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人文地理  2018, Vol. 33 Issue (4): 7-12, 67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8.04.002
0

引用本文  

邹琳, 曾刚, 司月芳, 朱贻文, 陈斐然. 创新网络研究进展述评与展望[J]. 人文地理, 2018, 33(4): 7-12, 67.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8.04.002.
ZOU Lin, ZENG Gang, SI Yue-fang, ZHU Yi-wen, CHEN Fei-ran. LITERATURE REVIEW AND PROSPECT ON INNOVATION NETWORK[J]. Human Geography, 2018, 33(4): 7-12, 67.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8.04.002.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0ZD & 016);德国科学基金项目(LI981/8-1AOBJ:595493)

作者简介

邹琳(1987-), 女, 山东青岛人, 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及创意产业等。E-mail:zoulin200618@163.com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7-04-01
修订日期:2017-12-05
创新网络研究进展述评与展望
邹琳, 曾刚, 司月芳, 朱贻文, 陈斐然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上海 200062
摘要:创新网络解读主要从网络尺度、网络演化及网络机理等方面展开研究,本文对创新网络已有研究成果及新转向进行评述及展望:①网络尺度视角,已有研究多对不同尺度进行区分研究,缺乏对不同尺度的整合;多强调发达国家网络发展模式,忽略对发展中国家特有结构及路径的理论总结;因此多尺度耦合网络研究成为未来的方向。②网络演化视角,经历了从网络节点结构到网络联系演化的转向,将多层联系结合进行整体网络演化的研究需更关注包括各类组织、个人、技术及空间等网络情境在内的整体分析。③网络机理研究关注多维邻近、网络管制及外部创新情境作用,而多维临近综合作用分析及我国特定情境嵌入全球网络等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关键词创新网络    尺度    演化    机理    
LITERATURE REVIEW AND PROSPECT ON INNOVATION NETWORK
ZOU Lin, ZENG Gang, SI Yue-fang, ZHU Yi-wen, CHEN Fei-ran     
The Center for Modern Chinese City Studies,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Abstract: Research on innovation network is mainly focus on its spatial scale, evolution and interaction mechanism. 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 this paper make comprehensive review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n innovation network and suggest some possible research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1)From perspective of network spatial scales, on one hand, most researches only focus on different spatial scale but neglect the integration of multi-scale network; On the other hand, emphasizes network model of developed countries, while overlook theoretical conclusion of specific structure and path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2) From network evolution perspective, research priorities turn from evolution of actor position to various network relations. The evolution of actor structure mainly focus on position change of actors in innovation network, or built up relations between network position and regional innovation, while meaningful, but neglect the evolution meaning of the whole network. 3)From network mechanism perspective, existing research mainly focus on multi-proximity, network governance and external innovation context. Proximity framework has been apply to different research field, multi-proximity is considered to have interaction with innovation and there exist complementary relations among various proximity; Network governance realize through coordination of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ctivities, main ways of network governance include internal control, inter-firm coordination and external negotiation. While these research give more focus on function mechanism, external regional control and local situation of different activities in different areas. While problems of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multi-proximity, multi-organizational network governance and interaction of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China into global network context still need further discussion. It can be conclude that, research on innovation network is mainly focus on time and space, evolution and mechanism, which provides new perspective for research in sociology, management and other disciplines.
Key words: innovation network    spatial scale    evolution    mechanism    
1 引言

经济全球化及网络创新模式已成为当下创新经济发展的主流研究内容,技术及知识的流动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1]。近年来,主流研究非常密集的通过运用“网络”概念解读经济及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现象及问题,如区域/企业创新、区域产业集群、组织间网络及企业家精神、全球价值链和全球生产网络、全球城市网络等网络形成及演化等方面[2-4]。“网络”是特定的不同主体间通过各种途径建立的联系,整合所有的联系所产生的属性特征可以用于解释主体之间的社会或经济现象。

创新网络的研究热点问题集中于讨论知识及创新的空间尺度,即讨论网络、空间及知识流之间的关系问题[5]。研究的主要视角可大致分为对网络格局、网络演化及网络发展机理等方面的分析,而从这些研究视角对创新网络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区域和空间、网络联系性(connectivity)及知识创新和产生之间的关系[6]。现有的研究从定性的理论研究如“网络参与者理论(actor-network theory)”及“关系应用(relational practices)”[7, 8]逐渐转向对创新、区域管制及区域增长等正式网络结构及演化方面的研究[9]。通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对多尺度整体网络(多层次网络/多空间尺度)的结合分析成为当前及未来创新网络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及趋势。

