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人文地理  2019, Vol. 34 Issue (5): 85-92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9.05.011
0

引用本文  

邹小华, 薛德升, 屈啸, 陈再齐. 转型期中国城市网络空间结构演变——基于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网络的视角[J]. 人文地理, 2019, 34(5): 85-92.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9.05.011.
ZOU Xiao-hua, XUE De-sheng, QU Xiao, CHEN Zai-qi. CHANGING SPATIAL STRUCTURE OF CHINA'S URBAN NETWORK IN TRANSITION: AN ANALYSIS BASED ON BRANCH NETWORK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J]. Human Geography, 2019, 34(5): 85-92.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9.05.011.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80116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41320104001);中山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7lgjc04)

作者简介

邹小华(1986-), 男, 湖南衡阳人, 博士, 博士后, 主要研究方向为全球化、产业空间布局与区域发展。E-mail:zouxiaohua_hg@126.com

通讯作者

薛德升(1969-), 男, 山西祁县人,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E-mail:eesxds@mail.sysu.edu.cn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8-12-18
修订日期:2019-05-19
转型期中国城市网络空间结构演变——基于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网络的视角
邹小华 1,2, 薛德升 3, 屈啸 3, 陈再齐 4     
1.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广州城市战略研究院, 广州 510410;
2. 中国社会科学院 工业经济研究所, 北京 100044;
3. 中山大学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广州 510275;
4.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宏观经济研究所, 广州 510635
提   要:21世纪以来,城市网络研究成为全球和区域城市体系研究关注的焦点,但当前对国家层面城市网络空间结构演变的研究还较少涉及。基于2001—2016年间中国商业银行网点空间分布变化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国城市网络空间结构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网络结构由等级化向网络化转变,具体表现为在轴辐结构基础上向连通性更强的链锁网络演进;与此同时,城市网络同时呈现少数城市网络连接度的极化以及多中心扩散的特征。区域层面,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三大区域的城市网络发展较为完善,与其它区域的差距持续拉大,但山东、东北和福建等省份与区域内外的联系增长也较快。大多数城市的出度和入度差异明显,但这一差异正在逐渐缩小。
关键词商业银行    经济转型    中国    城市网络空间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    
CHANGING SPATIAL STRUCTURE OF CHINA'S URBAN NETWORK IN TRANSITION: AN ANALYSIS BASED ON BRANCH NETWORK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ZOU Xiao-hua1,2 , XUE De-sheng3 , QU Xiao3 , CHEN Zai-qi4     
1. Guangzhou Urban Strategy Institute, Guangzhou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Guangzhou 510410, China;
2.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044, China;
3.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Planning,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4. Macroeconomics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Guangzhou 510635,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new century, China's economy has undergone great transition, mainly from a socialist economy to a socialist-market one. At the same time, the influence of the globalization on China's economy also has been increased. Under such circumstance,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urban network in China has been constantly changed. But this process is largely under-studied. Based on the location data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we use techniques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nd analyze the changing spatial structure and the urban network in China between a transitional period of 2001 and 2016. It is found that the structure of the urban network in China has transformed from a hub-spoke one to an interlocking one, in which both connection strength and number of links between cities in China have been great improved. While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ults show both trends of concentr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of China's urban network.
Key words: commercial banks    economic transition    China    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network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和信息化影响日益深刻的背景下,全球范围内城市之间的联系不断增强[1]。强调城市间联系的城市网络成为全球和区域城市体系研究关注的焦点[2, 3]。在此过程中,跨国公司逐渐成长为全球经济运行的主体,其分支机构间的联系,也成为城市间经济联系的主要表现形式[4],并作为当前城市网络研究主要手段[5, 6]。同时,随着全球化影响程度的加深,以发达国家为代表的国家城市体系也由等级规模结构向网络化结构转变[7]。但当前世界城市网络研究主要关注全球尺度下城市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变迁,只有少数学者对全球化影响下的国家城市网络空间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如对巴西国内外银行空间策略共同作用下的国家城市网络空间结构的研究发现,该网络同时表现出空间极化和扩展的双重特征,即圣保罗等顶级城市的控制功能和国家门户城市地位得到强化的同时,中小城市的网络连接度和地方门户功能也得到发展[8, 9]。总体来看,当前对于国家城市网络,特别是对正经历经济服务化和全球化转型的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城市网络空间结构演变过程的研究较少。

