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2016, Vol. 36 Issue (10): 2653-2658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6.10.2653
0

引用本文 

任秀丽, 彦琨. 交通监控中基于模糊聚类的无线传感网MAC协议[J]. 计算机应用, 2016, 36(10): 2653-2658.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6.10.2653.
REN Xiuli, YAN Kun. MAC protocol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based on fuzzy clustering in application of traffic monitoring[J]. JOURNAL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2016, 36(10): 2653-2658. DOI: 10.11772/j.issn.1001-9081.2016.10.2653.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233007);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202089)

通信作者

彦琨(1989-),男,内蒙古乌兰浩特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无线传感器网络,E-mail:WSN_205@163.com

作者简介

任秀丽(1965-),女,吉林四平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无线网络、无线通信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6-03-15
修回日期:2016-05-09
交通监控中基于模糊聚类的无线传感网MAC协议
任秀丽, 彦琨    
辽宁大学 信息学院, 沈阳 110036
摘要: 针对交通监控中突发数据实时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聚类的媒体访问控制(FC-MAC)协议。该协议采用时分多址(TDMA)和改进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CSMA/CA)交替工作的方式,既保证了普通周期数据的传递,又增强了突发数据的实时性。在CSMA/CA阶段,提出模糊聚类分析的方法,根据因素向量聚类簇内节点,使节点突发数据具有不同的优先级,优先级高的突发数据更早接入信道完成传输;同时,根据该协议的时隙分配策略,提出一种基于分层随机延迟的方法,减少同一时段内竞争接入Sink节点的簇头数量,降低簇头节点之间因退避而产生的数据延迟。仿真结果表明:FC-MAC在能量消耗上介于混合型Z-MAC协议与调度型S-LMAC协议之间;在突发数据平均时延减少的情况下,网络吞吐量比Z-MAC提高了11.2%,比S-LMAC提高了21.3%,并且对网络业务流量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关键词: 交通监控    突发数据    实时性    模糊聚类    媒体访问控制协议    分层随机延迟    
MAC protocol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based on fuzzy clustering in application of traffic monitoring
REN Xiuli, YAN Ku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36,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real-time issue of burst data in traffic monitoring, an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 based on fuzzy clustering called FC-MAC was proposed. This protocol works by alternating between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and improved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CSMA/CA), which not only ensures periodic data transmission, but also enhances the real-time property of burst data. The method of fuzzy clustering was introduced to the phase of CSMA/CA, the nodes in a cluster were clustered according to factor vectors and assigned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priority according to their vectors, and burst data with higher priority was transmitted earlier. In addition, according to the timing slot allocation strategy of FC-MAC, a method of hierarchical random delay was presented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nodes accessing to sink node simultaneously and decrease the data delay caused by backoff mechanism.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FC-MAC is between Z-MAC and S-LMAC. In the case of reducing delay of burst data, FC-MAC increases the network throughput by 11.2% and 21.3%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Z-MAC and S-LMAC, and it is more adaptive to the change of network traffic.
Key words: traffic monitoring    burst data    real-time    fuzzy clustering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    hierarchical random delay    
0 引言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由大量分布在特定区域内的传感器节点组成,并且以无线通信的方式将感知到的数据传送到Sink节点。由于其独特的优势,WSN在国防军事、环境监控、工业技术、智能交通等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交通发达的当今社会,由于车辆快速增多,对交通监控的需求也不断地加大。无线传感器网络以其自身的特点,在交通监控中迅速发展起来。而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协议是影响无线传感器网络性能的关键技术,所以,设计一种适合交通监控需求的MAC协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按节点接入信道的方式主要分为三类:基于竞争的MAC协议、基于调度的MAC协议和混合型MAC协议。在基于竞争的协议中,文献[1]中的S-MAC(Sensor MAC)采用固定占空比的周期休眠方式,侦听周期受通信负载的约束,在多个节点竞争时增大传输延迟。文献[2]中的DSMAC(Dynamic duty cycle Sensor MAC)虽然在S-MAC的基础上提出了减少睡眠时间、动态加倍占空比的思想,但周期睡眠造成的传输延迟仍十分显著。在基于调度的协议中,S-LMAC(Single-hop and LEACH-based MAC)[3]、EM-MAC(Efficient Multichannel MAC)[4]都采用固定分配时隙的方法,无法自适应流量的变化。UM-MAC(network Utility Maximization and collision avoidance based MAC)[5]在固定时隙的基础上提出启发式的算法,以效用最大化决定节点的工作时隙,但无法满足突发数据的实时性要求。在混合型协议中,文献[6]中的Z-MAC(Zebra MAC)综合了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和CSMA的优点,能够以较低代价获得高效的信道利用率,但在网络密度较大时,周期性控制时隙会增大网络时延和能耗开销。文献[7]中AMPH(Adaptive MAC Protocol with QoS support for Heterogeneous WSN)在Z-MAC的基础上增加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需求,但当普通数据包过多切换优先级时,会影响实时数据包的实时性。

