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人文地理  2018, Vol. 33 Issue (6): 9-17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8.06.002
0

引用本文  

张占录, 赵茜宇. 土地利用的八维空间解析[J]. 人文地理, 2018, 33(6): 9-17.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8.06.002.
ZHANG Zhan-lu, ZHAO Qian-yu. EIGHT DIMENSIONAL SPACE IDEOLOGY IN LAND USE[J]. Human Geography, 2018, 33(6): 9-17.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8.06.002.

基金项目

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中国人民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计划项目(2014-15);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项目(20180306)

作者简介

张占录(1963-), 男, 北京通州区人, 教授, 博士, 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城乡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治、土地政策。E-mail:zhangzhanlu@ruc.edu.cn

通讯作者

赵茜宇(1988-), 女, 河南周口人, 特聘副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整治、土地利用规划。E-mail:kuaileriver@126.com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8-03-20
修订日期:2018-07-31
土地利用的八维空间解析
张占录1, 赵茜宇2     
1. 中国人民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北京 100872;
2. 四川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成都 610065
摘要:土地的本质是一定范围的空间,土地利用是在一定范围的空间内安排土地用途和土地功能的活动集合。解构土地利用空间维度,构建土地利用从低维到高维转变的土地利用思想,有利于拓展现代土地利用创新理念。基于主题分析法的研究表明:①土地利用存在八个维度的拓展方向,分别是聚点发展、轴线开发、平面发展、立体发展、分时利用、混合用途、功能叠加和空间共享;②土地利用维度可归纳为空间、时间和功能三个层面,并且各维度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③依据土地利用维度从低到高,以聚点发展为初始维,构建土地利用的八维空间理念。土地利用八维空间理念的明晰,有利于增益人们对土地用途和土地功能空间配置和组合的认知,从而有利于现代土地利用的创新实践。
关键词土地利用    土地功能    土地空间    土地利用维度    
EIGHT DIMENSIONAL SPACE IDEOLOGY IN LAND USE
ZHANG Zhan-lu1, ZHAO Qian-yu2     
1.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Policy,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2.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5, China
Abstract: The nature of land is a range of space under, around and above land surface, whilst land use is the exercise to allocate land usages and land functions in this range of space. This paper is aimed at deconstructing the dimensions of land use space, building the low-to-high dimensional land use space theory, and hereby extending and expanding the concept of modern land use. The method of Thematic Analysis is employed.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1) eight aspects of land use dimensions, say growth poles, axis development, plaque development, stereoscopic exploitation, timesharing land use, mixed uses, functional superposition and space sharing, are identified regarding land use; 2) a relatively tight relevance exit among different land use dimensions, which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types:the spatial, the temporal and the functional; 3) lowto-high eight dimensional land use ideology is built on the base the growth pole development, i.e. the zero or the initial dimension. The combinations and correlations among land use dimensions are the found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land use from low dimension to high dimension.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land use dimension are not only restricted by natural factors, but also influenced by human factors. Various factors interact to form the dynamic mechanism, which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land use dimens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land use to high-dimensional and comprehensive direction. Finally,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eight dimensional land use ideology is benefit for increasing the knowledge of people in allocating land usages and land functions, thus in favor of modern land use innovation is drawn.
Key words: land use    land function    land spatiality    land use dimensionality    
1 引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 土地利用格局不断变化和重塑, 土地的空间特性亦日益受到重视。土地利用, 其本质就是在一定的空间上配置土地各项功能的自然经济活动[1, 2]。随着人地关系矛盾的日益突出, 土地利用理念和理论的发展成为推动土地高效和创新利用的关键[3, 4]。然而, 我国当前土地空间的理念还停留在土地低维利用的层面, 对土地聚点、轴线、平面、立体和分时的多维利用研究还不够深入, 对混合用途、功能叠加、空间共享等高维土地利用理念的探索还需进一步提升。因此, 构建土地利用从低维到高维转变的土地空间理念, 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社会意义和研究价值。

目前关于土地空间利用理念和理论创新的研究, 国内外侧重点有所不同:国外更多的关注土地利用对微环境与微气候的影响[5-8], 国内则更多的关注宏观方面的土地利用战略、规划体系和生态环境保护[9-12]。涉及到土地利用维度, 国内外研究均强调了空间立体开发的集约利用方向, 如精明增长(smart growth)、紧凑型土地发展理念的兴起[13], 对土地利用的某一具体维度进行了探索, 如交通导向型土地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TOD)、土地混合用途。这些探索对认识土地多维度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作用, 如Ritchie和Thomas认为土地混合利用意味着土地利用功能的多样化和综合化, 保证了很多服务设施在一个合理的可达范围内, 使功能相容的地块紧凑相连, 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土地利用形态[14]。然而, 目前的研究仍缺乏对土地空间立体开发和多维度综合利用的整体把握, 缺少对相关理念框架构建的深度探索。基于此, 本研究拟从土地概念的空间本质出发, 解构土地利用从单一维度到多维度、从低维度向高维度的综合方向, 从而构建土地利用的八维理念, 增益对土地利用空间理论的认知, 拓展现代土地利用的创新理念。

