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人文地理  2017, Vol. 32 Issue (6): 65-71, 103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7.06.008
0

引用本文  

李一溪, 张荷, 冯健. 北京市老城区菜市场的地方性及其机制研究[J]. 人文地理, 2017, 32(6): 65-71, 103.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7.06.008.
LI Yi-xi, ZHANG He, FENG Jian. THE PLACENESS OF FOOD MARKETS IN BEIJING[J]. Human Geography, 2017, 32(6): 65-71, 103.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7.06.008.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157)

作者简介

李一溪(1995-), 女, 北京人, 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地理学。E-mail:liyx_urban@pku.edu.cn

通讯作者

冯健(1975-), 男, 江苏沛县人, 副教授, 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学。E-mail:fengjian@pku.edu.cn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6-08-29
修订日期:2017-01-03
北京市老城区菜市场的地方性及其机制研究
李一溪, 张荷, 冯健     
北京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 北京 100871
摘要:地方性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领域,能够揭示地方的特质特性,从而实现对空间的理解。在后现代思潮影响下,基于地方理论的研究对象开始转向人们日常生活的空间,而质性研究方法尤其适用于这一揭示空间社会意义的研究。本文选取菜市场这一典型城市空间,尝试运用质性方法对其进行地方性的建构并分析其地方性形成机制。研究认为,菜市场的地方性可归为地方空间特性、地方时间特性、地方意义三个方面;地方性的形成机制是地方物质环境、活动者、历史文化和现代性相互作用的过程。研究通过深入理解承载市民生活的空间,希望促进城市空间地方性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地方性    菜市场    质性方法    城市空间    
THE PLACENESS OF FOOD MARKETS IN BEIJING
LI Yi-xi, ZHANG He, FENG Jian     
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Abstract: Researches on placeness have been essential in human geography, which is effective in revealing the characters and spirit of a place. Promoted by post-modern philosophies, the topics of research have been turning to places in common life, which is facilitated by qualitative methods. We have focused our study on the food market, a typical kind of urban public place, explored the placeness of it and analyze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We choose Xinmin food market as the case and use qualitative methods, mainly through observation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o reveal the placeness of it. According to our study, placeness of the food marke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aspects:the spacial characteristics, the tim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lace meanings. The three dimensions are all abstracted from the broad range of interaction amongthe participants and the place. Firstly, the market is spatially characterized as chaotic but effective, low-end but necessary, integrated and diverse.Secondly, the time characteristics include time pace of a day, a week and a year. The time pace of the food market matches with the life pace of different customers. Thirdly, the place meanings fall into three categories:support forlife, social and emotional interacts as well as cultural and collective memories.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together with the collective memories of the market are mirrored and aroused in the market at present, and are passed down through the authentic market experiences. The formation of placeness of the food market incorporates the functions of physical settings, participants,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modernity. All of them have interacted with the place andinfluenced mutually, resulting in the placeness of the food market today. Our study leads to understanding as well as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placeness of food markets. This might also be applied to research of other heterogeneous urban spaces. Given that cities are losing characteristics in the rapid urbanization process, we believe the placeness of urban spaces deserve more attention and further research. Interpreting, caring for and recreating the placeness shall be the very way to revive traditional urban places as well as establish new ones.
Key words: placeness    food market    qualitative method    urban space    

20世纪70年代以段义孚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地理学者将“地方”引入,使其成为人文地理研究的一个主要概念[1]。地方感为基于地方的感知与情感的集合,指向主体即人。与地方感密不可分的概念即为地方性,是地方自有的或人赋予地方的特性与意义的集合,指向客体即空间[2]。随着研究的深入,人本主义地理学者不满足于仅仅对地方情结(topophilia)的认识,而希望进一步进行地方性分析(topoanalysis)[3]。人本主义学者Relph在1976年的著作《地方与地方性的遗失》(Place and Placelessness)中代表性地以地方性为关注核心,论述了地方涵义,认为地方是在一定地理空间基础上,是人类经验的、富有人的意义的;地方的意义与人对地方的意识具有同等的范畴[4]。其进一步论述了地方特性在于地方能够在空间上组织并集中人们的动机、经验和行动,并首次完整提出了地方性的建构框架,包括:地方物质环境;地方活动、情境与事件;通过经历和意向形成的、个人和集体意义[4]