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长期以来是国内地理学者关注的重点。计划经济时期的国内城市体系受行政因素影响较大,城市之间的交流和联系较少,城市体系的规模—层级特征明显[10]。改革开放以来,在全球化力量与市场化改革的双重影响下,中国经济的服务化和金融化特征日益明显,国内外力量共同作用下的城市体系也随之由等级结构向网络结构转变[11, 12]。当前,国内学者基于企业分支机构网络数据,对全国城市网络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大量研究,既有基于多个行业的综合分析[13, 14],也有基于以银行业为代表的单个行业样本的分析[15-17]。相关研究主要发现中国已基本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深—成都为核心节点的骨干城市网络,并且网络的东西部差异明显。但当前研究主要探讨单个年份城市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关于国内城市网络空间结构演变的研究鲜有涉及[18],并且基于有限数量样本企业的分析,也很难完整反映特定行业影响下的中国城市网络整体结构。少数学者对以长三角为代表的区域性城市网络的空间结构演变进行的研究,发现区域性城市网络的扁平化和网络化趋势[19, 20],并且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区域扩张,对区域性城市网络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21, 22]。总体来看,对于经济转型背景下的中国城市网络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还有待进一步揭示。

本文基于21世纪以来国内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时空变化数据,探究中国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转型背景下,中国城市网络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中国的银行业脱胎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国有银行体系,其发展也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市场化转型过程相伴随。改革开放以来,本土和外资银行的规模快速增长,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国内银行业的商业化和股份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对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的限制也逐步放开[23]。随着中国银行业市场化和全球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国有银行[24]、股份制商业银行[25]、城市商业银行[22, 26]以及外资银行[27]的空间布局和空间管理策略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因此,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可以看作是中国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转型的一个缩影。对基于国内商业银行机构网络变化的全国性城市网络进行研究,有助于揭示和理解转型期中国城市网络结构的演变过程。

1 研究范围、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范围

为揭示中国银行分支机构网络的时空变化过程,选取了2001、2006、2011和2016四个年份。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是中国银行业发展和改革的关键时期,而所选的这四个年份也是中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时间节点,因此其前后中国银行机构网点布局的差别也更为显著[22, 24]。考虑到国内商业银行的异地分支机构设置主要集中于地级及以上城市,本文在研究范围上,选取四个年份国内所有的地级市和直辖市。城市名单来自各年份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公布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列表。2012年以来设立的三沙、海东、日喀则和昌都四市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较少,因此未纳入研究范围。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省的银行体系与中国大陆银行体系差异较大,联系也相对较弱,因此未纳入本研究。

1.2 数据来源

研究选取所有在中国大陆具有法人资质的商业银行(不包括农村商业银行以及新近批准设立的民营银行),银行名单来自原中国银监会公布的2016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名单(http://www.cbrc.gov.cn/chinese/files/2017/ED590BB7E63E4D119C72095DD35A3D39.pdf)。银行总部和分支机构成立时间、地点、等级划分等信息,主要通过查询各银行网站信息、年报、统计年鉴等方式获取,并对部分缺失或不确定的信息通过搜索互联网综合信息进行补充和印证。在此基础上对银行信息进行筛选,剔除没有异地分支机构的银行,共得到拥有有效数据的银行137家,其中国有大型商业银行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2家、城市商业银行87家、外资银行33家。截至2016年12月31日,这137家银行共在288个地级市设立了3329家总行和分支机构。