2 土地空间概念的界定

土地具有空间特征, 其内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利用范围的扩大、利用强度的增加、土地功能的多样化而不断深化[15]。目前, 土地的空间特性既体现在横向的空间差异方面, 即区位和地域差异, 也体现在纵向的立体差异方面, 即维度和结构性差异。已有研究对前者的关注较多, 相关的理论如区位和空间分异理论也比较成熟, 然而对后者的关注, 却更多的停留在低维土地开发层面。这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对土地利用需求的新变化不相适应, 未充分关注到土地的微观空间特性。为此, 需重新审视土地概念, 明确土地具有宏观空间和微观空间两个层面的本质特性。

对土地概念的界定, 采用较多的是毕宝德编著的《土地经济学》一书中的定义, 即"土地是一个由地球陆地及其表面的土壤、岩石、矿藏、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 并综合了人类正反面活动结果的自然经济综合体"[16]。该定义对土地包括的空间范围和物质要素进行了考察, 并突出了土地利用的时间和空间特性。其中, 空间特性则暗含了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而微观层面则体现了纵向和立体的特性, 如图 1所示。

图 1 土地利用立体空间范围图示 Fig.1 Stereo-space Range of Land Use

因此, 土地的本质是由气候、地貌、土壤、水文、岩石、植被等组成的一定范围的空间。即土地是一定范围的空间。本研究认为土地的空间具有宏观和微观层面。一定空间范围的土地利用既综合了时间因素, 又结合了宏观和微观层面的空间特征。在这种概念框架下, 土地利用是可以划分不同维度的, 而且超越了传统的三维甚至四维的理念, 具有多维度相综合的特征。这一特征也决定了不同维度范围内, 土地的功能可以叠加, 从而在一定投入水平下达到最大的效益, 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和土地空间资源分配的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效应。

在现实实践中, 土地具有多种用途, 不同用途之间既具有一定的排斥性, 也具有一定的相容性, 而后者正是提高土地利用空间多样性的前提和基础。同时, 土地具有生产、承载、资源、资产、生态景观和社会保障的多重功能, 不同功能之间亦具有相容性。如何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科学合理的安排土地的多重功能, 进行土地用途的多样组合, 是本研究构建土地利用八维空间理念的出发点, 也是该理念具有实践性的重要保证。

3 土地利用的八维空间解构 3.1 维度识别方法

土地利用维度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此处, 维度是一个广义的范畴, 指的是事物相互联系的抽象概念的数量, 反映了人们观察、思考和描述某一客观现象或客观物体的思维角度[17]。总的来说, 土地利用维度, 是与土地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方式, 土地用途以及土地功能相关的一系列要素的组合。这些概念要素在空间上的重复和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土地利用维度。并且, 因为这些概念要素在空间上重复和组合的模式具有相似性, 抽象的土地利用维度成为可以总结和识别的对象。本研究拟基于已有文献的分析, 采用主题分析法提取土地利用维度的概念要素, 并进行分类, 从而解构土地利用的多重空间。

主题分析法是一种分析抽象概念的质性分析方法, 其基本思路是基于已有文献资料的回顾和分析, 将与研究对象相关的内容进行分解归类, 提取主要的内容要素作为主题, 识别不同主题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并进行概念化, 进而总结某一抽象概念的内涵、主题及内部关系[18]。主题分析法强调在大量错综复杂的信息中识别主要信息, 并进行概念化, 在抽象概念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9]。因此, 本研究采用主题分析法识别土地利用维度的主要概念要素。

3.2 维度识别与分析

通过对土地利用方式、土地用途和土地功能相关文献的主题分析, 本研究识别了八个土地利用维度的主要概念, 并根据各自属性将其归纳为空间、时间和功能三个层面。其中需要强调的是, 每一维度都具有宏观和微观的双重特性。分析如下:

3.2.1 空间层面

空间层面主要包括聚点发展、轴线开发、平面发展和立体发展四个维度。

(1) 聚点发展

聚点发展的核心特征是采取中心辐射型的土地开发模式, 尽量向中心聚集, 形成土地利用的初始维度。聚点发展反映了要素向中心集中的趋势, 这一中心从宏观上表现为点, 从微观上则表现为面或块, 如图 2所示。聚点发展的核心在于最大化集聚效应。由于土地资源自然分布和人为安排具有无法避免的不平衡性, 土地利用可集中在少数区位条件较好的点, 并逐渐集聚劳动力、投资、贸易、信息, 产生极化效应和乘数效应, 发展成为增长极[20]。在增长极逐步积累, 突破极化发展聚点弹性的边界时, 会对周边土地利用产生扩散效应, 将生产要素向邻近的增长极或周边地区疏解, 从而推动土地利用维度的提升, 实现线状和面状维度的扩展[21, 22]

