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人文地理  2017, Vol. 32 Issue (1): 68-72, 122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7.01.010
0

引用本文  

吴云清, 翟国方, 詹亮亮. 城市邻避空间及其演变轨迹--以南京市殡葬邻避空间为例[J]. 人文地理, 2017, 32(1): 68-72, 122.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7.01.010.
WU Yun-qing, ZHAI Guo-fang, ZHAN Liang-liang. NIMBY SPACE AND ITS EVOLUTION: A CASE STUDY OF NANJING FUNERAL NIMBY SPACE[J]. Editorial Committee of Human Geography, 2017, 32(1): 68-72, 122. DO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7.01.010.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1185)

作者简介

吴云清(1976-), 女, 河北井陉人, 博士, 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规划、城市防灾与公共安全。E-mail:njwuyunqing@163.com

通讯作者

翟国方(1964-), 男, 江苏江阴人, 博士, 教授, 博导, 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规划、城市防灾与公共安全。E-mail:guofang.zhai@gmail.com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5-09-10
修订日期:2016-06-21
城市邻避空间及其演变轨迹--以南京市殡葬邻避空间为例
吴云清1, 翟国方2, 詹亮亮1     
1 (南京工业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南京 211816)
2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南京 210093)
摘要:随着我国快速城镇化的进程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多元化的能源设施、废弃物处理设施、社会类设施、特殊交通等邻避设施必将陆续进入城市规划区,并成为城市新的风险,基于公众对不同类型邻避设施风险接受度的差异而形成了不同特征的邻避空间。本文提出了邻避空间的概念,分析了其形成机制、扩散模式和类型,在此基础上以南京市殡葬邻避空间为例,分析其在“产生-挤压-消亡-再生”的空间生命周期中,邻避空间和城市空间之间经历的“侵入-竞争-协调-融合”的互动肌理,由此形成在城市中“边缘-近郊-市区-中心”的空间演变规律及再生手法,理论上丰富了邻避设施风险认知的范式和邻避空间的分析,实践中有利于提高邻避设施在城市中的顺利布局并应对邻避冲突。
关键词邻避空间     空间演变     殡葬空间     南京市    
NIMBY SPACE AND ITS EVOLUTION: A CASE STUDY OF NANJING FUNERAL NIMBY SPACE
WU Yun-qing1, ZHAI Guo-fang2, ZHAN Liang-liang1     
1 (College of Geoma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1816, China)
2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City Planning,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t is not inevitable that NIMBY (Not In My Back Yard) facilities appear in the city. Those facilities are beneficial to the whole city but bring our a negative impact of risk of psychology, honor and are often opposed by nearby residents, Because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negative externalities existed, more and more NIMBY facilities will be refused by the nearby residents in many citi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firstl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NIMBY research progress at home and abroad, then puts forward the importance of research of the NIMBY space. Through site survey, depth interviews, analysis of planning data of the case area, it presents the concept of NIMBY space, analyze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diffusion models and "point-line-square" types. On this theoretical basis, the study makes the empirical research with an example of Nanjing funeral NIMBY space. According the analysis of Nanjing Funeral NIMBY space, it supports the NIMBY space's life cycle of "production-squeeze-extinction-regeneration". The interactive texture "invasion-competition-coordination-fusion" will be experienced between NIMBY space and urban space, thereby the NIMBY space will have the space evolution rule of "edge-suburbs-urban-centered".
Key words: NIMBY space    spatial evolution    funeral NIMBY space    Nanjing city    
1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公共设施水平日益完备,这也成为城市居民享有安全、便利生活的重要保障[1]。公园、剧院、图书馆等公共设施因为具有正的外部性而广受欢迎。而殡仪馆、公墓、垃圾处理场、加油站、监狱等公共设施却因为负的外部性而常遭到邻近居民的反对和抵制,1977年,O'Hare首次提出了邻避设施的概念,即NIMBY,“Not in my backyard”[2],“不要在我家后院”。当前邻避设施在很多城市里遭遇了因选址、污染、与周围居民的协调等诸多问题而引发的各种邻避冲突[3]

