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人文地理  2020, Vol. 35 Issue (1): 85-94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20.01.010
0

引用本文  

刘汉初, 周侃, 卢明华. 重点开发区域工业空间格局、集疏差异及影响机制——以福建沿海地区为例[J]. 人文地理, 2020, 35(1): 85-94.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20.01.010.
LIU Han-chu, ZHOU Kan, LU Ming-hua. INDUSTRIAL SPATIAL PATTERN, AGGLOMERATION DIFFERENCE AND IMPACT MECHANISM OF DEVELOPMENT-PRIORITIZED ZONE: A CASE STUDY OF COASTAL AREA IN FUJIAN PROVINCE[J]. Human Geography, 2020, 35(1): 85-94.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20.01.010.

基金项目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23020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630644,41971164)

作者简介

刘汉初(1989-), 男, 四川内江人, 博士后, 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空间及其资源环境效应。E-mail:liuhanc521@sina.com

通讯作者

周侃(1986-), 男, 云南丽江人, 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区域可持续发展。E-mail:zhoukan2008@126.com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9-05-09
修订日期:2019-09-11
重点开发区域工业空间格局、集疏差异及影响机制——以福建沿海地区为例
刘汉初 1,2, 周侃 2, 卢明华 3     
1. 中国科学院 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北京 100190;
2. 中国科学院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3. 首都师范大学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北京 100048
提   要:以福建沿海地区为例,利用微观工业企业数据库,探究了重点开发区域工业空间演化、产业集疏差异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福建沿海地区工业发展水平大幅提升且空间差距逐渐缩小,空间形态向成熟的产业带演进,产业空间分工表现出同质化特征;不同类型行业的空间集疏过程呈现出显著差异,其中资本密集型产业表现为持续扩散趋势;地形和生态可占性、资源环境承载力对产业空间形态具有基础性作用,地区经济技术是产业空间格局演化的重要驱动力,临港区位和交通条件改善不断促进产业发生空间集聚与扩散,区域发展战略以及产业政策为工业空间调整提供了具体方向。研究结论可为重点开发区域工业空间布局优化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工业空间格局    产业集疏    影响机制    重点开发区    福建沿海地区    
INDUSTRIAL SPATIAL PATTERN, AGGLOMERATION DIFFERENCE AND IMPACT MECHANISM OF DEVELOPMENT-PRIORITIZED ZONE: A CASE STUDY OF COASTAL AREA IN FUJIAN PROVINCE
LIU Han-chu1,2 , ZHOU Kan2 , LU Ming-hua3     
1.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Development, CAS, Beijing 100190, China;
2. Institut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
3. College of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Tourism,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 China
Abstract: Optimizing industrial space layout is the key content of development-prioritized zone to promote new industrialization and new urbanization. Taking the coastal area in Fuji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adopting the database of micro-industrial enterprises and using the county as the basic analysis unit, this study uses EG agglomeration index an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to investigate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ustrial space pattern, and reveal the differences in spatial agglomeration and diffus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industries. Further, the natural and human factors are combined to explore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industrial space pattern. The results are illustrated as follows:1) From 2004 to 2013, the level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coastal area in Fujian province has increased substantially and the spatial differences have gradually narrowed; 2) The spatial agglomeration and diffusion processes of different industries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3) Topography and ecological availability have a fundamental role in industrial spatial form.
Key words: industrial spatial pattern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mpact mechanism    development-prioritized zone    coastal area in Fujian Province    
1 引言