因此,从创新网络格局、演化及动力机理等主流研究视角入手,对创新网络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集中关注国内外创新网络研究的新转向、新趋势及新动态,对明确未来创新网络的研究重点,并完善已有的研究体系,推进我国创新研究方面的理论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2 创新网络空间尺度研究

创新网络研究的尺度转向愈加显著,跨空间尺度的“本地—全球”网络研究已成为近年来创新网络研究的主流方向。已有研究多从不同空间尺度对创新网络作用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如区域创新系统或全球生产网络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深化多尺度融合的整体网络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具体来看已有研究集中于讨论网络自身结构,创新空间特征及不同尺度下网络格局等问题。

2.1 区域集群网络

长期以来,经济研究领域对特定经济活动及某地理空间范围内的商业、地理活动的研究很多[10]。当前对地方网络的研究主要关注地方集群主体间的知识溢出效应及其对网络创新的作用机理;或者地理空间异质性及不均衡特征的影响,也就是地方情境(context)的重要性。

一方面,强调特定地方集群/区域内网络参与主体(个人、企业、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地方政府等)的地方创新[11-13]。主要分析地方或集群内的知识溢出如何推进创新产生的问题。产业集群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隐性知识的理解,认为非编码知识能在短距离面对面交流中进行扩散[14],这样创新活动集聚在某空间范围内实现组织间(企业与其他如高校、研究机构、区域政策制定单位、投资单位等)的创新系统。地方产业集群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区域创新及经济发展的动力,多数理论研究集中于讨论为何相关企业要地理临近及这如何导致知识溢出和创新[15]。实证研究证明,产业集群对区域绩效有影响作用,包括对企业家精神、创新及工作创造[16]。但知识并非只在地方或同区域内流动,现有的研究指出地理同区位并不能保证新联系的建立及知识溢出[17]。因此,前期研究中对同区位优势的过度强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另一方面,强调地方情境对创新的差异性作用。已有研究多从网络参与主体的研发能力、创新人才或区域政策管制差异等角度入手,讨论异质性区域的创新差异性问题,而不同的创新情境及创新要素的空间粘滞成就了地方或区域产业集群的产生。Erken、Gilsing[18]通过运用面板数据并结合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分析指出,创新活动具有高度的空间黏力,深受所处地方情境的制约及影响。Pavlinek[19]提出东欧汽车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可拉动研发进步,推动企业向产业链附加值更高的环节升级。这一研究多以传统的区位论为导向,结论多源于单个实证案例,缺乏对创新情境作用机理的系统性整体分析及理论推进。

2.2 全球网络关系研究

集群外部性观点的提出,表明组织间网络不受地方限制,并能实现跨集群地理边界的延伸。该类研究强调集群企业通过与其他集群的企业或子公司建立跨地方联系获取互补知识及资源,进而建立了全球创新网络。全球创新网络强调跨国公司重塑了全球生产格局,构建出在龙头企业协调下,由企业及其它组织建立起的全球网络[20]

首先,全球知识源(global knowledge sourcing)的文献研究主要关注以横向知识动力联系的企业集群创造的跨地方联系[21],最初的观点是企业获益于知识多样性。差异性集群的区别在于其知识配置不同。如Ernst[22]指出,旗舰企业与区外的网络参与主体建立正式、非正式创新合作关系,以实现全球的知识源搜寻。基于此,集群企业有了与其它子公司或战略合作伙伴建立跨区域联系通道的动机,为了获取在自身集群内不能获取的互补性知识。

其次,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文献在建立企业全球联系的时候更关注纵向绩效。产业集群不仅知识配置不同,资源投入配置也不同[23]与传统理论中的比较优势一致,集群企业通过参与其它集群企业活动的离岸价值链活动获得了降低花费及最大化比较优势的动机[24]。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企业更趋向于与区域外的产业集群企业建立正式联系,通过与其他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建立纵向供应链上的联系降低他们的成本,创造全球价值链[25]