图 2 聚点发展图示 Fig.2 Accumulating Development Towards to the Center Point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Perroux F)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增长极理论(growth pole theory), 对土地利用聚点发展的概念进行了经典的提升。增长极理论建构了经济空间的抽象概念, 并认为在这一空间维度内存在若干具有支配效应的推进单元, 即"极", 从而产生富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产业部门, 并通过不同的渠道带动和辐射到其他部门和区域[23], 如中国的上海市, 凭借其区位势能和优势产业, 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增长极。后来, 增长极理论逐步成为非均衡发展论的主要依据之一, 并纳入到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之中, 成为分析区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重要理论[24]

(2) 轴线开发

轴线开发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 其基本理念是在土地利用过程中, 按照发展轴线(development axis), 采取空间线性推进的方式进行土地开发。它是增长极理论聚点突破与梯度转移理论线性推进的完美结合。增长极之间, 由于生产要素的交换, 产生建设轴线的需要。轴线成为增长极之间要素转移、功能扩散的快速通道[25]。同时, 轴线本身对生产要素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吸引人口、产业向轴两侧集中, 形成带状发展, 产生新的增长点, 从而使土地利用沿交通轴线向区域纵深方向推进[26], 如图 3所示。轴线发展一般以具有比较优势的重要线状基础设施为依托, 如长江经济带就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而形成的"一轴、两翼、三级、多点"的发展格局。这种发展格局是聚点发展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必然结果。

图 3 轴线发展图示 Fig.3 Developing Land Space along the Axis

轴线开发最典型的模式就是交通导向型土地开发策略(TOD)。TOD是新城市主义代表人物卡尔索尔普(Calthorpe P)于1990年代提出, 并在其所著的《美国大都市区:生态、社区和美国之梦》(The Next American Metropolis: Ecology, Community, and the American Dream)得以详尽的阐述。其核心理念就是以公共交通为中心进行紧凑型土地开发, 建立多种用途、多种功能聚合, 具有相对高密度的城市结点, 形成以公交系统为依托的"节点+走廊式"土地利用维度[27]。起初, TOD主要强调城市内部轴线的开发。随着城市间交通网络的迅速发展, TOD的内涵延伸到城市群建设的范畴, 在城市规划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28]

(3) 平面发展

平面发展是土地利用由线到面的二维空间范围拓展。不同于聚点发展对土地利用极化的强调, 平面发展更注重土地的平面利用结构, 是点轴开发进一步深入和发展的结果:聚点发展与轴线开发对周围区域的辐射扩散效应相互交织, 使生产要素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流动和转移, 形成区域发展网络。在景观格局上, 则形成具有面状特点的斑块。平面发展强调土地资源的区位特点和区域差异, 重视发挥土地开发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以及多种生产要素的互补, 形成综合土地片区[29], 如图 4所示。

图 4 平面发展图示 Fig.4 Plaque Land Development Modes

土地利用片区是平面发展的一种主要形式, 在当前更是经济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的重要内容, 也是政府进行土地利用管理的基础[30]。需要强调的是, 土地利用片区是一个广义的概念范畴, 按照土地利用方式、用途和功能的差异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划分, 如土地用途管制分区、国土空间开发分区、城市发展分区等。平面发展强调土地平面利用结构的差异, 但并不一定是单一的, 可以是多种用途和功能的综合。平面发展是土地利用从一维到多维综合的关键过程。

(4) 立体发展

土地立体化利用是伴随着土地资源紧缺、生产要素集聚而出现的土地利用行为, 是土地集约利用的方式之一[31]。立体发展的直接表征是土地容积率的增加。土地立体发展的依据是土地的空间特性及在此基础上衍生的多种功能的相容性。其核心的思想是在土地平面发展的二维基础上, 引入土地利用的垂直空间特性, 将土地利用视为对地下和地上一定范围内的空间资源进行配置和布局的行为, 如在土地资源稀缺的城市建设高楼大厦, 并进一步开发地下空间用于购物、停车、餐饮等。土地立体发展将土地利用的维度从二维扩展到三维, 将空间视为一种具有独立利用价值的资源, 缩短了人类活动的时空距离[32]。高密度、集约性是土地立体发展的基本特征, 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其发展水平呈逐步提高的趋势。

土地立体发展包括对地上、地表和地下空间的分层开发和多功能利用, 在纵向上具有多元结构和内部异质性, 强调对土地空间进行立体分层和立体分区(图 5), 强调空间资源配置和布局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从而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从某种角度来说, 土地可持续利用就是土地利用密度和集约性问题, 而立体发展则通过影响土地利用的密度和集约性来影响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33]。立体发展由于空间特性的改变导致了空间与时间分布的独特性, 极大的拓宽了土地利用的范围。

