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人文地理  2017, Vol. 32 Issue (6): 47-55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7.06.006
0

引用本文  

曾国军, 陆汝瑞. 跨国饮食企业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星巴克在广州[J]. 人文地理, 2017, 32(6): 47-55.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7.06.006.
ZENG Guo-jun, LU Ru-rui. THE SPATIAL LAYOUT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ULTINATIONAL RETAIL DIET BRANDS: A CASE STUDY OF STARBUCKS IN GUANGZHOU[J]. Human Geography, 2017, 32(6): 47-55.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7.06.006.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1129,4130114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GL091)

作者简介

曾国军(1977-), 男, 湖南华容人, 教授, 博士, 酒店与饮食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为酒店管理与饮食地理。E-mail:zenggj@mail.sysu.edu.cn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5-07-23
修订日期:2015-12-09
跨国饮食企业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星巴克在广州
曾国军, 陆汝瑞     
中山大学 旅游学院, 广州 510275
摘要:以广州的76家星巴克门店为研究对象,借助空间分析和空间统计方法探讨分析了广州星巴克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同观测尺度的空间分布模式、空间分布方向、空间分布热点区域以及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星巴克的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凝聚的带状分布模式;②星巴克门店在空间上呈现东北—西南方向分布特征;③星巴克门店的空间分布密度呈现出由圈内向圈外密度逐级递减的圈层结构,其热点区域聚集分布在城市中心的商圈、交通枢纽以及中高端休闲消费人群聚集区附近;④城市的交通枢纽、商圈区位以及地价水平三个因素显著影响了星巴克门店的空间布局。
关键词星巴克    空间分析    空间分布    区位选择    
THE SPATIAL LAYOUT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ULTINATIONAL RETAIL DIET BRANDS: A CASE STUDY OF STARBUCKS IN GUANGZHOU
ZENG Guo-jun, LU Ru-rui     
School of Tourism Management,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process of consumption of globalizationand the gradu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of opening up China's retail industry, the foreign retails distributed in the country quickly to strengthen its localization operations in China. From the expansion of the scale and rate of expansion, the expansion of KFC, McDonald's, HaagenDazs, Starbucks and other multinational food and beverage companies is the most typical. In this paper, the multinational food brands Starbucks is been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article explores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location selection factors. Under the local scale, 76 Starbucks stores in Guangzhou a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by means of the nearest neighbor analysis tools, Ripley's K function, standard deviation ellipse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the nearest hot spot analysis,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d buffer analysi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in different observation scale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irec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hotspots, 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tarbucks. Theresults show that:1)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showed aggregated and zon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2) Starbucks in Guangzhou exhibit northeast-southwest direction characteristics; 3) Starbucks in Guangzhou show ring structure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density, and its density progressively decreasing from insiders to outsiders; 4) the factors of the internal transportation hub, Trade Areas, as well as the level of urban land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tarbucks stores.
Key words: Starbucks    spatial analysis    spatial distribution    location selection    

在消费全球化的进程中,伴随生产的福特制转向后福特制,跨国企业加速向海外进行扩张,其中尤以跨国零售业的扩张最为典型,它们通过海外投资和对外贸易将标准化的消费品推向世界的其他国家,逐步形成了全球统一的经营网络。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外学者对于商业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商业的空间结构。例如,Berry对芝加哥商业空间形态的实证研究表明,城市的都市区存在中心型、带状分布型以及专业功能型三种的商业空间地域形态[12];基于概率模型和最邻近距离分析,研究者探讨了不同零售店的空间相互影响,并将其空间结构分为集聚型、独立型以及回避型三种形态[3];也有研究通过GIS的方法探讨北京商业服务中心的分布和等级特点、服务中心在商业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空间上的组合效应等内容[4];阎小培在回顾广州商业发展历程基础上,运用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对广州商业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中指出广州的零售商业在空间上表现出条状分布特征[5]。其他代表性研究主要有:Rushton[67],Davies[8],宁越敏[9],仵宗卿、戴学珍[10],罗彦、周春山[11]等。可以认为,目前有关商业空间结构的研究较少从微观层面针对特定行业、特定的案例对象展开。

第二,商业空间选择的影响因素。B.J.Garner[1213]发现商业区位等级与地价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其空间区位选择趋向于选择地价较高的商业中心地段;Arthur Getis[14]通过地图转换的方法来对商业区域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商业的零售总额表现出一定的距离衰减效应,其随着距离商业中心地的距离增大而总额减少,体现出距离因素对商业空间选择的影响作用;王希来和崔家立[15]从宏观角度探讨了零售商品生产地空间选择的影响因素,并分析研究了商品流通在空间上的布局模式;朱枫[16]以上海市160个大型百货为研究对象,借助GIS空间分析工具探讨上海零售商业设施的空间布局、区位选择影响因素以及商业中心等级体系等内容;其他代表性研究主要有:Ghosh和Graig[17]、陶伟[18]、肖琛[19]等。这些研究中有关最邻近距离指数、热点与缓冲区分析等分析视角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借鉴。