1.3 研究方法

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城市网络研究一般采用Peter Taylor等提出的链锁网络模型分析方法[5]。但该方法提出的算法所得出的城市网络密度过大,因而不适合利用社会网络分析的各项分析手段进行分析[28];并且,并非所有行业的各级分支机构之间的联系都是跨越等级的相互联系[29, 30]。本文在此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商业银行空间管理的等级性特征,对其进行了部分修正。根据中资商业银行总行—一级分行(直属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的四级管理架构,各机构间的联系表现为上下级机构间的指令性关系,各等级间的联系值由高到低分别赋值为3分、2分和1分。由此直接建立城市间联系的一模矩阵,避免了链锁网络模型中二模网络向一模网络转化过程中的信息丢失问题[29]。通过对单个公司网络的加权,得到整体的有向加权城市网络。对有向加权网络的分析,能够更好地体现和测度城市联系中的非均衡和非对称性特征[31, 32]。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以下指标来分析中国城市网络空间结构演变:

(1)城市的网络出度与入度。根据Hennemann和Derudder提出的分区核心连接算法[33],以及赵渺希等对其进行的改进[34],将公司j在城市a的分支机构对其位于城市b的分支机构的指令性联系记为,则城市a到城市b的单向控制性联系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1)

式中,Cab, j表示公司j由城市a发送到城市b的指令性联系。同样,可计算城市b到城市a的控制性单向联系之和构成了城市a与城市b之间的联系值Cab。通过对城市a发出的指令性联系进行加权,得到城市a的出度ODa,该指标反映了城市a在整个城市网络中的控制性功能。通过对城市a接收到的联系进行加权,得到城市a的入度IDa,该指标反映了城市a在城市网络中的资源吸引和配置能力。城市的出度与入度之和即为其总体连接度。

(2)城市的中介中心度。该指标用于判断城市在网络中的中间控制能力,以及整个网络的多中心性特征。加权网络的中介中心度计算时,需要对网络矩阵进行二值化处理,计算公式为:

(2)

式中,CBa为城市a的中介中心度,Gjk表示城市j与城市k之间存在的捷径数目,Gjk(a)表示城市j与城市k之间穿过城市a的捷径数目。

(3)城市网络的中心势。该指标用于判断城市网络的总体集中程度,中心势数值越大,表明网络的集中度越高。计算公式为:

(3)

式中,CC为城市a的连接度,Cmax为所有城市中连接度的最大值。

2 中国城市网络空间结构演变 2.1 网络的总体空间结构演变 2.1.1 城市网络结构不断完善,骨干城市网络基本成型

新世纪以来,以国内主要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为核心节点的全国性城市网络,以及以省会城市为门户的区域性城市网络,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城市的平均连接度由2001年的24.35增长到2016年的57.86。2001—2016年间,包括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等核心城市之间的联系值由1159增加到2176,增长了0.88倍;同时,区域性城市联系值也增长了1.04倍,各层级城市联系的密度和强度都有所提升,城市网络结构不断完善(图 1)。其中,京津—沪宁杭—广深—成渝—福州为核心节点的城市网络,基本上囊括了国内城市网络中最重要的联系;并且,这10个城市之间的联系值,在2001和2016年占全国跨区域联系值的比重分别达到38.72%和32.76%,构成了我国城市网络的骨干网络。

图 1 2001—2016年间中国城市网络空间结构演变 Fig.1 Changing Spatial Structure of China's Urban Network (2001—2016) 注:图中连接度和联系值均为各城市出度和入度之和,红色圈代表净出度城市,黑色圈代表净入度城市;绘制底图来源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2.1.2 城市网络连通性有所提升,跨区域联系增长较缓

