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人文地理  2018, Vol. 33 Issue (6): 77-86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8.06.010
0

引用本文  

焦世泰, 王鹏, 戴其文, 胡森林. 滇黔桂省际边界区域城镇经济联系的网络结构特征与演化分析[J]. 人文地理, 2018, 33(6): 77-86.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8.06.010.
JIAO Shi-tai, WANG Peng, DAI Qi-wen, HU Sen-lin. NETWORK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ANALYSIS OF URBAN ECONOMIC CONNECTION IN THE YUNNAN-GUIZHOU-GUANGXI PROVINCIAL BORDER REGION[J]. Human Geography, 2018, 33(6): 77-86.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8.06.010.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CMZ038);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老区精神与老少边地区发展研究中心科研项目(LQ17A02);广西师范大学珠江-西江经济带研究院特色研究团队项目

作者简介

焦世泰(1981-), 男, 甘肃永登人, 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E-mail:jst6428196@163.com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7-11-29
修订日期:2018-05-17
滇黔桂省际边界区域城镇经济联系的网络结构特征与演化分析
焦世泰1, 王鹏1, 戴其文2, 胡森林3     
1. 暨南大学 经济学院, 广州 510632;
2. 广西师范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桂林 541004;
3.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上海 200062
摘要:以滇黔桂省际边界区域28个城镇为例,构建城镇中心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熵值法测度各城镇的中心性得分,评价滇黔桂省际边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利用修正的引力模型测度了1995年、2004年、2014年3个年份各城镇之间经济联系强度;借助GIS技术手段分析了城镇经济联系强度的空间格局,评价城镇等级体系演化特征;最后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考察了城镇经济空间联系和网络关系的演化规律,得出如下结论:滇黔桂省际边界区域中心城市逐渐形成,经济重心由南向北转移,由右江区单中心逐步发展到兴义市、右江区、文山市三中心,再到兴义市发展成为强中心,平果县与靖西市具备发展为滇黔桂次中心城镇的潜力;城镇间的经济联系总体较弱,区域整体网络密度低,但呈现出不断增强的趋势,低等级城镇对高等级城镇的引力与高等级城镇对低等级城市的引力不同,形成两种不同的城镇网络体系,经济联系紧密地区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之间及中心城市与经济强县之间;三角结构的外围经济联系密度明显较低,对于大多数城镇来说,尚不具备经济辐射能力,辐射效应极弱。
关键词经济联系    网络结构    演化    滇黔桂    
NETWORK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ANALYSIS OF URBAN ECONOMIC CONNECTION IN THE YUNNAN-GUIZHOU-GUANGXI PROVINCIAL BORDER REGION
JIAO Shi-tai1, WANG Peng1, DAI Qi-wen2, HU Sen-lin3     
1. School of Economics,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2, China;
2.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4, China;
3. The Center for Modern Chinese City Studies,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29 cities and towns in the Yunnan-Guizhou-Guangxi provincial border area. We construct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urban centrality, and use the improved entropy method to measure the urban centrality score, to evaluate the evolution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spatial structure in the YunnanGuizhou-Guangxi provincial border area. The modified gravity model is used to measure the economic connection intensity between cities and towns in 1995, 2004, and 2014. The spatial pattern of urban economic connection intensity, and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hierarchy system are analyzed by means of GIS techniques. Finally, we use social network method to examine the urban economic spatial connection and network evolution. We have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the center cities are in the process of forming in the Yunnan-Guizhou-Guangxi provincial border area; the economic center is shifting from south to north, from Youjiang District as the single center to XingyiCity, Youjiang District and Wenshan City as the new three centers, and to Xingyi City as the strong center with Pingguo County and Jingxi City as the potential sub-centers.
Key words: economic connection    network structure    evolution    Yunnan-Guizhou-Guangxi    

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组织协调以及对外联系的纽带作用, 中心城市已承担起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组织核心的重要作用[1]。分析经济联系强度、确定核心城市、界定区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是评价区域经济空间联系和空间组织的核心问题。德国经济地理学家Christaller最早提出城市中心性的概念[2]。城市中心性是衡量城市中心地位的重要指标, 也形象地反映了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关系[3], 确定城市的直接吸引范围[4]。宁越敏、周一星等是我国最早开展城市中心性与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学者[5, 6], 随后基于城市中心性研究的区域空间结构研究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除此之外, 一些学者针对区域空间结构的理论进行探讨[7, 8]。在实证研究方面, 我国区域空间结构研究涉及不同的地域空间, 研究方法也是不断的推陈出新。主要涉及省域空间结构[8-11]、经济带空间结构[12]、都市圈空间结构[13]、经济区空间结构[14, 15]、城市群空间结构[16]、城镇体系空间结构[17-20]等地域空间结构。而且研究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对城镇体系和区域空间结构展开新的研究[21, , 22]。在区域经济空间联系与组织的相关研究之中, 空间相互作用模型的引力模型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23, 24], 城市流强度模型、断裂点模型等也被运用于空间相互作用模型[25], 近年来,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也被引入到区域经济空间联系和组织的相关研究中[26]