以Relph为代表的地方性理论在人文地理该领域的实证研究与理论发展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如Kim Dovey等对墨尔本内城区地方认同重构的研究即以Relph的理论为基础,关注地方的特性,认为其由建成环境、空间形态、活动、感受等多个维度构成,空间性与社会性紧密交织[5]。国内学者如周尚意、杨鸿雁等在对北京和上海艺术区的地方性做人文主义的研究中也运用了其方法来进行理论构建[6]。同时,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人文地理学与地方研究也经历了后现代转向[7]。作为个体的人更加受到关注,经由对承载人们日常活动空间的空间性、社会性的研究,普通人生活的意义也得到探索与揭示。地方性研究的关注不再局限于纪念地、旅游地等特殊空间,更多地转向了城市中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空间,如城市公园、社区公共空间等。基于宏观视角的功能分区、空间分类难以揭示空间的意义,深入的探索成为必需。

本文以人本主义的地方性理论及研究思路框架为基础和指导,选取北京市老城区的菜市场空间进行地方性研究。菜市场是一种典型的承载了城市居民日常活动的地方,被认为是国计民生的基础与城市活力的源泉[8]。菜市场是集市的一种,而集市起源和发展和人类社会商品经济基本同步[9]。它不仅是销售和购买农副产品的主要场所,更是真正属于平民百姓的公共空间、社交场所,承载了传统的市井文化与鲜活的市井生活。北京市旧城区的菜市场由于发展历史较长,经营形式传统,周边居民区密集且社会空间复杂而具有典型性。目前对其的研究仅局限于建筑设计、管理规范等方面,难以揭示其本质特征[810]。运用地方性理论,建构北京市旧城区菜市场的地方性并分析其形成机制,将能够以人本的视角揭示这种空间形态的社会意义,进而以人本的视角构建城市空间的真实意象。

1 研究方法与对象

本文主要采取质性研究方法。质性研究在后现代主义思潮背景下产生,研究过程中非常重视被研究者的参与和观点的融入,通过访谈、观察、体验、交流进行个案研究,收集丰富且完整的资料。质性研究更强调个性,通过自我创造深度挖掘,构建扎根理论。质性研究认为研究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个线性结构,而是一个循环往返、不断演进的过程;认为没有所谓的“绝对真相”,所有的知识都是与情境脉络相联接并且紧紧扎根在情景之中。在这个循环中,所有的组成部分都处在流动之中,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并且每一部分都时刻围绕着研究问题以及研究对象,实时与之互动反馈[11]。研究在文献研究、基础资料收集与实地考察的基础之上,首先进行研究者的参与式体验,之后进行深入调查,基于扎根理论进行深入访谈、对访谈内容编码分析、结构分类、重构结构与访谈的重设计、再开始下一轮深度访谈的循环过程,直到结构饱和,完成结构建构与内容生成。

本文研究对象为北京老城区菜市场,依据前文所述的典型性,选取“新民菜市场”为案例,调研时间为2015年10月至12月。新民菜市场属东城区,紧靠南北中轴线,其周边为六铺炕地区,居住区密集并以老居住区为主,有大量老住户(见图 1)。六铺炕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有集中售卖农副产品的市场,服务于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形式几经变迁,从最初的沿街商贩、露天市场到铁篷半开敞市场,至2006年新民菜市场建成即集中于此(据受访者04-02)。新民菜市场是周边地区内最大的农副市场;在钟鼓楼菜市场、西单菜市场等纷纷拆除的情况下,其成为中心城区仅存不多的、规模较大且常年营业的菜市场之一。

图 1 新民菜市场区位图 Fig.1 Location of Xinmin Food Market

研究中,观察对象为菜市场空间及其中人们的各种行为,参与式体验对象为地方活动,访谈对象则为买菜人和摊贩。访谈主要采用半结构访谈法,共分四个阶段逐轮推进(表 1)。

表 1 访谈情况概要 Tab.1 Basic Information of Interviewees
2 菜市场地方性

本文从人本主义地理学视角,从人与空间的互动出发,建构的菜市场地方性,分为地方空间特性、地方时间特性、地方意义三个维度。

2.1 地方空间特性

菜市场空间的形成涉及到经营者、政府、商贩、消费者多个对象的参与,调查通过对参与对象的访谈,来透视其背后各主体对菜市场空间塑造的作用,通过分析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归纳出菜市场无序性与高效性、低端性与需求刚性、集中性与多样性共存的独特的地方空间特性(图 2)。

