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人文地理  2020, Vol. 35 Issue (1): 150-160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20.01.017
0

引用本文  

李东晔, 黄震方, 叶滨鸿, 徐冬, 汤傅佳. 游客慢文化感知维度分异与影响因素研究——以高淳国际慢城为例[J]. 人文地理, 2020, 35(1): 150-160.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20.01.017.
LI Dong-ye, HUANG Zhen-fang, YE Bin-hong, XU Dong, TANG Fu-jia. RESEARCH ON DIMENSION DIFFERENTI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OURISTS' SLOW-CULTURE PERCEPTION: A CASE OF GAOCHUN[J]. Human Geography, 2020, 35(1): 150-160.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20.01.017.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137);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度万名旅游英才计划研究型英才培养项目(WMYC20181-047);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17KJD17003)

作者简介

李东晔(1995-), 女, 黑龙江北安人, 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学。E-mail:ldydongye95@163.com

通讯作者

黄震方(1963-), 男, 江苏扬中人,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E-mail:huangzhenfang@njnu.edu.cn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9-02-27
修订日期:2019-07-22
游客慢文化感知维度分异与影响因素研究——以高淳国际慢城为例
李东晔 1,2, 黄震方 1,2, 叶滨鸿 3, 徐冬 1,2, 汤傅佳 1,4     
1. 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南京 210023;
2. 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 210023;
3. 北京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部, 北京 100875;
4.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南京 210038
提   要:本文以深入挖掘慢文化内涵为基础,选取高淳国际慢城为案例地,对游客慢文化感知进行调查,构建游客慢文化感知维度分析模型,探讨游客慢文化感知差异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慢文化是人类社会在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过程中体现回归自然、社会节奏放缓、注重生命意义和生活品质的一种生活状态与文化形态;②游客对慢文化的感知存在四个维度,且呈现出慢文化氛围、慢文化产品、慢旅游经济性和慢旅游便捷度的递减关系,表明游客对慢文化的感知相较于显性文化,更注重隐性文化;③游客个体因素和旅游感知距离对慢文化产品、慢文化氛围和慢旅游经济性有影响,感知刺激因素对慢文化产品有显著影响,但各影响因素对慢旅游便捷度感知无影响。
关键词慢文化    文化感知    影响因素    高淳国际慢城    
RESEARCH ON DIMENSION DIFFERENTI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OURISTS' SLOW-CULTURE PERCEPTION: A CASE OF GAOCHUN
LI Dong-ye1,2 , HUANG Zhen-fang1,2 , YE Bin-hong3 , XU Dong1,2 , TANG Fu-jia1,4     
1. 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3, China;
2. Jiangsu Center for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Nanjing 210023, China;
3. Faulty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4.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of Special Education, Nanjing 210038,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society, the pace of life is getting faster and faster, which seriously jeopardizes people'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It has triggered people's demand for relax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ittaslow town is to provide people with a place to enjoy slow life and slow culture. But what is slow culture and what is the meaning of slow culture? The survey was undertaken at the first Cittaslow in China, which called Gaochun Cittaslow Town, to construct the measurement dimensions model for tourists' slow cultural perception and discus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ourists' perception differentiation of slow culture. The findings show:1) Slow culture is a kind of life state and cultural form of human society in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material and spiritual wealth, which reflects returning to nature, slowing down the social rhythm,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meaning of life and quality of life. 2) There is a decreasing relationship among slow cultural atmosphere, slow cultural products, slow tourism economy and slow tourism convenience. 3) According to different genders, education, source of tourists, travel motivation, tourism expectations and tourism experience, different slow life experience facilities are designed to enhance the recognition of slow culture percep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leisure and relaxation for tourists.
Key words: slow culture    cultural percep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Gaochun Cittaslow Town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被强加在人们身上,严重地危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1],也引起了人们对放松休闲的渴望。早在1986年西方发起“慢餐运动”,从告别三明治到告别扭曲的生命,慢生活逐步成为现代人的共同追求。随着对“慢”的思考越来越深入,意大利在1999年召开了第一届“慢城市”大会,探求如何将现代化技术与传统生活方式融合,使居民在享受现代化生活便利的同时,又保持一种规律且健康的幸福生活状态。这场“慢城运动”使慢城成为慢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并迅速席卷了全球。国际上的慢文化研究认为“慢”并不是“慢”本身,而是可持续的发展、更有效率的工作,以及更有诗意的生活[2]。截至2018年6月,中国已成功申报九个“国际慢城”,引起了学者对慢文化的普遍关注。

