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人文地理  2019, Vol. 34 Issue (1): 159-160, 158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9.01.020
0

引用本文  

姚士谋, 刘昌明, 唐邦兴. 中美地理学学术交流40周年纪念[J]. 人文地理, 2019, 34(1): 159-160, 158.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9.01.020.
YAO Shi-mou, LIU Chang-ming, TANG Bang-xing. The 40th Anniversary of Sino-U.S. Geography Academic Exchange[J]. Human Geography, 2019, 34(1): 159-160, 158.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9.01.020.

作者简介

姚士谋,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人文地理与城镇规划。1978年10月参加中科院地理代表团赴美国考察。已出版专著18部, 国内外发表论文300多篇, E-mial:yaoshimou@hotmail.com;
刘昌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中国地理学会原副理事长, 已出版专著10多部, E-mial:liucm@igsnrr.ac.cn;
唐邦兴,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原副所长,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已发表论文200多篇, 出版专著10多部。首批赴美访问的十位代表团成员中五位已经去世
中美地理学学术交流40周年纪念
姚士谋 , 刘昌明 , 唐邦兴     
The 40th Anniversary of Sino-U.S. Geography Academic Exchange
YAO Shi-mou , LIU Chang-ming , TANG Bang-xing

我国"文革"十年政治运动刚刚结束的1977-1978年间, 中美两国互派地理代表团, 拉开了中美地理学家互访的大门, 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国际学术交流的重大事件。这次的学术交流一直影响着中美两国地理学家相互交流访问的科技活动过程。今年正值中美两国地理学界学术交流40周年, 我们深深感到历史上的"破冰之旅"有许许多多值得纪念之处, 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地理学蓬勃发展的时期, 为此我们不惜笔墨, 抒写以下心中的感悟与深思。

1 中美两国当时政治对峙的背景

中美两国于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但两国地理学家的正式交往在1977年8月就已开始。美国地理学家代表团第一次访问中国后, 中国地理代表团应美国科学院的邀请, 于1978年10月也第一次访问美国。由于当时两国还没有正式建交, 所以中美两国的地理代表团均属于民间来往的学术交流方式。但在当时也是两国政府十分少见的交往, 同样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实际意义。

20世纪70年代, 我国的政治社会"扑朔迷离", "文革"刚刚结束。1976年9月毛泽东主席逝世, 10月粉碎四人帮", 出现了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但是, 新中国成立后30年与美国没有建立外交关系, 中美两国在科技文化方面交流很少, 甚至呈隔绝的状态。所以, 美国地理代表团访问中国前, 有些地理学家认为:对中国的了解, 甚至比对月亮的了解还少!美国俄州阿克朗大学的地理学家、美藉华人马润潮教授参加组织了中美两国地理学的学术交流, 他十分积极, 后来多次访华, 成为中美两国地理学交往的桥梁, 我们的友好使者。

吴传钧院士2008年在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主持中美学术交流30周年纪念活动时说过:中美两国学术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不仅打开了中美两国地理学界科技人员交往的大门, 而且也深刻反映了中美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相信这一活动将会永远传承下去。