图 5 立体发展图示 Fig.5 Stereoscopic Land Development
3.2.2 时间层面

分时利用(timesharing land use)是把时间维度引入到土地利用中, 这种时间维度既可是宏观上的时间区间, 也可是相对微观的时间区间。在按一定区间划分的时间间隔内, 安排土地不同用途和多种功能组合和分配的行为称为土地分时利用。土地分时利用有多种多样的方式, 可以是同一用途不同主体的分时, 如分时度假项目, 也可是不同用途不同主体的分时, 如操场白天作为运动场, 晚上作为停车场的土地使用方式。

分时利用是现代土地利用中极具创新性的理念。它将土地利用从三维扩展到四维, 极大的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同时对土地利用管理方式提出了挑战[34]。土地分时利用的依据是土地用途和功能的相容性, 重点在于对不同用途和功能的土地利用组合方式进行设计, 以确保这种相容性发挥最大的收益, 同时兼顾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土地分时利用与土地利用的其他维度之间也具有相容性和交叉性, 如在土地立体空间分层开发中可安排不同组合的分时利用方式。

3.2.3 功能层面

功能层面主要包括混合用途、功能叠加和空间共享三个维度。功能层面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层面, 即随着土地利用的创新, 新的土地维度可以被包括进来。

(1) 混合用途

混合用途是指有目的的对土地利用空间进行改造, 创造出用途和功能相混合与兼容的土地开发状态的过程。混合用途是增加土地利用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对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具有重要作用[35]。混合用途可以在土地利用空间的单一维度和多重维度同时或分时展开, 形式主要有功能置换与叠加、空间更新与再利用, 用途复合等。混合用途的依据也是土地用途和功能的相容性, 其关键之处在于对不同用途混合与兼容的安排方式。混合用途是精明增长、紧凑型城市、复合型城市等新城市主义规划的重要理念[36]

混合用途在实践中主要应用是在居住用地中增加商业、办公、休闲用途, 仓储用地兼容开发仓库、展览、办公、公寓等用途, 工业用地建设研发、展览用途, 轨道交通设施用地混合开发居住、商业、办公用途, 农业用地增加展览、工业、休闲用途等。土地各种用途的混合既可以在平面上发展也可以在立体上组合, 亦可以分时安排, 从而形成资源的集聚整合, 提升土地利用的多样性和社会经济发展活力, 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

(2) 功能叠加

功能叠加建立在土地空间分层利用、土地功能分区和功能聚集的基础之上, 是一个与混合用途交叉重合而又有自身特性的土地利用维度。一般而言, 功能叠加必然包含用途混合; 而用途混合不一定包含功能叠加。其主要包含:①功能分区。功能叠加的基础是功能分区, 是不同用地功能区的叠加。因此, 功能叠加并没有否定功能分区, 而是不同功能叠加出的综合分区。如原来的工业区、居住区、办公区可以三区叠加成一个综合区; ②多个功能。一个综合区内, 必须具备两个以上功能。功能之间可以不分主次, 也可以一个主导功能为主, 配合其他功能组成"功能叠加综合体"; ③功能组合。多个功能在数量上、空间位置上和时间上进行有机搭配, 使整体功能效益最大化; ④功能转换。土地利用功能上的转换, 使得时间范畴内的土地得到充分的利用。⑤功能复合。功能复合可以提供土地利用的收益水平, 如在农业用地的生产功能上复合农业展览、生态、休闲娱乐等功能[37]

(3) 空间共享

空间共享是通过对传统土地利用空间进行消减、解构, 将其确定状态转变成一种开放、活跃、积极、融合状态的利用形式。空间共享的核心是弱化空间使用的排他性, 在具有相容性的土地利用空间上纳入其他潜在的使用主体。空间共享可以在各级土地利用维度上完成空间的设计、分离和融合, 形成不同的空间共享水平。而且, 具有共享特征的空间在现实中可以囊括很广的范围, 从"公共性-半公共性-半私密性-私密性"的空间都可以共享。空间共享的依据是土地用途和功能在空间上的相容性, 通过空间共享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水平[3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空间的价值特性日益凸显, 不仅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39], 而且其合理安排对经济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40]。空间共享在现实中的案例有大学城共用运动馆、图书馆、教学楼等教学设施, 住宅小区实行街区制共享区内交通网络, 公司共享商务办公空间等。一切利用不充分的空间都可以共享, 其背后的经济理念是由空间共享带来的生产要素集中和集聚, 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近距离交流、提高社会生产力, 同时增加土地利用形态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促进土地集约节约水平的提高。

