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Vol. 21 Issue (4): 17-29  DOI:10.19366/j.cnki.1009-055X.2019.04.002
0

引用本文 

谢雅萍, 叶丹容, 黄丽清. 团队创业激情研究述评与未来展望[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21(4): 17-29. DOI: 10.19366/j.cnki.1009-055X.2019.04.002.
XIE Ya-ping, YE Dan-rong, HUANG Li-qing. A Literature Review of Team Entrepreneurial Passion and Prospects for Future Research[J]. Journal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9, 21(4): 17-29. DOI: 10.19366/j.cnki.1009-055X.2019.04.002.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16YJA630059)、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项目(FJ2018ZTB028)、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专项研究重点课题(FJJKHX16-004)

作者简介

谢雅萍(1976-), 女, 博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创业管理;
叶丹容(1993-), 女, 硕士生, 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创业管理;
黄丽清(1994-), 女, 硕士生, 研究方向为创新管理、创业管理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8-11-14
团队创业激情研究述评与未来展望
谢雅萍 , 叶丹容 , 黄丽清     
福州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08
摘要:创业本质上是一个情绪之旅。为了全面了解团队创业激情研究的发展现状,在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团队创业激情的相关概念、维度及类型;归纳了团队创业激情的影响因素与形成过程;并总结了团队创业激情对个人及团队产生的影响与作用。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发现了以往研究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据此构建出团队创业激情研究的整合框架,对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展望。未来研究可深入挖掘团队创业激情的内涵;强化团队创业激情的影响因素与形成机制研究;进一步完善作用机制研究;密切关注团队创业激情的负面效应并大力发展团队创业激情的本土化研究,以期促进团队创业激情研究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团队创业激情    创业激情    团队激情    团队情绪    
A Literature Review of Team Entrepreneurial Passion and Prospects for Future Research
XIE Ya-ping, YE Dan-rong, HUANG Li-q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350108, Fujian, China
Abstract: Entrepreneurship is essentially an emotional journey.In order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eam entrepreneurial passion research, according to relevant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 systematically combed the related concepts, dimensions and types of team entrepreneurial passion; summariz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formation process of team entrepreneurial passion; and summarized the impact and role of team entrepreneurial passion on individuals and teams.Through the combing o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we found the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previous research, and constructed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the research of team entrepreneurial passion, and propose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future research.Future research can deeply explore the connotation of team entrepreneurial passion;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eam entrepreneurial passion; further improve the research mechanism of team entrepreneurial passion;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team entrepreneurial passion and vigorously develop the localization of team entrepreneurial passion research, with a view to promot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am entrepreneurial passion research.
Keywords: team entrepreneurial passion    entrepreneurial passion    team passion    group emotion    
一、引言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创业风险日益加剧,创业形式逐渐由个体创业向团队创业转变。创业是一个社会分布式过程,而不是一种单独的、英雄式的行为[1]。大多数新创企业由团队而不是个人创建[2-3],团队创办的企业往往比个体创办的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4],并且有可能更加成功[5-7]。近年来,创业团队研究呈现迅速增长趋势,但目前尚未揭示创业团队活动背后的内在驱动机制,而团队创业激情作为一种重要的团队层面的心理驱动因素,为创业团队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创业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情绪之旅[8],创业激情作为一种强烈积极的创业情绪,有助于促进创业行为的发生[9],支撑创业活动[10],提升创业绩效[11-14],推动企业的持续成长[15]。现有研究逐渐将创业激情的研究视角从个体层面拓展至团队层面,目前团队创业激情研究已成为创业研究领域的热点议题,“团队创业激情如何驱动创业成功”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潜力和研究价值。然而,由于起步较晚,有关团队层面创业激情的研究较为薄弱,尚未形成系统性的理论框架。

本研究以“团队创业激情”“集体激情”“团队激情”和“创业团队情绪”为关键词在中外文献库进行搜索,剔除相关性弱的文献,共搜索出21篇文献,其中包含14篇英文文献和7篇中文文献(如表 1所示)。从文献发表时间看,团队创业激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09年之后,尤其是在2014—2018年间,有关团队创业激情的国内外研究呈迅速增长趋势,占文献总量的61.9%。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国内研究滞后于国外研究,在文献数量上只占国外研究的50%,但是从2014年起,国内研究的发展速度显著提升。从研究方法来看,定量研究共有13篇,定性研究共有8篇(见表 1)。可见,在现有文献中定量研究方法占多数。在定量研究中,有9篇文章采用了问卷调查法,3篇文章运用了情景实验法,1篇使用了数理建模方法。并且,定量研究中运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主要有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偏最小二乘分析、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分析、合并时间序列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层级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在定性研究中,主要涉及文献分析法和人物访谈法。总而言之,国内外团队创业激情研究处于以定量研究为主,定性研究为辅的发展阶段。虽然,定量研究方法居多,但是,现有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在问卷调查法,仅有少数文章运用了实验法和数理建模法,研究方法较为单一。未来研究可以采用更加多元化的研究方法,特别是情境研究方法,从而深度探索团队情境下的创业激情问题。

表 1 文献搜索情况

从文献涉及的研究主题来看,现有研究主要探析了团队创业激情的概念和维度、影响因素以及团队创业激情的形成过程和作用结果。从研究主题的关联性来看,可以梳理出当前研究的分析路线“What(什么是团队创业激情)—Which(哪些因素会影响团队创业激情)—How(团队创业激情如何形成)—Effect(团队创业激情会产生什么作用)”。因此,本文遵循这一分析路线,对团队创业激情的内涵、影响因素、形成过程以及作用结果进行全面梳理。

二、团队创业激情的内涵 (一) 团队创业激情的概念及维度

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主题,团队创业激情的相关概念呈现出零散化状态。Drnovsek等首次提出了“集体激情”这一概念[16]193。随后,Cardon等明确使用了“团队创业激情”这一概念[17]2,进一步拓展了团队创业激情的内涵。