我国省级行政区陆路边界线共66条, 总长约为5.2万km, 分布了849个县级行政区, 蕴藏有丰富的资源, 但省际边界区域更多的表现出边缘性的板块经济特征[27]。目前, 我国对于城镇经济联系和区域空间结构演化发展的研究多集中在国家、省域和经济区层面的测度。欠发达地区的相关研究较少, 尤其对于欠发达地区的省际边界区域研究明显不足。

我国欠发达地区的省际边界区域大部分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生态脆弱地区、边疆地区和革命老区, 这些区域贫困问题突出, 生态环境脆弱, 贫困问题与生态环境问题交织, 区域更多地表现为经济的欠发达性、不协调性和不可持续性, 普遍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生态环境退化、财政资金短缺、扶贫任务艰巨、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条件差等问题。区域城镇体系处于初级化的相对均衡发展状态, 城镇之间的经济联系弱,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表现出明显的离散性特征, 城镇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城镇发展普遍落后, 城镇对腹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弱, 使得人口和生产要素难以形成纵向的等级扩散之势, 进而形成了一种带有板块性和边缘化标志的"行政区边缘经济"。

所以, 欠发达地区的省际边界区域城镇经济联系的网络结构特征与演化过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区域经济的边缘性和分割性更加复杂和突出。而滇黔桂省际边界区域分布于生态环境脆弱的多民族聚居区是欠发达地区省际边界区域的典型案例。基于此, 本文选取滇黔桂省际边界区域为研究对象, 分析城镇经济联系强度的空间格局, 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考察区域经济空间联系和网络关系的演化规律。

1 研究区概况

滇黔桂省际边界区域位于滇黔桂三省区的交接区域, 区域范围包括:百色市、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市州。该区既是革命老区、边疆地区, 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 以及中央"一带一路"、"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等战略的提出, 致使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孤岛"的滇黔桂省际边界区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滇黔桂省际边界区域地缘相近、地理环境相似、人缘相亲、习俗相通、产业互补, 相对完整的地域经济单元、一脉相承的民族文化积淀和日益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 是滇黔桂省际边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但是由于受制于行政区界线"切变"作用的影响, 使滇黔桂省际边界区域原本相互依赖的地域单元屈从于行政单元, 在基础设施建设、经济要素流动、市场拓展、产业扩张、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各自为政、相互掣肘, 这些都是制约滇黔桂省际边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 本文选取滇黔桂省际边界区域这一省际边界区域的特例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滇黔桂省际边界区域城镇经济联系强度的空间格局, 探究区域经济空间联系和网络关系的演化规律, 为滇黔桂省际边界区域跨省经济合作及跨省经济合作区建设提供依据, 并为国内相同或相似区域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指标构建与数据来源

为了全面地测度城镇的中心性, 建立包括两个层面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包括区域规模、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三个层面; 在二级指标层面上, 区域规模又包括年末总人口、行政区域土地面积、耕地面积, 经济发展又包括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社会发展又包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乡村从业人员、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在校学生数。上述数据来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年鉴》(1996、2005、2015)、《云南统计年鉴》(1996、2005、2015)、《贵州统计年鉴》(1996、2005、2015)、《百色市统计年鉴》(1996、2005、2015)、《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统计发展资料1995》、《文山州统计年鉴》(2004、2014)、《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统计资料1995》、《黔西南统计年鉴》(2004、2014)。滇黔桂省际边界区域各县区的经纬度数据来源于高德开放平台搜索获取坐标, 各县区间公路距离来源于百度地图。

2.2 改进的熵值法

采用客观赋权法中的熵值法, 为了表现出不同时期的演化规律, 使用改进的熵值法, 增加时间变量, 从而使结果更具合理性[28]。首先采用极差方法对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公式如下:

(1)
(2)

式中: xθij为指标的原始数据, 表示第θ年城镇i的第j个指标值, xθij为标准化数据, xmaxxmin分别代表最大值和最小值。正向指标使用公式(1), 负向指标使用公式(2)。通过公式(3)确定指标的权重。

(3)

式中: θ表示年份, 共有r个年份, 文中r等于3, i表示城市, 共有n个城镇, 文中n等于28, yθij表示第θ年城镇i的第j个指标值的权重。利用公式(4)计算指标熵值。

(4)