图 2 菜市场地方空间特性 Fig.2 Spac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od Market
2.1.1 无序性与高效性

菜市场一般是在政府和经营者对菜市场粗略的规划布局上建立起来的,菜市场内部一般设有蔬菜、水果、粮油、副食、生鲜等多个分区,分区内部摊位呈均质性分布。然而由于商品经济具有自由竞争特性,处于其中的商贩会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摊位租赁销售,售卖商品也因季节而调整,这就使得一方面各分区内部内生发展,摊位混杂,没有明显的人行流线引导,另一方面各分区内多种商品混杂,各种颜色、声音、气味交织,具有无序性特征。买菜人自绘的菜市场意象地图也能直观地反映出菜市场的无序性(见图 3)。

图 3 菜市场受访者意象地图 Fig.3 Image Maps of the Food Market

菜市场空间的无序性反而促进了消费者对空间的高效利用。人们不用按照一定顺序游览空间,这就让不同人群可根据不同需求选择适合的游览方式。混杂的商品为消费者带来直接的购物体验,人们可以高效的称心如意的商品。此外由于菜市场内商贩众多,人们买东西无需排队,节省了很多时间,这也是很多受访者更偏好来菜市场的重要原因。“超市吧便宜的地方特挤,要排队,菜市场哪怕贵点而我也愿意上菜市场。超市有的地方特不方便……这儿选择性多大啊,而且你根本不用排队。”(受访者01-06)

2.1.2 低端性与需求刚性

菜市场在城市中长期被认为是低端环境。这一方面原因是其得到的经济与管理投入少,在缺乏政府投入的条件下,经营者只进行低水平的空间设计与经营管理以维持低成本,缺乏较好的通风、排水、采光等基础措施,造成市场“脏乱差”的环境,同时有较大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商贩对于菜市场环境也缺乏维护意识、随意利用,进一步导致了菜市场空间逼仄、环境脏乱。“这个菜市场,是最低级的了,安全隐患太多,火灾隐患、通风隐患、人际关系隐患,要出事就是大事儿。可我们是没有办法,周围没有这样的菜市场,有也就是贵。”(受访者01-12)

一些受访者们对此表示强烈不满与无奈,另一些则认为菜市场的低端性决定了它的价格与环境二者不可兼得,菜市场的低端性决定了其消费的低水平性,迎合了他们的生活需求。“工薪阶层像我工作这么多年,退休才2000多块钱……你说你要上超市买去,他都给你弄好了那么贵……没法上超市。”(受访者02-20)

2.1.3 集中性与多样性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自由菜市曾一度被统购统销的国营商店取代,直到改革开放后自由商贩才又逐渐出现。后政府为整治市容、便于管理,采取“还路进厅”的政策,规划建设菜市场,将商贩从大街小巷集中到一起,形成了专门化、规模大、商贩数量多、菜品种类多的兼具集中性与多样性的空间。人们为专门的目标而光顾菜市场,而非其它活动的附属。“……下班回家在街边儿顺路买菜……铁棚子一直能到90年代末,后来“还路进厅”,就不让在那里干了。后来就是盖了新民菜市场了……”(受访者04-2)

2.2 地方时间特性

菜市场在时间维度上同样具有明晰特性。菜市场营业时间形成地方时间制约;在制约条件下,菜市场中丰富的活动通过活动者和菜市场在时间上节奏匹配,形成了这一空间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时间节奏。调查通过观察与访谈得到了工作日、周末日一日内菜市场出入人流量与内部拥挤程度随时间的变化,发现菜市场一日活动可按时间分为五个阶段(周末日与工作日基本相同)。地方的时间节奏由活动者生活时间的相应区段叠加形成[12],从中又能够透视出地方中不同活动者的一日生活时间特征,从而形成对菜市场的时间节奏的解释(图 4)。根据访谈整理得到不同时段来菜市场的人群构成、人们在菜市场中停留时间长度以及人们来菜市场的方式,得到不同活动者的一日生活时间(见图 5)。