目前的慢文化研究集中于将慢文化与休闲度假、文化旅游开发相结合,发展特色慢旅游[3];文化感知研究大多分为居民视角和游客视角,如居民对旅游发展影响的感知[4]及支持度[5]、游客对旅游地形象或意向的感知[6]等研究。感知是认识事物最简单的过程,是心理过程的开始和基础[7]。在旅游活动中,游客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和主体,是旅游文化最重要的感知者。游客文化感知是旅游活动中游客运用感官获得的对旅游地文化的印象[8],这个过程包括游客已有文化与旅游地文化的碰撞协同过程,也包括游客对旅游地文化的个人感知。感知价值、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的关系模型探究[9]可为旅游地的建设提供方向,但已有的研究缺少影响因素对文化感知各个维度的细致研究,对分异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全面分析相对不足,对游客感知效应的应用研究也比较薄弱。游客感知受游客个体因素、旅游感知距离和感知刺激因素所影响[10],会影响人的大脑对人体感觉器官感受到的信息的处理过程。通过对游客感知各个维度的认同度调查结果可以反映出游客对慢城发展建设的需求差异,丰富文化感知理论,并为慢文化在中国旅游地的表达和建设发展提供理论支持。选择国际慢城中国总部的高淳进行研究,有助于为中国的其他国际慢城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同时有助于应对快速城镇化和旅游同质化的困境[11],为中国的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地的建设与发展探索新的途径。

2 慢文化内涵解读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社会科学意识到文化研究的重要性,开始倡导“文化转向”。新文化地理学认为,文化意义被给予生命、价值和联想是通过物质实体世界实现的[12]。在旅游地理学研究中,学者们发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民文化素质的逐步提高,游客不再简单地满足于一般物质性需求,而是开始注重旅游地的文化内涵,即旅游地的独特性,文化因素影响着旅游目的地选择[13, 14]。从文化需求角度来说,游客即是文化消费者,游客的旅游消费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购买、消费和享受文化[15]。因此挖掘文化内涵成为旅游地开发的必然趋势[16]。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地方特色旅游业,必须避免旅游地的“同质化”[17],在旅游快速发展背景下注重文化研究[11],构建旅游地的独特性。

为深刻理解慢文化内涵和慢文化旅游的特征,对慢城相关认可度较高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整理[18-22],按照传统文化的划分,可将慢文化内涵的构成归纳为三个层面(图 1):最外层是可以直接感知的物态文化,属于可见的显性文化,表现为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注重精致和细节,彰显品质;中间层和核心层分别是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归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表现为依据地方特色对生活、家庭和社会建立一定制度,人的内心在任何情况下保持从容淡定,生活充满节奏和目标,与他人相处基于信任和真诚,形成一种慢氛围,在现代生活中,既做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快速,又让人们能够“慢慢”地享受发展的成果。从本质上来说,慢文化是地理学中人地协调发展理念的延伸,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高度协调,人类享受着自然环境给予的生存空间,过着有节奏、富美的生活,并敬重和爱护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将慢文化的概念界定为:人类社会在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过程中体现回归自然、社会节奏放缓、注重生命意义和生活品质的一种生活状态与文化形态。

图 1 慢文化感知研究框架 Fig.1 The Framework of the Slow Cultural Perception
3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3.1 案例的概况及调研

本文选取中国首个国际慢城——高淳国际慢城作为研究对象。案例地位于南京市高淳区桠溪街道,人口约2万人[21]。区内低山丘陵和绿色田园构成了优美的“生态之旅”风光带,保护和维持了纯净的自然环境,形成了人与自然有机融合的人地格局。当地历史遗存得到良好的保护,传统手工艺得到很好的传承;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每年举办“金花旅游节”和“国际慢城大地艺术节”等节庆活动,多数原住民已投入旅游接待服务;推行健康的饮食方式,自创“淳菜系”;积极使用风能和太阳能,有效推进了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高淳国际慢城严格遵守了国际慢城八大公约,是中国引入国际慢城的先行者,是慢文化的融合集成和创新传承者,是慢生活与慢旅游的成功实践者,在中国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调查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游客慢文化感知量表,其设计依据文化感知理论对游客感知量表[23-25]的梳理,结合网络游记文本分析和高淳国际慢城旅游地现状,筛选并设计测量题项,设计22个题项了解游客文化感知情况,包括美食、食宿场所、旅游纪念品、慢城内交通系统、服务质量、旅游信息、节事娱乐活动、人文景观小品、乡村建筑、体验特别新事物、乡村空间布局、生活节奏、亲近友善、相互信任、令人开心愉快、环境的民俗文化特色、花费时间、进出交通、语言交流、旅游费用(景区、交通、食宿)、旅游纪念品定价和物价感知。采用李克特量表进行评测,1—5分分别代表“完全没有”、“没有”、“一般”、“有感觉”和“非常明显”;第二部分为游客基本背景信息和旅游信息调查。

于2018年7月、9月和10月对高淳慢城进行实地调研,其中2018年7月为预调研(共收回完整问卷40份),将不易于理解的表述和对研究结果相关度低的题项进行删改,最终形成正式的调研问卷。正式调研共回收问卷303份,其中有效问卷281份,有效率为92.74%。对调研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表 1),有效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为:从性别来看,样本结构的男女比例基本适宜;在年龄结构中,25—44岁占比人数最多,为61.6%,其中,65岁及以上的游客由于自身身体状况和遵从陪同家属的意愿,未能得到有效问卷,经过交谈可得知,该年龄段日常生活节奏较为缓慢,来慢城主要为陪伴家人,对慢文化需求不大,故该年龄段的缺失对本研究调研结果影响不大;职业背景以学生占比最高,为25.3%;客源地分布方面短途旅游者占绝大部分;游客群体的受教育水平主要集中在以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63.4%;在收入结构中,月收入在4000以下人群占比最多为32.4%;第一次来慢城旅游占46.6%,大部分为重游游客;在期望值方面,有65.8%的游客表示慢城的实际情况与期望差不多。