式中: ej为指标熵值, 0 ≤ ej ≤ 1, k为参数。利用公式(5)确定单个指标的总权重。

(5)

式中: wj为指标j的权重, gj为第j项指标的信息效用值, m为指标的数量。最后依据公式(6)计算中心性得分。

(6)

式中: Hθi表示第θ年城镇i的中心性得分。

2.3 城镇间经济空间联系评估

(1) 修正的城镇引力模型

采用城镇引力模型量化区域内城镇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可以较好呈现理想状态下中心城镇对周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力, 同时也可以反映出周边城镇对中心城镇扩散的吸纳程度以及与周边城镇相互作用的强度[29]。本文采用修正的城镇引力模型, 以展示理想状态下滇黔桂省际边界区域城镇经济联系网络的现状。模型计算公式如下:

(7)

式中: Rij为城镇i和城镇j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 PiPj分别为两个城镇之间的人口规模, ViVj为两城镇的经济规模, Dij为两城镇间的距离。

以改进的熵值法计算各城镇的中心性得分衡量城镇综合质量, 以城镇间的公路交通距离反映城镇间的可达性。此外, 考虑到城镇流具有方向性, 因此采用优化城市引力模型, 在构建模型时引入参数k。采用各城镇GDP规模占两城镇GDP之和的比重对引力模型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引力模型为:

(8)

式中: mimj分别表示城镇i和城镇j的综合质量, Dij为两城镇间的距离。距离系数b取2能更好的体现出县市经济联系之间的差距[11]

(2) 社会网络分析法

社会网络研究的影响力已经逐渐渗透到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以及地理学等学科领域[30]。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核心在于从"关系"的角度出发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结构, 通常利用Ucinet软件对矩阵数据进行具体分析。省际边界区域城镇体系结构是一个极为复杂系统, 每个城镇都在空间系统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区域内的城镇存在物流、人流、信息流等的空间相互作用, 构建起了紧密的网络关联效应。在区域城镇空间经济联系的研究中, 参考社会网络研究方法, 采用修正的引力模型量化城镇之间的空间经济联系强度, 并将其作为衡量城镇流强度的指标, 探讨滇黔桂省际边界区域城镇空间经济联系的网络特征和演化机制。

3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

在借鉴城市中心性等方法的基础上[31], 参考县域经济联系相关文献研究成果[32], 从区域规模中心性、经济发展中心性、社会发展中心性3个方面建立城镇中心性评价指标体系(表 1)。

表 1 城镇中心性评价指标体系 Tab.1 Urban Centra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从各项指标中心性得分来看(表 2), 滇黔桂省际边界区域各城镇的区域规模指标得分变化较大, 1995年百色市所辖城镇得分靠前, 而2004年和2014年得分较高的城镇分别是文山州所辖城镇和黔西南州所辖城镇。但是各城镇得分的差距并不大, 如2014年望谟县得分最高为0.0524, 第二位是兴义市得分为0.0509。经济发展指标的整体变化不大, 但是少数城镇发展很快且城镇之间的差距逐步拉大, 如1995年位居前两位的右江区和兴义市分别得分是0.0425和0.0347, 而2004年两者的得分分别上升为0.2273和0.1001, 到了2014年二者的得分进一步变化为0.3462和0.6564, 最终兴义市超越了右江区。社会发展指标得分与经济发展指标得分有类似特点, 但变化强度稍缓, 如1995年居前两位的兴义市和右江区分别得分是0.0392和0.0367, 而2004年两者的得分分别上升为0.0608和0.0508, 到了2014年二者的得分进一步上升至0.2332和0.1506。这也显示出区域各城镇在区域规模、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3个方面变动幅度较大, 不仅中心城市的实力发生较大变化, 发展差距在逐步拉大, 一般城镇之间的发展差距也在拉大, 但是城市市辖区和自治州的中心城市在各项指标上位居前列, 少量城镇发展极快, 如平果县、靖西县、田东县、田阳县、兴仁县、安龙县、砚山县。

表 2 不同年份城镇一级指标中心性得分 Tab.2 Level Indicators of Urban Center Scores in Different Years

从中心性的总得分来看(表 3), 三个年份的变动较大。1995年右江区的得分最高, 排名靠前的几乎都是百色市辖县。各城镇之间的得分差距较小。2004年, 右江区仍居第1位, 兴义市上升为第2位, 文山县跃至第4位。百色市的平果县、田东县、田阳县、靖西县和隆林县仍居前列, 城镇之间差距逐步拉大, 得分第1位是第2位的1.63倍。2014年的城镇中心性得分变动较大, 兴义市上升至第1位, 得分为0.9406, 文山市跃至第2位, 得分为0.5547, 而右江区下降为第3位, 得分0.5108。兴义市与文山市、右江区的差距急剧拉大, 兴义市分别是文山市和右江区的1.7倍和1.84倍。同时黔西南州的兴仁县和安龙县发展极快, 分别上升为第7位和第9位; 百色市的平果县、靖西县、田东县、田阳县仍居城镇得分前列。排名靠后的城镇多数为百色市所属城镇, 如乐业县、那坡县、凌云县、西林县。

