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人文地理  2017, Vol. 32 Issue (6): 56-64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7.06.007
0

引用本文  

罗佳丽, 张敏. 青年类家消费空间的生产——家的批判地理学视角与YOU+青年社区案例[J]. 人文地理, 2017, 32(6): 56-64.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7.06.007.
LUO Jia-li, ZHANG Min. THE CONSTRUCTION OF YOUTH HOME-LIKE CONSUMPTION SPACE: CRITICAL GEOGRAPHIES OF HOME AND A CASE STUDY OF YOU+ IN GUANGZHOU[J]. Human Geography, 2017, 32(6): 56-64.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7.06.007.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150)

作者简介

罗佳丽(1989-), 女, 河北省张家口人, 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规划、文化地理。E-mail:ljl946237960@163.com

通讯作者

张敏(1976-), 女, 江苏盐城人, 副教授, 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规划、文化地理。E-mail:min_zhjs@sina.com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6-09-19
修订日期:2017-05-07
青年类家消费空间的生产——家的批判地理学视角与YOU+青年社区案例
罗佳丽1, 张敏1,2     
1. 南京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南京 210093;
2. 南京大学 人文地理研究中心, 南京 210093
摘要:家的缺失以及消费时代青年文化发展促使以“家”为营销主题的青年类家消费空间应运而生。本文基于家的批判地理学,以YOU+国际青年社区为例,从家的日常生活实践以及家的归属感与身份认同两方面探讨了青年类家消费空间进行“家”的再造过程。研究表明,青年类家消费空间通过物质空间与想象、青春化的日常生活实践以及社会网络的拓展与重构,将住房建构为充满社会与情感意义的地方,以“类家庭”的形式弥补了都市青年家庭生活和眷属关系的缺失,促进其身份认同和归属感的形成与表达。结合本土社会文化语境,本文从青年视角对家的批判地理学进行补充,亦弥补了地理学对家与青年文化空间研究的不足。
关键词    类家消费空间    青年    家的批判地理学    
THE CONSTRUCTION OF YOUTH HOME-LIKE CONSUMPTION SPACE: CRITICAL GEOGRAPHIES OF HOME AND A CASE STUDY OF YOU+ IN GUANGZHOU
LUO Jia-li1, ZHANG Min1,2     
1.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2. Research Center of Human Geography,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Abstract: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has led to the increasingly frequent migration of population, the mobility of home and the housing problem. As a result, youth home-like consumption spaces come into be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youth subculture' s development in the consumption age. Drawing on the related research of critical geographies of home, this paper selects YOU+ as objects for the case study to explore home's re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the youth home-like consumption space from two aspects:daily life practice of the home, sense of belonging and identity. The findings include:1) Home is a multi-dimensional space-time concept, with the material, social and emotional signific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home is a dynamic process which helps individuals regain the sense of belonging and identity through the localization of social relations and daily practice. Home promotes the formation and expression of individual's identity, and the identity reinforces the meaning of home as a place in turn. 2) In the current 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 the meaning of the home for young people includes youthful life style, extensive social connections and positive identity, etc. Combined with the local context, this paper not only makes a supplement to the critical geographies of home from the youth's perspective, making up the deficiency on the home and youth research in domestic geography, but also provides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youth home-like consuming spaces.
Key words: home    home-like consuming space    youth    critical geographies of home    
1 引言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人口向城市集聚带来的住房需求以及“家的缺失”促使以住房为载体的家成为一种新型消费品。流动人口向北上广一线城市涌入不仅造成社区生活空间的高层化、单元化、独立化、封闭化,导致人与生存场所的关系日益疏离;而且带来严峻的住房问题,促使处于人生过渡期(大学毕业至结婚前)、经济社会资本不足的80/90青年群体沦为“蜗居”、“蚁居”一族,在生存压力和社会力量规训下,青年的归属感严重缺失。然而随着消费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消费从简单的经济行为逐渐演变为一种基于情感体验、身份区分、自我认知的文化行为。在消费升级背景下,这些80/90青年对城市生活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们愈加渴望有符合自身个性、支付得起的社区和城市生活,成为城市的一份子融入其中,有尊严、有社交、有平台,可以尽情释压、狂欢、表达个性的乌托邦式的生活与工作空间,在“无根”的城市重获身份认同和归属感。在政府、经营者、设计师、房产商、消费者的合力作用下,青年类家消费空间应运而生。在本研究中,类家消费空间是沿袭“类家庭”这一概念,结合新的住房消费现象提出来的。“类家庭”是在2003年顺应我国加强流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紧迫形势下诞生的一种对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模式,张涛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将其定义为:不具有实际血缘关系的人与人之间,通过各种方式实现类似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实践模式,以及其他非家庭关系模式向类似于家庭关系模式的转化过程[1]。类家消费空间是在居家场所营造的基础上,通过提供一种或多种家的功能及其衍生功能,如社交、娱乐、餐饮等,将无血缘关系的社会群体聚集在一起,促进社群之间进行紧密的社会交往,加强社群成员产生“家”的归属感。家的功能与空间、家庭氛围、私密性与安全感、自主性、成员间的亲密交往等是类家消费空间应具有的主要属性。典型的类家空间有家庭旅馆、青年社区、聚会别墅、家庭餐馆等。由此,“失家群体”通过类家空间的消费重获身份认同与归属感[2]。青年类家消费空间是指以青年群体为目标人群,顺应青年文化特征与消费需求专为青年打造的,往往更像是青年逃脱日常规训、扩展社交、追求梦想的乌托邦[3]。这类空间的涌现同时折射出青年群体所追求的后现代主义生活方式与价值观。自2012年起,以YOU+国际青年社区为代表,青年类家消费空间在中国广州、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大城市迅速扩张。

