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人文地理  2017, Vol. 32 Issue (1): 116-122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7.01.016
0

引用本文  

叶琴, 曾刚, 陈弘挺. 组织与认知邻近对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创新网络演化影响[J]. 人文地理, 2017, 32(1): 116-122.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7.01.016.
YE Qin, ZENG Gang, CHEN Hong-ting. IMPACTS OF ORGANIZATIONAL PROXIMITYAND COGNITIVE PROXIMITY ON THE INNOVATION NETWORK OF PETROLEUM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DONGYING[J]. Editorial Committee of Human Geography, 2017, 32(1): 116-122.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7.01.016.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10ZD & 016);德国科学基金项目(LI981/8-1AOBJ:595493)

作者简介

叶琴(1989-), 女, 福建泰宁人, 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新网络和区域经济。E-mail:yeqin-ecnu@qq.com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5-11-23
修订日期:2016-05-22
组织与认知邻近对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创新网络演化影响
叶琴, 曾刚, 陈弘挺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上海 200062)
摘要:多维邻近性成为学术界研究创新网络演化的新视角。中国学者的相关研究侧重分析地理邻近的作用,对其它维度邻近性的作用机理讨论较少。本文基于1985-2013年东营市石油装备企业申请专利与合作专利数据,以及东营市17家石油装备企业访谈调查的分析,探讨了多维邻近对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创新网络演化的影响。根据主导邻近性的差别,将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创新网络发展划分为起步阶段、稳定发展阶段、跃升阶段。起步阶段,市场环境相对封闭,形成了以胜利油田企业为主体的创新网络;组织邻近起主导作用,但过度的组织邻近限制了创新网络的发展。稳定发展阶段,民营企业网络地位快速上升,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成为网络新节点;组织邻近和认知邻近共同推动创新网络发展。跃升阶段,民营企业和学研机构对创新网络发展的作用逐渐增强;认知邻近起主导作用,促进创新网络规模快速扩张。相比于地理邻近,组织和认知邻近对内生型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发展的驱动作用强。依托亲友圈、朋友圈、师生圈等关系,能够促进认知邻近的发展。
关键词组织邻近     认知邻近     创新网络     演化     东营市    
IMPACTS OF ORGANIZATIONAL PROXIMITYAND COGNITIVE PROXIMITY ON THE INNOVATION NETWORK OF PETROLEUM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DONGYING
YE Qin, ZENG Gang, CHEN Hong-ting     
(The Center for Modern Chinese City Studies,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Abstract: Dimensions of proximity becomes a new view on innovation network evolution. Chinese scholars' related research focu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geographical proximity and lack of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Based on data analysis of patent applications and cooperation patents of Dongying's petroleum equipment enterprises from 1985 to 2013, and interview surveys towards 17 petroleum equipment enterprises of Dongy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dimensions of proximity on the innovation network evolution in Dongying. According to the dominant proximity, the innovation network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initial stage, stable development stage and jumped stage. In the initial stage, the organizational proximity played a leading role, but excessive organizational proximity limited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network. In the stable development stage, private enterprises began to join the innovation network, and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became a new network node, thus organizational proximity and cognitive proximity joint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network. In jumped stage, as the impact of private companies and universities, together with research institutions on innovation network increasing gradually, cognitive proximity played a leading role for promoting the rapid expansion of network. For embedded industrial cluster, the organizational proximity and cognitive proximity play more important role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network than geographic proximity. Rely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atives and friends, teachers and students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gnitive proximity.
Key words: organizational proximity    cognitive proximity    innovation network    evolution    Dongying    

创新网络是经济地理学者关注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早期研究成果主要从经济外部性、知识溢出、共同学习、非正式联系等单要素的视角,探讨创新网络的演化问题[1],对创新网络中主体之间交互作用的过程与机理关注不多[2]。20世纪90年代,法国邻近动力学派提出了多维邻近性的概念,试图建立一个统一、规范的新经济空间研究范式,使空间变量内生化。此后众多西方学者开始探讨多维邻近性与创新这一议题[3-6]。近年,Menzel[7]、Boschma[8]、Balland(2012)[9]等代表学者尝试探讨多维邻近性对创新网络演化的影响。多维邻近在区域创新和产业集群研究等领域占据了重要位置[10, 11],且作为研究创新网络演化的新视角引起了西方学者的热切关注。