表 3 不同年份城镇中心性得分与排序 Tab.3 Urban Center Scores and Sort in Different Years
4 区域经济空间联系和空间组织 4.1 区域经济空间联系特征分析

由于城镇之间的空间经济联系和吸引力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而且相互之间所产生的引力作用并不相等, 因此将滇黔桂省际边界区域城镇之间的经济联系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 一类是低等级城镇对高等级城镇的引力(图 1), 另一类是高等级城镇对低等级城镇的引力(图 2)。通过GIS技术手段将城镇间经济联系强度实现可视化。

图 1 滇黔桂省际边界区域城镇经济空间联系(低等级向高等级) Fig.1 The Spatial Relations of Urban Economy in the Yunnan, Guizhou and Guangxi Inter-provincial Boundary(Low Level to High Level)
图 2 滇黔桂城镇经济空间联系(高等级向低等级) Fig.2 The Spatial Relations of Urban Economy in the Yunnan, Guizhou and Guangxi inter-provincial Boundary(High Level to Low Level)

图 1所见, 低等级城镇向高等级城镇的经济联系总体较弱, 但呈现出不断增强的趋势。通过分析比较1995年、2004年、2014年三个时段区域城镇经济联系强度, 可以判断出区域城镇联系网络已经逐渐形成, 联系强度逐渐加强, 稳定的三角区域空间结构已显现。整体联系强度显示出东南区域较强, 而西南区域较弱; 从次级中心城镇的发育来看, 东南区域较多, 如平果县、靖西县、田东县、田阳县, 主要集中在百色市内; 黔西南州内的城镇相对较弱, 形成了少量副中心城镇, 如兴仁县、安龙县, 而文山州内部城镇发展最弱, 其中以广南县稍强。上述分析表明:以滇黔桂省际边界区域三大中心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空间结构已经基本形成, 城镇之间各自为政和单打独斗的局面明显改善, 区域空间结构也正在由"增长极"向"点-轴"空间结构演变, 三大中心城市辐射带动效应不断增强。需要指出的是, 滇黔桂省际边界区域三大中心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十分紧密, 其主要原因是三大中心城市主导产业之间存在较强的互补性, 文山是云南水能资源的富集区, 电力在整个产业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兴义的煤炭资源储量巨大, 有"西南煤海"的美誉, 已经形成了以电力、煤炭为主的能源工业, 而百色市则是我国重要的生态铝工业基地, 铝工业与水电、煤电之间的互补性强, 电解铝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资源, 能源就是铝工业发展的命脉。

高等级向低等级城镇经济联系强度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图 2), 经济联系明显增强, 中心城市逐渐形成, 经济重心由南向北转移。通过三个时段区域城镇经济联系强度对比分析, 发现区域城镇经济联系逐步增强, 城镇空间网络体系由"单中心向三中心再到一强两中心"逐步演变, 经济空间格局由北弱南强演化为重心北移。低等级城镇对高等级城镇的引力与高等级城镇对低等级城市的引力不同, 形成了差异化的城镇空间网络体系。低等级城镇对高等级城镇的影响力明显较小, 高等级城镇对低等级城镇的影响力相对更广。两种城镇空间网络格局, 均以兴义市、右江区、文山市为中心, 高等级城镇在经济联系中起着绝对核心作用。

4.2 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结构分析

基于Ucinet软件分析平台, 根据整体网络密度计算公式, 测度出1995年、2004年、2014年滇黔桂省际边界区域网络密度D值分别为0.3336、0.3226、0.386。这一结果表明, 滇黔桂省际边界区域整体网络密度偏低, 城镇之间存在较弱的网络关联效应。从演化发展的角度来看, 网络密度存在上升发展的趋势, 但是上升的幅度较小, 表明城镇之间的空间经济联系在不断加强, 城镇网络化水平在不断上升。密集联系区主要集中在兴义市、右江区和文山市三大中心城市之间, 同时三大中心城市与经济强县之间的经济联系也较为密切, 而中心城市构成的三角结构的外围区域为经济联系低密度区。