4 土地利用八维空间理念的构建 4.1 土地利用维度特征及应用

每一个维度都具有宏观和微观的双重特性, 具体特征如表 1所示。在同一土地上叠加的土地利用维度越多, 土地空间越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 土地利用形态是由一个或多个利用维度相叠加、融合的结果。从这一多样化的结果中, 可以分离出土地利用维度的现实表现形式。

表 1 土地利用维度特征 Tab.1 Features of Eight Land Use Dimensions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增长是以非均衡的分散形式产生和发展。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较高区位势能的地区, 能够集聚要素和资源, 形成分散式的发展中心, 成为地区发展的"增长级"。聚点发展的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区域发展的政策选择中, 但实践结果却"成败参半", 成败的关键在于在现实过程中能否平衡极化/集聚效应带来的区域差距问题, 以及能否通过外力激化内在的发展动力和适应宏微观层面的限制因素(经济条件、技术水平、区位等区域条件)问题[41]

在对增长极理论的反思中, 人们逐渐发展了由点到面的"点-轴"式土地利用模型。该理念在土地利用形态中的典型表现形式是发展轴和发展带。由于轴线发展一般以具有比较优势的重要线状基础设施为依托, 沿线形成各种功能的区段和节点, 因此在形成条件上具有一定的限制性, 这是该维度在现实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此外, 轴线开发还需要结合要素转移和功能扩散的特征, 确定生长轴的发展时序和扩散方向, 这些决定了轴线开发实践效果的好坏。目前, 轴线开发的理念在城市宏观规划和控制性规划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也存在一些因管理、资金等配套不足问题而使该理念没有得到较好执行的案例, 如深圳CBD中轴线的发展[42]

点轴交织构成的网络平面, 在空间和时间上延伸, 形成以片区发展为基础的、立体和分时相交叉的土地利用形态, 其综合表现形式为在时空范围内多样的、变化的、立体的土地空间格局。以片区为基础的发展理念在现实中最典型的案例是在宏观和微观上形成的土地利用片区, 如中关村西区。这种理念有利于结合不同层次的地域分异规律, 实现土地开发的整体性, 在片区内安排和组织具有关联性的土地利用活动, 实现土地功能组合的优化。但这种优化也存在弹性不足的问题, 因为一旦功能组合的土地利用格局确定, 未来改变的成本较大。基于平面发展的立体和分时维度, 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同时, 也存在着维护成本提高、空间衔接冲突等隐性问题。此外, 立体发展和分时利用还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空间利用权不明晰、管理机构不明确等相关规范滞后的问题。

混合用途、功能叠加和空间共享对土地利用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分割、分层、分时和分化, 其实践结果是集约、弹性、高效、多样性的土地空间形态。但这也给土地的规划管控与用地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其中, 比较典型的是在农业用途中混合工业、文体娱乐或商服用途, 在生产功能的基础上叠加休闲、参与式体验、教育等功能, 或建设共享农庄、社区共享空间。这些土地利用维度的扩展和融合会对原有土地利用秩序产生一定的干扰, 需增加土地规划和管理的灵活性来最小化干扰。然而, 这一新的土地利用管理需求在现实中存在着制度供给不足的问题。

4.2 土地利用维度的关联性

土地利用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综合的土地空间开发和土地功能实现过程, 具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属性。因此, 土地利用从低维到高维的转变过程中, 各维度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 并在一定的空间内存在交叉和重叠。而且, 其交叉和重叠的方式在不同的时空范畴内也各式各样, 从而产生不同的土地利用形态, 表现为不同空间分层中土地用途和功能的组合。充分挖掘土地利用各个维度之间组合和关联的潜力, 最大程度的发挥土地用途和功能的相容性, 实现土地集约节约与可持续利用的同步促进与提升, 是现代土地利用创新的关键所在。根据本研究识别的八个维度的内在联系方向, 构建土地利用维度关联性分析图, 如图 6所示。

图 6 土地利用八个维度的关联性分析 Fig.6 Relevance Analysis of Eight Land Use Dimensions

从土地利用的历史实践来看, 土地利用一般需要经历从低维到高维转变的过程, 而在达到二维和三维之后, 维度叠加和组合的方式会发生质的改变, 维度之间的关联性也更加强化。如在立体发展的维度内, 可以同时关联分时利用、混合用途、功能叠加和空间共享, 也可以关联其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维度。此外相对较高的土地利用维度也需要以低维土地利用为依托和支撑, 如平面发展需要以轴线开发或聚点发展为基础, 来承载如混合用途等其它土地利用维度。土地利用维度之间的关联性及其关联方式的多样性是本研究构建八维空间理念的重要依据。