家被解释为物质、社会与情感空间的综合体[4]。在不同时代、不同地方文化语境下,对不同属性与生活经验的人而言,家具有不同内涵,关乎种族、性别、身份、空间、地方、尺度、认同和权力,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5]。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家往往被理解为房子、眷属(家眷、亲属或夫妻)及其赋有的情感意义,如安定、自由、独立、轻松、舒适等,并和“根”、“起源之地”(发现自我,寻找精神归宿)紧密关联[6]。本文认为家是建立在归属感基础上的物质、社会与情感空间。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大众认可的家主要包括父母的家和与伴侣的家两种形式。然而对于刚刚脱离原生家庭(父母的家)和学校庇护的80/90青年,其与伴侣的家尚未建立,社会中的临时住所难以满足其升级的物质与精神诉求。在这一过渡阶段,类家空间将家的自由、私密、安全、熟悉等情感意义抽取出来,通过空间组织、青春化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网络拓弥补眷属关系和家庭生活的缺失,强化个体对自我和地方的认知,从而跨越家庭边界使“失家”青年在其它地方重获身份认同与归属感,是对家的传统意义的延续、补充和扩展。然而类家消费空间只是在特定阶段和社会语境下使得青年个体对理想“家”的诉求获得暂时满足,随着社会环境变化、个体社会经济资本的增长,最终也可能被传统意义的家所取代。

家的研究经历了由情感向社会、文化、政治权力转变,将家置于更加宽广的社会背景下进行批判性的研究成为新的趋势。1970—1980年代,家作为快乐安全的象征,被认为是熟悉的、受保护的、让人感到舒适、温暖、安全的地方[7]。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自然灾害、城市空间重构、地理迁移、社会流动等内外部不稳定因素对家的解构,“家是天堂”的观点开始受到质疑。家与紧张冲突的外部世界的联系成为学者对家研究的重要背景,研究内容与家庭物质文化、个体身份认同、地方感以及家与外部社会的依存性等主题紧密关联[8]。例如,本地人歧视下移民群体对家归属感的缺失[9],社会转型改革对个人、家及日常生活的影响[10],全球经济危机视角下家的缺失[11]等。在此背景下,家的批判地理学认为:①家不仅是私密空间,它与广泛的社会、政治、经济过程紧密联系,是公共与私密的结合;②家不是固定的地方,它由住所、经验、社会关系所构造,可跨越不同尺度空间形成具有归属感的地方;③家的开放性导致家的权利化,阶层、种族、性别等因素促使个体产生差异化的家体验。家的批判地理学从社会、文化、经济视角切入来探讨家的广泛意义,突破了以往对家理解的局限性。此外,目前相关研究主要是从宏观层面上对家的意义、缺失和构建的探讨[12],针对特定群体的家的研究仍不多。研究主题包括家的流动性与重构,如移动视角下旅游消费中城市尺度“家”的想象与实践[5];微观物质空间形态对家观念的表征[1314],如内部家装的文化消费[15];家的内涵引申与生产实践,如家庭餐馆空间的生产与消费机制[2]等。