采用网络中心度计算出1995年、2004年、2014年滇黔桂省际边界区域城镇网络中心度(表 4), 从点出度来看, 1995年右江区的值最大, 其次是兴义市、平果县、靖西市、田东县、田阳县, 最低的是册亨县与普安县; 2004年最高的仍然是右江区, 其次是兴义市和平果县, 最低的是册亨县与乐业县。2014年最高的是兴义市, 其次是文山市和右江区, 最低的是乐业县、那坡县、西林县、凌云县、西畴县, 基本上都属于百色市。

表 4 城镇网络标准化点度中心度 Tab.4 Town Network Standardization Degree of Degree Center

由此可见, 三个年份中, 三大中心城市长期以来占据着区域中心的位置, 对区域内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加强, 空间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尤其兴义市后来居上, 成为经济重心和辐射中心。兴义市、右江区、文山市三大中心的点出度值占总量的比值较高, 与上文的区域经济空间联系的结果基本一致。百色市西北部的城镇点出度值较小, 说明这些城镇的空间带动能力较弱, 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城镇距离区域中心城市距离较远, 经济基础薄弱, 交通不便, 生态环境恶劣, 区位优势不明显。

从点入度值来看, 1995年最高的是靖西县, 其次是隆林县、田林县、西林县, 但差距不大; 最低的是西畴县和册亨县。2004年最高的是文山县, 其次是右江区、平果县、兴义市; 最低的是凌云县、那坡县、册亨县、乐业县, 主要集中在百色市辖区内; 2014年最高的是兴义市, 其次是文山市、右江区、平果县; 最低是的乐业县、凌云县、那坡县、田林县、西畴县, 主要集中在百色市内。点入度值前三位的城镇发生较大变化, 一方面表明区域中心由原来的百色市演变为兴义市、文山市和右江区, 两个州府的中心城市依托经济和行政中心的优越性吸引区内生产要素的集聚, 并与区域内的城镇构建了紧密的空间经济联系, 其影响力不断增强; 另一方面, 点入度值比较低的城镇集中于百色市内, 这些城镇对区域内其他城镇的吸引力非常弱, 基本处于边缘化地位。

点出度值排名靠前的城镇, 其点出度值均大于点入度值, 而大多数城镇的点入度值大于点出度值。由此发现, 滇黔桂省际边界区域的少数中心城市具备一定的辐射能力, 辐射能力超过了其吸引能力; 而大多数城镇尚不具备辐射能力, 辐射效应极弱。入度中心值较低, 表明区内大多数城镇的影响力较小, 经济实力较弱, 从而只能依赖区域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而发展。

凝聚子群指组群内部所有城镇之间存在相对紧密的联系并具有一定的凝聚力[33]。采用Concor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可知:1995年滇黔桂省际边界区域城镇网络空间结构形成了8个子群, 2004年和2014年分别形成7个和8个子群(表 5), 1995年和2004年由右江区和兴义市组成的子群演变为2014年的兴义市独自子群, 可见兴义市的发展远远超出了其余城镇。靖西县由独立的子群演化为靖西市、平果县和田东县子群。1995年和2004年由平果县、田东县、田阳县组成的子群, 到2014年分化为2个新的子群。经济落后城镇变化也较大, 如1995年和2004年的由普安县、望谟县、册亨县、乐业县、西林县形成的子群, 到2014年形成3个不同的组合子群。可见区域内城镇发展速度差异性较大。

表 5 不同年份城镇网络凝聚子群 Tab.5 Different Years of Town Network Subgroup

表 6可知, 凝聚子群间的密度系数总体处于较低水平, 表明滇黔桂省际边界区域城镇之间的空间经济联系较为薄弱。第1个子群内只有1个城市, 即兴义市, 因此密度系数不存在。兴义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 与右江区和文山市组成的子群密度系数为0.309, 对其他子群的联系密度系数分别为0.194、0.233、0.233、0.167、0.110、0.076, 这意味着兴义市与区域内其他城镇的经济联系均十分密切; 第2个子群为右江区和文山市, 密度系数明显较低, 仅有0.192, 第2个子群的内部经济联系密度系数小于与兴义市的联系密度系数。第4个子群为田东县、平果县、靖西县, 与兴义市的联系密度系数为0.105。其余子群不仅内部的城镇空间联系弱, 而且对其他子群城镇的影响也极小, 密度系数均小于0.1, 表明3、5、6、7子群的城镇在区域城镇体系中处于外围, 而第8子群逐步被边缘化。