重点开发区域的地域特征表现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有一定经济基础、发展潜力较大、集聚人口和经济的条件较好,是国家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点地区[1]。产业是人类生产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其区位占用构成的产业空间结构是人类生产活动作用于地表的一种人文景观,是地域功能形成的基本原因之一[2]。对于重点开发区域,工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区域整体经济活动、资源环境、社会结构等[3, 4]。从产业发展阶段来看[5],重点开发区域处于工业规模扩张最快、产业结构调整幅度最大、空间格局变动最剧烈的阶段。同时,该类地区也是因工业发展带来问题最多的区域,典型问题包括工业空间无序开发引发城市增长边界不断扩张与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局部地区工业发展与资源环境失衡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工业结构长期锁定在资源密集和劳动依赖型产业造成区域整体竞争力不强[6, 7]等。可见,优化工业空间布局是落实重点开发区域功能定位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过程。因此,综合分析并认识工业空间格局演化、不同类型产业空间集疏过程及其成因机制,有助于为制定相关工业空间优化政策提供基本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工业空间格局演化一直是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城乡区域规划等学科关注的热点议题。理论方面,古典及新古典区位论、资源禀赋论[8]、产业集聚理论[9, 10]、新贸易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11]、全球生产网络理论等[12]从不同视角解析了工业空间格局演化的成因机制。实证方面,我国相关研究主要从全国层面、以发达城市群和大都市区为代表的区域层面和城市层面展开。新近研究发现,全国层面上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产业转移的规模日趋增加,工业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且呈上升趋势[13],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集聚,而技术密集型行业向东部地区集聚的趋势显著[14]。城市群和都市区层面,总体上工业在空间上呈现出从核心城市(区)向周边城市(区)扩散[15],但表现出显著的产业异质性,劳动密集型和污染性较大的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周边城市(区),而技术智力密集型产业向核心城市(区)集聚[16, 17]。影响机制方面,学者们重点探究了交通与区位条件、要素成本[18]、市场规模、城镇化水平[19]、产业基础[20, 21]、环境管制、集聚经济、制度与政策环境[17, 22, 23]以及产业特性[24]等因素对工业空间格局演化的影响。这些成果为给本文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借鉴,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首先,已有区域层面的研究大多聚焦在发达的大都市区或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优化开发区域,而对重点开发区域这类型功能区的研究相对较少;其次,自然本底条件对工业空间格局的影响被较大程度忽略,相比城市尺度而言,自然因素在区域尺度上对工业空间格局的作用更为明显,因而需要着重探究。由此,对重点开发区域的深入研究以及从区域尺度解析自然本底条件对工业空间格局的影响在学科建设上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由此,本文聚焦重点开发区域,以福建沿海地区为例,采用“格局—过程—机制”的地理学研究思路,对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在区县层面进行分行业汇总,从工业发展水平、空间形态和产业分工三个方面揭示工业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并采用EG指数考察不同类型行业空间集聚与扩散过程的差异,在认知格局和过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综合人文和自然因素对工业空间格局的形成机制展开探讨。

2 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域概况

本文中,重点开发区域特指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所划定的重点开发(区县单元)为主体功能定位的区域,这些重点开发区单元在空间上集聚程度高,社会经济联系较为紧密。案例区福建沿海地区空间范围包括福州、厦门、漳州、泉州、莆田和宁德6个地级市,在主体功能区划中部分市辖区被合并,最终共计40个区县单元,其中23个区县为重点开发区,占57.5%,且空间上集中连片,是典型的重点开发区域(图 1)。该地北邻长三角城市群,南接珠三角城市群,与台湾省隔海相望,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地区之一[25]。该地以福建省44.5%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省79.7%的人口、81.3%的国内生产总值、83.6%的工业总产值以及94.6%的进出口贸易总额(2015年),是福建省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主要空间载体。

图 1 福建沿海地区县级行政区划及在福建省的位置 Fig.1 The Scope and Location of Coastal Area in Fujian Province
2.2 数据来源与行业分类

相关产业数据来源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04年、2008年、2013年)。由于2011年入选企业的规模门槛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调整到2000万,为了最大程度保证各年度选取的样本在“规模以上”标准一致性,本文采用工业品价格指数(工业中间投入价格指数)对年主营业务收入进行不变价处理(以2013年不变价格计算),分别舍去了2004年、2008年1170万元、1648万元以下的工业企业。产业分类以2002年标准为基础,参照相关学者的划分方法[15, 24],将工业分为四类,即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表 1)。自然要素数据来自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门户网站(http://www.resdc.cn);社会经济要素数据来自相关年份的《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福建产业竞争力年鉴》、《福建经济普查年鉴》、《福建统计年鉴》等及实际调研数据。

表 1 不同类型工业分类标准 Tab.1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for Different Types of Industries
2.3 研究方法

采用产业集聚程度的变化考察工业空间集聚与扩散过程,以微观企业数据为基础,Ellison和Glaeser[26]提出的产业集聚指数(EG指数)充分考虑了企业规模,有效地弥补了空间基尼系数的不足。假设整个区域某一产业的企业数为n,n个企业将该区域划分为m个地域单元(子区域),EG指数可以由以下公式算得:

(1)
(2)
(3)

式中:γi表示区域产业i的EG指数,ijk分别代表产业i、区域j、企业kGi 为空间基尼系数;Sij为子区域j产业i就业总人数占整个区域该产业就业总人数的比重;Xj为区域j就业总人数占整个区域就业总人数的比重;Xk为整个区域内产业i内企业 k的规模;Zk 为该企业占整个区域内产业i中各企业总规模的比重。本文根据EG指数的时序变化把产业集聚程度的变化趋势划分为递增型、U型、递减型和倒U型四大类。