2.3 多尺度结合的新趋势

已有研究指出,创新网络的尺度已从以地方集群或区域为主转向全球背景下多尺度空间行动者和机构相互作用的研究[26-28]。然而,不同尺度并非相互孤立而是相互影响的,创新往往在多尺度同时发生。知识的跨区域流动性增强了网络研究中将地方蜂鸣及全球通道结合主流方向。全球通道的建立将不同区位(长距离)的知识联系在一起。战略联盟是建立全球通道的有效工具[29]。Bathelt[21]认为高质量的地方蜂鸣及有效的全球通道结合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这对企业及区域集群的作用相同。Bathelt、Glückler[30]讨论了地方蜂鸣及全球通道对地理创新的更广泛作用。地方及跨区域联系对集群企业具有重要作用的理念,是学者在传统的地方、全球二分法的基础上增加了网络研究视角。集群内自己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不能将其看作封闭独立的体系[31]。产业集群是企业间建立的地方联系,并嵌入到“全球集群网络”中[32]。成功的产业集群是那些企业能建立有效的地方及全球网络联系,进而获取相关知识及资源。

总结来看,已有创新网络空间尺度方面的研究,呈现从区域创新系统或全球网络的分割研究向多空间尺度结合相互作用的研究转向。区域创新系统的相关研究多讨论区域或地方空间尺度内网络主体间相互作用关系及创新问题,也强调地方情境、区域管制等地方因素对创新的差异化影响。而全球视角的网络研究强调,通过基于价值链的组织间纵向关系构建或基于全球知识源的横向知识合作关系构建,实现跨空间的全球网络关系。近来的研究趋势着眼于将地方与全球的不同尺度结合,由于不同尺度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创新过程会同时发生在多空间尺度,已有研究多强调发达国家地方创新系统内部结构与机理分析,或讨论发展中国家、后进企业如何借助全球化技术的追赶行为,但将空间尺度问题视为孤立的层级式形态,缺乏对全球、地方不同尺度要素、组织间关联性问题的阐释。因此,展开全球—地方多尺度结合创新网络机理方面的深入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及价值。

3 创新网络演化问题研究

创新网络演化问题的研究逐渐从对网络节点的结构演化向对产业及技术网络整体轨迹的研究转向。创新网络呈现从单个网络节点到整个网络联系的转向及从单层次网络演化到多层次网络共同演化的趋势。尽管已有不少对地理空间与网络联系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但对全球产业及整体网络演化的研究仍然缺乏。后续对网络演化方面的研究应将地方—全球视角的地理空间视角集合并向多层次(multi-level)网络整体演化轨迹方面聚焦[33]

3.1 基于节点位置的结构演化

在网络演化分析中存在的两个基本观点,一是网络参与者的网络位置影响其自身的活动产出,另一点网络的结构影响集体产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多集中于前一种,通过空间或网络因素解释单个节点的网络特征,或是进一步通过节点的特征解释经济产出及区域发展问题,例如网络中心性对创新的作用[34]

该类研究核心理念是网络参与者在网络中的结构位置对其能力及信息和知识的可获取性产生一定影响[35]。经济地理学中的研究多通过对网络中心性的测度来研究其对企业创新的作用。研究多从微观企业合作层面入手,通过对网络中心性、中心度、凝聚子群等网络结构属性变化的描述,分析创新网络中不同主体网络位置的变化及意义,进而讨论网络节点位置结构变化与创新或区域发展的关系[36]

对单一节点网络位置及其与经济产出关系的研究对后续研究打下重要的研究基础,但将个体网络参与者或二元网络联系性作为研究重点,从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对整个网络的分析与关注,即忽视了将网络作为一个整体而对其联系性的研究。对这一问题已有研究指出网络单个节点的属性对网络整体结构及演化没有过多作用。因此,后续的研究需在已有网络节点研究基础上更多推进对整体网络联系的模块化分析[37]

3.2 基于主体联系的网络演化

网络本身的定义暗示了在网络研究中,需要更加关注网络联系而非网络节点本身。因此在演化研究中,更需关注基于不同联系或活动类型的网络关系变化,及其与空间尺度及知识间相互的作用关系。

网络演化过程中的累计机制如偏好依附、同质性及多层次网络成为近年经济地理学网络演化研究的热点[38]。已有研究从地方及区域视角将内生性因素变化及网络轨迹纳入研究范围,试图理清网络空间演化与网络自身特征演化之间的关系。其中对网络关系演化的研究成为探究产业、技术、知识与创新或区域增长之间相关性的重要方式[39]。网络联系的产生在部分研究中通常被认为是地理邻近性所致,且该因素被认为是新的联系产生的基本性影响因素,该观点认为新的联系更易在空间邻近的地方产生,这样可以用于解释产业集群和网络的空间依赖性。但是,后续的研究不断证明随着时间的变化,特别是网络三元闭合累计效应可以实现跨地理空间长距离的合作,进而极大降低空间邻近的作用[9]