表 6 城镇网络子群密度系数(2014年) Tab.6 Urban Network Subgroup Density Coefficient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1) 滇黔桂省际边界区域城镇间的经济联系总体较弱, 主要表现在中心城市之间、中心城市与发达城镇之间, 而低等级城镇之间及低等级城镇与中心城市之间的联系则十分薄弱。中心城市逐渐形成, 经济重心由南向北转移, 由右江区单中心逐步发展到兴义市、右江区、文山市三个中心城市, 再到兴义市发展成为强中心, 城镇空间网络体系由单中心向三中心到一强两中心逐步演变, 经济空间格局由北弱南强演化为重心北移。低等级城镇对高等级城镇的引力作用与高等级城镇对低等级城镇的引力作用相比较, 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进而形成了两种差异化的城镇空间网络结构, 高等级城镇对低等级城镇的影响力相对更广且强度更大。两种城镇空间网络格局, 均以兴义市、右江区、文山市为中心, 以三大中心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空间结构已经基本形成, 中心城市辐射带动效应在不断增强。

(2) 滇黔桂省际边界区域网络密度低, 表现出弱联结状态, 网络密度呈上升态势, 意味着区域城镇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增强, 城镇网络化程度逐渐提升。经济联系密集区主要集中在兴义市、右江区和文山市三大中心城市之间, 同时三大中心城市与经济强县之间的经济联系也较为密切, 而中心城市构成的三角结构的外围经济联系密度明显较低, 三大中心城市对区域内其他城镇的辐射影响不断增强, 空间经济联系也不断密切, 特别是兴义市成为了区域经济重心和辐射中心。点入度值前三位的城镇发生了变化, 区域经济中心由右江区演化为兴义市、文山市和右江区, 点入度值比较低的城镇主要集中在百色市辖区内, 基本处于边缘化地位。区域内少数中心城市具备一定的辐射能力, 其辐射能力超过了吸引能力, 而大多数城镇尚不具备经济辐射能力。区域凝聚子群发生了一定变化, 也显示出区域内城镇经济发展速度差异性大, 凝聚子群间的密度系数总体上很低, 表明区域城镇空间联系较弱。兴义市与区域内其他城镇的经济联系均较为密切, 然而其余子群内的城镇之间空间经济联系十分薄弱, 而且部分子群内的城镇在整个区域城镇体系中处于边缘化位置。

5.2 政策建议

第一, 从克服行政区划对区域发展限制作用的角度出发, 滇黔桂省际边界区域应当在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扶贫攻坚、云南(广西)沿边(边境)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等跨区域合作发展战略的推动作用下, 破除制约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本位思想, 加强区域合作, 依托自身区位、资源、产业等方面的优势,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 通过统筹协调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产业、城镇, 确定区域空间发展战略, 通过区域内部和外部的空间优化重组, 以及区域内部的集聚效应和区域外部的扩散效应, 在更大的地域空间上充分发挥区域的区位、资源、产业等优势。

第二, 从区域空间结构优化布局的角度, 滇黔桂省际边界区域城镇经济联系强度的不断强化, 持续拉近文山州、黔西南州和百色市三州市之间的合作距离, 加快了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步伐, 为建设跨省经济合作区奠定了基础。滇黔桂省际边界区域应当构建"以南昆经济走廊为主体的中心发展轴, 以百色、兴义和文山为中心的金三角经济区, 以中越边境地带为中心的沿边经济带"的区域空间结构, 通过区域空间的优化重组和增长极的扩散效应, 促进区域资源与产业的优化配置, 加快区域性优势产业的融合发展, 强化区域经贸、交通、科技、文化、旅游等合作交流, 进而实现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布局。

第三, 从对外开放合作的角度, 滇黔桂省际边界区域作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 中越边境地带与东盟经贸纽带关系以及服务沿边地区开发开放国家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滇黔桂省际边界区域要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发展契机, 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建设, 充分发挥广西沿边沿海、面向东盟的独特地缘区位优势, 通过开展互联互通、边境贸易、跨境投资、产能合作、金融开放、文化交流、旅游合作, 深化该区与周边国家互利合作, 将滇黔桂省际边界区域建设成为我国西北、西南地区与华南地区有机衔接的枢纽, 促进我国西北、西南地区参与全球产业竞争、融入国际分工合作体系、扩大对外经贸往来。