有关青年群体家的研究,较多关注家的缺失。西方多以开始独立寻找住房的成年学生、露宿街头的年轻人以及不断变换临时住所的“隐形无家”者为研究主体[1617]。研究话题包括住所符号表征与青年身份认同建构的关系[1819],宏观社会经济背景下青年无家可归的意义与政府行为等[20]。在我国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空间结构调整导致的家流动、社会身份重构与差异化、个体价值实现诉求等因素作用下,青年家缺失涉及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一方面原生家庭与社会中的家无法满足青年日益丰富的日常生活实践和社交诉求,另一方面家庭与社会的上层力量规训不断消解青年的归属感。青年的家应具有自主性、归属感和认同感[6],然而由于青年正处于人生中不断变化、矛盾和发展的阶段,社会流动与空间迁移导致其身份认同和归属感的形成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对空间的使用和感知也受到多重感官体验的影响[21]。相关研究总体经历了从强调社会结构性对青年的作用,转向强调青年亚文化对社会的抵抗意义,再到后亚文化研究弱化其革命性和阶级性,与当下消费主义、后现代主义语境相呼应,更加突出青年亚文化在生活方式与消费中的定义与作用[22]。青年“失家”群体日趋通过时尚审美的符号消费、生活方式的“青春化”等方式对主流话语进行仪式抵抗,以获得情绪释放和身份认同[23]。类家消费空间的出现,标志着青年在符号和仪式抵抗基础上,进一步在物质维度上进行“家”的获取实践。

本文以YOU+国际青年社区为例,通过分析经营者、设计师如何在青年“类家庭”空间中进行“家”的再造实践,拟回答如下问题:在社会、文化、经济与空间的合力作用下,家对处在人生过渡期的青年群体具有怎样的意义?青年类家消费空间的建构应具备哪些要素?青年对家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是如何形成的?从而进一步阐释青年类家消费空间生产的社会文化机制,为家的研究以及类家消费空间的发展引导做出贡献。

2 理论、案例与方法 2.1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从家的批判地理学视角切入,将家置于当下宏观的经济(沉重的购房压力、体验式经济的发展)、社会(父母约束、社会上层力量规训、频繁流动的失家经历、激烈的社会竞争)、文化(青年文化、消费文化、西方文化)与空间(青年交流活动的公共空间不足、场所精神缺失)背景下,空间、交往、释压、个性、认同、归属等元素将家的物质、社会与情感意义复杂化。一方面家变得不可得,另一方面,一个规范、常态化的家暂时与青年想象中的家矛盾凸显。Blunt与Marcuse认为家是一种感觉在家里的情感融合,即理想的家不仅仅是一个包含物质元素的房子,也是充满个人和社会意义的地方。家是物质居所,也是一种情感空间,由具有归属感的情绪和感觉所塑造。家是物质与想象领域过程之间的关系,是创造和理解居住与归属感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物质元素,也有想象元素[524]。Marston认为家是广泛的社会网络中的一部分而不是与社会分离,家具有复杂的社会联系和情感意义,人们通过社会和情感关系来创造家[25]。因此,家的物质、社会等日常生活实践过程以及由此引发的家的想象与情感是住房向家转变的关键。对于80/90青年群体,类家消费空间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再造家的日常生活实践,使青年重获归属感与身份认同。

青年类家消费空间切合广义的家,将家与青春的文化精神赋予其中,借助表征、营销、规训等方式激发80/90青年对原生家庭生活、大学记忆、青春乌托邦以及未来家的想象与情感共鸣,并通过丰富家的交往、工作、娱乐等空间和功能和设施弥补家庭私密性的不足,以青春化的日常生活和广泛社会网络弥补家庭生活和眷属关系的缺失,以集体意志和文化精神强化个体的自我认知,实现住房向具有归属感和身份认同的类家空间的转化。因此本研究将从空间组织、日常生活、社会网络三个方面对家的日常生活实践进行剖析,物质、社会、情感、文化诸多要素始终渗透在类家空间的生产过程中,使青年在体验家与青春文化精神的同时,与想象中的家进行连接和对话,最终获取家的归属感和对个体身份认知(图 1)。

图 1 青年类家消费空间生产的研究框架 Fig.1 Research Framework for the Production of Youth Home-like Consuming Space
2.2 研究对象与方法

“YOU+”创办于2012年,由废弃厂房、学校等空间通过公寓改造而成,是一个以“家”为主题、面向现代都市青年的连锁生活社区品牌。顺应国家“退二进三”政策下土地利用性质的变更、社区建设的人本转向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语境,YOU+获得顺为资本、策原创投等资本的大力支持以及政府和广大新锐青年的高度认可,从而在北上广等大城市快速扩张(表 1)。