3 工业空间格局的演变特征 3.1 区域工业发展水平大幅提升且空间差距逐步缩小

本文采用工业就业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即万人工业就业人数,表征地区工业发展水平和相对规模。以全国区县单元为背景值,根据数据结构,按照组间方差最大、组内方差最小原则,将万人工业就业人数分为5个等级,即工业就业人数大于2000人、900—2000人、500—900人、300—500人以及300人以下,分别代表工业发展的高水平、中高水平、中等水平、中低水平、低水平。采用变异系数刻画工业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27],2004年、2008年和2013年三个年度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92、0.58、0.44,可以看出2004—2013年间变异系数大幅度降低,这表明福建沿海地区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具体来看,2004年,高水平的区县仅3个,分别是莆田市辖区、厦门市辖区、晋江市,处于中高水平的区县有6个,而低水平的区县达到22个。到2013年,高水平的区县增加到9个,处于中高水平的区县增加到23个,而低水平的区县仅剩平和县、平潭县2个(图 2)。福建沿海地区大多数区县单元工业化发展大幅提升到了中高水平,由此导致整个区域工业化发展水平在空间上趋于均衡。

图 2 福建沿海地区工业发展水平 Fig.2 Industrial Development Level of Coastal Area in Fujian Province
3.2 工业空间形态从点轴模式向成熟的产业带结构演进

2004年,福建沿海地区工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点轴式空间结构。工业就业人口主要集中在泉州、厦门和福州,分别占区域工业就业总人口的39.6%、21.6%、21.4%,三市合计以44.7%的面积承载了区域82.5%的工业就业,泉州、厦门和福州在空间上形成了3个产业核心。从区县工业发展水平来看,2004年万人工业就业人数超过1500人的区县有厦门市辖区、晋江市、石狮市、泉州市辖区、福州市市辖区。另外,宁德市辖区、莆田市辖区和漳州市辖区产业规模相对较小但增长速度高于3个产业核心城市。福建沿海地区地形大多以山地为主,交通基础设施有一定的发展但还够不完善,贯通的高速公路仅有福州至厦门。因此相对落后的交通网络导致城市之间人流和物流的规模较小,产业总体联系不强,核心城市向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较小。

2004—2013年间,福建沿海高速公路大规模建设以及福厦快速铁路等开通,交通便捷程度显著提升,为城市间产业联系奠定了基础。随着区域工业化的推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园区数量增加2倍,在三大产业中心产业扩散的同时,其他城市的产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张。据统计,10年间,泉州、厦门和福州三大产业中心城市工业就业占比均呈降低趋势,分别下降了1.3%、5.4%、3.5%,而位于边缘区的宁德、莆田和漳州工业占比分别增加了4.5%、1.2%、4.3%。从地区工业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来看,2013年临海的22个区县中,除了漳浦县、平潭县和霞浦县,其余19个县都达到了工业发展中高水平。以沿海综合性交通走廊为骨架,以福州和厦漳泉城市群为核心,福建沿海地区已形成了一条较为成熟的临海工业产业带(图 3)。

图 3 福建沿海地区产业空间形态发育过程示意图 Fig.3 Development Process of Industrial Spatial Form of Coastal Area in Fujian Province
3.3 区域产业空间分工表现出显著的同质化特征

以全国为背景值,采用区位商指数[28]测算出各区县的主导产业类型。结果表明,40个区县单元中有29个区县的主导产业都为劳动密集型产业、4个为资源密集型产业、1个为资本密集型产业、5个为技术密集型产业。从细分行业看,大多数区县的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农副食品加工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家具制造业以及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食品制造业区位商大于1的区县单元有24个,占区县总量的60%;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区位商大于1的区县单元有26个,占65%。

聚焦福州和厦门两个核心城市的产业分工,由于两个城市综合发展实力和发展阶段相似,同时两个城市历来缺乏紧密的联系,因此产业同构现象在两个城市间表现得较为明显。利用实际调研获取的工业园区有关信息,对福州11个、厦门6个重点工业园区主导行业的梳理,发现电子信息和汽车、机械制造业在两城市超过50%的园区中都被定为了主导产业。城市间产业趋同一定程度上削弱两地的比较优势、损失规模经济效益、阻碍城市间经济合作。从两市近期产业规划来看,所涉及到的产业发展类型、重点投资项目仍然有许多雷同。