综上所述,相关MAC协议均不适合交通监控的特殊需求。所以,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聚类的MAC(Fuzzy Clustering MAC,FC-MAC)协议。该协议采用模糊聚类的方法动态地划分节点类别,并根据每类的中心向量与样本中心向量的距离决定优先级,使优先级高的节点突发数据更早传输。同时,提出了一种分层随机延迟策略,以减少簇头节点之间的竞争,提高突发数据的实时性。

1 网络体系结构

在十字路口处,由于上下班高峰期车流量大、阴雨雾霾天能见度低等原因,经常会发生交通事故或拥堵现象。把无线传感器节点部署在十字路口处,实时地监控道路信息对交管部门的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无线传感器节点采集各类信息发送给簇头节点,并经其汇聚信息后再发送给Sink节点,使管理者能够随时掌握路面信息,及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本文方法将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节点部署在十字路口处,组成一个无线传感器网络,其网络部署如图 1所示。

图 1 网络部署示意图

交通监控系统中,不同种类的数据类型存在不同的QoS需求,例如:突发数据应比普通数据具有更高的实时性。突发数据中,优先级高的数据比优先级低的数据更早传输。基于交通监控的背景下,现对上述模型作以下规定:1)节点部署均匀,采用固定簇的方式;簇头节点使用特殊供电的形式,部署在道路中间的隔离带、绿化带上。2)Sink节点是静止的,部署在固定物体上,如路灯、红绿灯上,且所有簇头节点与Sink节点采用CH-BS(Cluster-Head to Base Station)的单跳通信结构。

2 FC-MAC协议

FC-MAC协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时隙分配策略、节点功能、时间同步方案、基于模糊聚类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CSMA/CA)机制和分层随机延迟策略。

2.1 时隙分配策略

FC-MAC协议采用以复帧为周期的时间调度机制。复帧由若干个TDMA帧与交换信息阶段组成,如图 2所示。

图 2 FC-MAC复帧结构

复帧中,每个TDMA帧由相同数量的时隙组成,且时隙数量根据具体系统参数和服务质量要求设定。TDMA帧将这些时隙分成大小相等的时隙块,每个时隙块包含2τ个时隙,τ的值取决于数据包大小和物理层参数。每个节点分配三个时隙块,分别用作TDMA阶段、CSMA/CA阶段和SEND阶段[8]。因此,TDMA帧和时隙的关系可表示为:

${{T}_{frame}}=3N\times {{2}^{\tau }}\times {{T}_{slot}}$ (1)

其中:Tframe表示TDMA帧长度;Tslot表示时隙长度;2τ为每个时隙块的时隙数量;N为簇内节点个数。

交换信息阶段位于每个复帧的起始处,主要用于簇内节点向簇头节点发送因素向量,簇头完成CSMA/CA阶段优先级的计算,并把优先级信息反馈给簇内节点;TDMA阶段分配给固定的节点,用于传输普通周期数据;CSMA/CA阶段预留给有突发数据的节点竞争接入簇头;SEND阶段则负责把数据交付给Sink节点。各阶段工作关系如图 3所示。

图 3 各阶段工作关系

时隙块的分配可根据具体交通情况而定,本文采用每个节点分配三个时隙块的方法,即TDMA阶段:CSMA/CA阶段:SEND阶段=1:1:1的情况。而现实中可根据路段的突发数据情况作出动态调整,例如,在突发事件较多的路口,可增加CSMA/CA阶段的时隙块数量,使突发数据有更多的机会传输;突发事件较少的路口,可以适当增加TDMA阶段的时隙块数量,以便周期性的数据进行传输。由于时隙块的大小相同,且可以动态调整,从而减少了控制开销,增强了整个系统的拓展性。