国内外对邻避设施的研究日益增多,国外已经形成了生态环境、城市与地理研究、管理学和社会行为心理等研究学派[4-9],包括:①邻避设施的理论研究[10];②各类不同邻避设施的困境[11];③经济、政治、生物工程等多种邻避冲突解决方案。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包括:①分析了垃圾处理设施的困境及解决方案[12];②典型邻避事件的解决[1];③运用GIS等技术手段进行邻避设施区位选址[13];④从环境风险接受度、公众参与等角度来实现环境正义。但无论国内外,对邻避空间及邻避空间的特征、分类研究较少。特别是殡仪馆这一特定设施的邻避空间的研究尚属空白。

当前我国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时代到来,城市规模日益扩大,能源设施、废弃物处理设施、社会类设施、特殊交通等邻避设施必将陆续进入城市规划区,随着居民健康环保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成为城市新的风险。国内外近年来因为邻避设施布局而引发的邻避冲突爆发频率、规模和强度都有显著增加。邻避设施影响的空间范围如何测度?随着城市的发展,邻避空间有何变化规律?邻避空间和城市空间的互动肌理,以及互动过程中如何实现邻避空间的再生?本文正是基于此,以南京市殡葬设施为例,分析其邻避空间及其在城市布局中的变化规律,以期得出殡葬邻避空间的演变轨迹及再生手法,理论上丰富邻避设施风险认知的范式,实践中有利于提高邻避设施在城市中的顺利布局,以应对城市中日益频发的邻避冲突。

2 邻避空间的概念、形成机制及扩散模式 2.1 邻避设施的概念

1898年,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中[14],精神病康复中心、病休所、流浪者住所、酗酒收容所、公墓等大家不欢迎的设施都布局在核心城市和卫星城市之间的大片绿地和农田中。由于邻避设施“效益-风险”不对等,效益惠及整个城市,却因为可能污染周围环境而给邻近居民带来负的外部效应的风险,因此“邻居希望躲避”或“不希望与之为邻” [1]。已有专家学者给出了不同的概念界定(表 1)。

表 1 已有学者对邻避设施概念的界定 Tab.1 Pre-existing Classification of NIMBY Facilities
2.2 邻避空间的概念

在地理研究中,空间是物质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的具有长、宽、高的客观形式,是对各种活动与现象的位置及相互关系的描述。空间分为主观概念空间和客观现实空间[15],主观概念空间是人心理感知度量的心理空间,客观现实空间是现实存在的实体空间。

邻避空间是指由于邻避设施负外部性的存在,而引起邻近居民的反对,“设施影响-公众抵触”磁力作用下,在城市范围内以邻避设施为中心形成的特定影响空间。即由于邻避设施作为风险源,在公众的风险接受度下,邻避设施周围形成的三维立体影响空间,该空间包括基于周围地区安全保障的物理防护空间、基于公众心理接受度的心理防护空间及综合二者而确定的实际防护空间三者的结合体。

表 2 邻避空间的内涵 Tab.2 The Connotation of NIMBY Space
2.3 邻避空间的形成机制

邻避空间的形成是在自然规律、地理距离、人的心理感知等要素作用下,由邻避风险源、距离和人的认知等综合作用,从而形成不同特征的邻避空间(图 1)。

图 1 邻避空间形成机制 Fig.1 Forming Mechanism of NIMBY Space

(1)由内而外的距离阻力,距离衰减定律作用下,社会个体之间的作用力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而不断减少,因此邻避风险源的影响力随距风险源距离的增加而减弱,其影响区域规模也随之表现出增速渐缓的趋势,其最远范围为技术安全标准的物理安全距离。

(2)由外而内的心理感知,空间距离是基础,空间距离的远近会影响人们的心理感知,居住在邻避设施附近居民随性别、年龄、职业、收入、居住状况等个人属性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的风险接受度,风险接受度的大小决定邻避空间范围的大小,即心理安全距离。