4 不同类型行业的空间集疏差异

工业空间格局是不同类型行业在空间组织过程中集聚力与扩散力综合作用下达到平衡的结果。福建沿海地区各行业就业规模差异极大,而就业规模较小的行业的空间集疏过程对区域工业空间结构影响比较微弱,如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烟草制品业的产业比重分别仅为0.07%、0.04%。因而,本研究重点考察产业比重(2013年)超过1%的行业,最终确定出了20个行业,产业比重合计94.4% (表 2)。

表 2 福建沿海地区主要行业集聚度及变化类型 Tab.2 Spatial Agglomeration and Types of Changes in Major Industries of Coastal Area in Fujian Province
4.1 四大类产业集聚程度差异

产业集聚度由技术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劳动密集型产业依次降低。技术密集型产业集聚度最高,EG指数高达0.115,显著大于0.05,处于高度集聚的水平,主要集中在福州市和厦门市;其次是资源密集型产业,该产业比重仅2.4%,集中分布在地区外围的山区;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EG指数分别为0.013、0.005,属于低集聚水平。从四大类型产业集聚度变化来看,2004—2013年各类产业都表现出不同程度扩散趋势,资源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扩散最显著,EG指数分别降低0.025、0.013;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扩散趋势不明显,劳动密集型产业原本空间分布就极为分散,各区县基本保持相当的增长速度发展,而技术密集型产业集中在福州和厦门的发展格局没有显著变化。

4.2 细分行业的产业集聚度比较

福建沿海地区行业间产业集聚程度差异极大,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集聚程度最高,2013年EG指数达0.224,而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集聚程度最低,EG指数仅0.007,远远低于前者。总体来看,大多行业集聚程度较高,EG指数超过0.05的行业有12个,其中有8个行业超过0.07,属于高度集聚水平,分别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家具制造业。这些行业的产业比重合计55.5%,占据区域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形成了不同规模的产业集群。另外,有8个行业的EG指数小于0.05,属于较低水平集聚,大部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4.3 产业空间集疏类型

2004—2013年,不同行业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化集疏特征。20个主要行业中10个属于集聚类、10个属于扩散类。集聚类中6个行业表现出持续集聚的趋势,分别是纺织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其中主要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有4个行业表现出先扩散再集聚的趋势,分别是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扩散类产业中,有4个表现为持续扩散趋势,分别是通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有6个行业表现出先集聚再扩散的特征,分别是造纸业、家具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文体美制造业、黑色金属加工、交通设备制造业,可以发现,资本密集型产业均表现出扩散趋势。

5 工业空间格局演变机制的综合分析

工业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机制较为复杂,受到众多因素共同作用[29]。重点开发区域作为人地关系作用较为强烈的一类地域系统,工业空间格局演变以及产业集疏过程受到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共同作用。因此,本文综合自然与人文因素,结合区域发展实际,聚焦关键因素,着重考察地形特征和生态可占性、资源环境承载力、地区经济技术水平、临港区位和交通条件、区域发展战略以及产业政策等五类因素对福建沿海地区工业空间格局变化的作用机制(图 4)。

图 4 工业空间格局演化机制的综合分析框架 Fig.4 Comprehensive Analysis Framework for the Evolutionary Mechanism of Industrial Spatial Pattern
5.1 地形特征和生态可占性是“内陆—沿海”型产业空间形态的根本基础

福建沿海地区特殊的地貌特征决定了主要交通干线的走向以及工业轴带发展的基本轮廓。区域地形的基本特征是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内陆主要以山地地貌为主,土地资源匮乏,开发难度较大。沿海地区海拔较低,以平原、丘陵为主,福建的漳州平原、福州平原、兴化平原和泉州平原四大平原都位于这条狭长的海岸带上,合计占区域总面积的18.2%,孕育了福州、莆田、泉州、漳州和厦门等主要工业基地。

生态可占性“内陆—沿海”的空间格局成为了工业发展区位选择的基本指引。生态可占性对经济活动具有较强的约束性[2]。根据生态重要性、生态系统脆弱性以及综合而成的生态保护等级评价结果显示(图 5),生态重要性和生态系统脆弱性具有相似的“内陆—沿海”型空间格局[30],最终表现为生态保护高等级的16区县主要位于山区,而低等级保护区县全部位于沿海地区。将生态保护等级的评价结果与2013年工业就业人口规模进行交叉分析,结果显示,占地面积为24.5%的低等级保护区县工业就业规模所占比重达61.8%;占地面积为26.5%的中等级保护区县工业就业规模占21.5%;而占地面积为46.6%的高等级保护区县工业就业规模仅占13.6%。