团队创业激情是个体创业激情在团队层面的延伸和拓展,侧重于不同团队成员之间创业激情的整合。个体创业激情是指创业者通过参与和创业身份有关的创业活动而体验到的强烈积极的情绪,并且那些创业身份对创业者的自我身份认同而言是有意义的和显著的[18]。Drnovsek等在个体创业激情的基础上,率先对团队层面的创业激情概念展开了初步探讨,将集体激情定义为创业团队成员所体验的创业激情的集合,包含每个团队成员的个体激情在激情水平和激情焦点方面的潜在差异性[16]193。Cardon等指出团队创业激情是一个共享的概念,他们借鉴了Chan提出的参照点转移一致性模型[19],认为团队创业激情以团队共同的情绪和集体身份为参照点,将团队创业激情定义为:新创企业团队对于身份核心性高的集体身份具有共同的强烈积极的情绪,强调团队对于所感知或相信的事物具有组内一致性[17]8。此概念不仅强调了团队创业激情是一种团队成员之间共同的强烈积极情绪,还指出了集体身份认同在团队创业激情中的重要性。张剑等将团队创业激情进一步延伸至组织层面,他们认为组织层面的创业激情是指组织成员乐于尝试一切可能有利于组织发展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事物,创业激情将成为一种组织文化,不仅是对创业的热爱,更重要的是对创业的强烈认同[20]155

此外,还存在一些密切相关的情绪概念,主要涉及团队情绪、创业团队情绪、团队激情以及团队激情氛围。团队情绪主要指团队内部共享的情绪,并隐含着成员的团队认同感。Smith等认为团队情绪来源于团队认同感,强调情绪的共享,他们提出团队情绪是一种团队内部态度与行为动机[21]。丁桂凤和郑振宇提出创业团队情绪是建立在团队认同感基础上的创业团队内部得以分享的情绪,代表了团队成员在创业环境中直接或间接地对创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倾向,是团队成员对于所在团队特点的共同心理感受[22]64。团队情绪及创业团队情绪涵盖了积极和消极的情绪,然而,团队激情只包含积极的情绪状态,主要指团队成员对团队任务表现出的共同积极情绪。Lee等指出团队激情是一个重要的团队层面的心理输入因素,他们将有关知识活动的团队激情定义为团队成员对团队任务的强烈喜爱、热情和依恋的程度[23]211。而Chen等强调团队激情氛围属于一种涌现现象, 是团队成员对团队任务所表现出的一致的激情反应[24]160

此外,有关团队创业激情的结构和维度研究相当匮乏,仅有Cardon等[17]11明确划分了团队创业激情的维度。Cardon等证实了个体创业激情包含了强烈积极的情绪和创业身份认同两个维度[25],并在后续研究中,将个体层面的创业激情维度延伸至团队层面,将团队创业激情划分为共同的积极情绪和集体身份认同[17]11。然而,现有的团队创业激情量表主要沿用个体创业激情的量表,针对团队层面的创业激情量表有待开发。

(二) 团队创业激情的类型

团队创业激情的分类与创业者的身份角色密切相关。Cardon和Stevens根据三种创业身份将个体创业激情分为发现激情、创建激情和发展激情[26]。发现激情主要指创业者热衷于发现者角色,关注与机会识别、新产品开发相关的活动;创建激情指的是创业者聚焦于创建者角色,关注与建立新企业相关的活动,如设立法律实体,建立新公司等;发展激情主要指创业者热衷于发展者角色,关注与企业成长相关的活动,如挖掘新顾客或雇员、拓展产品或服务市场等。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团队创业激情的两种分类方式。

Drnovsek等将基于不同创业身份的集体激情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平衡激情,创业团队中的每位成员至少对一种创业身份(发现者、创建者或发展者身份)具有创业激情;二是焦点激情,团队成员都对同一种角色身份具有创业激情;三是混合激情,一些团队成员体验到对于某一种创业身份的激情,而另一些团队成员对任何创业角色都没有激情[16]198-199。Cardon等则根据团队聚焦于单个或多个创业身份,将团队创业激情划分为两种类型:单焦点的团队创业激情和多焦点的团队创业激情[17]11-12。当团队聚焦并热衷于同一种主要的创业身份时,团队会表现出单焦点的团队创业激情。当团队成员的集体身份包含多种不同的创业身份时,可能会显现出多焦点的团队创业激情。如果团队成员认为团队对于多种不同的创业身份都具有集体身份认同并拥有共同的积极强烈情绪,那么该团队具有多焦点的团队创业激情。

三、团队创业激情的影响因素

对于团队创业激情来源的探究,有助于分析和预测团队创业激情的变化轨迹。目前有关团队创业激情的影响因素研究较为匮乏,仅有少数学者对于团队创业激情的影响因素展开初步探索,但是尚未深入挖掘相关因素对团队创业激情产生影响的内在作用机理。相关影响因素可以分为前置变量和中间变量(包含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前置变量主要关注哪些因素会影响团队创业激情的变化,而中间变量侧重于哪些因素会在团队创业激情的变化过程中起到中介或调节作用。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前置变量主要包括团队成员的个人特质(认知、情感和行为)、领导类型(共享型领导和变革型领导)和团队激情多样性,中间变量主要包含环境不确定性和组织结构。

团队激情氛围源于团队成员的认知、情感和行为, 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交互而被放大, 从而表现为一个更高水平的集体现象[24]167。首先,蒿坡等进一步探讨了团队成员之间的交互过程,他们认为共享型领导对团队激情氛围产生正向影响[27]1290,共享型领导是指团队成员之间动态的、相互影响的过程, 鼓励水平式领导和自主管理,有助于提升整体的团队激情氛围。其次,魏昕和张志学认为变革型领导行为是激发团队激情的重要情境因素,变革型领导有助于增强团队成员对团队目标的内在动机,塑造团队的共享身份,促进团队对于创新的内化,从而激发团队层面的和谐性创新激情[28]103。再次,团队中个体成员之间的激情多样性是影响团队创业激情的核心变量。Cardon等指出团队激情多样性是团队创业激情的关键影响因素,它与团队创业激情的形成过程密切相关[17]14。本文将在第四部分对团队激情多样性的影响作用进行更详细的梳理。