图 4 菜市场地方时间特性 Fig.4 Tim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od Market
图 5 菜市场一日时间节奏图 Fig.5 Time Pace in a Day of the Food Market

第一阶段(早上5:00—8:00),来菜市场的基本为居住在附近的老年人,大多步行,停留时间较短。老年人的一日时间往往开始得很早,起床后在家附近遛弯,顺便到菜市场买菜,是很多老年人的生活习惯。

第二阶段(早上8:00—10:00),买菜的人群更加丰富。很多老年人承担家中大量事务,或送完孙辈上学后来买菜,或赶早买菜、方便白天在家中做家务照看孩子或年迈的父母,有的买完菜还要在附近进行社交、休闲活动(如棋牌等)。更年老的老年人往往不以买菜为任务,而是惯常的活动,买菜、遛弯一举两得。还有中年人,如家庭主妇下午、晚上可能有其它安排,会自己或带孩子来买家里一天的菜;有朝九晚五者,上班路上顺便买点食品。同时有工作非固定时间或开始较晚的人,如自营店铺者、健身教练。这一阶段坐公交、骑自行车和电动车来买菜的人比例升高,即家住更远地方的人们也前来买菜。而人们在菜市场中停留的时间明显加长,有的达到2小时以上,尤其是老年人。对于老年人,买菜做饭既是家庭角色的实现,也是消磨时间的方式。“送完孩子上学我就顺便来这转一圈,需要吃什么我就买点就回去了……”(受访者01-15)“白天家务,洗衣服、做饭、归置屋子,还要带孩子,哪有工夫出来。”(受访者02-16)

第三阶段(早上10:00—11:00),买菜者中老年人多了遛狗、遛鸟者,或早上先去公园健身锻炼的人。他们习惯先活动、再买菜,度过一个上午的时光。“在这滨河公园遛鸟。每天遛鸟,在里面呆俩仨钟头,然后顺便买点菜就回家了。(受访者01-27)

第四阶段(早上11:00—12:00),相比上一阶段,买菜者中青年人比例有所增多,他们中午下班或者出门要给家里买菜做饭。此外,菜市场从11点开始降价甩卖,计较价格的中、老年人会这时候来或留到这个时间段以购买便宜菜品。“主要是价格……这里价格比较多,而且有甩卖,比如说现在芹菜卖1块钱1斤,等到11点的时候他卖不动了,就会让利,他比较实惠。”(受访者02-08)

第五阶段(12:00—19:00点),下午买菜者中老年居多,而在5、6点前后年轻人增多。下午仍是家中老人出门买菜,而晚上5、6点前后年轻人下班买菜回家,使菜市场顾客量出现一个小高潮。

同时,调查中工作日和周末日地方活动特征的差异体现出地方的一周节奏特征;周末的人流量较工作日显著增多。工作日活动者绝大部分为老年人,周末日活动者中老年人仍为主体,但中青年人的比例明显上升,其中不乏家庭两人、三人共同来买菜者,在此度过的时间成为重要的家庭活动时间。菜市场内活动集中的时间及售卖的商品随季节的变化也形成地方一年尺度上的时节特性。菜市场夏天8点以后人数显著上升,冬天则是9点30分至10点之后;春秋季节居二者之中。市场活跃的时长也有夏季最长、冬季最短的变化。菜市场售卖的商品也紧随时节变化,如开春了就有新下的小黄瓜、小香椿,立冬了就有萝卜、白菜、地瓜,“看菜知时”一点也不夸张。“……我们就愿意吃应季菜,你比如开春了,小黄瓜下来了我们就买那小黄瓜,香椿下来了就买香椿!”(受访者02-10)

2.3 地方意义

菜市场既是人类活动的承载空间,又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塑造,在人与空间的互动之中,形成了多维度的社会空间内涵,即生命支持空间、社交情感空间和文化记忆空间。