表 1 描述性统计结果 Tab.1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Results
3.2 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SPSS22.0软件对游客慢文化感知维度的测量指标进行降维因子分析,使用AMOS18.0软件,将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的各公共因子及其对应的测量指标建立慢文化感知测量维度验证模型,并对公因子进行命名。计算感知维度均值,即用所属的测量变量的权重与对应的均值的乘积加总,判断游客对慢文化感知认同度。运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对男、女两组样本游客进行慢文化产品、慢文化氛围、慢旅游便捷度和慢旅游经济性的差异分析。运用多样本非参数检验,对游客感知的各影响因素进行慢文化感知四个维度的差异分析。

4 游客慢文化感知维度的因素分析 4.1 探索性因素分析

随机抽取281个样本中的140个样本。因子载荷截取点选取0.5,删除任何因子载荷上都低于0.5或多个因子上负载大于0.4的题项,据此,删除四项测量题项“慢城旅游可以体验特别的新事物”、“整体环境富有民俗特色文化”、“慢文化特色人文景观小品(如慢城标识蜗牛) ”和“有文化特色的乡村建筑”。对修改后的18个慢文化感知测量项目的样本数据再次进行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方差最大旋转提取特征根大于等于1的公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慢文化感知测量数据的KMO值为0.887 > 0.7;Bartlett' s球形度检验P值为0.000,达到了显著性水平,适合进行因素分析,经检验,4个公因子的累积方差达到67.061%,大于方差贡献率最低标准60%,说明游客的慢文化感知得到了很好的解释。

4.2 验证性因素分析

使用剩余的141个样本作为验证数据。根据AMOS分析结果(图 2),χ2/df =1.781,模型基本适配指标中,所有误差变异都达到显著水平(t > 1.96)。整体适配度方面,如表 2所示,达到适配标准。模型的内在结构适配度检验方面,观察变量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及因素负荷量均在0.5—0.95之间,观察变量的项目信度都大于0.3,潜变量F1、F2、F3和F4的组合信度(CR)分别为0.8682、0.8714、0.7719、0.8699,大于0.7;四个结构变量的平均方差提取值(AVE)分别为0.4897、0.5782、0.5318、0.691,其中,F2、F3、F4的值均大于0.5,F1的值大于0.4且接近于0.5,与标准指标相差不大,可能与调研季节、游客的问卷填写质量以及样本量偏少有关,为保持整体模型的完整性和深化理论研究,仍接受F1作为指标并保留在模型中。综合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假设模型与适配标准基本吻合,模型可被接受。

图 2 游客对慢文化感知维度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 Fig.2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Mode of Tourists' Slow Culture Perceived
4.3 EFA和CFA分析结果

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EFA)和验证性因素分析(CFA)的共同结果(表 3),在第一个公因子F1上,有较高载荷量的7个题项分别为x11自产自销的特色美食(0.699,0.50)、x12慢文化特色的食宿场所(0.728,0.63)、x13慢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0.579,0.71)、x14慢行交通系统十分便利(0.750,0.66)、x15慢文化特色的高服务质量(0.720,0.79)、x16慢文化旅游信息获取方便快捷(0.758,0.79)和x17慢文化特色的节事娱乐活动(0.751,0.77),将其命名为“慢文化产品”;在第二个公因子F2上,有较高载荷量的5个题项分别为x21乡村空间布局适宜慢节奏放松休闲(0.785,0.60)、x22体验到悠闲的生活节奏(0.664、0.83)、x23感受到亲近友善的人文氛围(0.730,0.78)、x24感受到居民与游客相互信任的氛围(0.786,0.76)和x25慢城旅游令我感到开心愉快(0.827、0.81),将其命名为“慢文化氛围”;在第三个公因子F3上,有较高载荷量的3个题项分别为x31来慢城旅游花费的时间值得(0.744,0.80)、x32进出旅游地的交通便捷(0.832,0.65)和x33与当地居民语言交流顺畅(0.725,0.73),将其命名为“慢旅游便捷度”;在第四个公因子F4上,有较高载荷量的3个题项分别为x41旅游费用合理(景区、交通、食宿)(0.719,0.78)、x42旅游纪念品定价合理(0.775,0.89)和x43当地物价水平较低(0.736,0.82),将其命名为“慢旅游经济性”。

表 3 游客慢文化感知探索性因素分析(EFA)与验证性因素分析(CFA)结果 Tab.3 The Contrasts Between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4.4 慢文化感知及其维度均值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游客对慢文化感知维度差异特征,采用每个验证性因素载荷量所占该维度的百分比作为四维慢文化感知的每个测量变量的权重(表 4),具体分别为x11 (0.1)、x12 (0.13)、x13 (0.15)、x14 (0.14)、x15 (0.16)、x16 (0.16)、x17 (0.16)、x21 (0.16)、x22 (0.22)、x23 (0.2)、x24 (0.2)、x25 (0.22)、x31 (0.37)、x32 (0.3)、x33 (0.33)、x41 (0.31)、x42 (0.36)、x43 (0.33)。由此可得到每个慢文化感知维度的均值,故游客慢文化感知维度的认同度从慢文化氛围(3.95)、慢文化产品(3.55)、慢旅游经济性(2.93)和慢旅游便捷度(2.73)依次降低,这反映出游客对慢文化旅游与一般性旅游的需求不同,游客具有慢文化需求,所以对慢文化内涵更关注,认同度也高于感知价值,并且在慢文化内涵中,游客对于隐性文化的感知认同度高于显性文化。因此,慢城应着重打造慢文化氛围,以更好的满足游客的心理需求(图 3)。