(3)在地理距离和心理感知的共同作用下,邻避空间的大小和规模通常表现为随距离邻避风险源的增加而增渐缓的趋势。距离邻避风险源最近的地方,邻避效应最大,随着距离的增加,邻避空间虽仍不断增大,但随位移的增加而增速渐缓,当达到最远的临界距离之后,邻避风险--效应消失,此时邻避空间表现为最大化(图 2)。

图 2 邻避空间和邻避效应变化趋势 Fig.2 Changing Trends of NIMBY Space and NIMBY Effect

(4)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居民,环境保护标准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实际防护距离,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实际防护空间。

2.4 邻避空间的模式

除了客观的地理距离和主观的心理感知外[16],影响邻避空间特征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风险源的不同特征。按照邻避设施不同的体量特征和随之而异的扩散方式可分为点状、线状和面状设施[17],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邻避空间(图 3)。

图 3 点、线、面状邻避空间 Fig.3 Dot, Line, Square NIMBY Space

(1)点状设施-邻近扩散-同心圆状邻避空间当邻避设施体量较小,自身的大小与其存在的空间相比可不予考虑时[18],可抽象为点状邻避设施,如垃圾中转站、加油站等,受距离阻力的影响,个体间的相互作用临近扩散,形成了以风险源为核心同心圆式扩散,扩散强度随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削弱。

(2)带状设施-轴向延伸-带型邻避空间当邻避设施分布的宽度与纵长相比可不予考虑时,可抽象为线状邻避设施,如高架桥、磁悬浮、高速公路、地铁等,由于邻避设施的扩散表现出各向异质性,线状邻避设施的空间扩散表现为优胜方轴向随机扩散,其影响范围在地理空间中表现为轴向延伸,将形成以邻避设施为中心,邻避设施的水平距离内,由一定宽度距离围合成的带型走廊邻避空间。

(3)面状设施-涟漪扩散-斑块状邻避空间面是点的集合体,也是点影响和辐射的地域范围。当邻避设施面积较大而变现为面状物时,比如监狱、殡仪馆、污水处理厂等设施,其邻避空间会随距离的增加而渐渐减缓变大,表现为涟漪型扩散。同时,由于邻避设施规模较大,在扩邻避效应扩散过程中受到自然、社会或人为障碍物的影响,在邻避设施周围形成不规则的斑块状的邻避空间。

3 邻避空间的演变及再生 3.1 邻避设施空间位移变迁

邻避空间的演变包括宏观上在城市中的空间位置变迁和微观上自身空间结构的周期性演变及其二者在时空两个维度上的变化规律。首先,随着城市社会和经济的规律化流动,邻避设施和城市之间形成磁力作用,为了满足风险最小化,其空间布局在城市中不断变迁,由此形成的邻避空间也表现出规律性的变迁:①选址时,为了满足风险最小化原则,邻避设施总是位于相对偏远的地区以规避风险;②随着城市郊区化进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郊区渐渐演变为城区,旧有邻避设施的存在将会影响周边地区的开发利用,为了实现效益最大化,邻避设施被迫由城市繁华地带由近及远的搬迁,进而引发其空间位移。因此在城市空间中,邻避设施的空间布局表现为“市区-近郊-远郊-农村”变迁,选址地人口由密集到疏散,经济收入水平由高到低的空间位移规律。

3.2 邻避空间的演变

邻避设施在城市范围内发生位移变迁的同时,邻避空间以邻避风险源为中心表现出一定周期的空间演变。产生后,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面临着城市空间的挤压,在竞争与磁性作用力下表现出了互动和协调,当邻避设施的风险效应消失的时候,邻避空间变为最大,最终伴随着邻避设施的搬迁,邻避空间消亡,之后面临着功能被替代,从而完成其功能的再生,即经历了“产生-挤压-协调-消亡-再生”的周期性空间演变。其中,“城市空间-邻避空间”间的磁力作用是邻避空间内部空间结构变化的主要动力,城市空间是邻避空间变化的母体和源泉,而邻避空间的周期演变则也加速了邻避设施在城市中的空间位移变迁。