表 1 全国各主要YOU+社区基本信息 Tab.1 Basic Information for Each Community of YOU+

本次研究选取的案例,广州“YOU+”海珠凤凰国际青年社区,由原高露洁牙膏厂仓库改造而成,是“YOU+”旗下首个青年生活社区,以及这一品牌所倡导的“家”理念的发源地。社区位于广州内环线附近(图 2),交通便利、服务设施完善,内住青年200多人。由于社区建立已有近四年的时间,社区内部的社会网络、社区成员的身份认同已经成型稳定,适合进行多维度视角下的类家消费空间研究。

图 2 海珠社区的区位图 Fig.2 Location of Haizhu Community

本次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于2015年10月、2015年12月对社区进行实地调研,共发放问卷153份,有效问卷141份。在此基础上,对创始人、文化品牌运营官、店长、工作人员以及家友共23个对象开展深度访谈,访谈时长20—90分钟不等。此外,利用重要家友微信交流信息和社区微信平台信息作为补充。社区入住青年年龄基本处于20—40岁之间,大部分为创业者、自由职业以及艺术行业工作者。收入以中高层水平居多,文化程度主要为本科学历。社区不仅汇集各地青年漂泊人群,也有本地人居住。调查问卷样本的基本情况(表 2)与社区入住成员总体结构相一致,具有一定代表性。

表 2 问卷调查样本的基本信息 Tab.2 The Profile of Survey Samples
3 家的日常生活实践 3.1 物质空间与想象

首先,YOU+通过丰富空间形式与配套设施弥补家庭私密空间的不足,使现代青年对家私密、开放的诉求得到满足。青年们不仅拥有loft式的私人家庭空间,包括卧室、客厅、卫生间,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品味对空间进行自由改造,还可以与邻居分享楼道中的半公共空间,包括沙发、健身设施、衣物放置区,以及数百平米公共大厅。大厅不仅配有餐厨类家庭设备,而且配有健身区、办公区、自主商店、咖啡座、吧台、台球区以及微型电影院等非一般家庭设施。公共空间成为青年的邻里中心,与微型、私密的家相结合,构成广义上家的空间结构(图 3)。

图 3 YOU+国际青年社区景观 Fig.3 Landscapes in International Youth Community of YOU+

这是漂泊者的家,准确的来说是‘后大学时代’,从原先几个人一个宿舍,变成了一个人一个房间,弥补了许多大学宿舍的不足。”

——家友,YOU+创始人,刘洋

相比以往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公寓因空间设计和日常规训导致安全、自由、舒适、主体性等家体验的缺失,YOU+的物质空间环境满足了青年对家与青春的情感诉求。正如Blunt所说,居所的物质空间体现着其被建构、选择、安排、保存的价值与意义[23]。YOU+通过交通便利、商业娱乐设施丰富的区位优势减缓青年身处异地的被排斥感,强化青年在城市中的主体性。社区对私人空间的配置以及多重空间出入权限的设置实现了家的安全性与私密性。家友对空间进行个性化改造与创作以及免费使用各种公共设施的权利赋予表征着青年的不羁与在家中的自由性。经营者根据青年的心理、生理特征与审美观对空间的结构、形式、色彩、材质等进行精心设计,提升了家的温暖舒适和青春时尚感。大厅中家友的合照、视频、宠物、涂鸦等媒介通过激发漂泊青年对大学、家庭生活的记忆进而重获对家的熟悉感(图 4)。

图 4 YOU+的日常生活景观与空间的设计改造 Fig.4 Design and Transformation of Space and Daily Life Landscape of YOU+

以问卷的开放性问题答案为分析文本,统计青年对YOU+体验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根据关键词的话语内涵,发现在家体验维度下可以将其分为4组,分别代表青年类家空间的温馨安全、快乐自由、活力时尚和社交开放,其中青年最显著的感受为温馨安全和快乐自由(图 5),青年对理想中家的基本情感需求得以满足。

图 5 YOU+体验的关键词 Fig.5 Key Words of Experience in YOU+

此外,社区日常话语规训和营销文本不断强化着青年对理想中家的空间想象。一方面家友的日常话语不断强化家意识,如在与家友交流中经常听到如下措辞:“因为这是家”、“来我家做客”、“你去过我家吗”等等。另一方面YOU+通过微信平台、名人效应、媒体宣传等营销策略向消费者传达着“YOU+为理想之家”的讯号,如“YOU+要给都市青年提供挡风遮雨、有爱陪伴的家(创始人)”、“我也在北京的地下室漂过,YOU+做的是能给漂泊中、创业中的年轻人一个互帮互助、正能量、有温度的梦想家(雷军)”、“外面的住房就是一个盒子,而YOU+是一个变形金刚(家友)”。这不仅切合漂泊“蚁族”对家的需求,也符合面临重重困难的创业者、脱离原生家庭寻求个人空间的青年对具有积极、丰富色彩之家的空间想象。