4.3 土地利用维度发展的动力机制

土地利用维度发展的内涵是从维度低、维度少的状态向维度高、多维度综合的状态转变。土地利用维度之间的组合和关联, 是土地利用由低维向高维发展的基础。在这种基础之上, 由动力主体和动力因素共同作用组成的动力系统, 形成一个"循环累积因果链", 推动土地利用由低维向高维发展, 并成为影响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的重要因素。从本质上而言, 土地利用维度的发展和变化既受自然因素的制约(如轴线开发一般受重要线状设施的限制), 也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并且, 后一种影响也包含了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相结合的历史结果。从这个角度来讲, 人为因素是土地利用维度变化发展的关键动力主体。

推动土地利用由低维向高维发展的动力因素, 其构成和作用机制则比较复杂。根据动力因素作用机制的不同, 可以区分为内生因素和外生因素。内生因素是由土地利用的内部变化发展机制决定的, 是原生的动力机制。这种发展机制取决于土地本身的属性和特质, 尤其是土地利用维度由"点-线-面-体-分时"的发展过程。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土地的承载功能和仓储功能使得土地利用实践结果在一定空间内累积和溢出, 并推动土地利用由低维向高维发展。外生因素则是由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外在因素决定, 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流动、制度和政策因素、技术进步等。各因素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互影响, 并形成合力, 其结果是对土地空间供给的需求变化, 进而通过影响人类活动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促进人与土地利用关系的和谐, 推动土地利用向更加集约、弹性、高效、多样性化的人类生产和居住生活空间发展。

4.4 土地利用八维空间建构

土地的本质是一定范围的空间, 土地利用则是在一定范围的空间内进行土地用途和功能的配置与组合。根据本研究对土地利用三个层面、八个维度的解构, 依据其内在关联性建立土地利用的八维空间, 如图 7所示。其中, 聚点发展是土地利用的初始维/零维。整体上, 按照土地利用维度由低到高, 由"点-线-面-体-多维"的理念进行建构。

图 7 土地利用八维空间概念图 Fig.7 `Abbreviated Figure of Eight Dimensional Land Use

该土地利用的八维空间具有以下特征:①随着土地利用维度的提升,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一般呈上升趋势, 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增强; ②该理念既适用于宏观层面的土地利用, 也适用于微观层面的土地利用; ③土地利用的多样性一般随土地利用维度的提升而增加; ④土地利用的空间特性和空间价值随土地利用维度的提升越发凸显; ⑤土地用途和土地功能的相容性随土地利用维度的提升而增强; ⑥在同一空间内, 叠加的维度越多, 土地利用的集约性、有效性越强。

5 结论

土地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要素和载体, 土地利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支撑性、支配性的作用。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和水平会较高程度的反映在土地利用空间上。因此, 对土地空间的使用和改造, 反映了人类认识和挖掘土地潜力来发展社会经济的水平。构建土地利用空间理念, 增益土地空间利用维度的认知, 对增强土地开发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启示。本研究基于土地的空间特性这一本质, 采用主题分析的质性研究方法, 依据土地利用方式、土地用途和土地功能的相关文献, 识别和界定了土地利用的八个维度, 建立了土地利用的八维空间理念。该理念的核心内容如下:①土地的本质是一定范围内的空间, 土地利用则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对土地用途和功能进行配置和组合; ②土地利用存在"聚点发展、轴线发展、平面发展、立体开发、分时利用、混合用途、功能叠加、空间共享"八个维度, 体现出由低维度向高维度的发展趋势; ③土地利用各个维度的基础是土地用途和土地功能的相容性; ④土地利用的八个维度可归纳为空间、时间和功能三个层面, 并且各个维度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依据由"点-线-面-体-多维"的关联性, 可构建八维土地利用空间理念。本研究可为现代土地利用创新提供理论支撑和思路借鉴。