对于中间变量而言,蒿坡等指出环境不确定性在共享型领导与团队激情氛围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27]1292。共享型领导为团队成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高自主性和集体愿景,使得团队成员更有信心将高度的环境不确定性转化为团队发展的机遇,因而环境不确定性越高时, 共享型领导对团队激情氛围的作用效果越强。张敏认为组织结构不仅是信息和知识的传递通道,也是情绪展示和相互感染的载体,组织结构在情绪感染和团队情绪之间起到调节作用[29]136。在任务紧迫情境下,团队成员实施积极情绪展示时,组织结构的分权程度越高,积极情绪敏感度对团队积极情绪的正面影响越大,并且组织结构的正规化维度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团队消极情绪的传递。可见,在情绪感染过程中组织结构会调节团队积极情绪的变化,而团队创业激情作为一种特殊的团队积极情绪,其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四、团队创业激情的形成过程

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对于团队创业激情形成过程的探索刚刚起步,研究进展较为缓慢。目前,有关团队创业激情的形成机制研究尚不成熟,仅有团队情绪的生成模型、团队创业激情的产生模型与团队创业激情的形成过程密切相关。

团队创业激情作为一种强烈积极的集体情绪,其形成过程与团队情绪的产生过程密切相关。Kelly和Barsade提出了团队情绪的生成模型[31],他们认为团队情绪的产生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情绪整合过程,包含了外显和内隐的情绪共享机制。其中,外显共享机制包括不同形式的情绪诱导,如通过情绪印象管理在团队成员之间有意创造或维持情绪体验;内隐共享机制包括自主性的情绪传递过程,如情绪传染、情绪代理、行为夹带与交互同步、需求互补等过程。通过外显和内隐的情绪共享机制,团队成员的个人情绪得以在团队内部传播与分享,从而达到情绪整合状态,形成团队情绪的组合效应。并且,特定的团队情绪情境会抑制或放大团队成员的情绪。因此,在情绪整合和情绪情境的共同作用下,最终形成了团队情绪。

Cardon等提出了团队创业激情的产生模型[17]14-21,他们认为团队激情多样性会影响团队创业激情的形成,并且在团队创业激情的形成过程中,除了情绪整合过程之外,还应当包含身份认同过程。具体而言,他们认为团队激情多样性会通过激情焦点多样性和激情强度分散性这两个维度来影响情绪整合过程和身份认同过程,从而促使创业团队形成单焦点或多焦点的团队创业激情(如表 2所示)。其中,激情焦点多样性用于衡量团队成员是否对不同的创业角色产生激情,若成员对不同的创业角色产生激情,表明团队具有较高的激情焦点多样性;若成员只对相同的创业角色充满激情,则表明激情焦点多样性较低。激情强度分散性是指团队成员在激情激活程度上的分散性。当成员均体验到高强度的创业激情时,表明激情强度分散性较低;当有些成员的激情水平较高,而另一些成员的激情水平较低时,则表明激情强度分散性较高。

表 2 团队创业激情的产生

Cardon等指出单焦点团队创业激情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激情收敛过程。当创业团队存在较低的激情焦点多样性和较低的激情强度分散性时,表明团队成员具有情绪相似性。通过情绪整合过程主要包含:相似性吸引[30]和情绪传染过程[31];通过身份认同过程主要包含身份印记、设定和整合过程[32]。它们共同促进激情收敛,进而产生单焦点的团队创业激情。然而,当激情焦点多样性较低且激情强度分散性较高时,单焦点团队创业激情的形成过程较为缓慢。因为,激情强度分散性较高意味着有些成员的激情水平较高,而另一些成员的激情水平较低,激情水平较低的成员需要经历更长时间的激情收敛过程,才能与高激情水平的成员保持一致,从而导致形成过程较为缓慢。

然而,多焦点团队创业激情的形成是一个激情发散过程。基于需求互补理论[33],当团队成员认为不同的焦点身份之间存在互补性时,这种互补性会促进创业团队对多个焦点身份产生激情,而不会收敛于单一的激情焦点。当激情强度分散性较低且激情焦点多样性较高时,表明团队成员具有共同的强烈积极情绪且对于多个团队核心身份具有集体身份认同,从而形成了多焦点的团队创业激情。然而,当创业团队具有高焦点多样性和高强度分散性时,团队创业激情难以产生。由于团队成员之间具有极不相似的激情焦点和激情强度,导致团队成员产生矛盾情绪[34],并固守自我身份[35],从而难以实现情绪整合过程和身份认同过程,最终阻碍了团队创业激情的产生。

虽然,团队创业激情的产生模型有助于理解团队创业激情的形成过程,但是魏昕和张志学指出其存在局限性,他们认为该模型发生的前提是,团队当中至少有一些成员一开始就具备较高的个体激情,才能形成激情感染,从而产生团队激情。他们提出除了要考虑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应当考虑情境因素对团队激情的激发作用[28]101

五、团队创业激情的作用

当前,创业激情在创业团队中的作用价值已成为创业激情研究中的热点话题。团队创业激情作为重要的心理驱动因素,有助于推动团队创业活动的顺利开展,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个体层面和团队层面。

(一) 团队创业激情对个体层面的作用

团队创业激情来源于团队中的个体成员,又会反作用于个体成员,它影响着团队成员的个体创业激情和个体行为。首先,团队创业激情会影响个体成员的创业激情结构。个体创业激情结构主要包含积极情绪和身份认同两个方面,对于积极情绪而言,Totterdell等认为团队成员的集体情绪会影响个体成员的情绪[36]。团队创业激情体现了团队共同的情绪情境,有助于促使个体情绪逐渐与团队情绪相互融合并保持一致[37];对于身份认同而言,团队成员会在平衡集体身份与个体身份的过程中对个体创业身份进行重新评估。而Cardon等认为团队创业激情通过自上而下的情绪过程以及身份过程,对个体成员的积极情绪和身份认同均产生了影响,从而促使个体成员强化以团队创业激情为表征的情绪反应,并且促进个体身份与集体身份相互协调,进而影响了个体成员的激情强度和激情焦点[17]22

其次,团队创业激情会影响个体行为。当个体创业激情与团队创业激情无法协调时,个体成员可能会为了维持自己的个体身份而远离团队,甚至退出团队[38]。类似地,Cardon等指出团队创业激情影响了团队成员的进入或退出[17]24,由于团队创业激情可能会导致吸引力—相似性—损耗过程,从而引导团队中认为自己与团体情绪不相似的成员退出团队,使得剩余的团队成员比之前更具情绪相似性[39]

(二) 团队创业激情对团队层面的作用

相较于团队创业激情对个体层面的影响,大多数研究更为关注团队创业激情在团队层面发挥的作用价值,主要对团队激情多样性、团队过程、团队创造力和团队绩效四个方面展开了初步探索。