然而中国对于多维邻近性的研究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2],以多维邻近视角研究创新网络演化的学者较少。王缉慈[12]指出,为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不仅要重视企业地理邻近,还要重视与远距离的关系邻近的产业联系。王贝贝[13]和吕国庆[14]分别以中国的生物科技、装备制造业为例,基于合作申请专利、合著论文等面板数据,分析了多维邻近对知识网络演化的影响。李琳[2]基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视角分析多维邻近对集群创新能力演化的影响,认为在集群形成和成长阶段,地理邻近发挥着主导作用;在集群成熟阶段,组织邻近取而代之发挥着主导作用;在集群转化阶段,何种邻近性主导集群演化随情况不同而不确定。国内相关研究更侧重于分析地理邻近的作用机理,其它维度的邻近性更多是作为地理邻近的辅助说明而被提及;大多数研究的实证调查资料相对不足,而在引入西方学者提出的多维邻近理论解释中国创新网络演化的驱动因素还有赖于更多的实证分析。

西方多维邻近研究的代表学者Boschma[5]和Trippl[15]等的研究都指出地理邻近是通过强化其他邻近维度来促进交互学习。换言之,空间不是孤立的,组织或认知邻近性通过与空间因素交互作用促进集群创新主体间正式和非正式的联系,影响集群创新网络的演化。正式和非正式的联系是集群主体间知识互动的两种渠道。正式联系是基于市场关系的合作创新,包括合作申请专利、合同研发、购买中间产品、授权等方式。非正式联系是基于非贸易关系的知识溢出而结成的关系,包括招聘专业人才、参加会议或展会、监视竞争者、私下交谈等方式。组织邻近是指主体间组织特征的相似性程度,包括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组织所受制度约束特征的相似性;认识邻近是指在主体相互沟通时所表现的行为方式的相似性,具体包括经验、语言、价值观、知识等相似。

根据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编著的《中国石油石化设备工业年鉴(2014)》,截至2013年底,中国石油石化设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1773家,主营业务收入5071.22亿元,成为仅次于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石油装备制造国。虽然近年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规模增长较快,但高端石油装备技术水平落后,高新技术装备、微细加工设备几乎全部依靠进口,中国石油企业在海外获得的油田项目,70%的设备与服务是由西方企业提供。Perrons[16]基于对199位国际石油工程师协会会员的问卷调查后指出,美国休斯顿是石油装备制造业的技术中心,中国总体上仍然被西方排斥在全球高新技术市场之外。石油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关系中国石油战略安全与“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研究中国石油装备企业如何依托本地网络资源从事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案例区概况、数据来源 1.1 案例区概况

1964年国家正式批准组织华北石油勘探会战,发现了胜利油田,而山东省东营市位于胜利油田主产区,东营石油装备制造业应运而生,在胜利石油管理局二级、三级单位层级设立了一批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然而,由于当时中国的石油工业底子薄、基础差,因而石油勘探所需装备大部分依赖进口。通过设备带技术的方式,到20世纪70-90年代,东营市石油装备企业的技术水平有了提高。

2000年5月28日,根据中石化重组上市的整体部署,“胜利油田有限公司”挂牌成立,胜利石油管理局的机构、资产、人员从法律上分开为胜利油田有限公司(上市)和胜利石油管理局存续两部分。除钻采等前线企业归胜利石油管理局管理,其他的油田三产和后勤服务企业都与之在行政上脱离的关系。许多企业经过改制后,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如2005年5月改制的胜利孚瑞特,改制后第二年企业的生产总值翻了一倍。同时,民间资本开始吸收改制企业和胜利研究院分流下来的人员和技术后,转投石油装备制造业,成为衍生企业(本文将这类企业称为民营衍生企业)。

200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东营积极承接国际石油石化通用机械制造业转移,部分跨国公司在东营成立了外商独资或合资企业。2009年11月和2011年1月,两大国家开发战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分别明确了东营建立高端石油装备产业区以及石油产业聚焦区的目标,使东营石油装备制造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经过51年的发展,东营形成了中国规模最大、产品最全、技术水平较高、产业链比较完整的石油装备制造产业集群[17]。2014年,东营市石油装备企业共有12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石油装备企业110多家,完成工业总产值934.3亿元,占到全国同行业的三分之一[18]