管理者通过丰富的空间形式、日常生活景观、话语、文本等元素对记忆和理想中家的场景进行符号移植和空间再现,使青年置身于由个人想象构建的熟悉场景之中,在满足家的安全、私密、自由的基础上,青年对家的时尚、开放、个性的诉求得以实现。

3.2 日常生活的青春化

YOU+突破学校、原生家庭以及社会中家的规范性,社区生活丰富开放、青春高效,代表着当下青年所崇尚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不同于以往大众对家作为居住空间、眷属社交场所的理解,YOU+集居住、工作、交往、娱乐等功能于一体,实现高效化的现代青年生活,家的传统意义得以丰富和扩展。青年们不仅积极举办诸如中秋节、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聚会和万圣节、圣诞节、光棍节、元旦、生日派对、家友婚礼等狂欢聚会,还定期组织电影观赏、舌尖上的YOU+、创业分享会、经验交流会、集体旅行、体育比赛等活动;入住青年以时尚个性的服装打扮,各种公益活动、青春向上的生活方式宣示自我存在和社会价值(图 6):

图 6 社区活动与YOU+青年 Fig.6 Community Activities and the Youth of YOU+

“我们去年组织大家募捐,一起去了云南一个偏远的山村,帮助那边的小学生,当然这要事先和YOU+对接好……我觉得当下的青年最缺的就是社会责任感,如果说我们与其他的人有什么不同的,就是我们保留了内心的一块净土。”

——第一批家友,导演,外地人

“我原来在酒吧工作,后来住到YOU+,就决定以后在这里工作了。做这个不是为了养家糊口,我喜欢这种生活方式。我们与父辈不一样,社会中有很多污蔑我们的声音,但我们想告诉他们,告诉社会,我们不是这样子的,我们有理想,就比如美团,就是我们这些年轻人创办的,而不是他们那代人。”

——家友,YOU+工作者,外地人

青春化的日常生活实践符合青年的行为轨迹规律和升级的消费诉求,它既使青年在人生过渡期间的日常生活得到满足,也是其逃离日常生活规训、对大众经验与主流价值观进行仪式抵抗的“梦想乌托邦”,是承载80/90青年复杂情感的类家场所。

3.3 社会网络的拓展与重构

家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不是与社会分离,而是与他人建立联系并创造一种秩序感和归属感[24]。对于脱离原生家庭和学校生活的青年群体,家具有更为复杂的社会联系和情感意义[25]。根据关键词的话语内涵,YOU+相比普通的家更为突出的特点即为社交开放(图 7)。家友关系也是青年选择YOU+和家感知形成的首要因子(表 3),因此社会网络的重构与延伸是青年超越原生家庭边界,在社区层面重获地方归属感的关键。

图 7 YOU+相对普通意义上的家最突出特点关键词统计 Fig.7 Key Words of the Prominent Features of YOU+ Comparing to the Normal Home
表 3 YOU+的消费心理统计 Tab.3 Statistics of Consuming Psychology in YOU+

为了弥补眷属关系缺失并重构青年的社会网络,社区通过构建熟人社会,并采用“互联网+”的模式,将YOU+组建为一个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高粘性社区。青年们可以通过各种家庭生活实践、“线下社区”,如五同会(同乡、同星座、同职业、同兴趣、同生日)、兴趣小组(创业沙龙、摄影沙龙等),专属家友的微信群与QQ群、个人推介(大厅电视对家友的介绍以及宿舍房间门外个人的信息贴——包含兴趣爱好、家乡、星座等信息)、熟人引介等方式实现邻里甚至各城市家友之间的认识与交往。YOU+成为青年寻找志同道合朋友的平台,入住青年通过专属家友的QQ群、微信群在广州、上海、北京、杭州等大城市扩展个人社交网络,不仅缩短了进行社交的时空距离,而且通过加入各个社会网络,便可获取各行各业的广泛知识。大家亲切地称呼彼此为“家友”、“XX哥”、“XX姐”,为自己设置个性化的代号和昵称,真诚地分享彼此的美食、人生体验、快乐与烦恼……原始的合租关系逐渐转变为邻里、朋友、甚至是恋人与家人,社区邻里间的熟识度、信任感甚至可以达到夜不闭户的程度,家的亲密意义得以强化。

“我们全国联网,你在广州住,今天你去上海玩或工作,只要上海的社区有空房间你就能免费入住。如果没有,我们会帮你对接,有没有哪个家友愿意收留,做沙发客,或者他正好也不在家,你就直接去住。我们有一套标签系统,会给对方提供你所有的信息。他如果想认识你这个朋友,你就可以去找他……。”