2.3.1 生命支持空间

“民以食为天”,菜市场作为售、买鲜活农产品最主要的地方,是城市中发挥着对人类生命机能支持作用的重要空间。菜市场最鲜明的特性也就是民生性,具体体现在菜市场中商品的不同特性满足了城市居民不同的需求:其一为新鲜。菜品凌晨进货,当天撤市时全部出清,第二天决不卖前一天的剩菜。人们对菜品新鲜有着高度的认同,认为菜市场的菜比社区小菜站和超市的菜新鲜程度高很多,甚至表示可以为了新鲜承受更高的菜价。其二为品种齐全,可挑选的余地大。菜市场内蔬菜、水果、肉蛋、水产、熟食、饼点等齐全,此外还有满足日常需求的百货,货品量多而丰富,甚至包含很多非遍在的产品如生鲜、地方特产等。这满足了人们对菜品较高的需求:有人为了出一次门一站式购齐,有人则为了一些菜市场独有的菜品专门前来。其三为便宜,大部分受访者认为菜市场的菜品比社区周边的小菜站以及超市的更便宜。这使之成为很多人生活中难以替代的食品来源,许多退休金不高的老人表示自己只能承受菜市场的菜价,若换成超市的菜价,差额积少成多,将对自己的生活产生影响。同时这也契合老一辈人节省、绝不“花冤枉钱”的消费观念。

菜市场支持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在生活中的生生不息。人们注重食材的优质新鲜,随买随吃、不存不储。饮食中煎、炒、烹、炸,要食合节气的时令菜、应季菜,饮食益、忌,遇到传统年节又极为重视的传承习俗。柴、米、油、盐,构成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每家每户精打细算的核心……这种种需求,非菜市场不能满足。

2.3.2 社交情感空间

菜市场中人与人的每次交往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存在于消费者与商贩、消费者之间的社会交往却十分积极频繁(图 6)。菜市场首先让人们打破现代社会小家庭的封闭环境,融入“面对面的社群”:很多人和邻居相约一起来逛菜市场,事先没有约好的人,也很有可能在菜市场里偶遇寒暄,甚至陌生人也可以攀谈起来,讨论菜品、比较菜价、家长里短都是菜市场内经常进行的交流活动。其次,消费者与商贩也会在互动中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他们知道对方的喜好、家庭情况,相互照应,见面经常会聊天。消费者照应商贩,尽量不砍价儿、关心商贩的家人、生活;商贩也照应消费者,消费者没带够钱可以先赊账,商贩还给熟识的消费者更加优质的菜品,根据购买者的偏好、家庭状况推荐适合的商品。“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西红柿那时候来一大车,往地下一倒,肯定生的多,因为自然成熟的么,那服务员,他看呀,他看见熟人了多给你弄点儿红的,这一看见生人了一盆儿可能也就5、6个红的,其它都是青的。”(受访者02-04)

图 6 社交情感空间 Fig.6 Space of Social and Emotional Interacts

正是菜市场中丰富的社交活动,渲染出菜市场热闹自在的氛围,构筑起菜市场地方的活力。菜市场的摊贩为吸引顾客,或卖力展示,将蔬果擦亮堆高,用漂亮的颜色冲击眼球,将商品装进麻袋箩筐,以示新鲜天然;或多感官诱惑,将新下的核桃、枣子“哗啦啦”的抛高,将新出炉的烧饼香气扇送老远;或大声吆喝,言简意赅而常带俏皮,“新鲜摘的柿子甩卖嘞——不甜不要钱!”,“最后一批冬枣便宜卖喽——过了这村没这店儿嘞——”,“正宗的铁棍儿山药嘞——绝不蒙人!”等等吆喝声不绝于耳,其声音或响亮如洪钟,或声调丰富,此起彼伏地激扬起场所的生气。而对于购买者,由于空间不具有权威性,是平等、无严格组织与规范的,其消费行为也就更自由、更多元化。人们往往比进行其它购物更计较价格和品质:货比三家、了解行情再购买,砍价,让卖家多“饶”分量,已经成为购买时的习惯。买家、卖家你来我回的交流大大丰富,多数时候这将促成愉快的交谈,有时也会导致吵架、互相埋怨,但它们都融入场所生生不息的活力川流。人们喜欢这种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所体验,尽管环境不佳,逛一、两小时者却并不鲜见。