1. 团队激情多样性

团队激情多样性与团队创业激情之间存在双向关系,团队激情多样性推动了团队创业激情的产生,而团队创业激情又会反过来影响团队激情多样性。Cardon等[17]21认为团队创业激情能够通过影响团队中的个体成员,从而对团队激情多样性产生影响。一方面,团队创业激情会影响团队中个体成员的激情焦点和强度,从而影响整体的团队激情多样性。另一方面,团队创业激情会导致成员进入或退出新创企业团队,而团队成员的进入或退出会改变其余团队成员的创业激情结构,进而影响团队激情多样性。此外,他们还指出团队创业激情能够通过影响团队产出,从而间接影响团队激情多样性。

2. 团队过程

团队创业激情作为团队层面的心理输入因素,可能会对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合作与冲突,以及信息与知识分享等团队过程产生影响。现有研究对于团队激情与团队过程的关系研究主要涉及团队动态性、团队过程质量以及团队知识管理过程三个方面。

团队动态性以团队成员间的合作和冲突为表征,主要包含团队凝聚力、认知冲突和情绪冲突。Drnovsek等认为不同类型的集体激情会对团队动态性产生不同影响[16]199-204。由于焦点激情团队的成员都对同一种创业身份充满激情,具有最高的情绪相似性和组织价值一致性,因此,焦点激情团队会产生最高的团队凝聚力。而混合激情团队存在极大的情绪异质性和组织价值多样性,从而导致团队凝聚力最低。相比之下,平衡激情团队具有中等程度的组织价值一致性和情绪相似性,使得团队凝聚力保持在中等水平。认知冲突是由团队成员对于工作任务的不同看法而产生的冲突,使用理性讨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有助于提高团队绩效。由于团队成员的职能多样性,即教育背景、工作经验等方面的差异性,不同集体激情类型的团队都具有中等水平的认知冲突。并且,团队凝聚力是影响认知冲突的重要因素[40],焦点激情团队具有最高的团队凝聚力,成员之间愿意表达不同的看法,因此,焦点激情团队会产生最高的认知冲突。而平衡激情和混合激情团队的职能多样性使其呈现出中等水平的认知冲突。情绪冲突往往会导致消极情绪,容易破坏团队绩效。焦点激情团队具有最高的情绪相似性和团队凝聚力,使其呈现出最低水平的情绪冲突。反之,混合激情团队缺乏信任、理解和归属感,情绪相似性和凝聚力都处于较低水平,从而导致情绪冲突水平最高。而平衡激情团队具有中等水平的团队信任和团队凝聚力,表现出中等水平的情绪冲突。

对于团队过程质量而言,团队产生的积极情绪能够有效提高团队过程质量[41-42]。类似地,团队创业激情有助于提升团队过程质量。当团队能够更好地一起工作和学习,相互合作和交流信息,做出共同的决策并体验成员之间良好的关系,以及减少情感冲突时,团队流程具有更高的质量。Cardon等指出共同的积极情绪有助于促进团队更好地集成和凝聚,并且,集体身份认同有助于促进行为整合,从而推动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互动,激励团队成员朝着集体目标而努力。因此,他们认为共同的积极情绪和集体身份认同对团队过程质量产生正向影响,从而使团队创业激情推动了团队过程质量的提升[17]26

在团队知识管理过程中,团队激情发挥着重要作用。Lee等指出团队激情促进了外部知识收集和内部知识共享过程,从而有助于提升团队知识管理过程[23]213。需要注意的是,他们的研究只强调了团队激情对于团队知识管理过程的作用,并没有明确针对创业情境。因此,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围绕创业情境展开团队激情与团队知识管理过程的关系研究。

3. 团队创造力

激情作为解释创造力的重要视角日益引发关注。然而,大多数激情与创造力的关系研究聚焦于个体层面,有关团队层面的创业激情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研究刚刚起步,仍然十分模糊。因此,本研究认为可以借鉴团队情绪、团队激情以及团队激情氛围等相关概念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研究,这些研究对于探索团队创业激情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团队情绪对于团队创造力而言至关重要,其操纵着团队创造性想法的生成与选择。Perry-Smith和Coff探讨了不同的团队情绪状态在团队创造性想法的生成和选择阶段如何发挥不同作用[43]。在想法生成阶段,激活的-愉悦的团队情绪有助于促进创业想法的产生。在想法选择阶段,主要考虑新颖性和实用性,未激活的-愉悦的团队情绪与所选想法的新颖性呈正相关,由于它有助于促进团队使用直觉决策制定战略,从而使团队选择具有新颖性的想法。而激活的-不愉悦的团队情绪有助于促进所选想法的实用性,由于它能够增强批判性评估,剔除不实用的创业想法。同时,激活的-愉悦的团队情绪会防止情绪过于消极而导致机能失调。本研究认为激活的-愉悦的团队情绪是一种强烈积极的情绪,与团队创业激情极为相似,因此,在探讨团队创业激情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时,可以基于该研究成果,分析团队创业激情在创造性想法的生成与选择阶段产生的影响。

此外,团队激情是实现创造性成果的重要驱动因素。Lee等认为共同的团队激情通过影响团队知识管理过程,即外部知识收集和内部知识共享,从而对团队创造力产生影响[23]213。魏昕和张志学指出团队的和谐型创新激情与团队反思交互影响团队创新,当团队反思程度较高时,团队的和谐型创新激情能够更有效地驱动团队创新[28]105。并且,团队激情氛围也可以充当中介变量,蒿坡等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共享型领导通过团队激情氛围这一情绪机制对团队创造力产生显著正向影响[27]1291。本研究认为可以在创业情境下进一步探讨团队激情以及团队激情氛围对于团队创造力的影响,从而逐渐理清团队创业激情与团队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4. 团队绩效

现有研究对团队创业激情与团队绩效之间的关系展开了积极探索,主要探讨了团队创业激情、集体激情、创业激情异质性和同质性、团队情绪以及创业团队情绪对团队绩效产生的影响。并且,开始关注中间变量(如创业团队学习、团队动态性以及团队反思)在团队创业激情及其相关概念与团队绩效之间的作用,但目前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还需深入探讨团队创业激情与团队绩效之间的中间传导路径。