表 4 慢文化感知维度均值和测量指标均值 Tab.4 Means of Slow Cultural Perception Dimension and Base Tested Variables
图 3 慢文化内涵表征结构图 Fig.3 Hierarchy of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Slow Cultural Connotation
4.4.1 慢文化产品

慢文化产品维度属于慢文化内涵中的显性文化,即慢物态文化,是慢文化内涵中的最外层,也是慢城建设中最易进行建设提升的,要加强维护和保持慢文化特色。是游客通过感知器官对美食、食宿场所、旅游纪念品、慢城内交通系统、服务质量、旅游信息和节事娱乐活动进行的现场直接环境感知。该维度在游客慢文化感知维度中排名第二,属于游客的文化需求,游客对具有慢文化特色的物质表现为总体感知程度较高,高于慢旅游便捷度和慢旅游经济性两个游客的旅游感知价值维度,但低于慢文化内涵的中间层和核心层组成的慢文化氛围感知认同度。感知认同度高,一方面说明游客对其重视并且需求大,另一方面说明慢城在这一维度的测量要素方面做的效果较好,但感知认同度低于慢文化氛围,说明在慢文化物态方面还需要提升表征深度,尽可能通过外在物质,让游客更直观的感受到慢文化。

表 2 慢文化感知整体拟合指数 Tab.2 Model of Slow Cultural Perception Fitting Index
4.4.2 慢文化氛围

慢文化氛围维度属于慢文化内涵中的隐性文化,即慢制度文化和慢心理文化,处于慢文化内涵的中间层和核心层,是游客慢文化感知认同度最高的维度。需要政府对社会、家庭的政策制定来予以建设和维护,最重要的是留住原住民,慢城中的原住民身上所提现的慢制度文化和慢心理文化是慢城最重要的核心,也是慢氛围营造的关键,同时需要当地居民对当地传统生活制度的遵守。不仅要留住原住民,更应该注重对他们的教育,培养文化自豪感,让他们了解游客想从他们身上感知到的方面,并更好的展现给游客。对慢文化氛围感知认同度高的游客,对慢文化需求大,他们希望从心理上更好的感受到慢文化。在四个维度中,游客对慢文化氛围感知认同度最高,说明慢城在慢文化氛围营造上较为成功,这与当地对乡俗传统的良好传承和当地居民安土重迁的观念有较大关联,当地政府完善基础设施,开发旅游业,保留传统农业,保障了原住民的生活质量,使得他们愿意留在家乡,遵守《慢城国际宪章》,为游客服务,并向游客展示当地传统文化。

4.4.3 慢旅游便捷度

慢旅游便捷度维度属于对便捷程度感知,是游客感知价值的一个层面,是游客在旅游地选择中的一个重要考虑方面,但在具有慢文化需求的游客感知中,其感知认同度较低,低于游客慢文化感知的其他三个维度。一方面,说明具有慢文化需求的游客注重慢文化满足感,而对便捷度的重视程度低;另一方面,由于在全国范围内吸引度较低,慢城吸引的大多是短途旅游者,在时间上花费较少,进出较为便利和与当地居民存在较少的交流障碍,所以该维度并不是游客们关注的重点。

4.4.4 慢旅游经济性

慢旅游经济性维度属于经济感知,是游客对当地消费情况的感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游客的经济水平,在具有慢需求游客的感知中,低于慢文化内涵感知两个维度。一方面可以说明具有慢文化需求的游客不在乎经济成本,更在乎慢文化旅游体验,属于高文化需求人群;另一方面可以说明,高淳国际慢城的旅游消费较低,致使游客们不考虑经济花费。因此,慢城可以开发高端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增加游客在慢城停留时间并提高消费,从而提高慢城经济收入和当地居民经济收入。

5 游客慢文化感知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游客个体因素差异的影响 5.1.1 社会属性差异的影响

以往研究表明,游客对慢文化的感知受自身背景所影响[26, 27],游客的社会属性(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等)不同会导致感知方面的差异。

表 5所示,在性别分析中,男性和女性对于慢旅游经济性感知有显著差异,男性的感知均值高于女性,说明男性对慢旅游经济性维度的认同度高于女性,根据女性消费心理学,女性注重情感、细节、个性和服务,说明高淳国际慢城在建设过程中应加强氛围营造、细节打造、个性建设和细致服务以增加女性感知均值。年龄不同和月收入不同的游客对慢文化各感知维度的感知均值均不存在差异,在调研中,游客们表示在慢城本地的花费每人每天只需要200—300元,缺乏高消费取向,不高的消费使年龄和月收入不会影响到游客对慢文化的需求,虽然可以吸引到不同阶层的人,增加游客数量,但使目前的慢文化属于一种普通大众文化,影响慢文化的深入挖掘,也会导致慢城的经济增长缓慢。慢城应注力打造精品慢文化体验场所,建设具有慢文化特色的高端消费休闲设施,使高消费游客愿意前往慢城并增加消费,让不同消费层次的游客均能在慢城体验到满意的慢生活。游客学历的不同表现在对慢文化产品和慢文化氛围的感知不同,且学历越高,感知程度越低,高中及以下游客的感知程度明显高于本科及以上游客,说明高淳国际慢城在慢文化内涵表征的建设工作上可以满足低学历旅游者要求,但慢文化表征深度仍需加强。