2.2 节点功能

由于交通监控的特殊性,监控设备需周期地采集道路环境数据进行提交,以便交管部门进行分析;同时还需在紧急情况发生的第一时间把突发数据提交上去,以便及时赶赴现场进行处理。因此,传感器节点需具备两种类型的数据,即周期数据和突发数据。如光电测速传感器周期地采集车辆的速度信息,当车速超过限速条件时,就会产生突发数据;光照度传感器周期地采集光照程度,当能见度低于门限时,会产生突发数据供监控部门进行管控。节点内部使用双队列结构如图 4所示。

图 4 节点内部队列结构

当节点监控到数据时,根据门限值作出分类,超过门限值的数据进入突发数据队列,低于门限值的数据则放入周期数据队列中。若突发数据队列不空,则在自己的TDMA阶段发送或所有CSMA/CA阶段竞争发送突发数据包;若突发队列空,则在自己的TDMA阶段发送周期数据包,从而保证了突发数据的实时性。

2.3 时间同步方案

FC-MAC协议采用分级同步时钟的方法,即Sink节点与簇头节点的同步和簇头节点与簇内节点的同步。在网络拓扑形成阶段,簇头节点采用CSMA/CA方式同Sink节点建立通信,通过TPSN(Timing-sync Protocol for Sensor Network)[9]中的两路信息握手机制实现簇头与Sink节点的时钟同步。当簇头节点完成同步之后,在簇内广播时间同步消息,簇内节点利用接到的同步消息完成簇内时间同步。

网络运行阶段,时钟漂移会导致时间精度下降,所以在CSMA/CA阶段,簇头节点把时间戳加入到CTS(Clear To Send)帧中,接入的节点根据簇头节点的时间戳和硬件性能完成时间再同步。而其他没有突发数据的节点则可根据需求,时钟漂移较大的情况下,在各自分配的TDMA阶段利用请求-应答方式(Request-ACK)完成再同步。这样,通过上述方法就可以在代价很小的情况下完成全网的时间同步。

2.4 基于模糊聚类的CSMA/CA接入机制

为了使突发数据传输更快,在CSMA/CA阶段采用基于模糊聚类的竞争接入机制。模糊聚类算法是根据客观事物之间的特征、亲疏程度及相似性,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由于传感器节点的分类受许多因素的限制,针对其建模,如式(2)所示:

${{P}_{k}}\propto f\left( {{u}_{k}},{{d}_{k}},{{\varepsilon }_{k}},{{E}_{k}}\cdots \right)$ (2)

其中:Pk为节点的分类;uk为节点传感器类型;dk为节点到簇头节点的距离;εk为数据突变程度;Ek为节点的剩余能量。本文只根据上述四个因素进行聚类,现实中可按需求加入其他因素,如链路质量、置信度等。下面对以上的几个主要因素作如下量化处理:

对于节点传感器类型uk,不同的传感器类型分配不同的权重,如光电测速传感器是路面监测的主要设备,设定为偏高的数值H;压力传感器相对次要一些,设定为中等数值M;温湿度传感器突变数据较少,设定为稍低的数值L。具体如表 1所示。

表 1 传感器权重

节点到簇头的距离dk会影响到传输代价问题,计算其值可在协议开始的交换信息阶段通过接收信号的强度测量,而数据突变程度εk可由式(3)、(4)求得:

${{\varepsilon }_{k}}=\delta \times \varepsilon _{k}^{*}+\left( 1-\delta \right)\times {{{\varepsilon }'}_{k}}$ (3)
$\varepsilon _{k}^{'}=\zeta \times \frac{L\left( s \right)}{L\left( s \right)+L\left( c \right)}$ (4)

其中:εk为突变程度;εk*为上一复帧该节点的突变程度;ε′k为本次复帧内的突变程度;ζ为一个量化常数。在网络初始时刻,所有的节点量化常数相等,εk与ε*k的初值为0。L(s)、L(c)分别为节点队列中突发数据包和周期数据包的个数。为了更适合突发数据的长期变化趋势,把δ的值限定在0.5~1。

对于剩余能量Ek的计算,采用能量消耗模型[10]。由于本文中使用固定簇头的方式,簇内节点和簇头节点为短距离通信,簇头节点与Sink节点也是短距离通信,使用能耗模型中的自由空间模型,即收发距离小于阈值(d <d0)的情况下,计算由式(5)所示:

${{E}_{k}}=b\left( {{E}_{elec}}+{{E}_{fs}}{{d}^{2}} \right)$ (5)