团队层面的创业激情是提升团队绩效的关键变量。Cardon等认为团队创业激情会促进团队绩效,并进一步表明团队创业激情的类型(单焦点或多焦点)会对团队绩效产生不同影响[17]27。与单焦点的团队创业激情相比,多焦点的团队创业激情对团队绩效产生更强烈的正向影响。由于多焦点的团队创业激情为创业团队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灵活性,更加鼓励团队成员表达不同的想法和意见,并且更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所以,多焦点的团队创业激情更有助于提升团队绩效。相比较而言,Drnovsek等侧重于团队创业激情的间接影响,他们指出集体激情能够通过影响团队动态性,间接对团队绩效产生不同影响[16]200-201。由于不同类型的集体激情会促使团队产生不同程度的团队动态性(团队凝聚力、认知冲突和情绪冲突),其中,高团队凝聚力和高认知冲突有助于提升团队绩效,高情绪冲突则会阻碍团队绩效的增长,所以影响了团队绩效水平的高低。

团队成员之间的创业激情异质性和同质性也会影响团队绩效。Uy等发现创业激情异质性对团队绩效产生积极但逐渐减弱的影响[44]。在企业发展的早期阶段,聚焦于创造性想法的产生,激情异质性有助于团队产生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因而激情异质性对团队绩效产生积极影响。然而,企业发展的后期阶段侧重于想法的实施,而激情同质性比异质性更有助于团队合作以实现想法,因此,在后期阶段创业激情异质性的作用减弱,而激情同质性的影响逐渐增强。并且,他们还指出团队反思在创业激情异质性和团队绩效之间发挥调节作用,团队反思有助于增强创业激情异质性对团队绩效的积极影响。

除此之外,团队情绪、创业团队情绪等相关概念也会对团队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共同的积极情绪提供了有关团队绩效的信号[45],团队情绪会直接影响团队成员的态度并导致团队成员的不同行为,从而最终对团队成员的工作效率及绩效产生影响[46]90。而且,团队成员的积极情绪有助于降低冲突、提升合作、提高任务绩效[47]。积极情绪会使员工有较高的工作满意度,使他们愿意采取更多的行动来提升绩效表现,让绩效更出色[48]。类似地,丁桂凤和郑振宇认为创业团队情绪与创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22]64-65。在积极的创业团队情绪氛围中,团队成员对团队的创业任务及目标有高度的认同感,在团队合作中体会到强烈的愉悦感,对于完成团队任务有较高的自信,工作激情高涨,工作投入增加,创业绩效得以提高。而且,他们还发现创业团队学习中的创新思考维度在创业团队情绪的认同感维度与创业绩效的生存绩效维度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团队成员对于创业目标和价值观的高度认同感可以促进创新思考学习,从而提高创业企业的竞争优势,改善企业的生存绩效。

然而,若想充分发挥团队创业激情的正向效应,还需要把握好团队创业激情的程度,正所谓“过犹不及”,过低或过高的团队创业激情可能会给团队绩效带来负面影响。当团队激情不存在或较低时,会产生较高的情绪冲突,从而导致企业绩效的降低,以及盈利能力和销售量的下降[49]。而当团队创业激情过高,尤其是单焦点的团队创业激情过高时,也有可能阻碍团队绩效的提升[17]29

六、框架构建与未来研究展望

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有关团队层面的创业激情研究相当薄弱。目前,团队创业激情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整体呈现出零散化状态,有待展开全面深化的探索。现有研究主要涉及团队创业激情的内涵、影响因素、形成过程以及作用结果。因此,本文围绕“影响因素—形成过程—团队创业激情—中间变量—结果因素”这一路径,构建出团队创业激情研究的整合框架(如图 1所示),梳理出已有的研究关系,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以期推动团队创业激情研究的全面深化发展。

图 1 团队创业激情研究整合框架
(一) 深入挖掘团队创业激情的内涵

团队创业激情的内涵是开展团队创业激情研究的基础,然而,现有研究对于团队创业激情的概念、维度及测量的分析仍停留在表层阶段,还需深入挖掘团队创业激情的内在本质。

目前,团队层面的创业激情概念尚不清晰,仍存在较大的模糊性,缺乏共识性的概念体系。仅有Drnovsek等[16]193和Cardon等[17]2明确提出了团队层面的创业激情概念,然而,还存在团队情绪、创业团队情绪、团队激情和团队激情氛围等与团队创业激情十分相似的概念。虽然,这些概念为团队创业激情的概念界定提供了新思路,但也增加了团队创业激情概念的模糊性。因此,未来研究应当继续补充和完善团队创业激情的概念,理清这些相关概念与团队创业激情之间是否存在相互重叠之处、是否存在实质性的区别,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共识性的概念体系,以免造成对于团队创业激情概念的混淆。

而且,团队创业激情的维度与结构研究相当匮乏,仅有Cardon等提出可将团队创业激情分为共同的积极情绪和集体身份认同两个维度[17]11。然而,近年来对于团队情绪的维度研究呈现增长趋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Ashkanasy指出团队情绪除了包括情绪组成,还包括团队情商、情绪感染和领导下属情绪交换[50]。丁桂凤和郑振宇将创业团队情绪分为四个维度:认同感、成效感、愉快感和安全感[22]63。因此,本文认为未来研究可借鉴团队情绪和创业团队情绪的维度划分方式,深入剖析团队创业激情的内在维度。

此外,团队创业激情的测量量表有待开发。当前,团队创业激情量表主要借鉴个体层面的创业激情量表,尚未开发团队层面的创业激情量表。然而,个人层面的创业激情量表是否适用于团队层面,是否能够真实反映出团队创业激情水平,其准确性有待考证。未来研究应当根据创业团队的具体特性开发有针对性的团队创业激情量表。

因此,未来研究应当构建共识性的团队创业激情概念体系,明确区分团队创业激情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差异,并深入剖析团队创业激情的内在结构,构建适用于创业团队的团队创业激情测量量表,以便充分理解团队创业激情的内在本质,为后续的团队创业激情研究奠定基础。

