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人文地理  2019, Vol. 34 Issue (6): 35-44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9.06.005
0

引用本文  

王兴中, 常芳. 公正价值理念下中国文化地理学的使命——文化地理学的价值“阶乘”观[J]. 人文地理, 2019, 34(6): 35-44.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9.06.005.
WANG Xing-zhong, CHANG Fang. THE MISSION OF CHINESE CULTURAL GEOGRAPHY BASED ON THE JUSTICE VALUES: THE VALUE "FACTORIAL" VIEW OF CULTURAL GEOGRAPHY[J]. Human Geography, 2019, 34(6): 35-44.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9.06.005.

作者简介

王兴中(1948—), 男, 陕西西安人,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人文地理学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与规划、旅游景观空间结构与规划等。E-mail:Xzwang313@aliyun.com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9-02-27
修订日期:2019-07-15
公正价值理念下中国文化地理学的使命——文化地理学的价值“阶乘”观
王兴中 , 常芳     
西安外国语大学 人文地理研究所, 西安 710128
提   要:本文系统地提出了后工业化阶段文化地理学应转向探讨文化区社会价值水平及其文明建构使命的观点。其理念可以称为文化地理学的价值“阶乘”观。首先,以社会科学的社会发展阶段与社会价值演进关系的立论出发,指出了空间社会价值耦合取向与构建社会空间文明的学科方向;第二,以哲学质性研究的推理出发,首次论述了哲学价值观下的文化地理学质性研究理念使命;第三,从哲学方法论与知识观角度,系统论证了文化地理学对文化空间文明的质性探讨。最后,以讨论的形式,提出文化地理学的哲学质性研究的学理与理论指向。
关键词文化地理学    学科使命    价值观时代    社会文明建设    
THE MISSION OF CHINESE CULTURAL GEOGRAPHY BASED ON THE JUSTICE VALUES: THE VALUE "FACTORIAL" VIEW OF CULTURAL GEOGRAPHY
WANG Xing-zhong , CHANG F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Human Geography, 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Xi'an 710128,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puts forward the view that cultural geography in the post-industrialization stage should turn to the level of social value and the mission of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cultural areas. Its idea can be called the value "factorial" view of cultural geography. First of all,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stage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value in social science,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coupling orientation of spatial social value and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regional social civilization after the society enters the "mass consumption stage". Secondly, based on the reasoning of philosophical qualitative research, this paper discusses for the first time the orientation of the study on the quality of cultural geography under philosophical values, including the orientation of philosophical methods and the value orientation and value content of corresponding cultural geography research. Third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ical methodology and knowledge view,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demonstrates the value of cultural space under values and the mission of cultural geography in the structure of civiliz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qualitative discussion of cultural geography on cultural space civilization, which involves the value identification of cultural areas under the mode of behavior and the civilized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district structure. Finally, in the form of discuss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hilosophical qualitative study of cultural geography, which should first confirm the cl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istence culture of cultural area and the identity of civilization, establish the theoretical and existing view of the phenomenon of cultural geography to civilization cognition, and discuss the concept of spatial quality construction of value culture justice.
Key words: cultural geography    subject mission    values era    soci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1 引言 1.1 社会发展进入到社会价值时代

工业化发展时期对于社会阶段的划分,学术界共识于经济学家罗斯托(Rostow W W)“序列模型”的观点。他将经济持续发展带来社会经济特征划分为:传统社会、起步、起飞、持续发展、大众消费与追求生活质量阶段[1]。也就是说“大众消费”时期起始的后工业化阶段就是构建社会普世价值时代。(新)公共管理学的学理认为,后工业化时期政府侧供给由创造“公共价值”过渡到创造“社会价值”的角色[2]。其实质是向提高“生活质量”及其“幸福感生活质量”价值的转变。

当然,处于后工业化时代的一些学者还提出了“后人类主义”时期的观点[3]。即重建人类与人工智能创造的非人类“混合实体”(hybrid entities)的人类文化生态空间[4]

1.2 社会进程与社会空间价值取向 1.2.1 时代的社会公正价值

社会公正价值的表述,学术界公认源自处于后工业阶段的政治哲学《正义论》论著。该著作揭示有关地理概念下“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即社会平等、自由与公正的关系随社会发展其张力发生变化。三者“张力”下的平衡是社会发展的阶段过程,随社会发展,社会“平等”张力向“自由”张力靠近,社会就有“平等公正”向“平等与自由结合的公正”发展。前者的公平(公正)的理念是构建社会的基本结构[5]。后者则揭示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人本社会的公正原理及其文化的文明价值内涵。当然,有别于发达国家从哲学角度提出的人格尊严的价值文明表述外,中国个别学者提出了构建社会价值用“仁”的“精神人文主义”的观点[6]。其弊端是没有普世的独立人格尊严的价值观社会根本构建不起来和谐的精神价值的“仁”。

1.2.2 社会发展阶段的社会价值演进机制

社会学与经济学的角度认为,社会发展阶段对收入与分配的影响构建了经济阶段与社会收入水平对应的“倒U形假设” [7, 8]。该假设认为起步阶段收入分配相对平均,“共贫”是这个阶段的社会与空间特征;起飞阶段的一系列经济特点决定了收入差距会迅速拉大,出现社会“极化”现象[9];到持续发展以及其后的各阶段收入差距会逐渐缩小,进入“共富阶段”;该假设提出的经济发展与阶段对收入起到了决定性控制作用[10]。在该控制下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势必逐渐形成了不同阶段的“社会(阶层)结构”及其对应的价值性“社会机制”。