其中:b为发送数据的比特数;Eelec为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的能耗;Efs为传播消耗功率。

以上是影响传感器节点的主要因素,其他因素可根据实际情况另行设定。这样,通过量化处理之后,每个簇内节点都形成了一个因素向量,向量中的每个值都代表一种影响动态划分类别的因素,且每种因素的量化标准相同。簇内节点在最初的交换信息阶段把自己的因素向量发送给簇头,簇头则利用模糊聚类的方法动态划分类别,具体如下:

设论域U={n1,n2,…,nk}表示单个簇所覆盖的区域,簇内节点个数为k。每个节点在交换信息阶段发送传感器类型、到簇头节点距离、数据突变程度、节点剩余能量等m个指标给簇头节点,则簇内节点i发送给簇头节点的向量为ni=(ni1,ni2,…,nim),i=1,2,…,k。簇头节点可获得采集矩阵P,如式(6)所示:

$\mathbf{P}=\left[ \begin{matrix} {{n}_{11}} & {{n}_{12}} & \cdots & {{n}_{1m}} \\ {{n}_{21}} & {{n}_{22}} & \cdots & {{n}_{2m}} \\ \vdots & \vdots & {} & \vdots \\ {{n}_{k1}} & {{n}_{k2}} & \cdots & {{n}_{km}} \\ \end{matrix} \right]$ (6)

为了达到模糊聚类的要求,利用式(7)对矩阵P作标准化处理:

${{r}_{ij}}={{\left\{ \begin{matrix} 1, & i=j \\ \frac{1}{M}\sum\limits_{k=1}^{m}{{{n}_{ik}}}\bullet {{n}_{jk}}, & i\ne j \\ \end{matrix} \right.}^{{}}}$ (7)

其中:$M=\underset{i\ne j}{\mathop{\max }}\,\left( \sum\limits_{k=1}^{m}{{{n}_{ik}}\bullet {{n}_{jk}}} \right)$。这样,把数据压缩到了区间[0,1]上,得到其模糊相似矩阵R=(rij)k×k,如式(8)所示:

$\mathbf{R}=\left[ \begin{matrix} 1 & {{r}_{12}} & \cdots & {{r}_{1k}} \\ {{r}_{21}} & 1 & \cdots & {{r}_{2k}} \\ \vdots & \vdots & {} & \vdots \\ {{r}_{k1}} & {{r}_{k2}} & \cdots & 1 \\ \end{matrix} \right]$ (8)

根据相似矩阵的特征,选择易于实现且时间复杂度较低的Kruskal最大树算法进行聚类,其具体实现如下:

1) 假设节点形成连通网CN={{V},{E}},令最大树初始状态是只有节点而无边的非连通图T={{V},{}},图中每个节点自成一个连通分量。

2) 在模糊相似矩阵的上三角中找出最大的数rij(i≠j)。若该数依附的节点落在T中不同的连通分量上,则将此数作为边加入到T中;否则舍去,选择下一个最大的数。

3) 依次类推,直到T中所有节点都在同一个连通分量上为止,得出模糊相似矩阵R的最大树。

4) 选定不同的λ值,砍去最大树中低于λ的边,即得在λ水平上的分类。

分类的个数应适中,且与现实部署相关,根据交通监控的现实情况,分为二、三类为最佳。为区分类别的优先级,对原始采集矩阵P中第j个指标计算均值,如式(9)所示:

${{\bar{p}}_{j}}=\frac{{{n}_{1j}}+{{n}_{2j}}+\cdots +{{n}_{kj}}}{k}=\frac{1}{k}\sum\limits_{i=1}^{k}{{{n}_{ij}}}$ (9)

对于簇内全部节点的m个指标,其样本中心向量为=(p1,p2,…,pm)。然后计算每类的中心向量,如第θ类的中心向量为p(θ)=p(1(θ),p2(θ),…,pm(θ))。根据欧氏距离公式,计算每一类中心向量p(θ)到样本中心向量p的欧氏距离dθ,如式(10)。离样本中心最近,即dθ最小的类优先级最高,依次类推,按欧氏距离为每个类划分优先级。

${{d}_{\theta }}=\sqrt{{{\left( \bar{p}_{1}^{(\theta )}-{{{\bar{p}}}_{1}} \right)}^{2}}+{{\left( \bar{p}_{2}^{(\theta )}-{{{\bar{p}}}_{2}} \right)}^{2}}+\cdots +{{\left( \bar{p}_{m}^{(\theta )}-{{{\bar{p}}}_{m}} \right)}^{2}}}$ (10)