1.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1.2.1 专利查询与筛选

专利能较好的反映产业的创新特征[19]。马斯特里赫特大学著名管理学教授Hagedoorn等的研究指出,合作专利是探讨知识共享和创新合作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20]。本文用专利申请数量(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之和)反映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创新产出水平,用专利合作次数反映主体间创新联系的频率。

专利数据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与服务系统中的装备制造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在申请日检索栏输入“1985 to 2013”、申请(专利权)人检索栏分别输入“公司”、“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国省代码检索栏输入“山东”;地址检索栏输入“东营市”,共检索到8677项专利。查看专利说明书,将企业主营业务、专利内容与石油装备制造无关的专利排除,筛选出4886项专利。将两个以上单位合作专利转为每两个单位(其中一个申请人地址在东营)合作专利,共得到330项合作专利。

为分析不同邻近关系对集群网络演化的作用,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东)”网站查询企业信息,按专利申请人为胜利油田企业(含改制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胜利研究院(即胜利油田“五院一中心”:地质科学研究院、物探设计研究院、钻井工艺研究院、采油工艺研究院、勘察设计研究院、技术检测中心)分类统计1985-2013年各单位专利申请数(表 1)。由于集体企业专利申请数量少,故未统计。本文将现属于胜利石油管理局管理的企业(简称存续企业),和原属于胜利石油管理局管理,而后经过改制的油田企业统称为胜利油田企业。分类统计过程中,只要每个东营的单位有合作专利,就计一次申请专利与合作专利。

表 1 1985-2013年东营市各单位专利申请情况 Tab.1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of Patent Application in Dongying in 1985-2013
1.2.2 企业访谈

笔者于2013年6月6日至6月10日前往东营,在东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领导的陪同下,对东营市石油装备产业集群的17家代表性企业进行了访谈(表 2)。访谈采用座谈会的形式,与公司的总经理或技术部、市场部等关键部门的负责人进行有关企业创新合作情况、企业创新发展战略等内容的讨论,访谈时间一般为60分钟。

表 2 2013年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受访企业基本情况 Tab.2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of Interviewed Enterprises in Dongying in 2013
2 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创新网络演化的驱动因素

1985至2013年,东营石油装备制造企业专利数量呈现逐年上升态势(图 1),同期合作专利数量和合作主体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表 3)。根据主导邻近性的差别,将东营石油装备制造创新网络发展演变分为三个阶段。借助Ucinet 6软件绘制了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图(图 2)。本部分通过关注网络节点的变化、节点的特征、节点创新伙伴选择的驱动因子,分析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创新网络的演变过程。

图 1 1985-2013年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专利申请数量变化图 Fig.1 The Change of the Numb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in Dongying in 1985-2013
表 3 2013年东营市各单位专利申请与合作专利申请情况 Tab.3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of Patent Application and Cooperative Patent in Dongying in 1985-2013
图 2 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创新网络演化过程 Fig.2 The Evolution of Innovation Network of Oi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 Dongding
2.1 起步阶段(1985-2000年):组织邻近主导创新网络形成

1985-2000年,在以满足胜利油田市场需要的背景下,企业因为生产联系而集聚。在计划经济主导时期,东营对外联系不多,东营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绝大部分隶属于胜利油田集团,形成了以胜利油田企业为主体的创新网络,胜利油田企业占市域专利合作数的比重高达71.4%。胜利油田企业是集群最重要的创新主体,在提出专利申请的91家企业中,86家胜利油田企业共申请了388项专利,占专利申请总数的93.0%;而另5家非胜利油田企业申请专利11项,仅占这一时期专利申请总数的2.2%。从创新网络内部联系来看,胜利油田企业之间建立了基于上下级组织关系的合作联系;而胜利油田企业与区外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简称学研机构)建立的合作关系主要是基于市场规则的同级关系,但参与合作的主体数量不多,影响也较小。从整体上看,这一时期东营石油装备制造集群创新网络规模小,水平较低,网络节点是胜利油田企业和胜利研究院。组织邻近发挥着主导作用,但由于组织邻近作用太过突出,影响了集群的开放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集群创新网络的健康发展。