1.3 社会发展与区域文明 1.3.1 区域社会价值发展的社会文明测试

(1)社会生活质量属性与社会发展水平测试生活质量是社会追求的人本最高目标。它是反映社会支撑人们生活行为普世需求的“自由、自主、机会与平等”的构成方面及其水平。对生活质量的关注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因此,生活空间质量也是社会生活空间质量。早在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初期,学术界就将其单独作为社会发展的指标内容[11]。随着探讨的不断深入,产生了不同发展水平国家、不同学科的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界定生活质量的内涵已经超越了物质“生活水平”与“福利水平”概念的范畴。其前期的概念研究聚焦于生活的客观条件,后期多关注人们对生活的社会价值方面的主观满意度[12, 13]

(2)社会价值发展测试的空间文化价值性

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对应的生活质量问题,因此该问题被赋予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价值特征。学术界研究聚焦于社会进程与对应生活质量人本需求的构成关系上,共识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生活质量逐渐由对物质要素、环境要素的耦合水平转入到对社会与文化要素的和谐水平上。生活质量的社会阶段发展测试理念观已从物质基础的“民生”方面转向社会行为文化的“民权”与“民生”价值方面。其社会属性正逐渐转化成生活行为方式的文化属性上,已成为界定生活质量水平与评价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

(3)文化价值普世性的空间文明测试

文化有多种涵义,中国文化地理学领军学者王恩涌认为“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其核心是价值观念” [14],因此,生活方式对应生活质量的行为文化属性可以测试社会价值属性。从生活质量的社会属性角度讲,生活行为及其文化的价值(空间)普世性才是测试空间文明的方向。它涉及两个方面:

其一,社会价值测度社会文明的水平。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有其对应的社会结构、社会机制的价值动力,以及对应的生活行为(方式)文化的价值(表 1)。生活行为(方式)文化价值体现对应阶段的区域或空间的文明水平。

表 1 社会阶段下社会机制与生活行为(普世)文化价值的驱动力 Tab.1 The Driving Force of Social Mechanism and Life Behavior (Universal) Cultural Value in the Social Stage

其二,普世性文化价值的空间文明测试。每个社会发展阶段有其对应的普世性行为文化价值,可以测试其发展阶段的文明水平。后工业化阶段的普世性行为文化价值是前几个发展阶段期盼的文明水平,也是社会工业化发展时期的终极性文明的测试标准。

1.3.2 构建社会价值的学科使命

(1)社会进程观下人文学科的历史担当人文学科中具有社会发展目标性研究的(新)公共管理学认为,本学科的学理应探讨每个社会发展阶段政府管理的导向与目标建构,提出相应的社会公平与空间公正的进化[2]。重在探讨为构建后工业化社会“社会价值”目标的管理原理。现在,发达国家的人文学科研究处于新公共管理学指出的“公共价值管理”并构建“社会价值”目标时代。中国社会阶段才开始涉及“新公共管理”学科阶段,学科还未做好研究“社会价值”建构的准备,势必很难提供社会阶段人们期盼的“人本性”生活方式需求价值理念。

(2)社会统筹发展观下区域学科的配合

为了体现社会进程下社会公平与对偶空间公正构建的新价值观观念及其在区域上耦合其配置的发展,发达国家区域学科形成了(新)区域主义发展观,中国区域科学也正在构建该发展观。该发展观的区域管理则以“行政公正”出发延伸对市民社会对偶价值体系构建的探讨;以统筹发展的思想为导向将区域价值与社会价值互为体现落实到区域统筹发展的理念中[15]

(3)区域同步发展观下人文地理学的价值观

擅长人(类行为)与地(域)构建区域和谐结构的人文地理学提出了“区域同步发展(观)” [16]的空间响应路径及其管理方向,以期望政府管理朝以“社会与空间”价值耦合方向并实现“生活质量”发展的公正价值目标管理方面,最终构建区域的社会生活空间幸福价值(认知感)目标体系。

1.4 构建社会空间文明的文化地理学的使命 1.4.1 区域文化价值解说与文明关系的认知自闭性

一般的区域文化的解说是以历史发展观思维定论的。由于区域文化的形成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是历史的文化过程,也是一个区域封闭的文化体系。他们往往不具备(社会发展观下的)社会价值的思维定势。因此对其历史文化价值的解释往往是从自身“局域”立场出发,以历史的文明解释现象出发,将文化等同于文明同语境下的价值体系[17]。现在中外知名人类与文化学者认为文化“它像人工制品一样体现了人类成就,在历史上选择并形成的传统思想,尤其是其所代表的价值是文化的核心;文化系统一方面可以看作是行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进一步行动的制约因素” [14]。文化与文明的价值关系只有站在不同“局域”的历史发展立场鉴别下,从文化区之间的文化特性对比下,才能解释出他们之间的文化差异,揭示文化的“价值”普世性。

1.4.2 文化地理学的时代使命

社会科学与区域学科构建社会及其区域发展理念,多从社会价值的角度探讨区域社会类型统筹或同步发展。中国知名学者认为,“文化区”与(构成文化区的空间单元)“地方”[18, 19]地域体系是文化地理学始终追索方向。它主要研究“文化差异如何影响这种关系” [14]。由于“价值是文化的核心”,文化差异的核心是社会价值的差异。从文化地域体系的文化区类型及其结构研究的角度,应把握社会价值差异的文化空间体现及其与区域文明的发展关系。

2 哲学价值观下的文化地理学质性研究指向

“哲学从终极的层面思考社会现实和整个世界” [20],对其研究称为“质性”研究[21],它是逻辑学下的理念,不是逻辑实证主义所谓的“定性”研究。现代文化地理学自创立以来以不同方法论围绕“文化区和地方的形成机制以及文化区和地方的尺度间转换”进行统合研究[18]。价值观下文化地理学质性研究指向,应瞄准文化区与地方构建“文明”结构及其“形成机制”动力系统的方向。