(二) 强化团队创业激情的影响因素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目前,有关团队创业激情的影响因素以及形成机制的研究十分薄弱,对于“哪些因素会影响团队创业激情、团队创业激情究竟如何形成”等问题缺乏系统性的解释框架。虽然,现有研究初步探索了团队成员的个人特质、领导类型、环境不确定性、组织结构以及团队激情多样性对团队创业激情的影响,但是整体呈现出零散化状态,尚未体系化。而且,团队创业激情的形成机制仍不成熟,有待进一步探索。

因此,未来研究应当积极构建团队创业激情的影响因素体系。团队创业激情的影响因素涵盖多个层面,谢雅萍和陈小燕指出可从个体、环境、组织、网络四个层面解析创业激情的影响因素[51],鉴于此,本文认为可从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入手,构建团队创业激情的影响因素体系。

内部因素侧重于企业内部的创业者、创业团队乃至整个组织对团队创业激情的影响,主要包括个人、团队和组织层面。在个人层面,创业经验的积累有助于提升创业激情,先前研究还表明创业身份[52-53]和创业自我效能[54-55]有利于促进创业激情。因此,未来研究可尝试探讨这些个体因素是否会通过影响团队成员的个体创业激情,进而影响整个团队的创业激情。在团队层面,现有研究只涉及领导类型和团队激情多样性产生的影响。然而,创业团队的结构、行为和绩效会影响创业团队风险感知并推进创业情绪传染[56],而创业情绪传染是团队创业激情形成的先决条件之一。因此,应当拓展团队层面的影响因素,探索团队结构、团队认知、团队行为和团队绩效产生的影响作用。在组织层面,组织文化和组织认同赋予了团队共同的信念和价值取向,这些因素都有可能激发团队产生共同的强烈积极情绪和集体身份认同,因而可能会对团队创业激情产生影响。

对于外部影响因素而言,先前研究已表明创业教育有助于激发个体创业激情[57-58],可将其延伸至团队层面,探索创业教育对团队创业激情的影响。团队创业活动与创业政策和创业环境密切相关,创业团队对于创业政策和创业环境的感知可能会对团队创业激情产生影响。但是,创业政策和创业环境应当作为团队创业激情的前置变量还是中间变量(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都还需进一步研究。

然而,仅靠团队创业激情影响因素体系的构建不足以解释团队创业激情的形成机制,应当理清团队创业激情的影响因素与形成过程之间的内在深层关系,进一步明确内部的中间机制。团队激情多样性是促成团队创业激情的关键环节,内外部因素能够通过团队激情多样性来影响团队创业激情的形成。并且,在团队创业激情的形成机制中,除了自下而上的激情组合之外,未来研究可将自上而下的情绪情境融入团队创业激情的形成过程中,全面分析影响因素、中间机制以及激情组合与情绪情境之间如何产生综合效应,从而共同促进团队创业激情的产生,以期不断完善团队创业激情的形成机制研究。

(三) 完善团队创业激情的作用机制研究

虽然,现有研究对于团队创业激情的作用机制展开了有益探索,探讨了团队创业激情在个体创业激情与个体行为,以及团队激情多样性、团队过程、团队创造力以及团队绩效方面的作用。但是,目前只停留在表面阶段,尚未深入探究团队创业激情与结果因素之间的深层关系。本研究认为应当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团队创业激情对于个体成员的创业激情水平、创业认知程度以及创业行为表现的影响程度,并深度剖析团队创业激情通过怎样的内在传导机制对团队过程、团队创新和团队绩效产生的具体影响。而且,现有研究主要分析了团队创业激情在企业内部的影响作用,尚未考虑其对外部投资者产生的影响作用。外部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关乎企业发展的命运,先前研究表明个体创业者的创业激情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评估与决策[59-63],因此,团队创业激情是否会对创业投资行为产生更显著的影响,值得进一步探讨。

此外,未来研究还应当深入探讨团队创业激情与结果因素之间的中间过程,以揭开团队创业激情作用机制的“黑箱”。现有研究初步探讨了团队动态性、团队知识管理过程、团队反思以及创业团队学习在团队创业激情与结果因素之间的作用,但是仍处于零散化状态,需要进一步整合与拓展。团队动态性与团队知识管理过程都属于团队过程范畴,而团队反思属于创业团队认知领域,因此,团队创业激情与结果因素之间的中间变量可归纳为团队过程、创业团队认知、创业团队学习三个方面。首先,团队过程包含团队合作和团队冲突两个方面,而冲突与合作可能会碰撞出不同的结果,未来研究可以探讨团队过程在团队创业激情与结果因素关系之间的正向或负向影响。其次,创业激情与创业认知、创业学习的关系日益成为创业研究的热点话题,先前研究已表明创业激情会影响创业认知与创业学习,而创业认知和创业学习对于企业创新、企业绩效的提升而言至关重要。例如,谢雅萍等[64]和单标安等[65]都指出创业学习在创业激情对创业绩效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因此,未来研究可以将创业认知和创业学习延伸至团队层面,尝试引入创业团队认知和创业团队学习作为中间变量,分析它们在团队创业激情与团队创新、团队绩效等结果变量之间的作用。

(四) 关注团队创业激情的负面效应

现有研究侧重于分析团队创业激情产生的正向影响,较少涉及团队创业激情的负面效应。团队创业激情产生的最终结果是创业成功或失败,当前研究主要关注团队创业激情如何驱动创业成功,而忽视了团队创业激情是否会导致创业失败。因此,未来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团队创业激情可能存在的负面影响,甚至是导致创业失败。除了考虑团队创业激情产生的负面效应之外,还需运用逆向思维,思考这些负面效应是否会反作用于团队创业激情。例如,未来研究可以考虑创业失败在团队创业激情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创业失败是否会给团队创业激情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抑或是蕴含着重新激发团队创业激情的契机,有待进一步探究。

(五) 大力发展团队创业激情的本土化研究

团队创业激情研究作为创业激情领域中的新兴议题,日益引发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虽然,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于团队创业激情的研究热度有所提升,但是,相较于国外研究而言,仍然存在滞后性。而且,国外的团队创业激情研究成果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情境,极有可能存在不兼容性。因此,未来研究应当基于中国情境,积极构建团队创业激情的本土化理论。