尽管关于地理空间与地方联系形成演化的关系研究日益清晰,但对全球产业和网络整体演化方面的研究仍存在很多新的研究可能。近来已有学者开始对这一新的网络演化研究方向进行理论或实证方面的推进。如Turkina[40]在认同基于企业联系的“全球集群网络”中地方集群的相互作用的观点基础上,从全球尺度分析高新技术产业网络整体变化动态,在证明区域产业集群日益增长的专业化趋势基础上,提出集群内横向联系更为丰富,专业化联系导致全球范围内纵向联系的空间扩张以及跨地理集群的劳动力分工。Nomaler、Verspagen[41]运用相似的整体网络演化思维对技术网络轨迹进行分析,评价了地理在长时间技术演化中的作用,暗示了技术的长期演化过程更多存在于集群间而不是集群内部。他们对整体网络的研究将经济现象中的空间及组织变化动态纳入考虑范围,其创新之处在于并非关注技术进步中的单个企业特征,而是关注随时间变化技术创新过程中联系的建立,并将技术轨迹定义为“渐进式创新累积链”。

3.3 多层次模块化的网络演化转向

经济地理学近来集中研究了基于临时性邻近对二元网络关系产生及变化的作用,以及全球网络和组织领域的关系配置与产生等问题[42]。已有研究中多层次网络共同演化问题往往被忽视,包括组织及个人在内的多层次网络研究为邻近性及临时性交流的研究提供了方向,已有研究开始尝试从多层次网络视角入手讨论网络的理论及方法问题[37]。如Brailly[43]在关于网络的研究中并不是将组织及个人层面的网络简单的重叠为一,而是将其作为相互依赖的网络过程进行研究。他的贡献在于通过对二值的组织间和个人间不同层次网络关系的同时研究,指出多层网络的相互依赖性。经济社会及空间中不同个人及组织间联系的不断增强,因此需增强对跨空间区域、不同层次主体间相互作用的多层次网络理论方面的进一步推进。

在对多层次复杂网络演化的解析过程中,主流研究领域逐渐转向运用网络的模块化分析取代对单纯网络结构变化及单一的二值关系演化的解读。因为网络模块化分析可将多重复杂网络进行简单化归类,其中每个模块代表的是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这种模块化的位置可以形成一种整体的网络作用系统。创新网络演化的研究也需将多层次网络的相互作共同演化机制纳入思考范围,进一步通过模块化网络分析,明确多层次整体网络的互动演化机理及轨迹。

总结来看,对创新网络演化方面的研究呈现从对网络节点的结构演化向对产业及技术网络整体轨迹研究的转向。已有研究过度强调结构位置的研究会忽视整体网络的演化机理及网络演化的整体意义。而从网络内涵来看更需关注主体间关系的演化及机理,因为该视角能更全面刻画网络演化并解释网络演化所包含的意义及作用。在讨论网络关系演化过程中,已有研究集中于讨论关系的产生问题,到底是邻近性还是网络作用结果,二者又是怎样在具体案例中相互作用的。因此,从关系演化视角出发,把握整体网络环境来讨论不同尺度结合、不同关系意义的复杂网络演化过程及机理问题,对已有的网络演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4 创新网络作用机理研究

近年来,关于创新网络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多从网络的内外生动力因子角度出发,讨论网络内参与主体、主体间网络联系及网络创新环境等要素对创新网络形成及演化的影响[44]

4.1 多维邻近性

“邻近性(proximity)”一直是经济地理学关注的焦点。知识联系对创新及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学者多关注邻近性与合作关系建立的联系。目前的理论[45]及实证研究[46]强调知识流动中多维邻近的作用。已有研究强调邻近性对知识产生及创新的推动。除地理邻近外,如组织内部网络[47];社会联系建立[48];共同的制度框架[49];共享认知框架,通过成为学术界成员[50]等都对创新具有一定的影响。