第三,零售业的国际化扩张的动因、方式与策略。Williames和Hollander[2021]集中研究零售业国际化扩张的动因以及海外市场的选择;Alexander[22]通过零售企业在海外的经营总额来判断其区位选择的合理性,归纳出地理距离、心理距离以及文化差异对零售业海外扩张区域选择的影响;汪旭辉[2324]以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零售企业为研究对象,描述分析了外商零售企业在华的区位布局、市场进入的动因与方式以及本土化策略等内容;贺灿飞[25]等以沃尔玛和家乐福两个大型跨国零售企业对象,探讨了外商零售企业在华的区位分布问题。从微观视角阐释零售企业国际化扩展物动因、方式与策略为后续研究提供创新的视角。

纵观上述研究,国内外学者对零售业空间的研究在内容上多集中于商业空间结构、空间选择的影响因素以及国际化扩张的动因、方式与策略三个方面,然而仍然缺少从微观视角出发的案例研究。已有一些研究把数理统计工具运用到零售业空间布局与决策中,使研究结果更加科学,然而将多种方法置于同一案例展开多种微观视角的研究尚未见到。同时,从空间视角对跨国零售业的研究多集中于跨国大型超市这种类型的零售企业的空间分布,却缺少对跨国零售饮食品牌的专门关注。更进一步,已有的关于跨国零售饮食企业的研究中,多集中于品牌认知[26]、营销战略[27]、本土化策略[28]等方面,有关于跨国零售饮食品牌的空间研究也都包含在研究区域所有的餐饮设施中,缺乏单独对这种跨国零售饮食品牌的研究[29-31]

星巴克是1971年成立的美国咖啡连锁企业,1999年1月进入了中国大陆市场,2015年3月星巴克在大陆运营超过1446家门店,在广州拥有76家门店,是一家典型的跨国零售饮食企业。文章通过从地方尺度下对大型跨国零售饮食品牌星巴克的空间布局特征、空间扩张模式以及空间格局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一方面有助于了解跨国零售饮食品牌在中国的空间布局和扩张规律,促进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商业领域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使国内本土零售饮食品牌了解跨国零售巨头在区域和地方尺度下空间布局的依据,领悟竞争者区位布局的战略思想,积极应对外资零售业的竞争,为国内本土零售饮食品牌的经营发展以及空间布局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研究采用空间分析以及空间统计的方法来探讨广州星巴克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区位选择影响因素。首先,利用最邻近距离分析、Ripley's K函数法以及用蒙特卡罗随机模拟方法描述并检验星巴克的空间分布离散程度;其次,采用标准差椭圆分析广州星巴克的空间分布方向;最后,利用热点分析和缓冲区分析工具探测星巴克空间分布的热点区域以及影响因素。

1.1 研究方法 1.1.1 最邻近距离指数

最邻近距离指数R是衡量研究对象分布离散程度的指标,它是由最邻近点对之间的实际观测平均距离$\overline {{r_1}} $和理想随机分布模式中的平均距离$\overline {{r_E}} $之比而得到。当R=1时,$\overline {{r_1}} = \overline {{r_E}} $,说明点状要素在空间上是随机型分布;当R>1时,$\overline {{r_1}} > \overline {{r_E}} $,点状要素在空间上趋向于均匀型分布;当R < 1时, $\overline {{r_1}} < \overline {{r_E}} $ ,点状要素在空间上属于凝聚型分布[32]

1.1.2 Ripley's K函数

最邻近距离指数能从宏观角度衡量星巴克门店的分布模式,然而星巴克门店的区位分布可能受到交通因素、商业布局因素以及地价水平等城市规划方面的影响,从而出现不同尺度下不同分布模式的情况。Ripley's K函数(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可以分析任意尺度的点要素空间分布格局,它可以表明点要素的聚类或离散如何相对于不同距离进行变化,即点要素的空间聚集或离散在邻域大小发生变化时是如何变化的。该方法需要选择指定起始距离和/距离增量,计算与每个要素关联的相邻要素的平均数量(相邻要素是指小于计算距离的要素)。随着计算距离(即研究尺度)的增大,各要素所具有的相邻要素数通常会越多。如果某个特定计算距离的平均相邻要素数大于整个研究区域内要素的平均密度,该距离的分布方式即被视为聚类分布,相反则为离散分布。相比于其他的空间分布模式分析方法(如最邻近距离、空间自相关等),K函数能够更加客观地探究点要素的空间分布状态。因而本研究运用Ripley'sK函数来分析不同观测尺度下星巴克门店的分布模式,计算公式如下:

$K\left( d \right) = A\sum\limits_{i = 1}^n {\sum\limits_{j = 1,j \ne 1}^n {\frac{{{k_{i,j}}\left( d \right)}}{{{n^2}}}} } $

式中,d为研究距离尺度,n为点要素总数,即本研究的广州星巴克门店总数,A为研究区域的面积,且kij是权重,当星巴克门店个体ij之间的距离小于距离尺度d时,则权重kij = 1,反之权重kij = 0。

Besag提出L(d),用其取代K(d),并对K(d)做开方变换以保持方差稳定,其形式如下:

$L\left( d \right) = \sqrt {\frac{{A\sum\limits_{i = 1}^n {\sum\limits_{j = \ne 1}^n {{k_{i,j}}} } }}{{\pi n\left( {n - 1} \right)}}} $

式中,L(d)的函数值即为聚集强度,值越大,聚集程度越高。当L(d) >0时,点状要素在对应研究尺度上呈聚集分布;L(d)=0,点状要素在对应研究尺度上呈随机分布;L(d)<0,点状要素在对应研究尺度上呈均匀模式。

1.1.3 标准差椭圆

离散数据在空间上往往还存在分布的方向性,早在1926年,Lefever就提出了利用标准差椭圆来分析空间离散数据集的分布方向特征[33],利用椭圆的长轴方向来表征数据集在空间上的主要分布方向,并运用椭圆的面积来表征离散点集分布的分散/紧凑程度。因此,研究运用标准差椭圆法来描述星巴克门店空间分布的方向性。

1.1.4 热点与缓冲区分析

热点与缓冲分析是用来描述点要素在空间上大量聚集的现象。研究采用最近邻距离层次聚类方法[24],运用CrimeStat3.3.软件对广州星巴克门店进行热点区域分析。同时,采用缓冲工具探讨星巴克门店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1.2 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主要有广州星巴克门店数量以及地理坐标数据、地铁站节点数据、广州商圈数据以及商业用地级别范围数据等。数据分别来源于百度地图API、星巴克官网、《广州商贸业发展报告》、广州地铁官网、土地资源网以及中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网。

2 广州星巴克的空间分布特征 2.1 空间上呈现凝聚的带状分布模式

研究运用ArcGIS工具来考察星巴克门店在广州的空间布局特征,其空间布局如图 1所示。可以直观地发现,广州的星巴克门店在空间布局上总体呈现凝聚的分布特征。

图 1 广州星巴克门店的空间分布图 Fig.1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tarbucks Stores in Guangzhou

表 1可以发现,在广州布局的76家星巴克门店中,分别有37家和15家星巴克门店分布在天河区以及越秀区,门店数量之和占总数的70%。截止到2015年3月,广州的南沙区、黄浦区、萝岗区以及从化市尚未有星巴克进驻。

表 1 广州十区两市的星巴克门店数量(家) Tab.1 The Number of Stores in Guangzhou Starbucks

图 1表 1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广州星巴克门店的空间分布呈现凝聚分布特征,为了更加客观地描述广州星巴克门店的凝聚程度,研究运用ArcGIS中的最邻近距离分析工具对广州的76家星巴克门店进行最邻近分析。由表 2可知,星巴克门店的最邻近距离指数R=825.136422/5096.109168=0.161915,其R值远小于1,表明广州星巴克门店的空间布局呈凝聚分布模式。

表 2 广州星巴克门店的最邻近距离分析结果 Tab.2 The Nearest Neighbor Ratio of Stores in Guangzhou Starbucks

考虑最邻近距离指数从整个区域角度来测定点要素分布的模式,而点要素的空间分布可能会随着研究尺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出现在小尺度下呈现集聚分布而在大尺度下却服从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的现象,为进一步论证最邻近距离指数的研究结果的同时,更加客观描述点要素空间分布状态和研究尺度的关系,研究借助Ripley's K函数以及蒙特卡罗检验来对广州星巴克的分布进行不同尺度的分析,从而分析不同观测尺度下其分布模式发生的变化。

图 2横轴表示观测尺度,纵轴表示L函数值。由图可知,在所选研究尺度内,L (d)值均大于0,表明星巴克门店在所选研究尺度下均呈聚集分布,并未出现大研究尺度下服从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的现象。观测值和理论值的比较给出了点模式的判断标准,然而却无法给出显著性检验。研究使用蒙特卡罗模拟法来检验星巴克门店的空间分布模式,并按照CSR(完全随机)过程生成100次的分布数据。L(t)min线和L(t)max线分别表示100次蒙特卡罗随机模拟后L函数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折线图,L(t)min线和L(t)max线表示随机分布情况下L值的范围,称之为包络线。由图可以发现,L(t)函数值曲线在观测尺度内均位于包络线以上,表明广州星巴克门店在总体上呈现出集聚分布模式。