此外,目前有关团队创业激情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仅有少数研究使用情景实验和数理建模方法。但是,团队创业激情研究既属于管理学范畴又属于心理学范畴,仅凭问卷调查可能难以捕捉创业团队的激情波动情况。因此,未来研究可以采用情景化的研究方法,如心理实验法,借鉴心理学的实验思路与实验范式,深度解析团队创业激情的变动轨迹、形成过程和内在作用机制,尤其是检验团队创业激情对认知活动和行为表现的影响。除此之外,未来研究还可以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跨层次分析方法、动态跟踪法等,并且注重多种研究方法的合理搭配与综合运用,从而不断完善团队创业激情的研究方法体系。

参考文献
[1] HARPER D A. Towards a theory of entrepreneurial team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8,23(6): 613–626. DOI: 10.1016/j.jbusvent.2008.01.002
[2] LECHLER T. Social interaction:a determinant of entrepreneurial team venture success[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01,16(4): 263–278. DOI: 10.1023/A:1011167519304
[3] CHOWDHURY S. Demographic diversity for building an effective entrepreneurial team:is it important?[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5,20(6): 727–746. DOI: 10.1016/j.jbusvent.2004.07.001
[4] FOSS N J, KLEIN P G, KOR Y Y, et al. Entrepreneurship, subjectivism, and the resource-based view:toward a new synthesis[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2008,2(1): 73–94.
[5] KAMM J B, SHUMAN J C, SEEGER J A, et al. Entrepreneurial teams in new venture creation:a research agenda[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 practice, 1990,14(4): 7–17.
[6] BIRLEY S, STOCKLEY S. Entrepreneurial teams and venture growth[J]. The blackwell handbook of entrepreneurship, 2017(1): 287–307.
[7] KLOTZ A C, HMIELESKI K M, BRADLEY B H, et al. New venture teams: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roadmap for future research[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3,40(1): 226–255.
[8] BARON R A. The role of affect in the entrepreneurial proces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8,33(2): 328–340. DOI: 10.5465/amr.2008.31193166
[9] THORGREN S, NORDSTRÖ M C, WINCENT J. Hybrid entrepreneurship:the importance of passion[J]. Balt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4,9(3): 314–329. DOI: 10.1108/BJM-11-2013-0175
[10] DALBORG C, WINCENT J. The idea is not enough:the role of self-efficacy in mediating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pull entrepreneurship and founder passion-a research note[J]. International small business journal, 2014,33(8): 974–984.
[11] PATEL P C, THORGREN S, WINCENT J. Leadership, passion and performance:a study of job creation projects during the recession[J]. 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5,26(2): 211–224. DOI: 10.1111/bjom.2015.26.issue-2
[12] LUTTNER R. Return on entrepreneurial passion: a study of funding success and timely delivery in crowdfunding[D]. Maastricht: Maastricht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2014.
[13] HO V T, POLLACK J M. Passion isn't always a good thing:examining entrepreneurs' network centrality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with a dualistic model of passion[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14,51(3): 433–459. DOI: 10.1111/joms.2014.51.issue-3
[14] MURNIEKS C Y, MOSAKOWSKI E, CARDON M S. Pathways of passion:identity centrality, passion, and behavior among entrepreneur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2,40(6): 1583–1606.
[15] DRNOVSEK M, CARDON M S, PATEL P C.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f passion on growing technology ventures[J].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 2016,10(2): 194–213.
[16] DRNOVSEK M, CARDON M S, MURNIEKS C Y. Collective passion in entrepreneurial teams[M]//Carsrud AL, Brännback M.Understanding the entrepreneurial mind: opening the black box. New York: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09: 191-215.
[17] CARDON M S, POST C, FORSTER W R. Team entrepreneurial passion (TEP):its emergence and influence in new venture team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17,42(2): 1–54.
[18] CARDON M S, WINCENT J, SINGH J, et al. The nature and experience of entrepreneurial pass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9,34(3): 511–532. DOI: 10.5465/amr.2009.40633190
[19] CHAN D. Functional relations among constructs in the same content domain at different levels of analysis:a typology of composition models[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98,83(2): 234–246. DOI: 10.1037/0021-9010.83.2.234
[20] 张剑, 李精精, 张莹. 创业激情:情绪视角的创业研究综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 34(2): 153–160.
[21] SMITH E R, SEGER C R, MACKIE D M. Can emotions be truly group level? evidence regarding four conceptual criteria[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7,93(3): 431–446. DOI: 10.1037/0022-3514.93.3.431
[22] 丁桂凤, 郑振宇.创业团队情绪与创业绩效: 创业团队学习的中介作用[C]//胡荣华.第二届中部心理学高峰论坛论文集.芜湖: 第二届中部心理学高峰论坛, 2012: 63-72.
[23] LEE K Y, BASSELLIER G, FARAJ S. The role of shared team passion, shared norms of ICT use, and expertise on knowledge team creativity[C]//O'CONNERL. Proceedings of the 201447th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Waikoloa: IEEE, 2014: 210-220.
[24] CHEN X P, LIU D, HE W. Does passion fuel entrepreneurship and job creativity? a review and preview of passion research[M]//SHALLEY C E, HITT M, ZHOU J.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reativity,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multilevel linkag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159-175.
[25] CARDON M S, GREGOIRE D A, STEVENS C E, et al. Measuring entrepreneurial passion:conceptual foundations and scale validation[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3,28(3): 373–396. DOI: 10.1016/j.jbusvent.2012.03.003
[26] CARDON M S, STEVENS C E. The discriminant validity of entrepreneurial passion[C]//ATINC G. Academy of management proceedings. New York: Academy of management, 2009: 1-6.
[27] 蒿坡, 龙立荣, 贺伟. 共享型领导如何影响团队产出?信息交换、激情氛围与环境不确定性的作用[J]. 心理学报, 2015, 47(10): 1288–1299.
[28] 魏昕, 张志学. 团队的和谐型创新激情:前因、结果及边界条件[J]. 管理世界, 2018, 34(7): 100–113, 184. DOI: 10.3969/j.issn.1002-5502.2018.07.008
[29] 张敏. 任务紧迫情境下情绪感染、组织结构与团队情绪的关系研究[J]. 财贸研究, 2014(2): 129–138.
[30] BARSADE S G, GIBSON D E. Group emotion:a view from top and bottom[J]. Research on managing groups & teams, 1998(1): 81–102.
[31] KELLY J R, BARSADE S G. Mood and emotions in small groups and work teams[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2001,86(1): 99–130.
[32] KROEZEN J J, HEUGENS P.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formation:processes of identity imprinting and enactment in the dutchmicrobrewing landscape[J]. Constructing identity in and around organizations, 2012(3): 89–127.