2.1 价值观下的文化地理学哲学方法

社会的公正价值与规律是社会发展普遍性观念与机制、是指明要构建的抽象社会结构、是认识论形而上学化的逻辑产物、是科学理念上讲的“普遍主义”知识观。随着后工业化社会的进程需要对价值观进行具体的概念解释与区域建构,再加上文化多元性融合趋势成为社会公正潮流,推动着“文化研究”只有从“局域”现象“地方性知识”(local knowledge)[22]的角度深入对“普遍主义”抽象概念进行具体文化现象“情境”(context)的价值“消解”[23]。对地域文化的空间单元(地点或场所)价值构成还尚需从“地点论”(location theory)角度进行要素解构[24]。对前者文化概念研究(文化学者)称其为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理念手段。对后者概念研究(地理学者)又称其为反现实主义(antirealism)理念手段。他们都是对“普遍主义”解说逻辑的反思。他们所持的理念都是用人本主义思想结合结构主义思想综合表达解释文化与文化空间不同于“普遍主义”的抽象解释观。它认为空间是社会与文化建构的,对他们的解释是由一系列社会价值、文化标准与解释者认知水平构成。因此现实主义的(实证主义思维)解释“个案”形成的“原则”不能解释所有的生活空间价值现象,必须重视对所有文化现象及其文化空间进行准确性研究[25]。综上,随着价值时代的推进,不同研究的理念手段是不断对文化与空间价值逐渐深入认识的替代结果,由强调“现实”建构的逻辑实证方法深入到“社会转向”与“文化转向”(空间)的人本与结构主义融合的思想方法[12]

2.2 “普遍主义”知识观下文化地理学的社会价值指向

从文化的核心本质即价值观上讲,在社会发展阶段必有一定的社会结构,社会结构可以通过社群阶层结构体现出来。不同人群有其现实共约的生活(方式)行为,并形成社会行为文化。行为文化作用于空间的(客观与主观认知性)景观形式构建了“地方”性“生态文化区”。不同阶层的地方性文化生态区组合成文化生态区体系。因此文化生态区是体现阶层生活行为质量的产物。生活行为的生态文化类型揭示社会价值性水平,其水平能体现社会发展阶段的文明程度。

2.2.1 文化区地域结构构建的“生态”性“文化生命体”机制

从文化地理学“科学树”角度的分析,中国大陆主要文化地理学研究者在不同尺度文化区转换的领域研究较薄弱[26]。还没有全面过渡到较高层次的哲学方法论转换(尺度)透视研究阶段,也没有系统提出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国内外有名望的学者虽然对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文化各持见解[27],对文化区结构、空间演化及其尺度转换性结构提出了许多质性研究表述,但究其文化类型落地的空间景观性无外乎是文化构建的“地方”与“文化类型区“体系的观点都有认同。随着不同哲学方法论对文化地理学空间透视水平的沿伸,揭示出由地方构建的文化区是一个随社会发展能够演化的逻辑实证“环境系统”,之后又进一步揭示出该环境系统表象是一个人类文化“生态系统”、内在又是一个人文社会文化“生态系统”。前一个“环境系统”是由空间“景观”要素推动演化的,中一个人类“生态系统”是由地域文化体系推动的,后一个社会“文化系统”是社会价值体系推动的。也就是说,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文化区是一个“生态”性的“生命体”。最终文化区空间“生命体”的本体推动力是社会价值。

由于文化地理学关注的是人与地关系中涉及空间上社会—文化的哲学问题[28]。因此,就需要用社会—文化学科涉及的哲学的质性去表述。好在国内外著名人文地理学者对此均有较为一致的观点,趋于一致的认同在于:哲学方法论之别在于透视事物的“认识论”层次、在于提供解构该层次的方法、在于该方法不可逾越底线的“本体论”。文化地理学多涉及“经验(认识论)分析型”的逻辑—实证主义方法论、“历史事物(人本认知—人文动因)解释型”的现象学与存在主义方法论、“(对实际存在主客观现象的)判识—(推理潜在动力)结构型”的唯实论与后结构主义方法论。前者方法论及其本体论之底线就是一种对“文化区”事实陈述的证实;中者方法论及其本体论之底线强调“文化区”人本属性及其主观功能存在性;后者方法论及其本体论之底线涉及对“文化区”内在(动力)空间结构的理论建构[29-31]

由上,文化地理学研究也可以这样表述,研究地方文化生态区及其区域生态区体系及其动力系统。依次引用不同哲学方法论会逐渐深入探讨文化地理学的角度讲,从逻辑实证主义思想导向探讨该学科称为现代文化地理学;从人本主义思想角度探讨称为后文化地理学,从结构主义角度探讨称为(后)结构主义文化地理学。这些“普遍主义”知识观下的研究可以揭示文化生态体系的现象单元、存有体系及其建构生态文化体系的空间价值结构。

2.2.2 逻辑实证思想下现代文化地理学对价值本体的不可解构性

逻辑实证主义认识论可以探求文化区地理空间是一个由环境、社会与人构建的物化景观性的功能动态系统(图 1)。其方法论可以揭示文化区是由不同地点景观类型构建的文化景观生态体系,及其景观区域类型消长的空间生态要素机制(图 2)。其本体论不涉及“社会价值”层面。

图 1 景观论下景观文化生态区现象的逻辑实证类型存有 Fig.1 The Logical Empirical Types of the Phenomenon of Landscape Cultural Ecological Zone under Landscape Theory
图 2 逻辑实证主义下景观文化生态区现象、存有的三元景观动力结构 Fig.2 Landscape Cultural Ecological Zone Phenomenon and Existing Three-way Landscape Dynamic Structure under Logical Positivism
2.2.3 人本主义思想下后文化地理学的价值指向