表 5 游客个体因素的差异结果 Tab.5 The Result of Tourists' Different Backgrounds
5.1.2 旅游动机的影响

旅游动机反映了游客在旅游前的旅游决策感知[9]。依据高淳国际慢城特征,九项旅游动机:体验自然风光、体验慢文化氛围、体验风土人情、求知、购买特色旅游产品、体验更好的服务和资源、释放压力转换心情、增进人际关系(与家人、朋友或恋人)和其他分别将它们进行编号为y1 — y9,此题为多选题,结果得到20种组合(表 5),结果显示,旅游动机的不同在慢文化产品维度表现出显著性差异(表 5),而在其他三个维度上无明显差异。将其被选择的百分比和对慢文化产品感知认同度平均数用括号进行标注,分别为y1 (22.06%,3.72)、y2 (3.91%,3.09)、y3 (3.56%,3.75)、y4 (1.07%,3.15)、y7 (7.83%,3.50)、y8 (5.34%,3.91)、y9 (1.78%,2.96)、y1和y2 (6.76%,3.38)、y1和y3 (2.14%,3.59)、y1和y7 (7.47%,3.36)、y1和y8 (3.2%,3.71)、y2和y7 (3.2%,3.45)、y1、y2和y3 (4.63%,3.71)、y1、y2和y7 (5.69%,3.51)、y1、y3和y7 (2.49%,3.84)、y1、y7和y8 (2.14%,2.97)、y2、y7和y8 (1.42%,3.82)、y1、y2、y3和y7 (9.96%,3.55)、y1、y2、y3和y8 (1.42%,3.33)和y1、y2、y7和y8 (3.91%,3.63)。从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选择单项的游客大多为体验自然风光,双项的游客多数选择体验自然风光和体验慢文化氛围,体验自然风光和释放压力转换心情的组合选项,三项的游客选择体验自然风光、体验慢文化氛围、体验风土人情和体验自然风光、体验慢文化氛围、释放压力转换心情,四项的游客多数选择体验自然风光、体验慢文化氛围、体验风土人情和释放压力转换心情。旅游动机主要影响对慢文化物态文化的感知认同,在这一因素的影响下,要提升由于其他原因和体验自然风光、释放压力转换心情、增进人际关系三项组合的游客的感知认同度,就要构建慢文化产品体系。

5.1.3 旅游期望的影响

不同的期望会使游客对其购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产品产生不同的评价,也是游客感知差异的成因之一[6]。当期望不同时,游客对于慢文化产品和慢文化氛围的感知均有明显影响,表现为期望较高的游客对以上两个维度的感知评判都较低,而对慢旅游便捷度和慢旅游经济性无差异性感知(表 5),进一步说明,游客出游前的期望主要在于慢文化内涵,而不是旅游中一般性的感知价值。

5.2 旅游感知距离的影响

客源地不同的游客在旅游地信息接受方面存在差异,这就导致游客对旅游地的形象感知存在差异[9]。在游客感知方面主要表现对慢旅游经济性的感知差异,而对于其余三个维度无显著性影响。来自南京市和上海市的游客对慢旅游经济性认同度低于其他地区,上海市游客最低(表 6),从地区经济水平来看,上海属于高消费地区,但该地游客对慢城消费定价却表示出低认同度,说明他们的花费未赢得内心的满足感,针对这一现象,应增建高品质消费场所来满足发达地区游客的消费需求。

表 6 旅游感知距离的差异结果 Tab.6 The Result of Different Tourists Perceived Distance
5.3 感知刺激因素差异的影响 5.3.1 旅游信息的影响

经过计算,旅游信息差异对慢文化感知无显著影响。可见,无论是从互联网、书刊或报刊、电视、手机、旅行社、亲戚朋友还是其他途径得知高淳国际慢城,对于实地慢文化感知不存在差异。其中,45.55%的游客通过亲戚朋友的推荐来到慢城,24.20%的游客通过互联网的宣传得知慢城,其他方式的宣传渠道占比例较低,未来应加强各个渠道互补性,增加宣传有效性,吸引更多游客来慢城旅游。

5.3.2 旅游经历的影响

游览次数的不同对慢文化产品感知有显著不同,表现为游览次数越多,感知程度越强(表 7);游览次数少的游客多数被“国际慢城”称号吸引,受好奇心的驱使而前往游览,没有静心感知其中蕴含的慢文化,而游览次数多的游客通过一次又一次与高淳国际慢城接触,对于慢文化有着更深的理解,会慢下脚步体验,真正为感受慢文化而多次前往慢城。