[33] SCHUTZ W C. FIRO:A three-dimensional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behavior[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58,20(3): 360–360.
[34] WALTER F, VOGEL B, MENGES J I, et al. A theoretical examination of mixed group mood:the construct and its performance consequences[J]. Research on emotion in organizations, 2013,9(1): 119–151.
[35] LEONARDELLI G J, PICKETT C L, BREWER M B. Optimal distinctiveness theory:a framework for social identity, social cognition,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J].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10,43(10): 63–113.
[36] TOTTERDELL P. Catching moods and hitting runs:mood linkage and subjective performance in professional sport teams[J]. Th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0,85(6): 848–859. DOI: 10.1037/0021-9010.85.6.848
[37] BARSADE S G, GIBSON D E. Group affect:its influence on individual and group outcomes[J].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2,21(2): 119–123. DOI: 10.1177/0963721412438352
[38] ASHFORTH B E, KREINER G E, CLARK M A, et al. Normalizing dirty work:managerial tactics for countering occupational taint[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7,50(1): 149–174. DOI: 10.5465/amj.2007.24162092
[39] SCHNEIDER B. The people make the place[J]. Personnel psychology, 1987,40(3): 437–453. DOI: 10.1111/peps.1987.40.issue-3
[40] ENSLEY M D, PEARSON A W, AMASON A C. Understanding the dynamics of new venture top management teams:cohesion, conflict, and new venture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2,17(4): 365–386. DOI: 10.1016/S0883-9026(00)00065-3
[41] BARSADE S G, WARD A J, SONNENFELD J A. To your heart's content:a model of affective diversity in top management team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00,45(4): 802–836. DOI: 10.2307/2667020
[42] WALTER F, BRUCH H. The positive group affect spiral:a dynamic model of the emergence of positive affective similarity in work groups[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08,29(2): 239–261. DOI: 10.1002/(ISSN)1099-1379
[43] PERRY-SMITH J E, COFF R W. In the mood for entrepreneurial creativity? how optimal group affect differs for generating and selecting ideas for new ventures[J]. 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 2011,5(3): 247–268. DOI: 10.1002/sej.v5.3
[44] UY M A, Jacob G H H, Antonio T, et al. Entrepreneurial passion heterogeneity and new venture team performance trajectory[C]//ATINC G.Academy of management proceedings. New York: Academy of management, 2017: 11-18.
[45] FREDRICKSON B L. Positive emotions broaden and build[J].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13(47): 1–53.
[46] 屈仁均. 团队情绪气氛理论及实证[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47] BARSADE S G. The ripple effects:emotional contag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group behavior[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02,47(4): 644–675. DOI: 10.2307/3094912
[48] FISHER C D. Mood and emotions while working:missing pieces of jobsatisfaction?[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00,21(2): 185–202. DOI: 10.1002/(ISSN)1099-1379
[49] ENSLEY M D, PEARCE C L. Shared cognition in top management teams:implications for new venture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01,22(2): 145–160. DOI: 10.1002/(ISSN)1099-1379
[50] ASHKANASY N M. Emotions in organizations:a multi-level perspective[J]. Research in multi-level issues, 2003(2): 9–54.
[51] 谢雅萍, 陈小燕. 创业激情研究现状探析与未来展望[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4, 36(5): 3–11.
[52] MURNIEKS C Y, MOSAKOWSKI E, CARDON M S. Pathways of fire:an empirical look at entrepreneurial passion[J]. Frontiers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2011,31(4): 1–14.
[53] MURNIEKS C Y, MOSAKOWSKI E, CARDON M S. Pathways of passion:identity centrality, passion, and behavior among entrepreneur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2,40(6): 1583–1606.
[54] CARDON M S, KIRK C P. Entrepreneurial passion as mediator of the self-efficacy to persistence relationship[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 practice, 2013,39(5): 1027–1050.
[55] DALBORG C, WINCENT J. The idea is not enough:the role of self-efficacy in medi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ll entrepreneurship and founder passion-a research note[J]. International small business journal, 2014,33(8): 974–984.
[56] 王庆, 陈刚. 创业团队风险感知的情绪传染[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30(3): 1–8. DOI: 10.3963/j.issn.1671-6477.2017.03.0001
[57] DONNELLON A, OLLILA S, MIDDLETON K W. Constructing entrepreneurial identity i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education, 2014,12(3): 490–499.
[58] KERRICK S A, CUMBERLAND D, CHURCH-NALLY M, et al. Military veterans marching towards entrepreneurship:an exploratory mixed methods stud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education, 2014,12(3): 469–478.
[59] CARDON M S, SUDEK R, MITTENESS C. The impact of perceivedentrepreneurial passion on angel investing[J]. Frontiers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2009,29(2): 1–15.
[60] CHEN X P, YAO X, KOTHAS. Entrepreneur passion and preparedness in business plan presentations:a persuasion analysis of venture capitalists' funding decision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9,52(1): 199–214. DOI: 10.5465/amj.2009.36462018
[61] MITTENESS C, SUDEK R, CARDON M S. Angel investor characteristics that determine whether perceived passion leads to higher evaluations of funding potential[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2,27(5): 592–606. DOI: 10.1016/j.jbusvent.2011.11.003
[62] GALBRAITH C S, DENOBLE A F, EHRLICH S B, et al. Presenter passion and presentation design on reviewer assessment and subsequent success:an empirical study of high technology proposal and business plan presentations[J]. 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13,24(1): 53–63. DOI: 10.1016/j.hitech.2013.02.003
[63] 苏郁锋, 吴能全. 创业激情对创业者说服投资人的作用机理——基于说服理论的中介模型[J]. 财经问题研究, 2015(11): 61–65.
[64] 谢雅萍, 陈小燕, 叶丹容. 创业激情有助于创业成功吗?[J]. 管理评论, 2016, 28(11): 170–181.
[65] 单标安, 于海晶, 费宇鹏. 创业激情对新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创业学习的中介作用[J]. 南方经济, 2017(8): 84–99. DOI: 10.3969/j.issn.1000-6249.2017.08.007