(1)人本主义下文化地理学

随着发达国家相继社会进入到倡导价值的后工业化社会,哲学思想导向下的文化区人本认知价值的思想认为:文化地理学的“人本主义思想和结构主义思想对空间的价值评判力量胜于实证主义”。人本主义可以感知的空间(现象学)意义与认知的现象(存在主义)人文动因及其重要性。这就进一步为结构主义所预示(空间价值建构)的动力(结构性)机制是存在的[24]。所以,人本主义思想下的文化地理学可以严谨地分析人文动因如何在这些机制所关联的(文化生态区)空间内营造价值世界。

(2)现象学与存在主义下文化地理学

人本主义文化地理学重在用“现象学”与“存在主义”的认识论方法揭示景观文化生态区客观表层下能微观认知到的特有社会现象与存有的文化空间(功能)形式(或体系)(图 3),及其透视潜于文化生态区空间并推动人本社会发展的“文化意义系统”。该意义系统的内核是“价值”[32]图 4)。该认知论方法的本体论涉及不到构建意义系统的价值结构。

图 3 人本主义下文化生态区的现象与存有的社会“质性”类型结构 Fig.3 The Phenomenon of Cultural Ecological Zones and the Social "Quality" Type Structure of Existence under Humanism
图 4 人本主义下文化生态区的“质性”类型结构的社会公平与空间公正动力结构 Fig.4 Social Equity and Spatial Justice Dynamic Structure of the Type Structure of Cultural Ecological Zone under Humanism
2.2.4 (后)结构主义思想下文化地理学价值指向

结构主义认识论通过推理可以建构具有推动文化生态区的文化发展的“理论结构”,进而把握文化价值发展去建构人本性文化空间[33]。“结构主义社会人类学”的这种概念支撑了文化地理学的兴起,进入探讨生态文化(区)结构及其演化的公正存在性。这样“文化生态区”文化发展理论构建了后结构主义文化地理的理论框架。预示着该学科应该由现在文化意义性评判的方向逐渐向文化价值空间建构方向上发展(图 5[34]。哲学意义上的“结构主义”文化地理学应以“意义在于结构”[35]的透视角度来解释并建构文化区域的潜在的(文化价值生态)动力系统。强调从景观表层结构探讨深入到深层的(文化)价值结构中。主张从(功能)“客观结构”转入到(意义)的价值“后结构主义”方面探讨[36]。由此,后结构主义文化地理学必须深入到(文化)价值水平对应的、社会发展空间层次的“文明”生态建构上去探讨(图 6)。

图 5 结构主义下文化生态区的现象与存有的文明“质性”类型结构 Fig.5 The Phenomenon of Cultural Ecological Zones under Structuralism and the "Quality" Type Structure of Civilizations
图 6 (后)结构主义指向下文化生态区的文明三价值(动力)体系建构方向 Fig.6 (Post) structuralism Points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ivilization Three Aspects (power) System in the Underculture and Ecological Zone
2.3 “反现实主义”方法下文化地理学的社会价值内容

被人文地理学“社会理论”称为“反现实主义手段”(countermodernist)(或称后现代主义手段)(postmodernist)[12]是在运用人本主义与结构主义理念下探讨对文化空间生态单元的“情境”现象与存有价值的解释方法,该解释方法要依从“文化研究”的“地方知识”理念方法去阐述。对“情境”现象与存有的文化地点价值要依从文化心理学“地点感”方法去解构,并由此产生了文化地理学的文化(身份)认同原理[37]。由于“地方知识”源自于哲学界对以前概念化的科学性解说的反思,在其反思思想下文化地理学运用“地点感”理念又提出了“地方认同”的原理。由于文化含义具有广泛内涵,人文地理学运用(文化、社会及其生态)复合地点感衍生了对生活“场所”人本性透视的“地点理论”及其生活场所“微区位”布局原理[28]

2.3.1 “地方性知识”理念下的文化地理学内容

文化研究的“地方性知识”是对不预设空间范围的“当地”、或“局域”存有的生态文化现象“情境”进行“民间江湖”解构性的解说。涉及文化“江湖”现象的时间演化与扩散内容包括:①认同的现象组合要素与共同例行的行为体系;②行为体系的生活功能;③功能的文化普世性价值。以上存在的文化现象以诠释社会发展下文化生态在空间长河的价值扩散,可以揭示当地“江湖文化”认同的价值普世性水平(图 7)。

图 7 “地方知识”的当地文化现象历史脉络与价值消长 Fig.7 The Historical Context and Value of Local Cultural Phenomena in "Local Knowledge"
2.3.2 “地点论”理念下的文化地理学内容

人文地理学的“地点理论”是对不预设时间范围的生态文化区、或生活场所“存在空间”的“江湖民间”空间脉络与演化的探讨。所谓人的“存在空间”,彰显的是生态区或场所存有的文化、社会及其生态关系结构。其内容包括:①人际“意向性”空间存在的本质;②人本意义存在的空间性;③存在空间的文化意义与社会价值。以上诠释在历史脉络下文化生态区的存有,可以揭示“江湖文化”存在的价值空间消长构成[28]图 8)。

图 8 地点论揭示存在的文化生态空间价值构成与空间消长 Fig.8 Location Theory Reveals the Existence of Cultural Ecological Spatial Value Composition and Space Growth

由上,“地方知识”对文化现象价值的解说与“地点论”对“存在空间”结构价值的解说,基本取向即是对存在文化现象的社会历史脉络下的文化系统整体的探究。即著名哲学人文地理学家约翰斯顿提出的“对文化与空间的伴随中,辩证地同进同退,没有任何一方具有优先性”[28]

3 价值观下文化生态空间的价值与文明结构

文化地理学对文化生态空间文明的质性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行为方式下的文化生态区价值认同;二是生态区结构的文明建构。