Boschma[51]指出地理、认知、组织、社会以及制度的相互作用对创新具有重要影响。合作以参与者之间物理距离的不同为特征(地理维度);基于知识相似程度(认知维度);共同所有权程度(组织维度);社会联系强度(社会维度);共享非正式(标准、习惯)及正式(条例、法律)制度(制度维度)。任何一种维度上的邻近性都有利于相互作用及降低合作成本,但是过度邻近会导致锁定。由于与具有邻近特征的参与者更易产生合作关系,这种协作并不一定会增强创新性,Boschma将之称为成为邻近性悖论,强调何种程度的邻近距离被合作者认为是所需的。

多维邻近框架被用于不同领域中,如区域合作创新的相关研究。Lazonick[52]指出外部本地化学习网络对企业创新至关重要。Ponds[53]认为,地理邻近在制度差异大的企业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对制度邻近的合作伙伴发挥作用较小。Balland[46]指出地理、制度及组织邻近对合作伙伴关系建立有促进作用,社会及认知邻近没有很强的作用。Broekel[54]指出,除制度邻近外其他四种邻近性都推动了合作的产生。

4.2 创新网络管制

网络管制主要通过不同组织对创新活动的协调实现。其网络治理的主要途径包括内部控制、企业间协调和企业外部谈判。

首先,从参与管制的网络主体来看,已有研究多从区域技术联盟、国际技术协会和跨国公司的治理等几个主要的网络管制主体入手,评价其对网络创新合作的重要作用。如Mancinelli[55]等学者通过研究美国硅谷和128公路等实例发现,依赖区域技术联盟治理的区域多基础科学研究深入而广泛,装备制造业企业率先进行新产品、工艺的开发、生产与应用,从而培育了发达、高效、密集的知识和网络资本。另有一部分研究以发展中国家为实证案例讨论跨国公司的技术引进与控制角度入手,讨论了创新网络实现“引进—模仿—超越”的过程[56]

对网络管制途径及过程的研究也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企业以价值获取及创新为目的的外部谈判是网络管制的重要途径之一,外部谈判机制对全球—地方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内部协调将生产中的管理与后勤涵盖在内,通过关注企业内部协调,能从现有企业资源和组织能力中获得更多价值。而企业间协调可将高附加值环节保留在企业中,并可在中国等区域通过地方设计、管理和地区总部等进行地方化,从而推进当地网络发展[57, 58]

4.3 网络外部环境

从创新与网络的相互作用来看,已有研究多从网络结构与创新绩效、产业集群与区域管制、企业创新网络结构及其发展、企业网络技术权利等方面对网络和创新之间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

对集群网络的研究的兴起使其成为创新的又一重要作用因素,Bathelt认为集群的持续发展必须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横向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近年来,全球集群网络理论从全球网络的视角将地方集群联系在一起,刻画全球范围知识互动及其对创新网络发展的作用,并指出超越集群边界对解释企业竞争力提升及创新有重要作用[40]。Bathelt[32]提出全球集群网络及全球城市网络假说,认为不同集群的FDI联系提供了解释特定区位全球知识扩散和全球知识地方化学习过程的重要机制,全球集群网络中的跨国企业,就会通过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学习国外的集群网络来获得默会知识。因此,后续对嵌入全球经济环境中的集群网络动力机制等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总结来看,对创新网络机理的研究主要关注多维邻近性的相互作用、创新网络管制及网络外部环境等几方面。多维邻近强调多种邻近性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在实证案例中如何通过不同程度的作用实现创新。近年来,相关研究逐渐向全球集群网络建立过程中差异性主体如何建立联系及何种微观动力推动这种进程的研究方向转变,而对此类相关问题的讨论将对剖析创新网络作用机理起推动作用。

5 研究展望

创新网络的构建是当下全球各国提升自身综合实力的关键之一,通过综述已有创新网络尺度、演化及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发现,创新网络研究呈现了新的研究趋势及转向,也存在需进一步深入讨论的理论及实践研究问题:

首先,从创新网络尺度研究来看,未来的研究重点将从不同空间尺度耦合的理论研究方面推进。现有关于网络尺度的研究多从不同尺度出发,分别探讨创新网络的演化、动力机制及其与区域创新或区域发展作用等的相关问题。而将多空间尺度整合,进行跨区域、跨尺度交互耦合影响的系统性研究将弥补现有对创新网络空间尺度研究方面的不足,实现从地理学视角对创新网络理论研究的推进。