3.3 邻避空间再生

人类活动和城市化进程中,当邻避设施被迫搬迁后,旧有设施所在空间面临再造和重新被利用,使得邻避空间实现了再生。邻避空间的再生包括两大方面,即新空间的选择和旧空间的再利用。一是新空间的选址、开发:根据设施要求、周围协调、满足规划等原则,从选址初期的边缘向更远的边缘转移;二是旧空间的利用:①近期将延续原来的部分功能,实现新旧设施之间的过渡和对接;②中长期也有可能被用作绿地、公园等公共设施,以弥补曾经因为邻避设施曾经带来的负外部效应;③长远来看,随着设施的搬迁,由于旧址便利的区位和周围良好的发展环境,原地或原址的旧有功能被淡忘甚至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被纳入到新一轮的城市规划中而被重新利用,并成为城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4 南京市殡葬邻避空间位移变迁及再生 4.1 南京市殡葬邻避空间位移变迁

殡葬设施包括城市的殡仪馆和经营性公墓,是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公共设施,其选址通常具有良好的地质、地貌状况、水文气候因子、适中的土壤和生物物种,具备有机和谐的生态环境[18],但其布局可能由于殡葬设施可能会给周围环境带来环境、污染、声誉、财产贬值或视觉污染等负外部性而遭到临近居民的反对,在其周围形成的特定空间为殡葬邻避空间。不同地区由于经济、政治、文化差异,对殡葬设施的态度不同。我国香港的殡仪馆和公墓都建在市中心;伦敦的公墓建在市中心环境清幽的地段上;加拿大童话诗般的墓园与政府机关、学校、公交站、星级酒店、大型购物超市为邻;在美国,墓园与居民区毗邻,保证了生者和死者同享一片蓝天。与之相比,受积习和传统文化的影响,无论是国人还是国外的华裔,殡葬设施的风险接受度均较低。

随着南京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位于城市边缘的殡葬设施也将被城市建设包围,殡葬设施与城市建设用地的矛盾日益突出。南京市殡仪馆已经历经了数次搬迁,最初在清凉山一带,前身为清凉山火葬场(表 3),1929年的《首都计划》中,清凉山公园位于明城墙边缘中;随着城市越过城墙向外发展,1978年殡仪馆迁址到当时的远郊--雨花台区石子岗,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外延和迅猛发展,雨花台区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发展窗口,石子岗殡仪馆已严重阻碍了周围经济的发展,2002年搬迁至位于雨花台区铁心桥镇马家店村西天寺墓园旁山林地,占地66亩,建筑面积9240平方米,达到国际一级标准的殡葬事业单位(图 4)。

表 3 南京市殡仪馆历史及现状特征 Tab.3 History and Current Characteristics of Nanjing Funeral Parlor
图 4 南京市殡葬邻避空间变迁 Fig.4 Changes of Funeral NIMBY Space
4.2 南京市殡葬邻避空间再生

地图数据显示,南京市殡仪馆两次搬迁距旧址距离分别为7.2公里和7.6公里,殡仪馆的安全防护距离为700米,选择两个殡仪馆连线的中心,即距离风险源3公里作为测度距离。以殡葬设施风险源为核心,清凉山公园周围小区密布,共有111个小区,殡葬邻避空间消失,功能置换,且已完全融入了新一轮的城市规划,完成了邻避空间的再生产;石子岗殡仪馆周围3公里范围内有58个小区分布,小区数量远远低于清凉山,表现出一定范围的邻避空间,搬迁之后,短期内将承接新旧馆之间的对接,远期将拆除主体工程,土地上交储备中心;而西天寺殡仪馆3公里范围内仅零星的分布着6个小区,证实了邻避设施选址位于边缘,邻避空间不断发生着自身的生命周期的演变。

5 殡葬邻避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互动肌理

由此可以发现,殡仪馆在城市的布局中,首先为了满足公众的风险接受度,殡葬邻避的空间布局遵循着从城市边缘选址,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发生着“边缘-近郊-市区-中心”的空间变迁中的功能变化规律。