3.1 “普遍主义”知识观下文化生态区价值构建的理论供给 3.1.1 “普遍主义”下文化生态空间的价值观

(1)文化生态空间的价值认同

人本主义文化地理学从研究人类文化现象及其空间生态空间的存有,逐渐向社会价值性的文化地理学深入。前者解释人本生理生态区为单元的存有区域生态的结构,后者沿伸探讨社会(行为)文化生态单元的区域生态体系的探讨。两者的生态空间也可统称为文化生态空间(区)。文化生态空间是生活在该区域人们共有文化行为现象构建的,其空间与其单元构成的文化空间存有结构,揭示其文化的价值水平,即是揭示其文明程度。

(2)文化生态空间结构的人本价值需求趋向

后结构主义的文化地理学在探讨构建人类文化生态空间要素体系的基础上,重在探讨推动社会(行为)文化生态单元构建的区域生态结构的动力体系,即是重在探讨文化生态区的社会随着发展进程而伴随的价值结构,即揭示其社会价值水平与文明结构。

因此,价值观下的文化地理学就是要研究文化生态单元的文化功能类型、价值水平与文明特征,进一步研究生态单元组合的文化生态区结构体现的价值水平及区域文明结构。

3.1.2 文化生态空间价值的理论文明构建供给

依据“普遍主义”认知观下文化地理学价值指向的关系,其文化生态区的价值体现出的文明水平涉及以下两方面(图 9)。

图 9 “普遍主义”知识观下文化生态区价值的文明体系建构 Fig.9 Construction of the Civilization System of the Value of Cultural Ecological Zones under the View of "Universalism" Knowledge 注:1,2分别参见文献[12]第59,107-158页;3参见文献[39]。

(1)价值结构:文化生态单元体现社会公平与对应社会阶层生活的价值,即单元价值的社会公平体现性;文化生态单元构建的文化生态区体系则是各阶层人们生活行为的空间结构,该结构体现社会阶层生活空间公正的价值性,即体系空间公正体现性。

(2)文明结构:文化生态单元的社会公平与文化生态区体系的空间公正价值,体现社会进程阶段应有的普世价值耦合水平,即社会发展的价值与文明的耦合体现。

3.2 “反现实主义”理念下文化生态区文明构建的现实供给 3.2.1 反现实主义理念下文化生态区价值的文明水平测度

文化不等于文明。文化是区域内小众个性的行为共性产物,文明是全球范围内普世大众追求的行为预期。文化是地域性的,文明具有全球共同期盼性的。历史时期的文化不等于现在的文明,他也可能是历史时期的文明。由此,“文化可能是文明的,也可能是服务野蛮的,……[38]。文化体现某一社会阶段的价值性,文明体现普世追求的终极价值观。因此,文明不但可以揭示文化生态区的社会价值水平,其生态区的空间结构价值水平可以测试文化生态区的社会公正发展程度。

3.2.2 文化生态区价值体现及其文明构建供给

(1)“地方知识”的“当地”文化现象揭示人本存在的生活欲望价值观

“地方知识”旨在揭示社会—文化现象的“情境”认知型结构,该结果不但揭示人本存有的欲望价值观还可以揭示实际期望价值。后者体现在生活行为内容的层次水平上面,该水平要从社会生活的供给与人们生活的需求期望两个方面可以探讨。

(2)“地点论”的生活“场所”文化揭示社会耦合的功能与价值观

文化地理学的地点理论旨在揭示文化现象的空间单元及其构建的生态区体系,该体系可以揭示在社会发展阶段下社会供给的功能存在价值,即体现生活行为场所的公正结构水平上面。

(3)(当地)生活质量价值空间(或场所)的“可获性”检验社会的文明水平

支撑当地生活质量的是行为构建的文化生态空间,对其空间质量的评判是由人本认知后得出。其空间结构的功能水平揭示对应社会阶段的文明现象与文化生态区的文明水平,往往用文化生态区的“适居性”及其文化生态区水平的“舒适性”表示。他们共同揭示生活空间的价值性。而社会各阶层的实际价值空间的“可获性”(指各阶层欲望生活行为的期望性与社会供给的现实性耦合水平),揭示文化生态区的现实社会价值水平,该可获性实际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文明水平。人们往往用“幸福感”水平来表示。

(4)“可获性”测试社会文明的现实水平

生活空间质量测试社会价值理念下的文明,包括三个层次体系(图 10):价值核心:幸福感;文化生态区结构:公正;文化生态体系:社会可持续发展。

图 10 “反现实主义”理念下文化生态区价值的文明水平建构 Fig.10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evel of Civilization of the Value of Cultural Ecological Zone under the Concept of "Anti-realism" 注:1参见文献[12]第37页;2参见文献[12]第58,83页。
4 讨论 4.1 哲学质性研究的存有文化与文明认同的明晰关系 4.1.1 “现象”与“存有”观下的文化“质性”认同

从哲学的层面终极地思考人们行为的意义,是构建社会现实和理解现实的一个途径。“人本主义”哲学对区域文化生态区的质性认知基本出发点认为,区域文化“现象(学)”客观的“存在(主义)”社会人类与文化的生态关系,及其折射出了社会(行为)文化生态区结构[21]。区域是客观、文化是现象,生态是文化存有。随着社会发展地域具有价值性的文化生态存(在)有会随之演化为广域的“普世”文化,呈现区域文明。其中生态区域的文化生态价值性推动其发展,价值的广域性决定其文明水平。

4.1.2 “存在”与“结构”观下的文明“理性”建构

人本主义质性研究观认为,文化生态区是“存有”的质性社会现实与“现象”世界。结构主义质性观认为,文化生态区的客观与认同的现象,其延续与发展以潜在的文化价值性支撑的,其文化价值性水平构建了文明结构的“理性”认同。