实证方面,西方对创新网络的研究多关注发达国家先进地区或跨国企业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推广和带动作用,近年来发展中国家通过技术引进、吸收逐渐获得自主创新能力。因此,未来的研究从不同空间尺度网络耦合视角对中国创新网络的研究将总结出独特的网络发展路径、模式和经验,补充现有创新网络的实证研究不足。未来创新网络空间尺度方面的耦合研究不仅会将网络从空间或时间上的进行耦合,而是全面考虑从全球、国家、区域到地方创新要素的流动而连贯的四维网络综合分析。

其次,从创新网络演化的理论研究来看,未来的研究重点将更关注基于不同关系类型的整体网络演化问题。现有关于创新网络演化的研究多关注网络节点的位置变化,而不同组织间在不同的地理空间尺度进行合作,合作关系及合作活动又有一定差异,网络如何随时间在关系变化中发挥作用,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进而实现创新等问题还需进一步分析。因此关注各类组织、个人、技术及空间等网络情境要素在内的整体网络结构演化分析将补充已有研究的不足。

实证研究来看,从地理学时空变化研究视角出发,对区域内部或跨区域学习、创新及经济关系管制等方面的研究已有深入的基础,但已有对创新网络的研究以网络结构约束社会及经济活动为基本信条,多将空间作用看作线性的物理距离或忽略了其整体关系,而实证研究中对网络及其演化的理解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从多层次多尺度的网络视角进行网络的演化分析,可以实现对创新网络演化实证方面研究的完善。

第三,从创新网络作用机理来看,未来可聚焦于差异化邻近性、区域管制及外部情境等如何在不同尺度及不同演化阶段发挥作用方面。一方面,现有对邻近性的研究多强调不同邻近性对创新及知识流动的动力作用,但缺乏对不同邻近性实质性差异的解析。不同邻近性往往是共同作用并相互影响的,因此对不同尺度、不同情境及不同演化阶段中邻近性如何相互作用的机理,进行更加系统的综合解析对完善创新网络机制研究有一定推进作用。

对创新网络管制及外部情境等方面的实证研究多关注网络管制的某特定方面,缺乏对区域技术联盟与国际技术协会间的战略耦合的动态作用机理研究。未来的研究结合不同尺度问题将多尺度、多组织类型及多关系类型进行耦合的创新网络管制研究能推动网络作用机理研究的进步。

总之,地理学对创新网络的研究主要从时空差异、演化、作用机理等方面开展,为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网络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未来创新网络研究将更关注多空间尺度网络融合,多层次网络整体演化,邻近性作用差异性机理及网络管制机理等方面。从地理学视角出发对上述问题的探讨将更好解释经济及社会现象中的多元化、空间距离及密度等差异性特征以及多层次多尺度的网络演化问题。