在此过程中,殡葬邻避空间经历了自身空间结构演变的生命周期。邻避空间和城市空间在磁力相互作用下,经历了“侵入-竞争-协调-融合”的相互作用,也完成了殡葬邻避空间的“产生-挤压-消亡-再生”的空间周期,邻避空间消亡后,将重新成为城市新一轮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图 5)。

图 5 殡葬邻避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互动肌理 Fig.5 The Interactive Texture of Funeral NIMBY Space and Urban Space

在殡葬邻避空间和城市空间的互动下,伴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和城市规模的扩大,旧有的殡葬空间将会因为周边地区的繁荣而受到排斥,殡葬邻避空间通常面临着原址扩建或迁建两种方式。原址扩建可以挖潜利用地下空间、增加绿化,扩大服务容量,但要保证按照宾馆的形式来建殡仪馆,如青岛市殡仪馆,实现殡仪馆与城市空间的良性、合理互动;此外,迁建是当前更为常见的形式,将殡仪馆搬迁至更远的、人口密度更低的地区。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殡仪馆的选址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建筑风水空间,青松环抱、植被覆盖、溪流环绕,因此搬迁后原址大多数建成为墓地主题公园、绿地公园,如南京的清凉山公园;或建成供人们把玩花鸟鱼虫的主题公园,如南宁殡仪馆;原址变为绿地,周边发展商业或居住,如郑州市黄冈殡仪馆;或可建体育场等公共设施。总之,殡仪馆迁建后,原址将实现空间再生,融入到新的城市规划中去,随着功能的替代,临近公众的接受度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6 结论

综上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人们对健康和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邻避设施的风险接受度会不断降低,由于不同类型邻避设施的风险不同,公众的风险接受度不同,邻避设施风险接受度与设施本身带来的风险大小相关,降低邻避设施的风险,降低污染或保证对周围环境的无污染,是提高公众邻避设施可接受度的重要因素。

(2)在距离阻力和公众风险接受度共同作用下,将形成以邻避设施风险源为中心,具有不同特征的邻避空间。点状邻避设施在邻近扩散的作用带动下,形成同心圆式邻避空间,带状邻避设施将在轴向延伸作用下形成带型邻避空间,面状邻避设施将在涟漪扩散作用影响下形成斑块状邻避空间。

(3)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邻避空间在时空维度上呈现了一定规律的演变。在城市范围内,选址于人口密度较低、城市经济欠发达地区,以规避风险;随着城市的发展,邻避设施的布局将通常为“市区-近郊-远郊-农村”,选址地人口由密集到疏散,经济收入水平由高到低的空间位移规律。