图 5 福建沿海地区生态保护等级评价结果 Fig.5 Evaluation Results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Level of Coastal Area in Fujian Province
5.2 资源环境承载力为产业差异化选址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福建全省资源环境承载力格局中,沿海地区的优势突出且特色鲜明,国土空间对不同开发保护活动的承载力差异显著,本文着重水土资源承载力要素分析。首先,该区域土地资源相对丰富。从土地类型的数量结构来看,该区域山地占30.1%、丘陵占33.1%、台地占13.5%、平原18.2%、滩涂5.1%。除了平原可以充分利用之外,台地是沿海一带特有的土地类型,虽农业发展条件较差,但因其地势平缓、风化层深厚、基础稳定,有利于基础设施和工业项目建设。丘陵地区的部分低山缓坡虽开发成本相对较高,但也可作为城镇用地和工业用地。另外滩涂面积广阔,近年来在滩涂上开展了大规模填海造地,用于工业用地。将2009年福建沿海地区重点开发区与珠三角城市群优化开发区的国土开发强度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福建沿海地区开发强度为9.8%,远低于珠三角城市群(21.5%)[1]

丰富的水资源为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第一,该地区年均降水量在1000—2000 mm之间,降雨量充沛;其次,此区域拥有闽江、九龙江、晋江、交溪、汀江等多条河流的入海口,区外来水量大,为地区食品、酒饮、纺织业等高耗水型工业提供了大量水资源;第三,海水也可供部分工业使用,如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这些产业纷纷布局在海岸带上。另外,福建沿海地区环境容量较大,位于河流下游出海口地区,发展污水排放量较大的产业对其他区域产生的影响较小;相对于淡水,受洋流运动的影响,海水的纳污能力强,为一些污染程度高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临海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5.3 经济技术发展水平是产业空间结构演变的主要驱动力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工业产业结构的影响显著。钱纳里模式是国际上判断产业结构演变最为通用的依据。2004年福建沿海地区人均GDP为22086元,折算成美元大致为2671美元,2013年人均GDP为67020,折算成美元大致为11078美元,按照调整后的标准[31],2004年该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标准:1410—2820美元),2013年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标准:6909—13111美元),因此,2004— 2013年福建沿海地区经历工业化中期阶段,该阶段的特征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大规模发展,这一特征与福建沿海地区工业结构的演变趋势高度契合。

外向型经济促进了福建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而对技术密集型的推动作用逐渐降低。本文从规模以上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中工业总产值的行业结构展开分析,2013年外商企业工业总产值在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比重分别为1.8%、47.3%、24.2%和25.0%,可见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比将近一半,其次是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细分行业中前三位分别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占比分别为18.7%、11.3%、6.6%;从变化趋势来看,2004—2013年间,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占比分别增加5.8%、6.7%,而资源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则分别降低1.7%、9.5% (图 6)。

图 6 福建沿海地区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的行业分布及变化 Fig.6 Industry Distribution of Foreign, 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 Investment Companies

劳动力成本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区位选择具有显著影响。各区县工资水平呈现出较大差异,2004年工资水平最高的是厦门市辖区,为20539元,而工资水平最低的漳浦县仅8988元。总体上,工资水平较高的区县主要是福州—宁德南部以及厦门—泉州地区。2013年工资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更加明显,长乐市、厦门市辖区、福州市辖区、平潭县处于高水平,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均超过50000元,较高水平的区县主要也分布在厦门周边和福州市,较低水平的区县主要分布在内陆山区和离市辖区较远的区县。根据各区县的工业结构特征,可以看出,低劳动力成本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主要包括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纺织服装产业,比如泉州市辖区、石狮市和晋江市的服装产业和制鞋业规模庞大,很大一部分原因得益于地区劳动成本相对较低。

科技创新能力的空间差异能较好地解释技术密集型产业空间布局。从科技创新投入、产出以及成果转化的视角对福建沿海地区6个地级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厦门市和福州市科技创新能力显著高于其他4个地级市。福州市和厦门市R & D经费占区域比重分别为29.4%、32.0%;发明专利拥有量合计占地区77%,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合计占地区84.1%。厦门和福州市构成该地区两个创新中心,根据创新理论中创新活动的空间选择以及创新成果转化的空间指向,高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倾向于布局在智力资源丰富、创新环境优良的区域,由此促使区域技术密集型产业高度集聚的发展态势。