图 2 广州星巴克空间分布的L函数与蒙特卡罗检验 Fig.2 The L Function and Monte Carlo Test of Starbucks Stores in Guangzhou
2.2 广州星巴克空间上呈东北—西南方向分布

星巴克门店的区位分布往往还存在方向性,即每个方向的离散程度是不一样的,研究运用ArcGIS里的标准差椭圆工具来描述广州星巴克门店在空间分布方向上离散程度的差异。由图 3可知,广州星巴克门店在空间上呈现东北—西南方向的偏离。一方面,广州市沿东北方向分布,南部狭长,中部北部较为宽敞,因而广州星巴克在空间上分布的方向性与广州的区域形状有着较大的关系;另一方面,星巴克在空间上的分布方向也与广州城市发展规划有关。《广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1—2020)》中,将“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中调”作为广州市近年来城市空间结构规划的十字方针。这个十字方针也与广州星巴克门店空间分布的格局相符。其中,中部中心城区作为城市核心城区,大部分星巴克门店在此分布;北部空港经济区、东部传统产业转移区,在临港的“机场带动区”发展下以及客流中心与物流中心的建设下,亦有星巴克在此分布,但数量较少;南部近年来正在大力发展,星巴克门店分数较少,目前南部仅有2家星巴克门店分布在番禺区,而南沙区还没有星巴克落户。但“南拓”的城市发展方针计划将大量信息技术新兴产业、会议展览中心、大学园区、广州新城等布置在此,使得南部地区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东部的黄埔、萝岗地区目前还未有星巴克门店进驻,然而随着“东进”城市规划方针的实施,将会通过中央商务区的建设进一步拉动广州城市的发展重心向东拓展,旧城区的传统产业向黄埔-新塘一线集中迁移,利用东翼的港口条件逐渐形成密集的产业发展带,东部地区将成为星巴克未来战略布局的重点区域。与此同时,诚如前文得到的星巴克门店在空间分布和数量递增上表现出对广州城市中心由西向东偏移路径响应的结论,其对星巴克在空间上呈现东北—西南方向分布的结论也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度。

图 3 基于标准差椭圆的广州星巴克分布方向图 Fig.3 The Distributed Directional of Starbucks Stores in Guangzhou Based on the Standard Deviation Ellipse

综上所述,广州星巴克门店在空间上呈现东北—西南方向分布特征,且在中心城区聚集。同时,北部的白云区与花都区、南部的番禺区与南沙区以及东部的黄埔区和萝岗区将凭借着空港经济、新兴行业聚集以及邻近港口等优势成为星巴克门店未来空间布局的重点区域。

2.3 广州星巴克的空间密度和热点分析

研究借助NNH最邻近距离层次聚类法(nearest neighbor hierarchical spatial clust)对广州星巴克的空间分布热点进行探测,探讨其空间上在哪儿聚集以及聚集规律的问题。在对星巴克空间分布热点探测前,研究通过点密度分析工具,对广州星巴克门店在空间上的分布密度进行分析。由图 4可知,星巴克在空间分布密度上呈现出由圈内向圈外密度逐级递减的圈层结构,核心功能区天河区是星巴克空间分布的高密度区,也即圈层结构的中心。

图 4 广州星巴克门店分布点密度图 Fig.4 The Point Density of Starbucks Stores in Guangzhou

为深入探讨星巴克在空间上的分布热点,研究借助Crimestat3.0软件,采取分级热点探测方法进行空间聚类分析,得到了广州星巴克的空间分布热点图,如图 5所示。

图 5 广州星巴克门店空间上的热点分布图 Fig.5 The Hot Spots of Starbucks Stores in Guangzhou

分析发现,广州星巴克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着5个热点区域。其中4个热点区域集中分布在广州的天河区,另外一个热点区域分布在越秀区。研究进一步将广州市镇街行政区的图层以及道路的图层放入热点分布图层下,并对这5个热点区域的大致位置进行空间上的配准分析。研究发现,星巴克的热点分布区趋向于在以下区域内集中分布:

(1)重要的交通枢纽附近。广州东站附近聚集的热点区分布区域最为明显。广州火车东站作为城市重要的对外交通枢纽,是广州重要的客流集散地。同时,广州东站是广州地铁一、三号线的换乘站,也是广深和谐列车与地铁机场快线的汇聚点。因此,其发达的交通设施和人口密度使得其成为星巴克空间分布的热点区域之一。

(2)中高端消费人群附近。主要有地铁1号线与3号线的汇集路段,如体育中心、珠江新城林和西等附近。这些站点都是广州天河区高端商务白领、IT人士以及休闲消费人群的聚集区,因此在形成了星巴克的热点分布区。