(4)作为面状邻避风险源的殡葬邻避空间,其空间演变包括宏观尺度上与城市空间相互作用而带来的空间变迁,以及在此过程中,微观尺度上自身空间结构演变两个方面。殡葬邻避空间遵循着从城市边缘选址,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实践着“边缘-近郊-市区-中心”的空间变迁;邻避空间和城市空间之间经历了“侵入-竞争-协调-融合”的相互作用,在此过程中殡葬邻避空间完成了“产生-挤压-消亡-再生”的空间周期,邻避空间消亡后,将重新成为城市新一轮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殡葬设施作为公众接受度较低的邻避设施,形成了特定的邻避空间。殡葬邻避空间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殡葬设施专项规划的编制,使得殡葬设施的规划渐渐纳入法制化轨道。未来殡葬设施邻避空间范围内,不同距离范围内的公众风险接受度到底如何;除了面状邻避设施外,点状和带状邻避设施的邻避空间呈现何种态势,将为未来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致谢: 衷心感谢苏州工业园区格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郑胜利工程师为本文的数据采集提出的宝贵建议。
参考文献
[1] 李晓晖. 城市邻避性公共设施建设的困境与对策探讨[J]. 规划师, 2009(12): 80-82. [Li Xiaohui. Negative externality of public facilities and its solution[J]. Planners, 2009(12): 80-82. ]
[2] 何艳玲. "中国式"邻避冲突--基于事件的分析[J]. 开放时代, 2009(12): 102-104. [He Yanling. "Chinese-style" NIMBY conflict:Analysis of event-based[J]. Opening Times, 2009(12): 102-104. ]
[3] 吴云清, 翟国方, 李莎莎. 邻避设施国内外研究进展[J]. 人文地理, 2012, 27(6): 7-12. [Wu Yunqing, Zhai Guofang, Li Shasha. Research progress on NIMBY at home and abroad[J]. Human Geography, 2012, 27(6): 7-12. ]
[4] Patrick D W. Rethinking NIMBYism:The role of place attachment and place identity in explaining place-protective action[J]. Journal of Community &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009, 19(1): 426-441.
[5] Takahashi L M. Controversial facility siting in the urban environment resident and planner percep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J].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March, 1998, 30(2): 184-215. DOI:10.1177/0013916598302004
[6] Wolsink M. Wind power implementation:The nature of public attitudes:Equity and fairness instead of 'backyard motives'[J].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07, 11(6): 1188-1207. DOI:10.1016/j.rser.2005.10.005
[7] Pol E, Masso A D, Castrechini A, et al. Psychological parameters to understand and manage the NIMBY effect[J]. Revue Européenne De Psychologie Appliquée, 2006, 56(1): 43-51. DOI:10.1016/j.erap.2005.02.009
[8] Takahashi L M. The socio-spatial stigmatization of homelessness and HIV/AIDS:Toward an explanation of the NIMBY syndrome[J].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1997, 45(6): 903-914.
[9] Devine W P, Howes Y. Disruption to place attachment and the protection of restorative environments:A wind energy case study[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10, 30(3): 271-280. DOI:10.1016/j.jenvp.2010.01.008
[10] 朱阳光, 杨洁, 邹丽萍. 邻避效应研究述评与展望[J]. 现代城市研究, 2015(10): 100-107. [Zhu Yangguang, Yang Jie, Zou Liping. Progress in study of Not In My Back Yard effect[J]. Morden Urban Research, 2015(10): 100-107. ]
[11] Horst D V D. NIMBY or not? Exploring the relevance of loca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voiced opinions in renewable energy siting controversies[J]. Energy Policy, 2007, 35(5): 2705-2714. DOI:10.1016/j.enpol.2006.12.012
[12] 金童. 垃圾处理产业中的邻避现象分析[J]. 当代财经, 2007, 5(5): 78-80. [Jin Tong.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phenomenon of NIMBY in rubbish treatment industry[J]. Contemporary Finance, 2007, 5(5): 78-80. ]
[13] 张颖.邻避型设施区位分析系统的建立与应用[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7:27-40. [Zhang Ying.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Location Analysis System of NIMBY Facilities[D]. Shanghai: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2007:27-40.]
[14] 李德华. 城市规划原理[M]. 北京: 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22-23. [Li Dehua. Princples of City Planning[M]. Beijing: Building Industry Press of China, 2009: 22-23.]
[15] 于炜, 张立群. 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异化分析--以城市文化空间为例[J]. 中国名城, 2014(3): 34-38. [Yu Wei, Zhang Liqun. Analysis of production and alienation of urban space:A case study of urban cultural space[J]. China Ancient City, 2014(3): 34-38. ]
[16] 刘明皓, 薛丽霞, 王佐成, 等. 基于GIS的山地城市职能空间扩散分析[J].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17(4): 1-5. [Liu Minghao, Xue Lixia, Wang Zuocheng, et al. GIS based analysis of services function with calculate spatial diffusion of mountain city[J]. Journal of Chongqing College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tural Science), 2005, 17(4): 1-5. ]
[17] 张莉. 可达性与区域空间结构[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3: 28-30. [Zhang Li. Accessibility and Regional Spatial Structure[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3: 28-30.]
[18] 文传浩, 周鸿. 论风水文化对中国传统丧葬文化的影响-兼论其在当代殡葬改革中的政策导向[J]. 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1999, 25(2): 58-64. [Wen Chuanhao, Zhou Hong.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Fengshui culture on Chinese traditional funeral culture and its policy orientation in the contemporary funeral reform[J]. Journal of Yunn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1999, 25(2): 58-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