2.2 稳定发展阶段(2000-2007年):组织邻近和认知邻近共同推动创新网络的发展

2000年5月开始,尽管许多改制企业相继与胜利油田脱离行政关系,但由于改制企业与存续企业拥有组织邻近优势,它们之间的合作仍然十分密切,胜利油田企业仍然是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主体,而民营企业开始进入东营创新网络。民营企业创办者多为东营本地人,拥有在胜利油田企业工作过的经历以及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求学经历,借助朋友圈、同事圈、师生圈等社会关系,获得认知邻近优势,享有从胜利油田企业主导的创新网络获得知识溢出的便利。与起步阶段相比,这一时期网络内部联系强度增长超过了一倍,东营市域范围内的专利合作数从14增加到36。而网络主体却有所不同,胜利油田企业仍占主导地位,但其占市域专利合作数的比重从71.4%下降到50%;民营企业的重要影响开始显现,成为仅次于胜利油田企业的重要网络力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位有比较明显的提升。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民营企业被胜利油田企业称为“圈外企业”,总体上看,集群新进的民营企业被胜利油田企业排斥在组织关系之外,从胜利油田企业获得的知识溢出相对有限。民营企业更多是通过与集群内的中国石油大学和胜利研究院、集群外主体的合作来实现技术进步。例如科瑞通过与国外的客户、研究机构合作来提升其技术水平。

与起步阶段相比,学研机构对于集群创新网络发展的作用更强,网络节点除了胜利油田企业,增加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基于认知邻近,集群企业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创新联系增强;集群内企业还与区域外学研机构积极建立合作关系,与区域外学研机构合作专利数比与区域外企业合作的多。总体上,这一时期,随着民营企业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网络地位的提高,认知邻近的作用增强,与组织邻近共同推动创新网络的发展。

“我们与油田企业交流非常频繁。改制前我们就属于同一家单位,改制后他们的领导也还是我们的领导,他们的职工就是我们的职工。作为油田的下属单位,我们跟胜利采油厂关系非常近。”(改制大企业:胜利油田胜机石油装备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2013年6月7日)

“因为国内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三桶油占据绝对垄断地位,东营市场大部分被高原、孚瑞特等中石化改制企业占领,民营企业所占本地市场份额少。2001年,我们企业成立之初发展是非常艰难的,我们被迫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在美国休斯顿设立研发中心,从美国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企业竞争力。”(民营大企业:山东科瑞石油装备有限公司经理,2013年6月7日)

“我们公司与国有企业和改制企业不一样。它们拥有专利优势,生产油田大型设备。同时它们还是油田内部企业,享受政策优待,80%以上的本地市场被它们霸占。而我们技术水平较低,在企业成长之初,我们都只能生产小型设备,加上没有可靠的订单,只能将我们的产品销往大港油田、长兴油田。”(民营小企业:山东大东联石油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2013年6月9日)

“我是2000年进入石油装备行业的,当时在国企,后来下岗了,自己出来成立公司。我们公司和胜利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合作了10多年了,成为他们研究院的中试基地,与采油工业院合作的这种方式是当年我在胜利油田上班的时候(建立的),因为和这个单位有业务来往,下来之后,我自己就把这个关系给建立了。”(民营小企业:山东大东联石油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2013年6月9日)

“在过去十年里,当我们公司遇到技术困难时,我们主要是求助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学院的老师和教授。通过石油大学联合建立研究生实践基地,来加强我们公司与大学的技术合作关系。”(民营小企业:山东正辉石油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副总,2013年6月9日)

2.3 跃升阶段(2008至今):认知邻近促进创新网络规模的快速扩张

2008年以来,东营石油装备制造领域市内联合申请专利数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从稳定发展阶段的36项上升到本阶段的453项。本阶段的胜利研究院强势回归,与市内其它单位联合申请专利152项,占东营石油装备制造领域联合申请专利总数的33.6%,展现了合作核心的风采,这主要是由于民营企业与胜利研究院结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例如山东赛瑞石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赛瑞)成为了本地创新网络的新节点。赛瑞的许多员工来自于胜利勘察设计研究院,其董事长先后在胜利勘察设计研究院、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工作过,亲缘、业缘、地缘优势明显,借助这些优势,密切了与胜利研究院的认知邻近。这一时期,仅赛瑞与胜利勘察设计研究院合作申请专利数就高达40项。