表 7 旅游经历的差异结果 Tab.7 The Result of Different Travel Experiences

综上,如图 4所示,在对慢文化产品维度的感知上,学历、旅游动机、期望和游览次数的不同都会在感知上产生显著差异,说明在显性文化的打造中,要考虑到不同学历的游客需求,特别是高学历人群,应打造更深层次的慢文化场所,从该维度要素入手,在美食、食宿场所、旅游纪念品、慢城内交通系统、服务质量、旅游信息和节事娱乐活动上打造慢文化特色,如建设慢文化书舍、学院等,要设计娱乐减压项目和增建舒适的交流沟通场所;旅游产品的特色性会使得游览次数和期望满足感的增加,并进一步增强对慢文化产品的认同度,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在对慢文化氛围维度的感知上,学历和期望的不同会产生显著差异,说明学历和期望的不同使得对于隐性文化的认同度不同,高学历和高期望游客倾向于慢下来感受慢城的村落格局、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和原住民进行深入交流,了解慢文化,所以慢城应留下原住民,使游客们体验当地特色慢文化,增加产业,提高当地年轻居民的就业、从业和创业机会,提高原住民收入,保障他们在慢城中的较高生活水平。对慢旅游便捷度的感知不会因游客背景信息的不同产生差异感知,旅游目的地便捷度属于基本的旅游要素,对于基本要素,游客的需求大致相同,需要方便、快捷、流畅的旅游体验。在对慢旅游经济性维度的感知上,性别和客源地不同会产生显著差异,应设计不同性别的娱乐消费场所,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如为女性建设高品质瑜伽馆和养生馆、为男性建设休闲商务会所,增建高品质消费娱乐场所,增加慢生活体验感和游客停留时间,使游客对旅游费用、旅游纪念品和物价上的花费感知认同度更高。

图 4 慢文化感知影响因素 Fig.4 The Influencing Factor of Slow Culture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与建议

本文在提出慢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基于高淳国际慢城的实地调研数据,将游客对慢文化的感知划分出四个维度,并细化到各维度涉及到的旅游要素,分析游客慢文化感知维度的分异特征,从游客个体、距离和感知刺激层面揭示了影响因素。结论如下:

(1) 慢文化是人类社会在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过程中体现回归自然、社会节奏放缓、注重生命意义和生活品质的一种生活状态与文化形态。其内涵结构由三个层面构成:外层是显性可见的慢物态文化,中间层和核心层(内层)分别是隐性不可见的慢制度文化和慢心理文化。慢文化作为后现代社会发展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契合了慢生活哲学的理念及旅游凝视与地方依恋等理论内涵,也验证了乡村旅游寻根的本质和核心[28]

(2) 游客对慢文化感知分为慢文化氛围、慢文化产品、慢旅游经济性和慢旅游便捷度四个维度,且存在依次递减的关系。其中,慢文化产品属于显性文化,慢文化氛围属于隐性文化,慢文化的隐性文化的感知认同度高于显性文化。说明在进行慢文化旅游地空间建构时,要注重慢文化隐性层面的表达,其次是显性层面的完善。有慢文化需求的游客较少受制于经济性和便捷度等外在条件,更注重文化内涵的表达,这与传统旅游目的地的感知情况差异较大[29]

(3) 慢文化旅游应从游客感知维度的影响因素入手,通过调控影响因素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升慢文化感知形象。依据游客不同的性别、学历、客源地、旅游动机、旅游期望和旅游经历设计不同的慢生活体验设施,增强慢文化感知认同度,以达到游客休闲放松的目的。研究发现,游客的年龄、月收入和宣传方式未对慢文化感知产生影响,相关因素也未对慢旅游便捷度产生影响,说明游客对乡村旅游均存在便捷性需求,且不随个体的不同而改变。针对以上结论,本文对慢城慢文化营造和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1) 慢城的慢文化建设工作仍未深入进行,慢文化内涵的挖掘和体现无法满足高学历、高期望和高消费水平游客,在完善基础旅游服务设施的基础上,应注重慢文化隐性内涵的表达,即通过维护乡村空间布局、留住原住民等措施营造本地慢文化氛围。

(2) 通过加强细节打造、个性建设和细致服务提升女性对慢旅游经济性的认同度;保护自然环境、建设休闲娱乐场所,提升游客的慢文化产品认同度;打造慢城高品质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增加游客对慢文化产品、慢文化氛围和慢旅游经济性三个维度的感知认同度。

(3) 在宣传上应进行多渠道配合,扩大慢城知名度、影响力和吸引力,吸引远距离游客。便捷度经济性慢城和中国其他乡村旅游地一样,存在着明显的淡旺季现象,慢城应打造四季旅游产品,使旅游经济稳健发展。

6.2 讨论

本文依据慢文化内涵进行感知维度的重新划分,侧重点在形象的文化方面,重在挖掘和体现慢文化,充实了目的地文化形象感知相关理论。结论表明乡村旅游地通过活化慢文化内涵,可使人们暂时脱离日常生活中奔波和忙碌的状态。这与已有研究将乡村旅游解释为一种象征性的仪式或过程,以慰藉被压抑和异化的心灵[28]不谋而合。在现实方面,打造蕴含慢文化的乡村旅游地,可以更好地满足现代人的消费需求,促进乡村旅游地建设,为乡村振兴发展助力,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但文章还存在以下不足。