5.4 临港开发和交通条件改善是产业空间集疏的重要原因

交通可达性的提升会降低运输成本,从而扩大经济活动要素流动的范围和频率[32]。对福建沿海地区影响较大主要是陆路交通的发展和港口的开发利用。2004—2013年福建沿海地区公路密度从7051 km/万km2增加到12041 km/万km2,其中高速公路密度由135 km/万km2增加到476 km/万km2。目前,福建沿海地区已形成了一条综合交通走廊:连江—福州—福清—莆田—惠安—泉州—南安—晋江—厦门—漳州—漳浦。福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同时也适宜多种经济作物生长。交通网络的完善激活了边远地区自然生态资源的经济价值。促进造纸业,家具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空间扩散。

福建沿海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海岸线总长3324 km,可用于建港的深水岸线长190 km。在经济全球化以及重化工业空间布局调整的影响下,福建充分开发港口资源,从四大港口的运输规模增长趋势来看,与2004年相比,2013年厦门港、泉州港、湄州湾港、福州港的货物吞吐量分别增长了2.3倍、2.5倍、2.4倍、1.1倍(图 7)。由于石化、钢铁等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原材料主要依赖于区外以及环境污染问题,因此这些产业越来越倾向于向临海地区集聚。近年来,福建临港工业发展迅速,2013年重化工业的比重高达60%以上,其中以石化工业的比重最高。在区域竞争的背景下,由于缺乏前期的整体规划,地区之间各自为战的现象较为严重,出现低层次重复性的港口建设,导致区域分工不清晰,表现出明显的产业同构现象;临港工业企业的分散布局,较好地解释了资本密集型产业总体上呈现出低程度集聚并有进一步扩散的趋势。

图 7 四大港口货物吞吐量变化 Fig.7 Changes in Cargo Handling Capacity of the Four Major Ports
5.5 区域发展战略与产业政策直接指引着工业空间发展格局

政策引导和规划调控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可以从不同尺度影响区域产业空间格局。已有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政策制度仍是影响中国产业区位的重要因素,对工业的集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3]

(1) 沿海发展战略的带动作用。2004年福建省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上正式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构想,2006年上升为国家战略,旨在重点发展福、厦、漳、泉、等中心城市,进而通过交通发展轴带动全省发展。此后,福建沿海地区充分发挥了作为两岸三地和两个三角洲联结点的区位优势,加快了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对接、市场对接、基础设施对接,有效地吸引了人才、资本、信息和产业等生产要素,实现了资源更优的配置,有效带动了工业持续发展。同时,积极发挥了对台优势,承接了大量来自台湾的产业转移。

(2) 区域产业结构政策直接作用于工业发展方向。跨入21世纪,考虑到福建沿海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而把工业化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攻方向。从“十五”到“十二五”,福建省始终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三大主导产业作为工业发展迈向高端的抓手,旨在促进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环节延伸。其次,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也是福建产业发展的重要着力方向。这些优势行业全部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主要包括纺织服装、鞋业、建材工业、冶金工业、林产工业、食品工业。

(3) 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直接影响着产业空间形态和产业空间分工。“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福建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产业专项规划等都包含了工业空间布局的内容。临港工业是政府主导下福建产业空间调整的重大方向,重点建设装备制造业基地、大型石化基地、船舶修造集中区。另外,政府部门对大多数行业的布局也有具体的空间指引。比如,电子信息产业方面重点打造福州和厦门国家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纺织服装产业重点打造湄洲湾大型粘胶纤维中心,建设晋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做大做强泉州、长乐等纺织产业集群;冶金行业方面重点推进罗源湾、漳州等不锈钢项目。

6 结论与讨论

重点开发区域是我国未来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而优化工业空间格局则是落实重点开发区域功能定位的必要内容。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以福建沿海地区代表的重点开发区域工业发展水平大幅提升且空间差异逐渐缩小,工业空间形态呈现出从点轴模式向成熟的产业带结构演进,产业空间分工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同质性特征;不同类型行业的空间集疏过程呈现出显著差异,技术密集型产业集聚程度最高,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空间上最为分散,空间集疏类型上,技术密集型产业呈现出显著的持续集聚趋势,而资本密集型产业表现为持续扩散趋势;影响机制方面,地形特征和生态可占性对产业空间形态具有基础性作用,较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工业规模持续扩张和差异化选址提供了有力支撑。各地区经济技术因素是产业空间结构演变的重要驱动力,临港区位和交通可达性对相关企业在空间上趋向集聚的再选址决策影响显著,而当地经济发展战略以及产业结构与产业空间优化政策成为微观上企业空间调整、宏观上工业结构演变的重要外因。

