利用数据证实迁移到英德市产业园的企业迁移成效存在行业异质性的差异。不同行业的企业的投产情况存在差异,其中化学类和非金属矿物制品类企业的投产情况优于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的企业。其次,分析行业异质性造成企业迁移成效差异的原因。英德市的区域优势是拥有较低的生产要素成本和鼓励企业迁入的政策导向,但相比企业迁出地仍存在着劳动力供应不足、运输成本高、配套产业不完善的劣势。这造成关联度较低、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的空间黏性较小的企业发展成效较好,但造成关联度较高、劳动密集程度较低的空间黏性较大的企业体现出对当地的不适应和对原区位的依赖性。即黏性较小的企业比黏性较大的企业有更多的空间盈利。最后,选取一批空间黏性较大和较小的企业对这一解释进行了例证。企业迁移的实际发展情况与解释基本相符。

产业转移园需要找到一条符合空间黏性规律的发展路径。例如,当前英德市正进行利用某些行业空间黏性较小的特征培育产业链的新型实践。位于GQ园的W公司创造性地引入了广州白云区的化妆品产业,按照产业集聚理念规划打造约800亩的化妆品生产基地。化妆品产业属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中的日用化学产品制造类,其空间黏性较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化妆品产业和人口集聚,有利于突破规模收益不变的约束。这种主要靠后期运营的盈利模式和产业链招商模式是工业地产的创新发展策略之一。

Smith的空间盈利边界模型作为研究企业选址问题的主要理论之一,有效地解释了企业迁移的决策。然而,基于对成本曲线和政策导向的乐观判断,经营者对企业迁移成效的预期可能偏离实际情况。不同行业的企业对区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黏性,这一基本事实表明新古典区位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2]。在当前全球化、市场化语境下,引入新经济地理学中的规模报酬递增、空间黏性等假设更符合产业转移的现实情况。本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首先是难以精确地构建基准模型中的曲线形态。其次是实证研究的企业样本有限,后续的研究最好使用数量较大的样本实证以增强说服力。