首先,游客的感知与认同只是影响慢文化营造的重要因素之一,深化慢文化内涵还需要当地政府和居民等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访谈与调查政府和居民等意愿与行为将是进一步推动慢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其次,本研究缺乏历时性分析,可运用“空间换时间”的思维,选取多案例地(中国当前有9个慢城)进行慢文化调查与实证,以得到更具普适性和科学性的研究结论、拓展和深化慢文化概念和内容体系、提出更具指导意义的慢城发展策略。

慢文化不仅契合地理学中的人地协调发展理论,即追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30],也契合诸如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理论。研究需要学术界多视角的深度探析和各行业的密切配合,才能为慢文化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更加系统、全面的参考,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学界对慢文化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Royauté R, Berdal M A, Garrison C R, et al. Paceless life? A metaanalysis of the pace-of-life syndrome hypothesis[J]. Behavioral Ecology & Sociobiology, 2018, 72(3): 64-73.
[2]
Clancy M. Slow Tourism, Food and Cities:Pace and the Search for the 'Good Life'[M]. New York: Routledge, 2017: 1-11.
[3]
曹宁, 明庆忠. "慢旅游"开发的基本理念与开发路径探讨[J]. 旅游论坛, 2015, 8(1): 81-86. [Cao Ning, Ming Qingzhong. Exploration on basic concept and development path about "slow travel"[J]. Tourism Forum, 2015, 8(1): 81-86.]
[4]
韩国圣, 张捷, 黄跃雯, 等. 基于旅游影响感知的自然旅游地居民分类及影响因素——以安徽天堂寨景区为例[J]. 人文地理, 2012, 27(6): 110-116. [Han Guosheng, Zhang Jie, Huang Yuewen, et al. Segmentation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of host community residents in a nature-based destination:A case study in Tiantangzhai scenic spot, Anhui province[J]. Human Geography, 2012, 27(6): 110-116.]
[5]
汪德根, 王金莲, 陈田, 等. 乡村居民旅游支持度影响模型及机理——基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苏州乡村旅游地比较[J]. 地理学报, 2011, 66(10): 1413-1426. [Wang Degen, Wang Jinlian, Chen Tian, et al. Influence model and mechanism of the rural residents for tourism support:A comparison of rural destinations of Suzhou in different life cycle stages[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1, 66(10): 1413-1426. DOI:10.11821/xb201110011]
[6]
吴小根, 杜莹莹. 旅游目的地游客感知形象形成机理与实证——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J]. 地理研究, 2011, 30(9): 1554-1565. [Wu Xiaogen, Du Yingying. Empirical study on perceptive image formation of tourists on tourism destination:A case study of Nantong, Jiangsu province[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1, 30(9): 1554-1565.]
[7]
蔡晓梅, 朱竑, 刘晨. 顾客对情境主题餐厅表演的感知研究——以广州味道云南食府为例[J]. 人文地理, 2012, 27(1): 119-126. [Cai Xiaomei, Zhu Hong, Liu Chen. A study of customers' perceptions on the shows in situational theme restaurant:A case study of tasteYunnan restaurant in Guangzhou[J]. Human Geography, 2012, 27(1): 119-126. DOI:10.3969/j.issn.1003-2398.2012.01.023]
[8]
尹小娜, 郑向敏.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三坊七巷游客文化感知研究[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 37(9): 62-66, 33. [Yin Xiaona, Zheng Xiangmin. A study of the tourists' cultural perception of the three lanes and seven alleys based on network text analysis[J]. Journal of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2015, 37(9): 62-66, 33. DOI:10.3969/j.issn.1003-6539.2015.09.008]
[9]
Bruwer J. Service quality perception and satisfaction in a New Zealand festival scape:Buying behavior effects[J]. Tourism Analysis, 2013, 18(1): 61-77.
[10]
刘建国, 黄杏灵, 晋孟雨. 游客感知:国内外文献的回顾及展望[J]. 经济地理, 2017, 37(5): 216-224. [Liu Jianguo, Huang Xingling, Jin Mengyu. Research progress and enlightenment of tourist perception[J]. Economic Geography, 2017, 37(5): 216-224.]
[11]
黄震方, 黄睿. 城镇化与旅游发展背景下的乡村文化研究:学术争鸣与研究方向[J]. 地理研究, 2018, 37(2): 233-249. [Huang Zhenfang, Huang Rui. Research progress on rural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rapid urbanization and tourism development:Academic debate and future research prospects[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8, 37(2): 233-249.]
[12]
向岚麟, 吕斌. 新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文化景观研究进展[J]. 人文地理, 2010, 25(6): 7-13. [Xiang Lanlin, Lv Bin. Review on cultural landscape study in the perspective of new cultural geography[J]. Human Geography, 2010, 25(6): 7-13. DOI:10.3969/j.issn.1003-2398.2010.06.002]
[13]
Figueroa V, Herrero L C, Báez A, et al. Analysing how cultural factors influence the efficiency of tourist destinations in Chil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2017, 1-14.
[14]