在国家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开展重点开发区域工业空间格局演变与空间集疏过程的研究,对此类型功能区未来工业结构调整与工业空间布局优化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有待于未来进一步探讨。首先是充分利用微观工业企业数据的地址信息,从更小的空间尺度揭示工业空间布局的规律;其次,更加深入探讨工业空间结构与地域功能的相互作用机制,弥补地域功能的生成机制;第三,对于影响机制的阐释,还需要进一步搜集更加系统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数据,力求采用定量方法揭示各变量的影响方向和强度差异。

注释:

① 由于篇幅有限,相关工业园区数据查阅可与作者联系。

参考文献
[1]
Fan J, Wang Y, Wang C, et al. Reshaping the sustainable geographical pattern:A major function zoning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China[J]. Earth's Future, 2019, 7(1): 25-42. DOI:10.1029/2018EF001077
[2]
盛科荣, 樊杰. 地域功能的生成机理: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的解析[J]. 经济地理, 2018, 38(5): 11-19. [Sheng Kerong, Fan Jie.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regional function:An analys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an-earth areal system[J]. Economic Geography, 2018, 38(5): 11-19.]
[3]
张晓平, 孙磊. 北京市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化及影响因子分析[J]. 地理学报, 2012, 67(10): 1308-1316. [Zhang Xiaoping, Sun Lei. Manufacture restructuring and main determinants in Beijing metropolitan area[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2, 67(10): 1308-1316. DOI:10.11821/xb201210002]
[4]
梁育填, 樊杰, 韩晓旭, 等. 重点开发区域产业集聚的机理分析——以广西梧州市为例[J]. 经济地理, 2010, 30(12): 2023-2029. [Liang Yutian, Fan jie, Han Xiaoxu, et al. Mechanism study of agglomeration of development-prioritized region:A case study of Wuzhou city of Guangxi province[J]. Economic Geography, 2010, 30(12): 2023-2029.]
[5]
Drucker J. An evaluation of competitiv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regional manufacturing employment change[J]. Regional Studies, 2015, 49(9): 1481-1496. DOI:10.1080/00343404.2013.837874
[6]
姜四清. 我国中西部老工业基地产业衰退地域评价方法和特征研究[J]. 人文地理, 2010, 25(3): 105-108, 33. [Jiang Siqing. Evaluation of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recession areas in the middle and west China[J]. Human Geography, 2010, 25(3): 105-108, 33. DOI:10.3969/j.issn.1003-2398.2010.03.020]
[7]
陈昆仑, 郭宇琪, 刘小琼, 等. 长江经济带工业废水排放的时空格局演化及驱动因素[J]. 地理科学, 2017, 37(11): 1668-1677. [Chen Kunlun, Guo Yuqi, Liu Xiaoqiogn, et al. Spatial-temporal pattern and driving factors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 discharge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zone[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7, 37(11): 1668-1677.]
[8]
贺灿飞, 潘峰华. 产业地理集中、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测量与辨识[J]. 地理科学进展, 2007, 26(2): 1-13. [He Canfei, Pan Fenghua. Geographical concentration and agglomeration of industries:Measurement and identification[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07, 26(2): 1-13. DOI:10.3969/j.issn.1007-6301.2007.02.001]
[9]
Henderson J. Marshall's scale economies[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03, 53(1): 1-28. DOI:10.1016/S0094-1190(02)00505-3
[10]
Drucker J, Feser E.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agglomeration economies:An analysis of productivity in thre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2012, 42(1): 1-14.
[11]
Krugman P. First nature, second nature and metropolitan location[J].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1993, 33(2): 129-144. DOI:10.1111/j.1467-9787.1993.tb00217.x
[12]
Yeung H W, Coe N. Toward a dynamic theory of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J]. Economic Geography, 2015, 91(1): 29-58. DOI:10.1111/ecge.12063
[13]
胡伟, 张玉杰. 中国工业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变[J]. 经济地理, 2015, 35(7): 105-112. [Hu Wei, Zhang Yujie. The spatial pattern evolution of China's industrial development[J]. Economic Geography, 2015, 35(7): 105-112.]
[14]
罗胤晨, 谷人旭. 1980-2011年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格局及其演变趋势[J]. 经济地理, 2014, 34(7): 82-89. [Luo Yichen, Gu Renxu. The spatial agglomeration pattern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from 1980 to 2011 and its evolution trend[J]. Economic Geography, 2014, 34(7): 82-89.]
[15]
刘锦, 田银生.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的珠三角城市群产业-人口-空间交互影响机理[J].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12): 1653-1662. [Liu Jin, Tian Yinsheng. Mutual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industrypopulation-space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development[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8, 37(12): 1653-1662.]
[16]
王俊松. 长三角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J]. 地理研究, 2014, 33(12): 2312-2324. [Wang Junsong. Evolution of spatial patter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n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4, 33(12): 2312-2324.]
[17]