4.1.3 质性研究的明晰路径

质性研究确定哲学路径。社会科学研究必须持有哲学立场,哲学观下行为是有其功能及其价值意义的。行为的意义构建空间并形成区域文化,文化是社会发展阶段性产生的属性,空间文化是阶段下的认同文明。地域文化发展的趋势应是广域性的普世文明。

哲学路径下的文化空间“认同”范式。行为现象的存有文化认知,可以认同生态文化区及其体系。生态区体系的认同可以确定其结构的社会价值。

4.1.4 文化地理学的质性研究已涉及到用“地方性”空间文化的解释与认同文明

中国著名学者认为,由于地方性知识具有区域发展尺度的局限性,及其话语表达的知识涉及内涵的理解程度。其关键是“科学话语与地方话语”的“两种知识对话”互动理解过程。“理解地方性知识的方法之一:用阐释人类学”去进行研究[40]。这样地方性知识可以生动地补充“科学话语”的灵魂。

4.2 还文化地理学探讨文化的价值灵魂 4.2.1 确立文化地理学下文明的现象学理与存在观

文化地理学应先确立借用人本主义方法论涉及对文化(主客观)现象及其地域文化单元与空间生态区结构(认知)存有的研究。中国上个世纪末已经构建了完整的现代景观文化地理学的(文化景观、生态、扩散、整合与文化区)理论体系[41],在此核心话题下愈发关注微观“区域生态系统”层面的“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方面[42]。开始用人本主义的方法论“从宏观走向微观” [43]探讨文化空间。本世纪初对文化生态区的研究,已进入“与社会”等方面“交叉”的“地方与认同”“新文化地理学”的研究特征[44]。在此基础上应该进一步深入对文化生态区进行文明水平的(后)结构主义的建构研究。国内研究已涉及以下方面:有的学者的研究已深入到文化地理学的(认知型)文化单元及其存在的文化基因与基因生态空间图谱架构方面[45];有的学者借用存在主义方法论涉及到现象景观存在的主客观意义,景观结构潜藏的社会推动力[46];有的研究已经触及生活行为“消费文化景观”的社会现象,并深入到对存有“消费空间”行为质量价值的“象征意义”研究[47]。总体上,尚未系统地对社会进程下文化生态区与体系的行为社会价值结构进行现象学理与存在观进行探讨。

4.2.2 探讨价值文化公正生态的空间质性实操性建构理念

哲学观下的文化地理学质性研究多涉及空间文化与文明认同的指向、内容及其路径,其理念深层意涵的是“世俗”欲望的发达国家所具有的“理想主义”空间价值观。而将其理念与方法运用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就会出现实现它的“人类现实困境”,可能又需要另辟蹊径以超越它构建路径的“难度”。有学者提出不同国家可以以国家的传统“精神主义”文化来解决构建文明的“困境”,中国可以用”仁爱“文化来构建空间文明的功能联系等[6]。总之,文化地理学必须以构建价值文化公正生态的空间质性研究作为学科灵魂。

4.3 文化地理学的价值“阶乘”观

阶乘(factorial)是数学运算术语,即是正整数连乘运算规律。呈现的规律为“递归方式”并定义:即一个正整数的阶乘是所有小于及等于该数的正整数的积,并且介于正负整数之间的0的阶乘为最小整数1。文化地理学研究的空间文明水平如同区域内价值因素的连乘积累规律一样。用阶乘术语解释,即文化地理学的“文化现象”(意为正整数),该现象在空间都与其沿伸的经济与社会等现象”存有”融合”式乘数“积”的关系,最终都是在“文化区”以主客观认知的价值存在性表现出来。并且介于文化现象与空间现象的“文化价值”(的阶乘)显现,始终是以区域最基本的“文明”单元及其空间水平结构来衡量。本文所讨论的“价值观时代中国文化地理学的使命”的逻辑已形成了文化地理学的价值“阶乘”理念。

注释:

① 相关著名学者:马斯格雷夫(Musgrave R A)、费尔德斯坦(Feldstein M S)、斯蒂格利茨(Stiglitz J E)、阿特金森(Atkinson A B)、杰克逊(Jackson P M)、邓肯·布莱克(Duncan Black)、奥斯本(David Osborne)。