(3)主要商圈附近。主要有天河区的天河城商圈、珠江新城商圈以及越秀区的环市东商圈。在星巴克空间分布的5个热点区域中,有三个热点区分布在广州的主要商圈附近,商圈因其浓厚的商业氛围以及密集的人流、信息流和物流成为星巴克空间分布的热点区域之一。

通过热点分析探讨可知,城市的商业分区、交通分区以及中高端消费人群的聚集区附近是星巴克门店的主要热点分布区。

3 广州星巴克区位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

影响商业设施空间布局的因素很多,对广州星巴克空间布局的热点探讨中发现,星巴克趋向于集中布局在重要交通枢纽、商圈附近。此外,城市中心作为提供政治、经济、文化等功能的复合中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星巴克的区位分布。同时,星巴克作为消费性的服务企业,其承租能力相对于餐饮等业态而言较弱,地价成本对其空间布局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如张旭和徐逸伦在对餐饮设施的空间布局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中指出,餐饮设施因其建设成本的差异而出现不同的区位选择特征,研究突出了地价因素对不同档次的餐饮设施的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

星巴克华南区拓展负责人在访谈中指出,诸如商场、高端写字楼、高端住宅区此类汇集人气聚集人流的区域是星巴克选址的首要考虑对象。此外,对于一些特殊区域(例如地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有助于星巴克的战略布局等)星巴克也会考虑开设门店,这体现了星巴克门店选址的整体规划眼光。与此同时,星巴克目前是借助Atlas的内部绘图和商务智能平台,运用GIS工具来进行门店选址。

因此,研究选取了城市中心转移、交通通达性、商圈区位以及商服用途的土地价格水平四个因素,运用GIS工具中的缓冲区分析方法来分析星巴克门店的空间布局机制。

3.1 城市中心转移影响星巴克的区位分布

城市中心一般按照其服务的范围来划分,中心区往往提供包含政治、行政、商业、经济、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功能,因而城市中心的转移往往伴随着城市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转移。从热点分析中知道,星巴克门店趋向于集中分布在重要交通、商业中心和人流密集区域。因此,城市中心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星巴克的区位分布。

结合星巴克门店在广州的分布(图 1)和广州十市两区星巴克门店的数量(表 1)可以进一步发现,在荔湾区、越秀区、天河区以及海珠区沿江一带所组成的区域中,星巴克的空间分布呈现由西向东的带状分布特征,其门店数量在空间上也呈现出由西向东递增的特征,这主要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广州城市中心两次转移有着较大联系。20世纪80年代,以荔湾区南方大厦为核心的长提一带是广州具有绝对垄断地位的城市中心。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老城区交通设施以及公共设施严重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随着城市规划的实施,广州的城市中心由西向东转移到了以上下九步行街以及越秀区的北京路步行街为代表的新城区。2000年前后,随着广州市“南拓北优、东进西联”城市空间结构规划方针的逐步实施,老城区的商业中心地位受到冲击和削弱,而天河区作为“东进”方针的首冲要地成为了该时期广州城市规划最为重点的区域,尤其以天河城广场以及珠江新城CBD的兴起为代表。

由此可见,广州城市中心的转移路径与星巴克呈现出的由西向东的带状分布特征极其相似。同时,星巴克门店数量由西向东的递增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广州城市中心转移路径的响应。因而,城市中心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星巴克门店的区位分布。

3.2 交通通达性影响星巴克的区位分布

城市的交通通达性一直是影响零售企业空间布局的重要因素,它是消费者和零售商业设施之间的纽带。优越的交通条件不仅能够为消费者节约时间成本与交通成本,而且能够增加可达性,保证在零售商业设施附近聚集一定数量的人口密度。同时,优越的交通条件还能够为星巴克这种零售饮食企业节约物资运输成本。因而,交通条件是影响星巴克门店区位分布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运用缓冲区分析工具对广州市的交通枢纽进行缓冲分析。

城市交通网络枢纽主要可分为内部和对外两个部分。对外交通枢纽主要有机场、火车站以及客运站等,内部交通便捷主要通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实现,如公交地铁等。研究选取广州白云机场、四大客运火车站以及广州的城市地铁站134个站点为节点,通过ArcGIS的缓冲工具,对上述节点中心进行缓冲分析,缓冲区分析结果如图 6所示。

图 6 广州星巴克门店与主要交通枢纽的分布关系 Fig.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Guangzhou Starbucks and the Main Transport Hubs

对缓冲区半径进行多次试验,最后确定对飞机场建立3000 m缓冲区,对火车站建立2000 m缓冲区,对地铁站建立1000 m缓冲区,运用ArcGIS的缓冲工具得到图 6。由图 6可知,广州星巴克门店的空间分布表现出对交通枢纽的高度认同。在对飞机场、火车站以及地铁站的缓冲区分析中,缓冲区内共覆盖了67家星巴克门店,占到了广州星巴克门店总数的88.2%。由此可见,广州星巴克门店在主要的交通枢纽附近高度集中分布。