——家友,YOU+工作者,外地人

“像我出差在外地很难受一个人,遇到一些不开心,就在群里说一些话,大家哗哗的问候就来了。YOU+每天几点钟播电影,吃大伙饭,每天一回来大厅人乌央乌央的,就一开这个玻璃门,大家都热情地和你打招呼,很幸福的,你完全不觉得你是一个人。”

——家友,企业工作者,哈尔滨人

在YOU+,居住空间被个人与集体意志所改变,充满温暖、时尚、青春、自由、积极等情感意义,从而满足青年的物质与精神需求,超越家庭边界成为具有归属感的类家空间。

4 家的归属感与身份认同

类家空间之所以成为80/90青年在过渡时期的“类家庭”,是由于深入的文化与情感机制让青年重获家的归属感与身份认同[3]。正如Fried所说:“人对家的依赖有很多原始的情绪特征,他们来源于对日常生活的熟悉感、用于社交活动设施的角色意义以及家庭内外的社会联系。”[26]

身份认同是个人与群体定义“我是谁”、将自我与他者区分以获得自身观念和价值观延续的方式,是在一系列文化符号和隐喻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人与社会群体栖居的地方——家,无疑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家是有助于构建身份认同的地方与空间想象[25],并通过身份认同得以建构[6]。青春期向成人转型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家的频繁迁移不断挑战青年对自我的认知与定位。YOU+将社区建构为一个青春、友爱的理想之家,使青年在日常生活尺度对想象中的家进行实践,并通过划定家的成员边界,为青年设置一种集体身份,促使青年身份认同和归属感的形成。本文认为青年身份认同的形成和对家的感知主要存在于两个维度。

首先,青年通过对社区“青春”与“家”文化精神的体验与实践,来表达个体身份并获取归属感。如表 4,品牌理念是影响青年身份认同形成的重要因子。一方面,社区对活力、文明、时尚等青年文化的隐喻与青年的消费需求和身份表达欲望结成正向体验。青年们通过享受公共设施与空间环境、体验青春化的生活方式、追逐时尚等彰显着青春和与大众青年身份的不同。另一方面,社区摆脱各方规训,通过温暖、自由、平等的氛围弥补了青年在学校、租房和原生家庭中的“失家”体验,使青年具备更强的主体性。学校因其严格管制和空间设施的局限性压抑青年对家的物质需求;租房因社交缺乏、邻里矛盾、房主管理等问题难以满足青年的交往与情感诉求;年龄的增长使青年与父辈生活方式间的矛盾凸显,他们对个人空间的需求日益强烈。YOU+围绕“青春”和“家”的主题,将住房由简单的居住空间改造为表征文明时尚,并涵盖交往、娱乐、体验、参与等功能的青年类家消费空间,满足了青年对理想家的需求和青春的自由释放,使青年对社区产生积极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表 4 家友身份认同成因统计 Tab.4 Factors on the Shaping of YOU+ Residents' Identities

其次,是家友与“他者”成员边界划定基础上对集体和自我身份认知的形成。YOU+以“新青年(对自己有坚定想法,对未来有清晰认识,愿意社交)、新空间(对空间有相当的审美)、新态度(对生活的态度积极向上,有责任感)”为考核标准,先通过简历从职业、学历、个人经历、兴趣爱好等方面对消费者进行严格筛选;再通过一对一面试从个人修养、理想信念、价值观等方面对青年二次甄别;入住后社区还会进行定期考核,考察每个青年新交到的朋友数量、参加集体活动和社团组织的次数,评选出“最受欢迎家友”和“最不受欢迎家友”,后者将被劝退出社区。

“这跟我在美国读书时候的公寓差不多,里边大部分人都还是很有经济实力的,如果你没有钱,你也不会住进来,这里边的人是同档次的,一个圈子的人……他们对职业也有要求,你要是做娱乐、广告、创意类的,他们就会很喜欢。”

——家友,创业者,外地人

YOU+通过对青年多重考核,排除“他者”,以保证家友在品质和价值观念、审美趣味方面的共性。家友还为自己设计集体服装,在不同位置附加YOU+的标志,佩戴印有社区logo的手环(图 6)以表明自己是集体中一员。青年普遍表示,相比居住条件,对其他入住者的认同是他们选择YOU+的主要原因(表 4),并对社区内大部分家友持积极认可的态度:

“YOU+牛逼。我不觉得自己有多牛,我是觉得一起住的这些人挺棒的。”