FC-MAC协议中,对于优先级不同的类,分别对应着不同的仲裁帧间间隔(Arbitration Inter-frame Spacing,AIFS)[11]。在CSMA/CA阶段,影响节点起始阶段接入先后的参数是AIFS,不同的分类θ对应不同的AIFSθ,计算如式(11)所示:

$AIF{{S}_{\theta }}=SIFS+{{\text{C}}_{\text{ }\!\!\theta\!\!\text{ }}}\times {{\text{T}}_{\text{slot}}}$ (11)

其中:SIFS表示每个节点的短帧间间隔,是个相等的常量;Cθ的值随着类别的优先级增大而减少,动态地区分不同类别接入的先后顺序。而节点的退避时间范围则是由竞争窗口(Contention Window,CW)和退避指数(Backoff Exponent,BE)两个参数决定的。对于不同的分类θ,有不同的BEminθ值和BEmaxθ值,优先级越高的类别竞争窗口CWθ的取值越小,使其有更高的概率竞争早期的时隙传输数据。其退避时间由式(12)、(13)计算:

$C{{W}_{\theta }}=rand\left( 0,{{2}^{B{{E}_{\theta }}}}-1 \right);B{{E}_{\theta }}\in \left( BE_{min}^{\theta },BE_{max}^{\theta } \right)$ (12)
$T_{backoff}^{\theta }=C{{W}_{\theta }}\times {{T}_{slot}}$ (13)

通过以上不同分类对应不同参数的方法,使类别高的节点能够更早接入信道,并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选择较少的时隙退避,提高突发数据的实时性。对于没有抢占到信道的节点,则在以后的CSMA/CA阶段继续竞争。如果本节点的TDMA阶段到来时仍没抢占信道发送突发数据,则可利用TDMA阶段进行发送。每次聚类发生在复帧起始的交换信息阶段,从而动态地掌握节点信息的变化,使聚类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2.5 分层随机延迟策略

当不同的簇工作在相同频率时,会产生簇间干扰。解决簇间干扰的方法一般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不同的簇采用不同的频率进行簇内通信,簇头节点则采用另外一个频率以CSMA/CA的方式与Sink节点交换信息。第二种方式是采用直接序列扩频(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DSSS)技术使不同的簇工作在相同的频率上,但是使用不用的扩频码以消除簇间干扰。在簇之间使用DSSS技术比较复杂,所以FC-MAC协议采取第一种方法避免簇间干扰;并通过分层随机延迟策略使簇头节点动态分层,减少同一时段内竞争的簇头节点数量。

由于FC-MAC协议特殊的时隙分配策略,加之在交通系统中采用固定簇的方式,所以可在整个网络的初始阶段为每个簇随机延迟n个时隙块,其中n在0、1、2中任意取值(本文使用每个节点分配三个时隙块的方法)。因整个网络同步开始,这样,簇间SEND阶段动态地分成了三层,如图 5所示。

图 5 簇间分层结构

分层随机延迟策略把同一Sink节点下的簇头分成了不同的3个时段发送数据,使以前α个簇头同时竞争的信道从物理上分隔开,每个时间段最好情况下有α/3个簇头竞争信道,降低了争用信道的节点数量,从而减少了碰撞概率,使节点能更好地实现接入,完成数据传输,如图 6所示。

图 6 物理信道分割
3 实验仿真

为了验证协议的有效性,在NS-2仿真环境下对本文提出的FC-MAC协议进行了验证,并结合FC-MAC协议的实际应用环境与结构,选择了S-LMAC协议和Z-MAC协议与其在网络吞吐量、突发数据平均时延和节点能量消耗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

3.1 仿真参数设置

因十字路口四个方向的模型相似,所以本实验在长100m、宽50m的实验场地模拟十字路口一侧进行仿真,普通节点最大通信半径为30m,簇头节点采用特殊供电方式,可增大发射功率,使其通信半径达60m,且分布在实验场地中线上(模拟道路中央绿化带),Sink节点部署在场地边的中心位置。通信频率为2.4GHz,数据包大小为128B。Z-MAC、S-LMAC、FC-MAC的簇头节点均采取CH-BS的单跳传输模式,其中FC-MAC复帧中包含26个TDMA帧,时隙块中取τ=2,即每个时隙块包含4个时隙。数据速率为250Kb/s,周期数据产生间隔为1s,突发数据产生间隔服从正态分布。节点初始能量为1J,Eelec为50nJ/b,Efs为10pJ/(b·m2)。