参考文献
[1] Dicken P. Geographers and 'globalization':Another missed boat?[J].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2004, 29(1): 5-26. DOI:10.1111/tran.2004.29.issue-1
[2] 刘卫东, 金凤君, 张文忠, 等. 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12): 1479-1487. [Liu Weidong, Jin Fengjun, Zhang Wenzhong, et al. Progress in economic geography[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1, 30(12): 1479-1487. DOI:10.11820/dlkxjz.2011.12.003]
[3] 贺灿飞, 郭琪, 马妍, 等. 西方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J]. 地理学报, 2014, 69(8): 1207-1223. [He Canfei, Guo Qi, Ma Yan, et al. Progress of economic geography in the west:A literature review[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69(8): 1207-1223. ]
[4] 吕拉昌, 黄茹, 廖倩. 创新地理学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J]. 地理科学, 2016, 36(5): 653-661. [Lv Lachang, Huang Ru, Liao Qian. Several theoretical issues on innovation geography[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 36(5): 653-661. ]
[5] Breschi S, Lissoni F. Mobility of skilled workers and co-invention networks:An anatomy of localized knowledge flows[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09, 9(4): 439-468. DOI:10.1093/jeg/lbp008
[6] Glückler J. Knowledge, networks and space:Connectivity and the problem of non-interactive learning[J]. Regional Studies, 2013, 47(6): 880-894. DOI:10.1080/00343404.2013.779659
[7] Grabher G. Trading routes, bypasses, and risky intersections:Mapping the travel "networks" between economic sociology and economic geography[J].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06, 30(2): 163-189. DOI:10.1191/0309132506ph600oa
[8] Jones A, Murphy J T. Theorizing practice in economic geography:Foundations, challenges, and possibilities[J].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10, 35(35): 366-392.
[9] Wal T, Anne L J. The dynamics of the inventor network in German biotechnology:Geographic proximity versus triadic closure[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13, 14(3): 589-620.
[10] Porter M.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regions[J]. Regional Studies, 2003, 37(6/7): 545-546.
[11] Maskell P. Accessing remote knowledge:The roles of trade fairs, pipelines, crowdsourcing and listening posts[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14, 14(5): 883-902. DOI:10.1093/jeg/lbu002
[12] Morgan K, Cooke P. The associational economy:Firms, regions, and innovation[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1998, 21(2): 51-62.
[13] 王缉慈, 陈平, 马铭波. 从创新集群的视角略论中国科技园的发展[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6(1): 147-154. [Wang Jici, Chen Ping, Ma Mingb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 in China:An innovation cluster perspective[J].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 2010, 46(1): 147-154. ]
[14] Gertler M S. Tacit knowledge and the economic geography of context, or the undefinable tacitness of being (there)[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03, 3(1): 75-99. DOI:10.1093/jeg/3.1.75
[15] Bresnahan T, Gambardella A. Building High-tech Clusters:Silicon Valley and Beyond[M]. Cambridge: General Information, 2004: 1-331.
[16] Feldman M P, Audretsch D B. Innovation in cities:Science-based diversity, specialization and localized competition[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9, 43(2): 409-429. DOI:10.1016/S0014-2921(98)00047-6
[17] Maskell P, Lorenzen M. The cluster as market organisation[J]. Urban Studies, 2004, 41(5/6): 991-1009.
[18] Erken H, Gilsing V. Relocation of R & D:A Dutch perspective[J]. Technovation, 2005, 25(10): 1079-1092. DOI:10.1016/j.technovation.2004.03.002
[19] Pavlinek P.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orporate R & D and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R & D of east-central Europe[J]. Economic Geography, 2012, 88(3): 279-310. DOI:10.1111/ecge.2012.88.issue-3
[20] Coe N M, Dicken P, Hess M.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Realizing the potential[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08, 8(3): 271-295. DOI:10.1093/jeg/lbn002
[21] Bathelt H, Malmberg A, Maskell P. Clusters and knowledge:Local buzz, global pipelines and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creation[J]. Druid Working Papers, 2002, 28(1): 31-56.
[22] Ernst D. New geography of knowledge in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Asia's role in global innovation networks[J]. Policy Studies, 2009, 54(2): 3-49.
[23] Dunning J H. Location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A neglected factor?[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14, 29(1): 45-66.
[24] Storper M, Leamer E E. The economic geography of the internet ag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01, 32(4): 641-665. DOI:10.1057/palgrave.jibs.84909988
[25] Sturgeon T, Biesebroeck J V, Gereffi G. Value chains, networks and clusters:Reframing the global automotive industry[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08, 8(3): 297-321. DOI:10.1093/jeg/lbn007
[26] Bathelt H. The geographies of knowledge transfers over distance:Toward a typology[J]. Environment & Planning A, 2014, 46(6): 1403-1424.
[27] Sunley P. Relational economic geography:A partial understanding or a new paradigm?[J]. Economic Geography, 2008, 84(1): 1-26.
[28] 朱华友, 王缉慈. 中国沿海外贸加工集群的去地方化问题[J]. 经济地理, 2014, 34(9): 80-85. [Zhu Huayou, Wang Jici. The issue of delocalization of China's costal foreign trade processing industrial clusters[J]. Economic Geography, 2014, 34(9): 80-85. ]