身处于富有活力的市场氛围中,人际距离被缩短,心理屏障被消融,社会交往中人们更建立起情感联系。人们认为来买菜的都是住在附近的居民,类似乡土的“熟人社会”,使人们更倾向于坦诚相待、相互信任。这体现在菜市场中人们会选择相信别人推荐的商品,会更容易与陌生人聊天,进一步还会互相帮忙、照应,常年光顾的老主顾和商贩之间还会建立起深厚的依赖。菜市场也由社交空间上升为富有人情味儿的情感空间。“……这里边人没有认识的,但互相都照应。尤其我这老北京人,你看我这有时候落下东西了,有的人骑着车就追我去,告诉我姐你把东西落这儿了。”(受访者01-28)“我一般都熟悉,真二三十年了,(有感情了),我就爱跟认识人买。跟认识的人,我原来什么条件,现在什么条件,他都知道。原来有能吃肉的,老跟他那买,那大条子肉都卖给我。现在我一个人了吃的少了,他们就都知道,你别买那么多,不是那种好家伙多少斤都卖给你才行。”(受访者02-20)

2.3.3 文化记忆空间

(1)存续市井文化

市场具有悠久的历史,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自春秋时代形成市井格局,人们在“井口”边上的极小的“市”中互通货财[13];到隋唐时期,人们在特定的商业区内开摊买卖;再到宋代放开限制,市场内容不断丰富,发展出各种各样的文化娱乐活动,成为城市中最繁荣热闹的区域;到了明清时期,市场更是成为承载平民百姓居住生活、货品交易、公共活动、娱乐消遣的重要空间(图 7)。市场中的活动主体是普通民众,特别是社会下层市民,他们在积极的丰富的活动之中,逐渐形成了富有活力的具有下层特色的市井文化,市场也逐渐超越其物质环境而成为一种文化空间。菜市场作为市场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是当今城市存续市井文化的重要空间。菜市场集结了小商小贩与平民百姓,柴米油盐与家长里短,“讨价与还价”,“捐赠与赊欠”,“招幌与市声”,信任与依赖,它与生活密切相关,富有活力与人情味儿[13]。在千年的时间内积累的市井文化,在当下依托菜市场这一场所,转化为鲜活的活动而呈现出来;菜市场成为延续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中国的传统卖菜,一边吆喝着,有这种感觉。闲的没事来逛逛这个。”(受访者01-26)。

图 7 文化记忆空间 Fig.7 Space of Culture and Collective Memories

(2)唤起集体记忆

“每一个集体记忆,都需要得到具有一定时空边界的群体的支持。”[14]建国后,国家对粮、油、棉等重要物资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人们买东西要去国营商店[13]。冬季存储大白菜、排队买红薯、西红柿等成为那个时代的集体记忆,体现着老百姓们对于市场食品的强烈关注和深刻记忆,且这种记忆被实体化、空间化,与特定的蔬菜、与菜市场联结起来。今天人们在冬季买白菜、红薯等仍然习惯买“大卡车拉来的”,认为那是新鲜、货真价实的标志。在这一过程中集体记忆在菜市场中不断被唤起。年轻人也通过老一辈人的讲述间接获得集体记忆,并在菜市场环境中不断得到印证,同时形成他们对菜市场的集体记忆,并以菜市场为载体延续下去。“买白菜啊,储存大白菜啊,就是一到冬天了,也是拿一大卡车拉过来之后,家家户户都去买去……在这儿我也喜欢买那大车拉来的,应季,新鲜!”“……过去那卖白薯,是在一个大的一个堆里头,一麻袋一麻袋的买……那时候就是直接从地里拉一大车过来,在那种大的秤上,家家用麻袋来买。”(受访者02-07)

3 菜市场地方性形成机制

菜市场独特的地方特性是在多方因素的作用下,不断变化发展形成的。其形成机制可以概括为物质环境、活动者、历史文化、现代性与地方性的共同作用过程(图 8)。

图 8 菜市场地方性形成机制 Fig.8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Placeness of the Food Market