——第二批家友,创业者,外地人

不仅如此,YOU+还通过凝视、监督、鼓励、训诫的方式,如家友间的监督激励、社区的精英形象、丰富的创业活动、与各界精英及政府的合作、青春向上的生活方式等,取代父母和学校约束以实现家对青年自我认知建立的积极作用:

“当自己懒惰的时候,刷下朋友圈,发现很多比自己优秀的人都在努力,就有了动力。”

——家友,企业工作者,外地人

筛选机制和日常生活中的规训、引导将YOU+打造成为具有凝聚力的“大家庭”。家友不仅形成一种集体身份,而且在当下社会文化秩序中进一步明确了“我是谁”。

此外,YOU+的品牌发展不断强化着青年对社区的自豪感和自我认知,使其身份认同和归属感得以深化。随着近年来YOU+与政府、房产商、媒体合作日益加强,社区以广州为中心,在各大城市迅速扩张,并跻身于中国长租公寓品牌指数排行榜榜首,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同行效仿。例如,从开业以来,YOU+相继得到商界、政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作为YOU+一员,青年的自豪感与认同感随之彰显,交谈中也渗透着对社区的肯定:

“一提起来你住哪啊,我住YOU+。就感觉好像住在豪宅区一样,广东省省长都来参加我们新店开业。”

——第一批家友,自由职业者,广州本地人

类家空间促进过渡期青年自我认知的形成与表达,身份的建立又通过日常生活实践进一步强化着类家空间的社会与情感意义。

5 结论与讨论

当下青年群体对“家”的寻找,其实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典型,而是代表了在中国快速发展进程中一种可理解的试图抵御不安和无地方性的范式,折射出个体流动性背后的生存动力、个体的斗争妥协以及对自由幸福之家的向往。在“家缺失”及消费时代青年文化发展影响下,青年类家消费空间成为消费社会的必然产物。基于家的批判地理学,本研究以YOU+国际青年社区为例,对青年类家消费空间建构的社会文化机制进行剖析,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1)家是一种多维度时空概念,具有物质、社会、情感意义以及鲜明的时空特性。家的建构是将社会关系及日常实践地方化以重获归属感和身份认同的动态过程。对于不同人生阶段和社会属性的群体,家的意义不尽相同。家是个体或群体身份形成与表达的一种方式,身份亦强化着家作为地方的意义。

(2)对于正处于人生过渡期的80/90青年群体,家没有固定的定义并与生活经验、归属感和主体性紧密关联。在当下社会文化语境中,青年的家包含青春化的生活方式、稳固广泛的社会联系以及积极的身份认同等意义。经营者根植于青年对大学、原生家庭和理想中家的想象,通过空间组织、日常生活实践和社会网络将住房转变为充满社会与情感意义的“类家庭”,并通过集体身份、自我认知和文化精神的培育促进青年身份认同与归属感的形成。而随着人生阶段的转变和青年文化的发展,家对于青年的意义将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这也印证了家的时空性。

城市化进程中愈加严重的青年住房问题引发社会群体的“失家”体验,类家空间或许成为一种暂时的解决方式。同时,青年类家消费空间的出现也是对“人—文化—空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反映。作为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需要空间来进行社交并获取归属感。然而他们的活动场所却往往因空间的私有化、安全性和发展需求受到威胁和清除。青年具有的反叛性促使其通过各种空间与社会实践改变城市空间环境,以获取公共交往空间,正如YOU+凤凰社区是青年群体利用废弃厂房自下而上改造成的梦想乌托邦。本文结合本土语境,从80/90青年视角切入对青年类家消费空间进行关注,在丰富家的批判地理学研究的同时,亦补充了城市地理学对青年文化空间研究的不足。基于家的多维度时空性,如何与当下社会文化背景相结合,分析家对于特定人群的意义以及不同社会属性和经验对家意义的影响也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话题。