参考文献
[1]
赵建吉, 茹乐峰, 段小微, 等. 产业转移的经济地理学研究: 进展与展望[J]. 经济地理, 2014, 34(1): 1-6. [Zhao Jianji, Ru Lefeng, Duan Xiaowei, et al. Industrail transfer study in economic geography: Progress and prospect[J]. Economic Geography, 2014, 34(1): 1-6. DOI:10.3969/j.issn.1000-8462.2014.01.001]
[2]
王业强. 国外企业迁移研究综述[J]. 经济地理, 2007, 27(1): 30-35. [Wang Yeqiang. The research summarize of foreign enterprise relocation[J]. Economic Geography, 2007, 27(1): 30-35. DOI:10.3969/j.issn.1000-8462.2007.01.007]
[3]
魏后凯. 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J].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2003(4): 11-15. [Wei Houkai. Development trend of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its influence on competitiveness[J]. Fujian Forum (Economic and Social Edition), 2003(4): 11-15. DOI:10.3969/j.issn.1672-6847.2003.04.003]
[4]
史进, 贺灿飞. 企业空间动态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10): 1342-1353. [Shi Jin, He Canfei. Research progress in spatial dynamics of firms[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4, 33(10): 1342-1353. DOI:10.11820/dlkxjz.2014.10.006]
[5]
金相郁. 20世纪区位理论的五个发展阶段及其评述[J]. 经济地理, 2004, 24(3): 294-298, 317. [Jin Xiangyu. Survey and evaluation of location theory in 20 century by five development stage[J]. Economic Geography, 2004, 24(3): 294-298, 317. DOI:10.3969/j.issn.1000-8462.2004.03.002]
[6]
高菠阳, 刘卫东, 李铭. 工业地理学研究进展[J]. 经济地理, 2010, 30(3): 362-370. [Gao Boyang, Liu Weidong, Li Ming. Research progress on industrial geography[J]. Economic Geography, 2010, 30(3): 362-370.]
[7]
梁育填, 樊杰, 柳林, 等. 优化开发区域制造业企业迁移的因素及其区域影响——以广东东莞市为例[J]. 地理研究, 2013, 32(3): 497-506. [Liang Yutian, Fan Jie, Liu Lin, et al.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anufacturing firm migration and its impact on development-optimized region: A case study of Dongguan ci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in China[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3, 32(3): 497-506.]
[8]
Brouwer A E, Mariotti I, Ommeren J N. The firm relocation decision: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 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2004, 38(2): 335-347. DOI:10.1007/s00168-004-0198-5
[9]
Dijk J V, Pellenbarg P H. Firm relocation decisions in the Netherlands: An ordered logit approach[J]. 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2010, 79(2): 191-219.
[10]
潘峰华, 夏亚博, 刘作丽. 区域视角下中国上市企业总部的迁址研究[J]. 地理学报, 2013, 68(4): 449-463. [Pan Fenghua, Xia Yabo, Liu Zuoli. The relocation of headquarters of public listed firms in China: A regional perspective study[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3, 68(4): 449-463.]
[11]
Alli K L, Ramirez G G, Yung K. Corporate headquarters relocation: Evidence from the capital markets[J]. Real Estate Economics, 1991, 19(4): 583-600. DOI:10.1111/1540-6229.00569
[12]
Tirtiroglu D, Bhabra H S, Lel U. Political uncertainty and asset valuation: Evidence from business relocations in Canada[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2004, 28(9): 2237-2258.
[13]
Gregory R. Impact of headquarters relocation on the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the firm[J].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 2014, 19(3): 260-270.
[14]
Knoben J, Oerlemans L A G, Rutten R. The effects of spatial mobility on the performance of firms[J]. Economic Geography, 2008, 84(2): 157-183. DOI:10.1111/j.1944-8287.2008.tb00402.x
[15]
张筱娟, 徐维祥, 黄明均, 等. 制造业企业的迁移特征、机制及其绩效——以杭州市为例[J]. 经济地理, 2019, 39(6): 136-146. [Zhang Xiaojuan, Xu Weixiang, Huang Mingjun, et al. Migration characteristics, mechanisms and performance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 case of Hangzhou[J]. Economic Geography, 2019, 39(6): 136-146.]
[16]
吴波, 郝云宏. 中国上市公司总部迁移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迁入地优势及其分异获取机理[J]. 南开管理评论, 2014, 17(4): 46-55. [Wu Bo, Hao Yunhong. The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eadquarter relocating performance of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Hostarea advantages and its divergent acquisition mechanics[J]. Nankai Business Review, 2014, 17(4): 46-55. DOI:10.3969/j.issn.1008-3448.2014.04.006]
[17]
Pred A. Behaviour and Location, Foundations for a Geographic and Dynamic Location Theory: Part Ⅰ[M]. Lund, Sweden: Gleerup, 1967.
[18]
刘逸. 战略耦合的研究脉络与问题[J]. 地理研究, 2018, 37(7): 1421-1434. [Liu Yi. Theoretical thread and problems of strategic coupling[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8, 37(7): 1421-1434.]
[19]
Fujita M, Krugman P R, Venables A. The Spatial Economy: Cities, 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9: 65-76.
[20]
Deflorin P, Scherrer-Rathje M. Challenges in the transformation to lean production from different manufacturing-process choices: A path-dependent perspectiv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2012, 50(14): 3956-3973. DOI:10.1080/00207543.2011.613862
[21]
Markusen A. Sticky places in slippery space: A typology of industrial districts[J]. Economic Geography, 1996, 72(3): 293-313. DOI:10.2307/144402
[22]
North D C.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115-116.
[23]
朱华友, 王缉慈. 全球生产网络中企业去地方化的形式与机理研究[J]. 地理科学, 2014, 34(1): 19-24. [Zhu Huayou, Wang Jici. The form and mechanism of firms delocalization in the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34(1): 19-24.]
[24]
Smith D M.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geographical studies of industrial location[J]. Economic Geography, 1966, 42(2): 95-113. DOI:10.1080/00130095.1966.11729842
[25]
李郇, 符文颖, 刘宏锋.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空间重构[J]. 热带地理, 2009, 29(5): 454-459. [Li Ying, Fu Wenying, Liu Hongfeng. Industrial space reconstruction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J]. Tropical Geography, 2009, 29(5): 454-459. DOI:10.3969/j.issn.1001-5221.2009.05.010]
[26]
樊杰. 从经济地理学角度对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理解[J]. 地理研究, 1997, 16(1): 39-44. [Fan Jie. Towards the theory system of regional economics from the viewpoints of economic geography[J]. Geographical Research, 1997, 16(1): 39-44.]
[27]
Chan S H, Gau G W, Wang K. Stock market reaction to capital investment decisions: Evidence from business relocations[J]. Journal of Financial & Quantitative Analysis, 1995, 30(1): 81-100.
[28]
杨本建, 毛艳华. 产业转移政策与企业迁移行为——基于广东产业转移的调查数据[J]. 南方经济, 2014(3): 1-20. [Yang Benjian, Mao Yanhua. Industrial relocation policy and firm migration: An empirical analysis from Guangdong industrial relocation survey data[J]. South China Journal of Economics, 2014(3): 1-20. DOI:10.3969/j.issn.1000-6249.2014.03.001]
[29]
赵祥. 基于部门异质性的产业扩散模式研究——以广东省内产业转移为例[J]. 产业经济研究, 2013(2): 10-20, 64. [Zhao Xiang. Research on industry diffusion model with the hypothesis of industry heterogeneity: Based on the case study of inter-regional movement of industries in Guangdong province[J]. Industrial Economics Research, 2013(2): 10-20, 64. DOI:10.3969/j.issn.1671-9301.2013.02.002]
[30]
赵祥, 郭惠武. 产业关联、要素结构与产业扩散[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9, 11(5): 49-59. [Zhao Xiang, Guo Huiwu. Linkage effects, factor structure and industry spread[J]. Journal of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2009, 11(5): 49-59.]
[31]
张文忠. 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探析[J].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22(1): 94-102. [Zhang Wenzhong. Study angles of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03, 22(1): 94-102. DOI:10.3969/j.issn.1007-6301.2003.01.012]
[32]
叶广宇, 刘美珍. 企业选址中的区位粘性问题[J].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1(2): 45-50, 63. [Ye Guangyu, Liu Meizhen. Location stickiness in enterprise site selection[J]. Journal of Business Economics, 2011(2): 45-50, 63. DOI:10.3969/j.issn.1000-2154.2011.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