中国城市网络的早期结构,主要表现为以北京和上海等为全国中心,其它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为区域中心的轴辐结构为主。2001年,以上城市发出的联系,占所有城市联系的99.94%;其中北京和上海发出和接收的联系占总联系值的30.48%,以及跨区域联系的86.38%,充分体现了少数中心城市在全国城市网络和区域城市网络中的控制地位。到2016年,各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发出的联系占总联系的比重下降为90%;同时,北京和上海占总联系和跨区域联系的比重分别降至23.96%和65.34%。虽然少数中心城市仍然占据绝对的控制地位,城市联系不再仅限于核心城市之间以及核心城市与一般城市之间,一般地级市之间的联系数量由2001的1条增加到2016年的450条,由此推动了中国城市网络向连通性更强的链锁网络演进。尽管如此,中国国内商业银行联系的增长主要来自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网络的扩展,数量众多的城市商业银行仍以地方或区域性经营为主,跨区域经营较少,这也导致中国商业银行网络的跨区域联系增长较缓。

2.1.3 城市网络的极化特征进一步显著

图 1可以看出,尽管中国城市网络的空间覆盖范围和空间密度不断提升,但网络连接度增长较快的城市主要是区域性中心城市、省会城市和沿海发达城市,中西部的一般地级市增长较缓。总体来看,2001—2016年间,全国性城市网络的出度中心势由7.145增长到7.64,入度中心势由0.554增长到0.669,表明北京、上海等少数核心城市在网络中的控制和服务功能都进一步得到强化,国内城市网络的极化特征进一步强化。

2.1.4 城市网络的多中心趋势日益明显

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扩张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上的扁平化,使得一般性城市的跨区域联系不断增多,这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北京、上海等城市在国内城市网络中的中介地位。天津的中介中心度2011年跃升为首位。中介中心度排名前三的城市的度数总和占国内所有城市总量的比重,由2001年的37.5%下降到了2016年的24.3%。包括北京、深圳等在内的全国性节点城市,以及大连、青岛、南京、杭州等区域性节点城市,中介中心度2011年后都呈下降趋势或者增长放缓(图 2)。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沿海地区的一般地级市,如烟台、宁波、台州、临沂等,以及广大的中西部城市,普遍呈上升趋势,网络的多中心化特征增强。

图 2 各城市中介中心度变化情况 Fig.2 Changing Betweenness Centrality of Cities in China 注:绘制底图来源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2.2 中国城市网络的区域性特征演变 2.2.1 城市连接度的地区差异进一步拉大

2001年,东部地区城市的出度占总体比重达到56.39%,并且其出度值在稳步增长的同时,所占比重也不断上升,2016年达到58.88%(图 3)。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城市出度占比大致相当,但2001—2016年间二者的出度占总出度的比重都有所下降;东北地区城市的出度值最小,但所占比重略有增长。入度的地区分布差异较之出度要小。东部地区占比超过40%,并且比重不断上升;而中部、西部所占比重均超过了20%,且西部地区的入度值要高于中部地区;东北地区的入度值占比也超过了10%。但后三个地区的入度值占比均呈下降趋势。

图 3 主要年份国内主要地区出度与入度变化 Fig.3 Changing Out-degree (Left) and In-degree (Right) in Main Areas of China

这一变化特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国内的银行联系大多来自东部,并且其银行网络的空间扩张也多出现在区域内,以及与中西部和东北的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之间。而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网络联系增长部分来自东部地区银行全国扩张所带来的跨区域联系,并且主要以本地城市商业银行省内扩张带来的联系为主,城市网络联系增长有限。

2.2.2 区域内外联系强化,各区域城市网络发展差异化明显

图 4可以看出,国内的区域内外联系以及区域内的省内外联系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加强。2001—2016年间,各区域联系值的增幅都超过了150%,其中长三角和山东的增幅达到250%。跨区域城市联系主要来自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区域,2001年三大区域间联系占国内跨区域联系的比重达到了97%,2016年这一比重降为88.48%,在展现三大区域作为中国城市网络发展核心区域的重要性的同时,也显示了我国城市网络的空间扩散和去中心化趋势。此外,各区域的跨区域联系空间格局也在发生变化。京津冀地区2001年的区域外联系值为780,是排在第二位的长三角地区的1.75倍;到2016年,虽然京津冀的区域外联系值仍居首位,但其相对于第二位的长三角地区的优势下降为1.27倍。此外,得益于兴业银行的国内扩张,福建省的跨区域城市联系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图 4 2001和2016年各区域内外联系变化 Fig.4 Chang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Linkages of Main Regions in China (2001—2016) 注:图中括号内数字为各区域内外总联系值,括号外数字为省内城市间联系值。