李国平, 张杰斐. 京津冀制造业空间格局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1): 90-96. [Li Guoping, Zhang Jiefei. The features of the changes in the geographical pattern of manufacturing sector in Jing-Jin-Ji region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se changes[J]. Nankai Journal (Philosophy, Literature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5(1): 90-96.]
[18]
陈小晔, 孙斌栋. 上海都市区制造业就业格局的演化及影响因素[J]. 人文地理, 2017, 32(4): 95-101. [Chen Xiaoye, Sun Bindong. Spatial structure and determinants of manufacturing employments in Shanghai metropolitan area[J]. Human Geography, 2017, 32(4): 95-101.]
[19]
丁俊, 王开泳. 珠三角城市群工业生产空间的时空演化及驱动机制[J]. 地理研究, 2018, 37(1): 53-66. [Ding Jun, Wang Kaiyong.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space and its driving mechanisms in Pearl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8, 37(1): 53-66.]
[20]
金煜, 陈钊, 陆铭. 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J]. 经济研究, 2006(4): 79-89. [Jin Yu, Chen Zhao, Lu Ming. Regional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n China:Economic geography, new economic geography and economic policy[J].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06(4): 79-89.]
[21]
张杰, 唐根年. 浙江省制造业空间分异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科学, 2018, 38(7): 1107-1117. [Zhang Jie, Tang Gennian.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patter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Zhejiang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8, 38(7): 1107-1117.]
[22]
贺灿飞. 区域产业发展演化:路径依赖还是路径创造?[J]. 地理研究, 2018, 37(7): 1253-1267. [He Canfei. Region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Path dependence or path creation?[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8, 37(7): 1253-1267.]
[23]
Zhang X, Kloosterman R C. Connecting the 'workshop of the world':Intra- and extra-service networks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city-region[J]. Regional Studies, 2016, 50(6): 1069-1081. DOI:10.1080/00343404.2014.962492
[24]
李汉青, 袁文, 马明清, 等. 珠三角制造业集聚特征及基于增量的演变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9): 1291-1302. [Li Hanqing, Yuan Wen, Ma Mingqing, et 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gglomer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and evolution based on growth data[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8, 37(9): 1291-1302.]
[25]
樊杰, 陈东, 孙威, 等. 海西从沿海发展低谷地区迈入国家重点开发区域的战略重点选择[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0, 25(6): 612-620. [Fan Jie, Chen Dong, Sun Wei, et al. Strategic key-point selection of Haixi from poorly developed region in coastal area into national key development region[J].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10, 25(6): 612-620. DOI:10.3969/j.issn.1000-3045.2010.06.006]
[26]
Ellison G, Glaeser E L.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n U.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A dartboard approach[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1994, 105(5): 889-927.
[27]
刘汉初, 卢明华, 刘成. 山西省县域人口半城市化的空间格局研究[J]. 经济地理, 2015, 35(1): 21-28. [Liu Hanchu, Lu Minghua, Liu Cheng. The spatial pattern of the county population peri-urbanization in Shanxi province[J]. Economic Geography, 2015, 35(1): 21-28.]
[28]
陈彦光. 城市和区域产业发展分析的增长商测度[J]. 人文地理, 2017, 32(4): 86-94. [Chen Yanguang. An analytical method of growth quotients for understand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J]. Human Geography, 2017, 32(4): 86-94. DOI:10.3969/j.issn.1674-3237.2017.04.010]
[29]
张文忠, 等. 产业发展和规划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 45-55. [Zhang Wenzhong, et al.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9: 45-55.]
[30]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全国及各地区主体功能区规划[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5: 150-152.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National and Regional Planning of Major Function Oriented Zoning[M]. Beiji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15: 150-152.]
[31]
Qi Y, Yang Y, Jin 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ge and its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A prefectural-level analysis[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3, 23(2): 297-314. DOI:10.1007/s11442-013-1011-0
[32]
Jiao J, Wang J, Jin F, et al. Impacts on accessibility of China's present and future HSR network[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2014, 40: 123-132. DOI:10.1016/j.jtrangeo.2014.07.004
[33]
He C F, Pan F H, Chen T M. Research progress of industrial geography in China[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6, 26(8): 1057-1066. DOI:10.1007/s11442-016-1315-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