物质环境是菜市场地方性存在与定义的基础。无序的空间结构、各式商品的质感、市场的景观、声音、气味等,都使得菜市场这一地方空间明确地与其它地方空间相区分。同时,基于物质环境而形成的地方性,又反过来强化与改变了物质环境,使其成为更具特色的、更符合人们认知与体验的特定环境。

活动者是菜市场地方性的体验者和塑造者。菜市场满足了活动者在生理、心理、社交、情感等多方面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地方体验。同时,正是在活动者的地方认同中,地方性得到了个性化的阐释与发展,活动者的地方活动也无时无刻不在参与着地方性的塑造。

历史文化构成菜市场地方性的内蕴,而菜市场在历史过程中的演变也重塑发展了文化。菜市场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与市井文化的集中体现:品种繁多的、随时节变化的丰富菜品,经过精挑细选、煎炒烹炸变成餐桌上最平常也最重要的美味;热闹的氛围、浓郁的人情,是千百年来市井文化的鲜活样例。与此同时,随着菜市场的发展,饮食文化和市井文化也被注入着新的内涵,菜市场成为了城市中人们进行社会交往与情感联系的综合性公共空间。

现代性影响塑造菜市场的地方性,地方性则自我重塑以适应现代性。建国后,菜市场先后受到计划经济、改革开放等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形成了属于那个时代独特的地方性,而进入21世纪,随着城市休憩时代的到来,菜市场这一传统的以商业为主的空间,也正向集商业、文化、社交、休憩、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空间形式转变。

4 结论 4.1 结论

本文主要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建构北京市老城区菜市场的地方性并分析其形成机制。认为菜市场地方性由空间特性、时间特性、地方意义三个方面构成:

① 菜市场在经营者、政府、商贩、消费者多个对象的作用下形成了无序性与高效性、低端性与需求刚性、集中性与多样性共存的空间特性。②时间特性分为一日、一周、一年不同时间尺度上的节奏特性。菜市场中丰富的活动通过活动者和菜市场在时间上节奏匹配,组织形成了这一空间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时间节奏。③菜市场既是人类活动的承载空间,又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塑造,在人与空间的互动之中,形成了多维度的空间意义内涵:即生命支持空间——对人类生命机能支持作用的重要空间;社交情感空间——人与人之间进行社会交往与情感建构的活力空间;文化记忆空间——存续市井文化、唤起集体记忆的依托空间。④菜市场地方性的形成机制则可以概括为物质环境、活动者、历史文化、现代性与地方性的共同作用过程。物质环境是地方性的空间物质基础;活动者是菜市场地方性的体验者和塑造者;历史文化构成菜市场地方性的内蕴,而菜市场在历史过程中的演变也重塑发展了文化;现代性影响塑造菜市场的地方性,地方性则自我重塑以适应现代性。

4.2 讨论与展望

在全球化、现代化快速推进的现实背景下,城市生活空间面临着同质化的形势。菜市场是面临同质化危机的地方空间形态的典型代表,北京老城区内的菜市场日渐被拆除,城市是否还需要菜市场,其根本在于菜市场除一般消费空间的属性外是否存在不可替代的特性特质。本文进行了菜市场地方性建构与形成机制的研究,增进了对这一城市空间的理解,从本质上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基于地方性的研究,本文也尝试给出如下建议:其一,政府应该在规范化、安全化管理的基础上给予菜市场更多宽容的空间,让其发挥特色。其二,在城市更新与发展发面,政府应注重传承与发展其历史风貌,保留原有的文化记忆与生活方式,保护与容纳依赖于菜市场的一般大众。实际操作中,可以采取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的合作形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千城一面”、城市特色的消失已饱受诟病,而城市要保持地方特色就必须重视和传承空间的地方性。事实上,Relph进行地方性研究时坚信对于地方性的理解将有助于对已有地方的维护与恢复,以及对新地方的营造[4]。城市中存在大量的异质空间,构成多种多样的地方,这些地方具有丰富的意义,与城市居民的生活、经验、情感息息相关,进一步构成城市真正的特色。而城市建设不仅对已有地方产生影响,而且塑造着新的地方。目前以人本主义的视角、基于市民生活经验对于城市中地方的理解还远远不足,这一领域有待更广泛、更深入的研究。只有实现了对地方的深刻理解,才能有效地对其进行保护,在地方性逐渐消失的空间进行合理的地方恢复或重塑,在新发展的城市空间中实现地方性的营造。