在区域内跨省城市网络发育上,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发展也最为完善。2001年,得益于北京在国内银行网络中的绝对中心地位,京津冀区域内的跨省联系值为914,领先于其它区域。长三角虽然早期区域性城市网络发育比京津冀稍弱,但其网络联系发展更快。2016年长三角区域内的跨省联系值达到168,是京津冀地区跨省联系值的两倍,高居首位,区域一体化已达到较高水平。此外,近年来,东北、西南等地区的区域性城市网络也开始有所发展。

省内城市网络发育方面,广东的发展程度最高,2001年广东省内城市间联系值为217。到2016年,广东的省内城市间联系值增长到414,仍居所有省、自治区的首位,但与山东、浙江等省份的水平已十分接近。中西部地区各省份的省内城市间联系也大多得到显著提升,并且省内城市联系的增长成为当前其区域内城市网络发展的最主要形式。

2.3 各城市网络连接度演变 2.3.1 核心节点城市连接度提升较为稳定

从网络连接度前十位城市的变化来看,主要年份网络中的核心城市变动较小。北京、上海和广州的连接度稳居前三位,但北京对上海之间的差距由2001年的2.37倍降低到2016年的1.42倍;而上海相对于广州的优势则由2001年的1.11倍增长到2016年的1.6倍;广州与第四位城市之间的差距则逐渐缩小,这也体现了北京和上海在城市网络中的极化趋势。其它城市中,南京和杭州凭借高度发达的区域性城市网络,连接度也逐渐赶超深圳、成都等城市,位于北京、上海和广州之后。其它连接度较高的城市基本为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等高行政等级城市。

2.3.2 各城市出度和入度的差异在不断缩小

2001—2016年间,所有城市入度的标准差由9.54增长到21,出度的标准差由55.35增长到89.59,可见当前基于商业银行的中国城市网络中的控制功能更为集中,并且城市控制功能和服务功能的集中性还在进一步强化。另一方面,拥有出度的城市数量由2001年的38个增加到2016年的95个,反映了我国城市网络的空间扩展和结构的不断完善。从各城市出度与入度的回归结果来看(图 5),拟合系数由2001年的0.3578增长到2016年的0.456,反映了各城市出度与入度不断均衡化的趋势。

图 5 各城市2001与2016年出度和入度关系变化 Fig.5 Chang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Out-degree and In-degree of Individual Cities (2001—2016)
表 1 2001—2016年间网络连接度前10位城市变化 Tab.1 Top Ten Most-connected Cities (2001—2016)

广州、天津和深圳先后占据了四个年份入度排名的首位,成为国内对商业银行最具吸引力的城市。而在出度上领先的北京和上海,入度则相对较低,这也反映了虽然其发达的市场和金融中心地位对于外地银行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吸引因素,但其发达的银行业同样也令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外地银行望而却步。入度较高的城市大多为直辖市、省会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体现了城市的行政等级和经济发展水平在国内城市网络空间结构的重要影响。并且,2001—2016年间,新增拥有入度的57个城市中,43.86%为东部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且均为一般地级市,其新增入度值占新增总入度值的61.1%;而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新增拥有入度的城市,绝大多数也是直辖市和各省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因素对于中国城市网络空间结构影响的增强。