第二个特点就是民营企业巩固了其重要地位。东营民营企业申请专利数从上一时期的205项(占申请专利总数的14.55%)上升到1038项(占申请专利总数的31.86%),民营企业科瑞更成为了集群的核心企业。随着东营民营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合作申请专利次数从上一阶段的12次增加到本阶段的151次,成为东营石油装备制造创新网络的二大合作主体之一,有力地促进了本地创新网络规模扩大。民营企业通过外聘胜利油田企业专家、与朋友会面、参加协会会议等方式,密切了本地创新网络的认识邻近。基于认知邻近,民营企业与胜利研究院这两大网络主体之间有非常多的合作专利;两大网络主体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也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我们的研发团队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内部技术队伍,另一部分外聘的油田专家,像吴工,以前就是在胜利油田的。每个周末,公司定期邀请油田专家来公司座谈。专家们为公司生产应用、技术研发过程中遇到的生产技术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民营小企业:山东大东联石油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2013年6月9日)

“东营市有一个石油装备协会,协会经常组织我们参加行业交流,协会的一些资源我们也可以共享。交流会上我们谈论产品信息,特别是发现双方的产品可以互补,他的产品可以供应我,我的产品可以供应你,这样企业间就联系起来。”(民营小企业:山东宝世达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2013年6月8日)

“我们公司应该算是勘察设计研究院的衍生企业,我们的赵总原来在胜利油田勘探设计研究院工作,后来调到中石化胜利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工作,现在聘用到赛瑞。因为这个关系,我们和勘探研究院有很多的合作。”(民营小企业:山东赛瑞石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13年6月8日)

跃升阶段,大学和研究机构对于集群创新网络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增强,50%的受访企业将大学和研究机构作为“第一重要”的合作伙伴。集群企业不仅与集群内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胜利研究院开展合作创新活动,在全国范围内与青岛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10所学研机构合作申请专利。这时期,随着民营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对集群创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认知邻近取代组织邻近,主导着创新网络的发展。

“我们聘请了胜利油田专家,专家教授就有50人,主要来自油田企业。公司与石油大学,山东大学也有合作。通过与它们的合作,公司的研发水平、制造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民营大企业:山东科瑞石油装备有限公司经理,2013年6月7日)

“我们与大学和科研单位的合作非常紧密,我们的人才培养、产品研发都离不开它们。公司根据项目和技术需要和石油大学、油田研究院、北京化工大学等合作,例如合作的耐磨油管项目非常不错。产学研的合作使得公司的产品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改制大企业:胜利油田胜利动力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经理,2013年6月7日)

综上所述,胜利油田企业是集群发展的基础,是集群创新核心主体。在起步和稳定发展阶段,胜利研究院是创新产出仅次于胜利油田企业的重要创新主体。因此,与胜利油田企业和胜利研究院的组织、认知邻近能够促进企业的创新。从集群主体关系的发展来看,胜利油田改制企业与存续企业之间存在着组织邻近关系;民营企业与胜利油田企业、胜利研究院存在认知邻近关系;集群企业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以及区域外的学研机构存在认知邻近关系。起步阶段,胜利油田企业在创新网络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胜利油田企业间的组织邻近关系对网络形成起主导作用,但过度的组织邻近限制了网络的发展。稳定发展阶段,胜利油田企业依然是最重要的网络主体,但其网络地位下降明显;基于认知邻近,民营企业开始进入创新网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对于创新网络发展的作用增强,成为了网络的新节点;组织邻近和认知邻近共同影响集群网络结构的变化。跃升阶段,民营企业与胜利研究院两大网络主体结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民营企业赛瑞成为创新网络的新节点,认知邻近的作用增强,促进了网络规模的快速发展。