此外, 需要强调的是, 本研究对土地利用空间维度理念的建构属于探索阶段, 对土地利用维度的识别依据文献资料的主题分析, 还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 如随着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 人类利用土地空间的能力得到质的提升, 会产生新的维度。同时, 还可在后续的研究中, 进一步结合实例, 分别探讨不同利用维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化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媛, 杨广亮. 为经济增长而干预: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策略分析[J]. 管理世界, 2016(5): 18-31. [Wang Yuan, Yang Guangliang. Intervention for economic growth:Analysis of land leasing strategies of local governments[J]. Management Word, 2016(5): 18-31. ]
[2] 蒋省三, 刘守英, 李青. 土地制度改革与国民经济增长[J]. 管理世界, 2007(9): 1-9. [Jiang Shengsan, Liu Shouying, Li Qing. Land system reform and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J]. Management Word, 2007(9): 1-9. ]
[3] Jabareen Y R. Sustainable urban forms:Their typologies, models, and concepts[J]. Journal of Planning Education and Research, 2014, 26: 38-52.
[4] 李婧怡, 林坚, 刘松雪, 等. 2014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5年展望——土地利用与规划分报告[J]. 中国土地科学, 2015, 29(3): 3-12. [Li Jingyi, Lin Jian, Liu Songxue, et al. Progress review on land sciences research in 2014 and progress for 2015:Sub-report of land use and planning[J]. China Land Sciences, 2015, 29(3): 3-12. ]
[5] Hough M. City Form and Natural Processes[M]. London: Routledge, 1995: 21.
[6] Swanwick C, Nigel D, Helen W. Nature, role and value of green space in towns and cities:An overview[J]. Built Environment, 2003, 29(2): 94-106. DOI:10.2148/benv.29.2.94.54467
[7] Maimaitiyiming M, Ghulam A, Tiyip T, et al. Effects of green space spatial pattern on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Implications for sustainable urban planning and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J].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2014, 89(1): 59-66.
[8] Davies P J, Wright I A. A review of policy, legal, land use and social change in the management of urban water resources in Sydney, Australia:A brief reflection of challenges and lessons from the last 200 years[J]. Land Use Policy, 2014, 36(1): 450-460.
[9] 刘彦随. 中国土地利用战略创新及其模式体系[J]. 中国土地科学, 2009, 23(2): 4-10. [Liu Yansui. Innovation of land use strategies and its model system in China[J]. China Land Sciences, 2009, 23(2): 4-10. DOI:10.3969/j.issn.1001-8158.2009.02.001]
[10] 刘永强, 苏昌贵, 龙花楼, 等. 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中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创新研究[J]. 经济地理, 2013, 33(10): 138-144. [Liu Yongqiang, Su Changgui, Long Hualou, et al. Th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of rural land management in the context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J]. Economic Geography, 2013, 33(10): 138-144. DOI:10.3969/j.issn.1000-8462.2013.10.021]
[11] 苏文松, 徐振强, 谢伊羚. 我国"三规合一"的理论实践与推进"多规融合"的政策建议[J]. 城市规划学刊, 2014(6): 85-89. [Su Wensong, Xu Zhenqiang, Xie Yiling.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reeplan coordination and policy suggestions on multiple-plan coordination in China[J]. Urban Planning Forum, 2014(6): 85-89. DOI:10.3969/j.issn.1000-3363.2014.06.012]
[12] 王瑞燕, 赵庚星, 周伟, 等. 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影响评价[J].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24(12): 215-220. [Wang Ruiyan, Zhao Gengxing, Zhou Wei, et al. Assessment of the impacts of land use on reg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vulnerability[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08, 24(12): 215-220. DOI:10.3321/j.issn:1002-6819.2008.12.045]
[13] Ben-Josef E. Smarter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 Diversifying the spatial paradigm of subdivisions[M]//Terry S, Carbonell A. Smart Growth: Form and Consequences. Cambridge: Lincoln Institute of Land Policy, 2000: 110.
[14] Ritchie A, Thomas R. Sustainable Urban Design:An Environmental Approach (2nd)[M]. London: Taylor & Francis Ltd, 2009: 8.
[15] 周诚. 土地经济学原理[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 71-72. [Zhou Cheng. Elements of Land Economics[M].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3: 71-72.]
[16] 毕宝德. 土地经济学(第七版)[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6: 5. [Bi Baode. Land Economics[M]. 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2016: 5.]
[17] 李勇, 徐延辉, 兰林火. 社会质量测量维度与城市社区创新——基于深圳市的实证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 2014(3): 142-164, 207. [Li Yong, Xu Yanhui, Lan Linhuo. Measuring the dimensions of urban social quality and community innovation:Based on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Shenzhen[J].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4(3): 142-164, 207. ]
[18] Miles M, Huberman M A.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An Expanded Source Book (2nd)[M]. Newbury Park, CA: Sage, 1994: 148-150.
[19] Boyatzis R E. Transforming Qualitative Information:Thematic Analysis and Code Development[M]. Thousand Oaks, C A: Sage, 1998: 67.