通过图 6,可进一步发现,地铁站附近区域聚集分布了大量星巴克门店。据统计分析,地铁站点的缓冲区覆盖了近65家星巴克门店,占到广州星巴克门店总数的85.5%,而机场和四大客运火车站缓冲区分别仅覆盖了2家和16家星巴克。地铁作为城市的内部交通网络,广州星巴克门店在空间上呈现出对城市内部交通枢纽的聚集分布特征。

3.3 商圈区位影响星巴克的区位分布

星巴克作为消费性的零售餐饮企业,其对区域的商业氛围依托较大。商业氛围浓厚的区域,其人流、信息流以及物流也较为密集和繁荣,对零售企业的发展有着拉动作用。因此,研究对广州市的主要商圈进行缓冲分析,探讨星巴克区位分布与商圈区位的关系。

随着广州城市商业的不断发展,广州目前已经形成了十个主要零售商圈,其中三大都会级商圈(天河商圈、北京路商圈、上下九商圈),七大区域级商圈(珠江新城商圈、环市东商圈、东山商圈白云新城商圈、广州大道北商圈、江南西商圈、番禺商圈),其中番禺商圈又划分为市桥板块和万博板块。广州十大零售商圈基本情况如表 3所示。

表 3 广州十大商圈基本情况 Tab.3 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Ten Business Districts in Guangzhou

1933年,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提出了商品和服务中心地理论(central place theory),理论中将商圈定义为以源地为中心的商服中心沿着一定方向和距离进行扩展,顾客有限消费所分布的区域范围。其中,商服中心即为商圈的中心地,也就是商业设施的布局场所。表 3中,十大商圈分别有2个及以上的中心地,研究分别选取太古汇(天河商圈)、友谊国金店(天河城商圈)、北京路步行街(北京路商圈)、丽柏广场(环市东商圈)、中华广场(东山商圈)、上下九商业步行街(上下九商圈)、万达广场(白云新城商圈)、嘉裕太阳城广场(广州大道北商圈)、江南新地(江南西商圈)、易发商业街(番禺商圈市桥板块)、万博商业中心(番禺商圈万博板块)共11个中心地为节点进行缓冲区分析,缓冲区分析结果如图 7所示。

图 7 广州星巴克门店与主要商圈区位的分布关系 Fig.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Guangzhou Starbucks and the Main Business District

通过不断调整各中心的的缓冲区半径,最后确定对都会级商圈的中心地建立2500 m缓冲区,对区域级商圈的中心地建立2000 m缓冲区。由图 7可知,广州星巴克门店的空间分布表现出高度的商圈中心趋向性。对都会级商圈以及区域级商圈的缓冲区分析中,十一个零售商圈的缓冲区共覆盖了61家星巴克门店,占到了广州星巴克门店总数的80.2%。由此可见,商圈区位是影响星巴克区位分布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其门店倾向于集聚分布在主要的零售商圈附近,呈现出一定的商圈中心趋向性。

3.4 地价水平影响星巴克的区位分布

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和商业设施的分布都需要土地的依托,地价水平是影响零售餐饮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无论零售企业是通过购买土地、租赁还是合作经营的模式,其支付的土地成本都是其营业成本中重要的成本之一。因此,零售企业的空间布局对地价水平表现出一定的敏感性。研究通过定量方法来分析星巴克空间分布与广州商业用地基准地价的关系。

根据2010年2月3日广州公布的新版《广州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基准地价》文件,将基准地价土地用途划分为商业用地、综合(办公)用地、居住用地以及工业用地四类,并将地价级别划分为十个级别。星巴克作为零售餐饮企业,研究主要研究了其门店的空间分布与广州市商业用地基准地价的关系。

表 4统计了不同商业用地级别下星巴克门店的分布数量及比例,从中可以发现,二级、三级以及四级商业用地地价区域共分布了61家星巴克门店,占到了所有星巴克门店数量的80.2%,其中三级地价区域集聚分布的星巴克门店数量最多。一般来说,距离城市中心越近的区域,其交通网络越发达,人流越密集,因而其地价水平也就越高。随着与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其地价水平往往表现出距离衰减效应。星巴克门店多集聚分布在商圈中心附近,这些区域的商业用地地价水平往往较高。随着与商圈中心距离的增加,商业用地地价水平随之降低,星巴克门店的分布数量也随之急剧减少。因此,地价水平是影响星巴克门店空间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其门店倾向选择二级至四级的商业用地区域进行空间布局,区域的地价范围为9541—20213元/m2

表 4 不同商业用地级别地价下广州星巴克门店分布数量及比例 Tab.4 The Number and Proportion of Guangzhou Starbucks in Different Standard Price Level of Commercial Land
4 结论与讨论