参考文献
[1] 孙斌栋, 胥建华, 冯卓琛. 辽宁省城市中心性研究与城市发展[J]. 人文地理, 2008, 23(2): 77-81. [Sun Bindong, Xu Jianhua, Feng Zhuochen. Analysis on the urban centricity and urban development of Liaoning province[J]. Human Geography, 2008, 23(2): 77-81. DOI:10.3969/j.issn.1003-2398.2008.02.014]
[2] Christaller W. Central Place in Southern Germany[M]. Baskin C W, Englewood Cliffs, trans. London: Prentice Hall, 1966: 36-42.
[3] Irwin M D, Hughes H L. Centrality and the structure of urban interaction: Measures,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J]. Social Forces, 1992, 71(1): 17-51. DOI:10.1093/sf/71.1.17
[4] Marshall J U. The Structure of Urban Systems[M].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89: 2-9.
[5] 宁越敏, 严重敏. 我国中心城市的不平衡发展及空间扩散的研究[J]. 地理学报, 1993, 48(2): 97-104. [Ning Yuemin, Yan Zhongmin. The uneven development and spatial diffusion of Chinese central citys[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93, 48(2): 97-104. DOI:10.3321/j.issn:0375-5444.1993.02.001]
[6] 周一星, 张莉, 武悦. 城市中心性与我国城市中心性的等级体系[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1, 20(4): 1-5. [Zhou Yixing, Zhang Li, Wu Yue. Study of China's urban centrality hierarchy[J].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1, 20(4): 1-5. DOI:10.3969/j.issn.1003-2363.2001.04.001]
[7] 陆大道. 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112-116. [Lu Dadao. Region Development and Spatial Structure[M].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99: 112-116.]
[8] 陆玉麒, 董平. 区域空间结构模式的发生学解释——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理论地位的判别[J]. 地理科学, 2011, 31(9): 1035-1042. [Lu Yuqi, Dong Ping. Genesis explanation of regional spatial structure model: Theoretical status of dual-nuclei structure model[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1, 31(9): 1035-1042. ]
[9] 吴得文, 毛汉英, 张小雷, 等. 福建省区域空间结构演化及优化[J].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2): 293-300. [Wu Dewen, Mao Hanying, Zhang Xiaolei, et al. The evolu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space structure of Fujian province[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09, 28(2): 293-300. ]
[10] 乔志霞, 贾海波, 张艳荣. 欠发达省份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以甘肃省为例[J]. 经济地理, 2014, 34(9): 13-18. [Qiao Zhixia, Jia Haibo, Zhang Yanrong. Economic spatial structure evolu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underdeveloped provinces: A case study of Gansu province[J]. Economic Geography, 2014, 34(9): 13-18. ]
[11] 赵纯凤, 杨晴青, 朱媛媛, 等. 湖南区域经济的空间联系和空间组织[J]. 经济地理, 2015, 35(8): 53-60, 67. [Zhao Chunfeng, Yang Qingqing, Zhu Yuanyuan, et al. Spatial relation and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regional economy in Hunan[J]. Economic Geography, 2015, 35(8): 53-60, 67. ]
[12] 陈修颖. 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演化及重组[J]. 地理学报, 2007, 62(12): 1265-1276. [Chen Xiuying. The formation, evolvement and reorganization of spatial structure in Yangtze River economic zone[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7, 62(12): 1265-1276. ]
[13] 孙铁山, 李国平, 卢明华. 基于区域密度函数的区域空间结构与增长模式研究——以京津冀都市圈为例[J]. 地理科学, 2009, 29(4): 500-507. [Sun Tieshan, Li Guoping, Lu Minghua. A regional density-function approach to regional spatial structure and growth patterns: A case study of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region[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09, 29(4): 500-507. DOI:10.3969/j.issn.1000-0690.2009.04.006]
[14] 尹来盛, 冯邦彦. 珠江三角洲城市区域空间演化研究[J]. 经济地理, 2012, 32(1): 63-70. [Yin Laisheng, Feng Bangyan. The spatial evolution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city region[J]. Economic Geography, 2012, 32(1): 63-70. ]
[15] 沈惊宏, 周葆华, 余兆旺. 泛长三角地区城市的空间结构演变[J]. 地理研究, 2016, 35(3): 482-492. [Shen Jinghong, Zhou Baohua, Yu Zhaowang. Evolution of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in the Pan Yangtze River Delta[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6, 35(3): 482-492. ]
[16] 孙铁山. 中国三大城市群集聚空间结构演化与地区经济增长[J]. 经济地理, 2016, 36(5): 63-70. [Sun Tieshan. Evolution of agglomeration and its spatial structure with economic growth in three major metropolitan regions of China[J]. Economic Geography, 2016, 36(5): 63-70. ]
[17] 陈兴鹏, 庞丽, 张艳秋. 甘肃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研究[J]. 人文地理, 2005, 20(3): 67-71. [Chen Xingpeng, Pang Li, Zhang Yanqiu. Research on the regional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town system in Gansu[J]. Human Geography, 2005, 20(3): 67-71. DOI:10.3969/j.issn.1003-2398.2005.03.015]