3 结论与讨论

相比于过去仅从知识互动学习、网络关系强度、非正式联系等单方面研究创新网络演化,多维邻近提供了较为规范和全面的分析框架。多维邻近通过影响集群主体间正式和非正式的联系进而影响网络的形成与发展。本文通过对东营装备制造业的实证研究后,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不同维度的邻近性相互作用,与集群创新网络演化形成动态耦合的关系,且影响不同阶段创新网络形成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东营的实证案例表明,在集群起步阶段,地理邻近是先导,通过与客户的邻近,集群生产网络率先形成;在组织邻近的主导作用下,创新网络滞后于生产网络开始生长。稳定发展阶段,地理邻近通过强化组织和认识邻近,增强了集群主体的创新联系;集群主体间的认知邻近伴随着创新网络的生长而发展,与组织邻近共同推动网络结构的变化。跃升阶段,组织邻近的作用相对弱化,认知邻近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促进了网络规模的快速扩张。

第二,相比于地理邻近,组织和认知邻近对内生型产业集群的驱动作用更强。李琳[2]强调地理邻近在集群形成阶段和成长阶段对创新网络发展的主导作用,组织邻近在成熟阶段的主导作用,然而她并未区分集群类型。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其动力机制不同,内生型产业集群是区域依靠传统和地方力量产生的集群,而外生型产业集群是区域依靠政策、地缘、低成本优势吸引外来企业产生的集群[21, 22],这两类集群的形成过程有本质的区别。本文中的东营石油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是依托胜利油田而建立的,属于内生型产业集群,东营的行业协会、大学、研究院等本地组织机构对集群发展至关重要。集群内的大多数企业是胜利油田的改制企业或衍生企业,地理邻近促进集群形成生产网络,而组织邻近性对集群创新网络形成起主导作用,认知邻近在创新网络形成后,对集群的作用不断加强,进一步主导了创新网络规模的扩张。组织邻近使胜利油田存续企业和改制企业最大可能的获取组织管理创新相关的知识溢出,使组织间合作内部化。认知邻近降低民营衍生企业搜索和模范的成本。

第三,亲友圈、朋友圈等关系建立,是促进认知邻近发展的有效途径。Balland[23]等学者指出组织成员参与合作项目,分享规范和相似知识是促进认知邻近关系加强的途径。还有一些学者指出主体加入技术联盟,实现知识交流是认知邻近关系建构的有效途径。随着知识的复杂化和创新网络的发展,创新主体越来越倾向于访问特定的知识和利用他人的经验来获得知识,建立认知邻近关系的途径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在东营石油装备产业集群内,民营企业依靠亲缘、业缘、地缘等优势,通过与亲友圈、同事圈、师生圈内从事相关行业的成员进行知识交流,知识基础逐渐积累,认知邻近关系逐步加强,促进创新网络规模不断扩张。