3 结论与讨论

21世纪以来,在全球经济力量和以高级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新经济力量的推动下,中国城市体系的网络化发展趋势明显,并且城市网络结构经历了较为明显的变革。研究发现:①中国城市网络在以国家和省会中心城市为核心节点的轴辐网络基础上不断强化,网络的连通性不断增强,在全国性菱形骨干城市网络的基础上结构不断完善;②中国城市网络的结构由等级化向扁平化发展,虽然网络联系不断向少数城市集中,但网络的多中心性的特征也更加明显;③中国城市网络发展的区域性特征明显,以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山东省和福建省为主的东部沿海地区的区域性城市网络发展程度较高,并不断完善。广大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区域性城市网络发展相对较缓,城市联系多局限于各省内城市之间,但跨区域的城市联系在不断增多和增强;④大多数城市的出度高于入度,但二者之间的差异也逐渐缩小,这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经济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对于中国城市网络产生的新的影响。

本文进一步发现,中国的城市网络以主要节点城市间联系构成的骨干网络与各省内城市网络一起,构成了轴辐结构。在此基础上,骨干网络不断得到强化,同时区域性和地方性城市网络发展也在不断完善,由此形成结构更加完整的全国性城市网络体系。在经济转型背景下,全球化和市场化要素在中国发展的空间差异性还较为明显。虽然一些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区域性城市网络已发展较为完善,并且结构开始呈扁平化发展趋势[19, 20],但全国性城市网络结构的极化趋势一定程度上仍在不断加强。随着国内经济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对于信息依赖程度较高的银行业而言,信息化所带来的网络银行等新的空间组织形式的出现,也将推动其空间管理的扁平化和空间布局的去中心化;并且,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受全球化经济的影响也将更加深刻,在此影响下的中国城市网络的多中心化和扁平化特征也将更加明显。