[18] 尚正永, 张小林. 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及其分形特征[J]. 经济地理, 2009, 29(6): 913-917, 928. [Shang Zhengyong, Zhang Xiaolin. Urban system spatial structure and its fract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Yangtze Delta[J]. Economic Geography, 2009, 29(6): 913-917, 928. ]
[19] 朱士鹏, 徐兵, 毛蒋兴. 广西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分形研究[J]. 热带地理, 2010, 30(2): 178-182. [Zhu Shipeng, Xu Bing, Mao Jiangxing. Fractal structure of urban system in Guangxi[J]. Tropical Geography, 2010, 30(2): 178-182. DOI:10.3969/j.issn.1001-5221.2010.02.015]
[20] 刘盛和, 兰肖雄, 樊杰. 广西西江黄金水道开发与西江经济带城镇体系空间结构重构[J]. 地理研究, 2012, 31(8): 1365-1374. [Liu Shenghe, Lan Xiaoxiong, Fan Jie. Xijiang golden waterway development and restructuring of the urban system in Xijiang economic region of Guangxi[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2, 31(8): 1365-1374. ]
[21] 龚胜生, 周军, 张涛. 湖北省区域发展的空间结构与空间意象[J]. 地理学报, 2011, 66(8): 1101-1110. [Gong Shengsheng, Zhou Jun, Zhang Tao. The spatial structure and mental image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Hubei province[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1, 66(8): 1101-1110. ]
[22] 高晓路, 季珏, 樊杰. 区域城镇空间格局的识别方法及案例分析[J]. 地理科学, 2014, 34(1): 1-9. [Gao Xiaolu, Ji Yu, Fan Jie. An analytical tool for identifying the regional structure of urban system[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34(1): 1-9. ]
[23] 周一星, 胡智勇. 从航空运输看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J]. 地理研究, 2002, 21(3): 276-286. [Zhou Yixing, Hu Zhiyong. Looking into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Chinese urban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ir transportation[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2, 21(3): 276-286. DOI:10.3321/j.issn:1000-0585.2002.03.002]
[24] 张莉. 我国区际经济联系探讨——以铁路客运为例[J]. 中国软科学, 2001(11): 99-103. [Zhang Li. Study on the inter-regional economic linkage in China[J]. China Soft Science, 2001(11): 99-103. DOI:10.3969/j.issn.1002-9753.2001.11.023]
[25] 刘静玉, 杨虎乐, 宋琼. 中原经济区城市间相互作用时空格局演变研究[J]. 地理科学, 2014, 34(9): 1060-1068. [Liu Jingyu, Yang Hule, Song Qiong. Spatio-temporal pattern evolution of the interaction among the cities in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zone[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34(9): 1060-1068. ]
[26] 侯赟慧, 刘志彪, 岳中刚.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社会网络分析[J]. 中国软科学, 2009(12): 90-101. [Hou Yunhui, Liu Zhibiao, Yue Zhonggang.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over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J]. China Soft Science, 2009(12): 90-101. DOI:10.3969/j.issn.1002-9753.2009.12.012]
[27] 孙久文. 《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简评[J]. 地理学报, 2012, 67(10): 1438 [Sun Jiuwen. A brief review of research 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provincial border regions[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2, 67(10): 1438 DOI:10.11821/xb201210013]
[28] 杨丽, 孙之淳. 基于熵值法的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测评[J]. 经济问题, 2015(3): 115-119. [Yang Li, Sun Zhichun.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new-type urbanization level evaluation based on entropy method[J]. Economic Issues, 2015(3): 115-119. ]
[29] 毕秀晶.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化研究[D].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13: 120-122. [Bi Xiujing. Pattern, Dynamics and Mechanism of Spatial Evolution in Yangtze River Delta[D]. Shanghai: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2013: 120-122.]
[30] 刘军. 整体网分析讲义:UCINET软件使用指南[M]. 上海: 格致出版社, 2009: 112-116. [Liu Jun. Lectures on whole network approach: A practical guide to UCINET[M]. Shanghai: Truth and Wisdom Press, 2009: 112-116.]
[31] 薛丽芳, 欧向军, 谭海樵. 基于熵值法的淮海经济区城市中心性评价[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9, 25(3): 63-66. [Xue Lifang, Ou Xiangjun, Tan Haiqiao. Evaluation of urban centricity based on entropy method: A case study of Huaihai economic zone[J]. Geograph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 2009, 25(3): 63-66. ]
[32] 李亚婷, 潘少奇, 苗长虹. 中原经济区县际经济联系网络结构及其演化特征[J]. 地理研究, 2014, 33(7): 1239-1250. [Li Yating, Pan Saoqi, Miao Changhong.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economic linkage network at county level in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zone[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4, 33(7): 1239-1250. ]
[33] 方大春, 周正荣. 安徽省城市经济联系结构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J]. 华东经济管理, 2013, 27(1): 18-22. [Fang Dachun, Zhou Zhengrong.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 of economic ties in cities in Anhui province: Based on the social network analysis[J]. East China Economic Management, 2013, 27(1): 1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