研究选取广州76家星巴克门店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分析和空间统计等方法探讨了星巴克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得出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广州星巴克的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凝聚的带状分布模式。第二,空间上呈现东北—西南方向分布特征,且主要在中心城区聚集。其分布的方向特征与广州的区域形状以及“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中调”的广州城市发展规划有关。第三,广州星巴克在空间分布密度上呈现出由圈内向圈外密度逐级递减的圈层结构。与此同时,星巴克门店在广州的空间布局主要有5个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的商圈、交通枢纽以及中高端休闲消费人群聚集区附近。第四,城市中心转移、交通通达性、商圈区位以及地价水平四个因素显著影响了广州星巴克门店的区位选择。

本文选取广州星巴克饮食品牌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分析和空间统计等方法探讨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弥补了国内以往主流研究集中于宏观层面而中微观层面研究不足的情况。同时,文章加强多学科研究方法和理论的整合互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单一化问题,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丰富了饮食地理领域的现有成果,对提升本土零售饮食品牌的发展以及优化餐饮商业设施的空间布局等方面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然而,本研究对象仅限于星巴克这单一外商零售饮食品牌,未来的研究可以将同区域内其他大型外商零售饮食品牌的竞争作用纳入考量,同时进一步补充饮食企业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证据。

注释:

① 网易房产,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http://gz.house.163.com/12/1123/15/8H0M5UOL00873C6D_all.html