通过对中国银行业全行业企业总部和分支机构间的有向指令性联系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网络的指令性联系和服务性联系之间还存在较大差异,即大多数城市属于商业银行服务接收城市,指令发出的功能尚集中于少数区域中心城市或经济发达城市。但这种高度集中的局面随着更多地方性商业银行向区域外甚至全国的扩展,正在逐步被打破。一些重要的服务接收城市,如天津等通过对国内商业银行资源的配置,在全国性商业银行网络中也占据了重要地位,这也为国内城市银行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以及提升在国内银行网络中的地位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国家城市网络的空间结构是一个不断演变和完善的过程。全球化和市场力量对国家城市网络的影响日益明显,并且其影响下的城市网络的空间极化与多中心化特征并存[8]。但中国城市网络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表明,行政因素和国家政策对于国家城市网络的空间结构同样存在重要影响。城市行政等级较大程度上影响其在城市网络中的地位,进而强化城市网络的等级性特征;而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行政等级城市对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的吸引作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城市网络的空间极化效应;同时,行政区划界线和政策管制的存在,也阻碍了城市网络的跨区域扩张[22]。而随着全球化和市场力量影响力的增强,行政和政策因素影响的弱化,也将对中国城市网络的空间结构产生新的影响。关于中国城市网络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未来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Friedmann J, Wolff G. World city formation:An agenda for research and ac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1982, 6(3): 309-344. DOI:10.1111/j.1468-2427.1982.tb00384.x
[2]
Beaverstock J V, Smith R G, Taylor P J. World-city network:A new metageography?[J].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 2000, 90(1): 123-134. DOI:10.1111/0004-5608.00188
[3]
Smith D A, Timberlake M. Cities in global matrices: Toward mapping the world-system's city-system[M]//Knox P L, Taylor P J. World Cities in a World Syste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79-97.
[4]
Cohen R B. The new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ur,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urban hierarchy[M]//Dear M, Scott A J. Urbanization and Urban Planning in Capitalist Society. New York: Methuen, 1981: 287-315.
[5]
Taylor P J, Catalano G, Walker D R F. Measurement of the world city network[J]. Urban Studies, 2001, 39(13): 2367-2376.
[6]
Alderson A S, Beckfield J. Power and position in the world city system[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2004, 109(4): 811-851. DOI:10.1086/378930
[7]
Neal Z P. From central places to network bases:A transition in the U. S. urban hierarchy, 1900-2000[J]. City & Community, 2011, 10(1): 49-75.
[8]
Rossi E C, Taylor P J. Banking networks across Brazilian cities:Interlocking cities within and beyond Brazil[J]. Cities, 2005, 22(5): 381-393. DOI:10.1016/j.cities.2005.07.002
[9]
Rossi E C, Taylor P J. Gateway cities in economic globalization:How banks are using Brazilian cities[J]. 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 2006, 97(5): 515-534. DOI:10.1111/j.1467-9663.2006.00361.x
[10]
宋家泰, 顾朝林. 城镇体系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初探[J]. 地理学报, 1988, 43(2): 97-107. [Song Jiatai, Gu Chaolin.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urban system planning[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88, 43(2): 97-107. DOI:10.3321/j.issn:0375-5444.1988.02.001]
[11]
鲍超, 陈小杰. 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格局研究评述与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10): 1300-1311. [Bao Chao, Chen Xiaojie. Review and prospect of research on the spatial pattern of China's urban system[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4, 33(10): 1300-1311. DOI:10.11820/dlkxjz.2014.10.002]
[12]
Liu L, Dong X, Liu X. Quantitative study of the network tendency of the urban system in China[J]. Journal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2014, 140(2): 05013003. DOI:10.1061/(ASCE)UP.1943-5444.0000173
[13]
吴康, 方创琳, 赵渺希. 中国城市网络的空间组织及其复杂性结构特征[J]. 地理研究, 2015, 34(4): 711-728. [Wu Kang, Fang Chuanglin, Zhao Miaoxi.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and structure complexity of Chinese intercity networks[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5, 34(4): 711-728.]
[14]
Zhao M X, Liu X J, Derudder B, et al. Mapping producer services networks in mainland Chinese cities[J]. Urban Studies, 2015, 52(16): 3018-3034. DOI:10.1177/0042098014558541
[15]
尹俊, 甄峰, 王春慧. 基于金融企业布局的中国城市网络格局研究[J]. 经济地理, 2011, 31(5): 754-759. [Yin Jun, Zhen Feng, Wang Chunhui. China's city network pattern: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financial enterprises layout[J]. Economic Geography, 2011, 31(5): 754-759.]
[16]
马学广, 李鲁奇. 中国城市网络化空间联系结构——基于银行网点数据的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4): 393-403. [Ma Xueguang, Li Luqi. Network spatial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Chinese cities based on bank branches data[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7, 36(4): 393-403.]
[17]
邹小华, 薛德升, 黄颖敏. 等级化、网络化与区域化:基于律师事务所空间分布的中国城市体系研究[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7(2): 134-142. [Zou Xiaohua, Xue Desheng, Huang Yingmin. Hierarchical, networked, and regional trends:A research based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law firms of city system in China[J]. 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5, 47(2): 134-142.]
[18]