2 中美两国地理学相互访问、考察与学习的扎记

1976年中国取得了粉碎"四人帮"重大胜利, 对西方世界影响很大, 尤其是美国地理学家俄州阿克朗大学地理系主任诺布尔和马润潮教授十分高兴, 他们在当年年底写信给中国科学院, 要求来中国访问交流, 美国各大学开始了解中国地理学发展的初始情况。后来于1977年4月中国科学院外事局请示我国外交部后同意美方派代表访华, 并建议中方于1978年适当的时候也派出地理代表团访美, 访问时间、方式、人数等以对等的方式进行。美方尤其是俄州科学院十分高兴, 委派诺布尔、马润潮等组团访华, 美国很多地理学家争相访华, 他们十分兴奋, 最后由诺布尔教授为团长, 马教授为秘书长, 组织了美国十位地理学家作为民间代表团来中国访问一个月, 代表团还包括了美国芝加哥、加州、洛杉矶分校与乔治亚大学等著名大学地理系成员。他们于1977年8月初开始对中国的北京、上海、南京、成都、广州和桂林以及韶山冲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访问, 并与各地的中科院地理所和大学地理系进行学术交流。虽然是民间来往, 但各地的地方领导、外办也出来接待, 真正体现了中美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美国地理代表团第一次来南京, 访问了三天, 江苏省外办、科技局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领导先后宴请他们两次, 并十分兴奋地参观了南京著名的风景区:中山陵、总统府、夫子庙和南京长江大桥, 并在大桥上暂时中断交通, 让我们和美国地理学家一起合影留念, 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到了1978年9月美国科学院邀请中国地理代表团访美, 他们更加热情大方, 答应我们访美的一切费用均由美国18个大学资助, 时间还比美方访问中国的多了十天。结果, 在我国外交部的批准下, 中国科学院组团10人(主要是中国科学院各地理所的研究人员, 还有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两位教授), 由中科院地理研究所所长黄秉维任团长, 吴传钧教授为副团长, 科学院外事局王仁全副局长为秘书长并担任翻译, 共有十位人员于1978年9月23日至11月初访问了美国, 受到了热情接待, 使得我们在美国各地十分愉快地度过了40多天的国外旅行考察。

3 中国地理代表团在美国访问的收获及其影响

当时的1978年, 我国国内文革动乱的时代刚刚结束, 大学停课后开始招生, 国民经济恢复了正常, 这时我们出访美国, 可以找到我们的差距, 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很大。当时美方给我们安排了一条具有地理特色的访问考察路线, 我们从北京飞向美国的东海岸(经停巴黎三天), 进入美国首都华盛顿, 然后到了芝加哥、俄亥俄州两座小城市和威斯康星州等地的五大湖地区, 经过明尼苏达到圣路易斯和丹佛等地, 最后访问加州、阿利桑那州; 再飞往夏威夷州后回国, 全程40天, 总共访问了14个州, 23个城市, 60多个单位(大学、研究所与工矿农场等)。我们的代表团所到之处都得到了美国各个大学、地理系以及相关部门的热情接待、平等对待, 并详细介绍了美国地理学、计量地理、地图学等方面的发展特点。我们访美后的主要收获体会及影响:

3.1 美国地理学工作活动广泛, 面向世界, 深入社会各部门

1978年秋, 我们在美国的40天考察过程中, 访问了36所大学及其科研机构, 许多系主任、研究所长给我们介绍, 美方各大学地理系的毕业生主要工作在大学、企业、研究所和政府工作部门(包括海军部、空军部、住房建设部、农业部和环保部门等)。结合美国的地理空间, 研究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的相互关系, 同时也做了许多地方资源调查与城乡规划工作等等。代表国务院各部门以及军队研究工作的地理工作者, 面向世界, 重视欧洲、亚洲与非洲各个重要国家的经济、地理与社会情报的收集与研究工作, 大部分工作为上层阶级服务的。

3.2 重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利用工作

1934年, 美国中西部发生过多次的"黑风暴", 损失了三亿多吨的表土, 农业部门损失巨大, 水土流失、环境破坏、污水横流, 造成经济上的严重损失。因此, 美国政府当时就重视环境问题, 各大学地理系积极参加这一工作, 建立了许多实验室与研究中心, 把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研究、交流的实验研究。我们当时在密西西比河一些州, 科罗拉多和阿利桑那州等都参观过他们的水土保持研究站, 实验室以及农场农业试验区, 他们在实验基础上做过大量的分析, 系统总结研究方法, 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措施, 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果, 为美国的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利用做出了重大贡献。