② 百骏地铁线路站点介绍http://www.docin.com/p-454182095.html

③ 《广州商贸业发展报告(2012)》,Ⅲ专题篇“2011年广州市商圈的基本格局及趋势”陈家成等编。

④ 《广州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基准地价》,2010年3月2日。

参考文献
[1] BerryB J L, Garrison W L. A note on central place theory and the range of a good[J]. Economic Geography, 1958, 34(4): 304-311. DOI:10.2307/142348
[2] Berry B J L, Tennant R J. Chicago Commercial Reference Handbook[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63: 48-52.
[3] Lee Y. A nearest-neighbor spatial-association measure for the analysis of firminterdependence[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1979, 11(2): 169-176. DOI:10.1068/a110169
[4] 徐放. 北京市的商业服务地理[J]. 经济地理, 1984, 4(1): 40-46. [Xu Fang. The business services geography of Beijing[J]. Economic Geography, 1984, 4(1): 40-46. ]
[5] 阎小培, 姚一民. 广州第三产业发展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 经济地理, 1997, 17(2): 41-48. [Yan Xiaopei, Yao Yimin. 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of development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tertiary sector in Guangzohu[J]. Economic Geography, 1997, 17(2): 41-48. ]
[6] Rushton G. Map transformations of point patterns:Central place patterns in areas of variable population density[J]. Papers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1972, 28(1): 111-129. DOI:10.1007/BF01961456
[7] Dawson J. Market Centers and Retail Location[J]. Urban Studies, 1991, 28(3): 497-499. DOI:10.1080/00420989120080531
[8] 李婷. 零售商业区位理论及其对零售业选址的指导[D].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6: 12-15. [Li Ting. The Location Theory of the Retail Business and Its Guidance for the Retail Site Selection[D]. Shanghai:Shangha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2006:12-15.]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87903-2006095658.htm
[9] 宁越敏. 上海市区商业中心区位的探讨[J]. 地理学报, 1984, 39(2): 163-172. [Ning Yuemin. An approach to shopping center location of Shanghai's urban area[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84, 39(2): 163-172. ]
[10] 仵宗卿, 戴学珍. 北京市商业中心的空间结构研究[J]. 城市规划, 2001, 25(10): 15-19. [Wu Zongqing, Dai Xuezhen. The study on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Beijing's commercial centers[J]. City Planning Review, 2001, 25(10): 15-19. DOI:10.3321/j.issn:1002-1329.2001.10.003]
[11] 罗彦, 周春山. 城市商业空间结构问题与优化探讨[J].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5(1): 22-26. [Luo Yan, Zhou Chunshan. Commercial organization innovation:An analysis framework[J]. Business Economics and Administration, 2005(1): 22-26. ]
[12] Murphy R E, Vanee J E. Delimiting the CBD[J]. Economic Geography, 1954, 30(3): 189-222. DOI:10.2307/141867
[13] Murphy R E, Vanee J 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s[J]. Economic Geography, 1954, 30(4): 301-336. DOI:10.2307/142117
[14] Getis A.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location of retail activities with the use of a map transformation[J]. Economic Geography, 1963, 39(1): 14-22. DOI:10.2307/142492
[15] 王希来, 崔家立. 中国商业地理学[M]. 北京: 红旗出版社, 1985: 224-235. [Wang Xilai, Cui Jiali. Commercial Geography in China[M]. Beijing: Hongqi Publishing House, 1985: 224-235.]
[16] 朱枫, 宋小冬. 基于GIS的大型百货零售商业设施布局分析——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J].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3, 36(3): 46-52. [Zhu Feng, Song Xiaodong. Application of GIS in spatial location analysis of large retail stores[J]. Engineering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2003, 36(3): 46-52. ]
[17] Ghosh A, Craig S. A location model for facility planning in a competitive environment[J]. Geographical Analysis, 1984(1): 39-51.
[18] 陶伟, 林敏慧, 刘开萌. 城市大型连锁超市的空间布局模式探析——以广州"好又多"连锁超市为例[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45(2): 97-100. [Tao Wei, Lin Huimin, Liu Kaimeng.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urban big chain store:A case study of Trust Mart in Guangzhou[J].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Sunyatseni, 2006, 45(2): 97-100. ]
[19] 肖琛, 陈雯, 袁丰, 等. 大城市内部连锁超市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区位选择——以南京市苏果超市为例[J]. 地理研究, 2013, 32(3): 465-475. [Xiao Chen, Chen Wen, Yuan Feng, et al. Spatial pattern and location decision of chain supermarkets within large cities:A case study of Suguo supermarkets in Nanjing[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3, 32(3): 465-475. ]
[20] Williames, D. Motives for retailer internationalization:Their impact, structure, and implication[J]. 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 1992, 8(3): 269-285. DOI:10.1080/0267257X.1992.9964196
[21] Hollander S. Multinational Retailing[M]. East Lansing: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1: 47-52.
[22] Alexander N. International Retailing[J]. Blackwell Business, 1997: 18-20.
[23] 汪旭晖. 零售国际化:动因、模式与行为研究[M]. 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143-147. [Wang Xuhui. Retail Internationalization:Motives, Patterns and Behavior[M]. Dalian: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Press, 2006: 143-147.]
[24] 汪旭晖. 跨国零售企业进军中国市场的动因与策略[J]. 市场营销导刊, 2007: 14-18. [Wang Xuhui. The motivation and strategy of the multinational retail enterprises entering in the Chinese market[J]. Marketing Herald, 2007: 14-18. ]
[25] 贺灿飞, 李燕, 尹薇. 跨国零售企业在华区位研究——以沃尔玛和家乐福为例[J]. 世界地理研究, 2011, 20(1): 12-26. [He Canfei, Li Yan, Yin Wei. Foreign retails in China:The case of Wal-Mart and Carrefour[J]. World Regional Studies, 2011, 20(1): 12-26. ]
[26] 张晴. 跨文化背景下的品牌认知研究——以星巴克为例[D]. 南京: 南京林业大学, 2009: 16-18. [Zhang Qing. Study on the Brand Awareness Under Cross-cultural Background:A Case of Starbucks[D]. Nanjing: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2009:16-18.]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298-2009201478.htm
[27] 王薇. 跨国餐饮企业在中国的本土化营销策略研究——以肯德基为例[D].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4: 11-14. [Wang Wei. Study on the Localization Marketing Strategy of the Multinational Food and Beverage Companies in China:A Case Study in Kentucky[D]. Beijing: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2014:11-14.]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1912-1014220809.htm
[28] 李巧灵, 唐铮, 赵申苒. 跨国餐饮企业中国本土化研究:以哈根达斯、必胜客、星巴克为例[J]. 管理现代化, 2013(2): 59-61.
[29] 梁璐. 城市餐饮业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西安市为例[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7(6): 925-930.
[30] 张旭, 徐逸伦. 南京市餐饮设施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热带地理, 2009, 29(4): 362-367. [Zhang Xu, Xu Yilun. Study on the distribution in space of urban catering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A case study of Nanjing[J]. Tropical Geography, 2009, 29(4): 362-367. ]
[31] 舒舍玉, 王润, 孙艳伟, 等. 城市餐饮业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厦门市为例[J]. 热带地理, 2012, 32(2): 134-140. [Shu Sheyu, Wang Run, Sun Yanwei, et al.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urban catering industry and its influenced factors:A case study of Xiamen City[J]. Tropical Geography, 2012, 32(2): 134-140. ]
[32] 谢志华, 吴必虎. 中国资源型景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 地理科学, 2008, 28(6): 748-753. [Xie Zhihua, Wu Bihu. Tourism spatial structure of resources based a attractions in China[J]. Scientia GeographicaSinica, 2008, 28(6): 748-753. ]
[33] 王文娟. 中国主题公园空间分布与优化研究——基于国家A级旅游区(点)的统计[D]. 芜湖: 安徽师范大学, 2010: 25-26. [Wang Wenjuan. Study on the Distribu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Chinese Theme Park Based on National A-level Tourist Areas (Spots) Statistics[D]. Wuhu:Anhui Normal University, 2010: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