参考文献
[1] Li P F, Bathelt H, Wang J C. Network dynamics and cluster evolution:Changing trajectories of the aluminum extrusion industry in Dali, China[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12, 12(1): 127-155. DOI:10.1093/jeg/lbr024
[2] 李琳. 多维邻近性与产业集群创新[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12-144. [Li Lin. Multi-dimensional Proximities and Industrial Cluster Innovation[M].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14: 12-144.]
[3] Torre A, Gilly J P. On the analytical dimension of proximity dynamics[J]. Regional Studies, 2000, 34(2): 169-180. DOI:10.1080/00343400050006087
[4] Torre A, Rallet A. Proximity and localization[J]. Regional Studies, 2005, 39(1): 47-59. DOI:10.1080/0034340052000320842
[5] Boschma R. Proximity and innovation:Acritical assessment[J]. Regional Studies, 2005, 39(1): 61-74. DOI:10.1080/0034340052000320887
[6] Agrawal A, Kapur D, McHale J. How do spatial and social proximity influence knowledge flows? evidence from patent date[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08, 64(2): 258-269. DOI:10.1016/j.jue.2008.01.003
[7] Menzel M P. Interrelating dynamic proximities by bridging, reducing and producing distances[J]. Regional Studies, 2015, 49(11): 1892-1907. DOI:10.1080/00343404.2013.848978
[8] Boschma R, Marrocu E, Paci R. Symmetric and asymmetric effects of proximities:The case of M & A deals in Italy[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16, 16(2): 505-535. DOI:10.1093/jeg/lbv005
[9] Balland P A. Proxim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collaboration networks:Evidences from R & D projects within the GNSS industry[J]. Regional Studies, 2012, 46(6): 741-756. DOI:10.1080/00343404.2010.529121
[10] 夏丽娟, 谢富纪. 多维邻近视角下的合作创新研究评述与未来展望[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4, 36(11): 45-54. [Xia Lijuan, Xie Fuji. A literature review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from a perspective of multi-dimensional proximity[J]. Foreign Economics & Management, 2014, 36(11): 45-54. ]
[11] 李琳, 韩宝龙. 地理与认知邻近对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影响:以我国软件产业集群为典型案例[J]. 地理研究, 2011, 30(9): 1592-1605. [Li Lin, Han Baolong.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how geographic proximity and cognitive proximity work on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high-tech industrial cluster[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1, 30(9): 1592-1605. ]
[12] 王缉慈. 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发展中的企业邻近与集聚辨析[J]. 中国软科学, 2005(12): 91-98. [Wang Jici. Differentiating industrial proximity and agglomer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clusters and parks[J]. China Soft Science, 2005(12): 91-98. ]
[13] 王贝贝.多维邻近性视角下的知识网络结构演化研究:以生物科技和纳米科技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13:89-92. [Wang Beibei. Evolution of knowledge network in biotechnology and nanotechnology from a perspective of multi-dimensional proximity[D]. Nanjing: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2013:89-92.]
[14] 吕国庆, 曾刚, 顾娜娜. 基于地理邻近与社会邻近的创新网络动态演化分析:以我国装备制造业为例[J]. 中国软科学, 2014(5): 97-106. [Lv Guoqing, Zeng Gang, Gu Nana. Dynamic evolution of innovation network in China'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Geography proximity versus social proximity[J]. China Soft Science, 2014(5): 97-106. ]
[15] Trippl M, Todtling F, Lengauer L. Knowledge sourcing beyond buzz and pipelines:Evidence from the Vinena software sector[J]. Economic Geography, 2009, 85(4): 443-462. DOI:10.1111/ecge.2009.85.issue-4
[16] Perrons R K. How innovation and R & D happen in the upstream oil & gas industry:Insights from a global survey[J].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and Engineering, 2014, 124: 301-312. DOI:10.1016/j.petrol.2014.09.027
[17] 马双, 曾刚, 吕国庆. 集群非正式联系的形成及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以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为例[J]. 经济地理, 2014, 34(10): 104-110. [Ma Shuang, Zeng Gang, Lv Guoq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informal ties and its impact on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A case study of Dongying[J]. Economic Geography, 2014, 34(10): 104-110. ]
[18] 东营市经信委.中国石油装备产业发展峰会召开东营被授予"中国石油装备城市"称号[EB/OL].(2014-09-18)[2015-11-10]. http://dyeic.dongying.gov.cn/zhiding2.action?contentid=36658&fxlan-muid=694&zhandianid=29. [Dongying Municipal Commission Econom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ina petroleum equipment industry development summit:Dongying was awarded the "China petroleum equipment city"[EB/OL].(2014-09-18)[2015-11-10]. http://dyeic.dongying.gov.cn/zhiding2.action?contentid=36658&fx-lanmuid=694&zhandianid=29.]
[19] 王燕玲. 基于专利分析的行业技术创新研究:分析框架[J]. 科学学研究, 2009, 27(4): 622-628. [Wang Yanl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research in particular technology area on the basis of patent analysis:Analysis framework[J]. 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 2009, 27(4): 622-628. ]
[20] Hagedoorn J, Cloodt M. Measuring innovative performance:Is there an advantage in using multiple indicators?[J]. Research Policy, 2003, 32(8): 1365-1379. DOI:10.1016/S0048-7333(02)00137-3
[21] 刘凤朝, 马荣康, 姜楠. 区域创新网络结构、绩效及演化研究综述[J]. 管理学报, 2013(1): 140-145. [Liu Fengchao, Ma Rongkang, Jiang Nan. Literature review of structure, performance and evolution of regional innovation network[J]. Chinese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3(1): 140-145. ]
[22] 沈静. 不同类型产业集群发展中地方政府行为的比较研究[J]. 人文地理, 2010, 25(2): 125-129. [Shen Jing.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roles of local governments in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industrial clusters[J]. Human Geography, 2010, 25(2): 125-129. ]
[23] Balland P A, Boschma R, Frenken K. Proximity and innovation:From statics to dynamics[J]. Regional Studies, 2015, 49(6): 907-920. DOI:10.1080/00343404.2014.883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