参考文献
[1]
华尔特·惠特曼·罗斯托. 政治和成长阶段[M]. 剑桥: 剑桥大学出版社, 1971. [Rostow W W. Politics and the Stages of Growth[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1.]
[2]
王兴中, 王立, 崔维, 等. 公正思潮下社会与空间价值统一的新区域经营理念——基于社会生活空间质量目标的构建[J]. 创新, 2015, 9(4): 10-17, 44, 126. [Wang Xingzhong, Wang Li, Cui Wei, et al. New regional management concept of social and spatial unity under justice thought: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urpose of social living space quality[J]. Innovation, 2015, 9(4): 10-17, 44, 126.]
[3]
Sarah Whatmore. From banana wars to black sigatoka. Another case for a more-than-human geography[J]. Geoforum, 2003, 34(2): 139. DOI:10.1016/S0016-7185(03)00007-1
[4]
朱竑.文化地理学的新拓展[EB/OL].(2018-09-04)[2019-01-15]. http://www.sohu.com/a/251835322_771960. [Zhu Hong. The new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geography[EB/OL].(2018-09-04)[2019-01-15].http://www.sohu.com/a/251835322_771960.]
[5]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 何包钢, 廖申白, 译.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1-627. [John Rawls. A Theory of Justice[M]. He Huaihong, He Baogang, Liao Shenbai, trans. 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1988: 1-627.]
[6]
杜维明.地方知识的儒学如何具有全球意义[EB/OL].(2018-08-13)[2019-01-15]. http://www.whb.cn/zhuzhan/jtxw/20180813/208100.html. [Du Weiming. How does the Confucianism of local knowledge have global significance[EB/OL].(2018-08-13)[2019-01-15]. http://www.whb.cn/zhuzhan/jtxw/20180813/208100.html.]
[7]
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M].高铦, 译.北京: 新华出版社, 1997: 1-538. [Daniel Bell. 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M]. Gao Xian, trans. Beijing: Xinhua Publishing House, 1997: 1-538.]
[8]
孙英杰, 林春. 试论环境规制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基于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J]. 上海经济研究, 2018(3): 84-94. [Sun Yingjie, Lin Chun.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the quality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A perspective based on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s[J]. Shanghai Journal of Economics, 2018(3): 84-94.]
[9]
杨上广.大城市社会极化的空间响应研究——以上海为例[D].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05: 1-273. [Yang Shangguang. A Study on Spatial Response of Megapolis Social Polarization: A Case Study of Shanghai[D]. Shanghai: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2005: 1-273.]
[10]
唐忠新. 贫富分化的社会学研究[M].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8: 120-128. [Tang Zhongxin. Sociological Study on t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M]. Tianjin: Tianjin Renmin Chubanshe, 1998: 120-128.]
[11]
Bauer R A. Social Indictors[M].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1967.
[12]
王兴中. 中国城市生活空间结构研究[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4: 44, 59. [Wang Xingzhong. Research on the Living Spatial Structure in Chinese Cities[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4: 44.]
[13]
潘祖光. "生活质量"研究的进展和趋势[J]. 浙江社会科学, 1994(6): 73-76. [Pan Zuguang. The advances and trends of quality of life research[J]. Zhejiang Social Sciences, 1994(6): 73-76.]
[14]
王恩涌. 王恩涌文化地理随笔[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0: 10. [Wang Enyong. Wang Enyong's Essays on Cultural Geography[M].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10: 10.]
[15]
郭超. 中国市民社会发展浅析[J]. 经济研究导刊, 2014(10): 175-176. [Guo Chao. Analysis on China's civil society[J].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2014(10): 175-176. DOI:10.3969/j.issn.1673-291X.2014.10.073]
[16]
王兴中, 常芳. 空间公正思潮下的区域同步发展观——我的新区域主义思考[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3, 32(6): 1-7, 13. [Wang Xingzhong, Chang Fang. Spatial justice thinking of the concept of regional synchronous development view:My thinking to new regionalism[J].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13, 32(6): 1-7, 13. DOI:10.3969/j.issn.1003-2363.2013.06.001]
[17]
葛剑雄.唐朝长安曾是世界中心?这是一个伪命题[EB/OL]. (2018-07-30)[2019-01-15].https://guoxue.ifeng.com/a/20180730/59504054_0.shtml. [Ge Jianxiong. Tang Chang'an city was the center of the world? This is a non-issue[EB/OL].(2018-07-30)[2019-01-15].https://guoxue.ifeng.com/a/20180730/59504054_0.s-html.]
[18]
周尚意. 文化地理学研究方法及学科影响[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1, 26(4): 415-422. [Zhou Shangyi. On the research framework and methodologies of cultural geography[J]. 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11, 26(4): 415-422. DOI:10.3969/j.issn.1000-3045.2011.04.008]
[19]
朱竑, 钱俊希, 陈晓亮. 地方与认同:欧美人文地理学对地方的再认识[J]. 人文地理, 2010, 25(6): 1-6. [Zhu Hong, Qian Junxi, Chen Xiaoliang. Place and identity:The rethink of place of EuropeanAmerican human geography[J]. Human Geography, 2010, 25(6): 1-6. DOI:10.3969/j.issn.1003-2398.2010.06.001]
[20]
王宁.穷究于理, 成就于质——质性研究抽样与资料分析[EB/OL].(2018-08-13)[2019-01-15].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8648634766634146&wfr=spider&for=pc. [Wang Ning. Research in theory, the achievement of quality: Qualitative research sampling and data analysis[EB/OL].(2018-08-13)[2019-01-15].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8648634766634146&wfr=spi-der&for=pc.]
[21]
林小英: 从世界到文本、质性研究中的图像方法[EB/OL].(2018-10-19)[2019-01-15]. http://www.jintiankansha.me/t/418rwRmrXW. [Lin Xiaoying: The digitalized image method from the world to the text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EB/OL].(2018-10-19)[2019-01-15]. http://www.jintiankansha.me/t/418rwRmrXW.]
[22]
盛晓明. 地方性知识的构造[J]. 哲学研究, 2000(12): 36-44, 76-77. [Sheng Xiaoming. The construction of local knowledge[J]. Philosophical Researches, 2000(12): 36-44, 76-77.]
[23]
王兆璟. 教学理论知识的地方性建构——兼论教学流派的创生[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40(6): 24-26. [Wang Zhaojing. A local construction of the knowledge of teaching theory:On the origin of the academic schools of Chinese teaching theory[J]. Journal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2003, 40(6): 24-26. DOI:10.3969/j.issn.1001-9162.2003.06.007]