参考文献
[1] 朱竑, 刘博. 地方感、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等概念的辨析及研究启示[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1): 1-8. [Zhu Hong, Liu Bo. Concept analysis and research implications:Sense of place, place attachment and place identity[J]. 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1(1): 1-8. ]
[2] 宦震丹. 旅游视角下古码头地方性构成与塑造[D]. 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 2014: 19-20. [Huan Zhendan. The Placeness Composition and Its Construction of Ancient Wharf in Tourism Opinion:Taking Xijin Ferry Case[D]. Dalian: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14:19-20.]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173-1015549866.htm
[3] Casey E S. Getting Back into Place:Toward a Renewed Understanding of the Place-World[M].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3: 52-53.
[4] Relph E. Place and Placelessness[M]. London: Pion, 1976: 45.
[5] Dovey K, Woodcock I, Wood S. A test of character:Regulating place-identity in inner-city Melbourne[J]. Urban Studies, 2009, 46(12): 2595-2615. DOI:10.1177/0042098009344229
[6] 周尚意, 杨鸿雁, 孔翔. 地方性形成机制的结构主义与人文主义分析——以798和M50两个艺术区在城市地方性塑造中的作用为例[J]. 地理研究, 2011, 30(9): 1566-1576. [Zhou Shangyi, Yang Hongyan, Kong Xiang. Thestructuralistic and humanistic mechanism of placeness:A case study of 798 and M50 art districts[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1, 30(9): 1566-1576. ]
[7] 曾文, 张小林. 2000年以来中国社会地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 地理研究, 2014, 33(8): 1542-1556. [Zeng Wen, Zhang Xiaolin. Reviews and prospect of Chinese social geographical studies since 2000[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4, 33(8): 1542-1556. DOI:10.11821/dlyj201408013]
[8] 胡双婧. 当代北京旧城菜市场空间研究[D]. 北京: 清华大学, 2014: 7-8. [Hu Shuangjing. Research on Public Markets in Contemporary Beijing Old City[D]. Beijing:Tsinghua University, 2014:7-8.]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003-1015039209.htm
[9] 邢诚. 传统菜市场在城市复兴中的作用[D]. 合肥: 合肥工业大学, 2012: 9. [Xing Cheng. The Role of Traditional Market in Urban Revitalization[D]. Hefei: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2:9.]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359-1012520831.htm
[10] 熊乐. 基于环境数据分析的城市菜市场规划布局优化[J]. 规划师, 2015(s1): 310-313. [Xiong Le. The optimizing of planning layout about the urban vegetable market base on the environmental data analysis[J]. Planners, 2015(s1): 310-313. ]
[11] 冯健, 吴芳芳. 质性方法在城市社会空间研究中的应用[J]. 地理研究, 2011, 30(11): 1956-1969. [Feng Jian, Wu Fangfang. 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in urban socio-spatial structure research[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1, 30(11): 1956-1969. ]
[12] 刘志林, 柴彦威, 龚华. 深圳市民休闲时间利用特征研究[J]. 人文地理, 2000, 15(6): 73-78. [Liu Zhilin, Chai Yanwei, Gong Hua. The study on citizens' leisure time use in Shenzhen city[J]. Human Geography, 2000, 15(6): 73-78. ]
[13] 王小蒙. 集市变迁与民众生活——以山东邹平大集为例[D]. 济南: 山东大学, 2014: 17, 38-42. [Wang Xiaomeng. The Fair Changes and People's life:Take the Zouping Fair in Shandong Province for Example[D]. Jinan:Shandong University, 2014, 5, 17, 38-42.]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422-1014308219.htm
[14] 李凡, 朱竑, 黄维. 从地理学视角看城市历史文化景观集体记忆的研究[J]. 人文地理, 2010, 25(4): 60-66. [Li Fan, Zhu Hong, Huang Wei. A geographical study on the collective memory of urban historical cultruallandscape[J]. Human Geography, 2010, 25(4): 60-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