参考文献
[1] 张涛. "类家庭"概念——政治社会学的一种视角和分析方法[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5(2): 17-21. [Zhang Tao. Discussion on the concept of "simi-family":A kind of perspective and analysis methods of political sociology[J]. Journal of Hebei United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5, 15(2): 17-21. ]
[2] Xv H, Feng Q. Th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home in the home restaurants in Guangzhou[J]. Journal of China Tourism Research, 2015, 11(1): 105-120. DOI:10.1080/19388160.2014.968304
[3] Ahmet A. Home sites:The location(s) of 'home' for young men[J]. Urban Studies, 2013, 50(3): 621-634. DOI:10.1177/0042098012468896
[4] Easthope H. A place called home[J]. Housing, Theory and Society, 2004, 21(3): 128-138. DOI:10.1080/14036090410021360
[5] Thomsen J. Home experiences in student housing:About institutional character and temporary homes[J]. Journal of Youth Studies, 2007, 10(5): 577-596. DOI:10.1080/13676260701582062
[6] Su X. Tourism, modernity and the consumption of home in China[J].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2014, 39(1): 50-61. DOI:10.1111/tran.2013.39.issue-1
[7] Mallett S. Understanding home: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The Sociological Review, 2004, 52(1): 62-89. DOI:10.1111/j.1467-954X.2004.00442.x
[8] 刘晨, 蔡晓梅, 曾国军. 西方厨房研究及其对中国文化地理家庭空间研究之启示[J]. 热带地理, 2014, 34(4): 445-453. [Liu Chen, Cai Xiaomei, Zeng Guojun. Kitchen studies through western gaze and cultural geographies of home in urban China[J]. Tropical Geography, 2014, 34(4): 445-453. ]
[9] Duncan J S, Lambert D. Landscapes of home[M]//Duncan J S, Johnson N C, Schein R H. A Companion to Cultural Geography. Oxford:Blackwell, 2003:382-403.
[10] Fehérváry K. American kitchens, luxury bathrooms, and the search for a 'normal' life in postsocialist Hungary[J]. Ethnos, 2002, 67(3): 369-400. DOI:10.1080/0014184022000031211
[11] Brickell K. 'Mapping' and 'doing' critical geographies of home[J].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12, 36(2): 225-244. DOI:10.1177/0309132511418708
[12] 封丹, 李鹏, 朱竑. 国外"家"的地理学研究进展及启示[J].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7): 809-817. [Feng Dan, Li Peng, Zhu Hong. Progress in geographic studies on "home" and implications for China[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5, 34(7): 809-817. ]
[13] 田银生, 陶伟". 家世界"构成中的庭园价值——中国传统居家环境结构的"二元对立统一律"分析[J]. 新建筑, 2001, 19(5): 15-17. [Tian Yinsheng, Tao Wei. The value of courtyard in "family world" structure:The law of the unity of opposit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dwelling place[J]. New Architecture, 2001, 19(5): 15-17. ]
[14] 陶伟, 蒋伟, 何新. 平遥古城民居之门的形态变迁及其家的观念表征[J]. 地理研究, 2014, 33(12): 2418-2426. [Tao Wei, Jiang Wei, He Xin.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 of vernacular dwelling gate and conceptual representation of home:A case study of Pingyao[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4, 33(12): 2418-2426. ]
[15] Leslie D, Reimer S. Gender, modern design, and home consumption[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Society and Space, 2003, 21(3): 293-316. DOI:10.1068/d337
[16] Mallett S, Rosenthal D, Keys D, et al. Moving out, Moving on:Young People's Pathways in and through Homelessness[M]. London: Routledge, 2009.
[17] Martijn C, Sharpe L. Pathways to youth homelessness[J].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06, 62(1): 1-12.
[18] Farrugia D. The symbolic burden of homelessness towards a theory of youth homelessness as embodied subjectivity[J]. Journal of Sociology, 2011, 47(1): 71-87. DOI:10.1177/1440783310380989
[19] Thomsen J. Home experiences in student housing:About institutional character and temporary homes[J]. Journal of Youth Studies, 2007, 10(5): 577-596. DOI:10.1080/13676260701582062
[20] Klodawsky F, Aubry T, Farrell S. Care and the lives of homeless youth in neoliberal times in Canada[J]. Gender, Place and Culture, 2006, 13(4): 419-436. DOI:10.1080/09663690600808577
[21] 张敏, 熊帼. 基于日常生活的消费空间生产:一个消费空间的文化研究框架[J]. 人文地理, 2013, 28(2): 38-44. [Zhang Min, Xiong Guo. Production of consuming space:Cultural approach based on theories of eve-ryday life[J]. Human Geography, 2013, 28(2): 38-44. ]
[22] 胡疆锋. 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表征与透视[J]. 文化研究, 2013, 14(1): 4-24. [Hu Jiangfeng. The characterization and perspectivity of contemporary youth subculture in China[J]. Culture Study, 2013, 14(1): 4-24. ]
[23] Glass P G. Doing scene:Identity, space, and the interactional accomplishment of youth culture[J].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thnography, 2012, 41(6): 695-716. DOI:10.1177/0891241612454104
[24] Blunt A, Dowling R. Home[M]. Abingdon: Routledge, 2006: 16-24.
[25] Marston S A.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scale[J].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00, 24(2): 219-242. DOI:10.1191/030913300676742153
[26] Fried M. Continuities and discontinuities of place[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00, 20(3): 193-205. DOI:10.1006/jevp.1999.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