3.2 性能分析

首先,本文分析最优节点数量。图 7为网络饱和情况下,采用不同数量的簇内节点与簇头节点的网络吞吐量关系。整个网络吞吐量受到多方面影响,如式(14)所示:

$Tr=\frac{{{n}_{CH}}\bullet \rho {{\left( 1-\rho \right)}^{{{n}_{CH}}-1}}\bullet I\left[ p \right]}{3\times {{2}^{\tau }}\times {{T}_{slot}}}$ (14)
图 7 不同数量的簇内和簇头节点与网络吞吐量关系

其中:Tr为整个网络饱和情况下的吞吐量;nCH为每一层(分层随机延迟策略使簇头分为3层)的簇头节点数量;I[p]为簇头节点所要传输的数据量,这个值与簇内节点的数量有关。簇内节点太少,则导致时隙空闲,I[p]的值偏小,影响吞吐量;簇内节点过多,则加剧CSMA/CA阶段的竞争,即使采用了基于模糊聚类的CSMA/CA机制也会导致整个网络性能的下降。 ρ为信道空闲概率,这个值与簇头节点的数量有关。当簇头节点总数小于等于3时,由于采用分层随机延迟策略,簇头之间不会出现竞争现象;当簇头节点总数大于3时,每层中的簇头节点数量将会增多,信道空闲概率降低,使分层随机延迟策略达不到最好的效果。以上的这些都会导致整个网络的吞吐量下降。经过仿真实验得出,在簇头节点为3个,簇内节点为8个的条件下,整个网络的碰撞概率最低,网络的吞吐量达到最高。

选择簇头节点为3个、簇内节点为8个的情况下与其他协议在网络吞吐量上进行对比。图 8为测得的突发数据到达间隔与网络吞吐量关系。从图 8可看出:当突发数据到达间隔较大时,三个协议的网络吞吐量相差不多;当突发数据到达间隔减少时,FC-MAC的网络吞吐量将超过其他协议。当突发数据到达间隔为0.01s时,FC-MAC的网络吞吐量比Z-MAC提高11.2%,比S-LMAC提高21.3%。这是因为FC-MAC保证周期数据和突发数据传输的前提下,采用基于模糊聚类的CSMA/CA机制与分层随机延迟策略。在网络负载较大的情况下,两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减少了数据碰撞,增大了网络吞吐量。

图 8 网络吞吐量与突发数据间隔关系

其次,分析突发数据的平均时延,将簇头节点固定为3个,簇内节点从4增加到20个进行仿真实验。图 9是簇内节点数量与突发数据平均时延关系。从图 9可看出:随着簇内节点数量的增加,FC-MAC的突发数据平均时延小于Z-MAC和S-LMAC。当簇内节点为8个时,FC-MAC的突发数据平均时延比Z-MAC减少34.2%,比S-LMAC减少40%。这是由于FC-MAC区分了传输数据类型,使实时性要求高的突发数据拥有更多传输机会;并且引入改进后的CSMA/CA机制,根据节点的类别优先级区分接入的先后顺序与退避范围,减小了由退避引起的延迟。

图 9 簇内节点突发数据平均时延

另外,选择了簇内节点固定为8个,簇头节点从1增加到6个进行实验。图 10是簇头节点数量与突发数据平均时延关系。在实验中,随着簇头节点增多,FC-MAC、S-LMAC、Z-MAC的突发数据时延全部增大,但FC-MAC的时延要低于其他协议。当簇头节点为3个时,FC-MAC的突发数据平均时延比Z-MAC减少37.9%,比S-LMAC减少41.8%。因为Z-MAC和S-LMAC的簇头节点采取了竞争方式接入Sink节点,而FC-MAC在竞争接入的基础上采用分层随机延迟策略,减少了同一时段内竞争的簇头节点数量,降低了数据碰撞概率,从而减小了突发数据的平均时延。