[29] Owen-Smith J, Powell W W. Knowledge networks as channels and conduits:The effects of spillovers in the Boston biotechnology community[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4, 15(1): 5-21. DOI:10.1287/orsc.1030.0054
[30] Bathelt H, Johannes G. The Relational Economy[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1-195.
[31] Wolfe D A, Gertler M S. Clusters from the inside and out:Local dynamics and global linkages[J]. Urban Studies, 2004, 41(5/6): 1055-1077.
[32] Bathelt H, Li P F. Global cluster networks: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lows from Canada to China[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14, 14(1): 45-71. DOI:10.1093/jeg/lbt005
[33] Glückler J, Doreian P. Editorial: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nd economic geography:Positional, evolutionary and multi-level approaches[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16, 16(6): 1123-1134.
[34] Huggins R, Prokop D. Network structure and regional innovation:A study of university-industry ties[J]. Urban Studies, 2017, 54(4): 931-952. DOI:10.1177/0042098016630521
[35] Freeman L C. Centrality in social networks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J]. Social Networks, 1978, 1(3): 215-239. DOI:10.1016/0378-8733(78)90021-7
[36] Graf H, Henning T. Public research in regional networks of innovators:A comparative study of four East-German regions[J]. Regional Studies, 2009, 43(10): 1349-1368. DOI:10.1080/00343400802251460
[37] Lazega E. Synchronization Costs in the Organizational Society:Intermediary Relational Infrastructures in the Dynamics of Multilevel Networks[M]. Switerland: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6: 47-77.
[38] Powell W W, White D R, Koput K W, et al. Network dynamics and field evolution:The growth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in the life science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2005, 110(4): 1132-1205. DOI:10.1086/421508
[39] Broekel T, Boschma R. Knowledge networks in the Dutch aviation industry:The proximity paradox[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12, 12(2): 409-433. DOI:10.1093/jeg/lbr010
[40] Fitjar R D, Rodríguez-Pose A. Firm collaboration and modes of innovation in Norway[J]. Research Policy, 2013, 42(1): 128-138. DOI:10.1016/j.respol.2012.05.009
[41] Önder Nomaler, Verspagen B. River deep, mountain high:Of long run knowledge trajectories within and between innovation clusters[J]. Merit Working Papers, 2016, 16(6): 1211-1234.
[42] Torre A. On the role played by temporary geographical proximity in knowledge transmission[J]. Regional Studies, 2008, 42(6): 869-889. DOI:10.1080/00343400801922814
[43] Brailly J. Dynamics of networks in trade fairs:A multilevel relational approach to the cooperation among competitors[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16, 16(6): 1-42.
[44] Liefner I, Jessberger S. The use of the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s a method of comparing innovation across regions:The examples of th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of Shanghai and Xiamen, China[J]. Environment & Planning A, 2016, 48(6): 1188-1208.
[45] Boschma R. Proximity and innovation:A critical assessment[J]. Regional Studies, 2005, 39(1): 61-74. DOI:10.1080/0034340052000320887
[46] Balland A. Proxim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collaboration networks:Evidence fro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jects within th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 industry[J]. Regional Studies, 2012, 46(6): 741-756. DOI:10.1080/00343404.2010.529121
[47] Zeller C. North Atlantic innovative relations of Swiss pharmaceuticals and the proximities with regional biotech arenas[J]. Economic Geography, 2010, 80(1): 83-111.
[48] Hansen M T, Løvås B. How do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leverage technological competencies? Moving from single to interdependent explanation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4, 25(8/9): 801-822.
[49] Saxenian A L. The new Argonauts:Regional advantage in a global economy[J]. Economic Geography, 2010, 84(1): 105-108.
[50] Amin A, Cohendet P. Review of architectures of knowledge:Firms, capabilities and communitie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 Governance, 2004, 10(2): 4459-4461.
[51] Boschma R, Frenken K. The spatial evolution of innovation networks:A proximity perspective[J]. Papers in Evolutionary Economic Geography, 2009, 9(5): 1-15.
[52] Lazonick W. The Innovative Firm[M]. Oxford: The Oxford Handbooks, 2006: 29-55.
[53] Ponds R, Oort F V, Frenken K. The geographical and institutional proximity of research collaboration[J]. 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2007, 86(3): 423-443. DOI:10.1111/pirs.2007.86.issue-3
[54] Broekel T, Boschma R. Knowledge networks in the Dutch aviation industry:The proximity paradox[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12, 12(2): 409-433. DOI:10.1093/jeg/lbr010
[55] Mancinelli S, Mazzanti M. Agents cooperation and network sustainability:A note on a microeconomic approach to social capital[J]. Economia Politica, 2004, 21(2): 299-322.
[56] Coe N, Hess M, et al. Globalising regional development:A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perspective[J]. Transactions of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2005, 29(4): 468-484.
[57] Dicken P, Malmberg A. Firms in territories:A relational perspective[J]. Economic Geography, 2001, 77(4): 345-363. DOI:10.2307/3594105
[58] Sturgeon T J. Modular production networks:A new American mode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J]. Industrial & Corporate Change, 2002, 11(3): 451-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