[24]
王兴中. 中国城市商娱场所微区位原理[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 25-26. [Wang Xingzhong. The Principle of Micro-location of Commercial and Entertainment Places in Chinese Cities[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9: 25-26.]
[25]
Johnston R J. Geograhny and Geographers[M]. London: Edward Arnold Limitied, 1997.
[26]
周尚意, 戴俊骋. 文化地理学概念、理论的逻辑关系之分析——以学科树"分析近年中国大陆文化地理学进展[J]. 地理学报, 2014, 69(10): 1521-1532. [Zhou Shangyi, Dai Juncheng. Logic analysis of concept and theory of cultural geography:Progress in cultural geography in China's Mainland during the past decade[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69(10): 1521-1532. DOI:10.11821/dlxb201410011]
[27]
周尚意. 英美文化研究与新文化地理学[J]. 地理学报, 2004, 59(S): 162-166. [Zhou Shangyi. Anglo-American cultural studies and the new cultural Geography[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4, 59(S): 162-166.]
[28]
约翰斯顿 R.J.. 哲学与人文地理学[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6: 19. [Johnston R J. Philosophy and Human Geography[M]. Baltimore: Edward Arnold, 1986: 19.]
[29]
R.基钦, N.J.泰特.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M].蔡建辉, 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6: 7-21. [Rob Kitchin, Nicholas J Tate. Conducting Research into Human Geography: Theory, Methodology and Practice[M]. Cai Jianhui, trans.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6: 7-21.]
[30]
理查德·皮特.现代地理学思想[M].周尚意, 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7: 41, 168, 220. [Richard Peet. Modern Geographical Thought[M]. Zhou Shangyi, trans.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7: 41, 168, 220.]
[31]
斯图尔特·艾肯特, 吉尔·瓦伦丁.人文地理学方法[M].柴彦威, 周尚意, 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6: 1-355. [Stuart Aitken, Gill Valentine. Approaches to Human Geography[M]. Chai Yanwei, Zhou Shangyi, trans.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16: 1-355.]
[32]
王兴中, 刘永刚. 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论的进展与"文化转向"以来的流派[J]. 人文地理, 2007, 22(3): 1-6, 11. [Wang Xingzhong, Liu Yonggang. The progress of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on human geography and the schools since "cultural turn"[J]. Human Geography, 2007, 22(3): 1-6, 11. DOI:10.3969/j.issn.1003-2398.2007.03.001]
[33]
Harrison R T, Livingstone D N. Understanding in geography: Structuring the subjective[M]//Herbert D T, Johnston R J.(eds.) Geography and the Urban Environment. Chichester: John Wiley&Sons Limited, 1982: 1-40.
[34]
王恩涌. 文化地理学导论[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 1-422. [Wang Enyong. Introducing Cultural Geography[M].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1991: 1-422.]
[35]
夏基松. 现代西方哲学教程新编[M]. 北京: 高教出版社, 1998: 611-649. [Xia Jisong. New Modern Western Philosophy[M].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1998: 611-649.]
[36]
于涛方. 结构主义地理学——当代西方人文地理学一个重要流派[J]. 人文地理, 2000, 15(1): 66-69. [Yu Taofang. Structuralism geography:An important school in Western human geography[J]. Human Geography, 2000, 15(1): 66-69.]
[37]
朱竑, 刘博. 地方感、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等概念的辨析及研究启示[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1): 1-8. [Zhu Hong, Liu Bo. Concepts analysis and research implications:Sense of place, place attachment and place identity[J]. 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1(1): 1-8.]
[38]
陈炎. 文明与文化[M]. 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6: 1-353. [Chen Yan. Civilization and Culture[M]. Jinan: Shandong University Press, 2006: 1-353.]
[39]
王兴中, 等. 城市社区体系规划原理[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2: 4-8. [Wang Xingzhong, et al. Principles of Urban Community System Planning[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2: 4-8.]
[40]
周尚意, 吴莉萍. 地域文化、地方性知识对区域发展的影响[J]. 地理教育, 2007(3): 4-5. [Zhou Shangyi, Wu Liping. The impact of regional culture and local knowledge on regional development[J]. Education of Geography, 2007(3): 4-5. DOI:10.3969/j.issn.1005-5207-B.2007.03.002]
[41]
朱竑, 司徒尚纪. 近年我国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新进展[J]. 地理科学, 1999, 19(4): 338-343. [Zhu Hong, Situ Shangji. New progress in China's cultural geography[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1999, 19(4): 338-343. DOI:10.3969/j.issn.1007-6301.1999.04.007]
[42]
陈晓亮, 朱竑. 中国大陆社会与文化地理学研究领域综观[J]. 地理研究, 2018, 37(10): 2024-2038. [Chen Xiaoliang, Zhu Hong. The overview of research areas of Chinese Mainland's social and cultural geography[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8, 37(10): 2024-2038.]
[43]
刘沛林. 近年来我国文化地理学研究的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1998, 17(2): 90-96. [Liu Peilin.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geography in China[J]. Progress in Geography, 1998, 17(2): 90-96.]
[44]
张敏, 张捷, 姚磊. 南京大学文化地理学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 2013, 33(1): 23-28. [Zhang Min, Zhang Jie, Yao Lei. Progress of Nanjing university's cultural geography[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3, 33(1): 23-28.]
[45]
胡最, 刘沛林, 陈影. 传统聚落景观基因信息图谱单元研究[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9, 25(5): 79-83. [Hu Zui, Liu Peilin, Chen Ying. A research on graphic methodology unit model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 landscape[J]. Geograph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 2009, 25(5): 79-83.]
[46]
李倩菁, 蔡晓梅. 新文化地理学视角下景观研究综述与展望[J]. 人文地理, 2017, 32(1): 23-28, 98. [Li Qianjing, Cai Xiaomei. Literature review and analysis on landscape research from perspective of new cultural geography[J]. Human Geography, 2017, 32(1): 23-28, 98.]
[47]
梁璐, 李九全, 胡文婷, 等. 新文化地理学视野下的消费空间研究进展[J]. 人文地理, 2017, 32(1): 55-61. [Liang Lu, Li Jiuquan, Hu Wenting, et al. The progress of study on consumer space from new cultural geography perspective[J]. Human Geography, 2017, 32(1): 5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