图 10 簇头节点突发数据平均时延

最后,分析节点的剩余能量。图 11是簇头节点为3个,簇内节点为8个的情况下,节点剩余能量与网络运行时间关系。FC-MAC的能量消耗低于Z-MAC,因为FC-MAC中的簇内节点只有在自己的TDMA阶段传输数据,而在CSMA/CA阶段时,簇内节点仅在产生突发数据的情况下苏醒;同时,采用模糊聚类动态划分类别优先级,降低了传输碰撞产生的能量开销;且时隙块的引入使周期性控制变得简单。然而Z-MAC在低业务情况下,耗能较大。但Z-MAC和FC-MAC的能量消耗都要高于S-LMAC。

图 11 节点剩余能量与运行时间关系
4 结语

本文根据交通监控的特殊环境,提出一种保证突发数据实时性的MAC协议。该协议根据因素向量把簇内节点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同时给不同的类别赋予不同的优先级,以便高优先级类别的突发数据能够更早接入信道,完成数据传输;在簇头竞争接入Sink节点方面,采用分层随机延迟策略,以较低的代价降低簇头干扰,提高整体网络吞吐量。仿真结果表明,FC-MAC的能量消耗在S-LMAC协议与Z-MAC协议之间,但在突发数据实时性与网络吞吐量方面,FC-MAC更优越,该协议的突发数据传输耗时更少、网络吞吐量更大,可满足交通监控这种特殊环境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YE W, HEIDEMANN J, ESTRIN D. An energy-efficient MAC protocol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C]//INFOCOM 2002: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21st Annual Joint Conference of the IEEE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Societies. Washington, DC: IEEE Computer Society, 2002, 3: 1567-1576. (0)
[2] LIN P, QIAO C, WANG X. Medium access control with a dynamic duty cycle for sensor networks [C]//WCNC 2004: Proceedings of the 2004 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Conference. Piscataway, NJ: IEEE, 2004, 3:1534-1539. (0)
[3] 邓亚平, 蒋新春, 陈兰兰. 无线传感器网络TDMA MAC协议的对比和改进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0, 46 (4) : 89-92. ( DENG Y P, JIANG X C, CHEN L L. Research on comparison between TDMA MAC protocols and improvement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J].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s, 2010, 46 (4) : 89-92. ) (0)
[4] TANG L, SUN Y, GUREWITZ O, et al. EM-MAC: a dynamic multichannel energy-efficient MAC protocol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J]. MobiHoc 2011: Proceedings of the 12th AC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obile Ad Hoc Networking and Computing. New York: ACM, 2011: Article No. 23. (0)
[5] 刘韬, 李天瑞, 殷锋, 等. 基于网络效用最大化与冲突避免的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J]. 计算机应用, 2014, 34 (11) : 3196-3200. ( LIU T, LI T R, YIN F, et al. Medium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with network utility maximization and collision avoidance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J]. Journal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2014, 34 (11) : 3196-3200. ) (0)
[6] RHEE I, WARRIER A, AIA M, et al. Z-MAC: a hybrid MAC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J]. 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 2008, 16 (3) : 511-524. doi: 10.1109/TNET.2007.900704 (0)
[7] SOUIL M, RAULT T, BOUABDALLAH A. A new adaptive MAC protocol with QoS support for heterogeneous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C]//Proceedings of the 2012 IEEE Symposium on Computers and Communications. Washington, DC: IEEE Computer Society, 2012: 405-410. (0)
[8] 陈存香, 何遵文, 贾建光, 等. TC2-MAC: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自适应混合MAC协议[J]. 通信学报, 2014, 35 (4) : 91-102. ( CHEN C X, HE Z W, JIA J G, et al. TC2-MAC: an adaptive MAC protocol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J]. Journal on Communications, 2014, 35 (4) : 91-102. ) (0)
[9] GANERIWAL S, KUMAR R, SRIVASTAVA M B. Timing-sync protocol for sensor networks [C]//SenSys 2003: Proceedings of the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mbedded Networked Sensor Systems. New York: ACM, 2003: 138-149. (0)
[10] HEINZELMAN W B, CHANDRAKASAN A P, BALAKRISHNAN H. An application-specific protocol architecture for wireless microsensor networks[J]. 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2002, 1 (4) : 660-670. doi: 10.1109/TWC.2002.804190 (0)
[11] 吴杰康, 段云飞. IEEE 802.11e EDCA机制的一种参数调节策略[J]. 计算机应用, 2008, 28 (8) : 1962-1964. ( WU J K, DUAN Y F. Parameter tuning strategy for IEEE 802.11e EDCA mechanism[J]. Journal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2008, 28 (8) : 1962-1964.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