3.3 重视工业布局, 人口与城市地理访面的研究工作

美国资本主义高度发达, 工业化推动城市化, 20世纪60-80年代, 美国成了世界上一流的社会经济强国, 主要是由先进的科学技术所带动的。当时我们的国家无论是经济还是科技方面仍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因此, 在1978年的秋天, 我们第一次访美期间在各个大学地理系的交流中发现, 美国地理学不仅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 各类地理学的分支学科都在建立实验室, 研究方法比较先进; 而且在学术成就与前沿研究方面也是硕果累累, 全球第一。美国大大小小的高等院校共有1600多所, 其中有850所大学均有地理系(包括资源环境与GIS地理信息系统)。当时各个学校出版的城市地理专著超过20多部。而我国在1985年前, 城市地理方面的著作仅有两部。

由于美国的资本主义高度发达, 1980年时城市化水平达66%, 全国的铁路已建成25万公里, 高速公路6.8万公里, 其他公路超过40万公里, 均为世界第一。因此, 美国地理学在城市地理GIS、资源环境以及旅游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十分繁荣的局面, 在世界上也是领先的。我们在美国访问、考察期间, 学习与思考的任务十分繁重, 有时只能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式的访问。

4 新时代我国地理学发展的新进展

1978年秋, 中美地理学第一次开展相访、学术交流之后, 已经有40周年了, 中美两国的地理学家相互学习、交流与合作的形势越来越好, 地理学科各个分支学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大大的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院士曾经多次指出, 地理学是一门系统学科, 是研究地球表层学的专门学科。吴传钧院士也指出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的学说。改革开放以来, 地理学的创新发展与时俱进, 学科队伍越来越大, 研究领域越来越广, 创新成果与专著越来越多。

2008年秋, 吴传钧院士在南京纪念中美地理学学术交流30周年大会上说过,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地理学各分支学科已发展到20多个, 其中资源环境、城市地理、地理信息、旅游地理和农村发展等分支学科已经成为最热门的学科。地理科学工作者从事各种规划实践, 结合我国的国情, 参加国民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完成了大量的重点项目, 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对国际地理学的贡献十分惊人, 成果发挥的作用也是巨大的。

中美地理学学术交流之后, 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视, 纷纷与我国建立了正常的学术交流关系, 尤其是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以及西欧其它国家; 同时, 经过黄秉维、吴传钧、刘昌明三位院士的努力, 得到了美国芝加哥大学地理系主任, 国际地理联合会主席哈里斯教授的支持, 于1984年终于恢复了我国在国际地理联合会中的地位, 并选举了吴传钧先生为副主席。经过这40年的地理学科的发展与建设, 我国许多地理学科的分支大大发展, 而且在学科前沿方面也赶上并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 主要在以下一些分支学科方面, 获得了巨大成就:

(1)  地理学结合国家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利用保护方面, 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青藏高原、新疆地区的自然资源综合考察, 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

(2)  在自然资源的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中, 有关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 以及黄土高原的保护利用研究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3)  在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城镇体系的规划研究中, 我国人文地理各专业科技人员的研究成果丰硕, 得到了国家各级领导部门的重视, 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重大问题。陆大道院士的开创性研究成果, 提出的"点—轴发展理论, 得到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广泛应用与实践, 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胡序威、顾朝林教授的城镇体系规划理论与方法也得到地理界、规划界的广泛应用; 许学强、周一星、崔功豪等教授的"城市地理导论教材以及城市化问题的研究也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

(4)  在GIS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 得到国际地理学界与国内许多部门的重视。

(5)  在中国城市群与旅游地理学等专题性研究方面, 也开创了我国地理学在这方面研究的前沿; 结合我国的国情、实际进行了系统理论与方法方面的控索, 城市群的规划、实践与理论研究(姚士谋、方创琳等)引起国内外地理学界, 规划学界的重视, 发挥了重大作用, 并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

(6)  乡村地理学、一带一路研究方面(刘彦随、刘卫东等)也取得了重大成果, 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总之, 中美学术交流40年来, 我国地理学各分支学科跨过了新时代, 取得了新的进展。相信在今后,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我国的地理学各个分支科学结合中国经济建设的实践, 将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为中国的现代化作出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