[20] 潘文卿, 李子奈. 三大增长极对中国内陆地区经济的外溢性影响研究[J]. 经济研究, 2008(6): 85-94. [Pan Wenqing, Li Zinai. Spillover effects of the three growth poles on the inland regions in China[J].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08(6): 85-94. ]
[21] 颜鹏飞, 孙波. 中观经济研究:增长极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再思考[J]. 经济评论, 2003(3): 61-65. [Yan Pengfei, Sun Bo. The middlelevel economic research:Re-thinking theories of the growth poles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J]. Economic Review, 2003(3): 61-65. DOI:10.3969/j.issn.1007-0947.2003.03.016]
[22] Gilbert A. A note on the incidence of development in the vicinity of a growth centre[J]. Regional Studies, 1975, 9(4): 325-333. DOI:10.1080/09595237500185371
[23] Emilian M D, Edith M D. Theories regarding the role of the growth poles in the economic integration[J]. Procedia Economics and Finance, 2014(8): 262-267.
[24] Yulia V, Yulia P, Maria K. The formation of the propulsive industri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cting as the growth poles of regions[J]. Procedia Economics and Finance, 2015, 24(1): 750-759.
[25] 金涛, 曾尊固. 轴线开发模式及扬州实例分析[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8, 27(4): 1-4, 25. [Jin Tao, Zeng Zungu. Axis development model and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Yangzhou area[J].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8, 27(4): 1-4, 25. DOI:10.3969/j.issn.1003-2363.2008.04.001]
[26] Heru P, Eko Budi S. The growth of rest area at the development axis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West Java[J].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6, 227: 637-641. DOI:10.1016/j.sbspro.2016.06.126
[27] Calthorpe P. The Next American Metropolis:Ecology, Community, and American Dream[M].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1993: 34.
[28] Yang J, Quan J, Bin Y, et al. Urban rail investment and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in Beijing:Can it reach a higher potential?[J]. Transport Research Part A, 2016, 89: 140-150.
[29] 石培基. 甘川青交接区域民族经济地域类型及其分区发展模式研究[J]. 经济地理, 2000, 20(4): 20-25. [Shi Peiji. Regionsl types and developmental model of minority economy in the contiguous region of Gansu, Sichuan and Qinghai provinces[J]. Economic Geography, 2000, 20(4): 20-25. DOI:10.3969/j.issn.1000-8462.2000.04.005]
[30] Nel V. A better zoning system for South Africa?[J]. Land Use Policy, 2016, 55: 257-264. DOI:10.1016/j.landusepol.2016.04.007
[31] 罗婷文, 姚尧, 罗平, 等. 秉承三维思维的土地立体化利用评价指标研究[J]. 资源科学, 2017, 39(1): 74-84. [Luo Tingwen, Yao Yao, Luo Ping, et al. Evaluation indexes for stereoscopic land-use in three-dimensional thinking[J]. Resources Sciences, 2017, 39(1): 74-84. ]
[32] 田海芳, 田莉. 论城市立体开发[J]. 城市问题, 2007(7): 35-39, 48. [Tian Haifang, Tian Li. The three-dimensional city development[J]. Urban Problems, 2007(7): 35-39, 48. DOI:10.3969/j.issn.1002-2031.2007.07.008]
[33] Haque A, Asami Y. Optimizing urban land use allocation for planners and real estate developers[J]. 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 2014, 46: 57-69. DOI:10.1016/j.compenvurbsys.2014.04.004
[34] Hopper M. Australian resort timeshar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 1984, 3(1): 3-10. DOI:10.1016/0278-4319(84)90035-5
[35] Witherspoon R E, Abbett J P, Gladstone R M. Mixed-use Development:New Ways of Land Use[M]. Washington, D C: Urban Land Institute, 1976: 19.
[36] 文雯. 阿姆斯特丹混合使用开发的规划实践[J]. 国际城市规划, 2016, 31(4): 105-109. [Wen Wen. The planning practice of mixeduse development in Amsterdam[J]. Urban Planning International, 2016, 31(4): 105-109. ]
[37] 宋桐庆, 朱喜钢, 宋伟轩. 城市新空间——商业公共空间系统[J]. 城市规划, 2012, 36(5): 66-71. [Song Tongqing, Zhu Xigang, Song Weixuan. Urban new space:Commercial public space system[J]. Planning Studies, 2012, 36(5): 66-71. ]
[38] 陈云. 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空间共享正义——基于开放住宅小区的思考[J]. 生态经济, 2017, 33(1): 175-179. [Chen Yun. The sharing justice of ecological space in the process of the urbanization:Base on the opening residential district[J]. Ecological Economy, 2017, 33(1): 175-179. ]
[39] Farida N. Effects of outdoor shared spaces on social interaction in a housing estate in Algeria[J]. 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2013, 2(4): 457-467. DOI:10.1016/j.foar.2013.09.002
[40] Marr E J, Howley P, Burns C. Sparing or sharing? Differing approaches to managing agri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spaces in England and Ontario[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16, 48: 77-91. DOI:10.1016/j.jrurstud.2016.10.002
[41] 王仲智, 王富喜. 增长极理论的困境与产业集群战略的重新审视[J]. 人文地理, 2005, 20(6): 34-37. [Wang Zhongzhi, Wang Fuxi. Rethinking on the puzzledom of the growth-pole theory and industrial cluster strategy[J]. Human Geography, 2005, 20(6): 34-37. DOI:10.3969/j.issn.1003-2398.2005.06.008]
[42] 陈一新. 深圳CBD中轴线公共空间规划的特征与实施[J]. 城市规划学刊, 2011(4): 111-118. [Chen Yixin. The making and implement of the central axis plan of urban public space in Shenzhen CBD[J]. Urban Planning Forum, 2011(4): 111-118. DOI:10.3969/j.issn.1000-3363.2011.04.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