Royo-Vela M. Rural-cultural excursion conceptualization:A local tourism marketing management model based on tourist destination image measurement[J]. Tourism Management, 2009, 30(3): 419-428. DOI:10.1016/j.tourman.2008.07.013
[15]
刘晨, 朱竑, 安宁. 文学旅游地的社会文化建构:以凤凰古城为例[J]. 旅游学刊, 2014, 29(7): 68-76. [Liu Chen, Zhu Hong, An Ning. The socio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literary places:A case study of Fenghuang[J]. Tourism Tribune, 2014, 29(7): 68-76. DOI:10.3969/j.issn.1002-5006.2014.07.008]
[16]
张建忠, 孙根年. 基于文化意象视角的宗教遗产地旅游文化内涵挖掘——以五台山为例[J]. 人文地理, 2012, 27(5): 148-152. [Zhang Jianzhong, Sun Gennian. Tourism on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image:A case study of Wutai mountain[J]. Human Geography, 2012, 27(5): 148-152.]
[17]
Kleinert S. 'Keeping up the culture':Gunai engagements with tourism[J]. Oceania, 2013, 82(1): 86-103.
[18]
王立. 国外慢城市生活研究进展及启示[J]. 现代城市研究, 2012(6): 95-100. [Wang Li. Research progress and enlightenment of slow urban life abroad[J]. Modern Urban Research, 2012(6): 95-100.]
[19]
朱晓清, 甄峰, 蒋跃庭. 国外慢城发展情况及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启示[J]. 城市发展研究, 2011, 18(4): 84-90. [Zhu Xiaoqing, Zhen Feng, Jiang Yueting. Foreign development in slow city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a[J]. Urban Studies, 2011, 18(4): 84-90. DOI:10.3969/j.issn.1006-3862.2011.04.015]
[20]
殷凤军, 过秀成, 孙华灿, 等. "慢城"型低碳新城交通发展策略探讨[J]. 现代城市研究, 2014(5): 104-108. [Yin Fengjun, Guo Xiucheng, Sun Huacan, et al. Discussion on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n low-carbon new town with 'slow city'[J]. Modern Urban Research, 2014(5): 104-108. DOI:10.3969/j.issn.1009-6000.2014.05.018]
[21]
崇婧, 潘鎏. 国内外慢城旅游案例分析研究[J]. 山西建筑, 2012, 38(30): 13-15. [Chong Jing, Pan Liu. Studies of slow city tourism at home and abroad[J]. Shanxi Architecture, 2012, 38(30): 13-15. DOI:10.3969/j.issn.1009-6825.2012.30.009]
[22]
宗仁. "国际慢城"在中国及其现实意义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 2011(9): 14-17. [Zong Ren. International cittaslow and its realistic meaning in China[J]. Modern Urban Research, 2011(9): 14-17. DOI:10.3969/j.issn.1009-6000.2011.09.002]
[23]
黄颖华, 黄福才. 旅游者感知价值模型、测度与实证研究[J]. 旅游学刊, 2007, 22(8): 42-47. [Huang Yinghua, Huang Fucai. Tourists' perceived value model and its measurement:An empirical study[J]. Tourism Tribune, 2007, 22(8): 42-47. DOI:10.3969/j.issn.1002-5006.2007.08.012]
[24]
Hillery M, Nancarrow B, Griffin G, et al. Tourist perception of environmental impact[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1, 28(4): 853-867. DOI:10.1016/S0160-7383(01)00004-4
[25]
Wu T C, Xie P F, Tsai M C. Perceptions of attractiveness for salt heritage tourism:A tourist perspective[J]. Tourism Management, 2015, 51: 201-209. DOI:10.1016/j.tourman.2015.05.026
[26]
Matzler K, Strobl A, Stokburgersauer N, et al. Brand personality and culture:The rol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the impact of brand personality perceptions on tourists' visit intentions[J]. Tourism Management, 2016, 52: 507-520. DOI:10.1016/j.tourman.2015.07.017
[27]
刘红梅, 胡希军, 艾小艳. 城市森林公园游客空间意象特征分析——以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为例[J]. 经济地理, 2014, 34(10): 171-176. [Liu Hongmei, Hu Xijun, Ai Xiaoyan. Tourist's spatial image cognition in the urban forest park:Case study of Hunan forest botanical gardon[J]. Economic Geography, 2014, 34(10): 171-176.]
[28]
陶玉霞. 乡村旅游需求机制与诉求异化实证研究[J]. 旅游学刊, 2015, 30(7): 37-48. [Tao Yuxia.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demand mechanism and appeals-alienation of rural tourism[J]. Tourism Tribune, 2015, 30(7): 37-48. DOI:10.3969/j.issn.1002-5006.2015.07.004]
[29]
王赞赞, 冯文勇, 张晋华, 等. 五台山风景区游客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 32(3): 198-202. [Wang Zanzan, Feng Wenyong, Zhang Jinhua, et 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estination selection of tourists visiting the Wutai mountain scenic[J].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8, 32(3): 198-202.]
[30]
黄震方, 陆林, 苏勤, 等.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理论反思与困境突破[J]. 地理研究, 2015, 34(8): 1409-1421. [Huang Zhenfang, Lu Lin, Su Qin, et 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urbanization:Theoretical reflection and breakthrough of predicament[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5, 34(8): 1409-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