盛科荣, 张红霞, 佀丹丹. 基于企业网络视角的城市网络研究进展与展望[J]. 人文地理, 2018, 33(2): 11-17. [Sheng Kerong, Zhang Hongxia, Si Dandan. 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urban networks research through the lens of corporate networks[J]. Human Geography, 2018, 33(2): 11-17.]
[19]
朱查松, 王德, 罗震东. 中心力与控制力:长三角城市网络结构的组织特征及演化——企业联系视角[J]. 城市规划学刊, 2014(4): 24-30. [Zhu Chasong, Wang De, Luo Zhendong. Centrality and power:A method of analyzing city network spatial structure[J]. Urban Planning Forum, 2014(4): 24-30. DOI:10.3969/j.issn.1000-3363.2014.04.005]
[20]
庄德林, 杨羊, 晋盛武, 等. 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网络结构演变研究[J]. 地理科学, 2017, 37(4): 546-553. [Zhuang Delin, Yang Yang, Jin Shengwu, et al. Evolu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s city network based on the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7, 37(4): 546-553.]
[21]
温锋华, 张阿曼, 李桂君. 基于金融企业网络的京津冀城市网络结构特征分析[J]. 城市发展研究, 2017, 24(9): 64-71. [Wen Fenghua, Zhang A'man, Li Guijun. A study of urban network structure of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basing on the financial enterprises network[J].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2017, 24(9): 64-71. DOI:10.3969/j.issn.1006-3862.2017.09.009]
[22]
季菲菲, 陈雯. 长三角地区金融机构网络分布格局与扩张机理——以城市商业银行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9): 1241-1251. [Ji Feifei, Chen Wen.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expansion mechanism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 network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4, 33(9): 1241-1251.]
[23]
刘明康. 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30年[M]. 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9. [Liu Mingkang. 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of China's Banking Industry[M]. Beijing: China Financial Publishing House, 2009.]
[24]
贺灿飞, 刘浩. 银行业改革与国有商业银行网点空间布局——以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为例[J]. 地理研究, 2013, 32(1): 111-122. [He Canfei, Liu Hao. Banking reform and locational strategy of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An empirical study of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and bank of China[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3, 32(1): 111-122.]
[25]
李智山, 黄光庆, 陈凤桂, 等. 中国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地理分布特征研究[J]. 经济地理, 2014, 34(2): 19-27. [Li Zhishan, Huang Guangqing, Chen Fenggui, et al.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research of Chinese j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J]. Economic Geography, 2014, 34(2): 19-27. DOI:10.3969/j.issn.1000-8462.2014.02.004]
[26]
李玮, 薛德升. 新世纪中国银行体制改革与地方银行机构网点的空间分布——兼与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比较[J]. 热带地理, 2013, 33(4): 420-428. [Li Wei, Xue Desheng. Banking reform and location strategy of local banks in the new century:In comparison with national banks[J]. Tropical Geography, 2013, 33(4): 420-428.]
[27]
贺灿飞, 傅蓉.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区位选择[J]. 地理学报, 2009, 64(6): 701-712. [He Canfei, Fu Rong.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location choices of foreign banks in China[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9, 64(6): 701-712. DOI:10.3321/j.issn:0375-5444.2009.06.007]
[28]
邹小华, 薛德升. 世界城市体系研究的定量化趋势及其方法演化[J]. 人文地理, 2017, 32(1): 16-22. [Zou Xiaohua, Xue Desheng. Quantitative trends of the world city system research and the evolution of its methods[J]. Human Geography, 2017, 32(1): 16-22.]
[29]
Neal Z. Structural determinism in the interlocking world city network[J]. Geographical Analysis, 2012, 44(2): 162-170. DOI:10.1111/j.1538-4632.2012.00843.x
[30]
Alderson A S, Beckfield J, Sprague-Jones J. Intercity relations and globalisation:The evolution of the global urban hierarchy, 1981-2007[J]. Urban Studies, 2010, 47(9): 1899-1923. DOI:10.1177/0042098010372679
[31]
刘铮, 王世福, 赵渺希, 等. 有向加权型城市网络的探索性分析[J]. 地理研究, 2013, 32(7): 1253-1268. [Liu Zheng, Wang Shifu, Zhao Miaoxi, et al.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directed weighted network of city[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3, 32(7): 1253-1268.]
[32]
赵梓渝, 魏冶, 王士君, 等. 有向加权城市网络的转变中心性与控制力测度——以中国春运人口流动网络为例[J]. 地理研究, 2017, 36(4): 647-660. [Zhao Ziyu, Wei Ye, Wang Shijun, et al. Measurement of directed alternative centricity and power of directed weighted urban network:A case of population flow network of China during "Chunyun" period[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7, 36(4): 647-660.]
[33]
Hennemann S, Derudder B.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the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connectivity in the world city network[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Planning and Design, 2014, 41(3): 392-412. DOI:10.1068/b39108
[34]
赵渺希, 吴康, 刘行健, 等. 城市网络的一种算法及其实证比较[J]. 地理学报, 2014, 69(2): 169-183. [Zhao Miaoxi, Wu Kang, Liu Xingjian, et al. A novel method to approximate intercity networks and its empirical validation[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69(2): 16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